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你不在|查看: 7622|回复: 44
[人物·人事

探访“冰花男孩”故乡鲁甸:如今“晴通雨阻”早已消失

 [复制链接]
25#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1-17 14:48:00|只看该作者

鲁甸教育局:冰花男孩收到8千元 一夜暴富不利成长

源自:中国之声
原文标题:“捐赠30多万 冰花男孩只得500”?云南鲁甸这样回应,多数网友表示支持

  最近,云南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王福满因满头“冰花”赶去上学感动网络,社会各界纷纷捐献爱心。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发出捐助倡议,启动“青春暖冬行动”。一批批爱心物资和捐赠涌向这个因2014年发生6.5级地震而举国瞩目的国家级贫困县。
  不过,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伴随出现。有网友发帖称“捐赠机构收30万元善款‘冰花男孩’仅得500元,无法保证把捐款全部用到孩子手上”。对此,云南鲁甸官方昨天(16日)对央广记者做出了回应。
  “冰花男孩”王福满:因为有很多叔叔阿姨帮助我,我很高兴,给我那么多礼物。
  头发、睫毛全是冰花,脸蛋儿冻得通红,8岁男孩王福满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开来后,迅速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被大家亲切称为“冰花男孩”。随后,一批批爱心物资和捐助涌向云南鲁甸。当地党委政府委托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统一接收捐助资金,并统筹资金使用和物资发放情况。
  不过,伴随着爱心和关注,一些质疑声音也随着而来。有网友指出,除1月10号现场发放的500元之外,“冰花男孩”王福满再未获得其他捐助资金。善款只有500元到达王福满的手中?捐助者们不干了。而一些近亲属也对捐助款项没有全部送达孩子手中不太理解。
  对于这个说法,鲁甸县教育局局长陈富荣16号向央广记者解释道,这是一种误读。目前王福满家所收捐款约为8000元,全部来自个人或组织的上门捐赠。而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捐款已达30万元左右。鲁甸全县跟“冰花男孩”类似情况的还有数以千计。王福满本人收到的款项之所以不多,是因为所接受的捐款将用来救助更多类似学龄儿童。鲁甸十分感恩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帮助,但如果将所有捐赠全部交付给王福满,这种“一夜暴露”的畸形慈善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辜负了捐助者们的初心。
  陈富荣:对于社会的捐赠资金,类似小满一样的孩子一起分享。小满是一个个例,如果把30万都给了小满,我想不是捐赠方和我们办这件事的真正目的。以点带面,让这个区域的孩子们实实际际得到社会关爱。
“冰花”男孩领取“青春暖冬行动”捐款(来源:云南青基会供图)
  王福满所在的转山包小学位于海拔2800多米的山顶,冬天最低温度在零下15℃左右,属于乌蒙山冷凉片区的高寒山区学校,也是鲁甸36个边远贫困学校之一。陈富荣介绍,像转山包小学一样,海拔2000米以上的学校全县有45所。
  目前,鲁甸已对海拔2000米以上的学校,每个教室安装了2个取暖器;对海拔2600米以上区域的学校,按照每个学生1顶帽子、1件棉衣、1双手套、1双鞋子的标准给予保障。对全县9000多名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尽力给“冰花男孩”们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陈富荣:小满这个孩子,性格开朗、表达清晰、学习刻苦,用他的话说,他成了网络红人,但是他是普通一员,他会刻苦学习、快乐生活。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会解决他家搬新房(问题),假期送教辅导,今后学习中给予陪伴和辅导,让他能够上好学、健康成长。
  鲁甸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6.5级地震发生后,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共同展开,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10亿元,全县还有3个贫困乡镇、488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摘帽。鲁甸县委书记夏维勇坦诚,鲁甸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历史欠账较多,有网友提出的开通校车等想法,现阶段还无法解决。下一步,鲁甸将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对只有适龄儿童在家留守、“蚕豆带豌豆”的家庭逐一排查帮扶。
  夏维勇:有的家庭父母都外出打工,也没有爷爷奶奶,就是靠大的小孩带小的,类似这种家庭我们都全面排查,落实监护责任。把父母叫回来一个,有困难了政府可以帮扶,但是不能把孩子都丢在家里没人照看。到了农村,有很多具体困难和问题,有的家庭真的是比“冰花男孩”条件还要艰难。
  针对网帖质疑,云南昭通市青基会办公室主任陈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他说,“冰花男孩”王福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云南省青基会面向全省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启动“青春暖冬行动”。“青春暖冬行动”帮助对象是云南省受寒潮影响较为严重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留守儿童,而“冰花男孩”王福满是其中之一。
“青春暖冬行动”捐款发放现场(来源:云南青基会供图)
  在捐款倡议书已经表明,帮助更多的孩子也是这个募捐项目的初衷,提出善款将以每名孩子500元的补助标准给予困难孩子。在捐助行动中,如果捐款有明确指定信息,将根据捐助人意愿发放。既尊重捐赠人的意愿,也兼顾高寒贫困山区学生群体整体的过冬问题。
  对此,一直关注公益活动的律师岳屾山认为,从捐赠流程来看,将最后的善款用于该地区困难孩子的处置方法在法律上没有问题。
  岳屾山:从最开始的倡议书能够体现出捐款的目的是为了这个地区的孩子的话,那我觉得该按照倡议书的约定来处分,在发起的时候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个是针对地区的而不是针对个人的,捐款人应该是注意到,并且在了解了这个信息之后才进行的捐款。这个时候就应该按照倡议书来处分。
  对于此类募捐活动,岳屾山建议,要做到完全公开透明,从而减少来自各方的质疑。
  岳屾山:不管说公开募捐也好,还是私人募捐也好,只要是涉及到公益的,还是应该进行公开透明的公示,比如说我收到三十多万,那这三十多万的构成是什么,我对这三十多万是如何进行支出的,管理费用,行政成本,包括具体到每个孩子给多少,每个孩子的情况大概进行一下介绍,这个孩子是不是符合他们所救助的条件等等,这些都应该进行公示,而不是简单的说我收到三十多万,分配给多少孩子,每个孩子多少钱,我公布一个总数,这样的话可能不够公开,难免引起质疑。
24#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1-17 13:07: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云南昭通市青基会公布冰花男孩70万元善款去向

源自:中国新闻网
  [昭通市青基会公布“冰花男孩”70万元善款去向]截至1月15日15时,累计收到3579笔善款,共计503067.74元人民币。17日,记者从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了解到,团省委、云南省青基会累计下拨703067.74元在昭通市各县区开展“青春暖冬行动”暖冬补助发放活动。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一眼 发表于: 2018-1-17 00:48:00|只看该作者

冰花男孩获捐500元 官方回应其他捐款将帮更多人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云南鲁甸县教育局局长:捐款将用于帮助更多的“冰花男孩”|对话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王福满 东方IC 图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煜)云南鲁甸“冰花男孩”走红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涌向这个西南山城。新京报记者从鲁甸县政府新闻办获悉,目前所有捐款已达30万元左右。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伴随出现。有网友指出,除10日现场发放的500元之外,“冰花男孩”王福满并未再获得其他捐助资金。新京报记者从王福满的父亲处确认,目前王家所收捐款约为8000元,全部来自个人或组织的上门捐赠。
  今日(1月16日),鲁甸县教育局长陈富荣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对捐助款的去向进行解释。陈富荣说,作为鲁甸本地人,自己也经历过头顶冰凌,赶着山路上学的少年时代,王福满的经历,自己感同身受。在整个鲁甸县,像王福满这样的“冰花男孩”,还有数以千计。王福满本人收到的款项之所以不多,是因为所接受的捐款将用来救助更多类似学龄儿童。

捐款用来救助更多“冰花男孩”
新京报

  目前共收到多少捐助资金?

陈富荣
  所有捐助资金,都是由云南省青基会账户统一接收,由青基会来统筹资金使用和物资发放情况。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据,这个数字在30万元左右。

新京报
  如何看待“冰花男孩”只得500元捐助的质疑?

陈富荣
  网上的质疑,实际上是一种误读。总共收到的30万元捐助,属于捐赠人没有指定用途的善款,这笔钱将用来帮助更多类似“冰花男孩”一样的学龄儿童。也就是说,这笔钱并不是单独去给“冰花男孩”王福满的。
  至于为什么又给王福满发了500元,据我所知,是事件引发关注后,有捐助者提出要到王福满所在的转山包小学,向在校学生当面发放捐款。既然捐赠人有这个要求,我们也尽量去配合。这笔指定用途的捐赠,平均到每一名在校生身上是500元,王福满也在这个范围内,标准是一样的。

新京报
  获得捐助后,打算如何去投入到教育建设中?

陈富荣
  现在是有一个解决问题路径,就是先给学校和班级都配备了取暖设备,御寒衣物也正在采购当中,这是过冬的当务之急。目前45所冰凌区学校的418个班级,每个班级都装了两个电暖炉,教育部门与供电部门配合,保障学校电力供应。
  其他的问题,包括开通校车、提供住宿的问题,只能争取逐步解决。

新京报
  鲁甸县还有多少这样的“冰花男孩”?

陈富荣
  王福满所在的转山包小学,属于鲁甸县边远贫困学校之一,这样的学校有36所。除此之外,转山包小学也是冰凌区学校之一,是全县海拔最高、最贫困的学校。
  冰凌区就是海拔2000米以上,冬季处于冰凌、雾凇状态的地区。这样的冰凌区学校,鲁甸全县有45所。如果按照每所学校100人计算,鲁甸还有几千名这样的“冰花男孩”。

看到照片“感同身受”
新京报

  “冰花男孩”在鲁甸是普遍现象?

陈富荣
  这是高寒地区的普遍问题,也是鲁甸教育的现实困难。山路不方便通校车,学生只能走着去上学。我是鲁甸本县人,“冰花男孩”的照片流传时,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当时就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上学之路,冬天很冷,寒冬季节走一个小时山路上学,穿得又薄,那种经历我很熟悉,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新京报
  为什么学校一直没有安装取暖设备?

陈富荣
  主要还是经济的问题,底子太薄。虽然每年鲁甸县财政收入的12%会投入到教育上,但是财政收入总量小,学校分散,又都在山上,还是有顾及不到的地方。

新京报
  有一种建议是将分散的学校进行撤并,从而可以集中资源?

陈富荣
  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但是撤点并校,前提是要方便学生上学,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这些学校分布分散的原因是,居民住得很分散,村与村之间距离很远,实际上不适宜对村小进行撤并。
  对于转山包小学这样百人以上的学校来说,我们认为不在适宜合并的范围之内。

新京报
  未来有什么规划?

陈富荣
  目前,教育部门还是着眼于先处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我相信,未来随着道路交通、经济等方面的改善,可以一一解决现有问题。
  鲁甸教育的困难,不仅仅在于资金,也在历史和现实,在于观念。从根子上来说,鲁甸属于乌蒙山区,是扶贫重点地区,发展教育的压力很大,适龄儿童的求学需求,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之间,存在矛盾。感谢外界对”冰花男孩”的关注,也希望大家关注鲁甸县更多的“冰花男孩”。
22#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1-16 15:07:00|只看该作者

网友质疑30万捐款“冰花男孩”只得500 官方回应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云南鲁甸回应捐赠质疑:让“冰花男孩”们一起分享

“冰花男孩”。 叶龙飞 摄
  中新网鲁甸1月16日电(王艳龙)本月初,中新网关于“冰花男孩”的报道引发关注,社会各界纷纷发起捐赠活动。有网友质疑捐赠金额没有全部发给“冰花男孩”。
  16日,云南省鲁甸县教育局局长陈富荣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心是要让该区域内类似“冰花男孩”们分享,都感受到关爱,并健康成长。”
  2018年伊始,鲁甸县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福满顶着“冰霜”上学的照片引起网友关注,称其为“冰花男孩”。随后,社会捐赠3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
“冰花男孩”。 叶龙飞 摄
  有网友质疑“社会捐赠30万多元,‘冰花男孩’只得500”一事,陈富荣表示,在捐赠人没有指定的情况下,将用于解决类似小满一样的孩子们的问题,大家都能够分享。“如果把30万都给了小满,这应该也不是捐赠方真正的目的,所以以点带面,让这个区域的孩子们都能够实实在在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爱。”
  陈富荣还表示,小满性格开朗,学习刻苦,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将会在他今后学习中给予陪伴,让他上好学,健康成长。
  陈富荣介绍,转山包小学属于鲁甸县海拔2000米以上的45所冰凌学校之一。鲁甸县已对全县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对85名特困留守儿童进行了资助和关怀。给45所学校418个班,每班级配备2个取暖炉。其中,还对海拔2600米以上的7所学校1300多名学生发放手套、保暖衣服、鞋子等,计划于20日左右全部到位。
  此外,鲁甸县正根据每年的惯例开展温暖过冬工作。目前,全县已经投入了200余万元,用于保障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1#
 大惊失色 发表于: 2018-1-16 04:07:02|只看该作者

走近“冰花男孩”:妈妈一定会找到的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走近“冰花男孩”妈妈一定会找到的

2014年鲁甸地震后,王刚奎在王家海子盖了新房子,但至今没钱装修。在新房子里,王福满一脸兴奋。新京报记者 高敏 摄
  因为一张顶着满头冰霜的照片,王福满“火”了,成了网红“冰花男孩”。
  王福满今年8岁,身高一米二,满手冻疮。黑红色的小脸上,眼睛笑眯眯的,牙齿干净整齐。因为感冒,他说话时不时咳嗽几声,鼻涕一直流。
  王福满生活的转山包村海拔2800米左右,是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最偏远的村子之一,年平均气温7.45摄氏度。小福满家距他读书的“转山包力辉苗圃希望小学”(下称“转山包小学”)4.5公里,每天上下学只能徒步往返。
  1月8日是期末考试的第一天。早上7点刚过,他看天气晴朗,穿上一件夹衣和细毛线毛衣走出家门。仅半个小时,山里的气温骤降到零下9度。
  8点40分,当他走过满是沟壑的结冰土路来到学校时,满头白色冰花,眉毛、睫毛上都是冰,衣服领口和褶皱里窝着霜。监考老师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刻,发到了朋友圈。

“我在昆明读了20天幼儿园”
  因为成了网红,王福满的生活突然忙碌起来。1月13日上午9点多,他和姐姐、奶奶,坐着爸爸在昆明“拉活”用的五菱荣光面包车,到镇上接受电视台采访。4天里,这至少是他们第五次进行视频录像。
  直到下午四点,王福满才结束从镇上一路直播到学校的采访回家,吃到了当天的第一顿饭。他打开一包方便面,把热水直接倒进塑料袋里,兜着一袋子汤汤水水,仰着头吸着袋子里的面条。大他两岁的姐姐王福美坐在火炉旁,用碗泡了一袋方便面。
  “如果你前面有一只老虎,后面有一只狼,旁边也有狼,那你怎么过去?”吃完面,他给新京报记者出了一个谜语。姐姐小美在一边应道:“有人居然回答打过去。哈哈哈,那么可怕怎么打过去?”“应该是晕过去了!”说着,两人笑得前仰后合。
  与许多转山包村的孩子不同,王福满小时候去过昆明,还在昆明上过幼儿园。遇到村外的陌生人或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他不会躲到大人身后,低头不语。他能用普通话流利表达,脸上挂着“冰花男孩”照片上的微笑。
  “昆明的学校(幼儿园)就是好,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看电视。”这个8岁的男孩常常沉浸在那段短暂但幸福的日子里,满是回忆。
  那时,小福满才三四岁,父亲王刚奎在昆明的工地上扎钢筋、打零工。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八九平米的房间里,每月房租一两百块。
  在王刚奎的印象里,因为没钱交学费,女儿小美在昆明的小学只念了半个学期,儿子只在幼儿园试读了几天。但小福满总将那段时间放大、拉长。他告诉别人,自己在昆明的幼儿园里读了20天。
  在昆明的日子里,他平生唯一一次吃到了生日蛋糕。他记得那种甜甜软软的感觉,多年后仍然念念不忘。在昆明,他还看过变形金刚的动画片,玩过变形金刚的玩具,知道它们“会变汽车、变武器,特别厉害”。
  “小满说想在昆明,如果有好的条件,昆明的学校各方面都比老家好。”王刚奎说,他一个人挣的钱,“养不活,不够吃,还要出房租费。”

最喜欢蘸着辣椒酱吃洋芋
  2013年,4岁的小福满和姐姐被送回转山包村,和50多岁的奶奶一起生活。爸爸继续在昆明的建筑工地上扎钢筋、打零工,妈妈也留在昆明的一家饭店里打扫卫生,一年多的时间里只偶尔回家。
  小福满的奶奶住在山沟里,算是村里面最深的位置。家里两间二层土坯房,木头门,木头栅栏式的窗户,没有厕所。因为潮湿,他们和大多数村里人一样住在二层的阁楼里。右边一间阁楼有三张床,奶奶带着小福满姐弟,以及小福满上初中的小叔一起睡。左边一间阁楼,是小福满的二叔家。
  从堂屋上到阁楼,要爬木梯。阁楼上没有窗户,不透光,白天也是漆黑一片。爬上爬下要用手电筒,“上面没电。”10岁的王福美说。
  30年来,王刚奎兄妹6人便是在这两间土坯房里长大的。如今,一层堂屋里像样的家具只有一个铺着暗红色毯子的沙发,一排老旧的木柜。在家里,小福满和姐姐看不到变形金刚,只能就着木柜旁边一台20英寸左右的老电视看《熊出没》。
  冬天时,村里自来水管的水压跟不上,福美、福满姐弟要和奶奶到井边打水喝。但福满太小了,每次打水只能提起半桶。
  只有学校里能在冬天喝上自来水。但零下六七度的气温,自来水太冰,教室里又没有取暖设备,小福满担心喝水后会感冒。那就忍着,争取一天都不喝水。即便真感冒了,也没钱买药。“一般就等着,病就好了。”
  转山包村属于高寒山区,只能种植洋芋、苦荞、燕麦三种作物,每年收一季。人们会把洋芋这种最主要的食物变着花样烹饪,煮着吃、烤着吃、蒸在饭里吃。小福满最喜欢的,是蘸着辣椒酱吃洋芋,比洋芋就白饭有味道。
  不过节时,奶奶个把月才会买一次肉,称上两三斤,够两个娃娃吃上两三顿。即便过年,一家人也还是洋芋、米饭,再添一些肉和白菜。
  但在学校食堂,小福满和姐姐每天中午可以吃到一荤两素,白菜、南瓜、西红柿、黄瓜等换着样炒。转山包小学校长付恒说,这是政府补贴的营养餐,每个孩子每天4元。

妈妈走了,再没回来
  王刚奎今年29岁,和小福满的妈妈结婚已经12年了。两人结婚时,未到法定婚龄,既没领证,也没办婚礼。
  因为穷,小福满的妈妈经常和王刚奎吵架。有几次,吵完架后,妈妈一个人从家里走了,联系不上,几个月后才会回来。
  2016年10月的一天,小福满的妈妈回到转山包村说要离婚。王刚奎不同意,把2014年才补办的结婚证藏了起来。“第二天我们五六点醒来她就不见了。”王刚奎回忆,或许夜里三四点,妻子就走了。
  这一次,小福满的妈妈没有回来。
  一年多了,王刚奎一直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妻子。打电话过去,她一开始关机,后来干脆换号。王刚奎从熟人处听到妻子的消息后,还到昭通、昆明报过案,可始终找不到人。
  一天晚上,小福满看到从昆明打工回家的二婶一下子哭了,“妈妈怎么不在了?妈妈怎么不打电话回来了?妈妈过年怎么也不回来了?”王刚奎抱着儿子也哭了:“你妈妈走了。不要我们了。”
  王刚奎说,妻子离家出走的导火索,是他在2014年鲁甸地震后盖的新房──一栋160平米的二层小楼。为了这栋楼,他不仅花光了县国土局补贴的4万多元地质灾害搬迁避难建房款,还投入了一两万的积蓄、六七万的借款。直到现在,他还欠着五万多元的外债未还。“盖房前,每个月还能往家里寄两三百块。现在不寄了,都用来还债了。”
  1月11日,福美、福满姐弟又来看新房了。因为没钱装修,新房至今只有四处透风的水泥和空心砖墙壁,空空如也。
  两个孩子全然不知这套房子与离开的妈妈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们一进门就跑上跑下,在二楼和楼顶逛了一圈。小福满还一刻不停地把玩着屋里的一切东西,废弃的胶桶、锅,尚未安装的插座、发电机。
  “以后我要住在这里,”小福满指着二层朝阳的一个房间说道。“因为这里暖和,离厕所近。而且去上学时还能多睡50分钟懒觉。”新房建在王家海子的公路边,步行到转山包小学只要十几分钟。
  王刚奎的妻子离开后,姐弟俩从不会当着家人的面说“想妈妈”,家人甚至觉得小福满对母亲的记忆已经模糊。但2016年秋天,老师在课堂上放映了一部寻找妈妈的电影,并让孩子们写下观后感。小福满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妈妈一定会找到的。

收到捐款七八千元
  因为偏远闭塞,转山包村在新街镇是最穷的。村里540户人家,264户是贫困户。小福满家有车,在村里还算是中等条件。据村支书耿涛说,村里像小福满一样“丢了”妈妈的娃娃,至少有10户。
  “我们这里自然条件不好,夏天阴雨多雾,冬天太冷。外地人嫁过来受不了,看不上,就跑了。”村委会主任王刚明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情况在转山包很常见。再加上很多村民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生子,没领过结婚证。女方真要离开,连离婚手续都不用办,人直接就走了。“娃娃们很可怜。”王刚明说。
  小福满走红后,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针对贫困山区儿童的“暖冬行动”,统一接受社会捐赠。据中新网报道,1月10日,共青团云南省委等单位到达转山包小学,送去了首批募集的10万元捐款及过冬物资。包括王福满在内,每个转山包小学的学生获得了500元补助。
  王刚奎个人也陆续收到好心人的捐助。大家有的送来现金,有的通过微信转账,至今已有七八千元。此外还有衣服、鞋子、书包等物品。
  1月10日,中建三局昆明分公司还为王刚奎提供了一份新工作,日薪200元,做的还是在工地上扎钢筋的活。王刚奎说,这样三两天就能回一次家,也许还能带姐弟俩到昭通城里读好一些的学校。
  除了上述短期救助,当地还有长期的扶贫计划。据新街镇副镇长李峰介绍,从2018年起,转山包村的扶贫重点是异地搬迁。对于生活贫困难以改变现状,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而且有搬迁意愿的村民,政府计划在新街镇或鲁甸县建安置房来实现异地搬迁。小福满的奶奶、二叔,已被列入异地搬迁名单。
  新京报记者 高敏 云南昭通报道
20#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1-15 12:07:01|只看该作者

红网:冰花男孩并非一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源自:澎湃新闻
“冰花”男孩
原文标题:媒体:“冰花男孩”并非一人,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区域

  程彦暄

  这两天,“冰花”弟弟不仅在国内火了,还火到了国外。意料之外的走红,给小福“招”来了媒体追踪,“引”来了政府关注。小福的爸爸说:很多人打电话来,说可以资助我们家,我很感谢。但是关注的这种热度,总会过去,我怕到时候有这种变化(落差),反而会影响到孩子。我不希望因为这件事让他觉得可以不劳而获,还是要脚踏实地。(1月12日 新华社)
  首先,我们要为小福的爸爸点个“赞”,拒绝他人资助,主动降低小福被关注的“热度”,无疑是当前的正确做法。其次,希望社会各界降低对“冰花”男孩的关注度,与其跟风似地“众星捧月”,不如将爱心投注于更需帮助的群体、区域,因为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有的环境没有阻碍小福积极进取的步伐,也许正是因为艰苦的环境才刺激他刻苦努力求学。古人常言,不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英雄自古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可见,艰苦的环境既是人成长成才的天敌,又是激人奋进的动力。
  画龙关键在点睛之笔,奉献爱心亦要精准定位,“冰花”男孩并非小福一人,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一个区域,我们要帮助他们成长成才,需要的不是你500我1000的对位捐赠,而是在众人拾柴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有效地把“希望教育”这团火燃旺。
  诚如要保护一些濒危动物,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消灭它们的所有天敌,也不是去建设一座又一座的模拟生态基地,而是通过立法、规划、安排专人等形式去更科学地保护它们原有的生存环境,避免它们被非法捕杀,防止它们的生存环境恶化,以此来保护它们更好生存。
  同样对于恶劣环境中的孩子们而言,我们可以去尽己所能地改良他们的教育学习环境,提高安全性,也可以选择支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但切忌直接的物质给予,正如小福爸爸所说的那样,不能给孩子留下“不劳而获”的希望,我们能做的是改善外在条件,而非改变生态系统。
  帮一个人不难,难在帮助一个群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善一个群体,要做的不是各种捐赠,而是由内而外的自我转变、进步、成才。请让“冰花”男孩们继续韬光养晦厚积薄发,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己所能默默关怀。
源自:红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一眼 发表于: 2018-1-14 14:07:01|只看该作者

冰花男孩收7千元善款 其父:新房没钱装修未入住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冰花男孩”之父:已收到七千元善款,希望妻子回来家人团聚

  顶风霜上学,头发、眉毛被风霜沾成雪白,身后的同学对着他的“冰花”造型大笑。。。。……1月9日,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王福满因一张特殊的上学照走红网络,也让众多网友直喊“心疼”。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学生王福满 东方IC 图
  王福满一家的生活情况经澎湃新闻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爱心网友表示想为其捐款捐物。1月13日下午,王福满的父亲王刚奎告诉澎湃新闻,目前,他家共收到7000多元的善款,并收到衣服、鞋子、面包、牛奶等一批物资,现在他们一家最大的心愿是早日住进新房。
  据转山包村小学付姓校长此前介绍,对于上学比较远的学生,学校准备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在校住宿,由老师义务管理。目前,学校新建的校舍已经完工,春节后开学就可以投入使用。
  1月13日下午,付姓校长向澎湃新闻表示,截至目前,学校共收到10万元善款及一些过冬物资,每个学生发放了500元,剩下的2万多元善款也将全部用在学生身上;下学期,部分学生住校后,学校每晚将安排一名男教师、一名女教师值班,住校生的晚餐按学生营养餐标准安排。
  此外,澎湃新闻从新街镇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去年11月,从转山包村委会(临近转山包村小学)到王福满家的路完成招标,目前已挖好路基,仅约2.5公里路面未硬化,年后会进行硬化。同时,转山包村到新街镇将新建一条路,该路已于去年6、7月动工,还有200米尚未硬化;该路修好后,从转山包村到新街镇的车程将从原来50分钟缩短至30分钟。

新房无钱装修未入住
  随着“冰花男孩”走红网络,其家庭情况备受外界关注。
  此前,新街镇工作人员曾向澎湃新闻表示,王福满一家的经济状况在当地属于中上等水平,其父亲名下有两辆车,且已新建楼房,不属于低保户,但王福满的奶奶有低保。
  王福满的父亲名叫王刚奎,1989年出生,今年29岁。对于上述情况,王刚奎告诉澎湃新闻,他家住宿条件很差,家庭较为贫困,和村里其他人来往不多。
  据王刚奎介绍,由于家中贫穷,他没读完小学即辍学,后去昆明打工。2005年,16岁的王刚奎在昆明用三轮车载客挣钱。同年,王刚奎结婚,妻子和他同岁,且同是新街镇人。
  王刚奎透露,他的岳母早年过世,岳父后组建新家庭,妻子和岳父没什么联系。
  王刚奎说,有一些积蓄后,他花6万元买了一辆二手的北京现代小轿车,因非法运营被扣留,后花3万元买了一辆五菱荣光面包车,利用空闲时间拉人赚钱。王刚奎称,靠在工地打工和拉人,他每月能赚约3000元。
  目前,王福满一家的新房已盖好,新房距离转山包村小学约1公里,但由于没装修,尚未入住。
  王刚奎说,盖新房一共花13万元,修好后政府补贴了4万元,他们家7万元的外债有5万元就是盖新房借的。
  “两个娃娃住在老房子里,他们读书太远了。”王刚奎表示,目前,他的最大心愿是早日住进新房,但由于没钱装修,还不知道何时能住进去。

已收到7000多元善款及一批物资
  王福满一家的生活情况经澎湃新闻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不少网友表示要向其捐款捐物。
  1月13日下午,王刚奎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他共收到7000多元的善款,以及衣服、鞋子、面包、牛奶等一批物资,他们非常感谢好心人的帮助。
  王刚奎表示,欠的钱他可以打工慢慢还,但他外出打工,留守老家的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假如有好心人愿意帮忙,他希望给两个孩子找好一点的学校上学。
  1月9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8岁的王福满曾表示,再见到妈妈时,他会跟她说:“妈妈,你不要走”。
  王刚奎称,他和妻子感情上没问题,但孩子还小时,他们双方也有过争吵。王刚奎认为,妻子选择离开,是因为他欠了债,嫌他没有本事,和村里其他人的关系不好。
  王刚奎说,去年7月,妻子曾回家两天,和他谈离婚事宜,他没同意。在王刚奎的内心,他希望妻子能回来,他和两个孩子都需要她。
  “要是她能回来,一家人就更好。”在外打工,王刚奎有尝试打探妻子的消息。
  1月10日,一家爱心企业承诺给王刚奎安排工作。对此,王刚奎表示,对方口头表示可安排他在工地上做,一天200元,他还没有去看过,不知道稳不稳定。

善款会全部用在学生身上
  据转山包村小学付姓校长此前介绍,转山包村小学共有140余名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家距离学校都比较远,最远的一名学生从家到学校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
  付姓校长表示,对于上学比较远的学生,学校准备给他们提供免费的在校住宿,由老师义务管理。目前,学校新建的校舍已经完工,春节后开学就可以投入使用。
  据央视新闻1月10日报道,1月10日,共青团云南省委等部门带领志愿者,为男孩所在学校送去首批10万捐款,在校学生每人领取了500元补助,一家企业捐赠了144套保暖服和20套取暖设备。
  1月13日下午,付姓校长向澎湃新闻表示,除去已发放给学生的资金及物资,学校还剩下2万多元善款及一些过冬物资,“这些善款将全部用在学生身上”。
  付校长表示,剩下的部分善款将用于学生供暖设备的电费开支、学生感冒发烧的医疗费用等方面。
  根据安排,下学期,转山包村小学上学路途遥远的学生可以住校。对此,付校长表示,部分学生住校后,学校每晚将安排一名男教师、一名女教师值班,住校生的晚餐按照学生营养餐的标准安排。

上学路剩2公里未硬化
  约4.5公里,需走两个多小时,路多是难走的土路。。。。……王福满的上学路充满艰辛,也让众多网友“心疼”。
  1月13日,新街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王福满家附近有30-40户人家,是一个自然村。去年11月,从转山包村委会(临近转山包村小学)到该自然村的路就已完成招标。
  据其介绍,目前,这条路的路基已经挖好,平均宽约4米,受气候影响,还有约2.5公里的路面没有硬化,等年后天气好些时,再对这段路硬化。
  该工作人员强调,修路和“冰花男孩”走红网络无关,是先前规划确定的。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过去,从转山包村到新街镇有一条硬化路,需约50分钟车程,考虑这条路比较长,转山包村外出不便,政府已新修一条路。
  新路于2017年6、7月动工,同样因气候影响,还有200米的路面未完成硬化。新路修好后,转山包村到新街镇开车需半小时。
  “目前,转山包小学的学生已收到非常多的物资资助,过冬物资比较充足。”该工作人员说,对于当地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学校抓住放假时间,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并进行安全用电、用火的宣传;对于新街镇困难群体,镇政府正在进行“温暖过冬”的大排查,筹备了400床棉被、400条毛毯等过冬衣物,预计后面两天内发放完毕。

当地已开展“暖冬行动”
  昭通市是红色革命老区和深度贫困山区,更是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37万人,占在校总数的46.79%,涉及91775户贫困户。
  公开报道显示,在鲁甸县,像王福满这样的留守儿童还有9338人,占8万多名在校学生的11.2%,这些留守儿童多数跟爷爷、奶奶或是亲戚一起生活的。
  1月9日下午,云南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倡议书,号召公众向在贫困山区“冰花孩子们”献爱心。
  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为了孩子身心健康,建议网友为昭通广大贫困孩子捐赠,而不仅只对个别孩子。目前,相关捐赠方式已对外发布,并接受全社会监督。
  据“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1月13日发布的文章,截至1月13日15时,该基金会共收到3556笔善款,共计448975.74元,其中425201.07元已转入云南省青基会账户。
  昭通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表示,此次收到的所有“青春暖冬行动”捐赠善款,都将注入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账户,并按照省青基会安排全部定向用于昭通市“青春暖冬行动”项目。
  据央视新闻报道,“冰花男孩”引起关注后,当地紧急部署关于留守儿童温暖过冬的行动,进一步健全了留守儿童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由校长、班主任、老师等定向帮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心理辅导和法律援助,积极争取福利补助,为留守儿童搭起保护和成长的爱心桥。
18#
 一眼 发表于: 2018-1-13 16:07:00|只看该作者

媒体随冰花男孩走上学路 学生途中口渴趴地喝溪水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艰辛!都市时报记者跟随“冰花男孩”重走上学路 学生途中趴地喝溪水

  寒冷的冬季,一张云南昭通“冰花男孩”的照片牵动无数人的心,让人慨叹孩子的上学路是如此艰难,也让更多人对高寒山区求学的孩子多了一份牵挂。
“冰花男孩”
  据了解,“冰花男孩”所在的云南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一共有147名学生,家距离学校最近的要走10分钟,最远的要走上将近两小时的山路。
  1月12日,都市时报记者跟随“冰花男孩”重走了一次上学路。
转山包村位于高寒山区,大部分村落不通路,每家都养着马来托运东西。“都市时报”微信公众号 图
每到冬季,大雾天气有时候能见度只有几米。
转山包小学位于鲁甸县高寒山区。
学校这个二层房子,以后用于学生宿舍,避免孩子每天长途奔波。
多数孩子的手都有冻伤。
13岁石板沟村的陶正权,穿着父母留下来的军大衣
11岁上五年级的顾正玲,嘴唇被冻伤。
孩子在学校食堂就餐,午饭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天中最好的饭菜。
13岁石板沟村的陶正权(军大衣男孩)。
转山包小学孩子,吃完午饭在食堂门口洗刷饭盒。
转山包小学孩子,吃完午饭在食堂门口洗刷饭盒。
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暖风器,孩子下课后围在一起取暖。
渴望的眼神,等待发放爱心物资。
校长付恒给孩子发放爱心衣物。
13岁的陶正权领到围巾和帽子后,开心的大笑。
孩子领到爱心物资后,放学回家走出学校大门。
重新打包爱心物资。
放学回家的路上。
放学回家的路上。
张兴珍所在的梨柴林社是离学校最远的。
张兴珍中途渴了就在这里喝水。
张庭贵伏地饮冰冷的泉水解渴,他说这是他们中途的补水点。上学路上没有带水的习惯,就在这里喝水。
上学路不止结冰,还有很多都是坡道、沟壑。
学路不止结冰,还有很多都是坡道、沟壑。
有时候累了,就地而坐休息。
梨柴林社是离学校最远的村落,这里的孩子每天上学都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程。
梨柴林社有10多个孩子在学校就读。
张兴珍回家后小狗狗寸步不离,有时候上学都会跟着走一两公里路。
家家户户养着牛马。
张兴珍(左边女孩)回到家后,去邻居家张庭贵(男孩)家玩耍,张庭贵从浙江转学过来。
吴世翠、吴双艳回家后煮猪食喂猪,张兴珍(中)家里盖新房这几天都会跟他们一起睡
二年级的吴双艳放学后,一边煮猪食,一边烤洋芋充饥。
吴双艳的手冻伤了。
转山包村大部分主食是洋芋。
路子鹏(左一)也是从浙江转学来的,刚开始上学脚上都起水泡,慢慢坚持下来,入学已有半年多。
路子鹏的哥哥路子洪(左一)在转山包上学,后去浙江待了一年半又回来读书。现在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父母还在浙江打工。
“冰花男孩”的姐姐。
“冰花男孩”已经穿上了新的羽绒服,都是爱心人士送的。
“冰花男孩”一家三口难得一起坐下来吃饭,妈妈离家出走一点消息都没有。
“冰花男孩”和姐姐考完试在家。
“冰花男孩”所住的村子现在还没有通路
政府正在修建去“冰花男孩”家的新路。
源自:“都市时报”微信公众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嗨哟嗨哟 发表于: 2018-1-13 02:07:02|只看该作者

西媒称中国留守儿童需关爱:“冰花男孩”刺痛人心

源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13日报道 西媒称,近来,一张8岁男孩的照片在中国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照片中的男孩头发和眉毛结满冰霜,被网友称作“冰花男孩”。这个孩子叫王福满,是云南昭通的一名农村儿童,他的家离学校有4.5公里,每天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由于近期气温在零下9度左右,到教室时他就变成了“冰花男孩”。王福满就读的转山包小学的老师抓拍下的这张照片迅速在社交网站上传播开来。
  据西班牙《先锋报》1月11日报道,从照片上看,王福满衣着单薄,脸颊被冻得通红。不过,尽管每天上学路上都要忍受严寒,小福满从没旷过课。
  另一张照片上可以看到,小福满的手冻得干裂,好像一个老年人的手,因为这么长的上学路,他并没有一双手套来防寒保暖。
  据了解,小福满和姐姐两人目前与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的房子是土坯房,房顶还搭着草棚。他的妈妈两年前抛弃了他们,出远门打工的爸爸已经几个月没回家了。在中国,像小福满和姐姐这样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报道称,小福满的照片令全世界动容,社交网站上有数以十万计的人转发、评论。其中不少人表达了想要为小福满所在的学校捐献衣物的意愿。云南当地政府已经启动了一项为小福满和其他贫困儿童募捐的行动。
  转山包小学校长表示,王福满同学每天坚持在寒风中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是一个励志榜样,他的数学成绩还非常好。
  报道称,从另一方面来说,中国的“留守儿童”问题是规模巨大和不均衡的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影响到了6100万未成年人。根据2016年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国流动人口2.47亿,平均年龄29.3岁。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将孩子留在老家的理由主要包括没时间照看他们、无法负担他们的基本开销和不清楚打工城市对这些孩子有无社会保障服务。
  报道称,“冰花男孩”的照片也引发了网民们关于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等问题的激烈讨论。据报道,1月10日,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已经将募集的首批10万元爱心捐款送至转山包小学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
16#
 一眼 发表于: 2018-1-12 20:07:00|只看该作者

澎湃图解冰花男孩走红背后:农村学生上学道阻且长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图解 |“冰花男孩”走红的背后,农村学生上学道阻且长

  1月9日,一张“冰花男孩”的照片在朋友圈走红。照片里的男孩,是云南昭通鲁甸县三年级学生王福满。照片中,因小男孩在上学路上冒着低温赶路,头上挂满了白色霜花。
  据新华社报道,小男孩所在的学校海拔达2850米,入冬早、气温低,冰凌天气多。距学校最远的学生要早上五点半起床,步行三小时山路上学。而王福满家距离学校大约4公里多,平时都是走路一个多小时来上学。照片走红后,社会各界纷纷向小男孩所在的学校送去捐款。
  翻山越岭去上学,是因为家附近没有学校

  “冰花男孩”是许多高寒贫困地区求学孩子的写照,然而这也引起了诸多思考:近年报道山区中小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的新闻仍屡见不鲜。他们上学需要长途跋涉,究竟是何因所致?2012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指出,大规模的“学校撤并”、“学校进城”后,导致了学生的“上学远”问题。
  200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适应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波动的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2001年后,全国农村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1年《决定》颁发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数量锐减。在2006、2012和2016年国家机关曾下发过三次通知意见。指出了撤销合并中的“一刀切”问题,并反对盲目撤并学校。然而近年农村学校数量仍在下滑,2016年,农村初中、小学数量相较2001年都减少了近四分之三。而相对的,县镇的中小学在2005年后,数量有明显增加。
  至少五十万农村学生上学徒步超3公里

  为了检测国家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效果。2013年,国家审计署发布了《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其中统计了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上学时间和学校服务半径的变化。调查显示,仍有4%的农村学生,需徒步3公里以上就学;70%的县学校服务半径从2006年到2011年明显增大;所有学校平均服务半径增加了近两公里左右。
  学生距离学校物理距离上的增加,也带来了学生上学时间上的延长。由于全国各地地形,交通方式差别极大,因而各地农村学生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有一定差异。目前国家审计署和教育部的文件提到,学校服务半径不超过2.5公里,最远不超过3公里。而上学步行时间不超过40分钟,若乘车,乘车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根据赵丹等人的论文《农村学校撤并对学生上学时间的影响》,作者证明了学生上学时间增加的因素:除了学校撤并外,学生家庭所在地接近山区、没有家长接送、家庭经济困难,也会导致学生上学时间增多。
  针对这种情况,论文中提出,若家校距离过远,学生步行时间超出0.5小时,教育部门应采取配套措施,如提供校车服务、建设寄宿学校等。然而,根据审计署2012年的统计,在调查范围内的两万多所农村学校中,仅7%的学校配备了校车。而在寄宿学校方面,有36%的生均宿舍面积未达到国家规定的3平方米标准。部分学校宿舍空间拥挤、条件简陋、管理服务能力不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15:37, Processed in 0.0624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