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泸州发现疑似恐龙脚印化石群 最大脚印长60cm

查看数: 657 | 评论数: 9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7-4 07:24

正文摘要:

源自:四川新闻网 泸州发现疑似恐龙脚印化石群   近日在泸州市古蔺桂花乡在一巨大的倾斜丹霞石板上,村民发现一系列脚印化石群,这批脚印化石群疑似──史前恐龙的脚印。   该脚印化石群位于桂花乡汉溪村,密布 ...

回复

染姐 发表于 2014-7-11 06:24:02
七个脚印
为白垩纪肉食恐龙

  这是叙永县首次确认已经发现恐龙脚印化石。据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原馆长、研究员彭光照介绍,此次发现的恐龙脚印有7个,是同一个恐龙留存下来的,恐龙脚印的方向非常一致,表明恐龙正在匀速前进。经专家测量,每个脚印长约27厘米,宽约20厘米,整个足印成凸型,脚印之间的间距大小都一致。
  专家组认为,当地恐龙种类为兽脚类恐龙,这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恐龙,从足迹可推断恐龙长约4-6米。生活年代在白垩纪时期,距今约一亿年。专家组介绍,脚印凸显的原因应该是当时该地区是湖泊或者河流,恐龙在泥地上踩出脚印后,经过沙子掩盖沉淀形成足模,而后因地质变化,泥质岩层被风化,只留下较硬的砂质足迹。

古蔺叙永恐龙群生存环境无异
  前两日,在距离叙永县不远的古蔺县也发现了生存于同期的恐龙足迹群,该地区的恐龙足印与古蔺是否有所联系?
  彭光照说,虽然古蔺和叙永发现的恐龙脚印都生存于白垩纪时期,但在时间上也有先后。目前专家组正在对叙永发现的恐龙脚印进行考察。“根据留存在石板上的水波痕迹,可以推断出当时这里是水环境。由此可见,古蔺和叙永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二者生存环境上没有什么差异。”彭光照说。杨涛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肖婷实习生任燕(叙永县委宣传部供图)
染姐 发表于 2014-7-11 06:24:02

泸州叙永发现恐龙脚印 村民以为是鸭脚板

源自:华西都市报
U10767P841DT20140711060731.jpg  (文件大小: 46.06 KB, 上传时间: 2014-7-11 06:24, 下载次数: 16)  保存到相册
拍摄恐龙足印
U10767P841DT20140711060738.jpg  (文件大小: 56.5 KB, 上传时间: 2014-7-11 06:24, 下载次数: 18)  保存到相册
手测足迹大小
  继7月8日古蔺桂花乡石凤窝发现中国目前最长肉食恐龙行迹后,叙永县大石乡新阳村也发现了恐龙脚印。昨日,自贡恐龙博物馆专家组彭光照等赶往叙永,对脚印进行实地考察。此次发现的脚印共有7个,种类为兽脚类肉食恐龙,从岩层判断其产出年代为白垩纪,距今约一亿年,这也是叙永县境内首次发现恐龙脚印。

当地村民
曾以为是鸭脚板印

  “这肯定是恐龙脚印。”当地村民李增广说,以前只有一个脚印露出来,大家都以为是鸭脚板印,小孩们放学回家还经常去那块石头上玩耍。因为修建公路改造,河沙把留存在石头上的脚印都掩盖了。这里到底有多少这样的足印?都在哪里?没有人说得清楚。据当地村民介绍,发现恐龙的地方为茶马古道边,古时候下赤水(贵州省赤水市),上叙永都会途经这里。
染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1
这些脚印能说明什么问题?
通过脚印距离 可推算恐龙奔跑速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生邢立达:昨日现场的工作主要对坑内清杂,将所有清晰画上轮廓。接下来还将用薄膜把脚印覆盖并临摹下来,等回到北京后会对脚印做进一步的研究,确定属种以及复原古生态。
  通过每个脚印之间的距离,可以推算出恐龙的奔跑速度,不同的快慢也可以体现出一些古动物群的细节。

2
同去年发现的另一处脚印是否有关?
一个侏罗纪早期一个白垩纪 相差几千万年

  邢立达:整个四川盆地侏罗纪时期的恐龙非常发达,但是侏罗纪之后的白垩纪恐龙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该地区的恐龙足迹群还可以和国内及世界同期的足迹做横向对比,复原出整个盆地在白垩纪时期的古生态。
  此外,去年专家考察团曾在古蔺县椒园乡同样发现过恐龙脚印,但上次所发现的脚印是侏罗纪早期的脚印,与此次发现的脚印相差了至少几千万年。
  徐挺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建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肖婷 实习生:任燕/摄影报道
染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传说故事石达开和红军长征曾从脚印上经过
  传说很多年以前,一次突然发生山体滑坡,形成了长650米,宽65米的石板滩,当时的人们在石板滩上发现了这些坑坑洼洼的脚板印,仔细一看,发现有的脚板印像凤,有的脚板印像龙,在发现这些脚印不久后,人们便在石板滩下面修建了楼阁,由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辨别石板滩上的脚印究竟是龙还是凤,但多数人认为是凤,便取名为石凤窝。
  为了确定石板滩上的脚板印究竟是龙还是凤,楼阁村(2008年更名为汉溪村)老支书陈文思在今年四月,专程找到了古蔺县桂花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徐挺,来石板滩查看脚板印。
  另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条道路曾是一条“茶马古道”。在 太 平 天 国时 期(1862年),石达开在到达大渡河前曾在这里居住了三个月的时间,在距离发现恐龙足迹不远的地方还立有石达开的祭台。红军长征时期,红军四渡赤水,曾从这里走过,还曾借宿过附近群众家里。

祖辈口传有龙脚印好几代曾用来晒谷子
  “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这里有脚板印了。”在距离发现恐龙脚印约300米的半山腰,村民刘延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他记事起,他便听家里的长辈说,附近的山上有龙脚印。
  “只知道是龙脚印,搞不懂是什么动物,也不知道珍不珍贵。”刘延华说,因为这里有龙脚印,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学校的老师和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都来看过,但也一直都没有变化。直到昨日有专家来考查,他才略微懂得,这些脚板印很珍贵。
  “那里有一个很长、很平的滩子,家里还在做农事时,会将收获谷子的背上来晒。”刘延华的妻子张太群嫁过来已经有近30年了,她记得这里以前是个很大的石滩,宽度有近50米,直接连到了两侧的山壁。她说,在石滩上除了中间的足迹比较多,现在被植被覆盖的区域,也曾看到过龙脚印。
染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1
偶然发现6次考察后发文引古生物学家关注

  “从今年 4月中旬到 7月初,一共来石板滩查看了6次,并于7月初在网上发布了关于恐龙脚板印遗迹的文章。”昨日,古蔺县桂花乡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徐挺告诉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自己从小就对大自然很感兴趣,是一名生态爱好者,曾在乡楠小学当过校长,今年四月中旬被调到桂花乡政府党政办,协助旅游开发工作。
  自从听说汉溪村村民反映石凤窝石板滩上的脚板印,不知是龙还是凤,为确定这些脚板印是什么动物留下来的,徐挺多次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查看,徐挺初步认为石板滩上的脚板印可能是恐龙遗留下来的。
  在最后一次考察之后不久,徐挺便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恐龙脚印的报道,顿时引起了国内外著名古生物学家的关注,便于两日后赶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其实刚开始时大家都不认同我的看法。”徐挺回忆道。

2
昨日亲历69米含80脚印为目前最长肉食恐龙行迹

  昨日中午,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同国内外知名古生物专家一起驱车,从桂花乡出发前往恐龙脚印所在地石凤窝,相距有10里。在行驶到一半,因为没有公路,车辆无法再前进,只能靠步行。步行上山近一小时后,记者看到了这片有着恐龙脚印的长石滩。这片石滩长近 650米,石面上几乎随处可见大小不同的石坑。
  刚踏上石滩,专家便激动地说,“这就是恐龙脚印!”随后,专家走向石滩裸露比较明显位置的最高处,开始拉线画探方,每两米便做一个标记。在画探方的同时,专家一边清理坑中落叶,并用不同颜色粉笔标记出不同行迹的恐龙脚印。
  据专家的初步统计,这些脚印留存于白垩纪早期。另据初步统计,此次发现的恐龙脚印有近300个,其中一道恐龙行迹长69米,含有约80个脚印,这一串脚印已经确定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长的肉食龙行迹,甚至可能会成为亚洲最长。

3
试图还原至少3种恐龙留踪迹来此歇脚喝水猎食

  “现场的发现令我非常震撼。”来自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原馆长、研究馆员彭光照说,昨日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不仅面积大、脚印多,并且类型丰富。彭光照介绍,根据脚印的行走方向和大小,现场发现至少应该有3种不同种类的恐龙脚印,分别是蜥脚类、鸟脚类和兽脚类动物。“最大的、圆形的是蜥脚类,稍小的三趾形并带有尖锐爪痕是兽脚类,最小的 有 着 圆 钝 趾 头 是 鸟 脚类。”
  同时,经专家的现场考察及推测,这片长石滩在恐龙存在的时期应该是一片巨大的湖滩,而不远处应有湖的存在。“根据我们的考察,可以推断出这里应该是恐龙喝水的地方。这些小脚印(鸟脚类)是与湖盆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行走的,而大点的脚印(兽脚类)因为是食肉动物既要喝水又要捕食,所以脚印是沿着湖边行走的。”彭光照还说,根据足迹化石的证据,可以推断出当年这些恐龙在这里曾发生过精彩的猎杀。
染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专家考察泸州古蔺恐龙脚印 或为亚洲最长恐龙行迹

源自:华西都市报
U11018P841DT20140709071110.jpg  (文件大小: 28.58 KB, 上传时间: 2014-7-9 07:25, 下载次数: 17)  保存到相册
来自美国的国际权威的恐龙足迹专家马丁·洛克利教授在现场实地考察

69米石滩 踩出 80 个大脚板印
一只肉食龙潜伏湖边 上演杀手本色
中外专家实地考察古蔺恐龙脚印,称遗址或为亚洲最长恐龙行迹

  继去年8月岩壁发现恐龙脚印后,泸州古蔺县再现恐龙迷踪。在古蔺桂花乡,村民们发现,在当地一个名为石凤窝的地方,有着不少恐龙足迹。昨日,中外权威专家对恐龙足迹进行了实地考察。
  据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近300个,至少含3个种类的恐龙,判断为白垩纪早期遗迹。其中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行迹为中国最长的肉食龙行迹,长度为69米,约有80个,最长脚印60厘米。脚印如此密集,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
壳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长石滩曾用来晒谷子
  “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这里有脚板印了。”在距离发现恐龙脚印约300米的半山腰,村民刘延华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他记事起,便听家里的长辈说,附近的山上有龙脚印。“只知道是龙脚印,搞不懂是什么动物,也不知道珍不珍贵。”刘延华说,直到7月8日有专家来考察,他才略微明白,这些脚板印很珍贵。
  “那里有一个很长、很平的石滩,家里还在做农事时,会将谷子背上来晒。”刘延华的妻子张太群已经嫁过来近30年了,她记得这里以前是个很大的石滩,宽度近50米,直接连到了两侧的山壁。在石滩上除了中间的足迹比较多,现在被植被覆盖的区域,也曾看到过龙脚印。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建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肖婷 实习生:任燕/摄影报道
壳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专家考察
发现中国最长肉食龙足迹

  8日中午,记者随国内外知名古生物专家一起前往石凤窝。记者看到,这片有着恐龙脚印的石滩长近650米,石面上随处可见大小不同的石坑。刚踏上石滩,专家便激动地说,“这就是恐龙脚印!”随后,专家从石滩最高处开始拉线画探方,每2米便做一个标记。在画探方的同时,专家一边清理坑中落叶,并用不同颜色粉笔标记出不同行迹的恐龙脚印。
  据专家初步统计,此次发现的恐龙脚印有近300个,这些脚印留存于白垩纪早期。其中一道恐龙行迹长69米,含有约80个脚印,这一串脚印已经确定为中国目前发现的最长的肉食龙行迹,甚至可能会成为亚洲最长。

通过恐龙脚印复原古生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生邢立达介绍,8日现场的工作主要对坑内清杂,将所有石坑清晰画上轮廓。接下来还将用薄膜把脚印覆盖并临摹下来,等回到北京后会对脚印做进一步研究,确定属种以及复原古生态。“通过每个脚印之间的距离,可以推算出恐龙的奔跑速度,不同的快慢也可以体现出一些古动物群的细节。”
  邢立达说,该地区的恐龙足迹群还可以和国内及世界同期的足迹做横向对比,复原出整个四川盆地在白垩纪时期的古生态。此外,2013年专家考察团曾在古蔺县椒园乡同样发现过恐龙脚印,但上次所发现的脚印是侏罗纪早期的脚印,与此次发现的脚印相差了至少几千万年。

至少有3个种类恐龙脚印
  “现场的发现令我非常震撼。”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研究馆员彭光照说,8日发现的恐龙足迹群不仅面积大、脚印多,并且类型丰富。根据脚印的行走方向和大小,至少有3种不同种类的恐龙脚印,分别是蜥脚类、鸟脚类和兽脚类动物。“最大的、圆形的是蜥脚类,稍小的三趾形并带有尖锐爪痕是兽脚类,最小的有着圆钝趾头是鸟脚类。”
  同时,经专家的现场考察及推测,这片长石滩在恐龙存在的时期应该是一片巨大的湖滩,而不远处有湖的存在。“根据我们的考察,可以推断出这里应该是恐龙喝水的地方。这些小脚印(鸟脚类)是与湖盆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行走的,而大点的脚印(兽脚类)因为食肉动物既要喝水又要捕食,所以脚印是沿着河边行走的。”彭光照说,根据足迹化石的证据,可以推断出当年这些恐龙在这里曾发生过的精彩瞬间。

村民传说
石达开曾从这里经过

  传说很多年以前,一次山体滑坡后形成了长650米、宽65米的石板滩,当时的人们在石板滩上发现了这些坑坑洼洼的脚板印,仔细一看,有的脚板印像凤,有的脚板印像龙,在发现这些脚印不久后,人们便在石板滩下面修建了楼阁,由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辨别石板滩上的脚印究竟是龙还是凤,但多数人认为是凤,便取名为石凤窝。
  为了确定石板滩上的脚板印究竟是龙还是凤,楼阁村(2008年更名为汉溪村)老支书陈文思在今年4月,专程找到了古蔺县桂花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徐挺,来石板滩查看脚板印。
  当地村民说,这条路曾是一条“茶马古道”。在太平天国时期(1862年),石达开在到达大渡河前曾在这里居住了3个月,在距离发现恐龙足迹不远的地方还立有石达开的祭台。红军长征时期,曾从这里走过,还曾在附近群众家里借宿过。
壳子 发表于 2014-7-9 07:24:01

泸州古蔺发现近300个恐龙足迹 至少3个种类

源自:华西都市报
U11018P841DT20140709070353.jpg  (文件大小: 13.92 KB, 上传时间: 2014-7-9 07:25, 下载次数: 16)  保存到相册
7月8日,古生物学家在古蔺石凤窝考察恐龙足迹。
  恐龙脚印又现古蔺!在泸州市古蔺县桂花乡汉溪村,村民们发现,在当地一个名为石凤窝的地方,有着不少恐龙足迹。7月8日,在村民们的带领下,来自国内外的权威地质学家来到石凤窝,对恐龙足迹进行实地考察。
  据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恐龙足迹近300个,至少可分为蜥脚类、鸟脚类和兽脚类恐龙3种,根据当地巨厚的红色砂岩可判断,恐龙生存的时期为白垩纪早期。其中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行迹为中国最长的肉食龙行迹,长度为69米,约有80个。专家表示,这或许将是亚洲最长的恐龙行迹。爱好者猜想

发文认为是恐龙脚印
  “从今年4月中旬到7月初,一共来石板滩查看了6次,并于7月初在网上发布了关于恐龙脚板印遗迹的文章”,古蔺县桂花乡政府党政办工作人员徐挺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对大自然很感兴趣,是一名生态爱好者。
  自从汉溪村村民反映了石凤窝石板滩上的脚板印后,为确定这些脚板印是什么动物留下来的,徐挺多次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通过资料分析和实地查看,初步断定石板滩上的脚板印可能是恐龙遗留下来的。在第六次查看后不久,徐挺便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恐龙脚印的文章,顿时引起了国内外著名古生物学家的关注。两天后,古生物学家赶往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其实刚开始时大家都不认同我的看法”,徐挺说。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19:26, Processed in 0.1872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