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仁者乐山|查看: 4784|回复: 12

一组码头文化

 [复制链接]
11#
 leikang 发表于: 2005-3-14 10:24:00|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
12#
 楼主|仁者乐山 发表于: 2005-4-6 08:47:08|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铁锚,船舶停航时抛入江中,起固定船舶位置的作用。铁锚在在船舶中作用巨大,轮船多半都用锚作为船舶标志,在船上,锚有船长第二生命的说法,可知铁锚的重要。铁锚后面这个闸状物船上人俗称其为“狗脑壳”,是用来固定锚链的,防止更多的锚链滑入江中。
一组码头文化  ZSf6PYbl.jpg  保存到相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老磨 发表于: 2005-4-7 06:29:55|只看该作者
[转帖]“重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全面启动 留住数百年川江号子 2005-04-06 华商网 - 重庆时报
  本报讯(记者 王玫)记者昨日了解到,我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暂定名)将于近日全面铺开,对类似于川江号子这样的重庆本土文化进行特别的保护。

  据了解,“重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方案目前已敲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持续17年,即从2004年起至2020年止。保护的对象,目前确定为濒危的传统口述文学、戏剧、曲艺、杂技、皮影、工艺美术、制作技艺等,如重庆的川江号子、陶艺、折扇这些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同时还要对一些民间的习俗、风俗习惯等进行详细记录,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今年起,我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全面启动。

  文物局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5月起,我市将全面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普查,建立民族民间文物的分级保护体系,成立专家组对其进行评估并实施有效保护,并通过命名“民间艺术之乡”等方式来鼓励督促各区县保护民族民间文化。

  同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将对濒危文化的传承人进行保护,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将民间老艺人的手艺记录下来,再通过培训、扶持等方式,将其传承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3 13:50, Processed in 0.0312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