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孟良|查看: 23203|回复: 234
[军事

中国空军发展史

 [复制链接]
31#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14:47|只看该作者
中国歼七MG型战斗机  中国歼七MG型战斗机.jpg  保存到相册
32#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17:5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歼教-7,是我国在歼-7基础上发展的双座教练机,由贵州航空工业集团负责研制。81年起贵州航空集团以歼-7II战斗机为原型开始研制工作,85年7月首飞,87年定型。装备部队后用于作为歼-7、歼-8战斗机飞行员的飞行训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3#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19:03|只看该作者
歼9VI-III方案的想像图,歼9项目持续了整整14年最终下马。  歼9VI-III方案的想像图,歼9项目持续了整整14年最终下马。.jpg  保存到相册
歼9VI-III方案的想像图,歼9项目持续了整整14年最终下马。
34#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19:48|只看该作者
霹雳4中距空空导 弹也因为208火控雷达一直没有半主动雷达的制导功能而告下马
霹雳4中距空空导弹也因为208火控雷达一直没有半主动雷达的制导功能而告下马  abbr_30ad939eb64e597c052a404fa051a651.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5#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21:00|只看该作者
中国军队按照全面战争考虑准备的人民战争并没有在实际上出现,现实中的军事威胁与军事准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很多为全面战争准备的战略和战术都没有发挥的场合,反到在实际战争中体现出了军事装备和战略方向上的错误。遭受侵略的全面战争危险在中国爆炸原子弹后已经大幅度降低,等到80年代初期战略导 弹成功后已经算是完全消除,核威慑能力的巩固使对中国的全面侵略危险降低到了最低点。

全面战争准备下的人民战争的基本观念是后退消耗后的反击,通过放弃部分国土削弱敌人并换来战略战术上的主动权,依靠正规战和游击战的消耗逐步抵消对手军事力量上的优势。全面战争中这种人民战争的运用应该说是有效的,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安全形势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已经和抗战时期不同,中国的国防力量在战略上已经成为可以左右形势的力量,美国和苏联都缺乏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全面入侵的能力,反到是中国边境地区和领海的主权危机爆发了多次战争。
36#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21:52|只看该作者
1984年10月1日战略导 弹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核力量
1984年10月1日战略导弹方阵通过天安门广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核力量  abbr_9c038c3c5adf797999c5ddb8ffa45c8c.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7#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22:55|只看该作者
规模有限的边境冲突中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基本无法实施,在边境冲突中的退让只能产生不利的既成事实,即使是在与苏联爆发的珍宝岛冲突中解放军都是死守不退,西沙、藏南和越南的三场反击战都是积极的进攻作战。全面战争危险降低使局部战争的危险性和现实性更加突出,中国军队虽然在多次边境战争中战绩出色,但航空兵部队在其中并没有发挥出与其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在政治考虑之外空军战斗力不足已经成为限制空军使用的关键。

局部战争取代全面战争后空军必须按照战略变化调整自己的作战观念,边境作战中航空兵的作战区域主要集中在边境和对方一侧,军事需要促使航空兵在作战中必须采用更加积极主动的战术,虽然从属和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总体要求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但空军作战观念中开始体现出更强的进攻性和主动性内容。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追击印军。空军在此次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表现。  abbr_5d67be0ebee2fdd3bc5a5f5743119add.jpg  保存到相册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追击印军。空军在此次战争中几乎没有什么表现。
38#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24:17|只看该作者
在对越作战中,空军也只是保持了高强度的威慑巡逻而已。  在对越作战中,空军也只是保持了高强度的威慑巡逻而已。.jpg  保存到相册
在对越作战中,空军也只是保持了高强度的威慑巡逻而已。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9#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25:13|只看该作者
积极防御的作战方式要求空军的战术必须配合陆军的进攻战役需要,航空兵在争夺空中优势和对地攻击中不但要守得住,还必须个通过积极的进攻作战行动保证陆、海军的作战行动实施。局部战争的特点是突然性大、时间短和战争的破坏性强度高,海上和陆地边境的战争往往在很短时间里就会分出胜负,任何兵种在这样的战争形式中都很少会出现持久防御的过程,战争的胜负往往通过短时间边境交战后就能够在总体上确定下来。

传统的以数量填补质量差距的战术已经不能满足局部战争的需要,中国空军在积极防御思想下需要在战斗力上获得优势地位,必须使作战飞机和机载武器性能上达到足以与对手抗衡程度的提高,才能在可能出现的战争中满足立体化协同作战的要求,即使装备性能上存在差距也要在综合战斗力上获得比较平衡。
叙以贝卡谷地空战,充分说明现代空战单凭数量难以弥补性能和体系建设差距  abbr_4c186c912107bf5d40b50fba62d8d7a9.jpg  保存到相册
叙以贝卡谷地空战,充分说明现代空战单凭数量难以弥补性能和体系建设差距
40#
 楼主|孟良 发表于: 2011-4-13 21:26:00|只看该作者

中国航空系统为了保证积极防御作战思想对装备技术水平的要求,从80年代开始对现有装备的技术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取代歼-5、6的歼-7II系列战斗机开始大规模装备和改进,更先进的歼-8II、歼-7III和强-5III在80年代也先后完成,轰炸机和运输机的生产改进也在同时期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空军原本保留用来满足数量要求的旧式飞机则开始大规模退役。中国空军的战略观念和作战体系建设始终受到装备技术思想的限制,早期引进苏联技术和产品建立的装备基础并不系统,利用引进苏联技术生产的作战飞机基本都是50~60年代的水平,国内在1980年前能够向空军提供的装备只是对这些装备的完善。

国内作战飞机的研制速度虽有提高但暂时还无法满足空军的需要,随着国际航空技术装备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国内相关科研系统暂时无法提供满意装备的情况下,中国从俄罗斯批量引进了先进的苏-27SK填补装备空缺,并利用引进技术和成品促进国内战斗机和相关产品的发展水平。苏-27SK引进使中国战斗机达到了世界先进装备的水平,国内作战飞机的改进完善和新机型的发展也在急迫的需求压力下加速进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04:07,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