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徐建宁|查看: 11316|回复: 66
[景区·旅游

都江堰随拍

 [复制链接3熊猫
61#
 楼主|徐建宁 发表于: 2005-8-5 13:16:26|只看该作者
53、伏龙观

又名伏龙寺、老王庙、李公庙、李公祠、灌口庙。位于宝瓶口侧离堆之上,是祀李冰的专祠。相传古时岷江中有孽龙为害,李冰父子决心为民除害,李二郎带"梅山七圣"与孽龙苦斗,终于打败孽龙,追到青城山下,将孽龙捉住,用铁链锁在离堆之下。观下深潭,称伏龙潭。北宋时已名伏龙观,并在观中祭祀李冰父子。伏龙观建筑在离堆之上,三面悬崖绝壁,峭壁如削,下临惊涛骇浪,与附近的山、水、城、堰、关、津梁、古迹相辉映于山光水色之中。夏秋时节,江水奔腾咆哮,飞卷脚下,声震山谷。整个建筑为歇山屋面,主殿分为老王殿、铁佛殿、玉皇殿三重,依前低后高地势,坐西向东构筑在中轴线上。1959、1973年,对伏龙观进行培修,增建了亭、阁、重廊,雕塑了花鸟虫鱼,既坚固美观、古朴巍峨,又利于文物陈列、宾客游览。观前大坝中有宽3米、长100多米的青石甬道,若以硬物相击,会发出"嘎嘎"回声。传说甬道下神仙放有"金鸭子",故游人到此,常用卵石击之。观后有观澜亭,登亭远眺,西岭雪峰,青城秀色,古堰雄姿,甚为壮观。寒潭伏龙为灌阳十景之一。伏龙观中陈列的李冰石像,建造于东汉建宁元年(168)三月二十五日。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迁建安澜索桥时于外江河床中出土。像为灰白色砂岩雕琢而成,高2.9米,肩宽0.96米,肩至脚高1.9米,重约4吨。面部丰满,神态和蔼,冠冕长衣,腰间束带,手置胸前。胸襟和两袖有内填米色的线刻隶书题记铭文。陈列于伏龙观大殿左侧的飞龙鼎,俗称"公主鼎",是一件十分精美的珍贵文物。清咸丰年间(1851~1861)在青城山上皇观出土。飞龙鼎呈圆形,鼎口周长2.74米,高1.3米,上有二龙头翘首对视,似欲飞升。下有三腿,铸有兽面,兽掌各抓一圆形宝物。鼎腹六龙盘绕,其他部位饰以云纹花卉。八条飞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云纹花卉,精巧玲珑。这一造型别致、铸造精巧、工艺很高的飞龙鼎,经长期风雨侵蚀而不锈蚀,对研究我国唐代的铸造工艺极有价值。伏龙观前殿右侧平台上的岣嵝碑,亦名大禹碑,俗称镇水碑。为邑人董虞琴在湖北做官时于湖南衡山临摹带回,1919年由知县盛一晋主持刊刻竖立离堆之上。后倒塌,久未恢复。1923年洪水成灾,殃及彭县、崇宁县(今郫县唐昌镇)、新繁县(今新都县新繁镇)一带,当局认为系岣嵝碑倒塌之故。1926年9月,四川清乡督办署令成都水利知事官兴文立即筹资,克日兴建,重新竖立。现碑保存完好,供游人观赏。

都江堰随拍  ExsT2HwF.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IrHeVawP.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3wFssoFG.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0HwOQDLd.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CWKTlSZF.jpg  保存到相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6 13:05:35编辑过]
62#
 楼主|徐建宁 发表于: 2005-8-5 13:25:0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54、离堆公园

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侧,占地6万平方米。因园内有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创建都江堰时的凿山离堆,故名。园内林木葱笼,四季长青,盆景桩头,千姿百态,奇花异卉,争芳斗艳,亭楼阁廊,古朴典雅,假山喷泉,独具匠心,道路迂回,曲径通幽,布局精巧,别有情趣。古为"果园",清末改建为"桑园"。民国初年在园内设"蚕桑局"。1925年,驻军旅长邓国璋为使离堆古迹便于国内外人士游览,改桑园为公园,并请邓锡侯题"都江公园"4字,以作园名。翌年,邓锡侯与秘书长李铁樵来灌县巡视时,将其更名为"离堆公园",并由李撰书楹联悬于大门:"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落成后于进门左侧竖六方塔,塔上镌龚渭清题:"我来自东,经之营之。慎尔优游,俾民还迷。"以示纪念。今"离堆公园"4字为郭沫若手迹。园内有成片的楠木林、杉木林、月月竹林及梅花园、桂花园、盆景园、海棠园和翠柏路,尤以张松银杏、紫薇花瓶、紫薇树屏为世罕见。张松银杏在离堆公园紫藤蔷薇长廊与海棠园间,树龄约1800年,根深叶茂,独立亭亭。原植在三国时西蜀张松故里(今彭州市丰乐乡三圣寺),传为张松手植,故名。树高6.5米,树冠下围直径1.8米,最宽处5米。1952年从张松故里迁植离堆公园。"文化大革命"中被移至成都四川省展览馆,因水土不合,一时枝衰叶落,生命垂危。1978年移回离堆公园,经园艺师精心护理,这株早已绝育的千年古树,1984年竟生了43个"贵子",老树焕发出新姿。该园依地理特点和自然条件,先后建造了可俯瞰内江及翠屏诸山的"带江亭",可眺望外江和青城诸山的"临江阁"及利用天然流水和人工林带修建的荷花池、清晖亭、茅亭、比翼亭、之字桥、紫藤长廊、澄清楼、螺形坛等,带江亭前挂有清黄俞《都江堰》诗集句"恩波浩淼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园内有离堆、伏龙观、李冰石像、飞龙铁鼎、岣嵝碑等文物古迹,有"川西第一园林"之美称。

都江堰随拍  F0m68b3R.jpg  保存到相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6 13:06:24编辑过]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3#
 楼主|徐建宁 发表于: 2005-8-5 13:36:54|只看该作者
55、南桥

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清光绪四年(1878),县令陆葆德用丁宝桢大修都江堰的结余银两,设计施工,建成木桥,名"普济桥"。1925年重建,桥面加宽。1933年,毗河战争爆发,木桥中孔被拆毁,战后修复时,增建了寨门。桥长约133米,4排5孔,白天开放,晚上关闭。1958年,桥毁于洪水,重建时改木桥桩为混凝土桥墩,增建了牌坊形桥门,仍为5孔,长45米,宽10米,正式定名为"南桥"。1979年改建,加高了桥身和通道,仍5孔。桥身为木梁钢筋水泥柱,混凝土桥面,桥头增建了桥亭、石阶、花圃,桥身雕梁画栋,桥廊增饰诗画匾联。不仅保持了古桥风貌,而且建筑艺术十分考究,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

都江堰随拍  K487Fdu7.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0oNHVZu4.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4SLxVpPM.jpg  保存到相册
都江堰随拍  fG7Bffvz.jpg  保存到相册

以下几张是今年2月拍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6 13:07:30编辑过]
64#
 zql8802 发表于: 2005-8-5 15:08:26|只看该作者
构图细腻 气度小点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5#
 楼主|徐建宁 发表于: 2005-8-6 13:12:16|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ql8802在2005-8-5 15:08:26的发言:
构图细腻 气度小点
谢周兄的点评。我感觉也是这样,总觉得场面不够大。我分析了一下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没有去好好选择一个拍摄的角度,拍的还是随意了一些,要不怎么叫随拍哈。^_^。二是受场地和武器的限制(有点在找客观原因哈)。
66#
 楼主|徐建宁 发表于: 2005-8-6 13:14:26|只看该作者
我找了一些文字资料加到图片中了,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帖子对都江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7#
 铁木小平 发表于: 2005-8-6 13:20:04|只看该作者
学习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0 05:51,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