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妙娴|查看: 74166|回复: 82
[影视

上映15天 《流浪地球》累计票房突破40亿元

 [复制链接]
63#
 钟云山 发表于: 2019-2-10 10:28:00|只看该作者

票房逆袭 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靠的是什么

源自:新华每日电讯
  口碑炸裂,票房逆袭!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靠的是什么?
  图片来源:《流浪地球》剧照
  《流浪地球》于农历大年初一上映,在上映初期排片和票房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却在其后实现逆袭,排片量和票房逐日提升。并且收获良好的口碑,引发热议。据国家电影资金办统计,截至2月7日,《流浪地球》票房已接近8亿元人民币。
  作为首部国产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也为启动中国科幻影视工业奠定了基础。“它实现了精准的类型控制,而且达到了行业很高水准,迈出了追赶好莱坞顶级制作的一大步。”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说。
  “这是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讲道,“不仅是人类自救,而且是和地球一起逃离的故事,同时,它仍然是父子故事,但父子故事放在了中国的血缘当中。”
  《流浪地球》的核心情感是家庭。这是国人关于亲情、英雄、故园、家国的故事。影片中的春节、回家等情感元素,契合了春节档期的节日氛围。
  西安市民樊兴刚成为父亲三个月,电影使他感触最深的是作为父亲的责任感。“吴京、吴孟达、李光洁在电影里都是父亲的角色,他们的默默付出、不善表达都是中国父亲的一种共同形象。同时,这些父亲都心有大我,为他人、为人类做出了自我牺牲,也体现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作为一名父亲,这对我启发很大。”
  河北辛集市民李海津携家人一起到电影院里观看后说,电影中的亲情戏份让他更珍视家庭,更加懂得肩头的责任。
  家住广东省江门市的周颖森也认为这部电影符合他的期待。作为科幻迷,他看过《流浪地球》之后,对国产科幻电影充满了信心:“有好的故事,加上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就可能出‘爆款’。”
  同时,电影把故事架构在光年尺度和浩瀚宇宙中,用具象化的电影表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的本土文化。
  导演郭帆表示,将地球带走表现了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情感,文化内核将是我们科幻文化的基石。
  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流浪地球》广受好评,说明中国的科幻创作正在迈入新的阶段──由“单打独斗”的图书出版为主向“集团作战”的电影制作为主转变。
  在他看来,高水平的作品、受众市场的培育、稳定的投资、科幻迷群体的增长是中国科幻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的全社会科幻热情的高涨,也和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整体显著进步有直接关联。
  科幻作家韩松也说,科技进步促使中国人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宇宙。“中国科幻是迅速复兴的古老文明对未来的大胆想象,它的征途将是星辰大海和广阔未来。”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逐步推进,韩松对本土科幻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吴岩表示,要保持现在科幻创作良好的势头,不仅要从政策、投资等领域进一步激发原创的力量,还要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方面下功夫。
  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能让孩子们看我国文化背景的科幻电影长大是导演郭帆的梦想。“这也许可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放开他们的想象力。”
  作为电影监制,一贯谨慎小心的刘慈欣在观看过电影后笑着说:“中国的科幻电影真的起航了。”
62#
 nekoda 发表于: 2019-2-10 10:2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破10亿!《流浪地球》票房逆袭 我们为何需要科幻?

源自:央视
  根据猫眼电影专业版的数据,截止昨天(8日)下午3点,《流浪地球》已经累计票房10.30亿,超越《疯狂的外星人》成为票房第一。

  《流浪地球》到底有多好看?据统计,《流浪地球》首日票房1.87亿。2月5日,导演郭帆发长文《小破球,要学会抬头!》,回顾了电影从筹备到上映的四年半时间里的点点滴滴。随后,著名导演卡梅隆转发并表示祝贺:

  原著作者、电影监制刘慈欣在个人微博上表示:“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启了壮丽的航程。”
  自《三体》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盼望着所谓的科幻元年真正启航,只可惜《三体》始终没有拔得头筹,于是《流浪地球》就承载了几乎全部的寄托。

为什么我们需要科幻电影?
  中国的科幻电影在过去并非一片空白,不过在科幻大片的意义上,在能够与好莱坞科幻电影有可比性的范畴里,《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的第一部。
  关于中国的科幻电影,普遍认为起于1980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该片改编自童恩正的同名小说,那一年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沉寂了许久的中国科幻文学在1980年迎来了一次春天式的爆发,叶永烈、童恩正、郑文光这些中国科幻小说作家成为当时文学界的新偶像,他们也为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开掘出了一片崭新题材的沃土。

《珊瑚岛上的死光》剧照
  但其后科幻文学的式微,令中国的科幻电影始终未能成气候。在科幻文学、科幻电影沉默的数十年时间里,我国航空航天的突破一直在继续──

“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环拍全景图(方位投影)
  在这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太空探索步伐始终向前,但遗憾的是科幻电影却没有同步“反哺”中国航天事业。流行文化在航天科技发展中的缺席,看似“无伤大体”,但其实让大众失去了一条与“高精尖”之间的生活纽带,也失去了借助流行文化“仰望星空”的视野──过于切近的焦虑及导致的短视,与对浩瀚宇宙和不可知的未来缺乏兴趣不无关系。
  以科幻电影而言,无论是《2001太空漫游》,还是《异形》系列,抑或是《星球大战》系列,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美苏太空争霸期间成为经典──美国在航天科技方面的不断突破赋予了科幻电影不断的创新想象,而科幻电影在大众领域的流行又鼓励了青少年投身于航天事业──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有关的太空夏令营如今也成为了很多中国青少年出国短期游学的首选。

《2001太空漫游》
  此外,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为西方大众插上的想象力翅膀,也让他们能够在更宏阔、更辽远的视域下审视人类的一系列终极命题──尽管这不并直接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但关于人类文明延续的思考得以在民间引来更大的回响。
源自:央视新闻、中国经济网

  编辑:杨宁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1#
 郭成 发表于: 2019-2-10 10:26:00|只看该作者

外媒评《流浪地球》: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

源自:新浪娱乐
  2月8日,中国首部大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登陆北美院线,在美国22个城市、加拿大3个城市以及澳大利亚全境上映。
  大年初一在国内上映后,《流浪地球》赢得了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包括《纽约时报》、《好莱坞报道者》、Cinema Escapist在内的国外媒体也对该电影给予了强烈关注,称赞“中国电影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了”。

《纽约时报》对电影赞誉有加
  《纽约时报》发表名为“China’s Film Industry Finally Joins the Space Race”的文章,表示“中国是太空探索的后来者,在科幻电影方面也未能领先一步。不过,这种情况即将发生改变”。
  文中使用了“野心”、“大预算”等词语,表示该电影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资金上来说,都超过了大多数电影制作人的能力与想象,“代表了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的黎明”,报道这样写道。

国外网友热评
  报道称,该电影预算接近5000万美元,有大约7000人参与影片制作。虽然以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标准来说还不算突出,但在中国耗资可谓巨大。
  文中还引述了好莱坞独立影评人Raymond Zhou的话,他认为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将科幻电影看做是圣杯一样的存在,同时也指出“好莱坞对科幻电影设置了非常高的技术门槛,观众的期望也十分高”。

国外网友热评
  “目前,该行业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了”,Zhou表示,“刘慈欣小说的畅销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电影票房。”
  好莱坞业界媒体《好莱坞报道者》则以“中国首部大制作科幻电影将登陆美国”为题进行了报道。Cinema Escapist记者在观影后写出影评“Review:‘The Wandering Earth’Is China’s First Breathtaking Sci-Fi Success”,称“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科幻电影取得了成功”。

  “一部能与好莱坞电影叫板的中国电影”,Cinema Escapist写道,“电影中使用的特效与《星际穿越》等同类型美国电影的特效质量不相上下。”

国外网友热评
  在国外社交媒体上,观众也对影片展开了热烈讨论。还未看过的网友表示“听说该影片在中国国内引发极大关注,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看了”;看过的网友表示“真的很有趣”、“除了我之外,观影者全是中国人”等等。不过,也有国外观众表示“影片不值得一提”、“打了一颗星”。
60#
 honjehai 发表于: 2019-2-9 21:03:00|只看该作者

截至9日18时17分《流浪地球》累计票房突破15亿元

源自:界面
截至9日18时17分《流浪地球》累计票房突破15亿元
  猫眼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2月9日18时17分,电影《流浪地球》累计票房突破15亿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9#
 云枫 发表于: 2019-2-9 21:03: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流浪地球》票房火爆折射社会科幻热情井喷

源自:新华社
  新华社深圳2月9日电(记者:陈宇轩)2月5日凌晨,家住广东省江门市的周颖森没有和家人待在一起,而是买了一张零点场的电影票。对于当天首映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他已经期待很久了。
  出乎他意料的是,本来以为没什么人看的零点场,“入座率超过三分之二”。
  凌晨2点,看完电影的周颖森在社交媒体上评价:“《流浪地球》好看!吹爆!Imax效果更佳。”
  《流浪地球》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的曲折故事。刘慈欣因创作科幻小说《三体》而声名显赫,并于2015年获得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
  这使得《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市场受到关注。数据显示,在2月5日上映前,《流浪地球》预售总票房已经突破1亿元人民币,截至7日,上映两天的总票房突破了5亿元。
  《流浪地球》也走红中国网络社交媒体。来自微博、微信、百度的热词分析数据显示,上映首日,“流浪地球”相关内容在这三个社交平台上的活跃度分别比前一日增长了6到8倍。
  与周颖森一样,刘巍也发现自己低估了这部电影的影响力。平时在深圳工作的她春节回到了福建老家。她注意到,即便是身处经济并不发达的小县城,自己看的那一场也只有第一排的座位空着。
  “我是刘慈欣的粉丝,这部电影大大超过了我的预期。不论是故事讲述还是特效制作都显得很成熟,中国科幻电影越来越好看了。”刘巍说。
  周颖森也认为这部电影符合他的期待。作为科幻迷,他看过《流浪地球》之后,对国产科幻电影充满了信心:“有好的故事,加上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就可能出‘爆款’。”
  事实上,《流浪地球》火爆的票房和口碑只是中国科幻创作方兴未艾的一个“注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年来,从小说、网剧到新媒体、电影,中国正在成为科幻创作的“热土”。
  2月8日,深圳市福田区一家影院的《流浪地球》宣传海报。(新华社发)蒋坤翔 摄
  “中国现在充满了深刻变化和未来感,为科幻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刘慈欣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南方科技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科幻产业正在从平稳增长过渡到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超过140亿元,而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值已经接近100亿元。
  该报告称,中国当代的社会快速发展正成为大量科幻创作的核心情节设定,科幻议题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作品创意与现实技术广泛融合。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物联网成为许多作品的关注热点。
  该报告负责人、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吴岩说,《流浪地球》广受好评,说明中国的科幻创作正在迈入新的阶段──由“单打独斗”的图书出版为主向“集团作战”的电影制作为主转变。
  在他看来,高水平的作品、受众市场的培育、稳定的投资、科幻迷群体的增长是中国科幻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的全社会科幻热情的高涨,也和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的整体显著进步有直接关联。
  参与《流浪地球》宣传工作的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认为,《流浪地球》以及正在上映的另一部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共同展示了中国制作高水平科幻电影的能力,让后续的科幻创作有了“参考系”。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资本将对科幻创作更有信心,影视行业也会更愿意与科幻创作相结合。
1月28日,电影《流浪地球》主创团队在点映活动上与观众交流。(“未来事务管理局”供图)
  看完电影后,刘巍向更多朋友推荐了这部大片,而周颖森认为最值得回味的是电影里的“中国视角”。他们都希望,未来能看到越来越多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国产科幻影视作品。
  对此,吴岩表示,中国要保持现在科幻创作良好的势头,不仅要从政策、投资等领域进一步激发原创的力量,还要在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方面下功夫。
58#
 帮5买 发表于: 2019-2-9 18:42:00|只看该作者

新华社:流浪地球票房火爆折射中国社会科幻热情井喷

源自:新华社
  《流浪地球》在中国电影市场受到关注。参与《流浪地球》宣传工作的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姬少亭认为,《流浪地球》以及正在上映的另一部带有科幻元素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共同展示了中国制作高水平科幻电影的能力,让后续的科幻创作有了“参考系”。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资本将对科幻创作更有信心,影视行业也会更愿意与科幻创作相结合。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7#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2-9 17:23: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中的科与幻:哪些有科学基础哪些是幻想?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科普:《流浪地球》电影中的科与幻

  新华社北京2月9日消息,春节期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点收获大量好评。“硬科幻”,即具有严谨科学底蕴、基于科学原理的科幻作品。那么,这部电影中哪些说法具有较强的科学基础,哪些说法现在还只是幻想?

引力弹弓效应
  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计划,人类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它们被称作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离年迈的太阳,飞往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但地球是个庞然大物,平均半径6371公里,质量超过59万亿亿吨。要让它飞往比邻星,需要脱离太阳引力,只靠人造的发动机还不够,于是电影里让它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
  木星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0倍,当地球靠近木星时,会被其强大的引力吸引,从而加快行进速度。由于木星也在绕太阳公转,在天体的互相影响中,最后地球会被木星像抛球一般抛出去,从而达到脱离太阳系所需速度。这就是引力弹弓效应。
  引力弹弓效应不是新发现,苏联在1959年发射的“月球3号”探测器就利用了引力弹弓效应。在精确计算后利用天体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在不消耗航天器本身能量的情况下,改变航天器的速度和前进方向,帮助航天器抵达目标。
  在人类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弹弓效应的应用已十分广泛。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类探测器“旅行者1号”在飞离太阳系前,就曾多次借助引力弹弓效应;“帕克”太阳探测器也曾7次借助金星的“引力弹弓”而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成为史上最靠近太阳的航天器。

洛希极限
  影片中,地球由于接近洛希极限,导致行星发动机发生故障,地球即将解体坠入木星,人类面临灭顶之灾。
  这里提到的洛希极限是指天文学中一个特殊的距离,如果一个天体与另一个天体离得太近,以至于后者的潮汐力可以将前者撕碎,这个距离就被称作洛希极限。这个距离极限值是由法国天文学家洛希首先计算出的,因此称为洛希极限。
  地球与木星之间的洛希极限是科学上可计算的,但让地球靠近木星到如此近的程度,还只能算是幻想。那电影中为什么要靠这么近呢?
  依照电影中的计划,人类原本想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如果离得太远的话,就不能“借”到足够的力,达不到冲出太阳系的速度。太近不行,太远也不行,这个问题需要科学家精确的计算,也给了影视作品发挥的空间。

重元素聚变发动机
  科幻小说中,经常会提到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手段──聚变。在电影《流浪地球》中,为了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建造了上万座高耸入云的重元素聚变发动机,单个发动机通过重元素聚变能够产生150万亿吨的推力。
  目前人类已经实现的聚变是氢 弹,它利用氢同位素聚变释放出能量,有巨大的威力。但氢 弹的能量是爆炸式释放,目前人类还不能实现可控核聚变,即让聚变产生的能量平稳输出,一些相关装置还处于实验阶段。
  电影中,行星发动机的燃料不是氢,而是石头。这不是说把石头烧成石灰,而是石头中的重元素发生聚变,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动地球飞出太阳系。
  这当然只是电影的想象。不过,所谓重元素聚变并不是空想。在宇宙深处有不少恒星“巨无霸”,内部就在进行着重元素聚变。
  在未来,人类如果能够掌握从重元素聚变中稳定获取能量的技术,或许真能够彻底解决能源问题。(参与记者:郭爽、周舟)
  《流浪地球》春节热映 国产科幻大片时代到来?
56#
 帮5买 发表于: 2019-2-9 16:46:00|只看该作者

评:《流浪地球》“颜值”虽高,“内核”却逊于原著

源自:新京报
  《流浪地球》“颜值”虽高,“内核”却逊于原著

▲ 来论
  《流浪地球》除了特效所呈现出“颜值”之外,真正的得分恐怕并不高,电影剧本对原著的背离就是导致其得分不高的原因。
  2月5日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因其特效呈现出来的震撼效果,连日来已经收获了无数点赞。如果仅仅考虑视觉效果,在国产科幻电影内纵向比,我给《流浪地球》“优”。
  遗憾的是,“颜值”之外,《流浪地球》的得分恐怕不高。剧本对原著的背离是导致其得分不高的原因之一。
  电影是再创作,剧本当然不必被原著束缚得太厉害。例如王家卫以金庸作品为背景拍摄的《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以原著标准来看简直不着边际,但却不妨碍从不同的角度成就两部佳作。但是,《东邪西毒》《东成西就》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吹嘘成为“硬核武侠片”,从来都承认自己是“挂羊头卖狗肉”。
  而《流浪地球》对“刘慈欣作品”这个IP非常倚重,并且没有脱离科幻作品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剧本对原著的改编就应该遵循“不背离原著基本价值取向”的标准。
  原著对种族、国家属性是淡化的。比如原著主人公娶的是一位日本妻子。可以这样说,《流浪地球》原著是努力做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尺度和视角叙述故事的。
  然而,电影《流浪地球》的故事在原著中没有多少,实际上是在原著大背景下的“别传”。
  问题是,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叙事的视角,情感的主线,又被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拉回到了“国家荣辱”的层面。在这个过程中,编剧实际上是通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消解来实现后者的表达,比如黑化其他国家小分队的形象,来反衬主角的英雄主义。
  此外,由于无视原著价值观体系,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一些人物行为变得难以解释,更难以确认。
  在热切希望国产科幻电影早日跨越的影迷看来,这些或许都是吹毛求疵,也可以找出无数反例来证明──国外科幻电影也有不少纰漏,但这不该成为中国科幻电影不能接受正常批评的托辞。
⊙宋金波(专栏作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5#
 楼主|妙娴 发表于: 2019-2-9 16:26:00|只看该作者

《流浪地球》票房破12亿、评分9.3:遭盗版者1元叫卖

源自:快科技
  被誉为“首部国产重工业科幻影片”的《流浪地球》,历经四年的打磨后,终于在大年初一和观众见面。该片由郭帆执导,青年演员屈楚萧扮演男一号刘启,吴京特别出演,李光洁、吴孟达、赵今麦等鼎力加盟。


  《流浪地球》上映后,口碑票房双收,截至今日00:00,该片票房正式突破12亿大关,猫眼评分9.3。

  早先刘慈欣在观看该片时一度哽咽,感慨一时间很难相信这是中国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尝试,即使以美国科幻电影的标准,在各方面也都达到了一流水准,通过充满厚重史诗质感的场景把最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同时第一次把中国人对故土和家的情感在太空尺度上展现出来,震撼心灵。
  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流浪地球》院线火爆的同时,也吸引了不法盗版者。
  据国内媒体报道,有卖家在某二手平台叫卖盗版《流浪地球》,声称是完整版高清资源,售价低至1元,更有甚者将正热映的多部贺岁片打包出售,售价不过2元。
  《流浪地球》方面则表示,最近几天,《流浪地球》的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庆祝票房的攀升,而是把几乎全部的精力用在了投诉和封堵盗版上。

  目前,《流浪地球》片方已经向有关部门反映。国家电影局、国家版权局正在共同采取措施,打击盗版,特别是影院偷拍盗版。
54#
 卡罗门 发表于: 2019-2-9 16:23:00|只看该作者

中影要求旗下参控股院线加大《流浪地球》预售排映

源自:金陵晚报
原文标题:春节档厮杀“粉红小猪”率先出圈 票补沉寂多时后重出江湖

⊙金证券记者 江芬芬

  一夜之间,被网友评价为“走心又走肾”的电影宣传短片《啥是佩奇》刷爆社交媒体。“《小猪佩奇过大年》原本不在我们的‘爆款’片单,因为发行方的出色营销,现在成为春节档有力的竞争者。”昨日,沪上某文化传媒行业券商研究员对《金证券》记者表示。但是,要在激烈的春节档中突围而出,除了创意开路,不少片方却是无所不用其极,包括“排片奖励”、“低价票补”、“刷票房”等手段更是登峰造极。

“粉红小猪”率先出圈
  正片未映,宣传片先火。1月17日晚开始,短片《啥是佩奇》爆红朋友圈,受到广泛好评。这个短片的内容也十分接地气,讲述的是一位农村爷爷为城里孙子准备新年礼物佩奇的故事,影片既有归家、团圆等中国特色的新年俗,也有充满陕北特色的故乡情。该短片为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全片仅有不到六分钟时间。
  据了解,该短片于1月17日下午4点在电影官方微博发布,截至1月18日下午5点,该微博转发近20万,留言近5万,不乏万达公子王思聪等名人助阵。凭借这波刷屏营销,不但“佩奇”这只粉红小猪再度成为“网红”,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也赢得各方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小猪佩奇过大年》是由阿里影业与“小猪佩奇”出品方英国Entertain-ment
  One
  UK
  Limited合作拍摄的动画电影,发行方为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春节档上映影片共14部,按截至2019年1月15日猫眼与淘票票想看人数分类,第一梯队分别为《疯狂的外星人》(刘慈欣剧本,宁浩导演,黄渤、沈腾主演)和《飞驰人生》(韩寒导演,沈腾、黄景瑜主演);其次梯队是周星驰系列《新喜剧之王》及国内首部自制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刘慈欣剧本,吴京主演);第三梯队为成龙主演的《神探蒲松龄》,吴秀波、白百何主演电影《情圣2》,麦兆辉导演、张家辉主演电影《廉政风云》。不难看出,此前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 因题材限制,并未有足够流量水花。

没有绝对的头部
  考虑到全年票仓贡献约占一成,春节档近年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今年资本圈更是广泛关注。《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华泰证券最新研报就指出,2019年春节档对板块催化将显著高于2018年,建议高度重视。理由是目前电影及院线板块估值显著低于2018年同期,处于历史低位; 相较2018年,2019年春节档主要电影中,上市公司在制片环节参与较多;基于对2019年春节档上映电影数量、头部电影质量和银幕数的考虑,2019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将超越2018年同档期,有望实现10%~20%左右的增长。
  前述沪上券商研究员告诉《金证券》记者,最近一直忙于调研,核心就是“春节档”。保守的逻辑是推优质院线公司,这个比较稳,但不会出现爆发性增长。更有看点的是影片制作公司和发行公司,由于上游制作水平不稳定,无疑就是一场豪赌。
  从影视制作主要上市公司看,光线传媒为《疯狂的外星人》的出品及发行方之一,其投资的猫眼微影为《飞驰人生》的出品及发行方;中国电影与北京文化为《流浪地球》的出品与发行方,且北京文化为《流浪地球》主要制作方(根据公告,投资总额不超过1.075亿元),同时中国电影为《新喜剧之王》 的主要出品方; 万达电影拟收购的万达影视为《飞驰人生》和《熊出没》的出品方之一;爱奇艺影业为《神探蒲松龄》的主出品方;港股公司欢喜传媒为《疯狂的外星人》出品方。
  据了解,从预热阶段观众所表现出的期待值和各片的卡司看,今年春节档并没有绝对的头部,体量较大的8-9部影片可以说都有机会。因此,券商在推荐时会“雨露均沾”,“这次半路杀出个‘小猪佩奇’,更是验证了这个观点,这个春节档不会有绝对的‘王者’,几部靠前的影片都有机会,也给前期‘埋伏’带来难度。”

“是上电影院拜年吗”
  事实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贺岁档的厮杀程度同样甚于往年。在“僧多粥少”、排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片方可以说是花招百出。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日前中国电影向旗下参控股院线发出通知,要求加大《流浪地球》预售排映。通知称,有部分影院未及时开启预售场次,或排映场次数量偏少。为进一步做好《流浪地球》预售工作,请各院线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组织精干力量切实做好影片的预售排映工作。
  中影直言不讳,《流浪地球》是中影股份携手其他出品方投入巨资打造的首部国产重工业科幻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希望各院线配合发行方,克服一切困难动员、组织旗下影院最大限度开启《流浪地球》预售场次,最大程度提高首日排映市场份额,努力完成上映首周排片占比不低于30%的任务。
  此外,售票平台中再现19.9元等低价票,票补沉寂多时后重出江湖。比如,《新喜剧之王》已开展超前预售活动,明确对春节当日场次进行补贴,补贴后票价为19.9元以上,此外《飞驰人生》、《疯狂的外星人》等春节当日的猫眼淘票票平台票价多为19.9元。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档比较特殊,由于春节回乡效应影响,三四线城市的重要性凸显。因此,为了争取到更多前期排片,近期各大片方纷纷在发行、营销上加大力度,开始向三四线地区下沉,多部影片的相关方砸入大量金钱在三四线地区购买排片。从一款名为“推影”的APP上看到,某些春节档影片明确提出,只要影城单日排片达到3部以上,就会给出额外的1000元奖励。而不同的三四线地区影城管理者也向自媒体证实,的确有类似的奖励机制存在,且今年部分影片在当地买场次的力度要大于往年;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影片在一些地区的“奖励额度”甚至已经提升至1000元/场,并且对影厅座位数没有要求,可以说是丝毫不计成本。
  某大V同样在微博上直言,“春节档刷票房依旧很厉害,我看了我附近的几家电影院,预售的整整齐齐都被刷了。大年初一早上十点的电影满座,是上电影院拜年吗?”
  《流浪地球》春节热映 国产科幻大片时代到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08:18,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