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独一无二哦|查看: 5869|回复: 50
[建筑师

5位建筑师眼中的贝聿铭:我们这代建筑师的启蒙者

 [复制链接 
31#
 无筝123 发表于: 2019-5-17 13:07:46|只看该作者

香山饭店落成时曾被批,贝聿铭: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香山饭店落成时曾被批,贝聿铭: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

北京香山饭店。图/视觉中国
  北京香山饭店是贝律铭在中国大陆留下的第一座建筑。
  1946年还在哈佛读书的贝聿铭曾给朋友写过一封信,表达想要在建筑里找到一种地域性或是民族性的表达方式,“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一种绝对中国的建筑表达,但又不用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细节和主题。”信封上还印着“贝聿铭不可能的梦想──1946”。
  30多年后,他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那就是香山饭店项目(1978-1982)。
  贝聿铭第一次访问北京是1974年,与美国建筑师协会一同。在这次访问中,贝聿铭建议尽量不要在故宫附近建高楼。1978年,在人民大会堂的晚宴上,他又提出了他的担忧。之后不久,政府决定禁止在故宫周围一定范围内建设任何高楼。后来贝聿铭回忆称:“算起来,这才是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当时,中国政府希望贝聿铭能为北京设计一座建筑,并给了三块北京城外的地供他挑选。贝聿铭考察了当时北京的建筑,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中国建筑走到了死胡同。他曾说:“现有的两个方向,一是盲目仿古,一是全盘西化,哪一条都走不通……我想探索一下,中国传统究竟是否还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如果是,那么或许中国建筑师就不用靠西方国家而能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中国的建筑应该自然而然地生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
  在香山饭店的设计中,贝聿铭用他老家苏州风格的白灰泥墙,取代了北方常用的赭石色墙。他还请来一位75岁高龄的烧窑手艺工匠,恢复了从明朝传下来上千年、快要失传的技艺。
  香山饭店不同于贝聿铭大多数建筑,不具备独立的雕塑形态,而是具有强烈的“绘画性”。他结合中国园林经典的轴线和收放自如的空间序列,让酒店从中庭辐射出去:为了保护原有的众多树木,其中还包括两柱八百年的银杏树,客房不对称地分散在四周。
  贝聿铭曾说:“中国园林就像是一个迷宫,置身其中,你很难一眼望尽,永远不能领悟全局。一进园林,你就会被美景吸引而驻足流连──这美景也许是一棵树、一块石头或者一隙光影。你漫步小径,或踱过小桥,沿着蜿蜒曲折的园路,永远步移景异……它关乎尺度、关乎散点透视,也关乎偶然──那种出人意料的欣喜。”
  贝聿铭在主花园重现了“曲水流觞”──中国所剩无几的古老水迷宫。但是石材成了最大的问题:北方的石材太粗糙,南方的又太精细,不够大气。直到有一次贝聿铭在去北京的飞机上找到了灵感──一本介绍云南石林的宣传册。贝聿铭称作“天降好运──当你做好准备时它就会降临。”他把云南的石头运回到3000多公里外的北京。当时这些石头都是靠滚圆木的原始办法运入工地的。
  贝聿铭曾说:“香山饭店是我经历过最难的项目之一,在一个我完全不明白的系统里工作,有很多欣喜,也有不少挫折。我们不能下指令,只能提建议,而中国人又不会轻易下决定……领导有领导的说法,工人们有工人们的意见,北京本土的建筑师也有自己的观点”
  关于香山饭店,东西方的评论众口不一。西方建筑界由于不了解中国传统元素,误以为它是后现代风格;而中国建筑师和官员,谙熟贝聿铭的现代主义风格,则为他没有加入现代元素而颇感失望。贝聿铭曾辩驳:“如果造一座反光玻璃大厦,对中国又有什么好处呢?”在饭店的落成典礼上,一个高官不屑地说香山饭店看上去“很中国”。事后贝聿铭说:“当时正开始‘四个现代化’,政府想要的是西式风格,所以他这个评价并不是褒义,但听在我耳里,就是表扬。”

※ 注释
  本文资料整理自《贝聿铭全集》
30#
 川兔子 发表于: 2019-5-17 12: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贝聿铭自述: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贝聿铭自述:建筑是艺术和历史的融合

  我的少年时期在中国度过,那个时候我对建筑没有什么概念,认为建筑和工程是一回事,从来没有考虑过设计的问题。我学习物理和数学,对艺术和历史却没有过多的关注。后来我逐渐认识到,艺术和历史才是建筑的精髓。第一个让我考虑建筑学的,是威廉·埃默森(William Emerson)。那个时候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工程,而麻省理工建筑学院和哈佛大学之间有几个联合项目,因此在格罗皮乌斯(Groupius)来之前,我就对哈佛大学建筑学院有了一些了解。当时麻省理工学院还沉迷于学院派(Beaux-Arts)风格,我对于格罗皮乌斯和布劳耶(Marcel Breuer)加入哈佛大学很感兴趣,于是便决定到哈佛读研究生。
贝聿铭小时候在狮子林
  在哈佛大学读研的最后一年,我师从格罗皮乌斯,他允许每个学生自由选择项目主题。我对他说我想做一个与中国有关的项目,因为我认为历史和建筑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他听完后并没有反对我,只是回答说,“好啊,那你证明给我看看。”于是我决定设计一座位于上海的博物馆。当时所有在建的中国建筑都是新古典主义风格。而我却认为,中国的展品都不大,因此学院派风格的立柱和山花并不适合。由于家里一直都有收藏中国艺术品,我对中国艺术也略知一二。最后后我设计了一个为中国艺术品量身定做的博物馆,这也赢得了格罗皮乌斯的认可。1946年我在哈佛读研时设计的这个作品,和时隔60年之后的苏州博物馆不无相似之处。
格罗皮乌斯
  1948年我在哈佛大学教书,而威廉·齐肯多夫(William Zeckendorf)正决定在自己的威奈公司开设建筑部门,他让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列出了一些建筑师,我也在其中,就这样我搬到了纽约开始为他工作。我们看了各种地产,我也开始逐渐了解了不动产业。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停留在理论上,直到基普斯湾项目才真正得以建成。这个项目给了我信心,也让我更加敢于放手设计。那时候的我,十分欣赏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虽然知之不多,但很有信心,想要超越密斯。密斯偏爱的“幕墙”是用玻璃和金属覆盖结构骨架的,而我想,如果能把墙面直接变成外立面,这样就可以两步并作一步了。于是,在基普斯湾项目和后来与齐肯多夫做的低成本住宅里,我都采用了这个方法。
  我和齐肯多夫合作了10年,这期间真正的作品不多,但是在整个团队中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其他年轻建筑师不可能接触到的广阔经验。我接触到的是大规模的都市设计。基普斯湾项目之后,我开始感到低成本住宅的局限性,并且想要做些不一样的作品。第一个机会就是来自丹佛的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主任沃尔特·奥尔·罗伯茨(Walter Orr Roberts)请我在博尔德的平顶山上建一个研究中心,我欣然应允。正是这个项目,让我第一次有机会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形式。
《贝聿铭全集》,作者:朱迪狄欧,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年1月
  继罗伯茨博士之后,我的下一个重要客户是杰奎琳·肯尼迪,1964年她在一众建筑师中,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我来负责肯尼迪图书馆。这个项目的高曝光率一定程度上也帮我得到了国家美术馆东馆的项目。而后来,正如埃米尔·比亚西尼(Emile Biasini)所说,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总统──另一个我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则是因为我做的国家美术馆东馆,而最终选择我来负责大卢浮宫的设计。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个有远见愿景的人可以及时地助你一臂之力,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就很幸运地遇见了这样一些贵人。
  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如果不学,我就无法设计。从我在哈佛大学时期师从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项目,到我最近的作品,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 注释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摘自《贝聿铭全集》序言。
⊙作者:贝聿铭

  编辑:张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9#
 返乡农民工 发表于: 2019-5-17 11:56:23|只看该作者

驻美使馆哀悼贝聿铭:终身致力促进中美相互了解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驻美使馆哀悼贝聿铭:贝老终身致力促进中美人民相互了解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5月17日消息,惊悉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逝世,我们深表哀恸,并向其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贝老卓越的建筑设计对世界建筑史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作为美籍华人,贝老终身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其杰作之一,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馆舍堪称东西合璧的典范,彰显了持久友谊和共同未来。我们深切感怀贝老的建筑遗产及对世界的影响。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28#
 张各国 发表于: 2019-5-17 10:52:57|只看该作者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去世,他给建筑界留下这些思考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去世,他给建筑界留下这些思考

  新京报快讯(记者:陈沁涵)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于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他生前接受过许多媒体的采访,给建筑界留下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话。
  “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只是让人们愉快地进入一个空间并在其周围活动。但我也认为建筑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它可以让人们想要在空间内做更多的事情。这是我觉得最有趣的挑战。”
  “当代建筑师倾向于将某种现代性强加于建筑,我知道时代变了,我们顺应发展。但是我不想忘记初心,持久的建筑必须有根基。”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我相信建筑是一种务实的艺术。要成为艺术,就必须建立在必要性的基础上。”
  “现代建筑需要成为发展的一部分,而非变革性过程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建筑来说,25年不足以作出评判。建筑是石头和砖块、水泥和钢铁(构成的),必须经得起考验。”
  建议中国建筑师“多看一看自己的建筑传统,而不是设计成西方模式。”
  “当一个人还足够健康可以继续工作的时候,最好不要突然退休。”
⊙记者:陈沁涵 编辑:吕银玲

  校对:危卓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7#
 sunsu888 发表于: 2019-5-17 10:38:00|只看该作者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卢浮宫、苏博悼念:一直铭记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卢浮宫、苏博悼念:一直铭记

  “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今晨,卢浮宫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分别发文悼念。
  据美国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的作品遍布全世界,著名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等。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曾说过,“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如今,时间已给出了他所创作的建筑作品的答案。
  “天堂会美很多。您在天堂的住所一定会是苏博的模样,山与水、光与影、黑白灰。巨星退场,星星之光不灭。”网友如此深情怀悼。
2006年10月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穿梭于东西方世界的建筑大师
  出自贝聿铭手笔的苏州博物馆大门前,无论是否节假日,永远排着参观游客的长龙。
  1917年出生于中国广州的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浸润了他童年时光的记忆。渗透着传统中国文化印迹的苏州园林,令他自小开始体悟到建筑创意的美丽。曾有人说,苏州是贝聿铭设计精神的“中国原点”。
  10岁时,贝聿铭随父亲来到上海,他为有着“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而惊叹着迷。很久之后,成为建筑大师的贝聿铭说,彼时幼小的他为“远东第一高楼”的高度所深深吸引,从那一刻起,心中埋下了建筑师的种子。
  17岁,贝聿铭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学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1946年,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从哈佛毕业后,贝聿铭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职业生涯,1955年,他创办了自己位于纽约的建筑公司──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85岁时的杰作,这位始终说“我是苏州人”的建筑大师,在故乡证明了一个人实现年轻时梦想的同时,仍能守住割舍不断的根。建造苏博的过程,恰是他充满眷恋的归乡路。这座建筑最终被人们评价为“既融入了建筑大师的建筑智慧,亦满溢了对故乡的情感”,而贝聿铭则是亲昵地称呼苏博为“我的小女儿”。
  从个人经历到艺术世界,贝聿铭始终身处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缝隙”,他却潇洒言道,“我在文化缝隙中活得自在自得,在学习西方新观念的同时,不放弃本身丰富的传统。”在世人眼里,他在东西方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华,又游刃有余地在两个世界之间穿梭。
  70多年来,贝聿铭的建筑作品遍布全球,包括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卢森堡,甚至远至卡塔尔。据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50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50项大型建筑中就有24项获奖。1979年,贝聿铭荣获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1981年,贝聿铭获得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9年,获得日本帝赏奖;1986年,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
  “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
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被法国人赞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图片来源/卢浮宫博物馆官方微博截图
  贝聿铭最为中国普通人所熟悉的作品当属法国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等。
  今晨,卢浮宫博物馆发文悼念:“就在几分钟前,卢浮宫收到一个让人悲痛的消息,卢浮宫金字塔的作者,也就是我们前天刚刚提到的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在5月16日辞世,享年102岁。虽然您已经去了天堂,但是您和您的作品将一直被全世界所铭记!!!”
  苏州博物馆今晨发文悼念:“苏州博物馆是贝老百年建筑设计人生的心血凝结,是留给苏州人民最为珍贵的礼物,更是他最心爱的‘小女儿’。我们震惊于噩耗,更深怀感念。感恩贝老为苏博付出的全部心力,感恩贝老为观众带来的艺术惊叹,感恩贝老为每一位苏博人激发的骄傲和努力。贝聿铭先生虽已离去,但凝聚他生命之光的苏州博物馆将永远铭记和怀念。愿贝老于天堂永安!”
  公众悼念:“您设计的建筑在,您就还在”
  今晨,贝聿铭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公众纷纷悼念,“贝老走好!”
  一位网友回忆:“大学期间逛苏博,听说里面有棵树是他亲自栽种,感觉恍如昨日,总觉得他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不曾离开。”有网友说:“您设计的建筑在,您就还在。”
  一位网友感慨:“上帝高兴了,天堂会美很多。您在天堂的住所一定会是苏博的模样,山与水、光与影、黑白灰。巨星退场,星星之光不灭。”
  中经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在朋友圈发表悼念说:“不论在芝加哥还是纽约,很多标志性的建筑都是大师的作品,当我登临这些建筑时,都由衷地向大师致敬。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致敬大师,天堂安好。”
  北京愿景集团副总裁、CMO白洁在朋友圈回忆了自己曾专程在日本寻访过的出自贝聿铭之手的美秀美术馆。白洁说,贝聿铭逝世后,纪念他的文章鲜有提及美秀美术馆。但这座山中美术馆的路线是按《桃花源记》设计,先是林间道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而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当时惊叹于中国魏晋名作,会这样完整地被贝聿铭搬到日本林间。美是全世界、全物种的通用语言。”
⊙记者:王海亮 编辑:武新 校对:李立军
26#
 楼下的素白痴 发表于: 2019-5-17 10:37:00|只看该作者

1973年 贝聿铭一生最糟糕的时刻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1973年,贝聿铭一生最糟糕的时刻

  1973年,建筑师贝聿铭正在经历一生中最艰难的挑战,地点在美国东海岸最保守的城市──波士顿。
  之所以说波士顿保守,是因为这座城市以其历史悠久、典雅含蓄的殖民风格建筑为豪,摩天大楼在这里不被视为繁荣的标志。城市元老们甚至使用对市内建筑限高的办法来捍卫这里维多利亚式的天际线,任何试图改变其19世纪城市布局的想法都很难被落实,居民们将考帕列广场自诩为“新英格兰的雅典卫城”。最重要的是,这座城市拥有比其他美国城市更多的建筑设计师。
  可想而知,贝聿铭在这座城市接手一个60层高楼设计规划的需求时所面临的压力。当时贝聿铭的设计事务所开张刚过10年,但在波士顿已经颇有知名度,他在1966年夏天完成了对于汉考克大厦的设计方案,汉考克大厦的委托方来自一家历史悠久的保险公司,他们希望贝聿铭能够在建筑上压倒自己的对手品牌,顺便改变波士顿的天际线。贝聿铭对方案修改了6次,最终的定稿颠覆了当时在纽约和芝加哥流行的机械重复的盒式玻璃建筑,它包括了起伏的流线型玻璃墙、几何状的壁阶以及锯齿状的削角。
  这座大厦在1968年8月破土动工,但公众和建筑同行都不买账,一位建筑师致信给《波士顿环球报》称:“无法想象在这片土地上还能建造出比它更愚蠢、更不和谐的建筑。”波士顿建筑师协会则发表了一份委婉批评的声明:“我们原指望会出现有别于自我中心主义表述的东西。”
  真正的灾难还是在几年后,1972年夏天,即将投入使用的汉考克大厦上的某些玻璃片开始出现裂缝,但这还不足以引起保险公司的重视,他们派人使用胶合板替代了那些隔热窗玻璃,并在对外的通讯中称,玻璃出现裂痕的原因来自高空垃圾的刮擦。第二年,风暴从西北部侵袭波士顿,汉考克大厦附近的数百扇窗户被这座建筑脱落下来的玻璃碎片打破。建筑危机终于爆发了。
  新闻媒体将此事件演绎成耸人听闻的案件,出租车司机们则为汉考克大厦取了各式各样的绰号,几乎全美的报刊和电视台都关注到这起事故。作为风波的核心人物,承担这幢建筑设计任务的贝聿铭和他领导的事务所,显得痛苦不堪。他们意识到这是一场足以造成品牌毁灭的公关灾难,事务所给所有雇员下达了要求,命令他们不得与媒体接触。但这阻止不了汉考克大厦上的玻璃继续破碎、脱落。
  同时,另一项对大厦的检查表明,汉考克大楼会在大风中猛烈摇晃,高层住户甚至能够察觉到这种摇晃。而顾问团队给出的建议是增加1650吨斜撑钢柱来加固大厦,这将增加至少500万美元的成本。
  直到1973年10月,玻璃破损的原因才被查明,它并非来自大厦的奠基作业或者风暴的威力,而是源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症结。对于建筑工程专业的人员,类似混凝土之类的建筑材料往往有专门课程用来学习了解,但对于玻璃,1960年代的大多数人仍然将它当成制成品、而非建筑材料使用,贝聿铭也不例外。他在这个项目中采用了一个不可靠的技术──涂有反射覆面的双层玻璃。但事实上,当阳光照射产生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或者大厦遭遇轻微颤动时,两层玻璃片之间易碎的铅制隔离器就会出现裂缝,并将裂痕扩展到玻璃本身,最终,整幢大厦上的10334扇窗户几乎都会遭遇一样的下场,唯一的选择是将这些不可靠的玻璃全部更换。
  这两个缺陷为汉考克大厦抹上了舆论阴影,并让工程预算从原来的7500万美元猛增到1.2亿美元以上。在技术问题解决以后,一系列诉讼案依旧纠缠了汉考克大厦的委托方直到1981年,他们几乎把和建筑项目有关的所有人都告了,首当其冲的就是贝聿铭,他被指控“提交了技术不娴熟的设计方案”,而玻璃制造商则控告贝聿铭“在风力负载规格上犯有严重错误”,贝聿铭也不甘示弱,反告玻璃提供方隐瞒了技术缺陷。总之,汉考克案后来成了美国建筑史上最错综复杂的诉讼案件,这些被告最终都和原告们达成了和解。
  对于建筑师而言,成为这样一个烂摊子的核心人物绝非好事。贝聿铭的合伙人考伯对于整件事的评价是“既臭名昭著,又竭力摆出高姿态”,贝聿铭本人损失惨重,地位显赫的客户们很快获知他是一个风险很大的建筑师,他们不愿雇佣一个被控有失职行为人来设计自己的企业大楼,即便那些诉讼已经结案。
  在汉考克案以前,贝聿铭的人生一路顺利,他出生在中国的一个望族,在1935年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并且一路都受到名人或巨匠们的帮助指引──包括艾默生、格罗皮厄斯和威廉·泽铿多夫,甚至肯尼迪家族。作为一名技术过硬的建筑师,贝聿铭在拉拢业务和与避开政治牵连上本领超群。人们甚至私下用“中国的梅特涅(拿破仑时代的奥地利外交大臣)”来称呼他,很难相信这种绰号会落在一个建筑师身上。
  波士顿让这个一帆风顺的成功者栽了跟头。汉考克事件后,贝聿铭引以为豪的业务技巧也变得苍白,他在1969年接下来IBM的一个办公楼设计方案,但1973年后,IBM用另一位可靠的现代派建筑师爱德华·巴恩斯取代了贝聿铭。1974年,约翰·洛克菲勒三世挑中了贝聿铭担纲为其创立的亚洲协会设计一座新的文化中心,但最终,洛克菲勒三世对贝聿铭提出的方案没有表示满意,亚洲协会的项目被移交给了其他事务所。
  此时的贝聿铭处境只能用糟透了形容,1970年代的建筑业还处在萧条中,而建筑师与客户之间的资金往来通常周期很慢,他的事务所走到了破产的边缘。但贝聿铭的生命里,蕴含一种处变不惊的特质,这让他通常对糟糕的现状采取轻描淡写的态度。就在几年前,他和家人在柬埔寨游览吴哥窟时,遭遇到了游击队的袭击,他们和同伴租了一辆小车逃向泰国关卡。在这种生命攸关的时刻,贝聿铭仍能在路边的水果摊停车,品尝榴莲的味道。
  这次也一样,贝聿铭压根没打算解雇事务所中的任何一个员工,同时不甘向受挫的名誉低头。他知道自己在美国国内的声誉暂时无可挽回,于是将眼光投向海外。
  在1970年代中期,亚洲的城邦国家新加坡正在经历经济腾飞,许多大型建筑项目在等待世界一流的设计师,并且,这里的银行家都认识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贻。在新加坡,他为一个金融集团打造了52层的总部大厦,一个东南亚航运大亨则委托他建设一幢办公大楼。除了东南亚,中东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也逐渐不容忽视,建筑群在沙漠边缘拔地而起,贝聿铭为科威特建造了带有拱廊的阿萨拉姆商业街。在伊朗,贝聿铭成了富豪们的宠儿,他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单子,并试图面见巴列维国王。
  在美国本土的事业停滞的时候,是全球化挽救了贝聿铭,他被迫在海外寻求客户,而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生意不断,无形中让他的名声开始漂洋过海,最终,这个名字会以20世纪最杰出的建筑师的身份跟随洋流遍布全球,从法国总统到中国的总设计师,贝聿铭获得了大部分设计师难以实现的操作机会。他在1970年代一度蛰伏,经过几年的喘息,在1978年终于凭借了位于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方案再次崛起,并留下了一幢伟大的建筑。
  许多年后,当他因为卢浮宫广场项目而面对蜂拥而至的批评时,贝聿铭仍会想起波士顿汉考克大厦上发生的事,他在那之后敦促自己用更扎实的技艺和更顽强的心性去应对来自事业的挑战。尽管卢浮宫的方案让贝聿铭感到重重压力,甚至落到千夫所指──除了支持他的密特朗总统──的地步,但对贝聿铭来说,最糟糕的时刻早已在1973年的秋天经历了。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5#
 妙娴 发表于: 2019-5-17 10:26:00|只看该作者

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102岁设计人生,作品享誉世界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30年前的3月31日,竟有一位中国老人,在卢浮宫前建起一座巨型的玻璃金字塔!
源自:科技日报

  这座像钻石一般的金字塔,征服了法国人,也彻底“复活”了800岁的卢浮宫,更作为法国的著名地标惊艳了全世界!
  然而,不幸的是,5月17日早间央视新闻援引外媒的报道,当地时间5月16日,这位创造玻璃金字塔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出身名门,热爱建筑

作品曾遍布世界
  1917年,贝聿铭出生于广东,祖籍苏州,他的祖上当地的名门望族“吴中贝氏”,被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
  清朝中期,的贝慕庭为吴中巨富,与戈、毛、毕姓人家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叔祖贝润生则是有名的颜料大王;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贝氏全家福(前排左一为贝律铭)
  他的家族涉足医药、颜料、银行、金融等领域。然而,贝聿铭却“执拗”地选择了建筑设计之路。
  17岁高中毕业后,父亲本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最终选择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不久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程,27岁时在哈佛大学建筑研究所深造。
1995年6月8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获得美国哈佛大学荣誉学位。(资料图)
  70多年来,这位建筑界的华裔奇才为世界带来了各种精彩绝伦的作品,包括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肯尼迪图书馆、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苏州博物馆等。
  贝聿铭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作品散布在全世界四大洲10个国家。
肯尼迪图书馆。(资料图)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国设计的近五十项大型建筑中就有二十四项获奖。贝聿铭1979年荣获了美国建筑学会金质奖章,美国建筑学会还把当年定为“贝聿铭年”。
  此外,他还于1981年获得法国建筑学金奖,1983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1989年获得日本帝赏奖,并于1986年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等。

“不被看好”的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还要属巴黎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这样一个宏伟的建筑,在诞生之初却并不被看好。
  1981年,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改造卢浮宫的计划。当时卢浮宫的中央庭院被形容为是“巨大的停车场”,显得空旷而没有加以有效利用,而卢浮宫博物馆缺乏中央入口,使参观人数受到限制。
  密特朗委任贝聿铭来负责改造这个项目。贝聿铭提出了一个玻璃金字塔入口计划,却很快引发了争议。当时,法国各大主流报纸都提出质疑,甚至有人说,卢浮宫前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
  1989年3月29日,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入口落成,密特朗亲自参加了落成仪式。
1989年3月29日,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左)在出席巴黎卢浮宫金字塔开幕式时与贝聿铭(右)握。(资料图)
  这个玻璃金字塔,由603块菱形玻璃和70块三角形玻璃准确拼接而成。
  他曾说:“当时对于这个项目的批评声,令我难以独自承受。但人应该坚持,不应该随便放弃自己的原则。当然可以有很多种坚持的方式,很多说服对方的方式。但那并不是说,我的坚持和要求会打折扣,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在一张照片里,贝聿铭站在建好的新馆金字塔前,露出标志性的贝氏微笑。
  1989年3月3日,法国巴黎,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他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前留影。(资料图)
  而事实证明,贝老的选择是对的。人们对于金字塔的热情,也让参观这座建筑的游客激增,很多人宁愿在玻璃金字塔排起长队,也不愿意从另外两个入口进入。
  30年过去,那些反对和质疑之声也早已平息,玻璃金字塔逐渐演成为人们心中巴黎的地标。2019年3月,法国卢浮宫专门纪念玻璃金字塔入口落成30周年。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尽管受到过多年西方教育,贝聿铭却从没忘记过祖国:
  “我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香港中银大厦。(资料图)笑云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他共有三子一女,他们的名字都有特殊的深意──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3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寓意着: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他的儿子们也选择了继承父亲的职业生涯:已故的长子贝定中是城市规划师,贝建中和弟弟贝礼中则成了建筑设计师。
  1992年贝聿铭退休,贝建中、贝礼中兄弟创办了贝氏建筑事务所,成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机构。
  2002年,85岁高龄的贝聿铭应邀回到苏州,再度出山为故乡苏州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
民众在贝聿铭设计的主馆前拍照留念。 钟升 摄
  人到苏州之后,他每天埋头工地,有时忙碌至凌晨,笑称自己是“劳碌命”。他将中国古典的山水画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呈现出一幅3D立体水墨山水。
中国苏州博物馆。王建康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开馆仪式上,他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

贝聿铭作品
法国卢浮宫金字塔入口

△贝聿铭在设计的金字塔前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
贝聿铭与杰奎琳·肯尼迪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
  1964年,肯尼迪家族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纪念遇刺而故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就选择了贝聿铭作为设计师。最终,贝老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选址波士顿,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美国纽约州雪城埃弗森博物馆
艾佛森博物馆
  贝老的得梅因艺术中心和艾佛森博物馆项目都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国家荣誉奖,这是协会第一次颁奖给同一个建筑师的两个博物馆作品。

日本美秀美术馆
美秀美术馆

香港中银大厦
北京香山饭店
  国内也有众多贝老代表性作品。香港的中银大厦,北京的香山饭店,都是他献给祖国的礼物。贝老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城市的风貌、文化,创造出极有“贝式特色”又含“中国元素”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
  贝老将苏州视作故乡,因为这里是贝氏家族的根基所在。1990年宣布退休的贝老在2002年设计了苏州博物馆,亲昵地称之为“我的小女儿”。
  在开馆仪式上贝老激动而自豪的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

一生钟爱建筑的大师
走好!

24#
 曾经是愤青 发表于: 2019-5-17 10:00:19|只看该作者

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像竹子 风雨再大只是弯弯腰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贝聿铭:我和我的建筑像竹子,风雨再大也只是弯弯腰

  中新网5月17日消息,综合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他把自己设计的建筑留在了4个大洲、10个国家的土地,几乎拿遍建筑界所有的世界顶级奖项,被誉为“世界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光线魔术师”,也被认为“创造了本世纪最美丽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贝聿铭曾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建筑大师贝聿铭。作者:Polaris Images。图片来源:视觉中国。jpg

出身名门望族,年少赴美追梦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生于广州,祖籍苏州。其家族被媒体称为“可能是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曾是“苏州四富”之一,后来持续兴旺。
  少年时代,贝聿铭在苏州度过一段时光。他整日穿梭在狮子林、西花桥巷,假山中的山洞、池塘、石桥、瀑布,在贝聿铭心中埋下“建筑”的种子,这些传统中国文化的印迹,让他意识到,建筑对生活的意义。
  后来,贝聿铭随家人搬到上海,他有空就去看正在建设的上海国际饭店。也许从那时起,“建筑”的种子就开始在贝聿铭的心里渐渐萌发。
  高中毕业后,父亲本来希望贝聿铭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贝聿铭却赴美国求学追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投笔从商,渐入公共建筑设计佳境
  1945年,在哈佛读研究生的贝聿铭被聘请为哈佛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1948年,贝聿铭加盟房地产开发商,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这成为贝聿铭人生轨迹转变的一个节点。
  贝聿铭的职业生涯从设计公寓起步。战后庞大的需求,让他承接了无数城市规划、居民房的工程。特别是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因为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深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后来,贝聿铭的设计对象逐步转向公共建筑。
  1955年,贝聿铭建立建筑师事务所。之后,美国国家大气层研究中心的设计,让他在美国建筑界广为人知。
  贝聿铭所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耗时15年,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因此将1979年称为“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资料图片:肯尼迪图书馆。(图片来源:肯尼迪图书馆官网)

最美的建筑,建筑在时间之上
  法国卢浮宫的重建计划,使贝聿铭饱受非议,却更加历练了他,使他坚持自己的设计初心。
  质疑从改建之初就开始,“法国这么多艺术家,没有一个人能承担起这项工程么?为什么要找一个外国人?”
  设计方案初定,贝聿铭打算新建金字塔形入口。90%法国人反对这一方案,称“巴黎不要金字塔”、“交出卢浮宫”。法国文化部长公开批评,卢浮宫前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
  为了说服法国人,贝聿铭曾在拿破仑广场上建造了一座1:1的实体模型,供民众评鉴。
  1988年,玻璃金字塔落成,贝聿铭被授予法国最为尊贵的荣誉骑士勋章。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却保持一贯的低姿态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法国人对玻璃金字塔的评价,口风大变,称其为“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也印证了贝聿铭的话“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资料图片:法国卢浮宫。作者:imago stock。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完成“一生中的一件大事”
  贝聿铭“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是设计建造了香港的地标性建筑—中银大厦。
  贝聿铭的父亲贝祖诒,曾任中国银行的行长。1918年,贝祖诒创立了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当时,贝聿铭才1岁。
  64年后,已是花甲之年的贝聿铭,重回少年成长地香港。为了向父亲所做的光辉业绩致敬,他接下设计中银大厦的业务,希望赋予其“中国人的雄心”。
  面对1.3亿美元并不宽裕的预算,贝聿铭采用复合材料拼接技术,用混凝土固定了所有的结构组成,使得其结构钢筋的使用只占到传统技术的65%。
  外形像雨后春笋的中银大厦,落成即为当时香港第一高楼,使用面积是一旁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资料图片:香港中银大厦。作者:笑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封笔之作献给故里
  无论走到哪里,贝聿铭时时不忘,自己的根在家乡,总是向别人介绍说“我来自中国苏州。”
  2002年,85岁高龄的他,凝聚自己一生的智慧,将封笔之作献给了自己的故里,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亲切地称其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有生之年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他倍感感恩荣幸。
  苏博新馆的精华之一,在于主庭院的山水园。为此,贝聿铭煞费苦心,他将中国古典的山水画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用石片来仿宋人米芾的“米氏云山”,呈现出一幅3D立体水墨山水。当时,一台升降机把各块石片上上下下摆弄了一周,才调到了贝律铭心中最完美的样子。
苏州博物馆实景。图片来源:苏州博物馆官网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而不是流行风尚。他让光线来做设计,运用几何形状,喜好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材四种建筑材料。
  贝聿铭多年的合作伙伴亨利 考伯,形容他是“文化意义上的男扮女装者”。“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创造的有着中国风的西方建筑,无一例外的成为了全世界的瑰宝和财富。
  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香山饭店,依照桃花源灵感建造的日本美秀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贝聿铭的建筑设计几乎享誉全球。
  大师已经逝去,但其留下的建筑仍可供我们参观游览。“让更多的人来建设自己的祖国”,这是贝聿铭心中的一个夙愿,有待后人一起去实现。 ●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爱车达人 发表于: 2019-5-17 10:00:19|只看该作者

贝聿铭:我的目标是创造在空间中行走的愉悦

源自:界面
原文标题:贝聿铭:我的目标是创造在空间中行走的愉悦

资料图:2006年7月1日,卢森堡,贝聿铭出席现代艺术博物馆落成典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享誉世界的华裔美籍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贝聿铭在纽约的建筑师事务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的一位发言人证实了贝聿铭去世的消息。
  贝聿铭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为法国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以及代表着反叛精神的美国“摇滚乐名人堂”博物馆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建筑的设计也出自贝聿铭之手。
  作为1983年普利兹克奖的得主,贝聿铭曾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the last master of high modernist architecture)。他还曾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奖、法国建筑学院金奖、日本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奖,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此外,他还曾获里根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艺术勋章和老布什总统颁发的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资料图:1989年3月3日,法国巴黎,建筑大师贝聿铭在他设计建造的卢浮宫金字塔前留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他的父亲贝祖贻曾任民国政府时期的中央银行总裁,也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聿铭与妻子卢淑华育有三子一女,其中贝建中与贝礼中都是美国著名建筑师。
  1930年代,贝聿铭移民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在那之后,他的作品从早期的办公楼、廉价住宅和多用途建筑群,演变为后来闻名全世界的博物馆、市政大楼和酒店。
  美联社在一篇讣告中评论称,贝聿铭的作品横跨数十年,从194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21世纪。他的设计通过强大的几何造型和宏大的空间为全球各地的景观增添了优雅,这其中包括位于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和北京的香山饭店。
  贝聿铭最近参与设计的两大项目是位于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位于澳门的澳门科学馆,二者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开放。在这之前,他还设计了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殚精竭虑地研究每一个接手的项目,探究它的用途,并将其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但同时,他也对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这种艺术能创造出的效果感兴趣。
  “在某种层面上,我的目标就是给人们创造在一处空间中行走的愉悦感,”他曾这样说,“但我也认为,建筑还能达到一个高度,影响人们想要用一生做更多的事。这是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挑战。”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22#
 鹤发童颜 发表于: 2019-5-17 10:00:19|只看该作者

贝聿铭:从望族之后到一位圆滑的现代主义大师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纪念|贝聿铭:光在那里,建筑无需言说

  美国当地媒体报道,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去世,享年102岁。他的儿子贝建中于当地时间周四告诉《纽约时报》,他的父亲在夜间去世。
  这位享誉全球的建筑师在长达70的职业生涯中,融合中西方的设计理念,创造了无数经典的作品。“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无论是卢浮宫金字塔还他故乡的苏州博物馆,光与空间的结合让他的作品空间变化万端,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也因此,他从不阐释作品的理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贝聿铭
从望族之后到现代主义的追随者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在广东。其祖上贝家是吴中的名门望族,原籍浙江兰溪,明代中叶迁居苏州。贝家族人中人才辈出:清朝中期的贝慕庭为吴中巨富,与戈、毛、毕姓人家合称为当时的“苏州四富”;颜料大王贝润生是贝聿铭的叔祖;其祖父贝理泰是清末著名的金融家,父亲贝祖诒则是中国银行的行长。
  

年轻的贝聿铭在狮子林
  青少年时期的贝聿铭在苏州和上海居住,2006年苏州博物馆开放之时接受媒体采访,自18岁离开故土的他一口吴侬软语仍然十分流利。
  1935年,年轻的贝聿铭如同彼时大户人家的有志青年一样远渡重洋留学,不过他没有遵从父亲的希望学习金融,而是进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系。30年代的宾大建筑系弥漫着古典主义的氛围,这令期望接触新思想的贝聿铭大失所望,遂转学到麻省理工大学。在波士顿的日子里,贝聿铭将自己泡在图书馆中吸收各种现代主义的思潮,而其中他最为崇拜的就是勒·柯布西耶。1935年11月,“男神”柯布西耶造访麻省理工大学。贝聿铭后来回忆道:“和柯布在一起的两天,可能是我建筑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
  二战期间,贝聿铭曾在美国空军服役三年,1944年退役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他当时的导师,正是包豪斯的创始人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同学中则有后来惠特尼博物馆和纽约联合国大楼的设计者马塞尔 布劳耶(Marcel Breuer)。有意思的是,贝聿铭在哈佛大学的毕业设计,是一座位于上海的艺术博物馆,他后来自己也承认,1946年的这个设计和时隔60年后苏州博物馆有着某些相似之处。

从地产公司到校园建设
  毕业后贝聿铭短暂留校担任助教,不久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入当时地产大亨齐肯多夫的齐氏威奈公司担当建筑师。去到这样的地产公司,经常要面对城区重建、低成本改造这样的项目,在通往建筑大师的路上,这并不算一个很好的起步。后来贝聿铭也曾经遗憾地表示,“在齐氏威奈的12年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我在创意方面的发展,然而,这段经历增进了我对于都市开发的深入了解。”
  

海湾石油公司办公楼
  与他的设计才华同时体现的,还有贝聿铭善于沟通和说服的能力。早在1949年贝聿铭设计并落成的第一个项目海湾石油公司办公大楼之时,因为预算紧张,他就跑去同佐治亚州大理石公司的老板说,贵公司的产品在纽约被广泛使用,销量很好,但是仅仅用作卫生间的隔墙。如果你们愿意供应石材,我就在新设计的写字楼中大量使用。要知道,当时大理石多作为砖石建筑的饰面材料,而贝聿铭则将4英尺的石板作为墙体。
  

纽约大学
  1960年,贝聿铭离开齐肯多夫的公司自立门户,纽约大学广场的设计标志着他十年城市重建时代的结束,进入了更大建筑美学发展空间的校园建筑项目。60年代,他为自己的母校麻省理工大学设计了三座楼,不过,在这里,贝聿铭遭遇了一点麻烦。因为设计的错误,某一栋教学楼的塔楼门有时因为风力无法打开,后来不得不改为开放式的景框。这个阶段,贝聿铭也曾经感慨,“我的思维好像因为一直做低成本住宅而变得僵化,很难打开思路。”
  
麻省理工大学地球科学楼


从肯尼迪家族的青睐到普利兹克奖
  

《傻瓜大闹科学城》
  美国导演伍迪·艾伦1971年曾自导自演一部颇为荒诞的电影《傻瓜大闹科学城》,主角大闹的那座科学城就是贝聿铭1961年~1967年在科罗拉多州设计的美国大气研究中心。这座建筑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路易斯·康的影响。由于研究中心位于未开发的风景区,所以建筑的尺度感很难把握,贝聿铭从印第安土著的房子中得到灵感,让整个建筑融入自然,又极具现代感。
  

贝聿铭与杰奎琳·肯尼迪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被刺杀,他的家人决定在波士顿修建一座私人图书馆以表纪念。关于这座图书馆的建筑师选择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说同贝聿铭竞争的还有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不过密斯不可一世、态度倨傲,康则满脸伤疤(小时候遭遇火灾),穿着邋遢,只有贝聿铭事先整理了办公室,放上杰奎琳喜欢的花草,西装革履地接待了她,最终获得了这位“拍板者”的青睐。1964年,当杰奎琳·肯尼迪对外宣布由那时还没什么名气的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他的名字一下子成为了字谜和竞猜游戏的热词。
  
肯尼迪图书馆

  这个好的开始却没能让项目善终。贝聿铭的初稿发布后,波士顿当地的社区成员(被一些人称为“布莱托街的精英”)认为图书馆会破坏当地社区风格。也有人觉得它会引来大批游客,影响当地居民生活。最后,图书馆不得不被移址到了一处垃圾填埋场,原本的设计也只能向新的地理位置做出妥协。贝聿铭后来将这个项目称为“最大的遗憾”。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真正将贝聿铭推到建筑界大师一级上的项目是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项目的位置处于国会大厦脚下,宾夕法尼亚和国家广场交汇成的梯形场地上。贝聿铭曾说过,“如果没有规律和约束,那么空间的丰富度和可能性只会带来一团混乱。”在这个项目中,贝聿铭开始寻求他在技术和对空间运用上的突破,之后很多项目中运用的手法和材料都可以在这里初见端倪。
  
国家图书馆东部

  他延续使用了原馆粉红色田纳西大理石,第一次采用具有精美完成面的清水混凝土浇筑结构构件。他打通了地下的空间连接,这种手法在之后的大卢浮宫改建中令整个项目焕发新生。而他在这个设计中初初探索了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态空间的神秘性,令贝聿铭开始思考,如果可以探索拥有无限灭点的弧角,是不是就可以创造更多的精彩空间了──这个想法成就了后来的达拉斯音乐厅。
  
摇滚名人堂与博物馆

  1983年,贝聿铭获得了普利兹克奖,获奖词是这样写的:贝聿铭给予了我们本世纪最优美的室内空间和建筑形体,他作品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他始终关注他的建筑周边的环境。他拒绝将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建筑难题之中。他的作品涵盖政府、文化和低收入住宅。他对于材料的娴熟运用达到了诗一般的境界。通过他的敏锐和耐心,他将不同兴趣和领域的人们吸引在一起去创造出和谐的环境。
  这一年,贝聿铭刚刚接下卢浮宫大改造计划没多久,那“惊世骇俗”的玻璃金字塔尚未对公众展开真颜,他后来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众多博物馆项目,此时才正要逐一登上历史的舞台。

大卢浮宫计划
  

贝聿铭为卢浮宫设计的金字塔入口
  提到贝聿铭的新卢浮宫,大多数人一瞬间能想到的都是金字塔,可是对于这个耗时10年的项目来说,一座竖立在拿破仑庭院的玻璃金字塔仅仅是整个大卢浮宫改造计划显现出来的小小一角。
  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原为法国王宫,1791年才正式作为博物馆。在改建之初,时任法国总统的密特朗就这样说过,“几朝历史重叠于此,奠定了卢浮宫作为重要符号的地位。自腓力二世的堡垒到第二帝国的翼楼,法兰西正是在这里诞生的。”
  当时作为博物馆的卢浮宫,入口处无法承接日益增长的参观游客、展陈与研究空间极为不匹配、许多政府部门在历史的演进中将办公空间占据于此,尤其是财政部所在的黎塞留楼,是计划中特别希望清理出来的。贝聿铭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重塑这颗法兰西之心,还有贯通历史与现代的、平衡形式与功能的任务。据说贝聿铭十分拒绝参加建筑竞赛,他认为如果几位建筑师进行公平竞争,意味着评选过程中,业主和建筑师需要尽量少接触,不可避免地早期设计就会流于概念设计。卢浮宫的项目,密特朗总统便亲自拍板。
  

贝聿铭在设计的金字塔前
  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作为进入地下大厅的交通节点,重新设计了通畅清晰的流线,令出入卢浮宫的人流都会在这里汇集,空间变化丰富,并且将自然光通过这样一个极具现代风貌的玻璃体引入地下空间。
  不过,新卢浮宫在现在有多受欢迎,贝聿铭当初在法国就受到过多少的非议。在对历史遗产委员会的“老家伙们”公布金字塔方案的会议时,尽管预料到会遭受猛烈的抨击,当时的翻译还是吓得“没有敢翻译出他们所骂的那些话”。指责无非集中在外国建筑师的身份、对历史环境的破坏,或许还有法国人天性中喜欢对新事物批评一番的传统。甚至有作家联名写信给总统抗议,抗议的理由竟然是,新卢浮宫的建设计划破坏了我们每天的遛狗路线,签名者中有米兰·昆德拉,还有尤涅斯库。
  项目最终的实施,得益于贝聿铭用一个1:1的模型直观展示了他设计的合理性,也是总统与文化部在多方奔走周旋的结果。1989年,卢浮宫重新开放。

博物馆:文化、历史与在地
  贝聿铭在2012年出版的全集自序里曾经这样说过: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如果不学,我就无设计。从我在哈佛大学时期师从格罗皮乌斯的第一个项目,到我最近的作品,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美秀美术馆

  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贝聿铭在90年代以后,走向不同国度和文明,以博物馆设计来寻求新的突破。这一长串的名录中包括:日本滋贺县的美秀美术馆、卢森堡大公现代美术馆、德国历史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和卡塔尔多哈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艾佛森美术馆

  在这些项目中,贝聿铭试图去深入挖掘每一种文化所自有的建筑语言,同时坚持现代主义的几何图形风格。在他看来,历史和传统,不是新的建构的桎梏,反而是灵感的源泉。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比如美秀美术馆的项目中,贝聿铭虽不通日语,但是和业主小山美秀可以用汉字交流,一次两人提及古文名篇《桃花源记》,讲到文字中描述的空间历时体验,一拍即合,遂有了后来长长的隧道吊桥和出人意料的入口。又如贝聿铭最后的大规模建筑作品伊斯兰艺术博物馆那样,建筑师将博物馆置于滨海大道延伸出来的人工岛上,整个建筑富有浓郁的伊斯兰韵味,却仍旧忠实于几何图形所能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在故里的实践
  
路思义纪念堂

  贝聿铭基本上是一位西方建筑师,不过他在故乡也留下了几座十分精彩的设计。最早就可以追溯到1963年落成的台湾东海大学路思义纪念堂。这是贝聿铭在齐肯多夫手下接下的第一个独立项目。他结合了中国古代寺庙房顶的金瓦和西方哥特式大教堂尖顶的特色,做了一个造型十分别致,屋顶和墙面合二为一的设计。
  
香山饭店

  1982年完工的北京香山饭店是贝聿铭正式“回乡”的作品。这个设计融合了自然元素、文化传统、悠久历史于一体。他试图找到一种绝对中国的建筑表达,却又不用到中国传统的建筑细节和主题。不过成品有点两边“不讨好”,西方人认为这个建筑有些“后现代”,中方则觉得它“太中国”。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1989年和2001年完成的香港中银大厦和北京中银大厦算得上是贝聿铭对祖上特别是父亲的回馈。在香港,贝聿铭面对的是1.3亿美元并不宽裕的预算,和选址边上诺曼·福斯特建造的汇丰银行。贝聿铭劝说业主改变了选址,采用复合材料拼接技术,用混凝土固定了所有的结构组成,使得其结构钢筋的使用只占到传统技术的65%。贝聿铭认为,结构上的纯粹才会收获纯粹的美,这个项目是最好的体现。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工地上

  2006年完工的苏州博物馆很大程度上受到贝聿铭小时候在狮子林居住经历的影响。他回忆起自己和堂兄弟们在狮子林玩耍的情景,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带来无穷的幻想。整个博物馆仿造江南民居的样式,山水庭院、池塘、片石假山、小桥、八角亭、竹林则借鉴了苏州园林的手法,主要的选材为灰泥、石材、瓦片。北墙之下是建筑师独创的片石假山,据说是从山东采石场运回了四五十块石头,加工排布而成。
  
苏州博物馆里的“米氏云山”


一位圆滑的现代主义大师
  在路易斯·康的儿子为父亲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我的建筑师》中,曾与贝聿铭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
  你的成功率很高?
  是的。但可能是因为我更加耐心,因为我是个中国人。假设我说,某个业主不喜欢我的设计,我不会在意。我会换个日子再来,我觉得路就不会这样做。路也许就会一直强势反驳,他如果因此找到业主,那就是因为真的有共鸣,那就会是永远的业主。我想这不是我能做到的。否则,我就会……比他失去的业主更多。
  我想你的建筑更多样,在成功率方面你厉害多了。
  多,不代表着成功。
  不是吗?
  有三四件代表作,要比五六十栋建筑强多了。要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这其中大概有圆滑世故的贝聿铭有意向康表示敬意的原因,但是也从一定的角度显示出,贝聿铭近70年的职业生涯,善于沟通和耐心温厚为他赢得了业主的信任,也带来了更加多的项目。
  批评贝聿铭的人总觉得他没有著书立论,缺乏理论体系,或是多数作品流于平庸,大量重复自己的设计。但是将他放置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不论是前期对于现代主义手法娴熟流利的运用,还是后期对不同地域文明的探索追求,都显示出一位大师对于设计半个多世纪的求索。去翻看他的作品集,我们大概很难觉得这些建筑能够和革命性这样的词挂起钩来,它们很基础,只是不断地以创造性的方式去精雕细琢那些业已存在的东西。
  (本文原为贝聿铭百岁之际澎湃纪念文章)
  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 享年102岁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9:44, Processed in 1.060802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