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不了了之|查看: 13620|回复: 33
[企业

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获通过,董明珠浮盈近8亿元

 [复制链接]
24#
 灰头 发表于: 2019-1-2 01:08:00|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仍为格力电器董事会候选人

源自:北京商报
原文标题:董明珠仍为格力电器董事会候选人

  (记者:石飞月)1月1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董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
  据了解,格力电器将于1月16日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涉及董事会换届选举。议案显示,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为董明珠、黄辉、望靖东、张伟、张军督、郭书战,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为刘姝威、邢子文、王晓华。上述独立董事候选人的任职资格和独立性尚需经深交所备案无异议,股东大会方可进行表决。
  在董事候选人简历中,董明珠仍然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而其余几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也基本都是格力电器的“老员工”。其中,黄辉是格力电器董事、执行总裁;望靖东为格力电器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张伟为格力电器常务副总裁;张军督为格力电器董事;郭书战为格力电器监事。
  最受关注的还是董明珠。2016年10月,珠海国资委曾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团董事长一职。当时外界认为,这一变故使得董明珠在格力集团提名格力电器董事候选人时难以施加影响,给其连任董事长一事蒙上阴影。2017年8月,格力电器常务副总裁、总工程师黄辉出任格力电器执行总裁,职务仅次于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的董明珠。这再次被市场联想是在为董明珠寻找接班人。
  2018年5月31日董事会任期届满后,格力电器2018年6月4日发布公告称,换届选举将适当延期。6月25日股东大会审议的12项议案,也没有包括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选举。
  此后,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事宜拖延至今,这一届董事会至今已“超期服役”将近半年。对于董事会换届延迟,格力电器曾在2018年6月5日公告称,鉴于公司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的董事、监事候选人提名工作仍在进行中,为有利于相关工作安排,保持董事会、监事会工作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工作将适当延期。
23#
 dilei110 发表于: 2018-8-27 12:2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格力“一骑绝尘”藏了啥 董明珠误判芯片棋局?

源自:投资者报
  王琳 周全
  格力“一骑绝尘”藏了啥 董明珠误判芯片棋局?

  格力电器此次进军芯片设计行业,既是为了坐稳空调领域的头把交椅,也藏着抢占科技高地的志向。空调市场格局方面,据长江证券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格力中央空调以16.2%的市占率位列第一。
  虽然,格力空调一骑绝尘,但董明珠似乎更关心格力电器的转型道路。仔细观察格力两大对手的近期战略,就不难理解董明珠的焦虑了:老对头美的集团收购了世界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一下便占据了高端装备工业机器人领域高地;另一家电大头青岛海尔则先后收购了日本三洋和通用电气GE的家用电器部门,旨在死磕家电市场。而格力专攻空调,发展短板显而易见,再不谋求出路,就面临被堵死的危险。

格力手机和新能源不乐观?
  2015年,不甘寂寞的董明珠试水智能手机,并称目标日销10万台,“三年内灭掉小米。”但知情人士透露,格力2代手机总共生产了30万台,实际只卖掉1万台,存货只能内部消化,毫无市场和技术基础的格力手机显然遭遇挫折。
  手机卖不掉,董明珠又瞄上新能源。2016年,她突然“爱上”主打锂电池技术创新的珠海银隆,并力主格力电器收购,结果被格力股东大会予以否决。董明珠并不死心,单方面拉拢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等人出资入股珠海银隆,成为第二大股东。可惜珠海银隆“无福消受”董明珠的青睐。据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珠海银隆的总营收为87.52亿元,比2016年的78.98亿元增长10.8%。但其净利润则为2.68亿元,下降67.94%。今年以来,珠海银隆丑闻层出不穷,IPO进程被迫终止;紧接着,被董明珠看好的钛酸锂电池技术也被曝光已被美日淘汰,可谓祸不单行。
  其实早在董明珠想借格力收购银隆之时,深交所就发函29问,将银隆的风险一一列出;钛酸锂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和成本方面的缺陷非常明显,难以进军乘用车市场。

瞄准高端芯片 董明珠的野心
  格力手机和珠海银隆还未见起色,董明珠又蹭起了芯片的热点,迅速组建了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公司。这也许不是一时兴起,因为董明珠曾经透露,格力空调每年芯片采购的成本就接近50亿,绝大部分为进口。中兴的前车之鉴,更促使了董明珠下定研发芯片的决心。
  不过,与之前的观望态度不一样,这次大佬们纷纷表示不看好,就连董明珠的“伯乐”格力前董事长朱江洪都觉得悬:“格力做高端芯片,我没有太大信心。”TCL董事长李东升也摇摇头:“我注意到有些企业说要斥资500亿元做芯片,我相信这个投资体量说的是做芯片设计,如果真的要做晶圆,500亿元是远远不够的。”

  李东升何出此言?芯片产业由上下游和核心产业链组成,核心产业链负责芯片设计,上游负责半导体生产工艺,下游是芯片应用。申万宏源报告显示,上游半导体设备价值量占产业链投资的 80%以上,其中包括硅片制备、晶圆加工和封装测试。2017年半导体设备市场仍被核心设备巨头高度垄断,TOP3 的平均市占率超过 85%。我国半导体设备基本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低于 20%。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称,芯片的上游往往只有少数大企业能够承担。但只做芯片设计的话,格力没有问题。

芯片设计也不简单 格力实力捉襟见肘
  国内主要芯片设计品牌有紫光、龙芯、海思等,除海思以外,均应用于军事科研领域,不需要大规模生产,而华为海思是依靠台积电代工。老牌大厂则精通整个产业链,比如高通、三星、东芝等等。据称,美的在收购东芝家电业务后,又有意对东芝半导体出手。董明珠这一招先发制人,的确有震慑对手的意味。从格力近年营收和研发投入来看,实现营业收入达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净利润为224.02亿元,同比增长45.27%,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研发投入达57.67亿元,占营收比例3.89%,可见格力对研发方面非常上心,财力也足以支撑。
  即使只做芯片设计,格力也未必能应对自如。首先国内严重缺乏芯片设计的高端人才。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预测,直到2020年,我国芯片设计从业人员仍然存在8万人的缺口。格力现有研发人员9000多人,美的1万多人,均占员工总人数10%左右。已经拥有自主芯片的华为,研发人员多达8万人,占比45%。可见格力的研发团队处于落后状态,加入高科技行业的“抢人”大战在所难免。
  其次,虽然中国公司在芯片设计行业份额越来越重,但如果不计海思(超过90%销售额来自母公司华为)、中兴和大唐的内部交易,2017年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的市场份额将下降到6%左右。同时由于限于资金、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原因,绝大多数中国芯片设计公司目前正在从事中低端消费电子芯片的设计,应用市场集中在玩具、钟表和家电产品之中。格力强调珠海零边界主业为空调芯片设计,显然是在避重就轻,只是满足企业内部需求,距离真正的“走出去”,恐怕还需花大价钱、大工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nekoda 发表于: 2018-6-28 08:06:00|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为何做不好手机 看看格力的产业布局就明白了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
  6月25日是格力电器2017年股东大会召开的日子,未在现场,据说人满为患。
  根据媒体报道,除了回应格力不分红、格力造芯片等热点问题以外,董明珠同时公布了格力电器未来的多元产业规划图,除空调外,还涉及高端装备、生活品类、通信设备四个板块。

  其实关于格力的争论,除了董个人之外,最多的正是集中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问题上。
  笔者最近闲来无事,特在多个公开渠道收集了相关信息,想从基础工业体系方面透视下格力的多元化进程。
  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在这里不想预设立场,只是想梳理后的现实情况让大家看到,进而有更多了解并能有深入的思考与判断。
  需要指出的是,空调主业大家研究的已经很多,本文不做赘述。

01
整体印象

  很多人眼里的格力,也许就只是个做空调的。其实这是选择性忽略了公司收入中有近200亿的工业制品的结果。

  在空调主业带动之下,20多年来,格力的在基础工业体系上已形成了六大类工业品种:压缩机(凌达压缩机)、电机(凯邦电机)、电容(电容新元电子)、电工(格力电工)、智能装备与精密模具。
  除了对主业空调的配套,这些品类也具体对应着高端装备、智能家居领域与新能等三大多元化战略领域。
  这三大领域和6大工业体系是相互交叉的,6大体系是对三大领域的细分和支撑。
  对于该6个体系,下面简单介绍下:
  ⑴压缩机业务。
  作为制冷系统的核心器件,成立于1985年,年产4300万台,销售额110亿元,应用于家用/工业空调、汽车空调、热泵热水器、除湿机、洗衣机等。
  ⑵凯邦电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成立于2003年,800万台产能,约35亿元销售额,用于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
  ⑶电气元器件。
  以新元电子为代表,年约7亿销售额,用于电解电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智能功率模块等。
  ⑷电工业务。
  主要涉及漆包线电子产品,以格力电工为代表,该公司1986年成立,10万吨产能,年约51.4亿销售额。
  ⑸智能装备。
  2013年起步,2015年正式成立,4大生产基地,15个研发机构,拥有6大系列产品: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物流仓储装备、检测自动化设备、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设备。
  智能装备作为格力多元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多项技术已取得国家领先。先从自身工厂的自动化改造进行应用,获取大量的实际应用经验,并不断修正,以自身大型制造业的工厂的平台进行设备的调试磨合,待性能稳定后再推向市场。

  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相对于多元化收购外资企业来说从设备引进、到模仿、再到创新是一条很艰苦的历程。
  格力作为制造业公司,为其智能装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其成效相对缓慢,但看其能否掌握核心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时还能培养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而这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底蕴。
  由于智能制造的营收只有20亿,占比很少,其中有一部分还是与银隆的关联交易,在没有能力形成第二支柱产业时,所以市场担忧其多元化能力也是无可厚非的,相对于资本市场给予美的的估值有不小差距也是能理解的。
  ⑹模具。
  作为工业之母,格力的精密模具始建于1985年,8大生产基地,产值约20亿,可用于开发汽车模具、家电模具、工装配件(手机等)。值得一提的是,格力具有生产各种模具的高端自主研制的5轴联动机床。
  其它的还包括阀件和铸件等用于压缩机、高铁、汽车、机器人的零部件产品,这些都依赖于格力自研的高端机床。
  很多人对格力制造手机颇有微词,而从市场营销来看也不能算是成功。但如果结合以上几大基础工业系统体系,你可能会意识到,手机只是作为格力基础工业体系系统输出的解决方案,在一个具体场景的尝试性应用,包括公司的gims家庭能源系统(储能)亦莫不如此。
  接下来,我们再来梳理下,格力在新能源以及智能制造领域储备的更多技术解决方案。

02
新能源领域

  具体来说,新能源领域可分为新能源储能系统和新能源车整车解决方案。
  ⑴储能系统。
  提及储能系统,则不能不提及格力2016年启动的银隆收购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一方案最终没有通过股东大会而被否。
  其间的争议往事不多说了,毕竟已成往事。下面着重谈下,我基于格力基础工业体系,对于董在此事上过去为何极为坚持做了解读。
  其实,董在多个场合已经提及其看重的是银隆电池的储能系统,她意欲将其和同样不受人待见的格力手机一起,与光伏空调等组合成能源互联网系统──g-iems系统。是不是有点工业互联网的意思?

  g-iems系统,是以一个高度智能的中枢为核心,能源在其中被高效的管理、转换与应用。
  该系统融合了高效发电、安全、可靠变电、高效用电、实时能源控制、能源信息集中管理、轻量化交互等完整生态系统,可以高效促进能源产业向着清洁化,智能化迈进。
  同时,在以变频变容技术、光伏直驱直流技术,以及面向多联机的can+通讯技术等核心技术多元应用下,建立局域式能源生态系统。
  进而,在光伏空调的基础上进而形成了g-iems局域能源互联网系统,可分为家居型和工业型,其实一个生态系统和系统集成。
  格力光伏屋作为能源互联网的工厂级应用,可实时影响电网调度指令、可移峰填谷、缓解国家电力供应压力。
  以上,结合这个工业互联网式的产品模型,便能对格力在储能系统上的坚持有更明晰的理解。至于g-iems系统能否成功,留给时间好了。
  ⑵新能源整车解决方案
  在此方面的应用,又要提及珠海银隆的新能源大巴车。
  作为其技术应用方案的载体和试验田,格力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汽车主驱电机、汽车模具、汽车电容等均在此中应用,贯穿银隆生产制造的整个过程,进而形成新能源车整体解决方案。

  让我们看看格力的基础工业体系中的各块应用是怎么潜入到新能源车产业链中的,看是否是其工业体系中一种纵向的自然延伸:
  ① 汽车空调。
  新能源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汽车空调的心脏,压缩机的好坏对汽车的速度、里程、续航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研发出行业首创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空调用转子式压缩机,该系列压缩机具备高效、高冷重比、高可靠性等特点,制冷量覆盖范围4kW~20kW,适用于6米~9米纯电动大巴。
  其针对汽车空调进行了多项优化,包括cae仿真(计算机辅助工程)、cfd(流体动力学)流体仿真等,作为首创式电动汽车空调转子压缩机,冷重比为市场主流涡旋式压缩机的2.3倍──紧凑、轻量化的压缩机节省了系统安装空间。
  产业链延伸:家电空调压缩机—地铁空调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
  ②汽车电机。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驱动性能为行驶的主要指标,与传统电机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珠海凯邦电机研发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是一款结构紧凑型电机类产品,电机峰值功率200kW,峰值扭矩2800Nm,产品最高转速可达2600rpm,适用于新能源纯电动大巴。

  在实测条件下,该电机具有整车能耗低、加速性能优越、电机重量轻、矩电流比高的特点。
  同时,凯邦电机将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为契机,开发出更多类型的汽车驱动电机,并应用于新能源客车、货车、通勤车、物流车等多个领域。截止目前,凯邦电机生产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已销售数千台。
  产业链延伸:空调电机—车用雨刷电机—新能源车驱动电机。
  ③ 模具。
  在汽车模具中,产品精确度要求严格,如车灯、传动齿轮等精密零件要求达到η级精度,这对设计和加工设备提出了挑战。此处的加工设备便又涉及到格力的智能制造装备。
  汽车模具加工设备通常包括:高速精密CNC(数控机床)、大型三轴CNC、五轴机床、慢走丝WEDM(线切割)、精密EDM,磨刀机、3D打印机、3D影像扫描、坐标镗、二次元、三坐标、全自动电极检测单元等特种设备。
  依托沉淀多年的制造实力,格力电器整合内部资源,以总计20亿元的设备投入,成立了精密加工服务体系,可对外承接各种零部件加工和制造,尺寸覆盖0-8000mm。

  目前对外业务集中在汽车模具、商用机组压缩机铸件/叶轮、机器人关节、数控机床配件制造等。
  其中汽车模具产品有保险杠总成、扰流板、格栅、防擦条、车灯、仪表板、副仪表板总成、出风口、叶片等,合作的终端客户有宝马、沃尔沃、本田、通用等。
  模具领域延伸:家电领域—汽车—机器人—商业机组—手机模具等。
  ④ 汽车电容
  汽车电容都是高度定制化的产品。
  格力旗下新元电子薄膜电容器生产线引进进口镀膜机、分切机、卷绕机等自动化设备,形成了对金属化膜从方阻、尺寸、张力等关键控制指标的精确管控体系。
  公司薄膜电容器组装工序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电容器全自动在线生产模式,生产过程全程由自动设备流水线完成操作,保证了电容器生产的一致性。
  新元电子针对汽车主驱动器环境特点,采用超薄耐高温聚丙烯薄膜和高方阻铝膜锌加厚蒸镀技术,实现了汽车电容的高耐压和高可靠性。
  在结构上,采用精心设计的多芯子并联、一体式集成铜排结构,有效的提高了DCH汽车电容的耐大纹波能力,并且降低了产品损耗和等效串联电阻ESR,产品使用寿命达10万小时。
  该类产品目前广泛适用于工业变频、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逆变器等高性能直流滤波、母线支撑应用中。
  电容器件产业延伸:家电—工业变频—电动汽车—太阳能逆变器。
  从以上格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机、模具、电容来看,所有的品类均在格力六大品类之中。
  每个品类均通过智能家电逐步纵向其它领域进行扩展,再结合新能源电池的储能技术拓展出家用和工业d-eims系统。这样的事实与逻辑,可以看出,格力的多元化策略基本是稳中求进。
  至此,我们也可以看出,2016年银隆能源车的收购的目的,并非很多人猜测的那样是简单的造车;汽车行业作为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能很好的把格力这些基本系统中的品类延伸进去,是一种很自然的结果。

03
智能制造领域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格力电器下全资子公司,成立2015年9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装备生产企业,除珠海北岭总部外另有珠海南水、武汉蔡甸等基地、另成都智能制造基地也将于今年完工投产。
  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从2012年就开始涉及工业自动化,并在2013年机器人进行研发。2015年,又成立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同年12月成立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6年,格力智能装备产品开始逐步向往推广、销售。去年底已出售智能装备5500台套、超百种产品,营业额超20亿元。

  产品覆盖:伺服机械手、工业机器人、物流仓储装备、自动检测设备、蒸汽洗车机、车用尿素机、空调外机套袋机包装机等10多个领域,超百种规格产品。其中申请专利总数1000多项、发明专利总数达400多项。
  这距离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仅2年时间(营业额虽在格力总营收中占比非常小,同时也有一些关联交易,但是相比国内其它一些上市公司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时间较短,发展的势头还是很不错的)。
  格力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机器人到核心零部件、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布局,并实现了完全的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显然是基于20多年来积淀下的基础工业体系。
  借用段尧总经理的一段话,很能说明格力发力智能制造的原因,以及其在国内现器人智能制造行业的地位:
  “格力在机器人方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少有的全产业链贯通的模式,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包括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驱动器、减速器、伺服电机等都是自主研发、生产,本体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再到系统集成,格力都可以做到自主创新。
  格力不仅仅是智能装备的生产者、工业机器人的供应商,还是一个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格力本身也面临着自动化改造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测试产品性能和稳定性,格力把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用在自己的生产线上,并进行长时间的使用、监测、评估和调整,当产品各方面都达到了市场的水准后,格力便会全面推广、展开到市面上,让客户享受到格力智能装备的真正实力。
  对于客户来说,成本与收益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在看到格力内部的自动化改造案例后,对于自己的改造成本和最后收益都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评估,客户也就更能明确机器换人所带来的效益,以及对格力的信任”。
  这里具体举两个例子:
  ①格力车用尿素智能机。

  格力车用尿素智能机产品具备“超纯净水制备、热泵节能加热、自动搅拌、智能监测、自动存储、便捷加注”六位一体功能,为车用尿素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该机组的研发目前已申请专利47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1项,实用新型18项。已率先在总部各厂区主要货运出入口设置。
  ②格力机械注塑手。
  已亮相第32届中国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
  格力注塑机械手采用伺服驱动控制能够实现多点停放,引拔机位置调整方便,操作灵活简单;可根据客户需求许配三轴、五轴、六轴的配置,最大上下行程2200mm,引拔行程900mm,横行行程3200mm,最大负载30kg,最小取件时间仅需3.5s。
  此外,格力智能装备一直致力于打造全自动化的无人车间,并且已在注塑行业拥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现在,格力智能装备不仅能为客户提供全电动注塑机、伺服注塑机械手等设备产品,还能根据客户需求实现注塑工厂的集中供料、注塑取件、烫金丝印、传送物料等一个流的自动化生产模式,使企业的人机比、生产效率得到大幅的优化和提升。

  还有一些其它产品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型龙门加工中心、大型卧式加工中心、其它加工设备包括五轴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格力智能装备拥有近百名的专业加工工艺技术队伍,专注于数控机床、注塑机、激光切割机、工业机器人、减速机、主轴等结构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开发。
  除了这些,格力还能向市场提供大型铸件以及精密零部件的加工服务。主要加工产品有:大型数控机床、注塑机、机器人铸件,大型焊接机架,大型汽车模具、治具,减速机、主轴的精密传动零件等。

  上面的东西主要是格力其中智能制造战略中相关的产品,从正式成立到独立运营也只有2年多,能做到目前的情况我觉得难能可贵。
  至于机器人相关性能和营收等问题我觉得大可不必纠结,也不必求全责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格力的进取心和取得到成就,与A股众多上市公司相比也不逊色多少。至于单个产品的比较因为涉及的内容较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搜集信息进行对比。
  因第三大战略板块智能家居并不很熟悉,所以待后期再补充。
  以上,格力的多元化之路当然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惟希望大家看完本文之后,能更新下对格力的既有印象。而是否如很多人所说“格力的多元化是‘大跃进’,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见仁见智、留给时间。
21#
 chiaki 发表于: 2018-6-26 22:06:01|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换届目前还没方案 格力空调明年用自己芯片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本文来自南方都市报 作者:周亮
  董明珠:换届目前还没有方案

  格力空调芯片大部分进口,争取明年全部用上自己研发的芯片

  “我在格力28年,每天都是全身心投入。如果明天我退休,我也会坚持到最后一刻。换届目前还没有方案,下次股东大会我们会给大家一个答复。”在2017年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
  超过108家机构参加了股东大会,另有约500位个人投资者参会。据董明珠透露,其中持有100股的股东占了接近100人。
  当天所有议案全部通过。备受关注的董事会选举并不在此次议案范围。

不分红是因为战略规划没有完成
  会议审议了包括《2017年董事会工作报告》、《2017年财务报告》、《2017年利润分配预案》、《2017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等12个议案。通过股东投票,上市公司所有议案全部通过。
  不过,备受关注的董事会选举并不在此次议案范围。
  董明珠在大会上重点回应年度不分红、造芯片股价下跌、不收购新飞电器等外界质疑的问题。
  董明珠称,20 17年不分红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战略规划还没有完成。“格力从1996年上市到今天,分红分了十一年,我迟两年分红有什么不可以?分红对我个人而言是最希望的。我年薪二百多万,分红几千万,何乐而不为?希望大家理解我去年为 什 么 不分红,不分红是为了让企业强大。”
  有投资者提问会否考虑通过回购股票增加投资者投资收益?她表示,格力电器发展到今天,坚持给股民更好的收益。回购也不是一个不可选择的方案,“我们现在不能说回购不回购,要走很多程序”。
  针对家用空调的瓶颈怎么应对?董明珠表示,企业要不断创造新技术去改变,不存在天花板的问题。“空调行业没有止境,如果有止境,是因为技术没有升级”。

格力空调明年用自己的芯片
  值得关注的是,董明珠展示了格力的规划图,根据规划图,格力要聚焦四大领域,分别是空调、高端设备、生活品类、通信设备公司。其中,手机业务和芯片业务设在通信设备公司中。
  “为什么别人搞芯片股票就涨,格力搞芯片股票就跌,因为我们是真干。如果不真干,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董明珠称。“我们一个空调要用几个芯片,每年采购40亿,接近50亿。目前为止大部分是进口的,自己已经研发芯片,我们争取明年空调全部用上自己的芯片。”
  “芯片已经研究了三年,已算小有成就,但在我看来还是皮毛。”董明珠称,还不能公开怎么去做芯片,但是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持有格力股票,可以放心睡觉”
  昨日,格力电器股价下跌0。6%。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了9.29%。
  格力电器昨日再度成为深股通的第二大成交股。外资通过深港通持有格力空调的流动市值占全部A股的7%~8%。
  “希望你们终身持有格力股 票,我 相 信 这 是 最 好 的 选择。”董明珠力挺自己的股票。“可以承诺,格力是一个长盛不衰的企业,持有格力股票,可以放心睡觉”。
  “2018年初至今,经历过一轮调整,家电行业估值已回调至近两年估值中枢水平以下,公司当前估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称。
  事实上,已经有机构人士力挺董明珠。知名私募基金人士但斌称,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最优秀的企业有信心。
⊙记者:周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chiaki 发表于: 2018-6-26 08:06:00|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在退休前 让所有格力的员工持有格力的股票

源自:界面
  6月25日下午,格力电器2017年股东大会召开。会上,董事长董明珠率领格力高管团队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源自:界面新闻

⊙作者:张艺

  6月25日下午,格力电器2017年股东大会召开。会上,董事长董明珠率领格力高管团队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在被问及退休问题时,董明珠表示:”退休是必然的,在格力28年,我每一天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往往夜里工作到三四点。我不是为了钱在这里做事,而是有梦想。“
  ”如果明年我退休,我今天还是工作到最后一刻。不会为格力电器的发展做出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董明珠说。
  有投资者称,最担心的问题不是文化传承问题,而是担心股权结构问题,担心被人惦记股权。
  董明珠回答,要看证监会政策方面。“9万员工,一人100万元,就是900亿元,持股30%以上就是绝对的老大。”因此,她提出:“在退休之前,让所有格力的员工持有格力的股票,解决野蛮人的问题。”
  她表示,”现在我们有些小动作,还没有形成新的方案。做为空调,格力已是标识。这点不容质疑。未来我们还会有新的品牌出现,但出来一个品牌,就一定要做成。“
  ”有人说格力只能做空调,多元化不行。你怎么知道我不行,不要妄加评论。“
  董明珠称,家电行业应该感谢格力。因为格力稳定了市场,让家电企业可以盈利。
  她认为,格力的盈利能力来自三方面,1、管理层;2、材料成本控制;3、自动化装备的改造
  “你只要拥有格力股票,你可以放心睡觉。”
19#
 chiaki 发表于: 2018-6-20 14:46:00|只看该作者

格力电器盘中出现异动 股价大幅跳水3.02%

源自:智能写手
  2018年06月19日临近午盘11时08分,格力电器(000651)出现异动,股价大幅下跌3.02%。截至发稿,该股报47.53元/股,成交量34.776万手,换手率0.58%,振幅2.04%,量比1.20。
  该股最近一日(2018-06-15)融资融券数据为:融资余额608361.06万元,融资买入额38098.6万元,融券余量65.6万股,融券卖出量2.85万股。
  最新的一季报显示,该股于2018年3月31日实现摊薄每股收益0.6958元,投资收益4777.77万元,每股收益0.9300元,市盈率50.43。
  机构评级方面,近半年内12家券商给予增持建议,1家券商给予中性建议,1家券商给予减持建议。
  过去一年内该股有1次涨停,涨停后第二交易日涨1次,跌0次,涨占比100%。
  而过去一年内该股还未有跌停。
  格力电器所在的家电行业,整体跌幅为3.59%,其相关个股中浙江美大,奋达科技,飞乐音响跌幅较大,分别下跌10.0%,9.8%,9.6%;科沃斯,中科新材,奋达科技较为活跃,换手率分别为22.3%、4.1%及2.9%;TCL集团,兆驰股份,飞乐音响明显放量,量比分别为3.3,3.1,2.7;振幅较大的相关个股有长青集团,兆驰股份,飞乐音响,振幅分别为9.5%,9.2%,8.9%。
  格力电器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空调器、自营空调器出口业务及其相关零配件的进出口业务。截至2018年06月19日,该公司股东人数(户)为435187,较上个统计日增加77814户。
  (家电网 HEA.CN)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dyliaoge 发表于: 2018-5-19 21:06:00|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哪怕投资500亿 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源自:央视网
董明珠:格力今年不分红是因为要做芯片
  据央视财经,董明珠表示,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日前,格力电器(000651,股吧)董事长董明珠宣布格力电器今年不分红,这是格力电器11年来首次宣布不分红,后来格力高调宣布要做芯片。近日,央视财经记者对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女士进行了专访。董明珠表示,即使今年不分红,格力电器的平均分红率也达到了44%。格力要长期持续发展,但必须掌握核心技术。而董明珠说的核心技术,就是芯片。对于投入资金研发芯片,格力遭到了部分的质疑。董明珠回应:“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当我们能够掌握芯片,而且我们能把高端芯片如果能拿下来的那一天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服务全球了。”

I1oB-haturfs5299891.png
17#
 红英 发表于: 2018-5-11 00:06:00|只看该作者

董明珠一年未加持股份 格力下任“掌门”会是谁?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本文来自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记者 姚翀
  黄辉“恢复”执行总裁职务,董明珠一年未加持股份 格力下任“掌门”会是谁?

  5月8日,格力电器对2017年年报作出补充更正公告,更正黄辉职务为执行总裁。而在格力电器今年“五一”前发布的2017年报中,黄辉的职务为常务副总裁。与此相对的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已有一年未加持格力股份。这种悄然变化引起了坊间的诸多猜测。

董明珠被“挤出”十大股东
  深交所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董事、高管黄辉于近日增持公司5000股;格力电器高管谭建明则于5月2日、5月3日分别增持22400、14800股。这是格力电器今年首度有高管增持股份。知名上市企业的高管持股变动,从来都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相较于去年,格力电器在今年五月才出现了首次高管加持行为。
  在高管加持之前,一季度,资本市场上的格力电器还获得了国家队和社保基金的“垂青”。而相对于这些给予资本市场信心的加持行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今年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有些“平静”。南方日报记者查阅深交所数据发现,董明珠已一年未有加持格力股份的行为。今年一季报显示,社保基金一零一组合已将董明珠“挤出”“前十大”股东序列。
  黄辉“重回”执行总裁,加上董明珠在资本市场上的“沉寂”,这不禁令人对格力电器高层人事变动又多了一些猜想。5月31日,董明珠的任期就将到期,而格力电器的股东大会也将召开。此前,曾有内部人士表示,目前格力电器还离不开董明珠,而格力电器市场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一直表示“不了解相关情况”。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章程》(2017年4月公布)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单独或者合并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提名董事、股东代表监事候选人;董事由股东大会选举或更换,任期三年。董事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
  按照这一章程,公司第一大股东格力集团可以推荐四名格力电器董事候选人,第二大股东有权推荐两名董事席位,另外还有三个独立候选人。由此看来,董明珠是否能够连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占比18.36%的大股东珠海格力集团的态度,而目前,格力集团由珠海市国资委百分之百持股。
  数据显示,2016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为1101.13亿元,同比增长9.50%;利润总额185.31亿元,同比增长24.29%,净利率14.10%。2017年,格力又实现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36.92%;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44.87%。

寻找新增长点已迫在眉睫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谁成为下一任“掌门”,格力电器寻找新的增长点已迫在眉睫。
  2017年,格力电器的空调收入为1234.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83.22%,同比增加近2个百分点,空调仍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同时,格力在智能装备的增长也较为明显,其收入为21.26亿元,占比为1.43%,同比增长约1.3个百分点。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1月,而2017年,在格力新成立的7家子公司中,智能装备领域的子公司就有3家,分别是珠海格力机器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数控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格力机器人(洛阳)有限公司。
  然而,2017年,格力在智能装备业务的毛利率仍较低,且远低于公司整体毛利率。显然,公司的业绩还没能受益于智能设备的布局。与此同时,格力手机的销量仍不理想,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推进速度也仍未达预期。
  家电行业资深专家刘步尘分析指出,“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在2017年已达顶峰,但是这一增速在未来难以保持,尤其是核心产品空调。”而一切都预示着,翻过“5月31日”,无论是在谁的领导下,格力破局之路仍漫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4-29 01:06:00|只看该作者

去年分红超100亿 今年业绩大好的格力为何变身铁公鸡

  △科技栏目 杨中奇

  本周格力电器公布2017年财报:格力电器2017年营收1482亿元,同比增长36.92%。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44.87%,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然而,次日格力盘中股价一度险些跌停,最终受挫8.97%,市值一天内蒸发超270亿,甚至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利润。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连续分红10年的格力电器突然宣布不分红了。那么格力为何今年突然变身铁公鸡了呢?

一毛不拔
  所谓股票分红,即投资者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对该公司进行投资,同时享受公司分红的权利,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分红有两种形式;向股东派发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上市公司可根据情况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分红,也可以两种形式同时用。
  如果上市公司不分红,可能会让投资者对该公司发展是否出现问题、未来盈利能力是否有保障等方面产生质疑。
  格力给出不分红的解释为:根据2018年经营计划和远期产业规划,公司预计未来在产能扩充及多元化拓展方面的资本性支出较大,为谋求公司长远发展及股东长期利益,公司需做好相应的资金储备。公司留存资金将用于生产基地建设、智慧工厂升级,以及智能装备、智能家电、集成电路等新产业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
  而此前,2016年年度分红方案中,格力电器共计派发现金108亿元,破了此前的分红记录。2015年其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5元,共计派发现金90亿元。2014年度其也曾分红90亿元。
  对于格力十余年来首次不分红,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关注函》,要求格力电器董事会就相关问题作出说明,要求格力电器结合同行业特征、自身经营模式、多年度财务指标等,说明该公司所处发展阶段、行业特点、资金需求状况等情况,并结合公司目前资金状况等说明2017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利润分配政策。
  格力电器27日的公告回应了深交所,并称公司将尽快明确资金需求和现金流测算,充分考虑投资者诉求,进行2018年度中期分红,分红金额届时依据公司资金情况确定。
  然而股市却并不买账,格力电器股票27日持续走低,股价再次下跌3.29%。

多元化进展缓慢
  格力电器突然不分红,上文已解释为企业的多元化拓展。实际上格力从推出手机以来已经多元化转型多年,但效果依旧不理想。
  格力财报显示,2017年空调业务营收1234亿人民币,占总营收的83.22%。虽然依旧保持了40%的增速,但占总营收的比例甚至比2016年的81.33%还高了将近两个百分点。
  在空调业务之外,唯一营收占比超过10%的其他业务同比增速仅为6.5%。
  在董明珠近期的一个发言中,她定下了新的目标:“未来五年,我们要在智能装备发力,智能装备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成为格力电器未来的第二主业。”
  然而格力2017年财报显示,智能装备类产品虽然实现了同比1220%的增长,但仍然只占总营收的1.43%,发展依旧缓慢。
  在2016年的发展期望中,董明珠带领的格力提出了“做大做强手机产业,正式启动手机线下渠道销售”。但在2017年财报中,手机业务已经被主营业务“除名”。

空调依旧看天吃饭
  在27日的格力电器第一季度财报中显示,格力电器第一季度净利润5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第一季度营收3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9%。
  虽然数据依旧强势,但国内空调行业今年或将迎来调整期。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一季度空调零售额和零售量仍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有所下降。奥维云网认为,自去年底到今年初,空调销售呈现出同比增长放缓局面。此外房地产调控、产能扩张、竞争加剧等也是不利因素。
  这对空调业务占主营业务超八成的格力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而格力推出手机、又投资银隆布局新能源,但短期内仍未有业务可成为空调之后的新引擎。
  2017年空调市场火热,首先要归功于高温天气,夏天高温来的早且频次高,高温的区域范围也非常广,这样的天气特点直接刺激了空调的消费。
  空调行业依旧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
  而格力的老对手美的和海尔,无论转型智能制造、机器人还是全白电业务,都已摆脱了单独依靠空调过日子的状况。
15#
 红英 发表于: 2018-4-27 05:26:00|只看该作者

被中兴事件刺激 格力电器要做自己的空调芯片

源自:界面新闻
图片源自:视觉中国
  格力电器(000651.SZ)2017年的净利润创了历史新高。
  4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公布了2017年年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2017年实现营收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母净利润224.02亿元,同比增长44.87%。双双创出历史新高。
  但与此同时,格力电器却一反常态地宣布没有分红。要知道,自从1997年上市以来,2017年是格力20年以来第二次没有分红,上一年未分红的是2007年。按照往年的分红比例测算,格力电器每年的股息率都超过了4%,2016年年报中,公司更是豪掷了100亿元进行分红。因此格力电器每年的高分红,除了让格力成为各大基金的重仓股之外,也成为了一个传统。

源自:界面新闻研究部
  “格力这次有点违背传统了。”在一个电话会议上,一位投资者直言不讳。
  至于不分红的原因,在年报中格力也给出了解释。年报中提到,格力将在“技术相关多元化”的基础上,逐步扩展到“业态相关多元化”,开始在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新能源领域崭露头角。格力电器的董秘望靖东也在电话会议中提到,格力目前在做一个比较大的规划。“未来会在制造基地、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空调内机主芯片这些方面会有支出。但是这次不分红并不代表不重视投资者利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望靖东称,特别是在美国商务部宣布未来七年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之后,格力电器更是决心要做自己的空调芯片。“格力已经有能力做压缩机这样重要的部件,接下来就要加大力度研发自己的空调芯片。中兴事件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刺激。”
  格力电器如今的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起家业务空调。如今的格力,已经从“中国制造”,转向了“中国创造”。
  财务数据方面,根据2017年年报时的收入组成,格力电器1500亿元的总收入中,来自空调的业务收入达到了1234亿元,占了总收入的83%,除此之外,生活电器的收入为23亿元,占比1.55%。

源自:公司公告
  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刘步尘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格力电器空调产业表现良好,尤其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2017年格力电器营收增幅较高,具有偶然性和不可持续性。
  外界竞争方面,格力电器的老对手美的集团收入遥遥领先。2017年年报中,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已落后美的集团超过900亿元。2017年,美的集团实现收入2419亿元,净利润186亿元。
  “近年来格力电器最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海尔集团连续实施跨国并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对格力电器管理层形成强烈刺激。格力电器很有可能在今明两年内发起类似的大型跨国并购。这次的不分红也极有可能是为日后的合并做准备。”刘步尘对界面新闻表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9 10:5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