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宜宾1月15日消息(记者: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4日),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务车为期4天的拍卖结束了,共拍出了324台车,成交额共计3003万元,部分车辆流拍或撤拍。其中,黑色悍马H3成交价最高,达到了56万元,成为了标王。 这是五粮液公车改革第一批进行拍卖的公务车。从拍卖公告发出,五粮液的车改和拍卖就一直受到了众多舆论的关注。在受到肯定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比如成交价格,很多车的拍卖价格高于平均市场价,还有就是竞买人的身份,一方面这些竞买人不仅仅来自于当地,还有全国很多其他地区,其中不乏五粮液的员工还有他们的经销商与他们利益相关方,对于这些质疑五粮液方面有何回应,首批公务车拍卖结束后,五粮液公务车改革还将有哪些动作? 在第四场拍卖中,原来五粮液高管们的配车终于登场。其中,两辆悍马H3和一辆沃尔沃S80因为其原来使用者和自身的价格而最受关注。但是,昨天,拍得了这三辆车的竞买人都未接受媒体采访。只有一位得标人蒋先生简单表示,他是替朋友来拍的,而这个朋友既不是车子的原使用者,也不是五粮液的员工。 记者:您是收藏还是? 蒋先生:受朋友之托。 记者:您觉得价格怎么样? 蒋先生:还可以。 记者:是车与原来的主人委托您的吗? 蒋先生:不。 记者:他是这里的员工吗? 蒋先生:不是。 这再次引来对竞买人身份猜测和质疑。此前,因五粮液员工和五粮液产品经销商也可参与竞买,从报名阶段,就有舆论质疑是否对“自己人”有照顾?对此,五粮液集团副总经理、车改负责人唐伯超表示:对于员工,没有优惠。 唐伯超:前天还有两个员工,在互相举牌的时候就互相对举。于是举的时候互相都在争,就把价格抬上去了。我认为是很正常的。没有说五粮液的员工就会少一点。五粮液的员工很多都放弃了,因为完全超过他们的心理价位。 对于这样的竞买人身份,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新闻发言人欧阳树英介绍,从法律角度来讲,这些人可以参与竞买,并不违规。 欧阳树英:法律只是禁止拍卖公司或者是委托人自己去参与竞买。有这么广范围的人能够参与竞买,实际上可以更好的通过市场发现车的价值。 起拍价20万元的两辆车,黄色悍马H3和黑色悍马H3分别拍出了50.2万元和56万元的成交价。一位参加了竞买的成都二手车商表示,这个价格比市场价高太多了。 二手车商:市场价就是在30万左右,凭我们十多年的经验这种车我们也买的多,我们的收价一般就是在二十四五万左右,卖过二十七八万车好的情况,能卖到三十万但是现在的价格超出了想象。 此次拍卖的成交价,给人的普遍感受是“有点贵”。 黄先生:天价,有的车,在成都二手车市场买出来,要节约两万。比如说天籁2011年,成都的话,12万7千8千都可以买上。这里他们拍下来是14万多。新车才15万多。 曾有媒体质疑,这当中会不会存在着,“自己人当托推高价格”的情况。对此,唐伯超表示还是比新车划算。 唐伯超:凯美瑞,3000多公里,我给它算了一下,新车18万3。购置税加进去,肯定接近20万。那么17.1万买下来肯定划算。所以,有的人买的好,有的人买的感觉偏贵,这很正常,市场经济嘛。你要出手你就要想,出手以后结果怎么样。 对于拍卖程序,他表示,五粮液作为国企,全程有国资委监督,作为委托人,他们也要求拍卖公司保证拍卖公平公正进行。 唐伯超:我们国有企业,一定要按国有资产的处置法来进行。每一步每一个举措都是上报了国资委批准的。今天台上的四个人。其中有三个是市里的。一个是工商局的,两个是国资委纪委的全程监督。里面有四个摄像机全程摄像。作为委托方,一定要求要公开公正公平,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国有资产不流失。 此次,共有6台车流拍,数量车撤拍,对于这些车辆的处置,五粮液集团方面表示,详细方案尚未确定,有可能进入下一批再次进行拍卖。 “还在做方案。如果按照拍卖法,再次拍卖可能就要降价了,降价10%,起拍价要降价了。” “子公司那个拍卖还有好多车子要拍卖。” “还在统计。详细的方案还没有定。” 车改进行至此,有肯定也有质疑,负责车改工作的唐伯超表示:第二批将对子公司的部分公务车进行车改、拍卖,具体数量还在统计。 唐伯超:公车改革是我们分两期进行,第二期是集团公司的所有子公司,还在统计。全部都要进行改革。 跟所有的改革过程一样,公车改革之路不可能一路平坦。历经了二十年的探讨和等待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车改迈出的一大步。改革不是搭台唱戏,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虽然五粮液车改的过程中也有质疑的声音,但正是这些声音可以让原本讳莫如深、避之不谈的改革阻力,暴露在公平公正的阳光之下,给其他还未迈出车改第一步的地方和单位提供了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原文标题:五粮液公务车拍卖被疑“自己人当托推高价格”) |
『主编』 雷康 电话:1308 6666 318, 180 8010 2770 - 邮箱:3214616@QQ.com (如有侵权,务请告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