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4-3-21 11:12|查看: 283|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主尊像开始修复

新华网重庆3月21日电(记者:张琴)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主尊像日前开始修复,这一“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进入核心阶段。

重庆市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黎方银介绍,主尊像修复目前正在进行揭取金箔和基岩加固等前期工作,主尊像和四个侍者像面积近20平方米,是整个修复工程中重点和难点,也是关系到整个千手观音修复工程成败的关键。自2010年启动以来,千手观音修复工程已完成了本体830只手的石质胎体修复,完成了顶层约17平方米的贴金,顶层和中层近30平方米的修漆,顶层和中层约56平方米的彩绘清洗和加固。

“首先,整个造像中,主尊体是最重要的,因此修复是最关键的。另一方面,修复手中遇到的34种病害,高度集中在主尊像上,也就是说修复手中采用的所有技术都要运用于主尊像修复中,还可能面临更为复杂的情况。”黎方银说。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修复千手观音主尊像并保持其宗教艺术价值,修复中采用多项高科技技术,比如主尊的3D造像模型目前正在北京打印,主尊头部的手绘效果图也正在制作中。重庆市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还与清华大学环境保护学院进行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进行造像顶层的防渗处理、大佛湾植被建设等。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开凿于南宋年间,石龛高7.7米、宽12.5米,造像雕刻于15米至30米高的崖壁上,有1007只手臂,状如孔雀开屏。“千手观音”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精华龛窟和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温高湿气候环境和酸雨的影响,近年来“千手观音”病情严重,很多造像产生渗水、细部风化、岩体断裂、垮落破坏及金箔变色起壳剥落等病害。

据悉,此次重庆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修复工作从2010年启动,修复工作中首次大规模运用了工业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激光拉曼测样等先进科学仪器。整个修复工程预计将在2015年3月底完成。

中国推出“雾霾险”污染爆表将赔付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13:10,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