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野牦牛|查看: 7002|回复: 19
[自然-气象

若尔盖的湿地开始沙化了

 [复制链接]
11#
 何宗发 发表于: 2004-9-21 15:57:54|只看该作者
我去年就去过若尔盖了

治理沙化的同志给我介绍了很多情况

主要是无序过度的放牧、鼠害、帐篷的任意迁建、以及滥挖药材在加上降雨减少

导致了本是完整的草毯残破不堪,逐渐逐渐的,我们美丽的草地就开始沙化了,现在

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但是这是一个相当艰苦而漫长的过程。

但愿我们全社会都来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杜绝破坏!
12#
 罗子兰 发表于: 2005-12-23 16:28:2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每年拨的钱不少,但不知道为什么不见成效?只有天晓得!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3#
 杨旭 发表于: 2005-12-20 00:14:11|只看该作者

若尔盖草原在哀泣

  若尔盖草原退化、沙化,对长江、黄河上游及其支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构成严重的威胁。若尔盖县副县长尚杰旭说:“若尔盖草原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本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和藏区的稳定,而且关系到长江、黄河中上游的生态屏障和中、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若尔盖县地处黄河、长江上游,其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别是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但是由于草原的沙化、湿地的大面积萎缩,若尔盖进入黄河的水量逐年递减。在若尔盖县内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记者看到,黄河的水位明显的降了下来,黄河高水位时冲刷两岸的痕迹历历在目。
  若尔盖县政府在治理沙化方面已经作了一系列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辖曼乡是全国治沙工程食盐示范基地,在这里,当地政府栽种大片高山柳以降低风速,再混播优良牧草,恢复沙地的植被。另外,当地政府用铁丝网将一些退化、沙化的地方围起来,进行围栏封育。每年,若尔盖县坚持治理沙化面积300多亩,建设人工草地5。2万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牲畜缺草的矛盾。
  但是,若尔盖县现有沙化面积70万亩,按照每年11.8%的速度沙化递增的话,每年仍然有近8万亩的草原沙化,每年仅仅治理沙化草原300多亩,治理面积仅仅占沙化发展面积的0.5%。该县林业局副局长左林估算了一下,要成功治理一亩沙化草原大概要700-1500,按平均每亩治理成本1000元算,治理若尔盖草原沙化需要资金7亿元。这对于一个年收入279万元的县来说,不啻于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尽管有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却难以推广开来,只能停留在示范阶段。
  每年300亩的治理速度对于迅速沙化的若尔盖草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长期进行治沙的若尔盖县林业局有关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治理沙化还比较容易,因为若尔盖草原现在是表面沙化,几厘米深的下面就是湿沙,栽树种草都很容易成活,等到完全沙化再治理的话,就困难多了。
  一些专家和长期治沙的志愿者说,治理沙化要采取综合措施。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对扩大治理的面积,使治理面积超过沙化的面积。另一方面,要保护好治理的成果,不要边保护边破坏。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加大牲畜的出栏,减轻草场压力;对草原划区实行轮牧、休牧、禁牧,使得草原封管与合理利用相结合,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人工种草,对草原进行草种改良和保护。
  据左林副局长介绍说,草原的沙化主要是由于若尔盖湿地的萎缩造成的,治理沙化最主要的是治理和保护好若尔盖湿地,那样才能标本兼治。
  目前限制若尔盖治理沙化除了资金外,缺少技术和人才也是制约若尔盖沙化治理的重要因素。若尔盖由于地处青藏高原边缘,海拔大多在3400米以上,条件比较艰苦,很多人不愿意去那里工作,现有的技术人才根本不能满足70万亩沙化草原治理的需要。
  在若尔盖,全国一些志愿者已经来到若尔盖,为若尔盖治沙献计献策。记者看到了从安徽来到若尔盖治理沙化的骁勇,他和几个同伴得知若尔盖出现沙化后,非常吃惊,在他的心里,天府之国是不应该有沙化出现的。4个月前他和几个志愿者来到若尔盖沙化最严重的地方──辖曼乡文戈村,在这里,他们已经营造了500多亩的绿化林。
  骁勇告诉记者,若尔盖草原沙化治理刻不容缓,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治理好这里的沙化。
14#
 彬斌 发表于: 2005-12-21 23:24:13|只看该作者
我不顶 那个顶 我顶死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5#
 lilaoshi 发表于: 2006-9-2 16:33:18|只看该作者
黄河第一弯与热尔草原之间,车上抓拍  vnDeop3x.jpg  保存到相册
16#
 罗子兰 发表于: 2006-9-3 10:50:48|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哭泣,在愤怒!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9-4 14:55:48|只看该作者
你们被人骗了.还把那个破坏美丽神圣的川西高原的土FEI头子当神来供奉.现在的南水西线,也是祭的他那句话,什么"南方水多,借一点也是可以的"
18#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9-4 14:58:28|只看该作者
川西高原已经被人贱价处理掉了。人家去跟北方那边谈判,也仅仅是争取岷江上游水电站的赔偿问题.

川猪,不配拥有美丽神圣的川西高原. 笑看若尔盖变荒漠.

戏言:当年松赞干布该把成都拿下来,再修多几座寺庙,就没有人敢把岷江喉咙割断了。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lilaoshi 发表于: 2006-9-5 23:38:13|只看该作者
若尔盖的沙化和鼠害

若尔盖的沙化
若尔盖的沙化  5Sjh2led.jpg  保存到相册

若尔盖的沙化
若尔盖的沙化  Z9VwDNZb.jpg  保存到相册

若尔盖的沙化
若尔盖的沙化  BE4pS4uZ.jpg  保存到相册

若尔盖的沙化和鼠害
若尔盖的沙化和鼠害  BV2hBJca.jpg  保存到相册
20#
 Sichuanese 发表于: 2006-9-7 12:18:13|只看该作者

[转帖]人为破坏致若尔盖草原沙化 成都平原受沙尘暴威胁

本报讯 (文铭权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最新的全省第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截至去年,若尔盖沙化草地面积已达1万公顷,并以每年11%左右的速度递增。专家忧虑,如果不加治理,不到20年,整个若尔盖草原将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沙漠之一,引发的沙尘暴将“光顾”直线距离仅300公里的成都平原。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土地沙化既有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等自然因素,更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的原因。“沙漠化主要由缺水引起。沙漠化严重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一是人为因素,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省林业厅造林处负责人指出。

  过度放牧

  上世纪80年代,我省牧区牧民养畜积极性高涨,牲畜头数快速增长。但草地公有公用,草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未及时跟上,牲畜吃“大锅饭”,使草地长期处于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状态。

  牧民在盲目发展牲畜的同时,忽视了对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特别是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草地利用极不合理。过牧践踏,致使草地板结、龟裂,牧草矮化、绵化的趋势日益严重,草地毒害的比重增加。由于过牧造成的沙化土地达3.7万公顷,占沙化土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总面积的41.0%。

  据调查,1958年若尔盖全县牲畜数量仅34.4万头,1995年—1998年平均牲畜达90.9万头,增加了57.2万头,增长58.9%,按有关标准计算,若尔盖草场1995年—1998年平均牲畜数超载60.2万头,超载率达32.3%。

  滥采滥挖

  在草地上采挖药材和开采矿产也是造成草地退化、沙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甘孜州色达县近年来开采黄金已毁坏成片草地0.48万公顷。作为松贝主产地,阿坝州红原县每年采收季节数万人在草地上采挖药材,草地被破坏得千疮百孔,局部地方甚至株草不存。

  内地草地草坡人为破坏也极为严重,宜牧宜草坡地过度开垦,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盆周山区更为突出。这些被开垦的林地和草地,由于坡度较大,一遇大雨和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沙化也在所难免。滥伐滥垦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面积大,促进了土地沙化。我省森林在上世纪初大约占土地面积的40%,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林地大量被占。至上世纪60年代,全省森林覆盖率下降至9%。通过实施“绿化全川”战略,我省国土绿化步伐不断加快,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但数量和质量还不足以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在风力、水力作用下,以及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频繁旱涝等气候条件下,土地逐步退化和沙化。

  草地是可再生资源,但由于人为因素的长期破坏及鼠虫害的加剧,草地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致使草地退化、沙化、生态功能弱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增多。全省水土流失面积20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40.9%,年土壤侵蚀量9.5亿吨,输入长江的泥沙量3亿多吨。

  过度用水

  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水防旱、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全球性大气候及区域性小气候的影响,以及人为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湿地生态环境恶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提高草原载畜率和草场利用率,若尔盖、阿坝等县在沼泽里开沟放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土壤板结硬化,并迅速向沙漠化过渡。

  日趋严重的荒漠化引起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林业厅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将尽快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荒漠化治理办法,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快速推进造林绿化和退耕还林,全面发展林业产业,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支撑,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3 04:21,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