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开心糊涂鬼|查看: 11877|回复: 20
[财经

杨德龙: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资奇迹?

 [复制链接]
12#
 上官123 发表于: 2018-5-8 22:46:00|只看该作者

巴菲特说自己落伍 但华人朝圣者创了纪录

源自: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次来股东大会只是好奇,但来过后发现每次都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周佳
  [整个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到处是中国人的身影。有不完全统计显示,去年参会的中国人约4000人,而今年则可能超过1万人,达到总参会人数的25%。]
  奥马哈,这是一个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安静小镇,居民以白人为主,甚至找不到一家稍知名的中国餐馆。然而,刚过去的上个周末,成千上万的华人蜂拥到这个小地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期间,瞻仰中国人心目中的股神──伯克希尔哈撒韦主席巴菲特。
  在股东大会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记者一眼就看到了张韵(AmyZhang):微卷的长发披肩,身穿绿色时装裙,外着干练的黑色职业西装,脚上蹬着黑色的高跟鞋。张韵是纽约阿尔杰投资管理公司(AlgerInvestmentManagement)的基金经理、资深副总裁,负责打理价值共约15亿美元的两个基金。
  张韵是巴菲特的忠实跟随者。
  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自己已持有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十多年。从2007年开始,每年都来参加股东大会。

热闹的华人嘉年华
  股东大会的会场里,华人很好认。不仅仅因为是黄皮肤、黑眼睛,更是因为华人大多更趋年轻化,他们西装革履、神气干练。股东大会更像是职场的延伸。
  而美国股东们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穿着T恤、凉鞋就进来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度假。
  “我管理成长投资的小盘股16年,觉得自己永远是价值投资者。”张韵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对她来说,是看巴菲特和工作两不误。“第一次来股东大会只是好奇,但来过后发现每次都能学到很多新的东西。”
  张韵来奥马哈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见客户。她在奥马哈有许多高净值的客户。她每年都要趁这个机会拜访他们。
  “我觉得他们可能是伯克希尔哈撒韦早期的股东,多年后自然有钱做投资。”张韵调侃说。
  作为股东大会多年的参加者,张韵感慨地回顾起十年前,那时这里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参加,而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多。
  “我会选择一些中国主题的活动参加,现在能在这里看到那么多同胞,真的很开心。”张韵说。
  整个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到处是中国人的身影。有不完全统计显示,去年参会的中国人约4000人,而今年则可能超过1万人,达到总参会人数的25%。

工作与产业
  和张韵一样,许多华人都是带任务来的。每次巴菲特股东大会一结束,国内多家券商都会在会场附近的酒店里趁热打铁,召开股东大会亮点分析会。
  互联网券商老虎证券的公关经理刘铮三十出头,今年是第一次来巴菲特股东大会。股东大会中场休息时,他和公司的两位分析师一起出现在记者面前。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老虎证券打算在股东大会后办一个晚宴。会上,由公司的分析师对股东大会的亮点做出分析。
  老虎证券算是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新面孔。他们的主要业务是为全球华人提供美股和港股的交易服务。中国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手机软件投资美股。刘铮还特地打开手机给记者演示了一遍。
  如果说,老虎证券算是单打独干,那么许多国内券商会和一些活动组织机构则是联手举办各类晚宴。
  更火的则是华人旅行社了。无论是中国国内组团来美国,还是美国公司搞酒会等活动,都会需要很多地陪。
  在纽约的机场,记者就遇到了两位赶去奥马哈的旅行社工作人员,其中一位还拉着一只大箱子,聊了以后才发现大家要赶同一个航班。
  “我们的客户在奥马哈要办一个峰会,我这里的设备就是要带过去给他们用的。”花旗旅游总经理DavidLin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从纽约去奥马哈的机票太贵了,所以只能飞到德梅因,再开车两个小时去奥马哈。”
  早在两个月前,在大会期间从纽约到奥马哈的来回直飞机票就已经要价上千美元了。即使是飞到艾奥瓦州首府德梅因,也要600美元。
  飞机晚上近11点才到达德梅因。下机时DavidLin苦笑着说,他们先租了车,还没订宾馆,“能开到哪里再说了”。

中国股东关心的问题
  这次股东大会上,大约有6名华人股东提问,接近于总体数量的十分之一,创历史纪录。那么中国股东都问些什么问题呢?
  一位金融研究员问巴菲特:如果他只有10亿美元,是否会投资新兴市场?“最爱还是美国市场,今年应该不会投资新兴市场,但芒格(伯克希尔哈撒韦副主席)一直鼓励我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比例。”
  另一位则更坦率地问“你觉得有什么因素可以让投资人放弃中国?”巴菲特说,他投资还是会先找美国的公司,或者和美国经济体类似的市场。不过他也说,许多投资人错过中国的机会,是因为对中国的现状不适应,觉得投资中国太复杂了。
  还有两位华人的问题则围绕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一位问,微信等移动支付会不会影响到美国运通的发展。巴菲特说,他和芒格都不知道未来支付系统或者移动支付会如何变迁,但目前美国运通的营收非常理想。
  另一位则问巴菲特和芒格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巴菲特非常直接地说自己落伍了。
  “我其实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的权威去发表我的看法,我并不觉得机器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收益,尤其是在资本配置方面,我可能在这方面真的太无知了。”巴菲特说。
  一位来自深圳的波士顿大学金融系学生提问巴菲特是否会看重有多元化背景的人。巴菲特和芒格都给出了建议,认为双语的文化背景很重要,但要找到很好的平台。他们并没有说自己旗下的任何公司需要多元化文化背景的人才。

心灵的浇灌
  亚洲价值资本董事长黄谷涵自称巴菲特的“脑残粉”。这次他把公司一半的工作人员、约15人都带到了巴菲特股东大会。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自己持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十多年,已经是连续五年参加股东大会。2016年大会的时候,早晨两点半就来排队,希望能坐得离巴菲特近一些。
  “那年晚上还下雨,我就坐在台阶上等。我前面还有十多个人呢。他们有的自带了椅子。”
  黄谷涵熟读各类巴菲特传记和投资书籍。他认为,就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和购买公司的动向,从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季报和致股东信里就能理解,并不需要亲自来。而巴菲特的股东大会会让股东提问,并且安排了投报纸、展会、鸡尾酒会、打乒乓等。这些都让股东感觉非常亲切和信息透明。
  “巴菲特让我明白,他不是奢华的金融,是做实事的。很多老股东持股30年以上,让股东感觉像家庭一样。我希望我们的团队能够更理解这点,到这里来学习。”黄谷涵说。
  黄谷涵说,这次到美国,还会带团队到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实验室去学习,并去纽约拜访金融公司,到西海岸拜访科技初创公司。
  而张韵则觉得,股东大会上常有励志的话语。
  “今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这是以才能论英雄的时代,而不是性别。我觉得我们这个基金经理行业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玻璃天花板。”她说,曾看到《纽约时报》的报道说,这个行业女性10%都不到。“我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加入到我们这个行业来。”
11#
 牛涨 发表于: 2018-5-4 11: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你和巴菲特只差了这几点 揭大多数人亏损的真相

源自:新浪财经综合
源自:大猫财经

  巴菲特股东大会明日就要召开了,半个朋友圈的人都去美国朝圣了。
  猫姐做投资已经10余年,投资做得越久,越是佩服巴特菲。巴菲特有多牛?
  在过去40年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股票以年均24%的增速突飞猛进。
  有人说,“年均24%”有什么了不起,我国的股神可以做到一年翻2番!但是多少人能做到持续“40年”呢?中国的股神虽然多,但来来往往大多昙花一现,没有很长久的。
  巴菲特股东大会已经开了一届又一届,每次经典语录都很多,但核心的投资理念一直没有变。每年这个时候,猫姐都忍不住想再读一遍巴菲特投资理念,觉得这些观点真是永不过时,每次重温都能让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宁静下来。
  如果大家在股市中被虐得要死要活,赶紧细细品读巴特菲那些经典观念吧!

01
巴菲特的投资精髓
▌企业主心态投资

  大多数人只把股票当成交易的材料、游戏筹码,然而巴菲特则视投资如同经营企业。
  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说:“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巴菲特认为“这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理财最重要的一句话。”
  巴菲特认为:“在投资时,我们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甚至不是证券分析师。”“我主要观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数投资人只盯着它的股价。”

▌找到杰出的公司
  另一个投资原则是“找到杰出的公司”。他认为,一个经营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赖的公司,它的内在价值一定会显现在股价上。投资者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在无数的可能中找出那些真正优秀的公司和优秀的管理者。
  巴菲特说:“寻找超级明星给我们提供了走向成功的唯一机会。”“一个二流的企业最有可能仍旧是二流的企业,而投资人的结果也可能是二流的。”
  他青睐那些经营稳健、讲究诚信、分红回报高企业,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价波动,确保投资的保值和增值。

▌集中投资
  巴菲特的第三个投资原则是“少就是多”,集中投资。他的理由是:你的股票越多,你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其一无所知的企业。你对企业了解越多,你对一家企业关注越深,你的风险越低,收益就越好。要把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家熟悉的、可以理解的、“能力圈”以内的杰出企业股票上。
  巴菲特采用集中投资的策略,重仓持有少量股票。他投资股市的620亿美元集中在45只股票上。他的投资战略甚至比这个数字更激进。在他的投资组合中,前10只股票占了投资总量的90%。

▌长线是金
  不理会每日股价涨跌,不去担心总体经济情势的变化,以买下一家公司的心态长期持有股票,复利累进,分享企业成长的果实。
  他有一个说法,就是少于4年的投资都是傻子的投资,因为企业的价值通常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充分体现,你能赚到的一点钱也通常被银行和税务瓜分。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一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

▌逢低买进
  主张逢低买进股票,而且买进价格要低于企业内在价值较大幅度,以便留有安全余地。他认为,即使是最好的企业,购买的价格也应该合理。还要在价值被高估的时候果断卖掉。
  巴菲特说“只有傻子和偏执狂才会去猜市场的顶部和底部。”
  在别人眼里,股市是个风险之地,但在巴菲特看来,股市没有风险。他是这样解释的:投资没有风险,无知才是风险,投资者应先投资自已的头脑。

02
巴菲特几笔经典投资

  如果你看了那些理念还没有领会巴菲特精髓,猫姐梳理了几个巴菲特投资案例,大家体会一下。
  1
  比亚迪
  最早投资时间:2008年
  清仓时间:仍持有
  年化收益率:25%
  截止2017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的2.25亿股比亚迪股票,价值19.6亿美元,只占伯克希尔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1.1%。近十年来未售一股。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渐深,伯克希尔用1.03美元(约8港币)价格吃进了2.25亿股比亚迪股票。仅仅一年后,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到了88港币,一年实现11倍收益。2012年,比亚迪公司利润在2012年猛降94%,股价快速地跌到伯克希尔的建仓线附近。然而对于管理者的信心,巴菲特一直持有比亚迪,目前比亚迪的股价为52港元上下,收益高达6倍。
  2
  中石油
  最早投资时间:2002年
  清仓时间:2007
  年化收益率:50%
  2002年到2003年间,伯克希尔斥资4.88亿美元买入中石油1.3%的股份。当时中石油市值大约是350亿美元,巴菲特估算至少应值1000亿美元。而后油价大涨,中石油市值水涨船高到2750亿,这笔投资,五年里上涨了七倍。
  为什么投资中石油?巴菲特回答:“在中石油的投资上我从未询问过第三方的意见。我读完财报后认为中石油至少值1000亿美元,然后回头去查股价,发现只有350亿美元。(差距如此巨大),再做过多分析会有必要吗?
  3
  房地美
  初次投资时间:1988年
  清仓时间:2000年
  年化收益率:23%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巴菲特以4美元的均价建仓买入了房地美股票,买入逻辑是他认为当时房利美的价格“便宜得离谱”;当然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正确得离谱,到1998年,伯克希尔在房地美的投资已经翻了12倍。
  到2000年左右,房利美的业绩几乎到了鼎盛时代,每股收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管理层不断回购股票、信心爆表。巴菲特觉察到管理层的风险。在2000年左右清仓了房地美股票。

03
巴菲特是怎么炼成的?

  巴菲特官方传记《滚雪球》作者艾丽斯可以说是最了解巴菲特的人之一,她感慨地说:“巴菲特无论做事情还是与人交谈,都相当专注,我在华尔街工作过很久,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像他这么专注。他从早上来上班路上到晚上睡觉之前都在思考投资。”
  巴菲特说,“并非是因为我只想得到钱。而是因为我觉得赚到钱并且看到钱生出更多的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每天早上去办公室时,我就感觉我要去西斯延大教堂画壁画一样。
  巴菲特是这样概括他的日常工作的:“我的工作是阅读”。他大量阅读与上市公司业务与财务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在此基础上才非常审慎地作出投资判断。据称,巴菲特每天会抽出5、6个小时读书和报纸。

04
A股上,效仿巴菲特可行吗?

  A股上,能效仿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吗? 有人说,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是建立在美国股市比较成熟基础上,而中国股市成立还不足30年,巴菲特理念在中国行得通吗?
  猫姐注意到,近年来,A股价值投资氛围越来越浓。当然在A股市场上,也存在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不断靠业绩增长推动股价上涨,我们来看看A股的牛公司们:
  在中国,你5年内一直持有股票会怎样呢?数据显示,以2012年初为起点,近5年来超1000只股票涨幅翻倍,逾500只股票涨幅超1.9倍以上。期间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仅有40%。
  成长性是这些5年内翻番股票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公司成长性越高,近5年涨幅越大。
  大道至简,投资可以很简单。大家好好研习巴菲特,你离投资成功也不远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0#
 王镛 发表于: 2013-5-6 12:06:00|只看该作者

华尔街交易员眼中的巴菲特:他被神话

  新浪财经对话华尔街50后、60后、70后的交易员代表,听他们的巴菲特印象。
  沃伦-巴菲特这个名字对于华尔街交易员来说可谓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对这位“奥马哈先知”佩服但绝不到五体投地的地步;对他的财富收获羡慕,但也有莫名的“嫉妒恨”。甚至,巴菲特推崇的价值投资理念对于高频电子交易的操盘手来说几乎等于无用,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新浪财经对话华尔街50后、60后、70后的交易员代表,听他们的巴菲特印象。

马克-奥托,70后,从业20年,骑士资本总监,纽交所交易员。
纽交所交易员马克-奥托

一个词来形容巴菲特:高产的(Prolific
  巴菲特印象:巴菲特就像一个高产的艺术家,他不停地成功,产出各种伟大的成就,就像一个艺术家或诗人。巴菲特是华尔街标志性的人物,很多时候,他就是华尔街的同义词。他在投资界有着巨大的声望和影响力,只要巴菲特一开口说话,就能吸引华尔街交易员的注意。
  如何评价巴菲特的投资理念:毋庸置疑,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但作为一个纽交所做市商的交易员,我所做的交易是基于对市场的短期预期,所以我的交易理念与巴菲特的截然相反,所涉及的风险参数也是完全不同的。
  最印象深刻的巴菲特投资:1972年,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用2500万美元买下See's Candies糖果公司。到2006年,公司收益超过2000%。这笔投资的成功不仅仅是所谓的“扔在那儿放着不管”的等待型投资。这确实是一笔非常有预见性的长期投资动作。巴菲特曾经称See's公司拥有“梦想商业模式”,即在所属市场处于领导地位、拥有很高的顾客忠诚度以及价格力量,并且不需要过多的资本投入。
  新浪财经特派员观察:马克在谈起巴菲特时比较迟疑,在他看来,巴菲特尽管成就非凡,但在他所从事的领域,根本无法借鉴巴菲特的方法。作为做市商交易员,他的职责是为股票提供流动性,在大家抛售股票的时候,他就必须接盘;在大家一窝蜂买入的时候,他又必须卖。所以,巴菲特的成就再大,在马克眼里也只是一个公众人物而已。巴菲特的一切他都无法借鉴学习,更谈不上什么大家眼中的“投资导师”。

凯斯-布里斯,60后,从业26年,Cuttone& Company总监,纽交所交易员。
纽交所交易员凯斯-布里斯

一个词来形容巴菲特:有先见之明的(Prescient
  他的先见之明来自于对世界的敏锐洞察,以及他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这些重要信息对于其他人来说往往是不可得的。所以巴菲特总能领先于其他人,发现新的趋势和投资主题。
  巴菲特印象:巴菲特非常招人喜欢。虽然我并不一定赞同他所有的政治哲学,但他看起来是个道德高尚的人,追求善良和美好。多年以来,巴菲特的投资十分成功,因此很难对他的投资理念说不。他一直钟情于业绩稳定增长的大蓝筹公司,并随时准备发掘下一波投资趋势和创新浪潮,这些核心投资理念被证明是非常成功的。
  最印象深刻的巴菲特投资: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莫过于在金融领域对美国银行、高盛以及富国银行的投资。我也很喜欢他对可口可乐以及好时巧克力的投资。这几笔投资都计划周全并充分体现了巴菲特投资特点:对名声在外的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从而享受客观的回报。
  新浪财经特派员观察:凯斯-布里斯谈起巴菲特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但不难看出,他对巴菲特是持有保留意见的。他认为巴菲特的高度和位置,决定了他能抢在大多数人之前获取不为公众所知的信息,这些对于他的投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另外,他对巴菲特的政治哲学也持保留意见。

大卫-威廉姆斯,50后,从业30年,StrategicGold公司总监,纽交所交易员。
纽交所交易员大卫-威廉姆斯

一个词来形容巴菲特:标志性的(Iconic
  巴菲特印象:巴菲特是他那个年代最具标志性的投资者,当美国人谈论起史上最成功投资者的排行榜,巴菲特一定名列前茅。巴菲特是个聪明、专注、勤奋的男人,他十分笃信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生活方式。他在投资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他能够用自己的思想与财富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虽然很成功,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他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他充足的资金,也能够保证在大多数公司和投资者都不赚钱的情况下,自己还能够获利。另外,巴菲特经常利用政府关系去完成一些项目,这对于其他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
  新浪财经特派员观察:大卫-威廉姆斯谈起巴菲特的时候,颇有些不敢苟同的态度。虽然也承认巴菲特的种种成就,但他对于巴菲特的种种理念和行为,都持保留态度。说起巴菲特,他的一句话可以很好概括他对“股神”的态度:“他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全对。”在他看来,巴菲特被神化了。实际上,巴菲特只是擅用大资金,并且很会利用与政府的关系,这些是造就他非凡投资成就的重要因素,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些根本无法借鉴。
  新浪财经特派员其他观察:曾在纽交所偶遇一位华尔街期货公司CEO,这位CEO在聊起巴菲特时表示:“如果我从11岁就开始交易股票,还有个当国会议员的爸爸,那到现在我的财富也不会比巴菲特差多少。”言下之意,巴菲特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无非是有个有权势的爸爸,而他所处的时代,也是自大萧条之后美国经济和股市最繁荣的大半个世纪,他投资那么多年,而且净投大蓝筹──这么投资其实没有技术含量,只要经济增长这些股票就涨,而二战后的美国经济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与其说巴菲特是股神,不如说他碰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国势远比股市重要。(孙思远 罗绮梅 发自纽约)
9#
 雪儿 发表于: 2010-12-13 21:50:56|只看该作者

巴菲特和六祖慧能:读书开悟

巴菲特一向非常自信,申请哈佛读研,根本没有想到会被拒,失望,愤怒,郁闷,孤独在校园中徘徊。
  如何解忧?
  疯狂喝酒?伤胃,喝多了伤身。喝的再醉,问题还是未解决。
  疯狂购物?花钱,花多了伤心。花的再多,问题还是未解决。
  巴菲特无聊之极,无奈之极,还是回到他喜欢的地方:图书馆。
  喝酒伤身,购物伤心,何以解忧,唯有书香。
  他早已经把图书馆中所有关于投资的图书看了个遍,有些书还看了好几遍。
  忽然他在书架上看到一本刚到的新书,《聪明的投资者》(The Intelligent Investor)。格雷厄姆著,出版于1949年。
  大家都知道,图书馆进书总是要晚上一段时间。
  巴菲特打开一读,忽然顿悟投资的真谛。
  过了35年,巴菲特回忆起往事,仍然非常激动:“对我来说,读到这本书,就像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的圣徒保罗一样。”
  巴菲特形容自己读到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的感觉,就像圣徒保罗在前往大马色的路上忽然被一道光击中听到主的声音一样。
  巴菲特后来解释到:“我并不想让别人听起来我像是一个狂热的宗教教徒一样,但这本书真的是让我突然顿悟。”
  过了23年,1973年巴菲特给《聪明的投资者》第四版写了序言:“1950年年初,我阅读了本书的第一版,那年我才19岁。当时,我就认为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书籍。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如此。”可见这本书在巴菲特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这让我想起了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讲述的自己求师学佛的故事:
  我的父亲原本祖籍范阳,后来被降职,流放到岭南,于是作了新州的百姓。我这一生很不幸,父亲早逝,遗下年老的母亲和我相依为命。后来迁移到南海,每天只能上山砍柴,靠卖柴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困苦。
  有一天,有位客人买柴,嘱咐我把柴送到客店去。我帮客人把柴放好,收了钱,走出房门,忽然听见有一位客人正在大声诵读佛经。不知怎么回事,我一听那位客人所诵的经文,心里顿时豁然开悟。
  于是我就大胆问那位客人:“请问您念的是什么佛经啊?”
  客人回答:《金刚经》。
  我再问他:您是从哪里来啊?怎么会读这本佛经呢?
  客人说:“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那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住持教化的道场,跟随他学佛的弟子有一千多人。我去东禅寺礼拜弘忍大师,才听到他讲授这本金刚经。大师经常劝出家和在家的弟子说,只要坚持诵读《金刚经》,自然就能够见到自心本性,当下就能了悟成佛。”
  我听了客人的这一番话,心中大喜,也想去参拜五祖。
  也许是由于过去结下的善缘,承蒙一位客人慈悲,赠给我十两银子,让我用来给购买母亲独自生活所需的衣服和粮食,剩下的钱做为盘缠,去到黄梅县东禅寺参拜五祖。我将母亲安顿好了以后,辞别母亲,走了三十多天,来到黄梅县东禅寺来礼拜五祖。
  如果说五祖是当时中国禅宗最有名的大师,那么格雷厄姆就是当时华尔街最有名的投资大师,被称为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鼻祖。
  巴菲特读了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和慧能听到《金刚经》一样,心即开悟,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去拜到格雷厄姆门下学习真正的投资成功之道。
  要是格雷厄姆是个大学教授,也收研究生就好了,我拼死拼活也要去读他的研究生。
  我佛慈悲,有求必应,帮助慧能实现了拜师学佛的愿望。
  巴菲特信的是上帝,他能实现拜师学投资的愿望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8#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7-7 19:24:07|只看该作者

巴菲特行善: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

⊙作者:美国来信之薛涌专栏

  巴菲特干脆嘲笑富家子弟是“幸运的精子俱乐部”成员。如果他们这样的人不把财产捐出,而是交给自己的“幸运精子”,那么美国就会变成一个由经济贵族所统治的社会,偏离他们心中英才主义(meritocracy)和自由竞争的社会理想。
  世界第二大富翁巴菲特不久前把自己财产的大部分(共310亿美元之巨)捐给了世界第一大富翁比尔·盖茨和其夫人的基金会。这不仅是人类慈善事业史的新篇章,也是市场经济中最大的赢家对造就了自己成功的制度的一次深刻的反省。目前中国正在走向市场经济。在这一市场经济中最先崛起的富人,也很快将面临如何处置自己的遗产的问题。在这个关口上,巴菲特的大手笔就更值得我们反省。
  巴菲特捐款的直接意义有两点:第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慈善捐赠。310亿美元的巨资,远远超过了美国最著名慈善家卡耐基(以2006年美元价值计共捐赠了41亿美元)和洛克菲勒(以2006年美元价值计捐赠了76亿)的捐助。第二,这笔钱,完全可以用来自己成立一个最大的基金会,超过现有300亿美元资产的盖茨基金会,或者建一个巴菲特大学,使自己名垂青史。但是,巴菲特连名字也不要,一定要把钱交给能够最有效率地服务社会的人。这个人就是十天前宣布将淡出微软集中精力经营慈善事业的盖茨。
  不过,人们容易忽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无论巴菲特也好,盖茨也好,都是市场经济的最大赢家。他们一个把家产如数捐出,一个退出企业,准备专心于慈善事业,说明了他们对市场经济局限性的认识。世界上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市场经济的魔力了。如果他们也看到了市场经济的问题,就更值得我们这些普通人对市场经济三思。
  这里必须指出,这两位富人,并非对市场经济丧失了信心。相反,他们都认为市场经济是人类最有效率的制度。他们正是靠着驾驭这样的制度赢得了自己的财富。但是,他们也认识到,再伟大的制度也有局限。这种局限必须靠人的道德力量来超越。
  具体而言,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因而是一种赢家的游戏。巴菲特直言不讳地说,市场无法解决穷人的问题。要解决穷人的问题,就必须靠市场经济中赢家的道德自觉。这一点,是巴菲特和盖茨最大的一个共同之处。15年前,盖茨在母亲的督促下见巴菲特。当时他一百个不愿意:见他有什么用?还不是谈些枯燥的金融问题?但是,大家一见如故,维持了十几年的忘年交。其中最关键结合点,就在于大家关心的是钱以外的事情。巴菲特给了盖茨一本世界贫困问题的报告。盖茨后来为此成立了世界最大的基金会。另外,两个人都对继承的财富异常反感。巴菲特干脆嘲笑富家子弟是“幸运的精子俱乐部”成员。如果他们这样的人不把财产捐出,而是交给自己的“幸运精子”,那么美国就会变成一个由经济贵族所统治的社会,偏离他们心中英才主义(meritocracy)和自由竞争的社会理想。
  可见,巴菲特的行为,揭示了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市场经济就将腐蚀其所生长的社会基石。这与中国社会所通行的(也是为主流经济学家们所宣扬的)市场经济的理念大异其趣。
  我们所理解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非道德化的中性制度:只要一个人在市场中合法赚了钱,并且依法付税,那么就不仅增进了自己的利益,也增进了全社会的利益。他在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义务。这种市场经济的观念,来源于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启蒙主义理性思潮:追求快乐和私利,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本能。一个理性的制度,是要把这种对个人快乐和私利的追求,转化成自动对社会也有好处的行为。这样大家都可以放心追求快乐,用不着操心太多道德问题。比如,富人买豪宅,穷奢极欲,不仅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造福社会。因为他们一掷千金时缴纳的税金,可以用来给穷人盖房,或发放救济。市场有其天然的合理性,一切都由“看不见的手”管着,用不着看得见的道德信条。
  这套法国启蒙主义精神,自“五四运动”以来席卷中国知识界,并且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启蒙和反传统的运动中又卷土重来。其中八十年代启蒙思潮的一个最重要主题,就是反道德主义,即认为中国文化最大的弱点,就是道德过剩,理性不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可惜,这只是对启蒙主义最狭隘的理解。那种创造一个理性的制度,使追求私利的人能够自动造福于全社会的理想,充满了天真的乌托邦情怀。这样的乌托邦主义,恰恰是二十世纪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与此相对,自由市场的正宗,是在盎格鲁──撒克逊的启蒙主义传统中成长。这种启蒙主义,核心不是理性,而是道德。
  比如市场经济的祖师爷亚当·斯密就是这一传统的核心人物之一。只是他的理论频频被后人用法国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来解释,所以影响最大,被误解得也最多。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他所谓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就是在“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尽情地为个人利益而竞争。这样,个人获得的利益越大,社会的收益也越大。市场经济的道德,是其背后那种让个人和社会共赢的理性,而不是让个人在市场上接受伦理的约束。
  这种信念,其实和我们计划经济中那种只拉车不看路的螺丝钉精神有非常大的神似:个人要在自己的岗位上闪闪发光,干好本职;掌握更宏观目标的责任,要交给一个更高的,更“科学的”权威。其实,亚当·斯密不仅是位经济学家,更是位道德学家。除了《国富论》外,他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道德情操论》。他之所以鼓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个人有强烈的道德关怀和约束,会利用自己的自由追求社会公益,所以才用不着国家来插手。他明确批评那种人人为己的自由竞争是放纵和有害的。
  美国的历史,也多少证明了斯密的判断。众所周知,美国拥有最自由放任的经济,也有着最发达的慈善事业。两者相辅相成。美国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末出现了两次创造财富的高峰,也同时出现了两次慈善事业的高峰。前一次的代表是卡耐基和洛克菲勒,后一次的代表就是巴菲特和盖茨。美国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维持,一大原因就在于这些市场经济中最大的赢家,能够主动根据自己的道德情操重新分配财富,使政府权力的介入成为不必要。如果这些成功的人不自行重新分配财富,而是通过财产继承创造一个世袭的经济贵族,那么老百姓就可能通过选票要求政府重新分配财富。
  主流经济学家们主张政府退出经济领域,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他们所不愿意面对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需要道德的基础。财富具有责任,具有品格。中国的富人如果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承担,自由放任的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在中国成功。
  (作者系旅美学者)
7#
 楼主|开心糊涂鬼 发表于: 2003-12-17 11:52:06|只看该作者

索罗斯和巴菲特同时预言:美元近期可能大跌

  据英国《独立报》日前报道,美国投机金融大鳄索罗斯和“股神”巴菲特同时预言,美元将在近几个月内大跌。
  据报道,传言来自一个匿名的对冲基金经理,他说:“我听到索罗斯和巴菲特都在沽空美元,华尔街越来越预感美元将一路大跌。
  不过索罗斯通过发言人澄清他从未有过此预言,巴菲特目前拒绝记者采访。《独立报》评论认为,这些投机大亨们自然是不会承认的,但是那些即使不是外汇交易商的外行人也能明白无风不起浪的道理。因此,传言一出,便推动英镑大涨,对美元汇率升至5年最高。
  美林证券也预计美元今后可能贬到1欧元兑1.33美元,比11月27日的1欧元兑1.19美元贬值12%。
  如果美元果真大幅下跌,可能又是索罗斯和巴菲特施展金融奇才的大好时机了,尤其是索罗斯,一向是看准机会狠下手。
  回顾过去,1992年索罗斯曾经沽空英镑,击败英格兰银行,赢了10亿美元,成为了华尔街当年赚钱最多的人,同时还被称为”令英格兰银行破产的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家。1997年,东南亚成为索罗斯新的目标。他凭借手中220亿美元的庞大基金规模,对泰铢等东南亚货币发动攻击,最终横扫东南亚股市汇市,甚至将东南亚各国政府都玩弄于股掌之间。
  而这一次,索罗斯要怎么”玩“美元,外人无从知晓。但有分析人士对于这一点毫不怀疑:索罗斯是绝不会给他痛恨的布什政府留情面的。(文艳)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6# 青城山
 楼主|开心糊涂鬼 发表于: 2003-6-27 13:13:58|只看该作者
哈哈~~~
5# 华蓥山
 婉兮清扬 发表于: 2003-6-21 23:46:32|只看该作者

慈善活动

一:捐款
  2006年6月25日,沃伦·巴菲特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签署捐款意向书,正式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这是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一笔慈善捐款。
  巴菲特准备将捐款中的绝大部分、约300亿美元捐给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及其妻子建立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巴菲特的慷慨捐赠一夜之间使盖茨基金会可支配的慈善基金翻了一番,达到了600多亿美元,比全球第二大基金会福特基金会(110亿美元)的资金多5倍。自2006年开始,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将在未来的每年七月,收到全部款项的5%。尽管巴菲特尚未决定是否将积极参与运作,但确定将加入盖茨基金会的董事会。
  同时,巴菲特也宣布,将其余价值约67亿美元的波克夏股票,分别捐赠给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Susan Thompson Buffett Foundation)、以及他三名子女所成立基金会的计划。这是因为巴菲特的前妻在2004年过世时,已将绝大多数的遗产,价值约26亿美元,移转到巴菲特基金会。
  巴菲特的子女将继承他财产的部份,比例并不会太高。巴菲特曾表示:“我想给子女的,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这段话后来被《CSI犯罪现场》电视系列剧所引用。)
  自2000年开始,巴菲特透过线上拍卖的方式,为格来得基金会(Glide Foundation)募款。底价2.5万美元起拍,以获得与巴菲特共进晚餐的机会。在这些线上拍卖中,最高成交价为中国人赵丹阳的211万美元。2009年06月30日巴菲特一年一度的慈善午餐拍卖在eBay结束,拍出168.03万美元。这个价格不及创纪录的210万美元,不过在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背景下也不算太低。
  2006年9月,巴菲特将他的福特林肯座车拍卖,以资助格罗斯公司(Girls,Inc.)的慈善活动,该车在拍卖网站eBay上面,以美金$73,200元卖出。
  巴菲特被美国人称为“除了父亲之外最值得尊敬的男人”。
  2015年7月7日,巴菲特宣布,将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28.4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巴菲特第十次年度捐赠活动,2014年他的慈善捐款达到28亿美元,2015年的28.4亿美元是他个人在募捐当中最大的一笔慈善捐款。

二:捐股票
  美国亿万富翁巴菲特(Warren Buffett)再捐出19.3亿美元的股票给5个慈善基金,这是巴菲特2006年开始捐出99%资产以来,金额第三高的捐款。
  根据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Exchange Commission)收到的申报书,巴菲特2011年7月3日捐出手上保险与投资公司“波克夏哈萨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B股2454万股股票。
  这笔捐赠的金额在2009年是15.1亿美元,但波克夏哈萨威公司B股于2011年7月3日收盘价为78.81美元,上涨35%,使得捐赠总金额膨胀到19.3亿美元。
  波克夏获利来自于经济情况改善、保险部门灾难理赔不多、衍生性商品投资帐面损失减少与持有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Co)及富国银行(Wells Fargo& Co)等公司股票价格上涨。
  巴菲特2010年捐赠约16亿美元波克夏股票给比尔暨梅琳达盖兹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这是由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与其妻子共同创立的基金,目的在解决教育、卫生与贫穷问题。
  其他股票则捐给以巴菲特已故妻子命名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Susan Thompson Buffett Foundation)及两人共育的孩子霍华德、彼得与苏珊所成立的基金。巴菲特2006年再婚。
  巴菲特捐赠给盖兹基金的总额约80.3亿美元。
  申报书显示,2010年捐赠之后,巴菲特仍持有439亿美元的波克夏股票。
  根据定期申报书与捐赠当日波克夏股票收盘价,巴菲特2006年捐赠总额19.3亿美元、2007年21.3亿美元、2008年21.7亿美元与2009年15.1亿美元。根据这项原则,2010年捐赠金额稍微超过2006年的总额。
  巴菲特1月进行股票分割,将1股分成50股之后,他捐赠的股数每年减少5%。
  2018年7月16日,伯克希尔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长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将伯克希尔公司11800多股A类股票转换为1780万股B类股票,随后将其中1770万股(价值约34亿美元)捐给了盖茨基金会和巴菲特基金会等5家慈善机构。自2006年承诺将捐出自己绝大部分财产后,巴菲特已经累计捐款达310亿美元。接受巴菲特上述捐赠的基金会包括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巴菲特女儿苏珊掌管的舍伍德基金会、巴菲特儿子霍华德运营的霍华德·G·巴菲特基金会、巴菲特儿子彼得夫妇运营的NoVo基金会以及纪念巴菲特亡妻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

三:巴菲特午餐
  巴菲特午餐,是和股神巴菲特在纽约知名的牛排馆共进午餐的活动。2000年起每年拍卖一次,并从2003年起转为网上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美国慈善机构。巴菲特的竞标午餐在EBAY上拍卖,拍卖周期为6月21日至26日,中标者可带7位同伴与巴菲特在纽约知名的牛排馆共进午餐。这些人可以询问除了个股以外的任何问题。关于午餐的花费,Smith&Wol-lensky餐馆员工汤米透露,餐厅每道菜在30~50美元之间,“相对竞拍的天价,这顿午餐花费只是个零头。”此外,这些巴菲特的追捧者还能拥有一盘午餐录像带。
  美国股神巴菲特一年一度的2011年午餐会慈善义卖竞标活动又将登场,预订6月5日美国东岸晚间10点半起,在电子湾(eBay)慈善网站正式开始,至6月10日晚10点半结束。2011年结标价是否能突破2010年度的263万美元而再创新高,备受瞩目。
  北京时间2012年6月9日上午10点30分,股神巴菲特一年一度的午餐拍卖以近346万美元的价格豪华落锤,再次大幅度突破前一年纪录。
  巴菲特午餐拍出100.01万美元:北京时间2013年6月8日早10点30分,一年一度的“巴菲特午餐”以起拍价2.5万美元开始通过eBay竞拍,经过106次竞标,最终以100.0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136,825.25元)落锤,创2007年以来最低价。过去13次竞拍一共为格莱德基金会募集了约1500万美元的善款,而段永平和赵丹阳的出资就占据近两成。此外,外界一直揣测2011年出价234.5678万美元、最终自愿支付262.6311万美元的胜出者也来自中国。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4# 金佛山
 楼主|开心糊涂鬼 发表于: 2003-6-21 23:23:46|只看该作者

个人荣誉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财富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届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卖到263万美元。
  2010年7月,沃伦·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机构捐赠股票,依当前市值计算相当于19.3亿美元。这是巴菲特2006年开始捐出99%资产以来,金额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2月15日,获得象征美国最高平民荣誉的自由勋章。
  2011年3月10日,2011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在纽约发布,巴菲特以身价500亿排名第三。
  2011年3月26日,《巴伦周刊》网络版评出了2011年度全球30大最佳CEO,排名第三。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儿子霍华德会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扮演继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胁生命。
  2013年福布斯财富榜以530亿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3年2月28日,2013胡润全球富豪榜,巴菲特排名第二。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5全球富豪榜。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比尔·盖茨、卡洛斯·斯利姆、沃伦·巴菲特,财富数分别为792亿美元、771亿美元与727亿美元。
  2015年7月中旬至8月底,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投资股市方面已经至少账面亏损了112亿美元。相当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市值缩水了10.3%。
  2015年,全球最富有十对夫妻中排名第三,第三位:沃伦·巴菲特和阿斯特丽德·蒙克斯夫妇(Warren Buffett and Astrid Menks)净资产总和:650亿美元。
  2015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豪400强榜单显示,凭借620亿美元财富排名美国富豪第二名,这也是沃伦·巴菲特自2001年以来的一贯排名。
  2015年10月,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公布了第五届全球金融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巴菲特排名第五。
  2016年9月22日,彭博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排行榜,沃伦·巴菲特排第9名。
  2016年10月,《福布斯》杂志发布年度“美国400富豪榜”,沃伦·巴菲特排第3名。
  2017年3月,《福布斯》杂志发布2016全球富豪榜,沃伦·巴菲特排第2名。
  2017年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发布,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734亿美元排名第四。
  2018年2月28日,在宣布参股以色列梯瓦制药和增持通用汽车、纽约梅隆银行和苹果公司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上涨。最近,巴菲特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美国的减税政策大大增加了他的财富。
  2018年3月6日,福布斯2018富豪榜发布,840亿美元的沃伦·巴菲特跌至第三位。
  2018年5月,福布斯十大最具影响力CEO排名第四。
  2018年7月7日,扎克伯格超过巴菲特,成为全球第三大富豪。
  2019年2月26日下午,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全球富豪榜》,沃伦·巴菲特财富缩水14%至5900亿元,排名第三。
  2019年10月,福布斯美国400富豪榜位列第三名。
  2020年1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9年最大慈善捐赠,沃伦·巴菲特以价值36亿美元的股票捐赠排名第2。
  2020年2月26日,沃伦·巴菲特以7100亿元财富位列《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第4位。
3# 峨眉山
 婉兮清扬 发表于: 2003-6-21 23:22:13|只看该作者

人物成就

一:个人财富
  2011年,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50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
  2013年,沃伦·巴菲特以净资产535亿美元,位于福布斯榜第四。
  2016年3月1日,福布斯公布全球富豪榜单,沃伦·巴菲特个人财富为608亿美元排名第三。
  传入中国
  1996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发表了我国内地最早介绍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华伦·布费就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当时的译名。文章作者是孙涤教授。
  巴菲特在1996年1月24日刊出的,中国第一篇介绍巴菲特的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巴菲特当时的译名)的上海证券报上签字。

二:财经论坛
  美债违约
  美债违约已然成为一个令全球市场谈之色变的话题,但在评级商穆迪看来,这仍然是小概率事件。
  “财政部不支付到期国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穆迪首席执行官RaymondMcDaniel称,“希望举债上限能在17日前提高,但即便没有,我认为财政部仍将实现兑付承诺。”
  如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战火”已经烧至美债,2013年10月17日,美国将迎来提高债务上限的考验。
  “这(如果美债违约)就像一颗核弹爆炸一样,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巴菲特上周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如是说。

三:经济
  巴菲特表示,毫无疑问全球经济正在放缓,但美国比欧洲稍好。
  同时,巴菲特还表示美国住宅市场已经回转,随着房市复苏,与住房相关的公司都将受益,如家具和地毯业。巴菲特透露,他趁着富国银行股票下跌之时,在过去一周中购入了更多的该股票。在过去一月中,富国银行的股票下跌了超过3%。
  截至2013年6月30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报告其持有超过4.11亿股,价值近140亿美元。巴菲特说这还不够,并将继续买入。
  巴菲特认为银行仍是一个很好的行业,但在信贷危机解决以前银行股票不会盈利。巴菲特表示,在2012年两起潜在价值200亿美元的收购因为价格问题告吹后,他对购买一些公司的前景仍感兴趣。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拥有400亿美元的现金,但价格不合理,而且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会加入竞购战。他计划盯住一家60亿美元的金融类公司,但是他没有提及这是一起潜在的收购。
  巴菲特重申了自己长期以来持有的观点,认为股市是资金最好的投资场所,并表达了对IBM长期前景的信心。
  2011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购入了约110亿美元的IBM股票,巴菲特表示还将加仓到那个水平。 至于伯克希尔哈撒韦控股的另一只大股票宝洁,巴菲特承认最近来的盈利表现确实不佳。
  但巴菲特称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鲍勃·麦克唐纳是个杰出的人物。麦克唐纳的领导力在现今颇受非议。巴菲特透露,伯克希尔哈撒韦已经出售了一些宝洁的股票。
  巴菲特还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连任第三届表示强烈支持,并称伯南克的工作做得非常好,除他外没人能够更好地胜任美联储主席的职位。巴菲特认为,如果总统提出邀请,伯南克将会同意连任。
  不过,巴菲特表示他对于美联储不断扩大的资产负债表略有担忧。他的直觉是应该反对美联储的QE3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巴菲特认为美国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脱离财政悬崖的风险。

四:缴税观点
  2011年8月,美国著名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当地时间8月15日说,最富有的美国人应当缴纳更多所得税,为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做出贡献。
  有“股神”之称的巴菲特当天在《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停止宠爱超级富豪》的文章说,那些贫穷和中产阶级美国人在阿富汗为国家作战,而像他这样的富豪却仍在享受特别减税优惠。这番话一语道破超级富豪财富秘密:分配不公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资本在分配中所得过多,而劳动在分配中所得过少。
  巴菲特15日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的一些话令人深思。该文的标题是《停止娇惯富豪们》,直接把苗头对准富豪。有人会说,巴菲特是不是故意讨好奥巴马总统,非也!不论是财富还是年龄,他都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和任何权力。这是巴菲特的一贯作风和思想。这番陈辞,同样值得中国的富豪们反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 03:50,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