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阿宝|查看: 3582|回复: 12
[官员

饶毅接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复制链接
4# 金佛山
 火星飞鱼 发表于: 2011-7-7 06:15:05|只看该作者

担任职务

  饶毅主持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30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学术机构演讲(包括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校区、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
  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曾主持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30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世界重要学术机构演讲。
  2016年4月14日,饶毅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2018年,出任“盖德纳奖”医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一:期刊编委
时间期刊名称担任职务
2001~2006Journal of Neuroscience(美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2006至今Developmental Biology (美国)《发育生物学》编委
2002~2005Developmental Brain Research (荷兰出版,美国主编)《发育脑研究》编委
2006至今Brain Research (美国)《脑研究》编委
2000至今Neuroscience Research (日本)《神经科学研究》编委
2006至今PLoS One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杂志》编委
2001~2006Faculty of 1000 (英国生命科学网络评论刊物)《千位教授》成员
2001~2008NeuroSignals (瑞士出版,香港科技大学主编)《神经信号》编委
2003~2005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中国) 《科学通报》编委
2006至今Cell Research (中国)《细胞研究》编委
2005至今Neuroscience Bulletin《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
1999至今《二十一世纪》 (香港)编委
2004至今《科学文化评论》(中国)编委
2004至今《科技中国》 (中国)编委

二:会议任职
时间会议名称担任职务
1998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副主席
2000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主席
2003国际脑研究组织皮层发育和进化会议
IBRO Symposium 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Cortical Specification
主席

三:担任评委
时间单位名称担任职务
1999~200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育神经生物学评审委员
Panelist,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 Panel, NSF会
委员
1998~2000杰出青年基金B类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四:学术兼职
时间单位名称担任职务
2004至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2006至今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02~2005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
2002至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
1999至今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理事会成员
1999至今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6~199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五:教授课程
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学校担任职务
1995~1996发育神经生物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讲课
1996~1999分子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主持
1997~1999神经发育原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主持
1999~2004细胞神经生物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讲课
1997分子发育神经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主持
1998发育遗传学北京大学讲课
2000~2002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持
2003~2004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国科学院讲课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2001~2003神经生物学中国科学院 神经科学研究所讲课
2002~2003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香港科技大学讲课
2005~2006发育神经生物学美国西北大学主持
3# 峨眉山
 茅膏菜根分身 发表于: 2011-7-6 23:06:5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主要成就

一:研究领域
  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
  曾发现两个眼睛在发育中来源于同一形态发生场、发现Slit 为神经导向蛋白质、提出体细胞运动共同分子机理、发现争斗的中枢和外周机理、求偶的分子控制。目前主要研究:1)以分子生物学研究神经环路,2)以新的途径发现神经递质分子;3)用遗传学研究动物和人的睡眠机理;4)用果蝇、老鼠、猴、人,研究重要社会行为和认知的分子和细胞机制。

二:执教课程
  生物学思想与概念 Concepts and Ideas in Biology, Course master,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biology 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 Course master。

三:主要论著
  饶毅的科学论文发表于《自然》、《科学》和《细胞》等杂志。

  1. 科学文化论文
论文名称期刊名称作者期刊信息
纪念世界著名神经生物学家冯德培《二十一世纪》饶毅1996年4月号,102~107
《中国生理学杂志》──一个优秀的研究期刊《二十一世纪》饶毅1996年12月号,103
果蝇研究对发育生物机制的启示《二十一世纪》饶毅1996年6月号,98~99
居里夫人:光荣背后的辛酸《二十一世纪》饶毅1996年8月号,106~109
寻求新颖、幸福感与基因《二十一世纪》饶毅1998年2月号,70~74
慕拉德:巅峰与谷底之间《二十一世纪》饶毅1999年6月号,72
邹冈:在艰难中作出杰出研究的科学家《华夏文摘》饶毅1999年3月19日
神经科学:脑研究的综合学科《二十一世纪》饶毅1999年4月号,101~108
几被遗忘的中国生命科学之父:林可胜《世纪中国》饶毅2001年第一期
沙皇罗曼洛夫家族命运的分子生物学结论《南方周末》饶毅2001
中国科学的发展和挑战──
以生命科学论文在国际期刊上的发表为例
《二十一世纪》饶毅2002年2月号,83~93
令人钦佩的、直率而客观的中国科学家
(邹承鲁 郝柏林)
《南方周末》饶毅2002
学习记忆的研究和华裔科学家的一些贡献《南方周末》饶毅2002
中国在重要科学领域缺席所反映的科技体制和文化问题
──2002年诺贝尔奖引起的思考
《南方周末》饶毅2003
三位有趣的生物学家: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南方周末》饶毅2003
科学环境:一个诞生了DNA模型和12个诺贝尔奖的实验室《南方周末》饶毅2003
居里一家与法国科学院《南方周末》饶毅2003

  2. 生命科学论文
论文名称作者期刊信息
Social regulation of aggression mediated by pheromonal activation of Or65a olfactory receptor neurons in DrosophilaLiu WW, Liang XH, Li YN,
Gong JX, Yang Z, Zhang YH,
Zhang JX andRao Y
Nature Neurosci ,
2011 , 7:896~902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 of male mice
Liu Y, Jiang Y, Si Y, Kim J-Y,
Chen Z-F, andRao Y
Nature ,
2011 , 472:95~99
A subset of octopaminergic neurons are important
for Drosophila aggression
Zhou C, Rao Y, andRao YiNature Neurosci ,
2008 , 11:1059~1061
Netrin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he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DOCK180 in attractive signaling
Li X, Gao X, Liu G,
Xiong W, Wu J,Rao Y
Nature Neurosci ,
2008 , 11:28~35
Both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maintenance of
neuronal polarity require active mechanisms:
critical roles of GSK-3b and its upstream regulators
Jiang H, Guo W, Liang XH,
andRao Y
Cell ,
2005 , 120: 123~135
Netrin requires the focal adhesion kinase and
the Src family kinases to induce axon outgrowth and
to attract axons
Liu G, Beggs H, Jürgensen C,
Park HT, Tang H, Gorski J,
Jones KR, Reichardt LF, Wu JY, andRao Y
Nature Neurosci ,
2004 , 7: 1222~1232
Visualization of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regulated
N-WASP activity during cytoskeletal reorganization in living cells
Ward ME, Wu JY andRao YProc Natl Acad Sci USA ,
2004 , 101:970~974
Role of the chemokine SDF-1 as the meningeal
attractant for embryonic cerebellar neurons
Zhu Y, Yu T, Zhang X-C,
Nagasawa T, Wu JY, andRao Y
Nat Neurosci ,
2002 , 5: 719~720
Signal Transduction in Neuronal Migration: Roles of
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s and the Small GTPase
Cdc42 in the Slit-Robo Pathway
Wong K, Ren X-R, Huang Y-Z,
Xie Y, Liu G, Saito H, Tang H,
Wen L, Brady-Kalnay SM, Mei L,
Wu JY, Xiong W-C, andRao Y
Cell
,2001 , 107: 209~221
Slit, a molecule known to guide axon projection and
neuronal migration, inhibits leukocyte chemotaxis
induced by chemotactic factors
Wu JY, Feng L, Park H-T, Havlioglu N, Wen L, Tang H, Bacon KB,
Jiang Z, Zhang X-C, andRao Y
Nature ,
2001 , 410: 948~952
Vertebrate Slit, a secreted ligand for the transmembrane protein Roundabout, is a repellent for olfactory bulb axonsLi HS, Chen JH, Wu W, Fagaly T,
Yuan WL, Zhou L, Dupuis S,
Jiang Z, Nash W, Gick C, Ornitz D,
Wu JY, and Rao Y
Cell ,
1999 , 96: 807~818
Directional guidance of neuronal migration in the
olfactory system by the protein Slit
Wu W, Wong K, Chen JH, Jiang ZH, Dupuis S, Wu JY, andRao YNature ,
1999 , 400: 331~336
A single morphogenetic field gives rise to two
retina primordi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chordal mesoderm
Li HS, Tierney C, Wen L,
Wu JY andRao Y
Development ,
1997 , 124: 603~615
Similarity of the product of the Drosophila neurogenic gene big brain to transmembrane channel proteinsRao Y., Jan L.Y., and Jan Y.N.Nature ,
1990 , 345: 163~167


四:获奖记录
  2010,中国新闻周刊十年影响力科教领域人物,(获奖)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 四姑娘山
 梦幻意境 发表于: 2011-7-6 14:09:56|只看该作者

人物经历

  1978年~1983年,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学士。
  1983年~198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士。
  1985年~1991年,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博士。
  1986年起,随美国科学院院士Y. N. Jan和L. Y. Jan教授做博士论文研究,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果蝇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
  1991年~1994,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Postdoctoral Fellow,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Harvard University,随美国科学院士D. A. Melton教授,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
  1994年~2004年,任教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Neurobiology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 Missouri, USA。
  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 Chicago, IL, USA。
  2004年起,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2006年起,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Director of Research,Feinberg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2006年起,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2007年~2013年9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表示,科学家不能留恋行政职务,将在科研和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
  2013年4月16日,饶毅应邀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明道楼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的讲座。
  2014年6月18日,受邀在天津医科大学举行讲座,并接受校长尚永丰院士为其颁发天津医科大学“荣誉教授”证书。
  2015年,饶毅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文章含标点535字,赢得9次满场热烈掌声,获得网友转发评论超过10万次。
  2015年1月,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5年9月,饶毅和鲁白、谢宇联合创办《知识分子》,并担任《知识分子》主编。
  2016年4月,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
  2018年4月,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
  2019年6月,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9 04:44,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