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3-12-29 06:16|查看: 332|评论: 0|来自: 新文化报

山林巡护员讲述危险遭遇:曾跟东北豹对视30多秒

冬天林子里的雪很深,老三发现比较密集的兽蹄印后,便会用GPS定位,然后记下位置 本组图片 记者:孙立国 摄

老王早起给大家做饭

车陷沟中,两个人使尽力气也无济于事


新闻回放:

12月27日,本报与中央电视台两个频道的记者齐聚兰家林场,追寻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的足迹,探索神秘的野生领域,走近那些为保护动物默默奉献的大山守护者。

昨日6时,天刚蒙蒙亮,发电机只有在晚上才启动,此时兰家林场里只能看清人影,房间里已经传出切菜声。

在大山里,巡护员起床从不看时钟,他们除了巡山,几乎没有业余生活。可他们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常年在深山里穿梭,无怨无悔,被称为大山的守护者。昨日,记者跟他们进山巡护,体验这非比寻常的工作。


寂寞 巡护员听收音机解闷

6时10分,“这么早,能看清吗?”记者和正在做饭的老王打招呼。他笑了:“习惯了,闭眼睛都知道东西在哪。”

“春夏秋三个季节他们起得更早,防火任务重,不能大意,火烧一日穷。”场长李健民说,一年里他大半年都在山上,防火季节时他要严看死守。

6时30分,饭做好了,一盆拌菠菜,一盆白菜炖豆腐,一盆咸鸭蛋,还有昨晚吃剩的一点辣白菜。这顿饭对于巡护员们来说很丰盛了。平常都是一个菜,白菜或土豆,再不就是豆腐,这些菜好保存。

宿舍的镜子上贴了一张女明星画,在房间里格外显眼。李健民说:“我最怕接到他们家属电话,最高兴的就是他们家属能来林场,前两天我忙,忘了一个巡护员都仨月没回家,媳妇都急眼了。在这里工作要受得了寂寞,生活很枯燥,我在管护站都给他们买了收音机,解解闷。”


准备 进山前要带“四宝”

7时30分,巡护员开始吃饭,把菜汤泡进饭里,围着饭桌站着,速度很快。“午饭怎么办?”“平时吃两顿饭,走那么远,哪能赶回来吃饭啊。”巡护员曹智信说,大家平时都叫他老三。

吃过早饭,开始做出发前的准备,老三把“四宝”逐一检查,一部比手机大一点的GPS,发现动物或者足迹时用来定位,用来记录发现动物信息的笔记本,一把尺子,还有准备抓拍动物的数码相机。

“为啥带尺子?”老三说:“用来量老虎和豹的脚印,它俩脚印挺像的,豹的比老虎的小,用专业的尺量更准。”走前,又拿了一个火焰弹。这是遇到猛兽时,吓唬它们的。

这里的每个巡护员都有一项特长,张洪军对于野生植物最了解,老三则对野生动物比较了解,记者打算跟他进山。


巡护 边走边记录动物足迹

8时,记者一行往兰家林场中线挺进。上山的路很陡很滑,一路记者不断摔跤。

10时45分,老三要去中线管护站,6公里的山路,他一个人走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带上记者,时间要多出差不多一倍。

到达管护站,记者累得直喘粗气,老三进屋后开始干活,把太阳能的控制闸打开,把炉子里的煤灰掏干净,抱柴生火。“这里是地暖,不烧就冻坏了。”老三说。

11时,老三带着大家去管护站附近的远红外相机的架设点。山里的积雪没膝盖,厚的地方70多厘米。途中,他发现一排脚印,用GPS定位后,在记录本上记下时间、地点。“看形状应该是马鹿的。”他给大家解释,狍子的足迹小,前面圆。鹿的长,头有发叉而且发尖,野猪和家猪差不多,但它脚短,走过雪地会留下一趟沟。

老三从小在山里长大,他通过足迹基本能辩认出是哪种动物留下的,然后记录下来,日后用做研究使用。


惊险 与野猪“擦肩而过”

11时20分,大家从装有远红外相机的地点往回返,“等一下,都别出声。”老三的话让大家一惊。

他走近一道细长的雪沟,仔细看了一下:“是野猪留下的,刚才我们走的时候还没有,它肯定刚刚经过这,看样子体型还不小。”

老三表情严肃起来:“你们都跟在我后面走,注意点,它随时可能回来,野猪不比别的动物,它很凶猛,山里动物排名是一猪二熊三老虎。”

他叮嘱着,步伐也快起来,边走边不时东张西望。野猪的脾气很难捉摸,它的獠牙老虎见了都怕。“要是碰到,你们别跑,在我后面跟着就行,它速度很快,你们跑不过它。”老三提醒大家。

11时50分,虽然那道脚印最后通向山林深处,但大家还是提心吊胆地走回管护站。


危险 曾跟东北豹对视30多秒

老三说,9月份他亲眼看到一头东北豹,在兰家林场“大北城”附近,当时他巡护走到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坡,刚一露头,就看到20多米远处一只东北豹从地上跳到一棵倒下的红松上去。豹也看到了他,他俩就你瞅我我瞅你互相看了30多秒。

“你没害怕?”

“没害怕,我光兴奋了。它后来走了,看那样还有点舍不得,走几步一回头,一共回了三次头,要是那时候有相机就好了,能拍下来。”

“遇到野猪或者黑熊怎么办?”

“不是有火焰弹吗,野生动物都怕火,一吓它们就跑了。”


幸运 车陷沟中 意外搜到手机信号

13时,老三继续在山林里穿梭巡护,记者趁空档要赶到另一处防护站。采访车行驶出10多公里远时,突然打滑陷入路旁的沟中。大家努力推了几次,车反而越陷越深。手机没有信号,这条路根本不会有车辆或者人经过。

13时30分,记者试着往来的方向走,并用手机搜索信号。走了一段路后,搜到一点信号,马上往林场打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救援车赶过来,将采访车拽出。李健民场长说:“山里车陷沟里也是常事,你们太幸运了,这山里除了在这儿能搜到手机信号外,别的地方还真没有。”


■ 巡护员的辛苦
每班至少半个月把林场当成了家

14时30分,老三回到林场时天已经暗下来。其他巡护员也都陆续回来。“每天都得走10多公里,我们都习惯了。”老三说,“我今年元旦小年除夕都得在林场过了,排班正好赶上了。”巡护员每半个月换一次班,到防火季节,要两三个月甚至时间更长不能回家。

林场一年365天都离不开人,巡护员已经习惯把这里当成家。

22时,兰家林场的发电机停止工作,林场陷入漆黑,除了宿舍里的一只小老鼠活动时传来的窸窣声外,就是从巡护员宿舍里传出的鼾声……

吉林汪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7434公顷,共有脊椎动物28目68科2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其中鸟类25种,兽类8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

而这些人,正在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默默奉献着,他们的日子日复一日就这样度过……


本报记者 张南

原文标题:“擦肩而过”!野猪先生,急着去哪儿?)

教授:可增设直辖市以推进行政省直管县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5 13:57, Processed in 0.2340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