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蜀虎|查看: 9888|回复: 27

《作家文汇》·2005年第7期[全文]

 [复制链接]
21#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31:25|只看该作者

一个不想做将军的好士兵

一个不想做将军的好士兵 龙郁/文  惊悉廖永德酒后骑电驴子撞南墙的噩耗,我恨得牙痒痒的,在心底直骂,“这个浑球!这个浑球……”  无论如何我都得去都江堰见他最后一面,然而,接待我的人已不会再是他了。这位在成都与都江堰文坛穿针引线的“通联部长”,每逢有诗友去都江堰都得先在他那里刹一脚,仿佛不由他通报,你便见不着其它人似的。  廖永德出版过一本集子《苦涩人生》,在这里,我就不再提那些苦涩的往事了,我要说的是:他在事业工作上从没有显达过,但他过得开心。他兜里从来就没有几两碎银,但他过得开心;他笔下从没写出过叫得响的作品,但他过得开心。你从他胖嘟嘟,乐呵呵的脸上绝对找不到一丝苦涩的痕迹。豁达、乐观是廖永德给人的印象,而背后支撑这“豁达”与“乐观”的精神支柱是诗歌。但他从不把自己当成神童、天才、大诗人看待。他只为诗歌而充实,只为诗歌而快乐,也只为诗歌而自豪。这才真正叫享受诗歌啊!我们不妨剥去光环和伪饰,亮出内核来:有许多自以为能做将军的士兵,常为怀才不遇而悲哀,常为身外的虚名而烦恼,常为座次的安排而憔悴……可冷静下来想想,能在历史的筛网中留下四言八句的又有几人?更重要的是在生前,在创作中享受诗歌,在阅读中享受诗歌,在与诗友的交往中享受诗歌。  这就叫自知之明。永德啊!你是位不想当将军的好士兵,也是大智若愚者。你知道,谋事在人──是说人生一定要努力,成事在天──是要我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你的自然会来,不是你的争也无用。  正因为如此,廖永德心中没有大诗人小诗人之分。只要你用诗歌敲敲他的门环,谁来了都奉陪到底,如果适逢发工资,肯定肚子挺得像大款一样,即便腰无吊文,也声音宏亮地大把挥霍时间(时间也是金钱),陪你聊诗,陪你游览陪你酩酊大醉,甚至陪你干些出格的事儿。唉!这个没有原则的家伙!这个不拘小节的家伙。  总之,廖永德毛病多多,优点多多,一旦失去了他,我们还真有些接受不了,还真有些不习惯。  站在他的灵前,无意中看见桌上竟供有两杯酒!气得我当场就想掀桌子。叫来主人,撤,马上把酒撤了!像框中的永德见我有些生气了,只好眼馋地望着撤下的酒杯,敢怒不敢言。  我背过身去,强忍往上涌的酸楚,嘴里默念道:“胖娃胖嘟嘟,骑马上冥都,冥都又好耍,胖娃笑哈哈……”永德啊!愿你在另一个世界也过得开开心心的,只是这酒,不能再沾了。
22#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34:07|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有情有义的何安平和他的散文

有情有义的何安平和他的散文 ──聊聊何安平散文集《平淡是真》王孝谦/文  在富顺文协成立20周年的时候,作为文协理事长、省作协会员何安平先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组织并主编了一套10卷本的《富顺作家文丛》,由中国作协会员、《四川日报》副刊部主任伍松乔先生作序,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继《富顺作家作品集》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展示富顺作家群整体创作实力的一件盛事,标志着富顺的天空仍然猎猎飘扬着“才子之乡”的旗帜。这套书中有一本近20万字的散文集,平淡的封面上标明《平淡是真》,何安平著。  对《平淡是真》的概括实际上在安平的后记中就已经很明了,“集子中有的文章近乎小说,有的近乎言论,有的近乎游记或随笔,但其内容都是我亲身经历或我身边的人和事或我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于是不得不给书的类型确定为‘散文集’……”第一辑“少年不寂寞”,主要写他的童年、少年及中学时代,把像他们那个年纪的农村孩子人人都有过的经历原汁原味记录下来,有的情节完全是地方习俗;第二辑“乡村故事多”,用“素描”的方式描述了乡村工作和乡镇机关生活的几个侧面;第三辑“友情你我他”,主要是写他身边的文友、朋友们;第四辑“亲情在身边”,主要是写他的小家及大家庭中几位亲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第五辑“生活咏叹录”,收录了一些游记和随笔,侧重体现了他对生活、生命及大自然的感受和思考。  安平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村团支部副书记、乡计生专干、副乡长、副镇长、县文体委副主任、镇党委副书记、县政协文史委副主任、县文体局副局长一路干下来,在乡村与城市间反复穿梭,在文人与官人中巧妙沉浮,大胆工作,成绩骄人,为人豪爽耿直,乐于助人,经历了较多挫折和磨练仍信心百倍,体现出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所以他这一路留下了许多业绩,交了很多朋友,写了不少文章。  《平淡是真》的第一个特点是具有真情实感。安平对儿时的农村一草一木都怀着深厚感情,因为那些记忆都是进入骨髓的,所以离他越远记忆越清晰,他写儿时伙伴游戏式的《战争》就像是我儿时的经历一样,那泥巴战火的情景历历在目。他写的《割草》、《撮涨水泥鳅》以及乡下过年习俗《打扬尘》、《钻灶》、《偷青》等,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好像就在昨天,如果没有带感情的记忆是写不出那些文字的,也不会让我有重新经历的感觉。他写他的亲人的文字饱蘸着特殊的感情,他的“祖父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个人物不好写,但通过安平情真意切地描述,我们看到一位性情虽古怪,但却光明磊落、坚持正义、敢于向不良言行做斗争的老人,其勤劳朴实,节俭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妻是爱我的》中,成功的喜悦之情,他对事业和家庭不可兼顾的无奈之情,对妻子、儿子的感激和歉疚之情等等交织在一起,在轻描淡写的文字间却跳出了真情实感的震撼力,实际上我们这些做了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可能都有或者有过这种感情体验。  《平淡是真》的第二个特点是取材广泛,真实记录了一段历史。安平是一个有心人,把儿时的记忆、经历过的奇闻轶事、农村的风俗习惯一一真实记录下来,这些东西有的已经消失,有的已经变样,安平好像还干着文史委副主任的角色,像文史资料一样记录下这些东西,可能以后只有在安平的文章里才能找到那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习俗,这是又一种贡献。安平还把他在农村生活和工作中的趣事记录下来,又把他的文友、朋友及身边的小人物的人品、作品介绍给更多的人,家庭琐事承载着亲情变成了篇篇文章,生活中的一些感悟铸成片片咏叹,这些事和文字都很平淡,但平中见奇,淡里有悟,平淡中有真情,有一种精神在平平淡淡中滋长。  《平淡是真》的第三个特点是行文流畅,方言土语的大胆运用,构筑了《平淡是真》的鲜明特色。安平把所经历的和他所想的真真实实地告诉你,就像和你摆龙门阵,所以他的文章一口气读上好几篇也不觉得累,感觉上没有障碍,有一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流畅的语言带来的愉悦感觉。由于他的多数篇章都是写农村的,所以方言土语自然嵌入其间,增加了许多真情实感。如果没有在农村呆过,你很难理解“浪疤儿”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一个绰号,形容那个人身体很差,比较细小,这还只是表层意思;“整工分”、“发水草”、“打麻子眼”、“扎田笆篓”、“茄猫儿枪”、“水打棒”、“献新”、“打土地跪”等等,这些具有独特意义的文字组合除了行文中时隐时现外,有的甚至就是一篇文章的标题。  安平这本书还有一些特色就不再赘述,比如描写细致入微等等,就像安平这个人一样几句话是说不完的,安平不仅能写文章,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仅在文化领域能操出名堂,在其他方面也能干出成绩,他在省委党校是法律本科毕业,不知什么时候还与人合作发明了“姜瘟净”获国家专利,有时候想,如果安平不在文化系统干可能还更有成绩。  安平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选材太杂、写得太实、挖掘欠深等。望安平以后的文章情更深、意更浓、思想更深邃!也愿安平及家人一生平安! 2005年2月28日于富州花园家中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39:23|只看该作者

监督制约是关键

监督制约是关键 罗勇/文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近年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对权力的监督不力是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监督制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强化监督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监督和被监督意识是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和贯彻落实的组织领导者,是人民赋予的各方面权力的掌管者和行使者。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其中,权力观是基础。权力观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的成长进步,还直接影响到党风政风,甚至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把权力观教育作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的核心内容,促使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手中的权力,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要围绕权力观教育,要通过加强权力观教育,使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真正明白,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受到人民的监督。  权力越大,就越需要监督,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接受监督的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把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寓于制度创新之中,形成党内监督的长效机制。制度创新是强化监督的保证,要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党内监督的规范化、科学化。健全党代会制度,明确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监督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建立常委会议事制、常委会工作审议制、常委会班子成员工作评议制等制度,强化班子成员的监督。严格党的选举、任期和弹劾罢免制度,增强党内选举的竞争程度。完善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使之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加强专门监督机关的建设,保证其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  把完善权力的组织结构作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的着力点,使制衡机制成为权力系统的固有功能。推动权力结构合理化、权力配置科学化、运行程序严密化是实现权力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体制性保障。为此,要科学划定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能,从法律、法规、制度上明确各权力层次、权力主体的职责,逐步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离,防止越位、缺位、错位,从而优化权力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配置,使其在运行中实现各种要素相互制约。  把民主政治建设贯穿于权力运行全过程,形成立体监督的网络。构建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必须把民主政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扩大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推动公共权力公开运作,实现民主监督程序化、规范化、经常化,坚持把党内监督同其他监督、自上而下的监督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形成责权明确,联系紧密,配合有力,信息共享的监督体系。  把健全测评预警机制作为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增强监督的预见性。要通过制定测评预警目标和评价标准,量化廉政指数、行风评价指数,定期走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问卷调查和民意测评,建立反腐败情报交流制度,对各单位反腐保廉情况进行定量和客观的检测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增强监督的时效。  把惩处作为强化监督制约的重要手段,增强监督的有效性。要通过深入到市场经济新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及时发现和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改进办案方式和方法,提高运用高科技手段突破案件的能力,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和国际执法合作机制,加大追逃、追赃力度,严惩腐败分子,增强法纪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24#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43:23|只看该作者

坚决反对腐败 维护人民利益

坚决反对腐败 维护人民利益 孙晓炼/文  腐败问题是当前我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最大的新闻网新华网进行的调查表明,反腐败在关心话题排行榜上列第一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提出了“三个仍然”的论断:“现在一些腐败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导致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还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仍然是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的任务仍然是繁重的。”腐败是社会的癌症,不予清除,就会造成极大危害。当执法部门产生腐败现象,如警察与小偷勾结在一起,则使人民群众受到危害;当行政机关产生腐败现象,如官商勾结,干预土地的批租出让,则给国家和地方造成巨大损失,造成国有土地资产大量流失;领导干部产生腐败现象,则为害一方,形成涉及众多人员的腐败群案。当地造假、虚夸、阿谀奉承之风盛行,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实报者当众受辱,虚报者提拔重用。思想乱了,人心散了,风气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受到极大损害;环保部门产生腐败现象,则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祸及子孙后代;社会保障部门产生腐败现象,则假药、假烟、假酒及毒害人民的食品泛滥,危害人民健康。总之,凡有权、管钱、财、人、物、事的单位或个人产生腐败现象,都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滋生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急功近利。当人们只追逐个人获利时,一切人间公平、公正、正义、法律都会被践踏。事实证明,腐败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腐败不除,改革难行,发展难促,稳定难求。众多的腐败案件一再警示我们,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决不能成为停留在口头上的空洞口号。每一位干部都应该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立足点。  同时,应以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方式预防腐败。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而腐败就是危险中的最大危险。解决这个最大危险,就要保持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权力违背人民的意志而滥用。保持紧密联系群众,要靠监督;实行监督,要靠制度。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民主是靠不住的民主,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也是软弱的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许多单位有“三个基本”现象: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事后基本不监督。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落马高官一旦案发,不是开除党籍,就是判刑,甚至被判处死刑。因为在犯大错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监督他们。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他指出的这条民主治腐的路子,其实质是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动员人民群众广泛积极参与监督。  2004年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与2005年1月3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将成为中国反腐斗争的新起点,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继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力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45:23|只看该作者

浅谈对《实施纲要》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的

浅谈对《实施纲要》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的认识 戚兴儒/文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反腐倡廉战略性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掌握、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的精神实质,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这一方针,是我们党对反腐倡廉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创新。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反腐败斗争经历了从侧重治标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发展过程。由于腐败现象曾经一度来势很猛,在一段时间里,党和政府更多地采取遏制、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和治标措施,关注的内容放在攻难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抓重点(查办大案要案)和热点(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等问题上。随着反腐倡廉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党中央认识到,从长远来看,反腐倡廉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抓目标惩治、更要注重预防,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在科学总结我们党反腐倡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行为的同时,要掌握主动权,进一步加大预防力度,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和贯彻党中央确定的这一战略方针,是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的根本保征。  这一方针,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腐败现象往往是社会变革的伴生物。我国当前的腐败现象,是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双重转换时期的特殊现象,具有复杂深刻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原因,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腐败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的可能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中央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正是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国情出发,完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它着眼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着眼于解决诱发腐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体现了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考虑。只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就能在新形势下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  贯彻这一方针,就是要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央颁布《实施纲要》,是在这一战略方针指导下的新举措。该体系由教育、制度、监督三个部分构成,包括惩治和预防两方面功能,是治标和治本的辩证统一。其中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整体合力,这一体系是把反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着眼防范,将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到整个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全局和整体中,从更高的角度和更深的层次来解决腐败滋生蔓延的问题。它最大特点是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把反腐败寓于各项制度改革和重要政策创新的措施之中,逐步将以惩处为主,以治标为主的反腐败斗争,转到以预防为主,以治本为主上来。我们要通过贯彻、落实《实施纲要》,不断探索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的保证。  以上是我对学习《实施纲要》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的粗浅认识。
26#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48:06|只看该作者

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尽力 周建英/文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胡锦涛同志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我们大家也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民主法治,即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一切都依法行事;公平正义,即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诚信友爱,即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充满活力,即每个人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安定有序,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富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承担起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守其则,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不仅有赖于扎实的行动,也需要理性的思考。理性是现代社会成熟的标志,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有的重要素质。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自觉地将个人情感上升为行为理性,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各种矛盾,从大局出发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一个公民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为社会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在当前很有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上有个别不和谐因素,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相信党和政府完全能够从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妥善处理面临的各种问题,坚决贯彻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让我们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强国力量,把爱国之心转化为实际行动,扎扎实实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工作,扎扎实实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楼主|蜀虎 发表于: 2005-8-4 03:49:26|只看该作者

深刻认识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反腐工作的重要性 杨明照/文  中央制定的反腐工作的《实施纲要》,非常及时和必要。搞清腐败的含义,认识其危害性,并自觉抵制腐败,有利于党和国家,有利于人民,也有利于个人。什么是腐败?腐,烂也,是变质的意思;败,就是不成功。腐败的实质应该是权力的监守自盗。也可以归结为用公权谋取私利。腐败是党和政府的肌体中能够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病变。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权力与私利的结合方式有四种:用公权谋公利,是理所应当的;以私权谋私利,也是合法的;以私权谋公利,是大公无私;以公权谋私利,就是腐败。腐败是公共权力没有管理好的结果。如贪污、行贿受贿、滥用职权、违背道德规范、生活腐化等。  腐败的手段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明代永乐年间有一首描写腐败的打油诗,把腐败写得活灵活现。诗中说:“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币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走,临行写入画图中。  ”清代的腐败最形象的描述是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书这样写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认为,中国一部二十四史是相残史,从另一个视野去看,则又实是一部贪污史。腐败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腐败往往与熟人、名人、能人、要人,亲人有关,而使你腐败的又是所谓的“公子路线”、“大人路线”、“老乡路线”,“小集团利益”等等,从这个角度看,腐败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关系,反腐败也必然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历史来看,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上封建官员的“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们的少数干部,一些干部一上台就不顾一切,利用权利谋求票子、位子、车子、房子,落得个罪有应得的下场。  从现实来看,在由革命到执政、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一些人缺乏对新体制的正确认识,从无所适从到盲目跟从,把执政与封建时代的“当官”联系在一起,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一切都靠等价变换,没有真正意识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当然,最重要的是,腐败的发生关键还是在思想和制度方面。  在思想上,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感到“付出太多,得利太少,”产生了“相互利用,大家发财”的思想,说什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把手中的权力当成与人进行肮脏交易的筹码。制度上的原因也是重要的。因为“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就有一个制度的问题。完善的制度能够解决制约和监督的问题。邓小平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样的例子很多。金钱政治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最大污染源,腐败是附在权力上的咒语,是权力被金钱腐蚀的结果。对执政的共产党人来说,权力既可以用来为民服务,也可以是牟取私利的手段,既可以促使人奋发努力,也可以诱使人腐败堕落。监督能够规范权力,使权力为人民服务,所以监督是十分重要的。  俗话说:“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事实上,“很多人在没有拥有权力之前,他们曾经像天使般圣洁,但是一旦手中拥有了权力,就会变成恶魔。  ”人并非天生就是一个坏种,是一个贪污腐化分子。相反,很多腐败分子都曾经是一个纯洁的人。有的还曾是红极一时的风云人物,他们之所以走上腐败,就是经历了一个权力变质的过程。权力本来属于人民,应该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自己牟利。权力变质就是使人民的权力私有化。把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牟利的工具,这是公权私有,是不道德的,也是党纪国法所不容的。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败。(杨明照)
《作家文汇》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作家文汇》电子版(网址)  zjwh.phoer.net
《完》
28#
 yycj 发表于: 2005-8-6 11:14:19|只看该作者
在今年这个特殊重要的纪念日期里,中国作协搞不搞抗战采风啊?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0:25,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