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眉山三苏祠东坡丹荔10年首次挂果 1000元一颗都不卖

查看数: 307 | 评论数: 3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7-25 08:22

正文摘要:

源自:华西都市报 东坡丹荔令人垂涎欲滴。 苏东坡说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苏氏后裔说   愿意出价1万,购买10颗荔枝。“买的不仅是荔枝,更是东坡乡愁。” ...

回复

dejiao 发表于 2017-7-25 08:22:00
1000元一颗都不卖 游客可以免费吃
  当天下午,一片欢呼声中。这些寄托着东坡乡愁的荔枝被摘下枝头,赠予在场大众品尝。“太珍贵了,能吃一颗都太荣幸了!”拿到刚摘的荔枝,蒋蓝高兴地说。
  同样高兴地,还有专程受父亲委托,赶到现场的小杨。“爸爸很爱苏东坡,听说有东坡丹荔,之前想出1万买10颗,今天听说可以免费吃,但他人在外地,所以叫我一定要来。”小杨说,“爸爸觉得,人应该记住乡愁,只有记住了,才会对故乡有更深的情,对身边人有更深的爱。”
  早在7月初,就陆续有来自广东、浙江、湖北等地的苏氏后裔和苏学爱好者,希望通过三苏祠,认购这批东坡丹荔。
  “有出500元一颗的、更有出1000元一颗的。”三苏祠博物馆馆长陈仲文说,为此,三苏祠还专门开了一个小会,大家讨论这批荔枝该怎么办。“我们觉得,这些荔枝是最有古意、最有诗意、最有深意的荔枝,再高的价格都不能体现它的价值。”陈仲文说,“从延续文脉、景仰三苏的角度,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角度,应该让更多人分享这份惊喜,让更多人尝到乡愁的味道。”
  陈仲文表示,从7月24日开始,凡是进馆参观的游客,都可以免费品尝荔枝。“欢迎有缘人到三苏祠,感受这份情怀。”
  游昕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庆黄靖茹摄影报道
  
dejiao 发表于 2017-7-25 08:22:00
  就在这颗挂满硕果的旁边,一株古树类型的根雕格外引人注目,古树周长约2米2,底部根系直径2米多,颜色接近枣红。
  三苏祠特聘副馆长李晓苹介绍,这棵树就是曾被苏东坡魂牵梦绕家乡的荔枝树。“90年代枯死的时候,大家都舍不得挖。但树有树的寿缘,直到2004年又才挖了出来。”
  景点处资料显示,熙宁元年(1068)苏轼三十二岁,在居父丧期间,曾与三老(王庆源、杨君素、蔡子华)游。苏轼将离开眉山时,在家中手栽荔枝树,与三老约定,树长成即归眉山。但世事难料,苏轼这一去,便再也没有回眉山,二十二年后,即元祐五年春,苏轼写下《寄蔡子华》:“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苏东坡想起了老家眉山,想起了旧宅里的那株荔枝树,让人叹惋。”李晓苹说。

专家感叹 东坡乡愁代表中国人的乡愁
  头一次见到东坡丹荔,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辞赋家何开四心情激动。“没想到结得这么好。”得知旁边放的,就是东坡手栽遗物荔枝树根,何开四连连感叹:“好难得啊,恐怕全国也是唯一。”
  看着树根旁印着的《寄蔡子华》,人民文学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双料奖获得者、中国作协散文专委会委员蒋蓝说,古人抒怀时通常会用到一个具体的事物,而苏东坡用了种在家里的荔枝树。“这首诗是苏东坡诗词中,写得非常直白的一首,但感情流畅,用一种非常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他对故乡、对亲人无法割舍的情感。”
  “乡愁是一种圣洁的情怀,它代表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中国很多伟大的文学作品,都是表现乡愁,苏东坡也书写了大量有关乡愁的诗词歌赋。”何开四说,“由于人生经历的关系,苏东坡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可以说,苏东坡有关乡愁的诗词歌赋,就是中国乡愁文化最基础、最典型的代表。”
  中国苏轼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著名苏学专家张志烈说,苏东坡诗词众多,其中描述乡愁的诗句,保守估计不下1000句。在众多诗词中,自己最爱苏东坡在徐州所作的《永遇乐》。“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张志烈感慨道,“过去每每读到这十几个字,我都要流眼泪。他是苏东坡在历经磨难后,内心身体感到无比疲倦,他肯定好想回到眉山、回到纱縠行。但是不管如何期望,心和眼都望断了,还是回不到故乡。”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28 10:38,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13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