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侯开良|查看: 4334|回复: 13
[乡村·农业

江油中坝的石文化

 [复制链接1熊猫
11#
 楼主|侯开良 发表于: 2009-2-10 21:19:25|只看该作者
10# 侯开良
12#
 老磨 发表于: 2009-2-11 08:00:39|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孙庆芳、孙毅合著以文字为主的《中国石文化》一书于2007年一月由时事出版社出版,海内外发行。全书33万字。书的内容在写言中写道:
  人类一出现就落到了以石头组成的岩石圈上了,经过与石头漫长的磨合,不断成长。那时人们站在石头上,砍砸着石头、打磨着石头,用加工过的石头狩猎、耕耘。人类一天天的强壮。人们面对着天上的太阳、群星在思考、在问一个个为什么?石头可以给人们各种各样的启发,使人的大脑也越来越发达,成为了万物之灵长。人们在磨石头时,磨出了宝、磨出了玉。饭吃饱了,狩猎、耕耘不用石头了。自然薄石而厚金,“贵玉而贱石”了。社会发展了,“何必易雕宫于穴处,反玉辂于椎轮者乎?”更何况玉有五德,非经琢磨不能成器,更能显示人的能力。清代的干隆皇帝还在“静清斋”里放了用汉白玉雕制的仿天然湖石的“观悟石”,联释为“凭观悟有术,妙理契无为。”真是有钱难买“金镶玉”。将人定胜天演绎到了极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精神的追求是无际的,人从自然中来,在自然中不断的汲取营养,真正的艺术都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璞石与金玉是源与流,返朴才能归真。中国的石文化在漫成的历史长河中或以自身的多彩多姿向世人展示自然的奥妙和人生的哲理,或做为其它艺术的醍醐饕餮,源源不断的为它们提供着创作的灵感。
  陶渊明醉卧醒石,面南山而思;道生坐白莲池而众石点头;苏轼古盆供怪石;米芾执笏拜石丈;郑板桥笔下丑石出雄出秀;蒲松龄石清虚笞恶抒情。石头中迸发着文化,所以“石不能言最可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韦建生 发表于: 2009-2-11 15:20:31|只看该作者


谢谢好帖!
14#
 楼主|侯开良 发表于: 2009-2-11 16:16:53|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侯开良 于 2009-2-11 16:20 编辑:

“璞石与金玉是源与流,返朴才能归真。”石头中迸发着文化,所以“石不能言最可人。”

谢谢各位关注和鼓励。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31 03:06, Processed in 0.0780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