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4-5-10 19:12|查看: 418|评论: 0|来自: 中国新闻网

英国退役陆军上尉在港向中国远征军后代致谢

中新社香港5月10日消息,题:94岁英国老兵在港向中国远征军后代致谢

⊙ 记者:贾思玉 李启玮

94岁的英国退役陆军上尉费茨派垂克(Gerald Fitzpatrick)颤颤巍巍走上前,将自己的新书──《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解救英军──仁安羌之役》,递到孙立人义子揭钧教授手上,两人随后将双手紧紧相握。

以上一幕发生在香港。主题“从甲午战争到仁安羌大捷”的研讨会于9日至10日举办,费茨派垂克千里迢迢从英国来港出席,向中国远征军后代表达感恩之情,并以亲身经历还原历史。

费茨派垂克是“二战”时自缅甸仁安羌生还的英军之一。老兵头发全白但思路清晰,向记者讲述了挥之不去的战争记忆。

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美国珍珠港,同时对亚洲多个国家发起侵略战争。作为一名英军工兵队长,时年22岁的费茨派垂克被派上缅甸战场。

1942年4月,费茨派垂克北上仁安羌执行任务,那时英军开始破坏油田,日军前往抢救,并包围了英军。英军缺乏弹药和粮食,几乎失去战斗力。费茨派垂克和同袍决定突围,后来幸得中国军队驰援,顺利脱险。

70多年过去,费茨派垂克对中国军人的训练有素、行动迅捷仍记忆犹新。“堪称‘壮观、盛会’,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没法形容,”他重现了发生在4月19日的转折性一幕,“五、六百米之外,从美国制的卡车上跳下很多中国士兵,他们兵分三路,每个队伍前有位指挥官举着小旗,迅速指定位置,他们没有迟疑,向着仁安羌前进。”

交战中,费茨派垂克和其他英国士兵从衣服上扯下布条为受伤的中国官兵包扎,还煮粥给他们提供食物补给。

这场战役被称为“仁安羌大捷”,中国远征军新38师113团以寡敌众,击退日军,援救英国官兵及记者、百姓等7000多人。费茨派垂克至今写了3本书记录这段历史。

不过,直至18个月前,收到一封寄自美国的信,费茨派垂克才知道38师由孙立人、齐学启指挥以及113团团长叫刘放吾。他拖着年迈之躯,飞赴华盛顿探望刘放吾后人,“我一定要当面说谢谢”。

在香港,孙立人义子揭钧向费茨派垂克回敬军礼。“我代表孙将军、中国远征军和中国人的尊严接受他的赠书。”揭钧还对费茨派垂克承认中国军队救了他表示感谢,“仁安羌战役值得中国人骄傲。”

让费茨派垂克感到愤愤不平的是,战后,英国并不重视甚至不承认中国军队在缅甸的牺牲和贡献,为此他致函多任英国首相及部长,呼吁正视历史。

“那你觉得日本政府需要为战争道歉、赔偿吗?”记者问。费茨派垂克讲起英军医官Mackenzie在仰光监狱战俘营的遭遇,然后引述他的话说,“绝不饶恕日本人,绝不饶恕,一刻也不。” ●

原文标题:94岁英国老兵在港向中国远征军后代致谢)

南京丢失放射源已被挖出放入安全箱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3:59,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