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濮人|查看: 5448|回复: 11

《说濮》(申请连载)

 [复制链接1熊猫
11#
 楼主|濮人 发表于: 2006-9-8 09:50:32|只看该作者
彝等,也有少数藏族杂居。当时濮道、南安等地,处于中原各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交汇区,是各族人民文化交流之地。
汉武帝的抑濮政策与对百粤的抑制政策是一致的。一方面,朝廷与外域既要沟通,又要有这些世居边围的少数民族作为一道缓冲的屏蔽,另一方面又要防备少数民族中的某些强悍力量坐大,威胁到他的统治根基。古今中外的独裁统治者,莫不是大好武功权欲狂,把扩张兴图作为自己巍巍功德的目标。即使是在已经臣服的地方,稍违“圣意”便要引来血劫之灾。当然,汉武帝也不是只顾对少数民族实行高压,在策略上也施展了“大棒加胡萝卜”的又打又拉政策。如元鼎五年平定南越后回师击杀了夜郎王,置牂牁郡又另封了牂牁王,赐给王印。又如在公无前一百年(元封二年)汉武帝“以兵临滇”,强迫滇王“举国降”,却又赐给金银珠宝,新授王印,给以亲善。但这些举措并未买得人心,以至牂牁濮民骚乱,拥众“阻城”。而滇族则在汉武帝重新封王授予印后,举族悄然离去,脱离了汉朝的统治。牂牁与滇,都是百濮族系统的民族重成员。昆明族虽非濮族系统,但自古同滇族往来,在汉武帝为通南商道的用兵过程中同样受到沉重的打击。
12#
 罗子兰 发表于: 2007-11-20 22:33: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现在还有这样一支人吗?没有又是怎么消失的?有又在哪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09:17,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