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由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水荒想到: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

查看数: 2837 | 评论数: 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08-5-24 17:30

正文摘要:

  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367年,东周王室分成东周国、西周国。东周国是小国,备受大国侵凌。东周国与西周国之间,也不断发生矛盾,进行战争。   西周 ...

回复

孙悟彻 发表于 2013-4-28 17:14:59
每年到了 7月份,电视就会报道:许多水库已经超警戒水位。

每年8月份,个别水库就会发生溃坝事故,武警官兵奋不顾身去抢救群众。

请问:为什么不早放水?

为什么不在春天干旱季节放水?

下游干旱缺水时,为什么不放空水库?

孙悟彻 发表于 2012-11-2 17:19:02
感谢版主帮我修改了标题,使得文章更加和谐
孙悟彻 发表于 2011-7-26 15:41:21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2011年7月8—9日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坚持民生优先,二是坚持统筹兼顾,三是坚持人水和谐
孙悟彻 发表于 2011-5-29 17:48:51
今年长江中下游特大干旱,三峡放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10收起理由
leikang + 10谢谢补充

查看全部评分

leikang 发表于 2008-5-24 22:56:29
欢迎孙悟彻先生加盟巴蜀网,希望多多发表高见。
睢文发 发表于 2008-5-24 17:44:25
河南的红旗渠同样面临个问题。
孙悟彻 发表于 2008-5-24 17:32:55
注1  :中国的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并不是一夜之间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某人凭空想出来的。

战国时代“以邻为壑”、“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的事实,以及“乱莫大于无天子”、“天下定于一”的呼声,说明在周秦之际国家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各自为政的独立国家并不能成为历史选择的最终结果。

秦以后,皇帝制度不断为后世承袭、完善和发展,成为一种几乎毋庸置疑的、不二的选择。

这一切,只能以皇帝制度的出现和存在具有某种历史的合理性加以解释。

注2  :秦始皇统一的意义

①统一了行政。把各自为政的庄园政权,编制成全国一统的郡县政府。

②统一了全国的水利调度。

③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的统一,便利了生产与文化的交流。

④在全国实行了雇农制,彻底推翻了农奴制。农奴变成雇农,领主变成地主,土地自由买卖,土地从国有变成私有。

英国、法国、日本,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才把农奴解放为雇农。中国的雇农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1800多年!

这次统一的根本性革命,就在于从农奴制进步到雇农制。

注3  :我建议,按照社会制度,把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如下阶段:

蒙昧时期、母系氏族制(从伏羲到大禹)、父系氏族制(夏)、奴隶制(商)、农奴制(周)、雇农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

黄帝曾孙卞服之子白犬“自相牝牡”,盘古与高辛氏女所生的“六男六女自相夫妻”,表明这是蒙昧时期。“伏羲始制嫁娶”,“知母不知父”,子女“从母所居为姓”,父子不同姓,这是母系氏族制。大禹的儿子启,变革男人出嫁为男人娶妻,才开始了“同姓相传”即父子同姓,父系氏族制开始。成汤革命,开创了奴隶制。武王革命,进步为农奴制。秦始皇实行土地私有制,领主变为地主,农奴变为雇农,是雇农制。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4 20:58, Processed in 0.514801 second(s), 1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