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雁过无痕|查看: 5431|回复: 18
[交通·通讯

成昆铁路“8·14”水害地段临时抢通

 [复制链接]
11#
 雨中莲蓬 发表于: 2019-10-28 09:24:00|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8·14”水害地段临时抢通 新建2.4公里隧道

源自:天府早报
⊙记者:赵霞

  10月25日,天府早报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获悉,经抢险人员日夜奋战72天,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水害抢险工作顺利完成,临时恢复开行货物列车。25日17时42分,首趟列车57012次安全通过水害区段。

两种方案抢险
提前15天抢通线路

  自今年7月29日起,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引发了史上罕见的大面积山洪、泥石流、山体崩塌等地质灾害,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先后发生多起水害导致线路中断。8月14日,在已经抢通的K310公里处又突发山体高位崩塌,掩埋线路70米。
  针对该地段坡面泥石分布广、地质灾害频繁、山体崩塌突发等特点,经专家研究,决定采取“临时抢通”和“区段改线”两种方案并行展开抢险:临时抢通方案为沿原线路进行边坡治理,总计长度441米,通过在该区段排除坡面隐患、加固坡面结构、治理边坡截排水、设置监测设备后,临时抢通线路并开行货物列车。区段改线方案为新建隧道,改线长度共2.4公里,绕避相关不良地质区段,确保完全具备客货运列车安全通行条件。
  按照临时抢通方案,成都铁路局组织3000余名抢险人员,投入抢险机械300余台,冒着间歇坍塌、高空作业等风险,共刷方减载18万方,锚固边坡2万平方米。10月25日17时42分,比原计划提前15天抢通线路,并恢复开行货物列车。

旅客列车暂不开行
货物列车增加至35对

  鉴于水害区段周边地质条件仍不稳定,山体溜坍面很大,不排除再次爆发泥石流、堑坡崩塌上道的可能。为确保旅客生命财产绝对安全,临时恢复通车期间按先货后客的方式组织行车,除路用通勤作业列车外,暂不安排开行旅客列车。成昆铁路临时抢通后,在旅客列车未开行前,货物列车开行对数将由水害前每日25对可增加至35对左右。
  另据了解,成都铁路局将在成昆铁路南段保留开行普雄至攀枝花5633/4次客车基础上,加开西昌至昆明K4113/4次夕发朝至列车和西昌至攀枝花K9453/4次短途列车,方便攀西地区旅客到昆明接续换乘其他列车;在北段加开汉源至峨眉5621/2次客车1对,方便旅客在峨眉换乘动车组列车前往成都。根据客流需求,成都铁路局还将灵活安排成渝地区至昆明方向的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为攀西地区前往成渝方向的旅客在昆明换乘动车组列车提供保障。
  随着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攀枝花至昆明段、成贵铁路这两条新线开通在即,成都局集团公司将适时增开昆明方向动车组列车,具体线路开通时间及客车开行情况请以铁路官方公告信息为准。
10#
 戏游 发表于: 2019-10-25 23: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昆铁路“8·14”水害地段临时抢通

源自:新华网
原文标题:成昆铁路“8·14”水害地段临时抢通

  新华社成都10月25日电(记者:谢佼)10月25日17时42分,57012次列车安全通过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水害区段。这标志着经72天日夜奋战,成昆铁路中断处已临时恢复开行货物列车,旅客列车开行时间仍将视情况待定。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获悉,自今年7月29日起,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发生多起水害,线路中断。8月14日,刚抢通的K310公里处突发山体高位崩塌,掩埋线路70米,成昆铁路再次中断。
  灾害发生后,针对该地段坡面泥石分布广、地质灾害频繁、山体崩塌突发等特点,经专家研究,成都局集团公司采取“临时抢通”和“区段改线”两种方案:“临时抢通”方案为沿原线路进行边坡治理,临时抢通线路并开行货物列车。
  同时,“区段改线”方案为绕避相关不良地质区段新建隧道,以确保完全具备客运、货运列车安全通行条件。
  按照“临时抢通”方案,成都局集团公司组织3000余名抢险人员,投入抢险机械300余台,冒着间歇坍塌、高空作业等风险,清理坡面18万方,加固边坡2万平方米。10月25日较原计划提前15天临时抢通。
  鉴于周边地质条件仍不稳定,山体溜坍面大,不排除再次爆发泥石流的可能。为确保旅客生命财产绝对安全,铁路部门决定临时恢复通车期间按先货后客的方式组织行车,暂不开行旅客列车。
  成昆铁路沿线分布着攀钢等重点企业,在旅客列车未开行前,货物列车将由水害前每日25对增至目前35对左右。铁路部门将持续做好沿线粮食、日化、轻纺等民生物资运输,全力满足重点企业原材料运进和产品运出需求。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雁过无痕 发表于: 2019-8-20 16:52:36|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山体崩塌后第七天:救援人员默哀 抢修同步进行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成昆铁路山体崩塌后第七天:救援人员默哀 抢修同步进行

  8月20日是成昆铁路“8.14”山体崩塌灾害发生后第七天。14日,成昆铁路岩岱2号隧洞洞口发生山体边坡垮塌,致17人失联,失联人员均为正在铁道区域清理轨下堵塞排水洞的施工人员。经持续搜救,截至20日中午,共发现疑似失联人员遗体12具,搜救人员自发前往发现遗体的地方肃立默哀,以此方式致敬。据@西南铁路通报,接下来,在继续搜寻剩余失联人员的同时,将全力对受损线路进行抢修,以期尽快恢复成昆铁路运输秩序。
8#
 戏网 发表于: 2019-8-19 11:08:00|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山体垮塌17人失联续:12名临时工未购保险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成昆铁路山体垮塌17人失联续:12名临时工未购保险

  8月14日,成昆铁路甘洛段发生山体垮塌,造成17名正在铁路抢险的人员失联,其中包括眉山瑞祥建工公司12名临时组织的抢险人员。公司负责人告诉《紧急呼叫》,因为是临时组织人员,均未给工人投保意外险。临时工袁先生透露,他们常年在包工头带领下在成贵铁路沿线抢险,冲在一线,待遇却并不乐观。袁先生计划帮失联工友家属做完善后工作后,就离开成昆铁路,再也不回来。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林麝 发表于: 2019-8-19 09:23:07|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甘洛崩塌最新:已发现12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源自:四川在线  : 王云 何勤华
  (记者:王云 何勤华)</b>记者从成昆铁路“8.14”山体边坡垮塌抢险救援指挥部获悉,8月18日,省州县三级抢险救援工作组会同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共投入消防、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667人,出动救援机械设备39台,继续加大搜寻救援力度。
  截止到21时25分,当日搜寻到8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累计已发现12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6# 青城山
 解解花语声 发表于: 2019-8-18 12:22:14|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崩塌幸存者谈生死一瞬:两人逆行救人失联

源自:中国新闻网
  是什么,让原本能够安全撤离的两人,再折回去?
  死里逃生的陈坤认为,“是成昆精神”。
  “没有什么预兆,生死就在一两秒之间。”8月17日,成昆铁路甘洛段岩体高位崩塌发生第三天,幸存者陈坤为记者讲述了当时发生的情况。
  据他介绍,有两名工作人员在逃离崩塌区域后,看到还有人员没有撤离,于是折回向其大喊示警,后不幸失联。这两位逆行救人的失联者是:中铁成都局西昌工电段防洪办助理工程师何耀、中铁成都局西昌工务段汉源桥路车间南尔岗桥路维修工区工长杨铭。

生死时刻
他们义无反顾折回救人

  近期,甘洛县多次遭受暴雨泥石流灾害,成昆铁路甘洛段凉红至埃岱区间多次中断,现场一直处于反复抢险施工中。
  陈坤是西昌工电段的桥隧工。据了解,桥隧工是从事铁路桥梁、涵洞、隧道保养清理、安全维护等工作的人员,在雨季,防洪工作成为主要任务。
  8月14日上午,雨停了,河沟里的水也清了,而且不含砂石。看到这种情况,施工人员判断可以对铁路涵洞里的泥沙进行清淤。陈坤介绍,当时主要是用挖掘机作业,人工配合。但因挖掘机进不了涵洞,疏通涵洞主要由人进去清淤。
  12点40分左右,该路段过了一辆上行货车后,陈坤突然发现山坡有异样。“快跑!快跑!”他一边大喊,一边和杨铭等几个同事一起,往铁路线成都方向飞跑起来。与此同时,他看到何耀等同事则往昆明方向在跑。
  “跑的时候,我听到跟我一起跑的同事按响了对讲机警报,附近的车站火车都能收到警报信号。”陈坤回忆说,当时感觉整个山坡都在往下坍塌。
  跑出约40米,到了安全地带,但此时他发现杨铭却不见了。原来,杨铭看到涵洞周边还有部分人员没有发现异常,跑出几米后,折回去提醒他们……却再也没有跑出来。
  另外一名幸存者刘建华回忆,当时,他们一行四人在一起作业,何耀最先发现山体出现异样,向他喊了一声“你看”,刘建华便看见山体已开始崩塌,连忙叫了一声“快跑”,三人立即往昆明方向跑,而何耀却往更危险的成都方向跑。刘建华看到何耀跑向挖掘机,弯腰挥手提醒正在操作的人员紧急避险。仅仅两秒钟后,等刘建华三人撤离到安全区域回头再看时,就只能看到层层乱石和滚滚尘烟,不见何耀的身影。

选择逆行
源于建设者的精神

  是什么,让原本能够安全撤离的两人,再折回去?
  “是成昆精神。”陈坤认为。
  1970年,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建设期间,2100多名烈士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平均每500米就留下一名烈士。筑路铁军靠着战天斗地、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成昆精神,建成了这条西南大动脉、凉山扶贫路。
  记者了解到,何耀今年37岁。7月29日,成昆线发生断道后,他从眉山辗转峨眉、石棉才到达甘洛的抢险现场。10多天来一直在工地上进行防洪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白天主要负责联络和现场传递抢险情况,晚上还要整理资料,非常辛苦。“很憨厚很踏实的一个小伙子,对工作从来不说苦和累。”西昌工电段防洪办主任陈昕告诉记者。
  “90后”杨铭是一名退伍军人,勤恳踏实的他在2018年被工区提为工长。汉源桥路车间书记杜应文说:“南尔岗桥路维修工区的13名职工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上,而杨铭这个年轻工长能让职工信服也是来源于自身的实干。”
  从7月29日抢险开始,杨铭一直都在抢险现场,白天拨打他的电话很难找到他,一般都是正在通话中,只有晚上才能联系上。连续三次抢险,杨铭都和工区的职工在一起,连续作业,嗓子都喊哑了。
  死里逃生第二天,陈坤就返回了现场,投入抢险工作。今年47岁的他,已在铁路上工作了29年。巧的是,陈坤的父亲陈富高正是当年修筑成昆线的建设者,由于对铁路有着很深的感情,他用谐音“成昆”的陈坤作了儿子的名字。
  “父亲现在80多岁了,他以前经常对我说,凉山老百姓出去打工、上学,都要靠这条成昆线,你要好好守护它。”陈坤说。据川报观察

☆ 相关资讯
成昆铁路难修难养难救援

  成昆铁路全长1090.9公里,北起四川成都,跨过岷江、青衣江,傍峨眉山麓南下,过金口河逆汹涌的大渡河转牛日河而上。攀越崎岖连绵的大小凉山,经过西昌,再沿奔流湍急的安宁河、雅砻江、金沙江,连接攀枝花矿区。再溯龙川江上至滇中高原,南止于云南昆明。
  此次灾害发生的甘洛段,恰好是成昆铁路修筑之时最为艰难的峨边至甘洛段的南端。在自然地理上这里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东南部,是最高一级地貌单元青藏高原与第二级地貌单元四川盆地的过渡带。地势高亢险峻,群山此起彼伏,峡谷逼仄深邃,地形条件非常有利于滑坡泥石流的形成。
  不仅如此,这里位于干热河谷带,年均降雨量仅700毫米,气候干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虽然年降水较少,但降水分布相当集中,4~10月就占全年总降水量的94%。雨季极易形成局部强降雨,诱发山洪或滑坡、泥石流。
  进入汛期以来,这里地质灾害一直不断。在此次山体崩塌发生之前,在短短半个月之内,此段便连续发生险情,两次造成成昆线中断。而此次遇险的人员,恰恰是前两次灾害发生后在这里抢险的工程人员。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田之路
  成昆铁路甘洛段突发山体崩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牙尖十怪 发表于: 2019-8-18 12:22:02|只看该作者
  此前,8月14日12时44分,成昆铁路凉红站至埃岱站间发生高位岩体崩塌,有17名抢险人员在此次灾害中失联。
4# 金佛山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8-17 22:47:55|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岩体崩塌17人失联,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成昆铁路岩体崩塌17人失联,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记者:朱必胜 王洪春 编辑:康佳 校对:李世辉

  8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截至今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记者:朱必胜 王洪春)成昆铁路岩体崩塌搜救又有新进展。今日(8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截至今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新京报此前报道,8月14日中午,成昆铁路埃岱2号至3号隧洞之间,突发高位岩体崩塌。经多方排查,初步确定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高位岩体崩塌失联人员为17人。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8月17日,省州县三级抢险救援工作组会同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搜寻救援力度,扩大搜寻面,加强对山体边坡垮塌被掩埋的涵洞点位、山体边坡垮塌处对岸(尼日河右岸点位)、尼日河下游沿河两岸的搜寻救援工作,共投入消防、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750人,出动救援机械设备52台,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设备18台。
  截至8月17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其中,在山体边坡垮塌被掩埋的涵洞点位搜寻到1具遗体;在山体边坡垮塌下方尼日河右岸点位搜寻到3具遗体。目前,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已运往县殡仪馆,公安部门正在对遇难者身份进行核实确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偶尔呡一口 发表于: 2019-8-17 09:24:00|只看该作者

半个月内多次发生地质灾害 成昆铁路甘洛段为何总是“受伤”

源自:四川日报
⊙记者:王成栋 王眉灵

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高位岩体崩塌现场(8月1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398c-ichcymw2233432.jpg  保存到相册
8月15日,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的工作人员用仪器监控崩塌现场  657a-ichcymw2233093.jpg  保存到相册

  8月14日,凉山州甘洛县成昆线埃岱二号隧道出口处发生塌方,塌方量初步估计上万立方米,并有人员失联。从7月底以来,半个月左右时间,成昆铁路甘洛段发生多次地质灾害,致成昆铁路三度中断行车,并有人员伤亡或失联。
  成昆铁路甘洛段为何频频受到地质灾害影响?

地形地貌复杂:
铁路沿线是“露天地质博物馆”,隐患点密布

  “首要原因就是沿线的地质地貌太复杂。”中国地质大学相关专家介绍,连续经历强降雨又经阳光曝晒,山体容易崩裂,“塌方等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大。”
  修建于1958年的成昆铁路,直到1970年7月才全线贯通。前述专家介绍,其背后的因素,固然与时代等有关,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限制不可忽视。成昆铁路沿途因地形地貌复杂,也被称为“露天地质博物馆”──从成都至昆明,沿线是中国第一阶梯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铁路穿过四川盆地、盆周山地、横断山系、云贵高原,沿线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峡谷和喀斯特地貌区。
  曾参与成昆铁路修建的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袁道先回忆,他最重要的论文成果之一,“就是在成昆铁路工地上写的”。在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他见识了在实验室无法想象的困难。
  据记者从有关专家处获得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沿线就有较大滑坡点183处、危岩落石近500处、泥石流沟249条、崩塌100多处、岩堆200余处,沿线还有数百公里位于地震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分布之高,世界罕见。
  本次发生事故的甘洛段,境内有8座海拔超过4000米和60余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如此狭小的区域内,有如此众多的高山,加上穿行其中的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更为复杂、地灾隐患点也更多。

近期强降雨频发:
过去三周,事发地段降了年均三成多的雨量

  记者注意到,自7月下旬以来,甘洛县境内强降雨不断。
  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7月25日至8月15日,短短21天,甘洛县新市坝镇岩润村测量站累计降雨量达303毫米。而甘洛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过880毫米。换言之,三周的时间内,当地下了年均三成以上的降雨量。
  其中,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甘洛县普降暴雨,最大降雨量109.1毫米。受其影响,甘洛县境内最大支流尼日河(又名牛日河)曾出现不同程度涨水过程。7月30日前后,尼日河甘洛段沿线也曾发生过山体垮塌事故,所幸塌方量不大,很快被河水冲开。而尼日河,堪称成昆铁路甘洛段的“连体婴儿”。在甘洛县境内,成昆铁路主要沿着大渡河支日河谷延伸。
  当地最近一次强降雨发生在8月14日前后。8月13日14时至14日8时,甘洛县前进乡自物村累计降雨量达80毫米。自物村和事发点之间,直线距离只有7公里左右。
  “从专业上来说,强降雨、气温剧变或者地表生态变化等都能诱发地质灾害。”前述专家说,本次塌方究竟为何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研判,但毫无疑问,其发生的构成要素基本已具备。
  此外,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近期甘洛一带无较强降雨,尼日河等主要河流发生涨水概率不高,这或将给应急抢险提供便利。
2# 四姑娘山
 zhaoren 发表于: 2019-8-16 09:59:29|只看该作者

近期强降雨频发:
过去21天,事发地段下了全年三成多的降雨量

  记者注意到,自7月下旬以来,甘洛强降雨不断。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7月25日至8月15日,短短21天,甘洛县新市坝镇岩润村测量站累计降雨量到达303毫米。而甘洛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过880毫米。
  其中,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甘洛县普降暴雨,最大降雨量109.1毫米。当时,强降雨共计造成甘洛12人失联,其中6人为铁路施工人员。
  受其影响,甘洛县境内最大支流尼日河(又名牛日河)曾出现不同程度涨水过程。7月30日前后,尼日河甘洛段沿线也曾发生过山体垮塌事故,所幸塌方量不大,河水很快冲开。
  而尼日河,堪称成昆铁路甘洛段的“连体婴儿”。在甘洛境内,成昆铁路主要沿着大渡河支日河谷延伸。
  而当地最近一次强降雨就发生在8月14日前后。8月13日14时至14日8时,甘洛县前进乡自物村累计降雨量达到80毫米。而这里距离事发地,只有7公里左右。
  “无论是板块运动、强降雨、气温、地表生态变化都能诱发规模不等的地质灾害。”前述专家说,本次塌方究竟为何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研判,但毫无疑问,其发生的构成要素基本已具备。
  此外,记者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近期甘洛一带无较强降雨,尼日河等主要河流发生涨水概率不高,或将给应急抢险提供便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6 01:15,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