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4-5-8 15:12|查看: 260|评论: 0|来自: 大众网-齐鲁晚报

雪龙号临危受命背后:来不及补足物资就找MH370

救援俄罗斯科考船前,矫玉田用冰钻测冰。(受访者供图)

矫玉田在“雪龙”号上调试仪器。(受访者供图)

6日,矫玉田才回到青岛,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实验室的高级工程师,刚刚随“雪龙”号归来,这次南极之旅给他22年与极地打交道的生涯留下了最深的记忆。

在那160个日夜里,“雪龙”号两次临危受命,经历了最坎坷的一次航行,救援俄罗斯科考船、冰层突围、搜救马航失联客机……其中不少故事鲜为人知。

⊙ 记者:杨林


营救俄罗斯船 刨冰面铺木板让“雪鹰”直升机降落

2013年圣诞节前一天,俄罗斯科考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被困在澳大利亚最南端以南大约2700公里的冰海中。

矫玉田说,当时“雪龙”号刚离开南极中山站,在去罗斯海执行任务的路上,离得最近,接到该船发出的求救信号后,“26日就到了受困俄罗斯船周边的浮冰区,到了离受困船仅有6海里的地方,浮冰太厚,船走不动了。”矫玉田说,“雪龙”号只好选择派直升机转运受困人员。

但糟糕的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停不下17吨的“雪鹰”直升机,如何在柔软的浮冰上降落“雪鹰”成了关键。集思广益后,队员们一致决定先在浮冰上铺木板。

2014年1月2日,矫玉田和队员们带着20块木板乘“雪鹰”从“雪龙”号上出发了。“雪鹰”物色到一块浮冰后,轻微接触冰面,矫玉田和队员就带着冰钻跳下去测冰,“跳的时候想也没想,要知道有时候浮冰下就是深水。”测好冰厚,队员们再用铁锹把冰铲平,铺上木板,直升机得以降落。

矫玉田说,在外围等着接受困人员的“南极光”号也停不下“雪鹰”直升机,他们又如法炮制,把救出来的人放到“南极光”号旁的浮冰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营救完“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雪龙”号,1月3日却被海冰困住,直到1月7日才撞冰成功突围。


搜寻MH370 买了20个望远镜,带了大网准备捞飞机

3月18日,“雪龙”号完成科考任务,计划21日停靠澳大利亚珀斯,进行物资补给后回家。

岂料3月20日,有消息称马航MH370坠落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域,“雪龙”号是离得最近的中国船。

3月21日9:30,抵达澳大利亚珀斯弗里曼特尔码头的“雪龙”号正在补给,国家海洋局就传来指令,要求“雪龙”前往疑似海域搜救失联航班,21日下午6点必须离港。

“只有8个小时准备,原来的计划全部打乱了。”矫玉田说,正常情况下,“雪龙”一次要补充1000吨油、600吨淡水,而当时的时间只够给“雪龙”补充了280吨水、118吨油和十几吨蔬菜。

“雪龙”号上原计划有28名队员在弗里曼特尔码头下船回国,由于补充物资不足,最终另外45人也被要求就地下船回国。“当时得知失踪飞机上有100多位同胞,大家心里都很着急,都要求留下来参加搜救。”矫玉田说。

“雪龙”号去南极要经过西风带,这里常年8级甚至10级以上大风,每次穿越西风带大家都要捏把汗。马航MH370疑似坠落点正好在西风带里,“雪龙”号再次闯进西风带。

当时,队员们专门为搜救买了20个望远镜,还做了6套带绳子的钩子和一张2米×4米的大网,准备捞飞机残骸。过西风带的时候,很多队员边拿着望远镜瞭望,边在颠簸的船上吐。

搜寻的一周里,“雪龙”没有有价值的发现。3月31日,燃油、补给不足,“雪龙”号遗憾地返航。

菲称抓扣中国渔船因疑其倒卖珍稀海龟 否认开火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3:40,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