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老乡亲|查看: 2479|回复: 13
[纪实·新闻

敦煌成都展背后的故事 一幅观音图两个画家画了三个月

 [复制链接]
1# 贡嘎山
 蓉蓉 发表于: 2016-12-30 21:22:00|显示全部楼层

成都"丝路之魂"烹制群众文化盛宴

源自:新华网
  2016年即将结束,成都博物馆再次迎来高规格展览。“丝路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12月27日对公众开放,将持续到2017年4月10日。这是成都迎来的国内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敦煌文化艺术大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是成都匠心推出的一道惊艳的群众文化盛宴。随着成都经济跨入万亿级,尤其是成都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后,挖掘文化底蕴既是提升城市品质的需要,也是群众公共文化生活的需要。
  从时机选择来看,特展是一次群众文化的精准供给。正值岁末年初,正是万千家庭团聚的时刻,当人们在享受闲暇时光和美好亲情时,能够与亲朋好友或家人一道去逛逛博物馆,去感受和领略一番神秘而灿烂的敦煌文化,这无异于是享受一种精美的精神粮食。从元旦节,到传统春节,再到元宵节,对于当下的老百姓来说,每一个节日都面临着一个“去哪儿”的现实选择,与其到热门景区去踩脚后跟,倒不如到家门口的成都博物馆去看看“丝路之魂”的主题展览。从12月27日到明年4月10日,持续时间足够长,市民总有机会去看看热闹,多了一种文化大餐的随心选择。从这一点而言,成都推出的这次大型展览可谓用足了功夫。
  从活动安排上看,特展是一次群众文化的精心烹制。虽然免费展览,但也不可粗枝大叶,相反更考验组织者的能力水平。既有每天的人数控制,也有丰富的活动内容。比如有相关艺术品的多侧面展示,有考古、文博、艺术、历史等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带来20余场专业讲座,还有为小朋友们提供的4大主题系列社教体验活动。另外还有现代元素的混搭,比如运用现代科技的声光电和其他传媒技术,让“丝路之魂”活起来,让神秘的敦煌文化和古蜀文化显得生动别致,这也是让文物走向普通人家的关键所在。在这次展览中成都推出了“丝路之魂-敦煌艺术服饰秀”活动,在舞美设计上将成都博物馆极具时尚感的钢结构建筑特性加以灯光的渲染与敦煌的神秘飘渺浪漫的艺术风格相互碰撞,结合多媒体技术营造出虚幻缥缈的艺术氛围,将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显然,这次展览活动不仅没有因为时间跨度长让精彩打折,反而为观众打造出一道多重体验的视听盛宴。
  从主题内容看,特展是一种群众文化的精美享受。要炮制一道惊艳的群众文化盛宴,主题必须亮眼,内容必须高端。据悉,此次特展有来自南、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70余家文博机构的200余件精品文物以及来自敦煌、甘肃麦积山、新疆龟兹和高昌石窟的艺术珍品。展览期间,成都博物馆还汇集了敦煌研究院以及其它相关博物馆最畅销的主题文创产品,品种多达1500种。尤其是丝绸之路敦煌艺术服饰秀“丝路之魂”,不仅展示着千年敦煌艺术之美,而且通过设计和演绎,给人带来一种触及灵魂的震感。无论是参展文物的斑斑锈迹,还是敦煌壁画中曼妙起舞的婀娜身姿,无论是关于川人与敦煌文化的渊源故事,还是专家讲座中的逸闻趣事,都在零距离接触“丝路之魂”文物展览中,或深或浅带给人们一种精美的文化享受。
  “天梯石栈相勾连”,走过戈壁、草原、沙漠;“云横绝顶”,穿越高山密林;“门泊东吴万里船”,拥抱浩瀚大海。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足迹,在每一件历史文物的背后,在每一个斑驳故事中,在每一次的驻足凝望与思考中,我们将真切感受到文化交融发展的脉搏,并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文化自信。(张 继)
2# 四姑娘山
 蓉蓉 发表于: 2017-2-1 08:22:00|显示全部楼层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敦煌成都展背后的故事 一幅观音图两个画家画了三个月

源自:成都日报
壁画临摹还原文物真实原貌
  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敦煌壁画展品更是让观众趋之若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展览中很多观众都很好奇,作为复制品,为何这些敦煌壁画会被进行文物级的保护?昨日,在36年前曾在敦煌对敦煌壁画进行了长达7个月临摹的成都知名画家杨麟翼揭开了敦煌壁画临摹背后的故事。

7个月克服重重困难
  站在自己与老师杜显清临摹的壁画《千手千眼观音图》前,杨麟翼显得格外激动。他一面指着作品,一面将当年临摹敦煌壁画的经历娓娓道来:36年前,杨麟翼40岁。应敦煌艺术研究院邀请,他和老师杜显清等前往敦煌临摹莫高窟壁画,临摹的优秀作品将送往日本展览。
  “1981年的敦煌,远远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生活也没有现在那么方便。”杨麟翼说,那年春天,杨麟翼与老师杜显清一起从成都坐火车抵达敦煌,看着漫天的黄沙,杨麟翼被西北大漠的壮美震撼,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敦煌,杨麟翼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临摹工作中,他一人单独临摹了《迴鹘王礼佛图》;和老师一起临摹了《千手千眼观音图》等7幅作品。杨麟翼和老师一起在敦煌一待就是7个月,其中他最为得意的《千手千眼观音图》临摹耗时长达3个月。
  杨麟翼说,在7个月的临摹过程中,画家克服了饮食、气候、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所有临摹作品全部被敦煌文物研究院收藏,并于1982年在日本成功展出。他说,那段经历是他一生中最艰苦的绘画经历。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石窟中进行临摹。那时没有摄影摄像器材,只能靠画家的眼力、经验来进行临摹,对画家而言是一大挑战。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蓉蓉 发表于: 2017-2-1 08:22:00|显示全部楼层
原汁原味还原敦煌壁画
  “临摹敦煌壁画之前,我们做了大量案头准备工作。”杨麟翼说,开始临摹之前,画家们除了全面参观敦煌石窟壁画外,还接受了敦煌专家的系统集中培训,了解敦煌的历史、绘画风格等内容。当然对于画家而言,临摹才是终极目标。杨麟翼笑着透露道,临摹壁画时,触摸壁画是绝对禁止的,画家只能靠经验来判断线条的位置。为了尽可能地临摹准确,他们发明了一个“土办法”:用当地一种细长有韧性的柳条来隔空比划壁画的线条幅度,再将线条“移植”到宣纸上。
  “临摹要求不能有自己的创新,一定要壁画是什么样临摹下来就是什么样,如有破损的地方,也在临摹的时候保持原样。”杨麟翼感慨道,“原汁原味体现文物所有特征,同时还要体现出壁画的质感。”这7个月中,他对于艺术的感悟非常深,对于以后的绘画风格也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介绍,该壁画代表着元代线描艺术的卓越成就,杨麟翼与其师临摹的这幅作品也成为当代的珍品。

☆ 相关资讯
敦煌壁画复制品可谓“准文物”

  昨日,成都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敦煌壁画复制品同原作一样,是艺术品。它从用材上、形体上、工艺上、风格上,要求同原作、真品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复制品不仅为收藏家所看重,也可作博物馆的陈列品,以保护真品免遭破坏,或补救真品之遗缺。
  本次展出的敦煌壁画均出自于大师之手,具有艺术再创造性,这样的高度是那些粗制滥造,毫无艺术美感的赝品所无法企及的。展览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场展出的很多展品是大师们耗尽毕生精力创作的作品,一代又一代的专家学者坚守大漠,在敦煌保护、修复壁画,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复制品创作。他们的画作不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还鼓舞着后继者继续为保护敦煌而奋斗终生。敦煌研究院老院长段文杰正是看了张大千敦煌壁画展,深受感染后才踏上了奔赴敦煌的旅途。与他一同在敦煌扎根的四川人还有史苇湘、欧阳琳夫妇及孙儒僩、李其琼夫妇。他们横跨数千里,远离家乡,为的就是要拯救正在消失的敦煌壁画。
  这些老一辈艺术家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敦煌,他们中许多人都已经去世,而随着岁月流逝,他们临摹过的壁画大多已经漫漶不清了,即便今日在敦煌也很难再见这些壁画的真实原貌,所以说,这些临摹品早就已是“准文物”了。
⊙记者:王嘉 ◎摄影:王若冰 张青青 胡大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6 10:50, Processed in 0.0936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