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12-23 17:16|查看: 220|评论: 0|来自: 法制晚报

庞岚:如何增强疫苗的“免疫力”

深圳一名新生婴儿17日接种乙肝疫苗74分钟后死亡,这已是近一个月来全国发生的第四起疑似“疫苗致死”案,涉案疫苗全都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据了解,该公司是国内较大乙肝疫苗生产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

虽然康泰公司的疫苗这一次是不是“杀人真凶”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但回顾既往的新闻,疫苗害人的事件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例如山西就曾被曝出问题疫苗的新闻,原山西省疾控中心主任栗文元还因为违规招标、挪用相关款项购车而受到查处。再比如上个月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曾报道,上万支假狂犬疫苗销往山东,然后下落不明。

疫苗可以帮助人类抵御很多疾病,原本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将无数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是,如果疫苗本身不具有“免疫力”,就会受到社会上各种“流行病毒”的侵袭。当疫苗本身带上了造假贩假、缺斤短两、监管缺失的“病毒”,它就不再是救人的东西,而成为杀人的帮凶。当问题疫苗流入医疗机构,它可能会让刚刚降生的小宝宝在妈妈的怀里变成冰冷的尸体,可能会让一家人的心肝宝贝终身残疾,可能会让人狂犬病病发,受尽痛楚之后撒手人寰……

正所谓人命关天,提高疫苗本身的“免疫力”可以说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对此,从疫苗的生产、流通环节,再到注射使用,每一个层面都需要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资质审核、月检年检、抽查普查,一样都不能少。而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抱着一种宁信其有的“洁癖”,把可能发生的悲剧阻止在萌芽阶段,把已经发生的事故缩小到最小范围。

拿这一次的乙肝疫苗涉嫌致死新生儿的惨剧来说,就明显暴露出相关部门心存侥幸、反应迟缓的问题。据报道,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湖南已经相继报告了3名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事件,其中两婴儿死亡。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在第一时间相关部门就发布通知,暂停康泰公司所有批次乙肝疫苗的使用,调查事实真相,那么12月17日的悲剧很可能不会发生,深圳的那个小宝宝就会拥有一个美丽的童年、一个完整的人生……

但是生命一旦逝去,就再也没有挽回的机会,死亡新生儿的家庭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永远也无法抹去那道深深的伤痕。我们想问的是,如果身处险境的是相关责任人自己的孩子,他是不是会在第一时间防患于未然?一旦因为心存侥幸而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他会不会懊悔终生?

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在药品安全方面就是需要这样一种“洁癖”── 一旦某种药物可能存在问题,就理应在第一时间暂停使用、调查清楚。在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方面,也需要一点“洁癖”,一旦某人有“不良记录”,即便调查后发现其不必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应该再让他从事“人命关天”的职业。但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康泰“幕后老板”实际上控制着另一家疫苗生产厂家,而该厂生产的狂犬疫苗曾因造假而被勒令停产整顿。

在各种各样的悲剧里,孩子的无辜死亡往往最令人心碎,但是近些年来总是有类似的事件蹂躏我们的神经。我们期待着天堂里没有报废校车、没有有毒奶粉、没有问题疫苗,孩子们健康、快乐,直到永远……

原文标题:如何增强疫苗的“免疫力”)

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着力解决“信访不信法”局面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1:28, Processed in 0.2340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