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双城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查看数: 1222 | 评论数: 2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0-1-7 15:54

正文摘要:

双城记①|“双城记”唱响,助推成渝“中部崛起” 源自:界面 ⊙作者:肖腾   2020年伊始,重庆便收到了新年“大礼包”:1月3日下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 ...

回复

不做胖妹妹 发表于 2020-1-8 20:54:00

双城记② | 人才互动,赋能成渝双城经济圈

源自:界面
⊙作者:肖腾

  21世纪,人才最重要。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势必对成渝地区的人才一体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想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必须要有充足而又有活力的人才队伍。那么成渝“双核”将如何突破“人才瓶颈”?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ec41-imvsvyz9829018.jpg  (文件大小: 55.09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5)  保存到相册

突破瓶颈 资金政策多管齐下
  “从成渝城市群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现的是国家对成渝地区的重视。”四川省社科院前院长盛毅表示,重庆和成都都是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中央定位的落实,意味着成渝双城将负担起更高的责任,需要更强大人才队伍的支撑。
  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产业相近。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川渝两地的合作就在不断深化。蓝光发展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张岩指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将使全国其他地区的产业迁移,从而促进、提升这一区域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
  “这些年来,成渝两地为人才队伍的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相当显眼的成果。”盛毅表示,但同时也要看到,成渝作为西部地区城市,相比发达国家的知名城市群,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在各方面的条件都还存在明显差距,对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也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经济规模,是吸引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显示,近10年间,成渝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取得了年均超过10%的增长率,已经接近6万亿元规模,但与不少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发展差距明显,如长三角城市群规模达到21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规模达到10万亿元、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规模达到26万亿元、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规模达到22万亿元。

图片源自:重庆英才大会提供  30b1-imvsvyz9829017.jpg  (文件大小: 37.02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8)  保存到相册

  “人才环境的差距,是当前成渝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最大瓶颈。”盛毅表示,人才环境的差距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资金、政策、市场、创新氛围等,“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落实,从中央层面上,成渝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将获得更多的支持;从地方层面上,成渝的人才政策也将借此契机不断突破瓶颈,推动更多的引才、教育政策深入落实;通过市场化改革,引领企业发挥更多的主体作用;促进创新创业氛围的形成;营造更好的用才、引才环境,打造更加强大的人才队伍,以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整个西部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成渝城市群的深入发展,成渝地区引进、培养人才的力度不断加强,人才环境不断改善。2019年6月,重庆市推出英才计划,承诺给予入选人才最高200万元的研究支持经费,给予每个创新创业示范团队30万元的支持经费,并提供优质服务。随后,重庆又出台了《关于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人才贷”及相关金融服务的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在重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持银行“英才卡”可获得最高2000万元“人才贷”。在人才培养方面,据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数据统计,重庆技能人才达到37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2.5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

吸引人才 发展高端产业集群
  人才队伍的建设,说到底靠的是城市本身产业的发展。
  “相比东部地区城市,成渝为什么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最根本的原因是这里产业发展水平不足,没有具备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高端人才来了也没有用武之地。”盛毅说,产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高水平人才可以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反过来,高水平产业的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当前,成渝地区主要靠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知名学者、重庆大学教授蒲勇健表示,成渝双城要想带动城市群共同发展,就要提升产业水平、向产业链上游爬升,而想要达到产业提升的目标,就必须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更多高质量、高素质人才的落地。
  产业水平提升之外,成渝双城在人才建设的协同性上,也将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落地获得提升。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表示,世界级城市群大多拥有较为合理的内部分工体系,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纽约是金融中心,波士顿是科技和教育中心,费城则是钢铁、造船基地和炼油中心。而成渝城市群城市之间同质竞争严重,大多数城市没有比较优势产业,产业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包含人才资源在内的资源配置。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8bbd-imvsvyz9829050.jpg  (文件大小: 55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8)  保存到相册

  成都的优势在于信息、农业、商贸和金融,而重庆的制造业和物流产业较强,正好与成都形成互补。盛毅介绍说,在人才队伍上,成都在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方面有优势,而重庆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基建、制造和物流等,“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契机,成渝地区可以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带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合理分工,形成优势互补。”盛毅举例说,目前重庆正在进行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那么成都在电子信息方面的人才资源就能发挥作用,同样,成都发展工业制造也可借助重庆的人才资源,“重要的是双方要在观念上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政策之外,盛毅认为,提升城市群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推动城际间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无缝衔接与标准互认;加强城市群内部在市场监管、税收、知识产权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信息共享与联合执法,将有利于成渝经济的一体化,也更加有利于人才生活的一体化。当前随着高铁开通,成渝两地的通勤时间已缩短至约1个半小时。川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联网医院已实现所有区市县全覆盖。成渝也已着手组建西部职业教育发展联盟……种种措施,都在打破成渝之间的地理界限和公共服务界限,促进人才配置的优化与协同。

图片源自:重庆高新区微讯  997e-imvsvyz9829059.jpg  (文件大小: 82.04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6)  保存到相册

打造平台 凝聚一流科研团队
  人才层次的提升依赖于产业水平的发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真正落地生根,更有赖于整个地区创新创业环境的打造。
  根据路透社《2018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中有3所大学排名前10,长三角城市群中有3所大学进入百强大学的榜单,但排名均靠后。而成渝城市群无一所高校进入百强。这表明成渝城市群在创新能力上与世界级城市群存在巨大差距,在吸引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新兴技术研发等方面还有明显短板。
  李后强认为,成渝地区改变当前创新创业环境的现状,关键在于能不能打破“盆地意识”,以超凡的勇气、胆识、智慧和胸襟,用开放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破解成渝协同发展中的瓶颈。要有“全球思维”,敢于对标和借鉴世界中心城市群发展经验,享用全球人才、科技和资金,合力共建成渝城市群。
  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名誉会长王崇举表示,创新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重庆和成都应尽快建设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支柱产业的形成。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672e-imvsvyz9829107.jpg  (文件大小: 52.54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10)  保存到相册

  在重庆,随着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对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当前重庆全市已有50多所高校设立大数据软件、人工智能等学院,24所高校设有一级学科,设立大数据智能化市级重点学科54个,年培养大数据智能化专业人才超过40000人,数量位居中国中西部前列。与此同时,成渝共建西部技术转移联盟、共建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重庆分中心,推动科技成果交易;电子科技大学在重庆西永微电园设立微电子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大学在内江设立产学研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种种措施,都在加快打造成渝创新创业环境,促进创新性人才协同互补,合作交流。
  “作为位于西部的成渝经济区,相对于商业节奏快的东部地区来说,有着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优势。同时,作为西部在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最为发达优良的成渝经济区,在形成科学中心方面又较其他西部地区为优。”蒲勇健建议,应争取在成渝经济区设立西部科学院,形成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创新的学术土壤,成为国际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凝聚一批一流科研团队,“成渝两地可以首先通过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来推进全方位的合作。”
cz1234 发表于 2020-1-8 20:54:00

双城记③ | 双城经济圈重庆机遇:加快产业布局一体化

源自:界面
⊙作者:王苏婵

  随着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城市群的发展来新机遇。
  成渝如何唱好这出“双城记”?这又会给重庆发展带来哪些改变?1月7日,戴德梁行发布《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研究》,对此做出解读。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751a-imvsvyz9829034.jpg  (文件大小: 62.25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8)  保存到相册

双城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这无疑是国家赋予重庆城市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性利好,将有效促进重庆的城市建设、房地产等多个行业更加高质量的发展。”戴德梁行华西区总经理张裕鹏说,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继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来,国家层面再次对成渝地区发展做出明确指示,也体现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在中央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驱动能力强劲,在国家战略机遇的叠加下,将加快建设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成为西南的交通枢纽重地,开启成渝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发展都市圈将帮助城市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我们通常所说的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张裕鹏表示,国外代表性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周边中小城镇,对的GDP贡献占到40%以上,说明周边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能级对于都市圈整体的发展推动至关重要。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4579-imvsvyz9829039.jpg  (文件大小: 115.33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5)  保存到相册

  “世界领先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都拥有一个或多个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产业,如纽约、伦敦及东京的世界金融中心、旧金山的全球创新中心等。整个都市圈空间布局依托龙头产业往外围区域拓展,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戴德梁行重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认为,国际发达都市圈的发展为国内都市圈的成长提供了借鉴经验,其中明确产业发展布局、打造多层次交通网络、提供稳定的政策保障和支持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城镇化率、核心城市实力及与周边城市协同力、完善交通基建是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关键因素。”戴德梁行重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说,根据全球各地区发展进程,一般认为城镇化率超过50%时,城市将逐渐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及经济繁荣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目前的城镇化率已达53.8%,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各区域融合联动发展
  魏晓龙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备国际都市圈所拥有的发展共性,同时将迎来生态环境保护、深化开放合作格局、一体化机制构建、城乡要素流通融合等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通过构建都市圈综合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对全国26个都市圈的发展水平和能级特点也进行了研究。”戴德梁行重庆公司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马丽华介绍说,他们选取了经济活跃度、商业繁荣度、交通便捷度、区域联系度等维度作为指标,把全国26个都市圈按照发展成熟度划分为四个层级。

图片源自:重庆江津综合保税区  9d31-imvsvyz9829074.jpg  (文件大小: 45.98 KB, 上传时间: 2020-1-8 20:54, 下载次数: 13)  保存到相册

  “成渝都市圈在我们的指标体系中属于赶超型都市圈。”马丽华说,成渝都市圈由成都和重庆两大中心城市为主,商业繁荣度上稳居全国前茅,但在区域联系度和经济活跃度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来的重庆机遇,马丽华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使重庆城镇格局更优化。通过重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规划的顶层指引,以主要交通廊道为发展轴带,可以使万州、涪陵、江津、璧山等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从而深化拓展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战略。加快重庆产业布局一体化,形成各区域融合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14:39, Processed in 8.392815 second(s), 12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