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黎曼认为蛋壳上不同方向曲率一样是造谣

已有 378 次阅读2016-5-3 22:59 |个人分类:第三次超弦革命| 中国科学院, 计算数学, 张伟平, 科学家, 研究所

黎曼认为蛋壳上不同方向曲率一样是造谣

──不支持梅晓春先生的造谣科研

叶眺新

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所长梅晓春先生,自编自导:先把自己的假几何说成是“黎曼几何”,然后就说:“黎曼几何认为蛋壳上沿不同方向曲率一样,因此黎曼几何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请梅晓春先生拿出黎曼的原始论文,有哪一篇证明黎曼亲口说过“蛋壳上沿不同方向曲率一样”的文字?我们读过梅晓春先生的很多文章,都是这种自编自导。如果梅晓春先生说他的文章是正确的,中国有良知的科学家压制他,就请他拿给国外公认的专业刊物编辑部,请国外公认的专家审评。因为他这个条件,他的后台就是他说的“美国华裔计算数学专家俞平先生,在美国的数学博导”。如果通过了,发表了,获得了公认的国际科学大奖,我们愿意给他赔礼道歉。如果是造黎曼的谣,请他声明退出搞造谣科研。

后面附上梅晓春的告状信:

陈伟平院士,你难道想作伪吗?

── 就《中国科学.数学》副主编张伟平院士压制重大科学发现、

主编袁亚湘院士严重失职的问题,给中国科学院的公开信 ──

中国科学院党委,院领导、纪律检查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

我是福州原创物理研究所所长梅晓春。此信就《中国科学.数学》副主编张伟平院士压制重大科学发现、主编袁亚湘院士严重失职的问题,向中国科学院投诉,请科学院主持公道。为维护科学真理的纯洁,为中国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的生存与发展,请诸位领导重视此信,帮助解决信中提出的问题。

鉴于这类科学压制行为在中国不是个案,已经成为某些小团体搞学术腐败的工具,严重影响中国基础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的发展与进步,此信采用公开的形式,以让某些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人引以为戒。

我和美国华裔计算数学专家俞平先生20156月底向《中国科学.数学》投稿,文章的题目是“黎曼几何的基础存在严重缺陷”。众所周知,黎曼几何已经成为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发现黎曼几何存在严重问题,实际上是不成立的。

如果黎曼几何有错,对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除了现代数学的许多分支要发生巨大的改变外,包括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引力理论,超弦和超膜理论,以及现代宇宙学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等,一大批以黎曼几何为数学基础的现代物理学理论,都将被放进历史博物馆。当前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中,众多严重违背科学常识的奇谈怪论都将烟消云散。物理学的基础会由此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科学意义是怎么估计都不过分的。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的杨本洛教授在网上发表文章,并出版专著,指出黎曼几何推导曲率张量的过程忽略了法向增量,得到的结果是无效的。我早年看过这篇文章,由于当时对黎曼几何过于信任,觉得不以为然,就没有去深究。

2014年,我们又看到美国田纳西大学物理天文系王令隽教授的一篇文章,对广义相对论中里奇张量(黎曼曲率张量缩并后的结果)为零的空间会弯曲的问题提出疑问。通过网络检索,我们发现国内许多学者如杨世家、李子、周宪等人都曾著文,认为黎曼几何是错误的。由此引起我们对黎曼几何的有效性产生怀疑,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结果发现了更多更大的问题,以至于黎曼几何实际上是不成立的。我们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点:

1. 一般二维曲面上任意点沿不同方向的曲率是不一样的。但黎曼几何却认为二维曲面的曲率没有方向性,与事实完全不符。

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比喻,如图1所示,鸡蛋壳沿横的方向和竖立的方向弯曲程度是不一样的(见图1)。但黎曼几何却认为蛋壳上沿不同方向曲率一样,因此黎曼几何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

2. 存在某些真正的二维曲面(不可展),曲率不为零。但用黎曼曲率张量公式计算,曲率却为零。因此黎曼曲率张量不能正确描述空间曲率。

3. 由于黎曼几何采用活动标架,微分弧长涉及标架基向量的导数,黎曼度规张量应当与联络有关。但现有黎曼几何的微分弧长与联络无关,存在不一致性。

1. 椭球面上任意点沿横的方向和竖方向曲率不一样。然而黎曼几何却认为沿横的方向和竖立的方向曲率一样,与实际完全不符。

在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如此的简单和直观,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明白。因此黎曼几何不成立是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只是由于黎曼的名头太大,数学家们过于相信他的理论,一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人点破罢了。作为以黎曼几何为职业的科学院院士,张伟平教授不可能看不懂,不可能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

文章写完后传给好几个搞微分几何的专家看过(包括俞平先生在美国的数学博导),均无法提出反驳意见。20155月在福建师大召开《黎曼-芬斯勒几何国际学术会议》,大约有50多名国内外学者参加。在会上我与一些参会者谈到我们的发现,但他们都不太相信。

会上我碰到张伟平院士,他是南开大学前任陈省声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数学》杂志副主编,以黎曼几何为职业,并因此而获得院士头衔。我对他说黎曼几何曲率张量不能正确描述空间曲率,他马上说:“这不可能!”。然后问我:“文章发表了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接着说:“这种文章不可能发表!”请注意,张伟平院士在没有看到我们文章的情况下,就断言此文章不可能发表,这也是他后来全力压制我们文章的开场白。

会后我将此文传给近20个比较知名的参会者,除了张伟平院士外,包括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沈忠民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齐国新教授,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前院长王长平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陈维恒教授和莫小欢教授,南开大学数学系的邓少强教授等等,可以说他们的意见能够代表了黎曼几何主流学界的意见。过了10来天,有三分之一的人给我回了信,有些人说这个问题很有趣,但自己能力有限,无法给出判断。有些的人提出一些疑问,经我解释后就不再说话。

2015625日,我们将文章向《中国科学.数学》正式投稿,由此拉开了长达十个月的拉锯战序幕。至今为止,我们一共投了就九次稿,五次被无理由直接拒绝。四次给出审稿意见,由四个不同的人审稿。然而,每个审稿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基本上都是对我们文章的误解,没有一个反对意见站的住脚。至今没有一个审稿人敢对我们提出的,最简单直观的第一个问题进行反驳。

其中一个审稿人提出度规正定性的问题,但它实际上不存在。经我们做了补充说明后,审稿人不再有异议。另外两个审稿意见毫无意义,审稿人一直回避我们提出的三个关键问题,对我们文章的拒绝完全出于误解和偏见。其中有个审稿人水平实在太低,他甚至连两个变量只能构造两个独立函数这样的常识都不懂,根本没有能力审查我们这种文章。

第四个审稿意见内容如下:“经初步审查,来稿有一定的科学意义。遗憾的是,我刊版面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刊登一些对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促进作用的稿件。因此您的来稿不适合于我刊,建议改投有关专业性期刊。也就是说,《中国科学.数学》承认我们的文章有一定价值,但就是不肯发表。

对此我的回答是:“我们的文章不是有一定的科学意义,而是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这一点我已经说多次,它对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科学是唯一性的,这篇文章要么价值连城,要么就是垃圾。如果你们不能证明我的文章是垃圾,它在科学上就是无价的。它难道不是‘对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较大促进作用’的文章吗?难道贵刊真的是因为版面有限而容不下我们的文章吗?”

从这几次审稿意见可以看出,审稿人不能客观公正地对我们的论文给出评价。考虑到这篇文章的发表会严重影响某些黎曼几何从业者的学术生涯,我不得不怀疑这种让审稿人即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匿名审查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杂志现有的匿名审查制度属于暗箱操作,有可能导致学术不公和腐败。鉴于这篇文章涉及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作为例外情况,我希望与审稿人公开讨论。对这种涉及科学大是大非的问题,应当有个公开的平台,用公正透明的方式来解决。

为了避免审稿人水平问题导致的误会,我多次建议《中国科学.数学》编辑部请张伟平教授,田刚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系),以及丘成桐教授(美国哈佛大学数学系)为本文审稿人。他们三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外籍院士,都是微分几何专业的专家。对这种重大科学问题,有责任和义务给出他们的看法。

然而《中国科学.数学》编辑部似乎没有按我的建议选择审稿人,在审稿意见完全错误的情况下,坚持拒绝我们的文章。我不得不认为张伟平院士在其中非扮演者不光彩的角色。他是《中国科学.数学》的副主编,本身就是搞黎曼几何专业的人。我们已经九次投稿,并多次建议他作为审稿人。难道他不能给出自己的判断,还要多次找其他人审稿?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张伟平院士故意压制,明知故犯,存心作伪!他是利益相关者,他以黎曼几何为生,凭黎曼几何成为院士,获取学术地位和经济利益。如果我们这篇文章发表,就意味着他失去作为院士的学术基础。他所有的论文都变成一堆废纸,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归零。

如果张伟平院士认为我诬蔑他,就请他站出来,就黎曼几何的真伪与我公开辩论。为了让非数学专业的科学大众都能给出正确判断,就以前述的第一个问题为准。请张伟平院士说清楚,鸡蛋壳上任意点的曲率是否有方向性。如果张伟平院士能够使大家相信,椭圆形的鸡蛋实际上是圆的,沿蛋壳任意方向的曲率都一样,那么黎曼几何就是对的,我们的这篇文章就是一堆废纸。

如果他不能证明这一点,黎曼几何就是错的。错误被揭露后仍然视而不见,继续用黎曼几何谋生,申请他的基金,写他的论文,做他的报告,就无异于作伪,无异于造假。科学探索未知,允许犯错。然而一旦错误被发现,仍然装聋作哑,当做没有看见,那是不行的。

同时,我也把这个问题抛给国内外与黎曼几何相关的其他人士,包括我建议的审稿人田刚教授和丘成桐教授。在读了我们的文章后,如果坚持认为黎曼几何是正确的,为了你们的学术尊严和职业合法性,请站出来就我文章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进行公开辩论。这个问题简单明确,谁都能懂。是非曲直,由科学界大众来评定。

在这次投稿事件中,《中国科学.数学》的主编袁亚湘院士也扮演者不光彩的角色。我曾写信给他,我还给他打电话,希望他能支持我们文章的发表。然而他在电话上告诉我,他们有选择发表什么样的文章,不发表什么样的文章的自由。

因此我问袁亚湘院士,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在《中国科学.数学》的征稿简介中,就有“主要报道数学领域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字样。我们的文章是不是基础性的创新研究? 我们提出的问题重要不重要?既然袁亚湘院士坚持拒绝我们的文章,也请他把我提出第一个问题说清楚。这是一个小学生都能看懂的问题,尽管他不是黎曼几何专家,但作为一个数学院士,这一点判断能力应该有吧!

事实上,我在给编辑部信中一再指出,《中国科学.数学》是政府机构,不是私人公司。应当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以追求科学真理为首要目标。对于一个以中国科学为头衔的官方杂志,如果不去鼓励科学创新,变成少数学术利益者手中的工具,用来排除异己,压制科学进步,那才是真是可悲的事情。希望《中国科学.数学》以真理为重,不要试图掩盖重大科学错误,阻碍科学真理传播,做那种可能会导致历史恶名的事情。

然而袁亚湘院士一意孤行,坚持做出错误的决定。作为院士和杂志主编,他是在包容假科学,做阻碍科学进步的事情。他的行为不但不合乎院士规范,而且严重失职,需要进行问责。早年陈景润先生在《中国科学.数学》上发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文章,使《中国科学.数学》声名鹊起,是何等的荣光。想不到时至今日,《中国科学.数学》在袁亚湘和张伟平手上,却沦落为替假科学背书,做压制科学进步的事,真是令人遗憾。

当今中国科学界(尤其是物理学界),有些人热衷于跟随西方,对西方人的错误学说亦步亦趋。他们形成利益小团体,占据公共学术平台,垄断所有学术资源,以科学的名义,行假科学之实,甚至干着反科学的事情。谎言被揭穿后继续装聋作哑,为了维护自己的学术地位和经济利益,不顾一切打压非主流学者的科学创新。比起其他形式的腐败,这种科学腐败是更高级的腐败,对国家和社会危害性更大。中国科学院党的领导机构要高度警惕,不能被他们利用,把科学院变成他们从事假科学的场所,成为他们压制中国科学创新的工具。

黎明几何的对错是重大科学原则问题,对数学和物理学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有必要彻底搞清楚。希望中国科学院领导认真对待我的投诉,对我们的文章组织公开论证。如果黎曼几何专家无法有效反驳我们的证明,中国科学院就应当支持我们的文章在《中国科学.数学》上发表。

我们的《黎曼几何的基础存在严重的缺陷》文章、九次投稿的经过以及四次审稿意见和我的反驳意见请见附件。附件中还有《现实空间欧式几何的唯一性》的科普文章,以及李子先生的文章《否定黎曼几何意义重大》,有助于读者了解非欧几何的本质。敬请做复!

敬礼!

梅晓春

2016.5.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举报 |IP: 125.65.63.80:1779|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7:58,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