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张建|查看: 5550|回复: 28

眉山,物华天宝!

 [复制链接]
21#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5:09|只看该作者
梅湾湖 梅湾湖,又名梅湾水库。位于丹棱县城西中隆乡梅湾村,距县城6公里,是七十年代大兴水利时建造的人工湖。集雨面积15.3平方公里,总库容1015万立方米,设计灌面3.16万亩,属中型水利工程,居丹棱水利工程之首。控灌丹棱镇、中隆乡、何场乡和唐河乡,还承担着丹棱县城市面上供水任务。 十多年前,丹棱县水电部队门就对观光农业开发情有独钟,充分利用有山水资源,开展立体化的综合种植,养殖工程,建造有艺术布局且具有现代化喷灌设施的果树园,修建旅游公路,幽径小道、亭、台、楼、阁、廊,设置餐厅、钓位、游船等,初步形成了"梅湾湖农业观光旅游区",区内山岛葱笼,莺飞鱼跃,桃树、梨树、脐橙、碰柑、柑桔树成片成林,水库两岸及周围的构湾村,多达万余亩。 每年春暖花开时,桃花、梨花、橙子花开得十分自然而野漫,像一束束粉红的贯绫随意缠绕在山际。一坡坡的梨花,油菜花和成片的绿色脐橙林,与多悦镇、正山口乡再西行,真是美妙;而漪漪绿水上,野渡无人舟自横,直看得人忍不住想赋诗作画。前来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高峰期每天超千人。 秋季,硕果累累,水果飘香,前来品尝水果、购买水果的游客和商家蜂拥而至,一车车水果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给水库经营管理者和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给城里人营造了回归自然寻野趣的优良环境。
22#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6: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竹林寺 竹林寺,位于丹棱县南大门重镇杨场镇,夹(江)丹(棱)蒲(江)公路穿镇而过,北距丹棱县城14公里,南到川西南旅游环线自(贡)──(安)公路的夹江县中心镇不足10公里,旅游交通十分方便。 竹林寺景区,由九龙山,石牛山,铁桶山,金牛江河,龙华寺水库,珍珠湖等山水组成,幅员面积5 .2平方公里。主要的风景名胜有:竹林烟月、善讽亭、丞相墓、一线天、寨子岩石佛、九龙嘴大佛、雷沟石坊、徐氏宗祠坊、漏空山、望妻碑、墨林、听涛轩、珍珠湖等等。这里气候温和,雨水充,空气清新,幽雅静谧,流水淙淙,鸟语花香,环境可人。兰花、山茶花、杜鹃花等众多山花点缀其中,竹参、竹蛙、透山龙等珍稀动植物隐现其间,令人目不暇接,情趣横生。站在九龙嘴山顶一望,多姿多彩的松林翠竹布满山丘,如大海波涛起伏,令人叹为观止。在竹林寺景区,你可以碧绿的金牛江、龙华寺水库、珍珠湖中摇船荡舟,观赏两岸美景,洗尽心中烦忧;你可登山临岸俯瞰松竹神韵和层层梯田;还可漫游林间小道,观赏栩栩如生的石佛,探寻幽深神秘的一线天、漏空山溶洞、出气洞,瞻仰神奇古老的石牌坊和摩崖石刻造像,聆听当地老农讲述唐代广元将军花敬定血战铁桶山、竹林寺毛仙女、望妻碑等神奇美丽的传说故事。在你感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还要游览领略丰富的人文景观。 竹林寺佛教源于东汉时期,初建寺庙名净众寺。唐代元和年间,因寺周植竹300余興数万竿而改名竹林寺。相传诗仙李白24岁时从家乡彰明县(今江油县)出发,经成都、蒲江、丹棱上峨眉期间游览过竹林寺九龙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等历史文化名人曾游竹林寺,留下许多赞美诗篇。唐五代时,丹棱县城东人可通用弃官回乡,披缁于竹林寺18载,与卢延让、欧阳炯、方干、齐己、贯休结为诗友。可朋一生写诗千余首,汇编成《玉桑集》,名篇《耕田鼓》震惊当朝。广政9年(公元956年),皇帝孟昶赐钱十万、布五十匹奖励可朋。明代文学家杨慎《升庵诗话》云:“唐世诗人,射洪陈子昂、彰明李太白、丹棱僧可朋不相上下。” 南宋时,夔州路提点刑狱李历史学家李鹏焘之子,丹棱龙鹄山人,晚年辞官回乡,常住竹林寺,潜心于琴棋书画,辞世后归葬于竹林寺侧,今名丞相湾。明代万历年间僧一真大师建经书楼,藏经万卷。清代丹棱县令毛震寿拨巨款缮竹林寺,题写"竹林烟月"于寺后崖壁上,并志以诗:"寒烟避出一林秋,露下天高月满楼;古树深篁山寂历,道心诗梦两悠悠。"历代文人雅士、高僧佛徒游览竹林寺留下的许多诗文碑刻和野趣盈然、妙趣横生的秀丽山水会让你流连忘返。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6:26|只看该作者
老峨山 老峨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位于丹棱县城西╈0公里张场镇、王场乡、顺龙山辖区内,海拔1142米,幅员面积11 .8平方公里。其中,林区面积1.3万亩,突兀一峰独峙,雄踞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时有烟去在半山飘浮,尉为壮观。山形酷似峨眉,雄秀奇险幽,颇有峨眉山的架式。山中名胜古迹如金顶、舍身崖、九老洞、万年寺、伏鹤寺、一线天等,皆与峨眉山"同名同姓"。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 据地方史志载,老峨山佛教盛行,香火旺盛,建寺于隋,兴盛于唐、宋、元、明、清,山中共建有72座寺庙,僧侣最多时竟达千人。唐代开元年间,道教传入老峨山,先文在山中建了36庵堂,有近400名道士修道山中。著名道教人物杜光庭、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等名人雅士曾游览此山,留下许多赞美诗篇。老峨山著名的自然景观和风景名胜,既有堪与峨眉山媲美的日出、云海、佛光,更有独具特色的华头悬空、美女晒羞、摩崖石刻造像等等,文物古迹和神秘传说故事等文化积淀丰富。 历史悠久的老峨山每年"六月六"(农历)传统朝山会盛况空前。80年代初,文化部门组织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加工,编排出唢呐、龙灯、狮灯、花灯、莲箫、高桩平台等优秀节目,把游山文体活动与经济贸易活动有机结合,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体育、雍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连续举办了六届的老峨山游山文化经贸交易会,每届都有数十万省内外客商、旅游观光都和参加交易会,经贸成交额近千万元,老峨山区出产的云雾毛峰、炒青绿茶、红茶系列产品和总岗特液、业牌液系列名酒获国家、部、省精品奖和优质奖,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老峨山餐饮住宿、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框架已基本形成,新建老峨山森林度假村、万亩森林公园、守猎场和扩建改善旅游公路和通讯条件等项目已列入国家经济计划投资项目,不久将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24#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6:54|只看该作者
黄金峡 黄金峡位于丹棱县城西24公里仁兴和和王场乡境内,座落在总岗山麓,下起仁兴乡罗河桥,上至王场乡继承桥,峡长7 .5公里,是以自然原始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 自汉代起,名僧云集黄金峡,早在西汉新莽地皇二年就修建了黄金庙,又名博济庙。然后又修筑开通了黄金堰,造福于百姓。黄金峡两岸壁立,对峙如门,其崖笔立陡削起码插云天,形成雄伟壮观的"一线天"。"瀑布峰腰落,山根峡口横;虎狼蹲石影,戈与吼潭声;天自洞中出,人从岩缝行;到来幽趣处,时看白云生"。 清代丹棱进土暨雅江书院贔长李昶的诗篇生动地描述出黄金峡的神奇,幽深和美丽。峡内著名的景点有:龙潭飞瀑、金峡湖、双狮向龙潭、危崖水帘、一线天、虹渡、望鱼石、金船等。当地人常言:"金峡有三奇、晓雨不湿衣、九月瑞雪飞,夜半闻琴声"、"神降博济庙,喊声一出雨就到"、"黄金天子一夜凿通黄金堰"等传说故事更是神奇美妙。 此外,黄金峡独产的"流吓鱼",长七八寸,重斤余,喜食岩浆,肉质鲜美细嫩,与江团齐名,乃川西南一绝,古时被列为贡品。如果你有幸到黄金峡一游,一定会感受到观景、荡舟、猎鱼、食鱼的乐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8:25|只看该作者
中岩寺 中岩风景名胜区,位于青神县城南沟九公里的岷江东岸,设有文物风景管理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主要由中岩上、中、下三寺为主要区及邻距1 和5公里外的瑞峰镇大营坳东汉岩墓群组成,面积26平方公里。主景区中岩又名慈姥山,属四川龙泉山脉尾端,地貌为浅丘、深丘混合地形,面积约为29.4万平方米。景区内最高峰海拔650米,相对高度约100米,景区全山上、中、下三寺回转游程5公里,青峰冥壑,峻壁回流,景点相连,景色殊异,常年林荫日,鸟语花香,适于终年旅游。中岩,相传为佛家十六罗汉之第五罗汉诺巨那尊者所辟道场,始建于东晋,显盛于唐、宋;为蜀中名胜、佛教圣地之一,历史上以其"岩壑胜景,不减峨山"而有"先游中岩,后游峨山"之说。历来,海拔客、僧侣居士不 绝于路,享有"川南第一山"、"西川林泉最佳处"之美誉。现有景点20余处:傍山临江的下寺"慈姥庙";苏轼早年投学中岩在此与五弗联姻的"唤鱼池";中、下寺交界处,北宋时期,由于两寺僧人争香火而械头残留下的"猫猫石";诺巨那尊者与800里外三台县牛头禅师初辟中岩道场相互往来的神秘通道"牛头洞";唐代形容为"馋岩百千亿万佛,如恒河砂数"的"千佛长廊"和"卧佛窟";山岩绝壁上有人身压凹之迹和佛窟相围的"仙人床";北宋黄庭坚在此取泉水煮中岩茶品茗三月而不舍,古迹聚集之地的"玉泉岩";中寺景德禅院址地的"慈姥峰";唐代无尽禅师伏虎的"伏虎台";当年诺巨那赠牛头禅师木匙将"一石击碎成三峰"的竹笋峰;历代文人墨客在峭壁摩岩题刻众多的号称"文物鼎峙"的"石争峰";上寺"垂拱庙"后有青峰耸露的"翠微顶"。中岸景区内的众多名胜古迹,加之李白、黄庭坚、苏轼、范成大、陆游、杨慎、余子俊等历代名家在此揽胜抒怀,吟诗勒石,至今仍保留下有摩岩题刻119则,佛教造像2600余尊,形成了集人文、自然为一体,融山、水、林、泉成一色的四川省著名风景旅游胜地。 "中岩黄金旅游线"于1999年11月8日全面开通,中岩设有汽车客运站。青神至中岩、眉山至中岩均为每30分钟一趟车,成都至中岩也直达的旅游专线车,方便、安全、舒适、快捷。和古色古香,富于民族风味。在平面纺织类的突破则更大,他们借鉴国画、汉书、木刻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名胜风物、名家手迹、名人书画移植于竹编中。
26#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9:15|只看该作者
中国竹艺城 中国竹艺城座落在城南2公里处,1993年兴建,占地3 .3万平方米。集旅游、度假、娱乐、餐饮、垂钓、儿童游乐为一体。城内种竹50多种。旁建有著名和平老人邵从恩纪念馆,建有鱼塘,养有珍、稀水生动物。 城内中国竹艺博物馆汇集中华民族竹文化的上千种竹编艺术精品,堪称竹的艺术宫殿。博物馆分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国竹艺城情况,陈列有国家、省、市及县领导题词和中外贵宾留影,古代竹制用具,古、近、现代粗犷竹编。第二厅展出高档竹编工艺品。有从炎帝到未代皇帝傅仪头像、价值5万元一幅的"中国百帝图",以及百子图、隐形观音、九龙屏、八仙过海、十八罗汉、三圣图、松鹤图、乐山睡佛等高级竹编展品,工艺精湛、炉火纯青、享有民间艺术瑰宝殊誉。第三厅殿中档竹编、立体竹编系列、竹编包装系列、瓷胎竹编等。厅内以竹编工艺再现新板桥春夏秋科四季竹,讴歌了"板桥竹,永不弯,挺一枝,压雪寒"的圣洁品格。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49:38|只看该作者
平羌峡 平羌峡即古"熊耳峡",位于城南25公里,系由岷江切割龙泉山脉而成。峡有犁头、背峡、平羌、三峡相联,构成整体,又称岷江小三峡。上下游分别与县属中岩和乐山大佛翘首相望。两岸青山,接岭连峰,林木葱笼中时见奇崖怪石。 峡中江水如带,潺潺东流,常有点点渔舟及三五水禽错落其间。若夫秋月之夜,泛舟而游,则可进一步欣赏到这里的波光月影,如画江山了。当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曾在此吟下了他那"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君不见下渝州"的千古绝唱,更赋予了平羌风光以无限诗情。峡中有"鱼窝儿",出产珍贵名鱼"江团",其肉质鲜美,世所稀有。
28#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50:38|只看该作者
黄丰镇农业旅游 您想远离喧嚣的城市吗?您想领略一种静谧的田园气息吗?您想感受一下“庭院果满枝头,塘前鱼虾戏水”的大自然风光吗?请到彭山黄丰“柑桔之乡”来!四川省彭山县黄丰镇距成都69公里,紧邻成乐高速公路和103国道。该镇位于彭山城东13公里,北接省级风景名胜区仙女山,东邻著名风景区仁寿黑龙滩。幅员面积40.38平方公里,是典型的丘陵区农业镇,以柑桔产业为支柱产业,拥有柑桔1.25万亩,80万余株,年产柑桔总量达1700万公斤,品种(柑、橙、柚)齐全,常全有鲜果上市,是四川省著名的柑桔生产基地,享有“柑桔之乡”的美誉。 黄丰镇自然条件优越,可开发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山青水秀,交通便利,地埋位置得天独厚,具有丰富的农业观光旅游资源,可进行鱼塘、果树认养等庭院园式旅游观光农业的开发经营,是一个景色宜人的“果林公园”。这里常年都有漫山遍野的生机盎然、郁郁葱葱的果树,果香飘四季。春入黄丰,桔树吐新嫩芽发,一派蓬蓬勃勃的朝气,赏心悦目,阳春四月,桔花盛开,远远望去恰似成千上万只白色的蝴蝶在绿色丛中飞舞,洁白的花朵和绿色的枝叶相间,犹如繁天中的星星点缀银河,描绘成一幅碧绿绚丽的天然图画;微风轻拂,沁人心脾的花香会让您心旷神怡,被花香熏醉;夏到黄丰,柑桔果挂枝头,到处都是青翠碧绿的幼果藏在枝叶中,夏橙以她成熟的美向您招手;秋临黄丰,金黄硕果垂挂枝头,频频向您点头致意,蜜柑的成熟让您感受了丰收的希望,秋的辉煌;冬到黄丰,橙黄色的脐橙竞相在枝头尽展她的风采,橙经色的血橙也不甘示弱地散发着她诱人的芳香,到处都洋溢着农家丰收的喜悦和欢快的心情;初到农家,您便步入了一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境界。 在农庄田园中,您或欣赏田园风光,或享受丰收的心境,或认养果树、经营果树,亲自感受劳动的乐趣,或垂钓,或面对赏心悦目的风景唱几着抒情的歌曲,余音绕梁──热情而好客的农家人将为您提供餐钦、住宿等尽善尽美的服务,让您渡过自然、宁静、浪漫、真诚、温馨的时光。 黄丰镇目前正对全镇进行观赏果园、命名果园、休闲别墅、农家新村等项目进行规划建设,并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项目实践和配套设施建设,力争把该建成一个有个定影响,融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具有黄丰镇特色的生态农业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楼主|张建 发表于: 2004-9-9 15:51:04|只看该作者
洪雅旅游十八景 瓦屋山上睹光台──观日出、神光、云海、星空、奇石、冬季滑雪等。 鸳鸯池──观赏森林、湿地、溪流、烟云、古道观遗址和南宋时的老君木像,感受梦幻般的天象奇观和神秘的宗教氛围。 《十里云衢》云杉坪──观赏大森林的奇幻迷离,云杉的通直傲岸,红桦、灵芝、箭竹、泥炭藓,及大熊猫活动的行踪,雨雪烟云,领略超然物外,飘飘欲仙的"天台"氛围。 兰溪──观赏冷杉林中的溪流烟云,幽潭瀑布景观,岩壁上的瀑布两、三百米,尤其是冬季的冰瀑堪称一绝,是瓦屋山的必游之地。岩畔兰亭为冬季冰雪游标志性景观。 象尔岩──是观日出、云海、佛光、神灯和远眺的最佳位置。 钻天坡观光索道──丛古福坪至正觉岩1640米,高程达700米,游时27分钟,观赏瓦屋山中上部天然林的垂直分布带:红叶林带、杜鹃林带、冷铁杉林带,为变化最大的一处"流动景观"。 双洞溪──观赏幽岩水瀑、"碧潭串珠"景观。 金花桥──瓦屋山进山的大门中,可观赏两山夹岸一水中流,溪水如玉的景观,附近有山门、大酒店、七女峰、遣福寺遗址等景点。 炳灵严王峡──瓦 屋山镇北端,观赏千米长峡碧波如镜、索桥凌空的壮观景色,瞻仰灵祠遗址,追怀鳖灵治水业绩,体味浓郁的羌风楚韵。 柳江──观赏大榕树、吊脚楼、明清古建筑、曾家园、观赏碧水印房山、白鹭飞的景色。 玉屏森林度假村──住人工林海中的童话木屋,听雨听蝉,赏羌族风情表演。 磨子沟──观赏清溪石上流的层层迭瀑。 奎星阁雅雨楼──槽渔滩景区第一景观,登楼可观望桫椤峡、青羌湖,湖畔层层梯田菜花和金秋景观。 观音寺──可观赏青羌湖万顷碧波和观音的三十三变身。 千塔佛国──可瞻睹巨型卧佛和50多座名塔的微缩石塔和桫椤峡中的朝云暮雨。 金舟寺──观赏佛教渊的石刻故事和古寺佛像、天然笑佛以及隐形艺术岩等景观。 青羌湖──5600亩,乘船游湖心岛经五半观、躬耕塔、桫椤峡,水上游船5公里,可观赏江上鸥鹭、山鹰、两岸梵宫、佛塔、渔村。 五斗观──五斗米道创道纪念地,感受宗教氛围。雅苑别墅、八仙岛为青衣江上小蓬莱,幽雅超然,下榻该处,乘舟夜游青衣江桫楞峡,别有情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23:30,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