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财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0-3-8 13:11|查看: 211|评论: 0|来自: 周远征 中国经营报

27部委火速调研川渝 成渝经济区规划6月出台


27部委火速调研川渝

如果说2009年重庆“打黑”让全中国侧目,那2010年“以重庆和成都为双核的成渝经济区崛起”必将令全世界所关注。

2月21日~27日,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为组长的27个部委组成的国家部委成渝经济区联合调研组(下称调研组)对川渝地区46个区县进行了实地调研。

这次调研被认为是《成渝经济区规划》(下称《规划》)出台的前奏。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目前尚属初稿阶段的《规划》有望在今年6月左右正式出台。有专家认为获批后的成渝经济区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第五大经济增长极。

然而,正当人们将目光聚焦于此《规划》时,重庆似乎有意淡化这个“第五增长极”,或许真正让重庆图谋的是“西三角”,而《规划》能否终结成渝两地多年来的“角斗”一切尚无定论。


27部委调研川渝

2月23日,成渝经济区调研组的车队抵达了成渝分界处的重庆桑家坡收费站。据重庆江津区发改委主任彭远华向记者描述,杜鹰在重庆市副市长童小平等官员陪同下考察完位于江津区的小康汽车之后,匆忙赶到重庆主城区与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进行了长时间的会晤,他在听取黄奇帆的介绍后说了一番让重庆官员感到振奋的话语。杜鹰说:“从全国来看,成渝经济区将成为西部开发十年之后西部工作推进的亮点。”

“我们要将成渝经济区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考虑,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新的重要增长极。”2月21日,杜鹰在与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会晤时如此表示。

正是基于成渝经济区承载着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的重任,国务院派出国家27个部委人员赶赴四川和重庆进行高规格的调研工作。国家发改委相关官员透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开放型经济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等7个方面是考察重点。

成渝经济区调研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也在考察后表示:“成渝经济区规划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调研组将综合各方面意见,做出高水平的规划,体现出国家的战略要求。”

重庆发改委一位官员透露:调研组考察成渝之后,川渝两地还将进行最后的努力,《成渝经济区规划》最快有可能在今年6月通过。

记者获悉,目前该《规划》初稿中已经明确定位,而范围也基本确定,包括四川15个市和重庆31个区县,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08年GDP已超万亿元。


重庆占据高地

2月26日,成渝经济区调研组在重庆考察的第四天,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正式挂牌。西永保税区能够在提出方案只有半年多的时间里就获得批准还数罕见。

事实上,从2006年以来,类似的保税区很难获得批准。此前,重庆还拥有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黄奇帆在西永保税区揭牌仪式上透露,重庆成为了内陆地区拥有保税区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地区。他说:“重庆建成中西部地区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的目标指日可待。”

重庆社科院区域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表示:“重庆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获批两大保税区,与薄熙来书记提倡的大开放也密不可分。”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保税区正是薄熙来推动的承接加工贸易战略“结出”的重要成果。

西永综合保税区未正式批复之前,惠普、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IT企业就已经落户西永,而在引进惠普的过程中,薄熙来也亲自上阵成为了“幕后操盘手”,他在一年时间里四度与惠普高层碰面,与黄奇帆联袂出击后最终让惠普项目落子。

据惠普中国的知情人士透露,惠普落户重庆与当年薄熙来主政大连时与惠普建立的良好关系密不可分。

随着西永综合保税区的节拍,重庆已经在西部竞争中占据了又一个制高点。

近年来,四川和成都方面一直在努力筹划将成都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和机场物流园区组建为综合保税区。但是在重庆方面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四川和成都的梦想暂时落空。而且落户西永保税区的富士康也一度引起了成渝之间的激烈争抢。“富士康笔记本项目落户重庆之后,四川省和成都市高层极为震惊,随后各方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让富士康将光电显示项目落户成都,保税区以及信息产业的争夺,只是成渝长期处于竞争态势的一方面。”一位长期研究成渝经济的专家对记者说。

一位参与成渝经济区规划调研的专家表示:“成渝经济区规划在制定上还是应当依据‘比较优势’原理,对成渝各自发展的重点进行规划,形成‘双核’带动的格局。”


重庆的“野心”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渐行渐近,然而重庆的梦想远远不会止步于此。

3月4日,两会代表、重庆市政协主席邢元敏说:“虽然目前西部已经开始培育成渝经济区,环北部湾,关中-天水三个重点经济区,但和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相比只能算是经济增长点。”

显然,重庆方面提出的“增长点”的说法与国家发改委专家刚刚提出的要将成渝经济区打造成新“增长极”的说法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四川、陕西、重庆携手发挥作用,正与2009年全国两会上黄奇帆提出的“西三角经济圈”相呼应。黄奇帆提出,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联合,大西南与大西北联手,共同打造中国第四个增长极。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对“西三角”概念也颇为推崇,薄熙来表示:“好好干几年,就可以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之后,打造出一个辐射力和成长性很强的新的增长极。”

事实上,重庆方面这几年来在薄熙来的领导下,已经对于西部重大政策和规划具有了更大的发言权。重庆方面更青睐于“西三角”,对于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似乎并不是特别感冒。据悉,调研组考察重庆期间,薄熙来未接见成渝经济区调研组人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去年11月27日举行的‘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论坛’,四川省委书记和省长悉数出席,然而重庆方面连一个副市长都未派出,重庆有意无意在淡化成渝经济区的关注度。”

重庆不仅仅是特别对“西三角”更为青睐,而且更喜欢撇开成都有的放矢。《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和重庆发改委权威人士处了解到,2009年《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简称3号文件)出炉就颇有玄机。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此文件出台前夕,薄熙来和黄奇帆多次到中央汇报,重庆高层官员持续努力为文件顺利出台争取了先机。

这位官员有些得意地说:“3号文件出台之后,成都的领导颇有些眼红。”

一招领先、步步领先。重庆积极推动西三角经济圈的同时,被誉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大新区的“两江新区”也呼之欲出。李勇透露:“重庆提出的‘两江新区’目前方案已经缩小到1000平方公里,这个方案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调研,有望在今年出台。一旦批下来,‘两江新区’将会成为成渝经济区的制高点。”成渝之间的竞争或许并不会随着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出台而谢幕!

陈铁雄代表:转型升级离不开激发企业原动力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5,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5-5-7 18:45, Processed in 0.5304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