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季风|查看: 16196|回复: 54
[漫画

舒飞廉:《飞廉的村庄》连载

 [复制链接1熊猫
41#
 楼主|季风 发表于: 2004-4-16 01:32:09|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一段。猪。
  一头牛如果没有意外,会在飞廉的村庄里活十余年,直到老病死掉。相比之下,猪的命运令人悲伤。春天里男人们到金神庙捉回小猪,活蹦乱跳的小猪在猪圈里成长,变得懒惰肮脏,一脸蠢相,冬天一到,即被主人当作年猪杀掉,或者被金神庙的屠夫下乡来收走,成为第二天早上四里八乡的肉食。一头猪想活过新年,要么是一只母猪,或是配种的郎猪,第二年家里有喜事的人家,也会将年猪留下来。等到第二年,猪会长得更胖吧,看上去很吓人的样子。猪的毛皮,有黑色的,也有白色的,黑白相间的也有,不过很少见就是。养猪是一件很费心的事。每日家里人吃饭之前,得先叫猪喂饱吧。一头猪要吃小半桶的猪食,由糠,麦夫,加上切碎的猪草,猪草皆是由小孩们由田野里挖回来,我记得有一种草名叫猪耳朵,也许就是诗经里的卷耳之类,是猪爱吃的,夏天猪耳朵之类的草长老了,只好到池塘中捞青苔。将大朵大朵的青苔切碎,青苔的汁液令手麻痒难忍。不过将猪食用开水拌好,倒入猪槽中,看着猪大快朵颐的样子,也很开心就是。有几年家里不杀年猪,到腊月的前几天,就让金神庙的屠夫来将喂了一年的猪赶走。母亲忙忙地给猪喂上最后一桶猪食,因为想着它要与我们分别,所以这一餐几乎是完全用的米饭。屠夫将绳圈套在猪的脑袋上,待过了秤,就拼命将它拉走。猪起初还要悲愤地吃两声,一会儿就摇头摆尾由村西的大路上去远。母亲就坐在门口,眼圈就红啦。杀年猪是在冬月里,下午村北的屠夫松山就会应邀过来。本月他会是村里最忙的人吧,会有一个详细的计划,由他的杀猪刀将村里的年猪一一送上西天。松山五十多岁了,还是能够一刀就将刀由猪的颈脖下插到猪的身体中去。小孩们站在一边,一眼不转地看着,猪血如箭一下射出来,生命由猪的身上猛然消失,然后猪被打气筒灌进了空气。被放到松山挑来的巨大的木盆中,浇上开水,将猪毛刨下来,然后打开猪白花花的身体,将猪肉解成一块块。我现在是绝不愿意看见的,可是小时候却一直要等到松山将猪尿泡给我才愿走来。我想,那时对生命的看法,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吧。留着松山吃过晚饭,这一餐饭因为吃到很久未吃到了新鲜的猪肉猪肝,所以特别有印象。然后父亲将松山送到门外,将猪下水递给他作为酬谢,松山便挑着巨大的木盆走入村巷中的月光地里,很远还能在清冷的空气里闻到他身上的酒气。

第五十二段。小孩们的游戏和童谣。
  对在飞廉的村庄里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村庄是他们的乐园,也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了解村中的树木,树木之上的昆虫,禽畜,池塘中的鱼虾,田野中的青蛙,纺织娘,村中的风雨霜雪,四季之变化,已是天生之游戏。其它的还有:棋类。由镇上供销社里买回来的象棋、军棋,只是父母多半不舍得花钱,丢掉一颗棋子之后也非常的麻烦,不过可以向做泥瓦匠的人讨一点马赛克,将字写在纸条上贴上去,自己来画棋盘。最简便的莫过于村里传下来的几种棋。只要捡一把碧绿的楝果,另一方找一点石子或瓷片,就可以下飞廉的村庄里流行的自己的棋。一种叫“成三”,在空地上划由大到小同心的三个正方形,然后将各边的中点连起来,由双方轮流往这些交叉点上下棋子,只在自己一方的棋子成了一列“三”,即可吃掉对方的一颗子。大人也会玩这种游戏。一种叫“夹棋”,每一方三颗棋子,在地面上划出一个正方形,里面再取各边的中点划出正方形,每一方在角上夹住的棋子就算是死掉了,这是三五岁的小孩玩的,当然是要简单得多。一种叫点窝。在地上划出二排正方形,每一排总有五六格吧,然后每一格放五颗石子,再一格一格地轮流放一颗进去,出现空格,即可吃下空格之前的一格中的石子。点窝的时候还可唱歌,歌也是由大人们传下来的。歌是这样唱的:点,点,点大脚,杨家的葫芦瓜子落,不落南,不落北,北上畈的好荞麦。荞麦开花一片白,茄子开花紫红色。金簸箕,银簸箕,哪个的小脚缩过去。女孩子们玩跳绳、抓石子、踢键子,跳房子,不过有些男孩子们在丫头们中间混,也可学到一身的本领,一个小子会抓得一手好石子,跳房子,也不算是稀奇。抓石子一般用五颗浑然的小石头,找到五颗大小颜色一样的小石头,是那些小丫头很重要的事情。抓石子要过七八关的样子,抓一,抓二,什么,一直到飞一,飞二,飞三什么的。跳房子好像是有两种,一种房子像一格一格的田地,别外一种,孩子们叫井,井田这些名堂,也算是乡间的基本的常识了。这一些,城里的孩子也会玩吧,不过规则不大一样就是。男孩子们玩得最多的是分成两队,斗鸡。将一条腿抱在怀里,另一条腿在地上跳,然后去用膝盖顶撞。一方将另一方守着的一个圆圈中的砖头抢回来,就算赢掉了。有时候,村里的小子们也会串在一起,悄悄地跑到田野上,和邻村的小孩子打群架,将田野中的土块扔到对面小子的身上去,不过这样的事被大人知道是要挨骂的,男孩子们的敌人是肖家坝的小子,因为村里的田地正好与肖家坝村子隔着一座池塘,所以那条池塘正是如同楚河汉界,上面常会有土块飞来飞往就是。大月亮的晚上,吃过晚饭,孩子们会出来在村巷里玩,大的一点的孩子会一边跑一边大着嗓门唱:“伢们的,出来玩,莫在家里打脾寒。”歌中固然是有一点诅咒的味道,不过小孩子们在月光地里玩耍,消一消积食,炼一炼筋骨,未必不能防一防那可怕的“打脾寒”。在家里的饭桌边吃饭的小孩听到伙伴的歌,手中的筷子即会扒饭飞快,嘴里还含着饭,即会将筷子往桌子上一射,在父母的咒骂声里,一下子跳到树影交织的月亮地里,去寻那慢慢组成一队的孩子中间去。如果以打脾寒相威胁,小家伙们还不跳到月亮地里来,又有另一首歌会被唱起来:“大月亮,小月亮,坛子底,点油亮。油亮点干了,坛底烧穿了。”意思是,外面的月亮这么大,那个笨东西却要在家里熬灯费油,真是活见鬼啊,还不快点出来玩,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月夜里,捉迷藏,是最好玩的吧,偌大的村子,找到藏在房屋的阴影中的小家伙们可不容易,如果谁要是钻入草垛里,或是爬到树上,那受命来寻找他的小家伙就只好认输算啦。月亮快沉下去,夜已晚掉的时候,开始有父母喝骂小孩们回家,又会有小孩唱道:“扁担开花,各人回家。不回家的,是个爬爬。”意思是,那还回家睡觉的小子,与那还在门口摇尾巴的狗相去也几希了。孩子中有人这样唱起来,其他的孩子当然也是一哄就散了。冬天早上有太阳的时候,一群四五岁的小家伙们会在墙根下挤作一堆来取暖,一边唱:“挤呀挤,挤呀挤,挤出儿来吃白米。”那被挤出队伍的小家伙平白降了一辈,会很沮丧吧,何况也没有真正的白米给他吃。这些小把戏们玩的游戏里面,还有一种叫“打豆腐”,两个小家伙面对面,手牵手,然后彼此转过身,手还是牵着,变成背对背,然后又转过来,,那样子还真是有一点像过年的时候,推磨磨黄豆打豆腐的样子。也有一首唱的:“东边高,西边矮,一块豆腐打几块?”回答是几块,两个小把戏就得扭几个回合。小把戏们玩在一块儿,好得像一个娘养的兄弟,不过吵架也是常有的事,常常有一个小家伙伸出大拇指,与另外一个家伙的大拇指一对,就表明,他们现在“仇掉了”,不玩啦,散伙了。其中一个小家伙就可以唱:“你不和我玩,我有人玩,我到天上打鼓玩,天上有个大花园。”真是超级的阿Q精神啊。在月光地里,小孩们还常做“闯麻城”的游戏。一群小孩站成一堆,另外一群小孩过来将他们冲散。一边唱着:“天上满天星,地下闯麻城,麻城闯不破,是个孬家伙。”这个游戏可能也只有飞廉的村庄一带才会有吧。几百年前,本地的居民由江西麻城一带迁居过来,当地地方志上称之为“麻城过籍”,留在小孩们的谣曲中的,想必就是当年的艰难的回忆吧。
42#
 冉云飞 发表于: 2004-4-16 16:45:22|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好东西,是近期画的吗?书出来没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3#
 leikang 发表于: 2004-4-17 11:59:17|只看该作者
倪剑雄龙门阵
地点:成都画院·同仁路·青羊区·成都
时间2003-07-20市 17:20:33
44#
 楼主|季风 发表于: 2004-4-18 11:02:45|只看该作者
书很快会出版,出版社打算拿去参加本月的二渠道发行定货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5#
 冉云飞 发表于: 2004-4-19 22:51:32|只看该作者
好的,到时拿给兄弟学习学习!
46#
 王俊 发表于: 2004-4-20 10:46:06|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7#
 罗子兰 发表于: 2004-5-24 17:48:38|只看该作者
非常喜欢这中散发着泥土纷香的文字。还有那写妙趣横生的图。
48#
 楼主|季风 发表于: 2004-6-3 04:29:32|只看该作者
第五十三段。村里的游戏续。
  小孩子们游戏还有:弹玻璃球。来村里卖杂货的汉子,每一次总要带一堆花花绿绿的玻璃球吧,装在那些男孩子的裤袋里,哗啦啦地响,斗鸡一毕,即翘起屁股在地上划出线,挖出窝比试起来,到吃晚饭的时候,那倒霉的小子输光了口袋里所有的玻璃球,哭丧着脸往家里走的样子,真令人同情啊。迷上弹玻璃球的小家伙,两颗玻璃球碰到一起的清脆的声响,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吧。斗纸烟盒子。有一阵男孩子们热衷于收集烟盒子,将收集到的纸烟盒子折成纸片去寻人斗,往地上一摔,然后轮流来用手拍转,谁拍到就归谁。为了找到稀罕而贵重的烟盒子,大家常结伴到铁路边,低着头沿铁道向前找,那些客车中的旅客随手扔出窗外的烟盒子。推铁环。每一个男孩子都会做一个铁环用铁勾子满村推吧,就像每一个男孩子会做一把木头的枪一样,当然,还有一样东西,每个人也会有,就是陀罗,偷偷地用父亲的斧头与木头劈出来,塞到口袋里,然后用布片做一根小鞭子,再来打谷场上比试。父亲们看见了,也不会说吧,这样的事,他们小时候一定也是孜孜不倦地干过的。小丫头们是不会做上面几件事的,她们长到八九岁的时候,一律会迷上织毛线吧,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两根竹条,口袋里放着一团线圈,装模作样地织着手套啊,什么的,鬼知道她们人生的第一件纺织品,被她们拆了又织,织了又拆,来回捣鼓了多少回。

第五十四段。村里的童谣续。
  小时候唱过的一些童谣,有一些还记得。一堆毫无意义的句子,想起来却是很亲切啊,尽力地回想,抄一些在下面。《张打铁,李打铁》: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割大麦,大麦还未黄,我要回去扫稻场,稻场还未干,我要回去做鞋穿,鞋未破,用刀剁,刀剁不断,炒油盐饭。由打铁到吃油盐饭,几无道理可讲吧,但是这个歌里倒是有一个挺勤快的小子。《三岁的伢会栽葱》:三岁的伢,会栽葱,一栽栽到河当中,过河的,不伸手,尽他开花结石榴。石榴里面一坨油,姐妹三个来梳头。大姐梳个团团头,二姐梳个黄鹤楼,只有三姐不会梳,梳得个白洼钻泥鳅。栽葱与梳头没有关系,不过这倒是嘲笑那些臭美的小丫头们的一首好歌吧。小孩子成天流着长长的鼻涕,像两条长龙成天挂在嘴唇上,就会有人唱《流鼻子达》笑话他:“流鼻子达,赶猪杀,大猪杀了一百八,小猪留到过年杀。”
  小孩子们慢慢有了男女的分别,知道有的人是男的,有的人是女的,有一首歌《大麦黄》:大麦黄,小麦黄,儿伢不睡女伢床。大麦稀,小麦稀,儿伢不穿女伢衣。男伢与女伢的区别,也像大麦与小麦一样吧。

第五十五段。乡间的童谣续二
  《牙牙碰》:牙牙碰,牙牙碰,儿伢吃了牙齿疼,女伢吃了肚子痛。牙牙碰就是指乡间陂塘上的野蔷薇。三四月发枝后,枝尖又脆又嫩,有淡淡的甜味,这支歌却告诫我们不可打它们的主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设下了这样的禁忌,不过小孩们还真是因此不敢贪上这一口了。
  《前世戳了燕子窠》:前世戳了燕子窠,今生变个瘌痢哥。瘌痢背着锄头挖,挖块地下种芝麻。芝麻芝麻榨成油,瘌痢哥哥搽光头。村里肖雷、艾清头上就长过瘌痢,一群小家伙追在后面唱这一首歌。真是又羞耻又苦闷的事情啊。如果上一辈子,不去戳那个可恶的燕子窠该多好啊,连肖雷自己都相信了。所以村上的燕子,在谁家的梁上搭好了窠,除非风吹下去,是不会有小家伙冒着下辈子长瘌痢的危险去搬梯拿凳做蠢事的。
  《绊根草》:绊根草,节巴多。人家说我姐妹多,我妈说不多。驮三个,抱三个,堂屋三个陪客坐,房里三个包裹脚。塘里三个摘菱角。稻场三个拍绣球,山上三个捡柴火。楼上三个绣花花朵。你说我姐妹多不多。为了生一下传宗结代的男孩,村里有的人家会生养出一大堆丫头来,像剃头匠紫清。越想生儿子运气越是不好。歌里唱的,就好像是他们家一样。绊根草就是经常爬到大路中央的像马鞭一样的长草,一节一节的,有时候,可以爬到一米多长。《伢的妈》:一个伢的妈,会做粑。半升粉子半升沙。又有半桶打糍粑。又有格致又有沙。又有夜营壶倒净茶。又有裹脚扫地下。那是她会供菩萨。这是打架输了之后,骂对手的妈妈的歌,格致,是借音,就是华山论剑时的华山之下,周伯通由身上搓下来喂黄河四鬼吃的东西。用面粉,沙子与格致做出来的馒头,去供菩萨,真是活见鬼啊。这样的歌唱起来,对方的脸与眼睛都会红起来吧。
  《反歌》:唱倒歌,倒唱歌,鸽子进了燕子窠。鸡蛋碰破石头角。老鼠咬了猫子脚。板凳爬上墙。石磙飞过河。先生我,后生哥。妹妹先把十岁过。接我的妈,我打锣。生我的爹,我抬盒。我往家家门前过。看见舅舅在摇家家婆婆。我外婆教我唱过这支歌。时间往后倒流,所以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古怪又滑稽。
  《天上星,鼓鼓盯》:天上星,鼓鼓盯。杨枝杪,锯胡琴。胡琴破,琉璃货。鸦鹊挑水桥上过,哎唷哎唷压不过,猪砍柴,狗烧火。猫子煮饭笑死我。牛坐席,马陪客,驴子端菜跑不得。鸡洗碗,打破盆,老鼠关门笑死人。也是汪梁岗的外婆春上来我们家住的时候,教给我们的歌。每次听到鸦鹊挑水桥上过的时候,我与弟妹们都要捂着肚子狂笑。家门口的动物们被动员起来,在家里,办了一场大大的酒席,想一想它们忙乱起来,学着人来做事的样子,真是有想像力啊。
  《点菜歌》:西瓜员外坐中堂。香瓜儿女排成行,大头菜前来把媒讲,姑娘要自己挑新郎。一嫌冬瓜长得胖。二嫌瓠子个子长。三嫌苦瓜满身刺。四嫌南瓜面皮黄。看上笋瓜人材好。择吉迎亲配成双。红白萝卜抬花轿。大椒来把灯笼掌。金针木耳吹喇叭。葫芦就把钟来撞。迎亲傧相是百合,亲家亲戚坐满堂。半路闯来猪八戒。大好喜事拆了台。吓得丝瓜焉妥了。吓得包菜卷起来。吓得扁豆爬上架。吓得茄子发紫又发白。白藕一见事不好,钻进塘里不敢把头抬。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童谣吧。每次我想起来的时候,脸上就会浮现出微笑。多么好的想像,地道的乡间的情趣。多么好的朴素而有趣的诗,我一辈子也写不出来。
  《松柏杨柳木梓树》:松柏让路让得快,让它千年永常青。杨柳让路让得慢,让它逢春半年青。木梓树,不让路,罚它刮骨熬油点天灯。讲的是一个神仙挑着担子经过树林,有的树精明,让路快一些,有的树笨拙,所以神仙各有封赏,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这样解释为什么有些树冬天掉叶子,有一些冬天不掉叶子,也算是自圆其说吧。
  《九九歌》:头九二九,不能伸手。三九四九,凌破砥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路人要脱单。八九七十二,燕子来说话。九九八十一,穷人有饭吃。这是飞廉村庄版的九九歌吧。我爷爷生前,一到冬天都会讲的。在三九四九里面,砥头,就是舂米的石捣头都要被凌冰凌破的时候,想起五九六九,能够沿河看柳的春日,真是心况神怡。这时候在冬天的最冷的时候,觉得春夏真是太遥远了。九九八十一的时候,就是收小麦的时候吧,这时候,一般的人家,就可以吃上新面粉了。以前的社会,对断了米粮的人家,一定是非常开心的事。
  《初一到初十》: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麻。由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十,分别是上面十样物事的生日。有意思的,是它们的位置吧。因为初一到初十,村里人拜年,就是按亲疏的关系去上门的,初一兄弟,初二舅舅。初三岳父岳母。初四姐妹姑姨,这样排下来。那么对鸡犬过节的次序,也说明了它们在村里人心目中的地位吧。人排要第七位,也说明大伙儿,将人在世上,是看得低低的吧,不过以我的想法,牛要排在羊前面才对吧。
  《三月三》:三月三,蛇出笼,藕出簪,葫芦丝瓜土里钻。正是三月清明的景象。这时候,春阳迟迟,草丛里,已游动着蛇。池塘里,绿荷如簪似箭。而菜地里,种下的葫芦丝瓜籽籽都发出了新芽,由湿肥的泥土里钻了出来。

第五十六段。乡下的童谣续三
  《快打快》:正月认亲二月接。三月生下小儿郎。四月会爬五月走。六月上学读文章。七月进京去赶考。八月中了状元郎。九月走马去上任。十月告老还了乡。冬月得个蹊跷病。腊月一命见阎王。
  这一首歌也是我喜欢的,小时候唱过。那时候觉得滑稽而开心。今天抄出来的时候,心里却觉得非常之伤感。小家伙们在一年里为一个人排满了一枕黄梁般的命运。其实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真实的写照。我已到了八九月的时候吧,虽然中状元郎走马上任之类是笑话,但也是身在村庄外面的游子了。生命已到了初秋的时分,一边写着上面的文字回想着做小儿郎的时辰,多么的伤感!这支歌,我也要教给我现在正在做小儿郎的儿子唱。有一天,他也会明白,金色童年一去不返,人生是多么的短促。
  《荷花出水有高低》:天上星斗摞摞稀,莫笑穷人穿破衣。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母亲常常念叨这首歌。我们家的家境并不好,也许可以怪我们兄妹太多拖累太大,也许是我父亲运气不好,但这一切,也要认命吧,就像出水的荷花有高有底,除了命运,能讲清是什么道理呢。我现在也是这么想的。
  《尖黄陂》:尖黄陂,绞孝感。又尖又绞是汉川。从小到大,常有人用这几句话来嘲笑我这个由孝感出来做事的乡下人,尖是克薄的意思,绞,实则是狡,诗经里面狡童的狡。乡下人为自己解嘲开脱,说是与编斗笠有关系。有的斗笠是尖的,有的是要绞边的,有的是又尖又绞边的。
  《哭娘》:儿子哭娘哼天动地。媳妇哭娘找零搭碎。女儿哭娘翻东找西。女婿哭娘驴子放屁。一家死了娘。灵前自然是哭声震天动地。家里的亲人都得好好表现,不然,岂非是要被全村人笑话。上面两句,讲亲戚间各人的情态,有理,讲到如驴子叫的女婿,更有理。可惜乡下人不读世说新语,不知王导吊前贤的雅事。《告花子搁不得讨米的》:告化子搁不得讨米的。觅鱼佬搁不得摸坑的。争到天光是人家的。小时候我们兄妹四个常常为吃东西什么的打架。这支歌母亲捡出来,正好教育我们。她指着我们的脑门,大喝一句:告花子搁不得讨米的,我们就会像丝瓜一下吓得卷起来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9#
 dujuan 发表于: 2004-6-3 15:20:59|只看该作者
好长哦
50#
 等待孤独烟花 发表于: 2004-6-9 22:06:22|只看该作者
没有比思恋更让人难受的 我已经饱受了几天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5 13:56,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6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