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易水寒|查看: 39627|回复: 101
[普通人

少女日记[每日更新]

 [复制链接1熊猫
51#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0 01:19:22|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5月20日 周五 天气不详

困,困得很,脑袋已不再灵光,我想该先睡上一会,困。
52#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0 04:31:3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2005年5月14日 周六 阴有小雨转晴

睁开眼睛,看站长依旧盯着显示屏。

“早!”“早!”我真觉得老大精力超级充沛,从他身上你能读到的不只是对于工作的执着,更多的是活力,一种对生活积极的心态。

7:40 返校,听药化两节,回寝室洗了衣服,中午去找站长。他领我去吃渣肉蒸饭。我来芜湖两年,还真不知道有这样一条小吃巷,也不晓得这家的蒸饭比校门外那家味道还棒。记得,老大刚来芜湖时说,要用两天的时间把芜湖摸得比我两年还清;我想他是做到了,他知道旅游汽车站在公安局对面,还知道图书馆就在镜湖旁边,这些我还真不曾留意。佩服得紧。

下午游赭山(国家AA级景区)。

晚,双桐巷小吃一条街,铁板炒鱿鱼,老奶奶牛肉面,赤豆冰酒酿,特味大龙虾,老大说,味道“可以、可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3#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2 18:10:05|显示全部楼层
恩 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
54#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2 20:31:34|显示全部楼层
2005年5月15日 周日 晴

出发去西递。从神山口上车时已过九点,一路颠簸颠簸,车到泾县时我都和周公下上好些盘了。扭头看看身边。老大他睡得,呵呵,那叫一个香。

乘站长打盹的当儿,偷个小懒,剽点现成的东东拿来给大家瞅瞅,也好给大家看看,那才叫精髓。(以下引用)

西递村 西递村位于黄山山脉南麓的黟县东源乡,距县城东8公里, 黟城至潭口公路从村庄西北经过。这里“山多拱秀,山势西流。有东阜前蹲,罗峰遥拱,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产石如金,风潆水聚,土原泉甘”。据明嘉靖《新安氏族志》载:西递村因“罗峰文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霭其南,中存二水,环绕石之东,西之西,故名西递”。清著名学者俞正燮在《古黟山水记》中云:西递系因是府(徽州府)西,曾设“铺递所”,故名西递。  西递村是一座古老的山庄,建于北宋,距今已有900年的历史了。村庄因山川水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全村现存有明代民居建筑l幢,清代民居建筑122幢,建筑布局合理,风貌独特。西递村由正街、横路街、后边溪3条街道和40多条胡同及2条穿村而过的水溪将居民住房隔成井然有序的方块,路面全用青石板铺成,逶迤蜿蜒。一幢幢古民居层楼叠院,鳞次栉比;家家青石门坊,粉墙青瓦,飞檐翘角,气势轩昂;高墙深巷,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村西南口胡文光刺史牌坊,为3间4柱5楼悬山式,巍峨壮观。高13米,宽9.6米,为青石建筑,其雕刻极其精美。  村内居民宅院均以内向方形、围绕一个长方天井的合院为基本单位,宅园中设正厅、便厅、厢房、书斋、卧室、花园等;还有的建有书院、祠堂。房舍用料考究,装饰奢侈。宅院大门用磨制平整光滑的黑色大理石砌成门坊,上建有砖雕、石雕组成的各式门罩。粉墙上的漏窗石雕也各不相同,图案有竹梅、松石、花草等。屋内花板栏板等木雕也极其华美,往往以人物故事或缕空为内容,玲珑剔透,栩栩如生。西递村还有一些人家,以园林建筑为手法,使宅第布局紧凑,小巧玲珑,幽静雅致。  村中的知府胡文照“大夫第”、“桃花源里人家”、霭公园、桃李园、鱼乐园等,因势结构,因地制宜,点以花潭水池,隔以漏窗低墙,饰以石雕砖缕,配以石凳石桌,甚至门前置放整石雕刻的梅瓶等,把整个院落点缀得十分对称、和谐、清雅、美观。当人们置身于其间,如进入一个心旷神怡的绝妙境地。这里的绣楼建筑也是徽派民居的一大特色。  此外,西递村民家多有传世文物,如画像、书画、条屏、木联、古陶瓷、古家具、堂匾等。这些文物摆设家中,更显得文风的朴素、典雅。  西递村在北宋元丰年间始为胡姓居住,至明代中叶,村堂已具现在规模。清代中期后,随着徽商经济的发展,居住建筑得到改观。至今仅有胡文光刺史石坊、胡文光旧居、古来桥、会源桥为明代建筑,其它都是清代建筑。  由于西递古民居保存基本完整, 建筑风格在徽派中独树一帜,且工艺精湛,三雕(石雕、木雕、砖雕)精美,又以石雕见胜,这些不仅是研究清代民居建筑的实物,又是研究明清以来徽商社会经济形态、建筑史和艺术史的资料,被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东方文化的宝库”、“世界上保护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世界上最美的村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5#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2 21:30:45|显示全部楼层
yuanxiuping 谢谢你了,清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去一趟九华,迷上了,倒真想找个地方扎下,感受一下地葬王菩萨开山石,食山味之乐趣。记得我们从天台下来去凤凰松的路上沿路都是尼姑庵,站长便打趣,“好好瞧瞧,找个风水好的将来搬来扎根”;我说“还是山上风景好”;“那里边住和尚,进不得”。郁闷~~~~~
56#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9 15:42:29|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此言差异,看日2005518乃旅程结束之后,一路过山进门,自是耗费不少时间、还有妈泥,谓之金,缺金自也在情理之中了。至于“土多金埋”乃该取根深苗壮之意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7#
 楼主|易水寒 发表于: 2005-5-29 15:43:54|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法则不可抗拒”?没能明白老师的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20:12,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