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健哥纯爷们|查看: 8963|回复: 37
[外交官

刘晓明大使因涉港问题被英外交官员“召见”?大使本人回应

 [复制链接
28#
 独听风语 发表于: 2020-1-6 13:34:00|只看该作者

刘晓明:禁止华为将使英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落后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中国驻英大使:禁止华为将使英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落后

  新华社伦敦1月5日电(记者:桂涛)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5日在英国主流大报《星期日电讯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禁止华为将损害英国自身国际形象,打击外国投资者对英国未来的信心,也将使英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落后。
  刘晓明在文章中说,个别国家极力兜售所谓“华为威胁论”,散布“科技冷战”阴云,试图给全球电信行业筑起“隔离墙”,这些言行十分危险。
  刘晓明说,关于华为的安全性,公道自在人心。在英国,华为自2010年以来主动斥资建立“网络安全评估中心”并持续运营至今,由英方专业人员对华为产品进行评估。英方的结论是,华为产品风险可控。
  刘晓明强调,关于华为对中英合作的贡献,事实胜于雄辩。华为落户英国近20年,对英国经济社会和电信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是中英合作共赢的典范。
  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17年,华为在英采购和投资20亿英镑,支撑当地就业2.6万个。2018年初,华为承诺其后5年在英追加投入30亿英镑。刘晓明认为,这是在“脱欧”背景下对英国未来发展投下的“信任票”。
  他强调,关于“禁止华为”的后果,无疑是开历史倒车。
  “放弃与华为开展5G合作,无疑意味着逆潮流而动,带来时间、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巨大损失。”刘晓明说:“英国多家电信运营商明确表示,禁用华为设备,将使英5G网络建设延迟2至3年,更使英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落在后面。”
  刘晓明表示,英国素以开放包容著称,禁止华为不仅将影响华为在英经营,对中英合作也将带来消极影响。
  (本文来自于新华网)
27#
 倦人儿 发表于: 2019-12-9 08:55:3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西方称中国是更大安全风险 刘晓明引孙子兵法回击

源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
原文标题:西方官员称中国是更大“安全风险”,刘晓明引孙子兵法回击

  2019年12月8日,英国主流大报《星期日电讯报》分别以《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中国无意开展意识形态竞争》为题,在纸质版和网络版发表刘晓明大使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本文图片均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

  最近,一些西方官员和学者发表文章称,中国是更大的“安全风险”,呼吁北约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中国。这完全是“莫须有”的误解和担忧,我愿强调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无意“威胁”谁。2500年前,中国《孙子兵法》开篇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就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早已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也得益于一个总体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未来的发展,依然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
  因此,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出发,中国都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发展促和平,以和平保发展。中国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没有主动挑起一场战争或冲突。中国是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中,中国人均国防费最低,仅为美国的1/18、英国的1/9。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
  第二,中国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无意“对抗”谁。我们生活的世界早已形成利益交融、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但有些人总是冷战思维阴魂不散,还有些人总是跳不出“修昔底德”陷阱,他们把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威胁,把中国的发展看作是风险。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主张超越冷战思维,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中国积极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是联合国会费与维和经费第二大出资国,是安理会五常中派遣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为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但不输出道路、模式和价值观,不搞所谓的意识形态比拼。
  如果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世界,就会到处都是朋友和伙伴;而用狭隘排他的眼光看待世界,只能满眼都是对手和威胁。
  第三,中国的发展意图光明磊落,无意“取代”谁。中国虽然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依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满足近14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始终是中国政府艰巨繁重的任务。中国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中国还需集中力量发展自己,不断改善人民福祉,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健康、更长寿。
  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中国的发展就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而不是要挑战谁或“取代”谁。中国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也是对世界承担的最大国际责任。中国正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这必将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提供更大机遇。
  今天,当站在和平还是战争、发展还是停滞、对话还是对抗、包容还是隔阂的十字路口,每个国家都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丘吉尔曾说,“站起来说话需要勇气,坐下倾听也同样需要勇气。(Courage is what it takes to stand up and speak;courage is also what it takes to sit down and listen。)”。中国愿与各国加强交流沟通,既对话又倾听,不断增进互相了解,促进互利合作,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
  《星期日电讯报》(The Sunday Telegraph)是英国主流大报,在周日出版的大报中发行量最大,读者主要是英政府、议会、工商界、教育界、新闻界、文化界、智库等人士。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antibody 发表于: 2019-11-27 10:22:54|只看该作者

英国称遭中国干涉学术自由 大使刘晓明:捕风捉影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英国称遭中国干涉学术自由,大使刘晓明驳斥:捕风捉影

  11月5日,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警告称一些国家对英国学术自由的“威胁”,甚至特别强调了来自中国的影响。我驻英国大使刘晓明26日在英媒撰文驳斥,该报告捕风捉影,充满偏见,误导公众。
  观察者网查询发现,该报告全文一共提到“中国”(China)一词31次,其中还不包括“Chinese”的出现次数。该报告试图插手中国的香港、新疆、台湾等事务,还将香港修例风波在目录中专门列出。
  报告试图抹黑中英间的学术、文化交流,挑拨双方关系,称英国大学和英外交部没有意识到这些风险,缺乏应对措施。报告称,与美国、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相比,英国对于中国在大学和科研方面的影响讨论得太少。甚至称,因大量招收中国学生而受益的学校可能在邀请演讲嘉宾方面感到压力。对于这份报告,英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说,大学应该坚持强调学术自由的重要性。
  不过,英国大学校长组织的机构Universities UK否认了遭受广泛干预。发言人说:“作为自治机构,大学有责任制定自己的政策和做法,以防止外国干扰……我们尚未察觉有任何系统性的干扰介入。”
  11月26日,英国主流大报《金融时报》在纸质版和网络版同时刊登刘晓明大使署名文章《中英应当深化人文教育交流》,刘晓明表示,该报告捕风捉影,充满偏见,误导公众,近年来中英教育交流合作的蓬勃开展,为两国关系不断注入动力。

  全文如下:
  我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9年多来,出席了数百场中英教育交流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英教育交流合作蓬勃开展,为两国关系不断注入动力。但日前英国议会下院外委会发表报告,无端指责中国干涉英国大学学术自由,捕风捉影,充满偏见,误导公众。
  首先,中英教育交流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目前近20万中国学生和学者负笈英伦,1万余名英国学生在华学习。中国有4亿多人学习英文,600多所英国学校开设了中文课程,全英有19多万人在30所孔子学院和161间孔子课堂学习汉语。
  中方一贯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尊重学术自由,没有也不会对英大学正常学术活动施加任何政治影响。中国驻英国使领馆与英国各大学开展交往,与中国学生和学者保持联系,完全是正常履行职责,无可非议。这与英国驻华外交机构同中国大学及学术机构进行交流没有区别。如果出于意识形态偏执和狭隘政治目的或因为他国施压,而歪曲这些正常往来,最终将挫伤中英两国学生和学者的热情,并将进一步损害中英学术合作。
  其次,中英教育交流合作助力两国发展繁荣。教育科研是英国“软实力”重要工具,并对实现“全球化英国”至关重要。同时,中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着力培育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大学,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中英在教育科研领域深化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根据英国教育供应商协会预计,英国向中国提供大量教育产品与服务。今年英国政府出台新规,恢复为国际毕业生提供两年工作签证,展现了英广纳贤才的积极意愿。为了中英关系长远发展,两国有识之士都应支持和推动学术交流合作。
  第三,中英学术交流合作促进东西方文明对话。中英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同时,两国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各异。这就更需要双方秉持相互尊重的精神,求同存异、真诚对话。
  2019年英国国际教育战略白皮书称,英国是高等教育的世界领导力量,其“学术教育机构在国际上享有最高声誉”。我们期待英方继续展现出引领合作的领导力和独立自主的决策力。
  中方愿与英方一道,进一步推进中英人文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
25#
 索乐西 发表于: 2019-11-21 12:07:44|只看该作者

刘晓明会见受伤的香港律政司司长 强调祖国是香港坚强后盾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刘晓明会见被乱港分子滋扰受伤的香港律政司司长,强调祖国是香港的坚强后盾

  [环球网报道]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11月21日刊登新闻稿称,11月20日,刘晓明大使会见在英国遭反中乱港分子滋扰受伤的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刘晓明在会见中转达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慰问,祝愿郑若骅早日康复,他还批评“反中乱港分子已将黑手伸出境外”。刘晓明强调,祖国是香港的坚强后盾,希望香港尽快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现更好发展,使“东方之珠”重现光彩。

  以下是新闻稿全文:
  11月20日,刘晓明大使会见在英遭反中乱港分子滋扰受伤的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
  刘大使再次转达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慰问,祝愿郑司长早日康复。刘大使指出,郑司长遇袭事件表明,反中乱港分子已将黑手伸出境外、伸到英国。尽管他们面带“黑罩”,但无法掩饰其狰狞面目。他们绝不是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美化的“和平示威者”和“民主抗议者”,而是严重践踏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的极端暴力犯罪分子。
  刘大使表示,我两天前就香港局势举行第三次中外记者会,全面解读习近平主席日前出席巴西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期间就当前香港局势发表的重要讲话,希望国际社会认清香港事态实质,看透香港极端暴力犯罪分子本质,理解并赞同中国政府坚定支持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警方和司法机构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不移反对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
  刘大使强调,祖国是香港的坚强后盾,希望香港尽快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并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实现更好发展,使“东方之珠”重现光彩。
  郑司长感谢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感谢使馆提供协助,表示我此次来英,原本希望向英国朋友和国际社会介绍当前香港局势,未料反中乱港分子对我围堵袭击,将我推倒在地,导致我手部骨折,充分暴露其希通过暴力恐吓实现其险恶目的的企图。他们的图谋绝不会得逞!一些西方媒体对我遇袭事件进行歪曲报道,我将通过媒体发布会澄清事实,揭批反中乱港分子丑恶面目。香港历经风浪,充满韧劲。相信有祖国做强大后盾,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一定能战胜当前困境,迎来更美好的明天。香港特区政府和我本人都将继续为之不懈努力。
刘晓明(右)会见郑若骅(图片来源: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
  聚焦香港局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4#
 噗鼾如雷 发表于: 2019-11-20 21:52:59|只看该作者

刘晓明会见英外相 就英涉港错误言论表示强烈不满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要求英方认清形势 停止干涉香港事务

  11月19日,刘晓明大使会见英国首席大臣兼外交大臣拉布。刘大使对英国政府近期在香港问题上多次发表错误言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刘大使指出,当前香港事态的实质绝不是一些西方政客和西方媒体所标榜的所谓“民主自由”问题,而是极端暴力违法分子严重践踏香港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是赤裸裸的极端暴力犯罪活动。刘大使要求英方认清形势,立即停止任何纵容极端暴力犯罪活动的言行,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在会见中,拉布提及郑文杰案。刘大使表示,今年8月,郑文杰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深圳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郑文杰对其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其各项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央视记者 田晓春)
  聚焦香港局势
23#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10-14 10:17:39|只看该作者

刘晓明:英某些政客仍没意识到香港已是中国一部分

源自:中国驻英国大使馆
原文标题:驻英大使刘晓明:英国某些政客仍没有意识到 香港已是中国的一部分

  据中国驻英国大使馆10月14日消息,10月12日,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旗舰新闻时事栏目“议程”播出对驻英大使刘晓明大使的直播专访。
  访谈中,针对香港问题,刘晓明表示,他在与英国政界人士的接触中发现,某些政客仍然没有意识到香港现在已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仍将香港视为英国的一部分,仍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这反映出了他们对香港今天发展的愚昧无知。

专访实录如下
  :刘晓明大使自200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在他近十年的任期内,经历了四位英国首相。最近他也十分关注英国围绕脱欧展开的公开、艰苦的政治斗争。刘大使现在来到演播室接受《议程》节目直播专访。欢迎你,大使阁下!英国首相约翰逊表示,英国与中国有广泛深入的关系,英国脱欧后,对华关系依然重要。你在伦敦已经近十年,你如何评价中英关系? 
  :总的看,中英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都致力于建设2015年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开启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3年前。梅首相确认了这一目标。最近约翰逊首相在致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贺信中再一次确认。自习主席访英以来,中英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去年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800亿美元。今年以来,贸易额继续增长。 

  :中英贸易还有增长空间吗?约翰逊首相说,他追求更加强劲的贸易和投资关系,中国对英国有大约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我想中英贸易仍有增长潜力。我们两国互补性很强。英国在高端制造业、生命科学、化学工业等方面有优势,中国在电信、制造业方面能力很强,具有广阔的市场。我们愿意购买更多英国产品。 

  :我们暂时放下贸易问题,谈谈英国脱欧吧。你了解英国脱欧的经纬和有关辩论、争吵甚至敌意,中方如何看待英国脱欧?如何理解这种难以置信大辩论?中方希望英国留在欧盟,还是离开? 
  :我们当然在密切关注英国脱欧进程。英国不仅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伙伴,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我们就广泛国际议题进行讨论。我们希望英国脱欧进展顺利,最终达成英欧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我们也希望如此。 
  :英国和欧盟都是中国重要的伙伴。我们祝你们好运。我们认为,英国脱欧是英国和欧盟之间的事。 

  :我理解你的意思。但对中国来说,英国可以作为中国进入欧洲桥梁,是不是留在欧盟的英国更容易打交道?或是你们希望与英国、欧盟分别打交道?脱欧还是留欧哪种情况更为有利? 
  :对中国而言,我们很难选择。我们努力在现实基础上寻求最好的结果。英国留在欧盟或是离开欧盟都有积极的一面。我们都要抓住机遇。英国提出建设“全球化英国”,我想这是中英合作的一大机遇。 

  :正如你所说,中英关系很好。但中国和欧盟的关系怎么样?我刚才采访的欧盟客人表示,中国越来越强大,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令他们感到担忧。 
  :我们当然希望与欧盟发展强劲的关系。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欧盟来说,中国是巨大的市场。中欧有强劲的经济、文化关系。欧洲一些国家有担忧,这是因为存在误解、缺乏了解。我们希望与欧洲建设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我认为中欧关系依然强劲。 

  :关于香港局势的画面在全世界范围传播,你认为这是否有损中国的声誉? 
  :我认为这无损中国的声誉。相反,这恰恰让某些支持暴力和暴徒行径的西方国家名誉扫地。我认为中国成功实践了“一国两制”,赢得了赞誉。我在与英国政界人士的接触中发现,某些政客仍然没有意识到香港现在已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仍将香港视为英国的一部分,仍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例如,有些人想要英国给香港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持有者授予英国公民身份,这反映出了他们对香港今天的发展的愚昧无知。 

  :中国中央政府是否还坚信“一国两制”? 
  :中国坚定致力于“一国两制”。今年国庆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重申在香港坚持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片面强调“两制”,但忘记了“一国两制”是一个整体概念,“一国”是“两制”的基础。 

  :再讨论一下贸易问题。我们刚刚谈到“一国两制”,你也许了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到的“一个世界、两种制度”的说法。他说,由于中美之间利益的冲突,在汇率、贸易和金融规则方面的矛盾,以及两国地缘政治和军事战略的零和属性,世界将因此一分为二。你对此怎么看? 
  :中国愿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如你所知,我曾两次在美国常驻,外交生涯的一半时间都贡献给中美关系。我们始终认为,没有良好的中美关系,世界不会太平。中方将努力推动中美关系实现双赢。我们不相信零和博弈、“你赢我输”以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中国无意与美国冲突对抗,愿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础的中美关系。 

  :放眼世界,我们看到中美贸易战、美欧贸易战、美伊核对峙、英国脱欧旷日持久、美国可能启动弹劾总统等等,世界形势从未如此纷繁变化,唯一能确定的是中国正在不断崛起。你们可能会非常高兴,只需“坐看世界风云变幻”就行了,因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 
  :你对世界形势描述的很准确。用中国人的话说,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我们不想看到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就无法继续发展。中国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携手建设和平、美丽的世界,建设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不会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希望我们的星球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这样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希望能实现这个目标。谢谢刘大使接受《议程》节目采访。 
  :谢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戏游 发表于: 2019-10-11 10:22:59|只看该作者

刘晓明:有些英国政治人物仍以为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

源自:新京报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近日在伦敦接受了CGTN欧洲区域制作中心的专访。谈到近来香港局势,刘晓明大使指出,香港的动荡损害的不是中国的国际声誉,反而是那些支持暴力的西方国家的声誉。部分英国政治人物对香港的发展毫无认识,仍持有殖民时期的思想,将香港视为英国的一部分,或以为香港仍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中国政府在香港的问题上始终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但部分人片面强调了“两制”,忽视了“一国”是“两制”的基础,“一国两制”是一个整体概念。
  编辑:杨利
原文标题:刘晓明:有些英国政治人物仍以为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
21#
 伪装妖孽 发表于: 2019-9-3 09:51:43|只看该作者

刘晓明大使英媒刊文:《美国加征关税害人又害己》

源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标题:刘晓明大使在《每日电讯报》发表文章《美国加征关税害人又害己》


  2019年9月2日,英国主流大报《每日电讯报》分别以《美国自食其果,协议依然可期》、《美国加征关税害人又害己》为题,在纸质版和网络版发表刘晓明大使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美国一些人声称“贸易战容易赢”,认为“关税伤害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各种统计数据怎么说。
  纽约联储报告称,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将导致美国每个家庭每年多支出831美元,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每月支出30亿美元的额外税费。穆迪公司预测,如美国继续实施加征关税,2020年将使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损失1000亿美元。世界银行研究认为,贸易战的最大受害者恰恰是美国农民和蓝领工人。近期美国三大股市显著下跌,数万亿美元市值蒸发。摩根大通预计,未来12个月美国衰退的可能性上升至近40%。同时,贸易战使世界经济遭遇更大逆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调降至3.2%,为近10年来最低。世界贸易组织预计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降至3年来最低水平。
  升级贸易战不仅“砸了美国自己的脚”,也让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美方反复无常,中美经贸谈判一波三折。中美如何才能解决经贸争端?我认为坚持以下三个原则至关重要:

第一,讲求诚信。当前的困难正是缺乏诚信造成的。今年6月,中美元首大阪会晤达成三点共识:双方同意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关税,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中国随后采购美农产品,从今年6月底至7月底,共采购227万吨美国大豆,但美方却罔顾事实,指责中国未采购美农产品。近期美方再次违背双方共识,宣布将对约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提高至10%或25%。在中方作出反制后,美方又宣布对这批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再提高5%,甚至声称要求美国企业撤出中国。美方还无视“允许美国公司继续向华为供货”承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宣布将46家华为附属公司列入实体清单。这些出尔反尔、毫无诚信的言行,严重违背了中美两国元首共识,挫伤了双方磋商信心。

第二,平等尊重。中美经贸谈判多次经历反复和挫折,根本原因在于美方缺少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美方违背客观事实,无端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这种做法不仅无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制订的国际规则,还违反了自己制订的所谓量化标准。美方在霸权思维主导下,动辄搞极限施压、肆意采取霸凌主义的做法,害人又害己。

第三,负责担当。大国要有大国担当,也要有大国的样子。中美关系中存在矛盾和分歧不可怕,关键要有解决问题的担当。西方有句名言,“诚实为上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中国人常说,“人无信不立”。中方不愿看到贸易战升级,但不会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让步。我们希望美方展现诚信和担当,与中方共同努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磋商合作解决经贸问题,造福中美两国人民,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每日电讯报》创办于1855年,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主流报纸,读者主要是英政府、议会、工商、文化、智库等各界人士。该报在刊登刘大使上述文章的同时,配发了照片和文字说明,指出“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使他的核心支持群体受到最严重的伤害”。
  文章英文版如下:
  On 2 September 2019,The Daily Telegraph carried an article by Ambassador Liu Xiaoming entitled The US has shot itself in the foot but a trade deal is still within reach。The newspaper‘s website published the article under the title US tariffs will inflict as much damage on America as they will on China。The full text is as follows:
  Some in the US will tell you that the trade war they have declared on China is“easy to win”because“the tariffs are hurting the Chinese and not Americans”。But is that really the case? The statistics tell a different story。
  According to a report by the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the tariffs on Chinese imports will cost the average US household $831 a year and incur a total cost of $3 billion in tax on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every month。Moody‘s Analytics predicts that if the US were to follow through on the outstanding tariff threats,American businesses and consumers will have to pay $100 billion in the coming year。According to World Bank research,the biggest victims of a trade war will be American farmers and blue-collar workers。Recently three major US stock indices plunged,wiping off trillions of dollars in market value。JP Morgan Chase & Co says the probability of a US recession in the coming 12 months had risen to nearly 40 per cent。
  Elsewhere in the world,growth is faced with stronger headwinds as a result of the trade war。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downgraded its outlook for world economic growth to 3.2 per cent,the lowest in almost a decade。Th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predicted the slowest global trade increase in three years。
  By starting this trade war,the US has shot itself in the foot and given the already sluggish world economy an even harder time。And yet the constant indecision on the US side has sent the trade talks through a bewildering series of twists and turns。A deal is,though,within reach if we have the right keys。
  The first is to always go into the talks with good faith,the lack of which is causing the current difficulty。Last June,the presidents of China and the US reached a three-point agreement during their meeting at Osaka,namely that the two sides will restart the trade talks,the US will not add new tariffs on Chinese imports,and the negotiation teams will begin discussions on specific issues。As a follow-up to this agreement,China bought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US,including 2.27 million tons of soybeans from the end of June to the end of July。
  Instead of reciprocating,the US accused China of not purchasing its agricultural products at all and recently announced a 10-25 per cent increase of tariffs on $550 billion of Chinese imports。This was increased by a further 5 per cent following retaliation from China,accompanied by a threat to pull American businesses out of the Chinese market。The US also added 46 Huawei affiliates to the Entity List,going back on its words that“US companies can sell their equipment to Huawei”。Such disrespect for commitments and consensus dampened confidence in consultation。
  The second key is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both of which have often been lacking from the US side。This was seen in the recent US move to label China a“currency manipulator”,which goes against the facts,is in breach of IMF rules and fails to satisfy the quantitative criteria set by the US itself。This is typical of the bullying tactics used by the hegemonic power,but such action will not only hurt trade partners but may also backfire。
  The third key is responsibility。Big countries should have the audacity to shoulder their due responsibilities。It is natural that China and the US have differences。The key is to take actions to find solutions,not simply to blame others for your own problems。In the West,you say that“honesty is the policy”。In China,we have a teaching from Confucius that carries a similar message:“He who has no credibility cannot stand tall。”
  China does not want to escalate a trade war,but nor will it surrender on major issues of principle。It is time for the US to demonstrate its good faith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with China to reach a mutually-beneficial deal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cooperation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This will be good for the people of both countries and help ensure the steady growth of the world economy。
  中美双方同意重启经贸磋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0#
 晨风 发表于: 2019-8-15 22:22:59|只看该作者

驻英大使刘晓明:盼西方媒体公正客观报道香港局势

源自:央视
原文标题: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盼西方媒体承担起应有社会责任 公正客观报道香港局势


  当地时间8月15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香港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刘晓明大使首先向与会媒体介绍了香港近期局势。他表示,一些极端激进分子在香港兴风作浪,打着所谓民主的幌子,掩盖其反法治、反社会、反“一国两制”的真实面目和险恶用心,是兼具欺骗性与破坏性的“新极端主义”。
  刘晓明表示,当前,香港处于关键时刻。如何结束香港乱局,是所有关心香港前途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英国各大媒体头版头条和“封面文章”之问。对实现香港事态平稳有序结束,他提出了四点建议: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止暴制乱、恢复秩序;坚决依法严惩暴力犯罪分子;外部势力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媒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刘大使进一步申明,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绝不容外国插手。他奉劝某些外国势力,尊重中国主权和安全,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立即停止纵容暴力犯罪,不要误判形势,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否则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刘晓明郑重表示,西方媒体对香港今天的局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呼吁西方媒体反思自己行为的社会影响,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公正客观地报道香港局势,不要再为极端暴力分子说项,不要再给香港乱局火上加油,为平稳、有序结束香港乱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共有12家外国媒体,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天空电视台、美国有线电视网、路透社、今日俄罗斯等电视媒体以及《卫报》、《泰晤士报》等纸质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12家中文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央视记者 康玉斌)
  聚焦香港局势
19#
 李雪 发表于: 2019-7-26 10:53:00|只看该作者

驻英大使刘晓明:中英应视彼此为机遇而非威胁

源自:北京青年报
原文标题:驻英大使刘晓明:中英应视彼此为机遇而非威胁

  7月26日,中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官网发布当地时间25日刘晓明大使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内容如下
  尊敬的英国国防部国际安全与政策局局长罗杰·赫顿博士
  各位使节、各位武官、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招待会,与我们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
  92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功勋,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无论保家卫国、边疆建设、抢险救灾,还是撤侨护航、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人民解放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军队始终坚持“三个坚定不移”:
  一是坚定不移地秉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和平,更深知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中国军队始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平基因,始终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平发展战略,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
  二是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国近代史深刻昭示,没有强大国防和强大军队,国家就要遭受外来侵略和欺凌,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发展和繁荣。中国从来没有欺负谁、掠夺谁,当然也不会允许任何人欺负和掠夺。中国人民和军队将坚决捍卫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任何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图谋。
  三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中国是国际安全合作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参与者。中国军队已与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防务安全磋商对话机制,与150多个国家开展了包括人员和军舰互访在内的军事交往。自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已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4万余人次。中国目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维和经费出资也居世界第二位。事实证明,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就越有利;中国军队力量越强,对世界和平的贡献就越大。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65周年。65年来,中英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两军关系也得到顺利发展。双方各层级互动交往活跃,两军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以及反恐、反海盗、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合作取得积极成果。
  当前,中英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昨天,英国新首相约翰逊就职,我们期待与英国新一届政府共同推动两国、两军关系不断向前发展。双方应着眼大局,把握大势,共担重任:
  一要共惜合作成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65年的中英关系史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英关系就能不断向前发展,反之两国关系就会停滞甚至倒退。展望未来,我们应始终牢记历史经验,着眼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珍惜中英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努力维护中英关系“黄金时代”大方向,使两国人民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要共促战略互信。中英历史文化、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关系战略性、务实性、包容性、全球性日益凸显。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双方在倡导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方面共识更加突出。中英应视彼此为机遇而非威胁,不做损害对方核心利益的事,不断加强战略沟通,不断深化战略互信,确保两国和两军关系健康发展。
  三要共担和平使命。当今世界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和复杂性日益突出。中英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中英两国和两军应共同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携手应对恐怖主义等全球性安全挑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世界贡献力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4 09:5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