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录登|查看: 39915|回复: 106
[生态·环保

成都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今天你分类了吗?

 [复制链接]
37#
 蜀猴 发表于: 2018-11-28 09:22:00|只看该作者

成都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1% 参与居民告诉你垃圾分类的好处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邓童童)11月26日是成都市11月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日,下午,记者跟随由成都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垃圾分类志愿者组成的观摩团走进成华区水畔经典小区和成都子阳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垃圾分类分拣厂,体验生活垃圾分类成效。

小区垃圾分类初见成效居民感叹:环境变好了
  “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后,小区环境都变好了。”11月26日下午,成华区水畔经典小区居民王婆婆拧着一袋厨卫垃圾和一捆废旧纸板,乐呵呵地准备分类放置后积分。
  水畔经典小区于2016年12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小区设置了6个分类投放点,6个可回收垃圾桶、6个有害垃圾桶,12个其他垃圾桶。王婆婆拧着的废旧纸板上已经贴上了独属自家的二维码,她投进到分类垃圾箱后,会有服务人员运回分拣厂后精确跟踪垃圾是否分类正确,并换算出不同的积分。“纸板、塑料瓶、旧衣服等可回收垃圾都可以积分,一般来说1公斤积分在3至10分不等,积满60分可以换垃圾口袋,90分可以换香皂肥皂,280分可以换洗衣液,1000分可以换50元电话卡或现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人员陈悦认真为居民们核对着积分:“对正确参与的居民进行积分奖励,分类错误的居民,我们会上门再一对一讲解。”
  如今,水畔经典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成为了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小区1135户居民有1111户参与了垃圾分类注册,目前积分最高的一家住户累计了1700多分,而且他15天前就已经兑换过了一次积分。”陈悦讲道。
  “我们家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平时家里就会放几种垃圾桶,分类装。”王婆婆介绍道:“1年多前刚到小区推广的时候,我们也就是觉得积分是变相卖垃圾,换点生活必需品,慢慢感受到小区环境变好了。”她一边将厨卫油渍倒入油水分离装置,一边说:“小区垃圾桶周围的老鼠变少了,更明显的是,以前厨卫油渍往下水道里倒,经常堵塞,找物管来通,能看见大块大块的油块,现在好多了。”

居民错分怎么办?分拣厂二次细分来“纠错”
  体验小区垃圾分类成效时,参观团对分类垃圾的去向非常关心:可回收垃圾分错了怎么办?有害垃圾是如何处理的……他们的部分问题在成都子阳清洁服务有限公司垃圾分类分拣厂得到了解答。
  子阳垃圾分类分拣厂于2016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配备有分拣平台、工业级打包机、碎纸机等分拣设施设备和相关运输车辆,工作人员主要对目前已开展垃圾分类日常投递和专场投递的可回收物进行二次分拣,目前可满足辖区内参与垃圾分类活动的30000余户居民及全区机关企事业及公共机构日常和专场回收物的分拣运输处置。
  “目前我们每天可处理的回收量在300公斤左右,周末会到辖区小区专场回收,大约有4-5吨回收量,种类以纸类、玻璃瓶和织物占多数。”分拣厂工作人员刘波称:“分拣厂有6家后端处理公司,对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利用。”他解释:“比如玻璃可溶再造,金属也可以分类处理再利用,而已到分拣厂的少量不可回收垃圾,我们会占存再专门处置。”

成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31%
  据悉,2018年,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是城镇社区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5%。截至2018年10月底,成都已有2308个小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累计覆盖居民191万户,喷涂(粘贴)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标志的车辆1462辆,建立了4229人的专兼职分类收运员队伍,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达31%,“前分后混”问题得到改善。
  要解决“前分后混”,关键就是要规范好分类收运环节,提升分类运输能力。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成都科学确定了分类收集方式,统筹安排分类运输路线、时段和作业形式,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和衔接的分类收运系统,采取安装GPS、运用数字城管、推广车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车辆作业信息、行驶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多种方式,强化生活垃圾流向监管。
  目前成都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在提高分类处理能力方面,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建设,成都各区(市)县要规划建设1-2座有害垃圾专门暂存场所和1-2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同时,积极探索就地就近处理新模式,比如天府新区和高新区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建立社区生物有机垃圾处置循环中心,打造社区“院落花园”“院落菜园”,就地处理社区居民餐厨垃圾,取得了一定成效。
36#
 不取 发表于: 2018-11-15 09: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截至10月底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91万户

源自:成都市政府网站
  四类垃圾分别由不同的运输车辆运输
  在府青街道水畔经典小区,早晚把分类垃圾投放至分类垃圾桶,已经成为居民王琳的一个生活习惯。府青街道作为今年垃圾分类的35个示范街道之一,辖区内生活小区、学校、机关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到100%。在昨日的生活垃圾分类现场工作会上,记者获悉,截至10月底,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91万户,分类覆盖率达31%。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前分后混”的问题,截至10月底,我市35个示范街道已有1500个小区配置了四分类投放设施,累计配备了63辆可回收物运输车、57辆餐橱垃圾运输车和31辆有害垃圾运输车,已完成了车辆标识标志统一工作。同时,今年我市变革了收运模式,在示范街道(镇)居民小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工作模式,组建了4200余名的专兼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由身着统一印有“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员”标识的人员进行分类收运,从传统环卫收运模式向“四分类”收运模式转变。全市有2308个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累计覆盖居民191万户,分类覆盖率达31%。
  市城管委(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生活垃圾日产量1.65万吨左右,总体上看,我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面临较大压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将餐厨垃圾、园林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在前端分流,既能缓解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也能促进我市垃圾处置企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促进我市经济朝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转型,助推绿色发展。(记者:李霞)
原文标题:四类垃圾分别由不同的运输车辆运输 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覆盖191万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老乡亲 发表于: 2018-10-31 09:22:01|只看该作者

到2020年底 成都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源自:四川日报
▲ 成都日产生活垃圾1.65万吨,1年可填满1个兴隆湖

▲ 目前,成都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

▲ 到2020年底,成都将实现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8万吨/日以上
  (记者:殷鹏)“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10月29日,2018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四分类”公益宣传周启动仪式举行。记者获悉,为避免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自本月起,今后每月的最后一周,都将是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周。
  为何要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成都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至2017年,成都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已从1.03万吨增长到1.65万吨,人均量达到1.04公斤,只需 1年时间就能填满1个兴隆湖。目前成都已投运3座环保发电厂和8座卫生填埋场,总共日处理能力仅为1.2万吨左右,生活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而垃圾填埋场的库容在近几年内也将陆续达到极限。
  同时,高负荷的运转,让成都现有的环卫设施存在设施破旧、建设标准不高、管理标准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生活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构建绿色环境。目前,成都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实行“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
  可回收物,即再生资源,是指生活垃圾中未经污染、适宜回收循环利用的废物;餐厨垃圾,如废弃蔬菜瓜果、废弃肉类鱼虾、剩菜剩饭等;有害垃圾,是指会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胶片及废相纸等。
  其他垃圾则指除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以外的生活垃圾,是现环卫体系主要收集和处理的垃圾。目前成都的其他垃圾主要通过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两种方式处置,推行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技术路线。
  值得关注的是,针对餐厨垃圾处理难题,成都已在行动,建成市级餐厨垃圾处置项目2个,设计总处理规模为500吨/日,服务区域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成都高新区及五城区。
  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底,成都将实现餐厨垃圾处理能力1000吨/日以上的目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8万吨/日以上,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此外,目前成都正在加紧编制《成都市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年)》,全力加快大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
34#
 闪亮山 发表于: 2018-10-29 10:08:00|只看该作者

成都市倡导抓好垃圾分类 搞好环保教育

源自:成都市政府网站
原文标题:成都市倡导抓好垃圾分类 搞好环保教育

  “关于加快共享共建共治社区微花园的建议。”“建议推广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寻找身边需要绿化的空地。”“加大政府对敏感和热点环境问题公开力度,用官方权威解读消除百姓误解。”“编写中小学环境教育课本,培养专业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谈到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意见建议,市民发起“头脑风暴”,从环境教育、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等多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我们身边有一些空地,闲置了很久,也不晓得用来干嘛。我在想可不可以把这些空地利用起来,修建些小游园、小花园呢?这样也可以帮助消解一些二氧化碳,不是吗?”市民张丽对记者说。“垃圾分类确实应该好好抓一下了。”市民王先生认为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已刻不容缓,不光是街边简单地只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更应该从精从细,从学校、社区、企业、政府机构等抓起,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李妮斯认为,环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应该从小就培养环境保护的自觉、主动意识,把环境保护的理念根植在心中。因此,她建议,可以编写专门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课本,同时培养专业的环境教育师资队伍,把环保理念传递开去。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3#
 qwer222 发表于: 2018-10-25 09:08:00|只看该作者

第四季度成都市城市管理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召开

源自:成都市政府网站
  昨日,第四季度全市城市管理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召开,全面总结第三季度城市管理工作,部署第四季度重点工作,副市长王平江主持并讲话。
  王平江说,各区(市)县和市级部门勠力同心、狠抓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推进,但当前工作还存在环卫设施建设缓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细化不够等问题和困难。
  王平江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把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进;提升研究工作、策划工作和推动工作的能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管理,转变观念,找准差距,补齐短板;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市区联动、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明确责任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无盲区、无空档;严格督查重大工作的推进情况,高标准推进第四季度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全年城市管理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记者:李霞)
原文标题:第四季度全市城市管理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召开
32#
 dejiao 发表于: 2017-8-29 08:22:00|只看该作者
◆ 点评
人人垃圾分类
才能从源头减少垃圾量

  走出楼宇,放眼全社会,垃圾处理同样值得思考。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数据显示,成都全市每天产生1.5万吨垃圾,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达5500吨,与巨量的垃圾相对应的,是垃圾处理方式相对传统,仍以填埋和焚烧方式为主。
  “目前城市后端填埋场已经是超负荷状态,难以装下这么多垃圾。而垃圾填埋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焚烧处理又容易产生有害气体。”成都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秘书长谢香兰说。
  “推广垃圾分类,提升公众分类意识,才能从源头减少垃圾量,把可回收的废旧物资进行资源化回收和利用。”谢香兰介绍,成都从去年开始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到年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为10%,今年覆盖率将再增加10%。到2020年,成都全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但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工作也还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垃圾分类末端处置能力不足,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未解决。”谢香兰提到,一些楼宇和社区在做垃圾分类时,也会把废旧灯管、荧光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分离出来,但在成都本地没办法直接处置这些垃圾。
  “社区分类出的有害垃圾,会先分到各区县的危险废弃物暂存点,之后再统一送到指定处置中心处理,整个费用基本由政府承担。而企业处理这些有害垃圾费用全部自己付。”谢香兰说,这给企业造成一定压力,也不利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她透露,目前金堂县在建设荧光灯管处置生产线,希望能尽早解决这一难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1#
 dejiao 发表于: 2017-8-29 08:22:00|只看该作者
小调查
配套问题
每层楼只有一个垃圾桶,“想分类都没办法”

  “进行楼宇垃圾分类试点,不仅是一种工作上的创新,更是希望能在城市白领中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大家的分类意识和环保理念。”张萍说。
  记者走访发现,在实施试点的楼宇内,垃圾分类得到了较好的执行。写字楼内的白领,大都习惯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但在尚未实施垃圾分类的写字楼,垃圾处理情况并不理想。
  网络文学编辑小黄工作的写字楼与记者此前探访的试点楼宇仅距离500米远,但这栋大楼未实行垃圾分类。尽管每层楼的楼梯口都放了两个黑色垃圾桶,但没有任何垃圾分类提示。“大家都是把垃圾一股脑丢进垃圾桶,没有分类,一进楼道就闻到一股难闻的味道。”小黄说。
  在高新区益州大道附近一栋写字楼上班的邹女士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大楼内,每层楼只有一个垃圾桶,“我们想分类都没办法”。“平时保洁人员也会把可回收的垃圾分拣出来,但因为扔垃圾时就没有分类,可回收的也被污染了。”邹女士说。
  “其实垃圾分类不难,举手之劳而已,在大街上扔垃圾时,我也会注意看是扔进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垃圾桶。”小黄说,平时拆掉的快递纸盒她都会放在公司前台,让保洁阿姨统一收走。“如果大楼里也实施垃圾分类,增加一个垃圾桶,我相信大家都会慢慢养成好习惯的。”

细分析
意识问题
“目前难点在公众对垃圾分类认可度较低”

  虽说早在2000年,我国就确定了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并逐年扩大试点范围。但据一项公开调查显示,有95%的居民区垃圾桶仍是混装的。
  对此,业内人士称,垃圾分类一直以来都存在“有倡议、缺标准,有试点、少管理”的问题。
  垃圾分类虽然提倡多年,但到底哪些是“可回收物”,哪些又“不可回收”,很多人都没办法明确区分。而在有的地方,前端分好类的垃圾,一上垃圾车又混在一起。相关政策法规也不够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不够到位、各环节衔接不够协调。
  “目前垃圾分类真正的难点在居民端,公众对垃圾分类认可度较低。”成都废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强认为,当务之急是增强全社会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其实垃圾分类不需要多少高科技的东西,关键是有没有环保的意识,愿不愿意去做这举手之劳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不少社区都已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探索。2015年9月,成都高新区就选定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服务试点的示范社区,效果显著。今年年底前,该区6个街道办事处将完成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2.9万户。
  
30#
 dejiao 发表于: 2017-8-29 08:22:00|只看该作者

垃圾分类成都目标 全市到2020年零填埋原生生活垃圾

源自:华西都市报
  成都从去年开始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到去年底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为10%,今年覆盖率将再增加10%。到2020年,成都全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成都8家垃圾分类试点楼宇,每天让60吨垃圾变废为宝(本报8月26日报道)的消息,引起市民广泛关注和议论──看似不起眼的举动,居然可以汇聚成巨大的能量。
  实际上,成都市垃圾分类不仅限于高档楼宇,主要还是向居民端推广。据介绍,成都从去年开始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在2017年,成都市垃圾分类的覆盖率要达到新增53万户居民。而到2020年,成都全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与此同时,推广垃圾分类,难点在哪里,问题又在哪里?对此,记者继续深入探访。

有目标
扩大推广
到2020年,成都将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环保部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856亿吨,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所用卡车长度能绕赤道12圈。仅就成都而言,“全市每天大概会产生1.5万吨居民生活垃圾和楼宇垃圾”。如此巨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妥善处理,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今年4月20日,成都启动楼宇垃圾分类推进工作,从楼宇企业入手,探索垃圾分类试点。当时,8家楼宇企业被确定为垃圾分类试点企业。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张萍告诉记者,楼宇垃圾分类试点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商业综合体的覆盖率不少于10%。
  实际上,垃圾分类不仅限于高档楼宇,还将向居民端推广。成都从去年开始全市推行垃圾分类,在2017年,成都市垃圾分类的覆盖率要达到新增53万户居民。而到2020年,成都全市将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老乡亲 发表于: 2017-8-26 09:22:01|只看该作者
成效显著
一天减少60吨生活垃圾

  “实施垃圾分类之前,大楼里每个工作日产生10大桶垃圾,实施分类之后,每天只有8桶。”陈波浪说。实施垃圾分类之后,纸箱、矿泉水瓶等分类回收后,送到相应的企业“回炉重造”。有的则直接被拿来进行二次利用,例如大厦内业主装修后留下的废旧板材,被装订成一个个相同大小的木质垃圾桶,哪家公司需要,可以拿到办公室内回收垃圾,由物业人员上门清理。
  成都废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回收8家试点楼宇的“可回收垃圾”。该公司副总经理任强说,目前成都8家试点楼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约310吨,实施分类试点后,回收利用的垃圾占到了20%。算下来,仅这8家楼宇,每天能减少超过60吨生活垃圾。
  “楼宇企业与再生资源企业合作,借助互联网能够完成集环卫清扫保洁、再生资源回收、垃圾分类指导于一体。”任强说,具体来说就是给每家楼宇企业派驻“废宝快递员,负责上门回收,企业也可以网上预约”。快递员也会对客户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提高大家的分类意识。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张萍介绍,目前全市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已增至30栋,专业特色楼宇70多栋。目前楼促会正在和有关部门积极沟通,计划今年在成都50个楼宇推广垃圾分类。

读数
成都每天产生1.5万吨垃圾
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5500吨
成都8家试点楼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310吨
实施分类后每天减少超过60吨生活垃圾

  
28#
 老乡亲 发表于: 2017-8-26 09:22:01|只看该作者

成都8个楼宇试点垃圾分类 每天60吨生活垃圾变废为宝

源自:华西都市报
装修废旧板材制作成的垃圾桶。
  随着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垃圾如何有效处理,是每座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以成都为例,全市每天产生1.5万吨垃圾,这些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产生严重的环保压力。
  目前,公认的垃圾处理方式,无疑是垃圾分类。实际上,今年4月20日,成都就启动了楼宇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旨在从楼宇企业入手,探索垃圾分类试点。如今,4个月过去了,楼宇垃圾分类成效如何?对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进行了探访。

实地探访
试点楼宇将垃圾分为五类

  今年4月开始,成都天府三街附近一写字楼被确定为实施垃圾分类试点楼宇。该写字楼物业经理陈波浪说,自从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后,物业在每个楼层都放置两个垃圾桶。“纸箱、报纸、矿泉水瓶、易拉罐等20多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放进蓝色垃圾桶;卫生纸、餐巾纸、废旧电池等其他垃圾放黄色垃圾桶。”
  对垃圾进行初步分类后,蓝色垃圾桶被运到大厦负三楼的“可回收垃圾暂存点”。一名物业工作人员将蓝色垃圾桶里的快递纸箱、塑料泡沫一一分拣出来,积攒到一定量后,会有人上门回收。
  与“可回收垃圾暂存点”一墙之隔的另一房间里,堆放了大量废弃的灯管等元件,这是专门堆放“有毒有害垃圾”。“这些有毒有害垃圾统一拉到指定的有毒有害处理厂家去处理。”目前,除以上提到的三类之外,该写字楼还将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单独分类存放,最终运往不同的处理终点站。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14:26,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