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雁过无痕|查看: 5419|回复: 18
[交通·通讯

成昆铁路“8·14”水害地段临时抢通

 [复制链接]
9#
 牙尖十怪 发表于: 2019-8-18 12:22:02|只看该作者

成昆铁路甘洛段抢险最新进展: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源自:四川在线  : 王云 何勤华
  (记者:王云 何勤华)</b>8月17日,省州县三级抢险救援工作组会同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大搜寻救援力度,扩大搜寻面,加强对山体边坡垮塌被掩埋的涵洞点位、山体边坡垮塌处对岸(尼日河右岸点位)、尼日河下游沿河两岸的搜寻救援工作,共投入消防、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750人,出动救援机械设备52台,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设备18台。
  截止到8月17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其中,在山体边坡垮塌被掩埋的涵洞点位搜寻到1具;在山体边坡垮塌下方尼日河右岸点位搜寻到3具。目前,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已运往县殡仪馆,公安部门正在对遇难者身份进行核实确认。
8#
 雏菊花 发表于: 2019-8-17 22:47:55|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成昆铁路岩体崩塌17人失联,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成昆铁路岩体崩塌17人失联,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记者:朱必胜 王洪春 编辑:康佳 校对:李世辉

  8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截至今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记者:朱必胜 王洪春)成昆铁路岩体崩塌搜救又有新进展。今日(8月17日),新京报记者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截至今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

事发现场。视频截图
  新京报此前报道,8月14日中午,成昆铁路埃岱2号至3号隧洞之间,突发高位岩体崩塌。经多方排查,初步确定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高位岩体崩塌失联人员为17人。
  今日,新京报记者从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部了解到,8月17日,省州县三级抢险救援工作组会同铁路部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搜寻救援力度,扩大搜寻面,加强对山体边坡垮塌被掩埋的涵洞点位、山体边坡垮塌处对岸(尼日河右岸点位)、尼日河下游沿河两岸的搜寻救援工作,共投入消防、武警、民兵等救援力量750人,出动救援机械设备52台,无人机、生命探测仪等设备18台。
  截至8月17日17时,共搜寻到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其中,在山体边坡垮塌被掩埋的涵洞点位搜寻到1具遗体;在山体边坡垮塌下方尼日河右岸点位搜寻到3具遗体。目前,4具疑似失联人员遗体已运往县殡仪馆,公安部门正在对遇难者身份进行核实确认。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偶尔呡一口 发表于: 2019-8-17 09:24:00|只看该作者

半个月内多次发生地质灾害 成昆铁路甘洛段为何总是“受伤”

源自:四川日报
⊙记者:王成栋 王眉灵

成昆铁路凉红至埃岱站间高位岩体崩塌现场(8月1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398c-ichcymw2233432.jpg  保存到相册
8月15日,成都铁路局西昌工务段的工作人员用仪器监控崩塌现场  657a-ichcymw2233093.jpg  保存到相册

  8月14日,凉山州甘洛县成昆线埃岱二号隧道出口处发生塌方,塌方量初步估计上万立方米,并有人员失联。从7月底以来,半个月左右时间,成昆铁路甘洛段发生多次地质灾害,致成昆铁路三度中断行车,并有人员伤亡或失联。
  成昆铁路甘洛段为何频频受到地质灾害影响?

地形地貌复杂:
铁路沿线是“露天地质博物馆”,隐患点密布

  “首要原因就是沿线的地质地貌太复杂。”中国地质大学相关专家介绍,连续经历强降雨又经阳光曝晒,山体容易崩裂,“塌方等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大。”
  修建于1958年的成昆铁路,直到1970年7月才全线贯通。前述专家介绍,其背后的因素,固然与时代等有关,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限制不可忽视。成昆铁路沿途因地形地貌复杂,也被称为“露天地质博物馆”──从成都至昆明,沿线是中国第一阶梯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铁路穿过四川盆地、盆周山地、横断山系、云贵高原,沿线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峡谷和喀斯特地貌区。
  曾参与成昆铁路修建的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袁道先回忆,他最重要的论文成果之一,“就是在成昆铁路工地上写的”。在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他见识了在实验室无法想象的困难。
  据记者从有关专家处获得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沿线就有较大滑坡点183处、危岩落石近500处、泥石流沟249条、崩塌100多处、岩堆200余处,沿线还有数百公里位于地震区……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分布之高,世界罕见。
  本次发生事故的甘洛段,境内有8座海拔超过4000米和60余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如此狭小的区域内,有如此众多的高山,加上穿行其中的河流,形成的地质地貌更为复杂、地灾隐患点也更多。

近期强降雨频发:
过去三周,事发地段降了年均三成多的雨量

  记者注意到,自7月下旬以来,甘洛县境内强降雨不断。
  据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7月25日至8月15日,短短21天,甘洛县新市坝镇岩润村测量站累计降雨量达303毫米。而甘洛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过880毫米。换言之,三周的时间内,当地下了年均三成以上的降雨量。
  其中,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甘洛县普降暴雨,最大降雨量109.1毫米。受其影响,甘洛县境内最大支流尼日河(又名牛日河)曾出现不同程度涨水过程。7月30日前后,尼日河甘洛段沿线也曾发生过山体垮塌事故,所幸塌方量不大,很快被河水冲开。而尼日河,堪称成昆铁路甘洛段的“连体婴儿”。在甘洛县境内,成昆铁路主要沿着大渡河支日河谷延伸。
  当地最近一次强降雨发生在8月14日前后。8月13日14时至14日8时,甘洛县前进乡自物村累计降雨量达80毫米。自物村和事发点之间,直线距离只有7公里左右。
  “从专业上来说,强降雨、气温剧变或者地表生态变化等都能诱发地质灾害。”前述专家说,本次塌方究竟为何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研判,但毫无疑问,其发生的构成要素基本已具备。
  此外,记者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近期甘洛一带无较强降雨,尼日河等主要河流发生涨水概率不高,这或将给应急抢险提供便利。
5# 华蓥山
 卿云灿兮 发表于: 2019-8-17 09:24:00|只看该作者

解读丨甘洛成昆铁路高位岩体崩塌救援为什么这样难?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王云 何勤华)确认17人失联!各方救援力量全力以赴昼夜不停展开搜寻,但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为啥搜救情况不理想?
  8月16日,记者从凉山州应急管理局获悉,17日,甘洛县将再次出现降雨过程。据专家组判断,灾害现场残留滑坡体垮塌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据凉山州应急管理部门专家分析,搜救工作面临着三点困难:
  1。二次垮塌风险居高不下。8月15日16时40分,滑坡现场在几分钟内连续两次发生滚石险情,严重威胁抢险救援人员安全。根据指挥部专家组分析,滑坡残留体随时存在局部下滑可能,救援工作仍然存在较高风险。
  2。现场搜救作业面较狭窄。本次垮塌后可供安全作业的区域狭小有限,目前主要以涵洞为重点区域,安排3台挖掘机不间断进行掘进施工。
  3。未来降雨趋势不容乐观。根据气象部门预报显示,8月17日开始,甘洛县将再次出现降雨过程。据专家组判断,灾害现场垮塌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

  面对着这样的艰辛和困难,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凉山应急管理部门就此次灾害和全州安全生产等工作给出了建议:
  一是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后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继续统筹整合部、省、州、县四级力量,全面落实中央、省、州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科学抢险、安全救援,在确保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开展抢险救援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
  二是全力开展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防控。以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控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为目标,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重点时段严防死守、严阵以待,确保高危(高风险)行业企业检查覆盖面达100%,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得到有效管控。
  三是全力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的理念,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和措施落实,确保安全度汛。加强对道路、航道、集镇、学校、景区景点、水库水电站、在建工程项目、工矿企业、农民房前屋后、山区沟谷、人口密集区、山洪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重点设施的排查,严防灾害事故的发生。
  四是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值班人员和带班值班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坚决杜绝脱岗漏岗顶岗等现象;严格按照紧急信息报送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灾害事故信息。加大值班抽查调度力度,继续做到“一日一调度,一日一会商”,实时掌握各类灾情情况。
  五是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州应急委庚即组织防汛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综合督查组,对全州各县市和相关部门防汛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拉网式、全覆盖的督查检查。
4# 金佛山
 zhaoren 发表于: 2019-8-16 09:59:29|只看该作者

近期强降雨频发:
过去21天,事发地段下了全年三成多的降雨量

  记者注意到,自7月下旬以来,甘洛强降雨不断。
  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7月25日至8月15日,短短21天,甘洛县新市坝镇岩润村测量站累计降雨量到达303毫米。而甘洛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过880毫米。
  其中,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甘洛县普降暴雨,最大降雨量109.1毫米。当时,强降雨共计造成甘洛12人失联,其中6人为铁路施工人员。
  受其影响,甘洛县境内最大支流尼日河(又名牛日河)曾出现不同程度涨水过程。7月30日前后,尼日河甘洛段沿线也曾发生过山体垮塌事故,所幸塌方量不大,河水很快冲开。
  而尼日河,堪称成昆铁路甘洛段的“连体婴儿”。在甘洛境内,成昆铁路主要沿着大渡河支日河谷延伸。
  而当地最近一次强降雨就发生在8月14日前后。8月13日14时至14日8时,甘洛县前进乡自物村累计降雨量达到80毫米。而这里距离事发地,只有7公里左右。
  “无论是板块运动、强降雨、气温、地表生态变化都能诱发规模不等的地质灾害。”前述专家说,本次塌方究竟为何发生,还需要进一步研判,但毫无疑问,其发生的构成要素基本已具备。
  此外,记者从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近期甘洛一带无较强降雨,尼日河等主要河流发生涨水概率不高,或将给应急抢险提供便利。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zhaoren 发表于: 2019-8-16 09:59:29|只看该作者

复杂的地形地貌:
铁路沿线是“露天地质博物馆”,地质灾害隐患点密度高

  相关专家介绍,连续经历强降雨又经阳光曝晒,山体容易崩裂,“塌方等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大。”
  前述专家介绍,修建于1958年的成昆铁路,其现实走向,是当年多个备选方案中的“西线方案”,直到1970年7月才全线贯通。
  其背后的因素,固然与时代等有关,但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限制不可忽视。
  特别是,成昆铁路沿途因地形地貌复杂,也被被誉为“露天地质博物馆”—从成都至昆明,沿线是中国第一阶梯至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铁路穿过四川盆地、盆周山地、横断山系、云贵高原,沿线既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峡谷和喀斯特地貌区,“每个地形地貌,都在这里找得到。”
  曾参与过成昆铁路修建的著名水文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袁道先曾回忆,他最重要的论文成果之一,“就是写在成昆铁路工地上的”。
  记者从有关专家处获得的数据显示:不完全统计,在上世纪60年代,成昆铁路沿线就有较大的滑坡有183处、危岩落石近500处、泥石流沟249条、崩塌100多处、岩堆200余处。此外,沿线还有数百公里位于地震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分布之高,世界罕见。
  也因为地质地貌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大,成昆铁路与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苏联的人造卫星,曾有人认为是“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而本次发生事故的甘洛段,境内有8座海拔超过4000米和60余座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山,地形地貌更为复杂。
2# 四姑娘山
 zhaoren 发表于: 2019-8-16 09:59:29|只看该作者

半个月内 成昆铁路甘洛段为何多次发生地质灾害

源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王成栋 王眉灵)8月14日12时40分左右,凉山州甘洛县成昆线中铁十局埃岱二号隧道出口处发生塌方,塌方量初步估计上万方,并有人员失联。
  而从7月底以来,半个月左右时间,成昆铁路甘洛段发生多次地质灾害,致成昆铁路三度中断行车,并有人员伤亡或失联。
  那么,成昆铁路甘洛段为何频受地质灾害影响?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18:48, Processed in 0.093601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