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5-7-26 21:21|查看: 145|评论: 0|原作者: □ 张利国 陈明华|来自: 中国民族报

强化“四个认同” 构筑各族学生共有精神家园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全球化、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每一个民族国家都将面临“新的认同出现,旧的认同复活,现存的认同变迁、重塑甚至改变”的现实考验。作为多元文化共存、多族学生共聚的民族院校,加强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构筑各族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圆好团结梦、实现发展梦、共筑中国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强化“四个认同”,在理念上要坚持“两个推动”、“三个融合”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必须“坚持高位推动”、“坚持全方位深入开展”。民族高校“四个认同”教育也要始终坚持“两个推动”,即高位推动、全员推动。

  “高位推动”是“四个认同”教育的认识基础。首要的就是提高思想认识。当前对待“四个认同”教育,不少教育工作者把它仅仅当作一种教育形式、当作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情,在教育过程中高举轻放甚至漠不关心。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民族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四个认同”教育对于民族院校的特殊意义和重要功能,把“四个认同”教育作为关系学校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来部署。坚持“高位推动”关键在于健全机制。要健全“四个认同”教育的组织领导机制、协调配合机制、调查研究机制、经费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为“四个认同”教育保驾护航。

  “全员推动”是“四个认同”教育的实践基础。“四个认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兵出击,不能单线作战,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大力倡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观,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单位部门履职尽责、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和各民族学生团结互助的全员育人机制,将“四个认同”教育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成才各个环节。

  “两个推动”要具体落实在“三个融合”上,即民族院校“四个认同”教育要始终坚持与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定位相融合,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相融合,与学生的精神塑造、能力提升相融合,自觉将“四个认同”教育活动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中来,并具体化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等活动,实现全员参与、全位施策,全面提升。

强化“四个认同”,在内容上要做到整体规划、科学有效

  当前“四个认同”教育在内容、方式、效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当前“四个认同”教育被简单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思政课、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或学生工作部门组织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进行。由于对“四个认同”教育内容没有统一要求,较少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背景来开展,与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交往交流交融教育等没有明确的界分,导致教育主题不明确、教育内容同质化、重复化、分散化的现象较为突出,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二是教育方式单一,不丰富。在网络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单一向多元和多层次转化,大学生在价值观、认同观上的困惑、矛盾明显增加。当前主要依靠课堂灌输式、主题活动宣讲式等方式开展“四个认同”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何能够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文化基础和信息接受习惯,开发、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十分必要。三是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当前“四个认同”教育主要依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工作部门的教师来展开,专业课程渗透不够、专业教师参与不多,加之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教育层次,以及对“四个认同”理解的差异,由此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因此,建构科学、系统、规范的“四个认同”教育体系是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依据和保障。要树立问题意识,针对不同民族学生开展“四个认同”状况调查,摸清底数、把握动态,做好分析研判。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和民族院校实际,尽快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选编统一教材,重点围绕传统性、时代性和主导性三方面内容,构建规范的教育内容体系。巩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等主渠道作用,丰富教育手段方式,在宣讲式、灌输式教育方式外,大力提倡体验式、合作式、参与式的教育手段。采取措施鼓励引导广大专业教师通过专业课程渗透、教书育人实践、开展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四个认同”教育活动中来,扩大“四个认同”教育传播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党团组织、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先进代表、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发挥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功能。

强化“四个认同”,在方法上要做到与时俱进、科学施策

认同,是认可、赞同的意思,是主体对事物在心理、情感层面的认可与接受,其归根结底是温暖人心、争取人心的过程。因此,“四个认同”教育必须立足于各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成人、成功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文化接受心理和信息接受习惯,创新教育方法,丰富教育手段。

  一是贯彻人文化理念。人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把“四个认同”教育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妥善解决学生在学业、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奖勤补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尊重和引导各民族学生个性发展,注重人文关怀、情感培育,提高“四个认同”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实现教育手段生活化。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要让“四个认同”真正被各民族学生普遍接受、理解和践行,就要努力使“四个认同”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对接,使“四个认同”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正确认知当下的生活世界,并在生活世界的感知中,领悟出“四个认同”的真谛,从而引导自己健康的生活。要把生活化的校园作为“四个认同”教育的舞台,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趋势,善于运用微博、微信、QQ群等网络信息平台,推送“四个认同”教育常识。依托学生社团、宿舍、班级等载体,通过嵌入式管理、互助式学习、互动性交流等方式,让各民族学生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自然过程中建立情感纽带、达成认同共识。要从大学生生活出发,善于结合现实中每一个具体而微的场景,捕捉身边每一个可感可知的生活故事,利用校园生活每一处平凡而深刻的人文景致,滴灌渗透、绵绵用力,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是丰富实体化载体。实体化是保证“四个认同”教育有抓手、有平台、有支撑的关键。要结合民族院校不同专业特点、学生实际需求,搭建学习互助平台、素质拓展平台、科研创新平台、社会实践体验平台、文化交流平台,通过“一帮一”、“多帮多”学习互助小组,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工作室,跨民族、跨专业、跨年级组建研究团队,通过组织开展各民族学生文化交流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各民族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使之转化为自觉维护和践行“四个认同”的强大动力。

“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形似而神非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7 04:05,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