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情人节的短信

已有 384 次阅读2009-2-14 23:48 |

     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富裕了,就盼着过节。过节就有理由发短信逗笑── 朋友笑,自己笑,大家笑──就是中国人喜欢说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西方的情人节是什么时候在中国落脚的,没考证过。反正好多年前我曾经为一家报纸写过对情人节持不同观点的文章,说明这历史已经不短了。

今天一早手机就开始欢唱。除了少量的是玫瑰、巧克力的短信版,其余大都是以调侃的心态在对待这“情人节”。而且后一种写手有超群的智慧和顶级的幽默,直把人笑得最后脸上的肌肉都酸疼得不敢再笑了。

试摘录几段如下:

 

小沈阳版:情人节其实可短暂了,手一拉手一松,一个情人没了,嚎……手一拉手不松,变老婆了,嚎……情人节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没有情人一起过。情人节最最痛苦的事儿是啥,你知道吗?所有的情人都来找你一起过,嚎……

 

情人节对联:

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

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

横批:心若移动如何联通

 

我喜欢这类短信,因为它们显示了大智慧,也包含了许多正经的人生哲理,更有对时弊的无情针砭。哲理不一定要板着脸来说,针砭也不一定要拉开决斗的架势。当今社会,笑着说出来的,更深刻、更博大,同时让人更容易接受。

“爱情”在“文革”中曾是禁语。因为“四人帮”是历史上最伪劣的一群政治小丑。还记得粉碎这伙历史罪人的那个举国欢腾的时日吗?诗人郭小川率先在他的诗中用出了“爱情”这个词汇。而“大众电影”的封底登出的“文革”后第一张接吻的照片,立即在全国掀起一场大辩论。真善美,假恶丑,在神州大地剧烈碰撞,铿锵交战。终于,清者自清,尘渣析淀,中国人的思维、感情,逐渐从被扭曲的状态走向正常。自由之风,终于吹绿了万里关山。

又曾几何时,神圣的“爱情”渐渐被有的人念作“爱情儿”了。这个中根源,可能要浩如烟海的文字才能诠释。我的随笔只能说:在中国政治越来越清明、中国人的自由度越来越宽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度张扬的时代,最令人欣慰的,就是任何事情都不再只允许一种声音发言,每一种生存状态(只要不危害社会)都被视为合理。同样的一个情人节,你可以手持鲜花,正剧式地甜蜜。也可以发条短讯,喜剧式地对情人节幽上一默。

此时,你更加感到中国进步了!老百姓大幸了!

经历过“文革”的我,真想喊一声:好巴适噢,做一个21世纪的中国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举报 |IP: 125.65.55.108|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韦建生 2009-2-20 03:55
嚎……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6:4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