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巴蜀网 门户 学术文献民族 详细内容
发布者: 金达莱|2015-7-26 21:45|查看: 2633|评论: 0|原作者: 彭谦 周松|来自: 中国民族报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开栏的话:

为了加强民族理论宣传,把握当前热点问题,本报《理论周刊》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联合,推出《民族理论大家谈》栏目。该栏目旨在强调开放的学科意识、强化科学方法论意识,在把握时代脉搏的背景下,紧跟中外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前沿,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并开创新的研究传统,为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添砖加瓦。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历史悠久,学科特色突出,其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研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是国内民族理论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团队实力雄厚,研究特色鲜明,在民族类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和教学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本期讨论的话题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今后,本栏目将陆续对民族理论界有关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早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就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

一、共有精神家园释义

共有的含义:与单独所有比较来说,共有的含义是指多数人共同享有某物的所有权,多数人则称为共有人,某物即为共有物,一般情况下多用在财产权的概念领域。但共有关系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对专业化协作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发挥物的作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精神家园的含义:精神家园是指人们在精神层面关于生活、支柱、动力以及信仰等的总和。对个体来说,精神家园将能给其安全、温暖以及幸福的感觉;对民族而言,精神家园能增强民族生命力、创造力以及凝聚力,为民族团结奋斗提供精神动力。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上的,是一个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文化寄托和精神归宿。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含义:中华民族是在国家形成发展中,由汉族和少数民族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是复合民族。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合”为中华民族,但各民族又都保持着各自的民族特征。一般说来,各民族的文化是存在特殊性的,但是,建立于各民族文化之上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中华各民族民族文化的交集,它是由众多民族文化组成的,是具有浓郁民族性特色的优秀文化共同筑造的,同时又是在所有民族文化基础上实现的自我超越,是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统一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需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历程、路径、条件及基础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56个民族精神家园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民族精神家园中最核心精神内涵的概括和统一。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就已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思想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拉大、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及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是时代的要求。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行了一年的情况下,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华文化的重视。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继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必经之路。

  普遍来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主要需要经历两个阶段,其一是自下而上的积累,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和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在人群中达成共识并经受起实践的检验,最终形成一种精神理念与行为规范;其二是自上而下的传播。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价值核心主要在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要概括、提炼以及升华广大群众的价值观,并通过传播以及教育普及,促使该价值观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感召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路径可从理论创新、经验借鉴、制度保障、教育普及、大众传播等方面进行分析。实现理论创新的着力点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以开放性思想接受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以主流价值观善加引导文化多样性的价值理念;建立健全道德规范体系和国家法律制度,实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目的;对未来一代的人才予以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历史国情教育,提升其文化认同感;借助于多样化的大众传播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使用网络平台,提高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感。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旨在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为实现“四个全面”凝聚力量。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铺开的重要历史节点上,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将其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事业和文艺作品的创作,促进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各民族的沟通水平,是有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有效方法。

  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有其既有的文化传统,因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有效挖掘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的时代精神,明确共同的价值目标。坚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将为建设好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条件;坚持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理论基础。

三、与社会主义道路、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安定、可靠的发展环境,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引方向。我们建设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部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进程,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扫除阻碍,也可以为完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精神支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前中国的发展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和优秀的文明成果,从国家、社会、个人等层面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能促进共有精神家园中国化、民族化以及时代化。

  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着直接关系,提升各民族文化水平、整合多元的民族文化,将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能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平等,并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

  总而言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等有机统一的载体,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和精神动力,对社会精神、道德以及信仰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并有利于最终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后一篇前一篇 老外收79国人收1000 中青报:钱多就该被坑吗?

最新评论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7-27 09:06,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