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23213|回复: 234
[军事

中国空军发展史

 [复制链接]
21#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44:47|只看该作者
歼-6,曾长期作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执行国土防空任务。
歼-6,曾长期作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执行国土防空任务。  歼-6,曾长期作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执行国土防空任务。.jpg  保存到相册
22#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45:1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中国空军在国土防御时期按照人民战争思想建立的作战体系,指挥体系的构成使空军在大规模战争中缺乏独立作战的能力,装备技术和体系完整性上与对手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空军在装备性能上存在的差距促使了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口号,其中一个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另外一个就是“歼6打遍天下”。这两个有着当时特殊环境色彩的口号事实上是无奈的表现,因为中国军队的装备技术与对手的差距过于明显,强调人的作用来抵消装备差距就成为迫不得已的措施,至于“歼6打遍天下”的口号更是纯粹的宣传口号,因为当时的中国空军实在没有什么比歼6更拿得出手的东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46:48|只看该作者
中国空军领导机关非常清楚先进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虽然受条件限制提出了些鼓舞人心士气的口号,而且在新装备发展上确实也出现了错误和走了很多弯路,但是在装备发展上重视装备性能的努力却是积极的。早在60年代中期提出歼8项目时空军就提出了系统的要求,从全天候战斗机需要的机载雷达到中距导 弹都以此为开始,随后开发的歼-9、10、11、13也都以当时的先进装备为目标,只是因为缺乏基础科研和生产能力才使这些努力成为空中阁楼,空军建立前30年的装备发展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中国空军在建立后很长时间里始终执行的是比较消极的防御战略,这一方面是人民战争中从属于陆军装备体系产生的桎梏,同时也是因为当时国内装备供应确实没有积极行动的条件,对国外很多成功的战术和装备思想的接受都处于力不从心的状态。
24#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47:29|只看该作者
歼6      F-6型飞机是中国沈飞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也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攻击任务。F-6是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研制,1960年投入批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曾是解放军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的国产喷气飞机。歼-6生产了近4000架,在近40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连但是已装空空导 弹的飞机也不敢小视歼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52:08|只看该作者
歼-12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由于歼-12的一系列致命弱点,它最终夭折,从未正式服役。

文化大革命前夕我国空军受到政治思想和部分上层人物鼓吹的影响,于67年4月启动“小歼”的研制计划。计划突出新歼击机要小、轻、灵,按当时“开展空中游击战”的设计思想,本意是要研制一种高机动灵活,短距起降,维护简单,造价低廉的小型战斗机。69年南昌飞机制造厂正式接受了研制任务,次年3月正式定名“歼-12”。由我国著名航空设计师陆孝彭同志任主设计师。

原型机于1970年12月首飞成功,73年9月向中央领导做汇报表演,当时叶剑英元帅赞誉其为“空中李向阳”。名如其机,歼-12飞机机动性确实相当不错,参加试飞的飞行员赞叹有加。歼-12正常起飞重量为4450千克,空机重量只有3100千克,占据世界超音速战斗机的“最轻”冠军。由于机体重量轻,相对而言推重比较大,机动性也就相对的好。但重量轻体积小也恰恰是歼-12的致命弱点,其安装武器的空间很有限,固定武器是一门30mm航炮及一门23mm航炮,外挂两枚红外格斗空空导 弹,这在超音速战斗机中算是火力较弱的了。由于有重量限制,加上其机头进气布局,歼-12的电子火控设备被最大幅度的压缩了。机上没有机载雷达,战斗力大受影响。机体轻小的另一个致命弱点是机体内空间有限,无法装载足够的燃油,航程自然很短。这两个弱点直接导致了歼-12胎死腹中。
26#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54:08|只看该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0:57:00|只看该作者
歼七型战斗机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目前装备规模最大的战斗机之一。该机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飞行性能好、轻小灵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维护简单等技术特点,在中国海、空军战斗机装备系统中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原型为米格21,以高机动性闻名,被各国飞行员视为“雷达中的跳蚤”
2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07:18|只看该作者
歼-7战斗机,原型为苏联于1961年转让的米格-21F-13,分代为第二代喷气战斗机,第二代超音速战斗机,是我国目前的主力战斗机,有多种改型。上图为歼-7原型机,采用米格-21F的前开式单框座舱盖。
    米格-21是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在飞行史上,从来没有一种飞机有那么多种改型(30多种),被那么多国家采用(49个国家),并被用于那么多实战中。在苏联,共有15种主要改型的米格-21在三处工厂批量生产了28年(从59到87年)之久。

米格-21的几种原型机曾创下了不下17个世界纪录。米格-21总产量超过8000架,现在还在各国空军服役的尚有5500多架。

米格-21的研制始于54年,原型机很快就在12000米高度飞出马赫2.05的速度而且分别59和60年打破两项当时世界飞行速度记录。在1958年,以此原型机为基础的米格21被批准量产。米格-21与米格-19相比有了重大改进:发动机提供充足动力,使战机的推重比,爬升率,最大速度,加速性都有所提高;武器系统更完善,外挂武器从米格-19的20种增加到68种;维护保养性能好。

1966年1月,首架歼-7在沈阳飞机厂首飞,试飞员是葛文墉。1964年和1965年航空工业部确定成都飞机厂和贵州飞机厂也生产歼-7。后来基型歼-7大约生产了十几架。

歼-7基型装有1门30毫米航炮,可外挂2枚霹雳-2空空导 弹或38枚火箭。进气道进气锥可分三级调节。发动机为一台涡喷-7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38.245千牛,加力56.388千牛。涡喷-7是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于1963年按前苏联Р11-Ф-300发动机开始仿制的,1966年12月国家验收,1967年小批生产。1968年转至黎阳公司试制,1970年开始批量生产。首翻期为100小时,总寿命300小时。1980年后涡喷-基型基本停产。

歼-7基型揭开了歼-7系列的序幕。此后歼-7衍生了众多的改型,包括I型、Ⅱ型、Ⅲ型、A型、B型、E型、M型、MG型、PG型、P型、MP型、FS型、MF型等。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13:38|只看该作者
中国歼7G型战斗机  中国歼7G型战斗机.jpg  保存到相册
3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14:13|只看该作者
中国歼七fs型战斗机
中国歼七fs型战斗机  中国歼七fs型战斗机.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2 19:28, Processed in 0.1404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