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探访重庆老宅老街 探寻深宅大院的前世今生

查看数: 1066 | 评论数: 4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4-8-18 07:21

正文摘要:

源自:重庆晨报 下半城老街芭蕉园 还有老重庆的生活方式   自今年6月第二批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及乡土建筑向全社会征集以来,市规划局目前收到了线索40余条,经过梳理,质量相对较好、空间格局较完整的有20余处。   ...

回复

江北靓妹 发表于 2014-8-18 07:21:01
最早是一条“半边街”
  在芭蕉园小巷里,小青瓦、木窗格,传统“巴渝风”很浓。小猫在木梁上乱窜,衣服挂在屋檐下晒,街口小卖部里的婆婆热情地和邻居打招呼。这里有最市井的生活,也是老重庆的缩影。
  当地居民说,这条街因清末种植芭蕉而得名,如今小巷外还有几株芭蕉树,绿色的大叶片随风轻摇。后来,芭蕉园曾一度改名为曙光街,1982年恢复原名。
  芭蕉园面临长江,靠长江一面是东水门城墙。与打锣巷、石灰仓、下洪学巷、望龙门巷相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广会馆、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建筑群,位于芭焦园与下洪学巷之间。正因一边是城墙,只能在另一边修房子,芭蕉园最早是一条“半边街”。居民多了之后,在城墙上搭建了不少简陋的木板房和吊脚楼,使芭蕉园成了一条狭窄的小巷。城墙之下还有一条叫月亮坝的小街。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因年久失修,历经了多年风雨后,芭蕉园很多老房子已经破旧,有的挂上了“危房”牌子。旁边的一些老巷里,不少老旧房屋已经拆除,芭蕉园也在等待最后的结果。

周围有不少老巷子
  在芭蕉园周边和沿线,有不少老巷子,包括望龙门巷、成德里、火麻巷、石灰仓、太华楼一巷、太华楼二巷、芭蕉园巷、打锣巷、东水门上巷、下洪学巷等。
  旁边不远的地方,就是望龙门巷6号大院,如今已经破败。望龙门巷6号大院建于民国时期,当地老人讲,解放前这里是一位区长的府邸。
  很多小巷名字的来历,也很有意思。石灰仓是因民国初年此处设有石灰堆栈而得名;打锣巷因旧时以鸣锣报时而得名;东水门城墙上的街区,则起名为东水门上巷;下洪学巷因有文庙,过去办有黉学,为便于读记,改“黉”为“洪”,并为巷子命名。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2:59, Processed in 0.171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