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新闻存档国际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5-3-30 12:09|查看: 187|评论: 0|来自: 环球时报

越南政府鼓励稻米增产 被质疑将危害湄公河生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3月30日报道,越南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稻农提高稻谷产量,希望该国成为世界头号大米出口国。但有专家指出,这样的政策不但会对稻农带来负担,更是会危害肥沃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系统。

据报道,越南目前是仅此于泰国的全球第二大米出口国,但为了取得这个地位,越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将原本一年两次的收割,改为一年三次,这对稻农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越南大米专家武东玄说:“政客们希望我们成为世界第一或第二大米出口国,但身为科学家,我希望当局能够采取更多行动来保护稻农和我们的环境。”

据报道,越南在1945年经历了一场大饥荒,接着战后又面临粮食短缺,政府决定采取“大米第一”的政策,以确保人民不会再挨饿,结果这一政策促成大米产量急升,刺激了越南大米出口业的蓬勃发展。根据越南官方数字,自70年代以来,越南大米产量已翻了两倍,这主要是因为稻农种植的是高产菌株,以及政府积极建造堤坝灌溉稻田,让越南的稻田一年能有三次收割。

为增加大米产量,政府还扩大了在湄公河三角洲的耕地面积,并推出政策限定配额,以阻止农民改种其他作物。然而,有专家质疑这些政策到底能让谁受益。武东玄指出,将一年两次收割改为一年三次对稻农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所产出的稻米质量低,而且还得花费更多钱购买农药与化肥;但问题是,这些农药与化肥的效果会逐年减弱。他认为,政府应该让湄公河三角洲的农作物多样化,而只将最适合的土地用来种植水稻。

另外,当局应该放弃一年三次收割,把焦点放在提升大米质量和品牌推销上,让越南大米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目前,越南大部分大米是通过大型国营企业以超低价出口出售。由于过度耕作,湄公河三角洲目前正面临海水倒灌、干旱、洪涝增加以及农业化学污染等问题。尽管如此,农民却不愿改变种植习惯。

越南国营科都农业公司的阮段合说:“当下大家的心态是,一定要有三次收割,我们必须逐一解释,一年有两次收割其实会更好。”

据报道,该公司过去20年来不断在评估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哪些土地最适合种植稻米,并协助农民扩大农田。该公司还大手笔投资高质量种子,同时提升灌溉系统,并劝导农民该用哪些化学物较为适合。阮段合表示:“从长远来看,一年两次收割较有可持续性,土壤不会因为过度耕作而变质,环境不会受污染,而大米价格也会增加。”

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培植新水稻品种,希望新品种可以使用更少的化肥,还能在极端天气中生存,从而保护湄公河三角洲的生态。越南水稻研究院副院长陈南塔说:“如果农民不愿作出改变,而我们又无法培植新水稻品种,污染问题会持续下去,收入也会随之下降。”

埃博拉病毒能在精液存活82天 世卫吁幸存者禁欲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4 05:44,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