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思娴|查看: 2415|回复: 13
[纪实·新闻

绵阳双胞胎女婴早产不足一公斤 父母作岀揪心决定

 [复制链接]
11#
 染姐 发表于: 2016-11-14 08:24:01|只看该作者
残酷现实
治疗费需数十万,救活希望渺茫

  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主治医生介绍,两名婴儿因为是早产儿,体重均不足一公斤,导致多器官发育不全,当他们接到两名婴儿时,只有微弱的心跳,经过抢救,才有了呼吸。
  “现在,两名婴儿每天还要输血以及采取其他抢救措施,每天费用在一万元左右。”主治医生介绍,医院会全力抢救,但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治疗费用至少40万元以上。而且由于发育不全,婴儿中途极有可能出现其他症状,随时有生命危险。同时,医生也表示,因为是早产儿,有可能出现脑瘫等严重的后遗症。
  对于张超来说,最大的打击不是几十万的治疗费用,而是就算进行治疗,还有没有百分之百的希望。“根据医生的建议,孩子手术成功的几率不大,即使有可能成功,以后80%也会出现脑瘫情况,我们最怕的是不可预测的未来。”张超说,如果能保证两个孩子以后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那他会选择拼命去赚钱治疗孩子,“孩子长大了,发现自己不正常,那是多大的打击。”

撕心抉择
放弃很容易,但毕竟是两条生命

  两个女婴的特殊情况,很快在亲戚朋友中传开了,有人赶到医院捐赠,但夫妻俩没有接受。后来,有媒体也关注到了此事,又有一些爱心人士和救助组织找到张超,询问是否需要呼吁社会捐赠,但夫妻俩还是没有答应。
  张超在家里是一家之主,那几天他想了很多,“现在一年收入几万块,够一家人生活,但接受了捐赠,孩子有可能治不好,或是严重后遗症,那妻子和大儿子怎么办?”
  当时,夫妻俩都知道,他们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在《自动出院责任书》上签字,这也意味着无法自主呼吸的两个女儿就此结束生命。但当时他们也很犹豫,面对媒体采访时,张超曾说:“签字放弃很容易,但毕竟是两条生命,是自己的骨肉呀。”
  就在11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联系上张超时,他说,孩子的情况不乐观,治愈几率很小,如果有专业的医疗研究机构愿意接收用作病例研究,他们也愿意在孩子去世后将遗体捐赠,“也算是她们换个方式活下去”。
12#
 染姐 发表于: 2016-11-14 08:24: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独自一人签字
不敢见孩子最后一面

  7日到12日,5天的考虑,张超最终决定放弃治疗。12日上午,他一个人来到医院办手续,但直到下午2点,他才找到医生签字。
  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紧抱着一堆出院手续和发票,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门口,一脸无奈。他说,这个决定妻子已经知道,双方的父母也尊重夫妻俩的决定。
  下午2点,张超站起身,走向医院的柜台,弯腰靠在柜台上,在《住院病人自动出院责任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在空白处写下了“要求拆呼吸机,自动出院”几个字。他知道,写下这几个字后,两个女儿或许很快将离开人世。
  直起身后,张超红着眼走往电梯,准备办理出院手续,原本应该按向下键下楼的他,连着按了三个向上。“让时间来冲淡,让时间来冲淡。”走出电梯,张超嘴里不断重复着这样的话。出院窗口不少人正在排队,看着身边女子怀里哭闹的小孩,张超突然沉默下来。
  在医院大门口,接完电话后,张超一直低头看着手机上两个孩子的照片,迟迟不愿按下锁屏键。
  “医院有医生,有护士,有护理阿姨,会照顾好她们。”像是安慰自己,张超抬头看着住院楼,“我不愿,也不敢再见到孩子。”下午3点55分,在住院楼门口停留许久的张超,独自离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染姐 发表于: 2016-11-14 08:24:01|只看该作者
◇ 对话
最初想救活孩子
现在家人都理解
华西都市报:

  得知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最初是如何决定的?

张超:
  选择治疗,尽最大努力救活孩子。

华西都市报:
  家里条件能够支撑吗?

张超:
  双方父母都表示尊重我们的决定,如果要治疗,愿意一起承担。

华西都市报:
  经过考虑最终选择放弃治疗,为什么?

张超:
  一个是考虑到孩子存活几率小,即使手术成功,以后的后遗症也不是孩子能够承受的;二是大儿子才4岁,家中老小都需要照顾,如果加上两个身体长期需要治疗的孩子,家庭负担非常重。

华西都市报:
  接下来怎么打算?
14#
 染姐 发表于: 2016-11-14 08:24:01|只看该作者
张超:
  现在最主要的是把妻子身体照顾好,带她走出这件事。

旁议
太可惜能理解

  绵阳市中心医院8楼是新生儿科室,医院里很多人都知道张超一家的遭遇,对于张超的选择,大家都表示“太可惜”,但表示“能理解”。
  “好难得怀上双胞胎,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里人肯定很痛苦。”瞿先生的孩子刚出生10天,得知双胞胎孩子难以存活,他也表示非常难过,“孩子父亲的选择能理解,他要对家庭负责。”
  “医院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才27周,离最低早产时间都还差一周,太可惜了。”护士王女士称,她没有遇到过这样特殊的情况,根据目前的医疗条件和孩子自身的身体状况,想要正常存活下去非常难。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5:55,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