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阿宝|查看: 5757|回复: 28
[官员

朱永新:“精打细算”也是委员“基本功”

 [复制链接
20#
 川兔子 发表于: 2019-12-8 16:55:51|只看该作者

朱永新:应鼓励已经过大面积市场检验的APP优先进校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朱永新:应鼓励已经过大面积市场检验的APP优先进校
⊙记者:冯琪 校对:刘军

  新京报快讯(记者:冯琪)12月8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谈及教育类APP进校问题。朱永新建议,成立一个APP行业协会,建立严格规范的评价体系和认证体系应,并鼓励已经过大面积市场检验、受欢迎的APP优先进入校园。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朱永新曾就学习类APP进校问题提案,呼吁对学习类App进校园要避免“一刀切”式的监管,建议建立全行业黑名单。
  今年9月,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曾指出,一些学校出现了应用泛滥、平台垄断、强制使用等现象,一些教育移动应用存在有害信息传播、广告丛生等问题,给广大师生、家长带来了困扰,亟须规范和引导。
  9月5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对教育APP实施备案制度。11月22日,《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下发,要求现有的教育APP于今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备案。
  “政策已经有了很大的调整”,对此朱永新表示,与开始的严格控制相比,现在审批环节相对灵活,管理也更为规范。
  同时朱永新提出,好的教育探索,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APP,都是应该鼓励的。“尤其应鼓励那些已经过大面积市场检验和教育实践探索的APP能够比较顺利地进入校园。”
  朱永新建议,全国应成立一个APP行业协会,建立严格规范的评价体系和认证体系,专业、公正地对教育APP进行评价评估和排名,经过评价和认证后才能进入学校。
  朱永新表示:“现在很多已经在市场上经过大面积检验,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非常受欢迎的这些APP,可以优先给它们认证进入校园。”
19#
 吖吖 发表于: 2019-12-3 17:3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朱永新:有人性的教育才能有力量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朱永新:有人性的教育才能有力量

  新京报快讯(记者:冯琪)“教育首先不是为了考高分、不是为了让人找个好工作,首先是帮助人获得幸福的能力……”12月3日,在新浪2019教育盛典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有正确的方向、有人性、尊重人的教育才是真正有力量的。
  朱永新的演讲主题为《教育的力量》。什么才是教育的力量?在朱永新看来,教育的力量是让人成为人,这是教育最重要与最本质的特征。尤其是在人的早期,7岁以前,整个大脑都是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这个时期离不开教育,尤其离不开家庭教育。
  据悉,在朱永新发起的“新教育实验”行动中,全国160多个新教育实验区、5200多个新教育实验学校,朱永新要求每个学校在最醒目的地方写这样一句话:“过幸福完整的生活”。朱永新认为,教育的力量,是让个人幸福。教育首先不是让人考高分,不是让人找一个好工作,教育首先应该是帮助人获得幸福的能力,帮助一个人拥有内心的宁静。
  “教育的力量,还在于让国家富强”。朱永新称,世界上那些伟大的国家,无一不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朱永新表示,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言,“国家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演讲中,朱永新还回答了“教育如何才能真正有力量”。好的教育能够帮助人更好地成长,需要提醒的是,教育的力量有的时候也会产生反力量、负能量。他认为,首先就是教育要有正确的方向。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没办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否则他连同他所接受的专业知识,更像一条受过很好教育的狗,而不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朱永新认为这一观点为教育敲响了警钟。
  “教育要有人性、要尊重人,要让人成为一个真正有理性、有良知、有道德感、有理想、有追求、有生命的激情、能够不断成长的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朱永新说道。
  新京报记者冯琪校对刘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antibody 发表于: 2019-10-29 16:53:00|只看该作者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谈未来教育:文凭不再重要

源自:半月谈
原文标题:朱永新谈未来教育:文凭不再重要

  互联网的出现正不断颠覆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是否也会被颠覆?未来教育是什么样的?许多人都在寻找答案。研究中国教育多年的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近年来也致力于此。
  朱永新在今年出版的《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一书中,从历史的角度、世界的角度,对当下教育进行了反思,并从发展的角度对未来学校进行了全面重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未来教育的全新画面。近日,半月谈记者就这一话题对朱永新进行了专访。

朱永新
到教育之外去寻找答案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当前,从城市到农村,教育焦虑情绪弥漫。一些旨在保障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的改革政策出台后,甚至产生反作用,被各界寄予厚望的学校制度、学习方式也被越来越多人诟病。您是如何看待当下整个教育生态的?
  :教育的问题需要到教育之外去寻找答案。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应试主义的教育体制和文凭至上的学历社会。我们对学生只有一个标准:能否考取名牌大学;对学校只有一个评价:考取名牌大学和本科的比例。
  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学校和家长都在层层加码,不断增加学习的难度,学习内容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考试内容越来越深,也越来越怪;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
  以上种种问题,教育自身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这些问题能改变,整个教育就会不一样了。

  :您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我国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把读书作为敲门砖的传统。但是,一些人把分数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这样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功利性,忽略了教育人性的一面,加剧了教育焦虑。
  教育有很多基本常识,而当下,公众教育素养相对缺乏。什么是好的教育?人的一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考取一个好的分数,上一所好的学校,还是为了让人的发展更完善、更幸福,更好地成为他自己?
  我认为,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我们的家长需要更多地去了解教育的基本常识,承认孩子的差距。我们的教育不是去补短,而是要扬长。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判断教育成功与否,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出发;推进教育的改革,也应该从这样的原点开始。

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
  :您曾说过,中国教育有弊端,但怒目金刚式的斥责、鞭挞,虽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对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您有什么看法和行动?
  :现在的学校制度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这种体系强调的是效率,是以牺牲个性为代价,把孩子集中于教学大纲下,比如同样课程,有些孩子学起来很容易,有些孩子根本就听不懂。
  2000多年前,孔子有两大教育理想:第一大理想是“有教无类”,这是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第二大理想是“因材施教”,这是关于个性化教育的问题。为了这两大教育理想,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努力、在推进,但是一直没有真正实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两大教育理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技术作为手段,这个影响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了。第二个层次就是改变整个教学模式,比如说慕课。第三个层次是改变教育结构。只有打破传统学校固有的结构,才可能有真正的变革发生。
  我认为,未来,学校会被学习中心取代,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学校被学习中心取代,是否意味着传统的学校不再存在?学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学习中心,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现在的每所学校在一定意义上讲都像信息孤岛,未来的学习中心则是由一个个网络学习中心和一个个实体学习中心构成的学习社区。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学校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未来的学生可能在一个学习社区的不同学习中心学习,在这个中心学习数学,在那个中心学习艺术,可以是跨区域的。
  我曾经考察过位于硅谷的斯坦福网络高中。这个学校600名学生,学生注册后在网络上学习,一个星期两天在网上上课。我问他们的教务长,学生学习完全在网上,怎么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教务长介绍,学校主要负责课程的研发与教学,学生的社会性主要通过学生社团的自组织来完成。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的社团,每年社团定期举办线下活动。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未来学生在学习中心如何学?跟今天的学校有何不同?
  :在未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什么,学生说了算,而不是学校说了算。学生不需要完全按照千篇一律的标准化学习内容来学习,每个学生可以自己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节奏,明确学习内容。
  有的国家已有这样的实践。上个世纪60年代在美国开办的瑟谷学校,倡导个性化学习。学校没有安排系统化课程,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计划,自己招募学习伙伴,学校派老师教学。
  未来学习中心的学习内容将进一步定制化。一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学习标准,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天赋潜能和个人兴趣设计个性化课程,从补短教育走向扬长教育,对优秀学生和天才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奖励,对困难学生和后进学生也会提供帮助和支持。


  :学习的内容应该也不一样了吧?
  :我们主张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几年新教育实验一直在研究未来的课程体系,研发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生命教育课程,把人的生命分成三个维度: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分别关注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以及生命的高度。
  教育首先是为了生命而存在,安顿好身体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为了拓展人的生命长度,我们要把关于个人安全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你要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为了拓展人的生命宽度,我们要把人的社会交往技能教给学生;人生命的最高贵之处,是要过精神生活,为了拓展生命的高度,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作为重要内容。

  :学习中心如何评价学生的成绩?
  :现在的考试评价以选拔人才为主要目的。未来的学习评价,将会由现在的重视结果走向重视过程,大数据将会跟踪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时提出改进学习的建议。
  未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将被记录在学分银行。未来的学分银行能够存储、查询学生的所有学习记录,一个人读了什么书、学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等等,都可以储存在学分银行,并得到有效认证。

期待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库
  :现在的技术水平,其实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如几乎所有学校都接通了网络。对于未来的学习中心而言,这也是一个基础工程。您觉得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现在我们所有的教育资源是分散的,分散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大家都在研发课程,水平参差不齐。我提出一个概念,国家要建立一个资源平台,类似于淘宝网,把所有年龄段的所有资源都放在这个平台上。这些资源是经过课程专家委员会评估的,国家可以邀请全世界最好的老师在这个平台讲课。
  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人要想学习任何知识,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找得到;最边远地区最贫困家庭的孩子,在这个平台上都可以免费得到教育资源。它对推进整个教育公平、建设信息化的教育高速公路都会有帮助。它是一个巨大的国家教育资源库,一个最基础的工程,有了这个平台,所有的人都可以随时学习。


  :未来谁将为教育付费?
  :未来学习中心可以采取政府学习券与个人付费相结合的方式。
  现在的学生重复性学习较多。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学英语,放学也会再去补习英语。未来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中心和课程。政府为基本学习内容埋单,个人为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付费。政府毫无疑问会继续提供教育的基本公共服务,而且应该努力为学校、为每个公民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

  :您这种设想目前有没有在实践?蓝图变成现实希望有多大?
  :这是一个设想,具体实施我们正在筹划。我觉得中国是最有可能建设一个最强大的未来学校的国家,我们最有条件通过政府推动,通过官方和民间的合力,实现教育变革,技术上也完全可以实现。我希望筹建国家层面的教育资源库能成为全社会共识,成为国家工程。
17#
 戏游 发表于: 2019-6-1 18:08:00|只看该作者

对话儿童优先倡导者朱永新:城市对流动儿童应一视同仁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对话儿童优先倡导者朱永新:城市对流动儿童应一视同仁
⊙记者:王俊 编辑:陈思

  在教育资源紧张的城市,可适当降低办学门槛,鼓励多元化办学。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受访者供图  68df-hxvzhtf2369215.jpg  保存到相册

  朱永新,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知名教育理论家。
2000年,他发起新教育实验,推广倡导人本价值和通识教育的新教育模式,让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参与到教学生活中。
  据了解,全国已有2000余所公立学校响应朱永新的倡导,投入新教育实践。
  他坚持的理念是,“儿童童年的长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高度、境界和气质,儿童的模样就是未来共和国的模样。”
  今天,在六一儿童节当天,这位“儿童优先”倡导者接受了记者采访,就减负、流动儿童发展、儿童成长等话题介绍了他的观点。

谈减负
所有学习都和考试相关导致减负难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推“减负”,政策层面不断强调,但家长的焦虑似乎没有随着“减负”减轻,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关键还是教育结构要做出变革。减负这么多年减不下来,因为所有的学习都和考试相关,所有的考试都和升学相关,所有升学都和职业相关,一环扣一环,所以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有把环打碎,让教育生态发生根本性变化,才能解决。

  :应该怎么解决?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补短的教育,不是扬长的教育,每个人或多或少会和标准有差距,自己的孩子不补就会落后,社会就会有恐慌心理。我提倡建立学习中心,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在不同的中心学习不同的课程,不把个人的评价约束在单一群体中,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有童年。
  此外,我们社会一直以来的理念是,上好学校才能有好工作,好工作才能有体面的生活,把社会分成三六九等。未来评价人的方式应更多元、更客观,但现在只有分数的标准。
  国外已经有大企业在做这样的尝试,招聘时不提交学历证明,只提交学习经历、能力证明等,淡化文凭。但我们现在很多单位招聘都有人才清单,很看重学历。所以要结构性变革,阻断环环相扣的考评机制,重构教育体系的蓝图。

谈流动儿童
城市应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好的空间

  :中国有几亿流动人口,因此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流动儿童,他们很多无法在随迁地上学,你怎么看?
  :现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城市,教育供给能力会不足,满足不了所有人需求。有几种因素制约流动儿童的教育发展,比如强调安全生命线,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关停很多学校。
  还有就是现在没有调动全社会资源动态地支持教育,现在办学卡得很紧,操场、图书馆、实验馆都要配备,在教育资源紧张的城市,适当降低办学门槛,鼓励多元化办学,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我认为教育资源的多样化是必然的,未来可以构建政府托底,鼓励特色化的办学。比如上海最好的学校是民办,政府就满足公众底线需求,读民办学校政府会给一定补贴,差额的部分自己承担。

  :对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以人为本”是最关键的,城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提供教育保障。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看,流动儿童进入这个城市以后,回去的概率已经很小了。未来他能不能成为城市的参与者,取决于城市在他成长阶段对他的友善度。有远见的城市应一视同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空间。

谈教育投入
“国家队”培养的幼儿教师太少

  :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近年来持续超过4%,有观点提出可以提到5%,你怎么看?
  :经济越发展,教育会逐步增加教育投入,而增加的教育投入只能做增量。增量的部分做什么呢?我认为是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不应是只是学前教育,真正的教育是从0岁就开始,0-7岁的儿童阶段将成为各个国家教育竞争的重要领域,人的成长、行为习惯、认知风格、个性特征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中国有句老话,3岁看大,7岁看老,儿童这阶段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们国家花大量精力做这件事,在很短时间里,学前教育三年的普及率从20%多增长到8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的准备工作不够,老师怎么配备,水平怎么保障等。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发展家居式幼儿园,比如,退休教师、幼教在家带孩子。当然还要强调师范大学发挥的作用,现在“国家队”在幼儿教师培养上是不够的,北师大、华东师大每年培养的幼教毕业生太少了。我全国两会时就提出提案,要发挥国家队在培养学前教育阶段教师的作用。

谈虐童
法律对儿童权利的保障不够

  :你认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很重要?
  :其实孩子成长最关键的人是父母,父母对学生的影响远大于学校。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优秀孩子背后都有父母的影子,父母要成为学习的榜样,要陪伴孩子。现在很多常识没有成为社会共识,比如父母的责任。怎么做父亲、怎么做母亲,可以在学校里设置相关课程,包括媒体可以宣传好例子,形成社会共识。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虐童事件,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体罚,包括冷暴力,虽然没有伤及皮肉,对孩子的影响不亚于暴力。国家对儿童的自我保护还是重视不够。我们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会开设新生命教育,告诉孩子怎么自我保护,当你受到来自他人的暴力应怎么应对。
  社会也应该有清晰的儿童权利意识。1991年中国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成为缔约国,但如果出现侵犯儿童权利的情况,应向哪个部门反映,法律条款落实不够。
  童年生活是否幸福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重视儿童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戏游 发表于: 2019-3-8 23:23:00|只看该作者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妥善处理民办园与普惠园关系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妥善处理民办园与普惠园关系
⊙朱永新(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 编辑肖隆平校对范锦春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2017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左右。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这个指标要求。
  为实现这个目标,一些地方开始进行民办幼儿园关停和转设工作。比如某副省级城市为了完成新型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的目标,将340多所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的政府产权幼儿园全部收回,转为新型公办园。最近陆续又有一些地区采取类似举措,以提高普惠园比例,引发了大量争议并成为舆论热点。
  民办幼儿园也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在政府补助扶持力度到位的情况下,引导民办园朝着普惠性方向发展,这一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是,强制要求民办园转为普惠园,则违背了契约精神和公平原则,容易引发更多社会问题。
  因此,我认为要做好下面三个工作来正确处理民办园与普惠园的关系:
  首先,要尽快扭转政策导向。对学前教育发展目标的表述不能一刀切,应本着“保底线、保基本”的原则提出约束性目标,让各地基于实际制定各自的具体目标。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对《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落实,界定为“努力发展以优质公平为导向的学前教育”为政策目标,在保“质”的前提下做到保“量”,合理、有序增加公办园的数量,为民办园的改革留下空间,防止公进民退。财政资金应主要并优先用于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地区、城乡接合部和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区,用于改造“小、散、乱”幼儿园,提供有质量的保教环境和教育服务内容,培养高素养的幼儿教师队伍。
  其次,科学核算普惠园办园的成本,制定合理、有效、支撑优质发展的财政补贴办法,充分调动民办园举办者的积极性。成本核算应该包括幼儿园办园定位、设计装修与课程开发成本、玩教具和教材质量等方面,尤其是要关注课程体系开发、教师系统培训、高标准运营管理等隐性综合成本。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标准,并根据幼儿园的办学水平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专项计划、积极挖掘扩大增量、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办园行为等。制定并实施政府购买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具体办法,扩大、推广、共享优质的学前教育内容。
  再次,要完善监管,实现普惠与优质并重的发展目标。建立普惠性民办园动态监管体系,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纳入督导评估体系,灵活运用监管结果,建立退出与问责机制。对于未达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考核的园所应考虑整治或退出。
15#
 摩天方 发表于: 2019-3-8 14:53:00|只看该作者

朱永新委员:应尽快净化外籍教师队伍 清理黑外教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政协委员朱永新:应尽快净化外籍教师队伍,清理“黑外教”
源自:王龙龙 李华锡 罗春昊/中国青年网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对外语教育的日益重视,“洋教师”供不应求,培训机构不惜以假乱真,“低价聘请,高价收费”,雇佣大量“洋脸孔”,欺骗消费者等乱象层出不穷。还出现了外籍教师行业分类设置标准较低和外教资质认证机构数量严重不足的状况。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中国青年网 图  ZyS0-htzuhtn6747643.jpg  保存到相册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应该尽快整治外籍教师乱象,强化国内外籍教师管理,建立外籍教育专家公共就业平台,实施外籍教育资质评审登记和分级就业指导原则,发展外教资质认证机构,补齐各方面短板。
  朱永新认为,目前,外籍教师在国内教学过程中乱象频发。国家对真正拥有专业技术和教学技能的外籍教师缺乏平台认证和长期监督,给“黑外教”以可乘之机。部分民办培训机构的少数外教,隐性身份难摸清楚,颇有隐患。
  面对以上外籍教师乱象问题,朱永新建议,要强化国内外籍教师管理。一是统一“外籍教师资格”和“工作签证”双重入门审核标准,建立外籍教师行业招聘准则。统筹建立外籍教师在华教师准入资格审核和需求信息库,尽量缩短紧缺型外籍教师聘用审核时间。二是严格执行外籍教师聘用条件和从业资质规定。对外籍教师队伍情况,尤其是培训机构外籍教师人员进行排查,清理“黑外教”,净化外籍教师队伍。
  “建立外籍教育专家公共就业平台,实施外籍教育资质评审登记和分级就业指导原则。”朱永新称,还要发展外教资质认证机构,通过合格机构申报,成为TESOL或TEFL证书的授权机构,在教育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区域内从事英语教学的外籍教员(含在国外通过网络进行外语教学的外教)进行考核管控,取缔“黑外教”,规范英语教学(含少儿英语教学),建设合格的外教队伍。

  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全国两会新浪特别报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sunsu888 发表于: 2019-3-5 01:23:00|只看该作者

政协常委朱永新"“新”成本届政协起步之年关键词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新”成本届全国政协起步之年关键词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图/新京报网  Jax1-htwhfzr9604552.jpg  保存到相册

  3月4日,我参加了民进组讨论,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情况报告。
  委员们仍是争先恐后地发言,对人民政协起步之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新”。
  的确,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诸多行动,展现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面貌。
  比如组织建设之新。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政协召开了第一次专门研究自身建设的会议,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
  比如参与形式之新。全国政协首次探索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方式,解决了专题协商会和双周协商座谈会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外地委员参加不便的难题,逐步形成一种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其中,以“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远程议政协商会,就有13位委员在北京、浙江、湖南、广东四个会场以及通过手机连线方式发言,前后共有800余位委员通过移动履职平台开展在线互动,积极建言资政。
  比如交流机制之新。为了更好发挥民主党派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建立了各党派参加政协工作共同性事务的情况交流机制。作为政协的民主党派副秘书长,我直接参与和见证了这项工作的推进。我们民进中央也与政协的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育科学卫生体育委员会、文化文史委员会或共同承办协商议政活动,或开展联合调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比如对外交流之新。全国政协首次举办外国驻华使节进政协活动,邀请了41位非洲驻华使节和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到全国政协参观座谈,讲好新型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故事,打破了国际上对于政协的神秘感,也丰富了对外交流的内容和方式。这成为这一年政协工作创新中的一大亮点。
  比如管理制度之新。要论最有创新、最有力度的做法,那就是建立了委员履职档案、常委提交履职报告的制度,改变了过去对委员和常委只有柔性提倡没有硬性约束的情况,一年只开一次会的“年委员”基本没有了,因为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雷人的提案基本没有了。
  新举措,新行动,必将引发新的变化:委员履职用心尽力,调查研究深入细致,建言内容有理有据,提案对策可行可用……这将推动着起步之年的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而这些悄然的变化细节,正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悄然前行的象征。
  其实,又何止政协、何止这起步之年呢?大至行行业业,小至每一个人,每时每刻,用心就能创新。毕竟,每一个今天,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天。而新的美好明天,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点滴创新积累而成。

  让生活更美好·2019年全国两会新浪特别报道
13#
 千牛花露露 发表于: 2018-8-17 17:17:00|只看该作者

“中华儿女”刊发朱永新文《字痴陆衡》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8年7月号刊发了朱永新的文章《字痴陆衡》和陆衡老师的书法作品。
  《字痴陆衡》朱永新
  认识陆衡,是从字开始的。
  1997年,我担任了苏州市副市长。也正是在这一年,苏州古吴轩出版编辑出版了《林散之书法集》。为了宣传这本书,出版社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首发式。作为分管文化的副市长,自然要前去站台。由此,认识了这本书背后的年轻副总编陆衡。在熟悉这本书背后的一些故事中,知道了陆衡为求真迹“死磕”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知道了酷暑时节他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与摄影师用4只500瓦的灯泡拍摄的经历,也知道了他追随林散之先生的一些故事。后来,这本关于字的书获得了第11届国家图书奖,陆衡居功至伟。
  不久以后,陆衡去了南京,受聘为江苏省国画院的院长助理,成为一位专业书画家。从一个与文字打交道的出书人,变成了一个继续与文字打交道的“写字”人。看到了他的书法以后我才知道,他还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家。他曾参加了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近现代书法展等大展,并且获得了首届“兰亭奖”(中国书法最高奖)、“林散之奖”等大奖。
  陆衡不是一位写字的工匠,而是一位文字的“魔术师”。他写的字,一般都是他自己创造的诗句。他的多篇诗歌,被林散之等前辈赞为“唐音”。如他写对于书法创作境界的期盼:“缶庐横绝大江东,铁笔萧萧万里风。岂是萍翁真走狗,樊笼打破最英雄。”如他写对于家乡的深爱:“春风得意水云间,曾醉屠苏明月湾。今夜洞庭秋雨急,扁舟一叶过西山。”尤其他的长诗《傅抱石山水图歌》,被诗词家郭荦先生评为:“沉着痛快,得诗品雄浑之境,实可平视古人!”文化耆宿俞律先生则题诗赞曰:“作诗如制酒,作字即舞蹈。浮生爱少年,为艺欲其老。陆生四十五,已梦池塘草。他年雪两鬓,会当树一纛。傅老天上知,举杯当一笑。呜呼世上纷纷声与色,惟有真才方是宝!”
  陆衡自己最看重的,是研究字。他曾经说过:“诗词、书画都只是表达方式而已,或者说是枝叶而已。根本的是人文本体是否深厚。两耳不闻窗外事,成不了大家;缺乏人文厚度,成不了大家。”他是国内最早研究林散之书法的学者之一。陆续有《林散之笔谈书法》《林散之评传》《林散之书法的鉴定》等专著和论文面世。其中,《林散之笔谈书法》出版以来,已再版近20次,成为研究林散之书法理论最重要的资料。他撰写的《傅抱石大典》则被誉为“傅抱石的百科全书”“新型年谱的开创之作”,已成为研究傅抱石绕不开去的工具书。他撰写的《书法入门》及论文《我说碑和帖》《萧憺碑研究》《论王羲之》《论赵孟頫》《论唐寅》《中国画必须从“八股文”的阴影中走出来》、《书画创新呼唤战略家》等论著,也在书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陆衡不仅研究书家书法,更痴迷于文字本身的奥秘。他认为,目前对于中国文字的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填鸭式,这类教字者往往不明中国文字的正形本义,而让受教者死记硬背,好不容易记住了,但最终还是会提笔忘字;二是戏说式。这类教字者不满于填鸭式教字,试图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但他们往往同样也不明正形本义,而仅凭自己的直觉,“肢解”中国文字。陆衡举例说,如有人将“權(权)”字木旁解释成“权杖”之类。甚至更有人解说,“曾”这个字像一只可爱的小虫子,它顶上有两只倾斜的耳朵,两个大眼睛,和一个四四方方的小身体,底部的“曰”使它看起来有条纹,就像一个卡通蜜蜂一样。这类解说,使本来有机的、充满智慧的中国文字,变成了浅薄的、无机的符号。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字的普及和推广。
  要改变这种现象,就要对中国文字进行探源溯流、爬罗剔阙的工作。但是,中国文字的源流颇多淤塞,清理工作难度非常之大。陆衡深研上古字音和上古字形,经过30多年的研究,对基本文字作了全面梳理,汲取了《说文解字》以来的历代文字研究的学术成果,破解了一批文字的“密码”。如“旳(的)”字,《说文解字》以来一直笼统地解释为“明也”。陆衡通过考索其形、音、义,并结合实证,首次揭示,这是古人聚日光于勺形器,聚光成焦而取明火,所以“旳(的)”字与燧鐆同音。这不仅是对文字本义的发明,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史提供了值得研究的史料。他力求正字、正解,写出了长达600余万字的巨著《正汉字》,初步建立了他的“正汉字”体系。我曾经将他的手抄本样稿送呈著名文字学家许嘉璐先生,得到了先生的好评。先生说,现在像陆衡这样沉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太少了。
  文字是文化的根。根深才能叶茂。陆衡相信,通过文字这个媒介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所以,在研究的基础上,他发愿让中国文字走向民间,将学术成果惠及于民。2016年10月,陆衡国学?书法公开课在苏州宛溪书院隆重开讲。他对2000个常用汉字溯源导流,使汉字变得易教、易学、易记、易用,力图改变汉字教学死记硬背及提笔忘字的现状,使“一周识汉字”成为现实。他亲自编写教材,到学校、街道、机关,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讲解汉字。不久的将来,陆衡的“正汉字馆”正式开馆,这里也将成为他普及中国文字的新的“道场”。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做学问干事业也是需要一点痴劲的。有这样的痴劲,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相信字痴陆衡在这个文字新“道场”里的继续修炼,会以最美的文字书写最好的人生新篇章。

  陆衡自作诗《访吉林大陨石》书法作品释文:
  兹游奇绝冠平生,陨石庞然一世惊。
  试问囫囵天外客,是非天外亦安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3-11 05:48:00|只看该作者

朱永新委员: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中特殊作用

源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陈炜伟、张辛欣)朱永新委员10日代表民进中央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投入产出比高,在脱贫攻坚中应大有作为。
  朱永新说,从调研情况看,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薄弱。二是吸引力不足,贫困家庭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意愿不强。三是发达地区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未能发挥帮扶贫困地区作用。
  朱永新建议,实施“中职教育扶贫国家工程”。通过职业学校给学位、企业给岗位、财政综合保障“三管齐下”,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劳动力)和未完成学业但有就业潜力的青壮年送进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扶贫对象毕业后,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跟踪管理,确保长期稳定就业,避免因失业返贫。
  朱永新建议,实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职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将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部分,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上。办学有特色、直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就业和创业融合前景较好的中等职业院校,应纳入重点支持对象。
  朱永新还建议,实施“东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计划”。鼓励发达地区挖掘职业教育资源,对口帮助贫困地区的中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面向对口扶贫地区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定向招生,或采取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东西部中等职业教育协作联合领导机构,规划教育培训方向,引入合作企业,使学生掌握当地产业发展急需的职业技能或流入地就业岗位急需的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
11#
 花花大姐 发表于: 2018-3-6 11:57:00|只看该作者

朱永新建议建立中国教育博物馆

源自:澎湃新闻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建立中国教育博物馆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

朱永新 东方IC 资料图  lAnc-fxipenn5736283.jpg  保存到相册

  《提案》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博物馆是对历史呈现最系统、最直观、最易接受的形式,建设教育博物馆能够使人民大众了解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然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收集、保存、展示和呈现这些教育文化(文物)资源的国家级、综合性的教育博物馆”。
  “目前,国内仅在部分地区建立了教育博物馆和教育专题博物馆,如宁波教育博物馆、香港教育博物馆、广州考试文化博物馆等。另有一大批高校、中学成立了自己的校史馆,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教育博物馆的作用。”朱永新在上述《提案》中指出,但是,能够整体上呈现中国教育传统和中国教育全貌的、综合性的国家级教育博物馆一直都是空白,与我国作为全球教育大国的地位十分不相称。
  《提案》认为,教育博物馆具有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功能。具体而言,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的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可以分述如下。
  首先,建设中国教育博物馆能够温故知新,促进人们在教育上继往开来的探索。对以往教育遗产和教育发展历程的整理、保存和研究,使我们对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实质、对教育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关系、对现代教育的本质与发展趋势有更深刻和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现有教育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促进当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其次,建设中国教育博物馆是当代中国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教育历史、记忆,将集中展示于教育博物馆中,是鲜活的历史再现,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让国人和世界各国的人们从根本上了解、认识中国教育,认识中国教育的传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的历史,进而更能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这也将有助于增强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再次,通过博物馆的传播教育功能,可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理念,发挥对社会良好的引导作用,凝聚全社会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共识,共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文化。
  基于以上分析,朱永新在上述《提案》中呼吁建立国家教育博物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5:18,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