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欢迎助农支农,收获阳光自然果的您!

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蜀猴|查看: 15603|回复: 75
[官员

宁吉喆: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在4月向全国公布

 [复制链接]
16#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12-18 07:48:01|只看该作者

宁吉喆谈中国经济合理区间:下限就业 上限物价

源自: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 宁吉喆 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夏宾)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7日在北京表示,中国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合理区间的下限是就业,上限是物价。
  当天,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在北京召开,宁吉喆出席并发表题为“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初步考虑”的演讲。
  此前一天,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为2017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明年贯彻好这个总基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于“稳中求进”的“稳”,宁吉喆认为,一要稳增长,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长是中高速的增长,合理区间的下限是就业,上限是物价;二要稳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三要稳预期,稳定企业家的信心,加强预期的引导,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除了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外,宁吉喆指出,要把握新常态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工作的“大逻辑”,“新常态要实现三个‘转’,速度转轨、结构转型、动能转换。”
  同时,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工作主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稳、活、准、实、底”,宁吉喆亦强调要打好政策组合拳: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组合政策思路。 ●
15#
 忘伤 发表于: 2016-12-8 08:2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宁吉喆人民日报撰文:一些地方统计造假时有发生


  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
  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宁吉喆
  《人民日报》(2016年12月08日  12 版)
  今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要求遵循统计工作规律,完善统计法律法规,健全政绩考核机制,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健全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强化监督问责,依纪依法惩处弄虚作假,这为统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做好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行动纲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就要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切实把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作为统计事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全力以赴予以推进。

统计法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983年12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统计法》,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提供了法律依据。30多年来统计法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统计法律制度逐步健全。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对《统计法》进行了修订,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统计法实施细则、经济普查条例、农业普查条例和人口普查条例等多部统计行政法规,各省(区、市)都制定了统计地方性法规,国家统计局陆续颁布一系列统计规章,基本形成科学、系统、完备的统计法律制度。
  统计法律意识明显增强。开展声势浩大、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统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国家“一五”至“七五”法治宣传规划要求,全社会学习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执行统计法、敬畏统计法的意识普遍提高,基本形成自觉履行统计法定职责、积极支持配合统计调查的社会氛围。
  统计法律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依法构建起比较完备的统计组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基本实现了统计数据生产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和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防范和惩治统计违法行为机制基本形成。出台比较完备统一的统计执法流程和规范,建立健全依法查处统计弄虚作假等违法案件制度,依法查处了一批统计弄虚作假案件,对责任单位实施行政处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有效震慑了统计违法者。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贯彻执行统计法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统计数据是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管理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统计工作的要求,必须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
  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党中央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脱贫攻坚、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双创”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任务。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完成重要战略任务,需要统计部门严格依照统计法律法规组织实施调查,加强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治理,努力为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律提供扎实可靠量化依据,为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宏观调控、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管理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对于弄虚作假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依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直至留党察看处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多次指示要提高基础数据质量,严惩统计弄虚作假。当前,一些地方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时有发生,违反统计法律法规,违背党的思想路线,触犯党的纪律底线。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严肃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有利于维护法治,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思想路线,有利于维护党的纪律。
  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是推动统计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国务院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建立现代统计调查体系。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推进新经济统计等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只有依法健全统计指标体系,依法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及其调查制度,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依法变革统计生产方式,依法提供统计保障,依法规范管理统计行为,才能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和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把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贯穿于统计工作始终
  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要求统计部门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推动统计事业发展,把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纳入法治轨道。
  切实加强党对统计法治工作的领导。统计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统计机构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党的领导是做好统计法治工作的根本。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统计法治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的各项要求,认真履行好各级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推动统计法治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加快完善统计法律制度。认真总结统计改革建设经验,充分揭示统计工作规律,将统计发展成功实践纳入统计法律之中。积极推动《统计法实施条例》出台,为统计工作发展提供更为健全的法律保障。研究制定《民间统计调查管理条例》,规范民间统计调查行为,推动民间统计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统计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加快完善统计规章、规范性文件。
  严格依法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增强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统计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强化上级统计机构对下级统计机构的业务领导和监督管理,切实维护统计机构、统计人员独立统计职权不受侵犯。依法设立统计调查项目,制定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统计调查。依法指导管理统计业务,强化统计调查项目及制度审批与备案,推进部门行政记录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加快建立统计信息共享机制。依法监督检查统计工作,推动各级统计机构有效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各种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让违法者真正付出高额的成本,努力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社会氛围。
  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检举统计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查案必实、实案必惩,对于查实的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案件,不管涉及到什么地方、什么部门、什么单位、什么人,都严格依法予以惩处。
  积极推进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公平有效透明地进行事中事后监督。
  加大统计普法宣传力度。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全力做好统计普法宣传教育,积极推动全社会了解统计法、熟悉统计法、遵守统计法、维护统计法。加大对领导干部学法守法的普法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带头遵守统计法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对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的普法教育,筑牢统计人员知法、守法、尊法、用法的自觉性。加强对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知法守法的普法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小姑凉可爱 发表于: 2016-6-23 10:48:00|只看该作者

宁吉喆10天3提统计造假:确保数据“实打实”

源自: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标题:宁吉喆10天3提统计造假:确保数据“实打实”
⊙ 记者:王辛夷

  6月2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近日在江西调研期间表示,深化统计改革创新,坚决防范统计弄虚作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这是宁吉喆在最近10天里,第三次强调统计数据真实性问题。10天前,宁吉喆在云南调研时强调,要狠抓数据质量,遏制统计造假。
  随后,宁吉喆前往河北调研时,再次提出,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防范数据造假、弄虚作假重要批示精神。确保各项指标数据实打实、真保真。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表示,现在已经不再唯GDP主义,地方领导的压力小了,统计部门也就比过去更加实事求是了。

统计局曾开会部署防范统计造假
  长期以来,外界对于地方数据之和大于全国数据的乱象,颇有微词。最近几年,高层对统计造假高度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表现在统计数据上就是实打实、硬碰硬、没有水分。
  “挤水分”很快看到了成效。2014年一季度,分省加权GDP增速只有8%左右,比上年降低1.6个百分点,远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速0.3个百分点的降幅,各省与全国GDP数据匹配度较往年大幅提升。
  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分别召开了两次会议,主题就是部署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工作。
  进入6月以来,宁吉喆连续赴云南、河北、江西调研,在三个地方调研期间,他三次强调了数据作假的问题。
  在云南,宁吉喆强调,统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领会、坚决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把防范和遏制统计弄虚作假、提高数据质量作为重大任务,强化责任担当。
  在河北,宁吉喆表示,要强化统计部门在提高数据质量、反对统计造假上的主体责任,增强担当意识、风险意识、底线意识,抓源头、强法治、严规程、建机制,着力提高数据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各项指标数据实打实、真保真。
  在江西,宁吉喆表示,要深化统计改革创新,坚决防范统计弄虚作假,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
  “最近几年,全国的统计系统都在严肃打击统计造假的问题。”范剑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告别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地方领导的压力小了不少,统计部门也可以更加实事求是了。

辽宁数据挤水分成效初显
  据新华社报道,与其他省份相比,如今经济运行面临重大困境的东北三省,曾因多地统计数据“注水”而惊动中央巡视组。2015年,中央派出3路巡视组前往东北,发现多地“数据注水”问题严重。
  据中央纪检委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信息,2013年,黑龙江省黑河市虚报项目投资19亿元,按当年统计公报披露的223亿年度项目投资总额计算,“注水”比例为8.5%;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超过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如果统计数据不失真,东北经济发展后劲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起坦言,倘若依照各地汇报的产业成长性计算,东北一些县域经济规模都超过香港了。
  被点名的东北三省以此为契机,重点开展了整肃统计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以辽宁为例,该省调整了财政收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取消利用外资指标和城 区财政收入指标考核排名,调整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对寅吃卯粮、空转收入等问题开展自查整改,坚决遏制财政收入征管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从近期的数据来看,辽宁挤水分的成果相当明显。2015年,辽宁省GDP增速仅为3%,创下23年以来的最低值,全国倒数第一;今年一季度,辽宁省GDP负增长1.3%,比倒数第二名山西省还低了4.3个百分点。
  经济数据表现不佳,首要因素是经济运行情况欠佳,但数据挤水分的因素也不容忽视。今年前5个月,辽宁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下滑近50%,对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带来了显著的下拉作用。
  “单纯从统计数据的角度来看,除非出现战乱或者经济危机等异常情况,否则数据突然出现超过50个百分点的同比下滑,很难用经济周期本身的因素去解释。”华创证券债券分析师屈庆认为。
  屈庆分析,随着经济数据水分挤出效应的结束,辽宁省下半年经济数据对应的去年基数将大幅降低,而2016年以来辽宁经济数据环比已经转正,这也 会使得辽宁经济数据同比增速有望加速改善,对全国数据的拖累效应也将逐步消失,在下半年经济大概率将走平的背景下,下半年全国口径的经济数据同比也有望小幅改善。
13#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6-6-20 07:48:01|只看该作者

国务院“首席智囊”宁吉喆转型8个月干了啥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国务院“首席智囊”宁吉喆“转型”后

  自去年8月以来,生于1956年12月的宁吉喆,不断迎来“转型”后的新挑战。
  6月11日至14日,履新发改委正部级副主任8个月的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宁吉喆来到云南,带队调研云南经济形势,召开云南有关企业和部分省市经济座谈会。这期间,他还出席了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自去年8月以来,生于1956年12月的宁吉喆,不断迎来“转型”后的新挑战。
  宁吉喆是专家型官员的典型代表。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硕、博连读,于1988年拿下了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国家计委(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工作了15年,然后于2003年调入国务院研究室,在这个国务院智囊机构工作了12年,并自2007年起担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自2013年8月起接替调任河南省委副书记的谢伏瞻,出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一直被视为国务院总理的“首席智囊”,宁吉喆是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组负责人,2015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做完政府工作报告,下午宁吉喆便举行吹风会就报告起草答记者问,他称,李克强报告中提到的“有权不能任性”、“互联网+”等现在流行的说法,都是起草组反复斟酌的结果。据媒体报道,李克强担任副总理时,宁吉喆就是其得力助手,曾多次陪同李克强调研、出访。
  去年8月19日,宁吉喆调任发改委副主任(正部长级),分管发改委的政策研究室、国民经济综合司、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在现任发改委副主任中宁吉喆排名第5。今年2月,接替因涉嫌严重违纪被查的王保安,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专家型官员特别是国务院总理“首席智囊”的“转型”一直备受关注。那么卸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8个月来,宁吉喆都做了什么呢?

“摸底”
半年走了6个省调研当前经济形势

  宁吉喆这次到云南调研,调研主题是当前经济形势。为此,宁吉喆在4天里出席了三个座谈会:云南有关企业座谈会,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调研组与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先后与20多人面对面交流:10家企业负责人,云南、重庆、湖北、广东、陕西、甘肃六省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等云南当地官员。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年初以来,宁吉喆一直在“走四方”调研当前经济形势,半年时间走了6个省:1月中旬来到广东,3月调研了北京和海南,4月调研了山东和重庆,6月来到云南。
  在各省调研时,宁吉喆常与调研地的省领导直接交流,先后会见了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郭树清,重庆市长黄奇帆,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等。
  调研中,宁吉喆还经常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在重庆调研时,他就听取了重庆农、商、金融、租赁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的意见建议。重庆市长黄奇帆也出席了这个座谈会,他向调研组简要介绍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外联”
“过去副部长出去人家正部长都不见 现在是总理、副总理接见”

  6月11日至14日在云南调研时,宁吉喆还有一个重要议程--在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国际产能合作论坛作主旨演讲。演讲结束,他还与孟加拉国工业部阿米尔·侯赛因·阿穆部长举行了双边会谈,双方同意在纺织、造船、汽车、钢铁等多个领域建立产能合作机制。
  看来,这次出席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宁吉喆有重要收获。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担任发改委副主任以来,宁吉喆多次在类似南博会这样的国际博览会、国际论坛上亮相,并带队出访,向各界解读中国的国际产能合作主张,同时跟各国政要交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宁吉喆的重要工作内容,履新8个月,他出席的跟国际产能合作有关的活动不下20个。
  去年9月,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宁吉喆先后与马来西亚贸工部第二部长黄家泉、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阮锦绣、柬埔寨商务部国务秘书春达拉,就开展产能合作进行会谈,都达成了多项共识。
  走上发改委副主任岗位第三天,也就是去年8月21日,宁吉喆和哈萨克斯坦投资发展部部长伊谢科舍夫共同主持召开了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第六次对话会。之后,宁吉喆和伊谢科舍夫又分别于今年1月、5月,共同主持了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的第八次对话、第九次对话。多次对话取得的成绩不小,中哈确定了产能与投资合作的新一轮早期收获项目清单。
  今年一月到二月,宁吉喆带队出访了拉脱维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7个国家。外方的接待规格很高,取得的会谈成果同样令人瞩目。
  在拉脱维亚,拉脱维亚副总理阿舍拉登斯会见了宁吉喆,双方就波罗的海联合铁路、“三海港区合作”(亚得里亚海、波罗的海和黑海)等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在克罗地亚,克罗地亚总统基塔罗维奇、总理奥雷什科维分别会见了宁吉喆。
  今年3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产能合作:凝聚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分论坛上,宁吉喆谈到了这次出访,称自己到发改委之后,“各种各样的视频会参加的多了,忙不过来。一二两月我出访了7个国家,就(国际产能合作)很多方面达成协议”。他还谈到了自己的感受,“过去副部长出去人家正部长都不见的,现在人家总理、副总理见的,感觉很高兴”。

◆ 点评
“供给侧的关键点我认为是四个字:改革、结构”

  担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时,宁吉喆数次在公开场合亮相,解读经济形势或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他就在国新办讲解了政府工作报告“背后的故事”,这还是国新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会。
  半年后的2015年9月1日,宁吉喆再次出现在国新办,解读宏观经济形势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不过,这次亮相时,宁吉喆已经从国务院“首席智囊”转为发改委副主任。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担任发改委副主任以来,宁吉喆依然跟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时一般,经常走上报告台,向各界介绍当前经济形势。
  去年10月、今年4月,宁吉喆向全国人大财经委分别汇报了去年前三季度、今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去年10月,全国政协召开去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时,到会介绍经济形势的也是宁吉喆。
  宁吉喆还经常应中央国家机关的邀请,作宏观经济方面的报告。
  去年9月,宁吉喆应邀给中央国家机关离退休干部作了题为《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关情况》的主题报告。今年1月,他应全国人大常委会邀请,向港澳全国人大代表宣讲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精神。今年4月,他又应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邀请,出席“2016年经贸形势报告会”,作了题为“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宏观政策举措”的主旨演讲。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笼后,宁吉喆于4月16日接受新华网采访,回应了一系列焦点问题,经济运行态势是否仍处于合理区间、如何“稳”住“就业底盘”等。他还在今年3月,分别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稳中有进亮点纷呈”。
  那么经常走上“讲台”宣讲经济形势的宁吉喆,是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经济形势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宁吉喆曾接受媒体采访,“当前表现出来的是经济总量与结构的矛盾。既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也深刻凸显出了结构性矛盾”,他说,“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我认为是四个字:改革、结构”。他强调,三个“去”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虽然密不可分,但也需要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矛盾关系,既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又不至于留下后遗症。

国家统计局局长
上任当天被李克强、张高丽分别召见

  如果说宁吉喆从“首席智囊”转任发改委副主任是干回老本行,其博士毕业后,曾在发改委的“前身”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作十余年,那么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则是一个全新领域。虽然不论在国务院研究室还是发改委,宁吉喆都经常跟统计打交道,但是到统计机构任职,这还是第一次。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宁吉喆接受采访时透露,今年2月26日他被任命为国家统计局局长当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张高丽,分别就统计工作召见了他,“使我深感责任重大。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统计工作也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要迎难而上”。
  宁吉喆称,虽然之前的工作也经常跟统计打交道,可来到国家统计局,“确实有三点不一样的感受:一是感觉统计工作很重要,二是感觉统计任务很紧迫,三是感觉统计方法很专业”。为了尽快适应新角色,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前8天,他每天都在办公室工作到接近半夜12点。现在也是在发改委、统计局两头跑,“工作多,时间就显得更加宝贵,加班也就成了常态”。
  目前,宁吉喆的“统计工作思路”已经很清晰。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兼任国家统计局3个多月来,宁吉喆不下7次提到统计改革,今年3月在海南调研时他就强调,应对经济新常态要求,“统计数据必须更加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统计部门务必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力推进统计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此,宁吉喆将“三新”统计(指的是新业态、新产业、新的商业模式专项统计)作为突破口,今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三新”专项统计工作动员部署会,宁吉喆在会上强调:“三新”统计是认识引领经济新常态、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
  虽然兼任国家统计局长才3个多月,不过,宁吉喆已经有了一个新绰号--“三吉”局长,统计系统不少人都这么称呼他。宁吉喆对媒体说,他喜欢这个绰号,“\'三吉\',多好啊,我喜欢!我们能有安宁吉祥的生活,要归功于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 王姝 实习生:何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5-3 12:56:00|只看该作者

统计局长宁吉喆履新两月:每天工作到深夜 副手熬不住

源自:时代周报
  统计局长履新两月:每天工作到深夜 副手熬不住
  2016年2月26日,对于未满60岁的宁吉喆来说,颇有点不平凡。当天正是他履新国家统计局局长的第一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张高丽分别就统计工作召见了他。
  这是宁吉喆在接受国家统计局下属《中国信息报》记者魏琳采访时所透露 的细节。“这使我深感责任重大。”宁吉喆对魏琳说。
  “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学者型官员,思路清晰,反应敏锐,说话滴水不漏,很稳健。”在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自己采访宁吉喆的情景时,魏琳这样描述自己对这位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印象。
  魏琳透露,宁吉喆认为接受媒体采访是自己的工作之一,私下里,他并不太喜欢说话。
  从人大计划经济系博士毕业后,宁吉喆在发改委工作,后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成为总理重要助手之一,也是“十二五”规划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无论角色如何变化,我的工作都没有离开统计,统计已经融入到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来到国家统计局,确实有三点不一样的感受:一是感觉统计工作很重要,二是感觉统计任务很紧迫,三是感觉统计方法很专业。”他曾这样表达心声。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截至发稿时,宁吉喆至少7次在不同场合明确提到统计改革。他在海南调研时提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统计数据必须更加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统计部门务必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全力推进统计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有关“三新”(指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的统计工作。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就是在当天的视频中第一次见到新上任的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他认为,今年国家统计局的核心任务,首先便是“三新”统计。
  这个说法得到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处的证实。该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做好‘三新’统计工作,将是今年国家统计局的一个主要任务。”
  在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看来,统计改革的动力简单而明确。“就是把数字搞准确一些。”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从略带神秘色彩的“智囊”转型为一局之长,在统计系统已有“三吉局长”之称的宁吉喆,面临的挑战不少:除了必须应付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统计难题之外,以“三新”统计、落实GDP下算一级等为代表的统计改革,最终究竟成效几何,亦让人拭目以待。
  “我听局里同事讲,他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去。副局长都快熬不住了,但他精力很旺盛。”魏琳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给我们的感受是,他非常想做好这份工作。”

履新两月:“三新”统计有了时间表
  在宁吉喆走马上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一个月之前,原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保安涉嫌严重违纪,被中央免去领导职务。如此人事变动,令外界对宁吉喆又多了几分好奇。宁吉喆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在2016年经济下行压力下,宁吉喆屡屡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用数据提振人心。
  稳健的性格,或有利于宁吉喆处理头绪纷繁的事务。履职刚满一个月,他就来到海南调研并作出统计改革的指示,就任两月来,他已先后四次到外地调研。而即将展开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又要考验他掌控全局的能力。“这件事是国家统计局今年的一个重头任务,宁局长最近很重视这个事情。”魏琳说道。
  全国农业普查大约每十年进行一次,准备时间近一年,足可见分量之重。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由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牵头任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任副组长。2015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为全国农业普查定调:这是一次全面了解“三农”发展变化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据《通知》介绍,这次普查将对科学制定“三农”政策、促进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将会引入一些最新的技术,确保农业普查数字的准确,同时提高效率。”国家统计局新闻处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道。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已陆续开展农业普查工作,其中湖南在进行农业普查时采用遥感、手持智能数据采集终端(PDA)、联网直报等新技术,综合运用入户访问登记、联网直报、遥感测量等手段进行普查。
  全国农业普查虽工作量浩大,但因周期性开展,总算有迹可循。与之相比,上任没多久的宁吉喆还要面临一些更为庞杂、同时细微的难题,例如面对“三新”的统计。
  “三新”,指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据《中国信息报》报道,“三新”企业单位个数多,规模小,发展变化快,大部分在规模以下,单靠常规报表一种统计方法已经难以适应需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宁吉喆自己也承认:“现在(对新经济的统计)还不全,这是我到统计局来的一大任务,我们准备在今年之内建立起来。”
  4月13日,宁吉喆在重庆调研时强调,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抓紧建立和完善“三新”统计。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处工作人员透露,做好“三新”统计工作将是今年国家统计局的一个主要任务。
  叶青参加的4月28日那场视频工作会议,正是国家统计局部署有关“三新”统计工作的。叶青认为,今年国家统计局的核心任务,首先便是“三新”统计。他向时代周报记者直言,“三新”统计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方法和制度上存在缺失。有一些方法和制度原来也有,但是分散在很多部门,有的干脆没有。所以现在要把制度整合起来,没有的补上去”。
  “这场会议决定了把‘三新’具体分为几个部分,然后用不同的报表把它们报上来,再从上到下布置下去。”叶青透露,“这场会议就是全国‘三新’统计改革的一个起点。‘三新’统计已经有了初步的时间表。”

愈发忙碌:发改委和统计局两头跑
  外界普遍认为,就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是宁吉喆人生的一次转折。2003年7月,他当选为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后历任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党组书记、主任。公开资料显示,十八大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及召开会议时,宁吉喆常伴随左右,被媒体称为“总理智囊”。据新华社披露的照片,去年5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结束拉美四国访问回到北京时,在专机上开了一场“云端会议”,宁吉喆坐在总理的右手边。
  “我现在担任统计局长,以前我在国研室工作,也是为总理服务的,总理对数据非常熟悉,确实是每天都要看。这一点我印象深刻。”宁吉喆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回忆。
  宁吉喆早年在安徽插队,恢复高考后,就读合肥工业大学,后在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陆续读研、读博,随即进入政界。在李克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5年期间,宁吉喆几乎陪同李克强参加了所有重大会议和调研考察。
  在担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两年后,宁吉喆在去年8月份转任正部级的发改委副主任。有媒体解读,宁吉喆发改委副主任的身份,使得他在接手国家统计局局长一职时显得游刃有余。
  今年,宁吉喆的头衔频频增加:除了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之外,他还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魏琳证实了他的忙碌:“每天他都是发改委和统计局两头跑。”
  在魏琳看来,担任“智囊”多年的宁吉喆具有浓厚的学者范儿:“他作风很朴素,如果你不说他是局长,我会觉得他像一个邻家的大叔。非常亲和。但你一旦要是跟他聊起经济,尤其是聊起宏观经济来,他的角色一下子就转过来了,变成一个睿智的学者。”
  宁吉喆就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是当下中国重视学者型官员的一个缩影。原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出任环保部部长,原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担任陕西省省长,到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正日益成为中央考量官员施政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
  学者型官员大致的形象可以归结为四个词:低调、朴素、沉稳,同时不乏创新,宁吉喆具有上述这些特质。
  “对统计工作,他不是新手,而是熟练的老手。”魏琳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

打破统计政绩观:GDP下算一级亟待破冰
  当下,摆在宁吉喆这位新任国家统计工作最高执行者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GDP下算一级是国家统计局今年另一个重头任务。”叶青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目前,我国的GDP核算采取的是分级核算,即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国家GDP,而地方统计局核算地方GDP,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后发布,这种核算造成地区GDP总量和速度明显高于国家。
  “以前我们解释,为什么GDP核算,地方比国家算出来多6万亿元,第一个理由就是,我们不是一种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行的关系。这里面肯定存在很多重复、造假的问题。”叶青透露。
  从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便开始推行GDP“下算一级”,即国家将统一核算全国及各地的GDP,挤出GDP数据里的“水分”。直到2010年,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统计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要抓紧提出国家统一核算地区GDP方案。而在2014、2015年,国家统计局又强调继续推行GDP下算一级,并将建立试点。
  为什么这项制度历经12年依然未彻底落实?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贺铿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GDP下算一级应该说一直是落实的,但GDP的核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所谓下算一级,就是要帮人家核算错在哪儿,哪里不实,国家统计局的力量还太薄弱。”
  叶青也表示,GDP统一核算尚需时日。“这个过程还需要几年来过渡。不是所有数字都能在北京拿到,极少部分数字还是要地方提供。”他认为,“今年的重点就是尽可能扩大国家核算包括的范围。”
  “一些地方的各级党政干部都去干预统计,这个问题不解决,很难把数字真正搞好。”贺铿强调,“统计政绩观”是问题的根源。“你不要把(统计结果)去反映你的政绩。统计局本来就是你的一个下属机关,你让他怎么做事儿啊。”

应对大数据挑战:国家统计局责无旁贷
  宁吉喆和他执掌的国家统计局恰处在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年代,而统计工作,由于数据量庞大,因而在外界看来,应该在迎接互联网浪潮里首当其冲。国家统计局新闻处工作人员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提问时称:“应对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是国家统计局责无旁贷的事情。”
  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者之一,宁吉喆对大数据并不陌生。在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宁吉喆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与大数据时代的“第一次接触”:“为了创新报告的起草方式,起草组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方法和手段,找内容、找数据、找词语。”而在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后,他对大数据在统计方面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在海南调研时,他叮嘱海南省统计系统:“充分利用电信等部门手机信号信息、信用卡消费信息等大数据,加强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的统计。”
  贺铿则对大数据应用持谨慎态度。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大数据只是对统计的提高会有一些帮助,它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他认为,目前情况下,国家统计局根据大数据来改革难度不小。
  叶青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湖北省统计局已经有利用大数据进行统计的现实例子。“我们跟BAT三年前就展开合作。像CPI这些数据,我们和他们分别核算,然后对比验证一下价格的变化。”他透露,淘宝等在线商贸平台能掌握巨量的商品数据,因此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化可以通过他们来算。
  叶青介绍了另一种大数据应用情况,“现在我们的一套表已经通过互联网来算了。规模以上工业、现代商贸、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让他们通过网上提供数字,来保证真实。”但他承认,“不是每个企业都会通过网上报数字。配合还是很配合,但很多企业刚开始做这些,经验不足。”
  无论如何,今年对于宁吉喆来说,必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统计改革亟待时间表,各项难点重点工作迎面而来,而数字统计的方式正在变革。对此,宁吉喆保持着镇定和乐观。在魏琳问宁吉喆被称为“三吉”局长有何感想时,他笑称:“‘三吉’,多好啊,我喜欢!”
11#
 忘伤 发表于: 2016-4-17 06:56:00|只看该作者

国家统计局长宁吉喆: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消息,题:夯实经济筑底企稳基础──专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新华社记者王希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15日出炉。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有哪些新亮点新变化值得关注未来经济走势如何能否实现全年预期目标新华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


  :如何评价今年经济开局态势有哪些亮点和变化
  宁吉喆:近几天以来,反映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GDP等主要指标都陆续对外进行了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从这些数据中,确实能够看出一季度经济运行中有不少亮点,我认为最大的亮点还是经济运行出现了筑底企稳迹象,开局良好。具体表现在:
  一是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回升。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7%,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名列前茅,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6%,快于GDP增速。从动态看,工业生产明显加快。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
  二是需求特别是投资连续回升。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7%,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连续回升。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2%,加快3.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6%,加快4.6个百分点。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加快0.1个百分点。3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8.7%,1-2月份为下降13.1%。
  三是结构优化特别是产业结构继续升级转型。服务业发展快于工业。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第二产业快1.8个百分点。工业向中高端迈进。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9.2%和7.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2、3.4和1.7个百分点。
  四是新动能特别是新产品新服务快速成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0.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56.5%,智能电视增长33.7%,光电子器件增长27.2%,工业机器人增长19.9%。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等融合创新,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服务模式不断兴起。
  五是质量提高特别是能源消费和企业效益改善。一季度,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提高1.7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3%。工业企业效益出现积极变化。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807亿元,增长4.8%,上年全年为下降2.3%。
  六是民生改善特别是就业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1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1.8%。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6799万人,同比增长2.9%。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5%。

这些成绩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调整阵痛仍在持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条件下取得的,来之不易,需要细致呵护,倍加珍惜。但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经济运行筑底企稳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于预期,原因是什么
  宁吉喆: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已充分说明了经济运行好于社会各界预期,这是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努力,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有国际环境局部有所改善的原因,我认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坚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实施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才是根本的、主要的原因。
  一是注重培育新动能。积极推进“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加快推动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促进高质量、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
  二是注重推动“三去一降一补”。通过严格环保、安全、技术标准,采用市场化手段淘汰过剩产能、落后企业,积极发展直接融资,稳步推进债转股;通过实施普遍性减税降费、“营改增”,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免征范围等方式降低企业成本;加大棚户区改造、农村道路、信息网络等建设力度,改善薄弱环节和领域。
  三是注重释放新需求。大力推广PPP模式,建立专项建设资金,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投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新兴产业。与此同时,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大力促进信息、绿色、住房、旅游、教育、养老等消费发展。
  四是注重改善民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解决农民工进城面临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实际问题。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加大对失业人员、下岗职工的困难帮扶,做好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
  五是注重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各类创业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同时,深入推进财税金融、国有企业、价格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改革,完善市场机制,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
  六是注重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合作,与沿线国家加强政策沟通,扎实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坚持市场化运作,深化与中东欧、东南亚等国家双边合作,推进自贸区建设,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您对下阶段经济走势如何判断能否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宁吉喆:我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充满信心。
  一是良好开局为全年发展奠定重要基础。一季度,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同时市场需求回暖,投资增长加快,去产能、去库存取得成效,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这些因素将会进一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将会逐步显现见效。随着前期扩内需政策和近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市场预期改善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投资行为,化解过剩产能取得积极成效,企业效益进一步改善,有利于经济筑底企稳。
  三是各项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将激发新动力。随着行政审批、财税体制、国有企业、科技体制、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将进一步发挥,发展新动能将快速成长。
  四是我国经济仍具有巨大韧性、潜力和空间。新型城镇化尚未完成,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潜力巨大,城乡区域发展空间广阔,转型升级发展前景看好,这些都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不仅是我的看法,也是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共同看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份最新预测再次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0.2个百分点,美国和欧元区均下调0.2个百分点,日本下调0.5个百分点,而对中国的经济增速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6.5%。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是看好的。因此,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总体安排,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产业政策要准、改革政策要实、民生政策要托底,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陈出新扩大有效需求,全力巩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进一步夯实筑底企稳的基础,就一定能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九爷 发表于: 2016-3-29 16:56:00|只看该作者

统计局宁吉喆:有效供给不足制约消费潜力释放

源自:经济日报
  以消费升级为导向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宁吉喆:国家统计局局长
  近年来,国际经济持续深度调整,国内“三期叠加”阵痛不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增速放缓,而消费一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尤其是消费升级持续加快,新消费不断孕育成长,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起了积极作用,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下一阶段,要顺势而为,充分挖掘、释放消费潜力,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

消费升级步伐加快
新消费方兴未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车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高。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4%,分别比2013年、2014年提高18.2个和14.8个百分点,比2001年至2012年平均贡献率高16.0个百分点,有力支撑了经济中高速增长。特别是消费升级带动了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2015年,第三产业增长8.3%,比GDP和工业增速分别快1.4个和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比2013年提高3.6个百分点,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
  在消费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层次、消费品质、消费形态、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新消费方兴未艾。
  一是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2000年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居民在“住”和“行”上持续跨上新台阶,正在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2013年至2015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从31.2%下降至30.6%,接近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的富足标准;人均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分别由12.3%、10.6%和6.9%提高到13.3%、11.0%和7.4%。居民保健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2015年,人均滋补保健品和保健器具支出比2013年增长45.8%,年均增长20.7%;城镇居民使用清洁燃料占比达92.5%,比2013年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使用清洁燃料占比达44.5%,比2013年提高5.7个百分点。
  二是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追求吃得营养、穿得时尚、住得舒适、行得便捷。从“吃”看,高蛋白食品比重增加。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比2013年减少7.2%;而人均消费肉、禽、蛋分别比2013年增长1.7%、16.2%和11.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比2013年减少5.5%;而人均消费肉、禽、蛋分别比2013年增长1.5%、7.5%和9.2%。从“住”看,住房条件明显改善。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5.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住房面积43.9平方米;2015年城镇居民有水冲式卫生厕所的占88.1%,农村居民占26.3%,分别比2013年提高1.2个、4.1个百分点。从“行”看,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2015年底,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31辆,汽车占机动车比例达到61.8%,很多市民的代步工具经历了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的升级换代。
  三是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居民更加重视生活质量,对信息、医疗、养老、家政、旅游等新型服务消费需求明显增加。2015年,居住、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四项支出占居民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3.4%,比2013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近年来,通信、电影、旅游等服务消费持续火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2015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消费支出678元,比2013年增长21.1%,年均增长10.0%;电影总票房达440亿元,比2013年增长48.7%;今年春节期间,票房达30亿元,同比增长67%;国内游客突破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超过3万亿元,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
  四是消费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互联网+”带动了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猛烈冲击了人们的消费观念,极大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正在颠覆传统的消费模式。2015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0.3%,网民规模达到6.9亿人,比2012年增长22%。电子支付方式日益普及,2015年前三季度,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1311亿笔,金额19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7%和93.4%。2015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8773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2424亿元,增长31.6%,明显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的增速。
  五是消费行为由从众模仿型向个性体验型转变。进入新常态后,我国从众型、排浪式消费模式逐步退潮,而由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和“互联网+”所催生的个性化、定制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相关机构调查和研究显示,2015年,64.8%的消费者在选择服饰时首选重视个性的服饰,中国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比上年增长471.8%。智能手机等通信工具的更新换代不断加速,2015年,居民人均购买通信工具支出189元,比2013年增长29.2%,年均增长13.6%,今年1-2月,通讯器材类销售同比增长20.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多因素推动消费升级
大众新消费时代来临

  消费升级加快很大程度上是我国新阶段新常态发展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城镇化加快推进、互联网日益普及的必然结果,更是党和政府供需结合、因势利导加大惠民政策力度的效果体现。
  一是大众新消费时代必然伴随消费升级。经济学家罗斯托在总结发达经济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经济“起飞”几十年后,产业体系具备了快速吸收和使用现代技术成果的能力,进入“成熟”阶段,多数国家很快开启大众新消费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标志是汽车、私人住宅等耐用消费品和大众化服务进入普通家庭,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由工业成就转换为消费和福利问题,社会资源也更多地被引导到耐用消费品生产和大众服务供给,居民消费成为引导结构变动的主要动力。对照现实,近几年我国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已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生活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消费升级明显加快。从产业结构看,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趋于“成熟”,工业化进入了中后期阶段,工业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41.8%逐步下降到2015年的33.8%,第三产业比重由41.9%逐步上升到50.5%。从全球分工格局看,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突出,世界大部分工业行业都离不开“中国制造”的贡献。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新消费时代,这个时代必然伴随着消费升级加快,这既符合产业成长的一般规律,也与消费升级的国际经验相吻合。
  二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支撑。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只有收入不断增长,消费升级才有基础。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不同层次,只有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多措并举促进居民增收,居民收入增长连续“跑赢”GDP,为消费加快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2013年至201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8%,比GDP年均增速高0.5个百分点。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2015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2012年减少432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基尼系数持续下降,2015年下降为0.462,为近13年来新低。
  三是城镇化快速推进为消费升级拓展了空间。人口由乡村向城镇集中,本身就意味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城镇生活的快节奏,使居民更多地依靠购买而不是自给自足来满足日常所需,由此带动餐饮、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的快速增长;人口的集中也使一些规模经济门槛较高的行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为医疗卫生、法律咨询、教育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和公共服务创造了巨大需求;人口的集中还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有利于加速新产品、新服务、新消费热点的成长。2013年至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由53.7%上升到56.1%,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约1.8个百分点。
  四是互联网日益普及为消费升级创造了技术条件。互联网的普及使沟通变得空前便捷,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从上百家厂商挑选到心仪的商品和服务,交易成本的下降推动消费频率大幅提高,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信息传播的加快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还加速了各行各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发挥。正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技术的推动,才使得通信、零售等消费领域的新业态层出不穷,消费方式日新月异,而人口大国在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优势也使我国的消费升级故事比其他国家所讲述的更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网络的普及和支付方式的创新撬动了网络消费的大市场,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线上销售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实际消费量较传统方式增加约20%。
  五是供需结合的宏观政策为消费升级塑造了良好环境。为推进消费升级和增加有效供给,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加强供求管理,既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又积极促进消费升级。面对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坚持创新宏观调控,注重挖掘消费潜力。以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使资源向消费升级相关领域集中;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力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经济的蓬勃发展;“营改增”及利率市场化等重大改革,进一步降低了服务业发展成本;推出六大消费工程包,有效引导社会资金向新消费领域聚集,增强了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有效促进了消费升级。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消费升级引领经济稳定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同时,保持经济稳定运行任务十分艰巨,唯有顺应消费升级的大趋势,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积极培养新消费为主体的新动能,才能促进新旧动力有序转换,实现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消费潜力巨大,空间广阔,但由于供给结构满足不了消费升级的需要,抑制了消费潜能释放,消费外流现象严重。为此,要以促进消费升级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宏观经济政策,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消费升级空间十分广阔。无论是从城镇化发展阶段,还是从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来看,我国消费潜力都很大。201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到40%,而发达国家多在80%以上;我国最终消费率只有52.8%,而美、日、法、德等发达国家都在75%以上,韩国也在65%以上。我国人均耐用消费品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15年,每千人拥有私家车约为100辆,而美国、日本2012年分别为781辆和593辆;公共设施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2014年,我国每百人拥有铁路8.2米,仅为美国2012年水平的11.3%。
  有效供给不足制约消费潜力释放。我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供给能力十分可观,全球500多种工业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供求错配现象比较严重,部分传统行业产能过剩而新兴领域有效供给不足,国内供给无法跟上消费结构升级步伐。一方面,消费外流现象比较严重,2015年我国游客境外消费超过1.2万亿元;另一方面,消费升级潜力未能充分释放。我国产品质量总体不高,质量监管标准较低,消费环境不佳,加之存在产品的假冒伪劣,特别是医疗、养老、健康等服务消费供给不足,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制约了消费升级。要促使境外消费有序回流、释放消费升级潜力,必须从供需两端发力,尤其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消费升级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目前我国消费升级及新经济孕育成长正处在关键阶段,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中,迫切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瞄准靶心,加力增效。建议以消费升级为目标,优化宏观政策,为供给侧改革和消费升级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一是要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减少对民营资本和外资的准入限制,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全面放开民营资本进入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短板领域。二是要优化消费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为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提供更多的便利。实施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监管措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严惩假冒伪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要完善基础设施,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电网电信改造、城市地下管廊、城乡养老健康、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为消费升级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四是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收入增长政策,要进一步织牢民生保障网,有效化解去产能过程中带来的职工下岗压力,要继续推进创业创新,以创业带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五是要深入推进科技、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和价格等重要领域改革,从根本上破除制约供给创新和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将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9#
 九爷 发表于: 2016-3-7 18:56:01|只看该作者

宁吉喆谈兼任统计局局长这8天:加班成了常态

源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对话宁吉喆  ──中国信息报独家采访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
源自:中国信息报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前20分钟,记者在人民大会堂“部长通道”遇见了匆匆走来的全国政协委员宁吉喆。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只有8天的宁吉喆,睿智、谦和。他对两会热点问题和刚刚开始主政的统计工作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期待?中国信息报记者在两会间隙对宁吉喆进行了独家采访。

谈发展 触觉敏锐,思路清晰,步伐坚定
  :以前一提到经济发展,我们会更多地强调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而现在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您认为改革的关键点在哪里?
  宁吉喆:今年,我们国家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矛盾提出来的,的确是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当前表现出来的是经济总量与结构的矛盾。既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也深刻凸显出了结构性矛盾。比如,在工业领域不能只靠刺激需求发挥生产能力,而服务业领域也因为供给不足体现出了结构性矛盾。需要指出的是,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要调整产品结构,还要调整企业结构。在调整企业结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尤其要对国有企业实施改革,结构调整与结构改革并行,这一思路是很清晰的。
  至于改革的关键点,我认为是四个字:改革、结构。
  当前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很明确,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和去库存相辅相成,而去杠杆,就是在去产能和去库存的同时,使企业包括地方的债务状况不再恶化,能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三个“去”虽然密不可分,但也需要处理好彼此之间的矛盾关系,既达到调整产业结构的目的,又不至于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
  宁吉喆:对。比如,在实施“三去”过程中,政府尤其要关注社会就业问题,企业对职工也要进行妥善安置等等,否则就会留下后遗症。


  :还有“一降”和“一补”。
  宁吉喆:降成本和补短板在结构性改革中举足轻重,减费降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这些都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再有就是补短板,对于供给不足的领域,如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提高供给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扶贫也是补短板。


  :现在我们已经打响了扶贫攻坚战,这一仗好不好打?
  宁吉喆:需要全力以赴。可以说,扶贫就是补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一个短板。截至2015年底,我国贫困人口还有5500多万人。对这5500多万人,就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往我们的扶贫脱贫工作范围较大,比如集中连片地区、大范围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如今在继续实施这些措施的同时,对这最后的5500万贫困人口尤其要突出“精准”二字,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精准扶贫该从何下手?
  宁吉喆:重点要实施“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安置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通过在当地就业或转移就业脱贫一批,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积极创造就业条件,提升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通过异地搬迁脱贫一批,一些老少边穷贫困地区,不能完全依靠自身发展,可将其居民迁移到具备一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地方,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未来5年,将有1000万人得到异地安置,国家已经落实了这项投资,今年将先解决200万人的安置问题;通过生态保护建设脱贫一批,采取生态保护措施,比如加大退耕还林的力度。此外,还要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以及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五个一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杀手锏?
  宁吉喆:是的,只要不折不扣地实施“五个一批”措施,就能在2020年打赢这场扶贫、脱贫攻坚战,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


  :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过程中,有没有瓶颈?
  宁吉喆:首先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突破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其次要解决创业者面临的资金、技术和信息等障碍,以及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问题。国家要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同时推进金融改革,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困难,通过孵化器、众创平台等解决技术和信息不足问题,全社会要形成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应当允许试错,宽容失败。


  :“双创”只体现在科技领域、只针对“草根”阶层?
  宁吉喆:“双创”不仅体现在科技领域,还体现在行政、经济社会等其他领域,它不仅仅是“草根”的事,也是“精英”的事。
  聊统计 有感悟,有憧憬,有担当


  :听说您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8天以来,每天都在办公室工作到将近夜里12点?
  宁吉喆:由于兼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工作多,时间就显得更加宝贵,加班也就成了常态。


  :从国务院研究室到国家发改委,再到国家统计局,一路走来您对统计工作一定有着不一样的体会和思考。
  宁吉喆:无论角色如何变化,我的工作都没有离开统计,统计已经融入到了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来到国家统计局,确实有三点不一样的感受:一是感觉统计工作很重要,二是感觉统计任务很紧迫,三是感觉统计方法很专业。


  :这样的感受从何而来?
  宁吉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重要批示。就在2月26日我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的当天,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分别就统计工作召见了我,使我深感责任重大。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统计工作也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要迎难而上。统计是一门科学,统计队伍也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我将与全系统同志们一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统计系统很多人称您为“三吉”局长,您喜欢这个称呼吗?
  宁吉喆:“三吉”,多好啊,我喜欢!我们能有安宁吉祥的生活,要归功于这个改革开放的时代。虽然这个时代充满变化,但它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我们工作非常辛苦,但看到国家有前途、个人有前途、社会安宁吉祥,一切也就释然了。


  :有人认为统计部门只需完成统计职能,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可以交给其他部门来做,也有人认为,统计部门理应讲好“数据背后的故事”,您怎么看?
  宁吉喆:统计的首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在此基础上也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分析,两者缺一不可。“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在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同时,做好对统计数据的深度分析,更好地服务宏观决策、服务社会、服务公众,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您将带领国家统计局走出怎样一条新的改革发展之路?
  宁吉喆:拥抱创新时代,拥抱大数据时代,在改革开放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计事业发展之路。对此,我充满信心!
  (记者:魏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6-2-26 20:56:00|只看该作者

宁吉喆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和党组书记

源自:国家统计局网站
  中央决定宁吉喆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干部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邓声明同志在会上宣布了中央决定,宁吉喆同志兼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
7#
 晴晴妈妈 发表于: 2015-11-24 14:26:01|只看该作者

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明年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11月24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由于国内外经济趋势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因素相互交织,预计2016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将相当突出,要扭转“出口及工业投资”增速下滑的趋势非常困难。
  “出口、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在减弱,明年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任务较重。”宁吉喆在第21次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研究院(所)长会议暨成果交流会上表示,今年的经济增长成绩来之不易,明年国内经济的改革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不可低估。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宁吉喆透露,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制订明年的经济工作思路要求。“明年的增速目标怎么定,还在研究当中,还要与社会预期相衔接,社会预期要朝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方向努力。”宁吉喆表示,为增强企业活力,需要降低企业的综合成本,政府部门需研究“降税、降费、降息、降率、降价”等措施,消化、转移、压缩过剩产能,积极支持新的技术、产品、业态的形成。
  基于今年前三季度新增就业人口总数超预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略快于经济增速及各项节能环保指标提前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宁吉喆总结称,“目前是一个有质量的经济增长速度,总体风险可控。”
  但是,宁吉喆也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投资持续增长也有难度,外需扩大出口也是比较难,财政收入增长、企业利润都出现一些困难,改革发展的措施在落地过程中也有很多阻力,过去几个月,金融风险一度凸显。”
  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宁吉喆认为,明年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仍然艰难曲折,美联储政策调整可能带来国际金融市场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低位震荡仍是不确定的因素,对国内经济或带来不小的输入型通缩的压力。
  “以民生和消费为引领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被宁吉喆称作明年政府主要的投资方向。“消费升级必须加以引领,要把投资转到为消费升级服务上,打造更好的消费环境。”宁吉喆强调称,不能为投资而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既能服务生产、又服务消费,国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有极大潜力。
  中国经济增速与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广受各方热议,宁吉喆表示,经济增速本身并不是唯一的标准,但仍然将会是一个首要指标,这是由现行经济体制决定。“各项指标都与速度相关,目前的调研观察发现,效益和速度的关联性还很大,全国大多数省份速度下来了,效益也就下来了,有的地方效益下滑的速度比速度快。”
  此外,宁吉喆表示,目前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投资价格体制的改革、农村生态文明的改革、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改革,以此来增强经济的活力。应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组织实施一些重大的科技工程和技术改造工程,扶持创新企业,目前政府所做的一系列部署需要地方进一步落实。
  “最为关键的是,要针对‘当前企业效益不高、生产经营困难’来实行改革和调整的措施。”宁吉喆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还需从“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税”着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宁吉喆还指出,未来需要加快新型城镇化试点,释放经济增长动力。“把试点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在更大的面上发挥作用。”(△财经栏目 吴海燕 发自北京)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9-22 17:5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