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偶尔呡一口|查看: 7895|回复: 67
[经济学

樊纲来深开讲:“无人区”创新需要敢冒风险的企业家

 [复制链接
38#
 温水青蛙 发表于: 2018-8-2 15:23:00|只看该作者

樊纲谈贸易战影响:中国股市PE很低 跌也跌不了多少

  8月2日消息,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第一场全体大会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宏观篇:改革四十年与房地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表示,首先得承认过去这些年有点忽视公租房、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现在需要矫正。但是房地产市场化的方向千万不能变。
  他表示,可以提高政府公租房的比重,但是千万不能再回到政府大包大揽,完全由政府提供住房的体制。
  谈到再说到金融风险,樊纲表示,“现在有人说贸易战可能会捅破全世界的金融泡沫,我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他认为,这恰恰是中国一个优势。“欧美的股市也许会有一个调整,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股市本来就不怎么样。中国的股市PE值很低,再跌也跌不了多少。”

以下为演讲全文
  樊纲: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再次参加博鳌房地产论坛,这么多年逼着我研究房地产问题,也是因为邀请我参加这个会,在这里跟大家学了很多东西,思考了很多关于房地产的问题。
  昨天晚上接受媒体采访,有一位记者问了一个问题,说2001年第一届博鳌房地产论坛的时候,你说中国做房地产的是最幸福的企业家,你现在还会不会说这句话?我说你们现在可能过得不如前几年滋润了,但是中央政府出一个政策,首先想到的是不让房价涨,说明这日子还挺好过的。
  建设雄安新区,先说不能炒房地产;海南建设自由港,也是先说不能炒房地产;刚出一个松动一点的货币财政政策,马上跟着一句话也是不能炒房地产,所以你们的日子应该还是挺好过的。
  昨天晚上还有一位年轻的记者提了一个问题,说房子的属性是居住,又说房子的属性是商品,它可以不是商品吗?政府提供的租赁房、公租房不也是住的吗,为什么不都由政府提供呢?也有另外一位记者提问说,现在的趋势是大家都在搞租赁房,在淡化商品房。我说首先得承认过去这些年有点忽视公租房、保护弱势群体的政策,现在需要矫正。但是房地产市场化的方向千万不能变。
  刚才有两位已经提到了,1998年我们的住房改革,成就了这20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提高政府公租房的比重,但是千万不能再回到政府大包大揽,完全由政府提供住房的体制。
  这个体制下,且不说我们等一辈子排队分房,你就想想房子的质量,这20年来我们的房子越盖越好,这不是在替大家说好话,中国这个现象还不突出,你们可以看看俄罗斯,他们过去盖的那些房子,苏联时代盖的房子一年比一年差,一年盖的比一年丑,我们已经走到现在,我们一定要坚持主要以市场化发展住房的方向。
  我们改革40年,住房改革20年,我们应该还是看到这20年改革的成就。现在年轻人不知道这些,他们又有买房的压力,觉得都由政府提供不都好了吗?所以很多思潮、很多观点,有人用意识形态来解释,其实有的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在经济矛盾的产生中,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重视这些问题,来更好地发展。
  今天给我出的题目是关于地产金融、货币政策,但是我一开始接到邀请的时候,我记忆中一直是让我讲讲贸易战,而且过去这些届我每次都讲点房地产问题,多数的观点我也都讲了,今天我还是讲讲宏观,讲讲大家关心的贸易战和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问题,待会儿巴曙松博士还会讲货币政策、政治局会议的事,你们听他的,我就讲讲贸易战的话题。
  贸易战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还会继续打下去,特朗普又把2000亿提出来了,要收25%的税,以前说10%,现在提到25%了,更威胁的是对中国的5000亿都要加征关税。大家现在也都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的本质是关于科技进步、大国发展、市场公平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大家不要小看这些问题,中美的摩擦早晚会来,也许早来比晚来更好。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发展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状态,我们也需要调整,我们也争取要把这件坏事变成好事,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但是无论如何,大家对这个问题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它一时半刻解决不了。
  有人提出来谈判,我们可以让一些,但是让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没什么可让的了,我们能做的都做了,而且我们现在的体制改革,包括对外资的开放也正在做,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建厂,还有一个欧洲的化工厂也是百分之百外资在中国建厂,所以各方面的改革都在进行,但是你跟他谈这些方面的改变,他也不会理,他还有其它的考虑,今天我不多做国际政治的分析,但是它考虑的问题不是贸易的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还得讲讲贸易的问题是怎么来的,美国贸易赤字,中国的贸易顺差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本身就是不可解决的。美国为什么贸易逆差呢?有三大原因,第一,它的储蓄率太低。中国为什么贸易顺差呢?中国的储蓄率太高,这是一个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公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储蓄率低一定是贸易逆差。
  第二,美元是国际货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贸易逆差,这是特里芬悖论,美国的精英们不一定不知道这件事,在座的各位钱包里可能还存在着一两块钱美元,这个钱怎么到你口袋里?一定是美国人印了票子,买了你的东西,他没卖给你东西,所以钱就留到了你的口袋里。大家用的美元越来越多,它就每年要有一些贸易赤字。它印美元占了多大的便宜,然后有点赤字它认为吃亏了。
  这两者是一般性的原因,一般性的原因就是它对所有国家都可能有赤字,因为所有国家都用美元,它的储蓄率低,都要买东西,但是确实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特别大。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因素,中国想要的东西它不卖。从贸易的角度,如果各国都发挥比较优势,贸易是可以平衡的,我们擅长做中低端的东西。
  就像以前有一个例子,我们做2000万件衬衫换它一架波音飞机,它做高科技产品,它的科技发达,它的比较优势是在于高科技,它就多卖高科技产品,这两个国家的贸易是可以平衡的。但是问题是它不卖中国高科技产品,军火就更别提了,天下哪国的武器最好?美国的武器最好,但是它不卖。结果我们是越来越多的东西自己会做了,我们想买的高科技产品他们不卖,这一定是有赤字的。美国和中国的赤字确实越来越大,谁看着这个表谁都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怎么能够平衡确实是需要思考的。
  中国的发展也对这个贸易赤字有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出口增长一直高于经济增长,中国的GDP只是美国的60%,但是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出口国。经济上你不如它,但是你是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储蓄率太高,甚至过高,我们从2000年以后就进入了40%的储蓄率,这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日本、韩国这些国家都号称是亚洲的高储蓄国家,也只有一两年是超过40%的储蓄率,我们从2000年以后一直超过40%,中间还有一两年超过了50%,储蓄率越来越高,贸易顺差就越来越大。
  中国加入WTO以后,也享受了一些特殊待遇,这些特殊待遇现在都被视为不公平,现在国际上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应该被当做穷国看还是当做富国看。用以前WTO秘书长拉米的话说,是应该把中国看成一个有很多富人的穷国,还是应该把中国看成有很多穷人的富国。你要是富国的话,就得遵守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如果是穷国的话,还给你一些待遇,中国以前承诺的是15年过渡,15年以后我们有很多还没改变,确实引起了很多的不满,不仅仅是美国,包括欧洲、日本都有共同的感觉,这是需要大家关注的。
  这次也给我们一个重大的提醒,中国必须进入新的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我们要在科技上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阶段这是这次对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包括中兴事件,而且进一步看出,高新科技的东西必须有自己的发展。
  从我们的发展阶段来看,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第一阶段一定是你什么都没有,你没知识,也没资本,就只有靠廉价劳动力。但是廉价劳动力这个因素是很短时期的,即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很短时期,你不能长期依靠它。
  第二阶段,我们在过去20年,利用了一个很大的相对优势,不是低劳动成本的相对优势,而是后发优势,通过学习、模仿、引进、消化、吸收,我们减少了大量的研发成本,包括大量的试错成本,这也是一个企业重要的成本。
  什么是试错成本?除了技术,还包括商业模式的研发成本。以前的研发成本大家都知道风投投10个项目,9个失败,一个成功就可以了,那9个都属于试错成本,以前都不知道这个钱花哪儿去了,现在都知道了,堆积如山的自行车,就是这个创新的成本,这个创新是我们创新的,我们创新的成本就是我们自己付的,其它国家就不用付这个成本了。
  到了后半段,我们就发挥了这个优势,我们引进外资,外资带来的除了资本还有知识,资本到后来越来越不重要,真正的知识、管理特别重要。美国人把这都说成是偷它的技术,都说是强迫外资进来,我说这样就没法讲理了,即使中国有很多规定,但是外资来不来是他自己决定的,他是自主自愿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知识外溢,我们通过开放,他们的知识外溢到我们这里来,我们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的能力。
  这样一个长期学习、模仿的过程往往使我们忽视建立自己的创新的体系,包括忽视保护知识产权,忽视让知识产权成为研发者的激励机制,老想靠着政府补贴、政府自主搞点突破,军用的东西你还可以不计成本,但是现在都是民用技术,芯片是一年两年就要换一代的东西,这个东西必须要发明创造者有激励体制,才能不断有创新,我们往往都忽视了这些。
  所有的事都证明,我们必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必须创造新的机制,使我们一方面进一步改革开放,我们继续要学习,不是说这个阶段以后就变了,它都是一个渐进的逐步替代的过程。我们最初是廉价劳动力,后来叠加上了后发优势,现在继续要发挥后发优势,我们继续要学习,继续要引进外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要逐步叠加上来我们的自主创新,这是出路的问题。
  现在大家比较关心贸易战的影响,最初的影响一定是不确定性,特朗普又特别的不确定,现在资本市场的变化,首先是不确定性带来的,真正的效果还没体现出来。
  贸易战一定是双输,大家都受影响。上次是192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把平均关税提高到57%,它是针对所有国家的,所有国家也反制,结果导致全世界的贸易就像蜘蛛网一样不断缩小,从1929年到1933年,几年的时间从3000以降到了不到1000亿,对当时十年的大萧条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这一定是两败俱伤的事情,一定使世界市场缩小,这是毫无疑问的。
  特朗普说打贸易战很容易赢,他的算法是因为他从我们这儿进口的多,他给我们出口的少,所以我们对他惩罚的要少,他觉得他可以占便宜,但是现在已经看到了,特别是在全世界都是产业链的情况下,它很难相互之间能够划清谁是谁的损失,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贸易战也许有一些影响,也许对我们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好处。首先是对改革开放的推动,第二是上一次贸易战美国的出口也下降了30%,它也有损失,这次它也知道会有损失,但是美国仍然要做,它仍然觉得赚了,是因为它外贸出口少了,但是国内的产业发展了,它通过保护国内的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国内市场大,美国毕竟是一个大国,人口也多,它的经济的潜力、市场的潜力比较大。
  另外,它当时已经有了比较全的产业的分类,各种产业的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这和现在不一样,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现在要比较起来当时的美国,我们有点像当年的美国。我们的人口规模更大,市场潜力更大,消费的增长刚刚开始,我们的国内市场足以支撑我们的经济增长。
  另外我们的工业门类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全的,我们在那个门类中可能处于中低端,但是我们的门类很齐,我们自己可以发展。再有一点,美国认为占便宜了,但是我们反过来发展内需,发展我们的产业,我们还是有回旋余地。
  还有一点,现在都是产业链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个iPhone卖500美元,只有8.7元是中国人贡献的,其它的要么是美国人,要么是日本人的,要么是韩国的,甚至是马来西亚的。所以它惩罚往往惩罚了自己的一些企业的投放,这个贸易战打起来就很复杂,效果也很复杂。所以从我们的应对来讲,这是一个优势,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会有一个同盟。

再说到金融风险,现在有人说贸易战可能会捅破全世界的金融泡沫。我说这是完全有可能的,欧美的股市也许会有一个调整。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恰恰中国有一个优势,中国的股市本来就不怎么样。中国的股市PE值很低,再跌也跌不了多少,美国的股市PE值现在是很高的,它要泡沫破灭,它的影响更大,反倒我们现在的影响比较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也不必过于担心。
  对房地产的影响,后面还有嘉宾会说,房地产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是不动产,它没法出口运出去,所以在一定情况下它受到的影响比较小。
  再说说对策,美国对我们500亿加税,我们也对500亿加税,它现在对我们2000亿加税,他们对我们的出口总共只有1300亿,我们没得加了。所以有人出招,让我们抛美债,这就是打金融战了,你开辟了一个新战场,你敢玩吗?人民币要大贬,是亏了还是赚了,你有把握吗?
  还有人说我们制裁美国公司,美国公司在中国,就是中国GDP的一部分,就是中国公司,特朗普巴不得你去骚扰这些美国公司,把他们赶回美国,你还去骚扰美国公司?你巴不得现在更多的美国公司到中国来,更多的同盟军可以跟你在美国国内政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我觉得我们要在贸易领域想办法,你不是对我2000亿吗?我算一下你给我一共征了多少税,我把这个税摊到剩下的700亿里,我对你的进口商品少,但是我的税率可以高。我还可以做点高姿态,我本来应该征70%,我现在只征你40%,表示还可以让一点。我们不去趟别的混水,这样就占领了道德高地,这不是你要发动战争,是他在发动战争。
  最根本的还是我们做好分内的事情,自己不改革、不开放、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你自己做好了,你继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具体要做什么就不多说了。
  全球化也不会停止,我们也不会停留在这儿,我们还是相信世界市场仍然是开放的,我们自己把事情做好,可以在国际上取得我们进一步发展的一席之地。
37#
 牛涨 发表于: 2018-7-28 09:23: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樊纲:不征收房地产税的地方 房价一定会出泡沫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樊纲:货币为什么流向房地产? 根源是供需关系
樊纲
  “30年前我回国之后,写的第一篇比较有份量的学术文章,就是分析走后门的现象,递条子、批条子、寻租、倒挂等……最近,好像走后门的事情又回来了,买房子要批条子,这样的事情又来了。”近日,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在海南三亚隆重举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演讲中表示。
  樊纲是在谈及当下调控政策时做出这一表态的。他赞同对楼市采取短期的调控政策,但不赞同采用限价的办法来调整,因为这意味着彻底否定市场的定价机制。
  通过在土地出让、商品房预售等环节的限制,很多城市对新房价格进行限定,并造成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
  樊纲还认为,影响房价的因素不只是货币发行量,根源在于供需关系。

供给不足导致房价上涨
  有关货币发行量影响房价的论调,一直很有市场。这种观点认为,货币超量发行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动力。在2009年~2010年、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的房价上行期中,M2发行量增加是主要原因。
  樊纲指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任何价格的上涨都跟货币有关。但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货币会进入房地产领域?
  樊纲认为,这是因为房地产市场存在明显的供给不足。“房价高的问题,可以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但很多时候要从供给的角度考虑,这是供给侧的问题,因为供给不足导致价格上涨。”
  按照樊纲的观点,在需求结构中,人口增长、家庭迭代带来的刚性需求占比并不大。财富增长引发的改善型需求,构成了需求增长的主要部分。
  此外,还有被忽略的部分──迁移性需求。这是由城市化进程推动的人口流动,并进而带来的住房需求。由于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55%,迁移性需求还有大量释放的空间。
  对于投资性需求,樊纲指出,如果投资房产是用于出租,便是合理部分,“不要一概否定”。而不用于出租,只是为了资产升值的投机性需求,是真正需要打压的部分。
  按照他的观点,投机需求之所以旺盛,就是因为对未来房价上涨的预期较高。之所以预期较高,则是因为供给不足。
  因此,“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仍是现阶段最大的矛盾。”樊纲说。

房地产税改革并非“万能”
  在增加供应方面,我国已启动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城市群建设,并启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的试点。樊纲认为,这些措施需要三至五年时间才能充分显示作用。
  因此,为避免出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崩盘的现象,短期的调控是有必要的。其中,限购、限贷等政策都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但限价政策由于否定了市场定价机制,而被樊纲认为不可行。
  对于土地供应中的“限地价”现象,樊纲同样认为不可行。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意味着政府让利,只会增加寻租空间,而不能真正解决供需问题。
  他还表示,在短期调控的同时,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在供给侧进行长效机制的改革,比如租售并举,多渠道保障等。他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土地供给要以人口迁移作为参考。“人口迁入多的地方要增加供给,人口迁出多的地方,就要减少供给。”
  第二,提高容积率。“中国人口众多,可居住面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
  樊纲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还指出,房地产税改革,也是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重要部分。因为房地产税改革会增加房屋的保有成本,增加“只炒不住”的成本,对于房价能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但对于房地产税的作用,樊纲认为不能过于高估。因为房地产税在逻辑上能对房价形成压力,却未必就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征收房地产税的地方,房价未必就没有泡沫,就像美国;但不征收房地产税的地方,房价一定会出泡沫,就像中国。”樊纲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6#
 去哪里 发表于: 2018-7-23 16:03:03|只看该作者

樊纲谈楼市:什么都可以限 就是不能限价

源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樊纲:什么都可以限 就是不能限价
  限贷、限购,仅仅是调整影响价格的参数,限价意味着彻底否定市场的定价机制。
  7月23日,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8届年会在三亚继续举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演讲中表示,赞同对楼市采取短期的调控政策,但不赞同采用限价的办法来调整。
  樊纲表示,为避免出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崩盘的现象,我国可以采取短期的调控手段。其中,限购、限贷等政策都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但他并不赞成采用限价的办法。因为限价意味着彻底否定市场的定价机制,而限制其他因素,仅仅调整影响价格的参数而已。
  樊纲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供给侧。从需求来看,除刚性需求、改善型需求外,还有被忽略的部分──迁移性需求。这是由城市化进程推动的人口流动,并进而带来的住房需求。
  按照他的说法,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仅为55%,这部分迁移性需求还有大量释放的空间。
  此外,在投资性需求也不能被完全否定,如果这部分需求是用于出租的话,便是合理部分。
  樊纲还表示,要在供给侧进行长效机制的改革,比如说租售并举,多渠道保障等。他提出两个建议,第一,土地供给要以人口迁移作为参考。人口迁移多的就要增加供给,人口迁徙出去多的地方,就要减少供给。第二,提高容积率。
35#
 华美达 发表于: 2018-5-2 13:03:00|只看该作者

樊纲:房地产商抱怨地价太高?还不是你拍出来的

源自:新华网
  樊纲:从最基本的供需原理理解当前房价涨跌
  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我们的迁移性需求,这三种需求应该说是非常合理、非常正常的居住性的需求。我如果买了房子,自己不住,但是租给别人住,最终这个房子还是用来住的,还不是用来炒的。这个也可以归入正常的住房需求,因为总是有人在租房子。
航拍夜色璀璨广州(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房价
  房价高肯定跟货币有点关系,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用货币来计价的。我要问的是一般等价物为什么这次就到房地产市场了?它怎么没到股市去?怎么没到猪肉上去?没到那些消费品上去?为什么到房地产上来了,为什么只到大城市来了?为什么没到那些三四线的小城市去?因此,这个解释似是而非,房价跟货币肯定有关系,但是解释不了现在房价这种状况。而且,从货币本身来看,至少这两年我们的货币增量处在比较低的阶段,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房价涨了,而且只是大城市涨了?
  然后说地价,房地产商抱怨地价太高了,所以房价就高。但是我要问的问题是,第一,那个地价不是你举牌拍出来的吗?政府说的价格高,你也可以让它流拍啊。你为什么最后你当地王了,你拍出来了,拍出来了是因为你相信未来这个房价还会比现在更高,你才敢用更高的地价去拍那块地。所以问题不在于是不是那个地价涨了,是在于为什么你能期望房价会继续涨。
  第二,我要问的问题是假如政府现在给你一块便宜地,等你建完房子,那个时候房价涨了,你会按现在便宜的房价卖吗?所以到最终你还是会按市场的价格来卖这个房子,你不要抱怨这个地价高,你要想想你的预期房价为什么这么高。
  网上有人曾经说过中国的房价问题经济学家都解释不了。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今天我来做点分析。其实用经济学来解释这个问题也并不需简要什么复杂的理论,最基本的理论大家都明白,就是供求关系。价格就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变化了,价格就会变化。价格暴涨一定是供不应求,价格跌一定是供大于求,这是最基本的原理。
  所以,我们就得先分析需求,再分析供给,看看为什么这两者之间出现了失衡。

房价的涨跌是供求关系的反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额11万762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8%。2017年,商品房销售额突破13万亿,达到13万370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购房需求之旺盛可见一斑。
  说到现在城市里的需求,通常说的是刚需,所谓刚需是指家庭扩大,孩子要结婚了,多一个人口了。刚需其实现在并不大,我们人口增长并不是很快,一种需求就是叫做改善性需求,大家现在收入提高了,改善性需求就越来越旺盛,而且收入越高,改善性需求越大。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迁移性需求。农村的小伙子现在要结婚,得县城里有套房子吧,县城里的人想到地级市买个房子,地级市的人想到省会买个房子,中等城市的人想到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我们的毕业生们,在座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外地来的,你想想你为什么到了北京?
  迁移是有规律的,越大城市迁入的人越多,越小城市迁入的人越少,所以,多数小城市是人口流出的。人要迁移,首先第一点就要看工作在什么地方,看一个地方是不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能够提供收入更高的就业,而大城市的好处就是因为它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它提供了更好的物流、提供了更好的人才网络,那么它可以有更多的企业来这儿发展,有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创造出来,然后来的人就多了。
  当人一聚集的时候,又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什么就业机会?服务业发展了。你人多了,服务业才能发展。比如说餐馆,你到偏远农村去,不会有几个人出来吃,而人越多,餐馆越便宜,大家就越到外面吃,这个服务就越发展。而人的聚集又提供了新的机会,什么机会?第一,连找对象的人都多了。而且,人的聚集在经济学上还产生了一种东西,叫做撞击效应,就是知识会因为人之间的互相碰撞产生出新知识,各种新的想法、创意,各种不同的爱好、口味都能得到满足,因为有很大的人群。所以说人类社会至少在城市化最初阶段,多数人涌向了大城市。大城市现在房价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住房需求更大,人正在向大城市迁移。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问一个问题,小城市怎么办?特别是很多人到欧洲,经常会看到欧洲一些小城市发展得很好,又干净、又平和、又美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洲是在很长的时间里,100到15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它在那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村里面的年轻人还没走光退休的老人就回来了,他们有了现代城市的生活经历,他们有了比较高的收入,他们带着带着一生的积蓄,带着现代城市的生活经验,还带着社保去修现代化老宅,然后把现代化的生活甚至社保这种机制带回了小城镇,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小城镇,你别着急,我们一代有钱的退休人员刚刚开始退休,现在的任务是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文化、保护好老宅,我们还有人口回流的一天。
  刚才所说的三种需求,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我们的迁移性需求,这三种需求应该说是非常合理、非常正常的居住性的需求。然而我们说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一种合理的居住性的需求。
  如果说需求,还有两种,就是投资性需求。一种投资性需求也可以归结为住宅性需求。我如果买了房子,我自己不住,但是我租给别人住,最终这个房子还是用来住的,还不是用来炒的。这个也可以归入正常的住房需求,因为总是有人在租房子。
  最后一种是我们现在说的炒房需求,他买了房也不租,就黑在那里,就等着房价升值。那么这种投资需求怎么来的?是因为房价涨得比较快,买了那个房子,他可能还要还贷款,至少有一个利息损失,然后他都不管,都不去租来弥补这个损失,就等着升值。这个升值要足够大、足够快,才能弥补他所买房子的成本,但前提是我们前面那几种需求的供给没跟上,导致供求失衡,价格上涨特别快,就产生了后面这种需求。
  我们刚才说的那些需求,除了后面说的炒房的需求之外,前面那些需求都是合理的、正常的,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需要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当我们思考房价过高的问题,你首先要想供给侧,想怎么增加供给,而不是想怎么抑制需求。

年轻人应该买房还是租房?
  比如你的工作还不是很稳定,可能在变化当中,就不如租一个面积小一点而租金又比较便宜的房子住。但是,如果你的情况不是这样,比如你要结婚,你们夫妻两个上面的六个钱包都起作用的话,你的父母一个钱包,你的爷爷奶奶一个钱包,你的姥姥姥爷一个钱包,你的爱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在六个钱包都一块的时候能够给你付首付,那我说你还是买房好。
  你买房就等于你每月也交一笔钱,但是交20年这个房子归你了。当年讨论为什么要搞房改,为什么要搞按揭?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的那种情况是什么,我攒了一辈子的钱,最后快死了才能买个房子,我为什么不先按揭,先借款,我住一辈子房子,最后这个房子归我了?当然,你没有钱做不到这个事情,但是如果有那个条件的话还是要利用好这个机制。 ●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4#
 华美达 发表于: 2018-5-2 09:03:01|只看该作者

年轻人应该买房还是租房?樊纲:有钱就买没钱就租

源自:新华网
  樊纲:从最基本的供需原理理解当前房价涨跌
  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我们的迁移性需求,这三种需求应该说是非常合理、非常正常的居住性的需求。我如果买了房子,自己不住,但是租给别人住,最终这个房子还是用来住的,还不是用来炒的。这个也可以归入正常的住房需求,因为总是有人在租房子。
航拍夜色璀璨广州(资料图)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房价
  房价高肯定跟货币有点关系,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用货币来计价的。我要问的是一般等价物为什么这次就到房地产市场了?它怎么没到股市去?怎么没到猪肉上去?没到那些消费品上去?为什么到房地产上来了,为什么只到大城市来了?为什么没到那些三四线的小城市去?因此,这个解释似是而非,房价跟货币肯定有关系,但是解释不了现在房价这种状况。而且,从货币本身来看,至少这两年我们的货币增量处在比较低的阶段,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房价涨了,而且只是大城市涨了?
  然后说地价,房地产商抱怨地价太高了,所以房价就高。但是我要问的问题是,第一,那个地价不是你举牌拍出来的吗?政府说的价格高,你也可以让它流拍啊。你为什么最后你当地王了,你拍出来了,拍出来了是因为你相信未来这个房价还会比现在更高,你才敢用更高的地价去拍那块地。所以问题不在于是不是那个地价涨了,是在于为什么你能期望房价会继续涨。
  第二,我要问的问题是假如政府现在给你一块便宜地,等你建完房子,那个时候房价涨了,你会按现在便宜的房价卖吗?所以到最终你还是会按市场的价格来卖这个房子,你不要抱怨这个地价高,你要想想你的预期房价为什么这么高。
  网上有人曾经说过中国的房价问题经济学家都解释不了。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今天我来做点分析。其实用经济学来解释这个问题也并不需简要什么复杂的理论,最基本的理论大家都明白,就是供求关系。价格就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供求关系变化了,价格就会变化。价格暴涨一定是供不应求,价格跌一定是供大于求,这是最基本的原理。
  所以,我们就得先分析需求,再分析供给,看看为什么这两者之间出现了失衡。

房价的涨跌是供求关系的反映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商品房销售额11万762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8%。2017年,商品房销售额突破13万亿,达到13万370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购房需求之旺盛可见一斑。
  说到现在城市里的需求,通常说的是刚需,所谓刚需是指家庭扩大,孩子要结婚了,多一个人口了。刚需其实现在并不大,我们人口增长并不是很快,一种需求就是叫做改善性需求,大家现在收入提高了,改善性需求就越来越旺盛,而且收入越高,改善性需求越大。
  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需求就是迁移性需求。农村的小伙子现在要结婚,得县城里有套房子吧,县城里的人想到地级市买个房子,地级市的人想到省会买个房子,中等城市的人想到大城市、特大城市,特别是我们的毕业生们,在座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外地来的,你想想你为什么到了北京?
  迁移是有规律的,越大城市迁入的人越多,越小城市迁入的人越少,所以,多数小城市是人口流出的。人要迁移,首先第一点就要看工作在什么地方,看一个地方是不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能够提供收入更高的就业,而大城市的好处就是因为它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它提供了更好的物流、提供了更好的人才网络,那么它可以有更多的企业来这儿发展,有收入更高的就业机会创造出来,然后来的人就多了。
  当人一聚集的时候,又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什么就业机会?服务业发展了。你人多了,服务业才能发展。比如说餐馆,你到偏远农村去,不会有几个人出来吃,而人越多,餐馆越便宜,大家就越到外面吃,这个服务就越发展。而人的聚集又提供了新的机会,什么机会?第一,连找对象的人都多了。而且,人的聚集在经济学上还产生了一种东西,叫做撞击效应,就是知识会因为人之间的互相碰撞产生出新知识,各种新的想法、创意,各种不同的爱好、口味都能得到满足,因为有很大的人群。所以说人类社会至少在城市化最初阶段,多数人涌向了大城市。大城市现在房价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住房需求更大,人正在向大城市迁移。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问一个问题,小城市怎么办?特别是很多人到欧洲,经常会看到欧洲一些小城市发展得很好,又干净、又平和、又美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洲是在很长的时间里,100到150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它在那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村里面的年轻人还没走光退休的老人就回来了,他们有了现代城市的生活经历,他们有了比较高的收入,他们带着带着一生的积蓄,带着现代城市的生活经验,还带着社保去修现代化老宅,然后把现代化的生活甚至社保这种机制带回了小城镇,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小城镇,你别着急,我们一代有钱的退休人员刚刚开始退休,现在的任务是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文化、保护好老宅,我们还有人口回流的一天。
  刚才所说的三种需求,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我们的迁移性需求,这三种需求应该说是非常合理、非常正常的居住性的需求。然而我们说房子是用来居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一种合理的居住性的需求。
  如果说需求,还有两种,就是投资性需求。一种投资性需求也可以归结为住宅性需求。我如果买了房子,我自己不住,但是我租给别人住,最终这个房子还是用来住的,还不是用来炒的。这个也可以归入正常的住房需求,因为总是有人在租房子。
  最后一种是我们现在说的炒房需求,他买了房也不租,就黑在那里,就等着房价升值。那么这种投资需求怎么来的?是因为房价涨得比较快,买了那个房子,他可能还要还贷款,至少有一个利息损失,然后他都不管,都不去租来弥补这个损失,就等着升值。这个升值要足够大、足够快,才能弥补他所买房子的成本,但前提是我们前面那几种需求的供给没跟上,导致供求失衡,价格上涨特别快,就产生了后面这种需求。
  我们刚才说的那些需求,除了后面说的炒房的需求之外,前面那些需求都是合理的、正常的,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需要吧。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当我们思考房价过高的问题,你首先要想供给侧,想怎么增加供给,而不是想怎么抑制需求。

年轻人应该买房还是租房?
  比如你的工作还不是很稳定,可能在变化当中,就不如租一个面积小一点而租金又比较便宜的房子住。但是,如果你的情况不是这样,比如你要结婚,你们夫妻两个上面的六个钱包都起作用的话,你的父母一个钱包,你的爷爷奶奶一个钱包,你的姥姥姥爷一个钱包,你的爱人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在六个钱包都一块的时候能够给你付首付,那我说你还是买房好。
  你买房就等于你每月也交一笔钱,但是交20年这个房子归你了。当年讨论为什么要搞房改,为什么要搞按揭?就是因为当时中国的那种情况是什么,我攒了一辈子的钱,最后快死了才能买个房子,我为什么不先按揭,先借款,我住一辈子房子,最后这个房子归我了?当然,你没有钱做不到这个事情,但是如果有那个条件的话还是要利用好这个机制。 ●
  欢迎关注思客微信(sikexh),随时查看我们的最新消息。
33#
 华美达 发表于: 2018-4-22 12:43:00|只看该作者

樊纲:房子变得不值钱 恐怕还得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源自:央视财经
  年轻人你该买房还是租房?樊纲这样回答
  4月19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走进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做了题为“房地产市场,未来什么样?”的精彩演讲,有位观众现场向樊纲提问:“对于年轻人来讲,到底是应该买房还是租房?”

对于年轻人来讲,到底是应该买房还是租房?

樊纲回答说,这要取决于每个人的很多因素,比如说年轻人如果工作还不是很稳定,还在变化、迁移过程当中,就不如租一个小房子住。但是如果说要结婚了,并且小夫妻俩上面的六个钱包都能起作用,父母算一个钱包,爷爷奶奶一个钱包,姥姥姥爷一个钱包,爱人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和父母,这六个钱包凑在一块儿能够帮着支付首付的话,樊纲说:“我建议还是买房好。买房子每个月要交一笔钱还房贷,但是交够20年或者30年这个房子就归你了。”樊纲认为,房改、按揭政策的施行,就是要改变以前攒了一辈子钱,到老才能买得起房子的现象。年轻人可以按揭、借款买房,先住上房子。当然如果没有钱支付首付款和还房贷,就没办法买房。但是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尽量要利用好按揭贷款买房这个机制。
房子多人少,房子就会不值钱了吗?

  在《中国经济大讲堂》节目中,谈到“按照目前人口发展的趋势,未来房子多了,人反而少了,是不是房子就会不值钱了呢?”这个话题的时候,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说,人口停止增长或者甚至是下跌了,是不是我们住房需求就减少了?土地的稀缺性就减少了?也不一定。虽然人口减少了,但是需求增加了。在樊纲看来,住房只是幸福生活的一种需求,另外还需要更多的娱乐设施,需要更好的环境,需要更好的交通,更好的健身、体育等等基础设施,这些是都要用土地的。因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中各种消费的需求也会不断增长,而这些消费都会使得土地的稀缺性加大,房价不一定就会跌,而是会更加稳定。
人口老龄化会增加住房需求吗?

  我国的经济还在增长,人口老龄化也会加大住房需求。为什么这么说?樊刚认为,每个人用一栋房子的时间会延长。比如说以前人的寿命是60岁,房子只用60年,就会传给孙子、给儿子用了,住房需求就少了。现在人的寿命是80岁,使用房子的时间就会更长了。60岁的时候,孩子长大已经到30岁,孩子结婚就会需要买房子,这就是加大了需求。
  现在处在一个高增长、人口老龄化的阶段,随着收入不断增长,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樊纲认为,房子变得不值钱,恐怕还得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2#
 牛涨 发表于: 2018-4-9 11:23:01|只看该作者

樊纲:中国自己要往前走 别让贸易战拖改革开放后腿

源自:新浪原创
  “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于4月8-1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 繁荣发展的世界,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出席并演讲。
  4月3日上午,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中国将会在博鳌论坛宣布新的改革开放重要举措。
  在9日上午的论坛上,樊纲表示,“我不知道明天会宣布什么新的改革开放措施,但是现在任何新的措施都是有可能性的。”
  他认为原因如下:第一,中国会继续改革开放,“我们过去受益了,我们今后仍然会从中受益。我们继续吸收外资,继续向世界开放市场,同时中国进一步的发展也要求进一步开放。”第二,中国一带一路要走出去,别人要保持开放,“我们要求别人保持开放,我们也得进一步开放。”第三,中国比以前更加强大了,我们各方面的制度改革也使得我们承受风险的能力比以前更大了。
  “以前我们还有一些不太敢开放的,比如说资本账户,是因为我们处理危机的能力,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弱,现在随着改革,中国进一步清理国内的债务风险,我们能力更强了,我们也可以更加开放了。”
  所以,从总的来讲,改革开放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不管是贸易战,还是贸易纠纷,中国自己要往前走。”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当前短期怎么处理纠纷,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发展。
  谈到一带一路,樊纲指出,我们是一个低收入国家,但是我们是高财富国家,中国十五六年持续储蓄率在10%左右,这么多年储蓄积累了很多财富和资本。这些资本要把它好好用起来。
  他认为,“与其放在美国的国家债券上,不如投到一些真实的资产上去,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使周边国家经济能够发展的话,我们的市场也会更大。”

〓 相关链接
31#
 金达莱 发表于: 2018-1-25 12:30:03|只看该作者

樊纲:中国经济尚未进入新周期

⊙作者: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樊纲 本文整理自作者在2018商界领袖新年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进入新周期了,V字型反弹了?恐怕还不是。近期仍然还会在底部徘徊,这个徘徊可能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大家也不用大惊小怪,底部徘徊的时候就是这样。

樊纲:中国经济尚未进入新周期  本文为作者于2018商界领袖新年论坛演讲的实录整理。
  我用一些时间与大家分析一下中国近期的经济形势和未来的经济增长,中间讲讲国际形势的变化,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最后讲讲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下一阶段企业发展主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中国经济为什么40年高增长未出现危机?
  最近以来,特别是新年以来,舆论的风口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六七年的时间,国际国内一些经济学者风口是唱衰中国,去年上半年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一个新词,说中国经济有韧性,最终承认中国不会硬着陆。随着中国经济起稳,更加觉得中国经济越来越强。纽约《时代周刊》有一期封面标题就是“中国赢了”,我们舆论大咖也说中国怎么怎么强大了,不知道那些数据哪来的,说中国已经赶超美国了,这样的说法越来越多。还有一种说法说中国经济还可以继续增长,没有创新没关系,以前总是唱衰中国制造业,说只要美国创造,中国制造,世界消费,我们也可以增长。在这一片唱赢声中,现在一个重要的事情是要清醒的看待中国,如何清醒和符合实际的看待我们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确实现在确实很强大了,特别是被唱衰多年的制造业。英国一个机构做了一个视频,概括中国制造业多么强大,说中国现在两周建一个罗马,按照我们两周内的建筑面积,相当于罗马的建筑面积,16周生产出一个希腊,16周的GDP相当于希腊全年的GDP,这个制造业能力就很强,被唱衰多年的制造业,大家现在终于承认中国是个制造业强国了,而且开始有创造,开始有自己的创新。
  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国还有哪些问题,按照GDP算,2017年有一个飞跃,这个跟汇率有关,我们前年8000多美元人均GDP,去年是9600美元,接近1万美元了,确实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了。但是,你跟发达国家比,你一万美元了,美国5.7万美元了,你还是不到他的20%,韩国是美国的70%。而且老说我们是第二大经济体,那是因为我们人多,美国是我们人口的五分之一,它比我们总GDP还要大很多,所以你比较总量没有什么意义。人均的指标背后是一系列的决定经济增长的重大要素:教育、科技、创新、环境、体制、机制,方方面面决定着经济可以持续增长的要素。美国现在遇到了很多问题,发达国家是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它增长的潜力。
  最近很多大企业家到美国访问,感叹美国的创造力,感叹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水平。作为落后国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追赶的道路还非常长,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能犯大错,不能忘乎所以。这个例子太多了,拉丁美洲,当年阿根廷和美国的水平是差不多的,还有日本的例子,80年代日本人均GDP几乎追赶上了美国,当时全世界都在叫日本第一了。当年的日元也是对周边国家搞援助,当年日元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货币了,在储备货币中占13%,国际贸易交易中25%的交易是由日元结算的,我们现在人民币占储备货币不到1%,交易不到5%。日本为什么后来跌下去了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忘乎所以,高叫日本第一,当时日本人觉得别人的泡沫是泡沫,别人的泡沫会破,我们不会破,面对着泡沫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最后泡沫破了,二十几年一蹶不振,现在它人均GDP占美国70%,仍然是发达国家,但是不比当年辉煌。
  我们唱赢中国,作为经济学者我们对中国经济非常骄傲,但是在一片唱赢当中,我个人有些担心。我们如果看不到我们的弱点,不能积极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就会出问题。
  中国经济有很多成就,一个重大的成就,经常被忽视的一个重大成就,是40年高增长没有出现危机,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发达国家早年增长快的时候,十年左右来一次经济危机,而且经济会衰退,负增长。我们也有周期,我们也有高的低的,我们过热的时候14%,低的时候6%,但是我们没有发生大的危机,没有出现大的衰退。得益于什么呢?一个重要的因素,得益于最近40年我们吸取了一些邻国的教训。我们这一次吸取的邻国的教训,使我们警惕的,一个是日本泡沫破灭,一个是金融危机。如果你不积极解决问题,失去十年再十去十年,我们可能就出局了。印度尼西亚危机十年没有缓过来,以前人家人均GDP比我们高,现在不到我们的三分之一。
  所以,尽管我们很高傲很自豪中国取得的成就,我们很多的企业发展的越来越大,我们有新四大发明等等,但是新年伊始,我想讲讲我的担忧。我们的中央、政府也在正视这些潜在的问题,今年提醒大家注意的一个主题也是:防范金融风险。这个含义很多,我们金融风险在各个角落都会存在,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企业当前的一些运作,包括金融方面的运作。同时,我们经济目前还处在一个周期性波动的低谷阶段,这个过程还没有走完。

中国经济尚未进入新周期
  中国经济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说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几年10%以上高增长,没有几年10%以上,10%以上都是过热的。90年代我们经历过一次周期,那是因为92、93、94有一个经济过热,95年开始连续五年下滑,一直到99年。然后00、01、02年又在底部徘徊,到了03年非典过后才进入一个增长。我们两次过热,一次是92-94,一次是05-07年,92年的时候14.2%,07年的时候14.1%,08年我们自己主动调整了一年,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也刺激了一把,09、10年由于刺激政策,我们又来一轮过热,有一个小的高峰,又超过了10%以上,11年开始正式下滑,11-16都在下滑,16年可以说是探底了,17年比16年稍微高一点了。
  但是探底不等于反弹,我们90年代那一周期走的是L型,这一次也是,也就是当探底以后要在底部徘徊一段时间,因为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过程我们还没有完。尽管有一些区域,有一部分产业、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恢复,但是整体那些问题还没有解决,还在解决当中。所以我个人不同意有些说法,说中国进入新周期了,也就是V字型反弹了,恐怕还不是。对长期经济发展我有信心,但是我认为近期仍然还会在底部徘徊,这个徘徊可能有时候高有时候低,大家也不用大惊小怪,底部徘徊的时候就是这样。
  当然,就短期而言,经济预测并不很难,我们今后几年大将6.5-7%的增长是有保证的,我们宏观政策基本是中性的,也不会再刺激,但是也不会收紧,保持中性有利于我们把需要进行的调整和改革做完,然后进入下一轮的正常增长。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需要用周期性的观点看待周围经济,不要把低谷时期或者高涨时期当做正常增长,它是在周期性过程中波动性发展。但是要看到中国周期软着陆的过程,比危机式调整问题的过程要更长一些。

消费潜力不容忽视
  就长期而言,我们确实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所面对的很多挑战,这仍然是我们现在需要重视的问题。从长期来讲,我们首先要看到,确实我们面临很多挑战,我们企业也感觉到,劳动成本在提高,环境成本在提高。北方很多省份有时候一关一停,很多中小企业受到冲击蛮大的。社会的紧张程度不能说加大了,但是收入差距还在拉大,国际形势面临一些新的风险,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的。在我们经济向好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

另外,我们还有巨大的潜力等待企业去挖掘,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我们人均GDP9000多美元,但是只有9000多美元,发达国家都是4、5万的水平。我们这么多年工业化,我们工业化的程度其实还不到70%,我们还有30%左右的劳动者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城市化只有55%,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巨大增长潜力。70%的人为低收入阶层,一半是农民,一半是农民工,仍然是这样的格局,这一部分人增长潜力、消费潜力仍然巨大。

我们消费水平很低,储蓄水平很高,GDP当中家庭消费比例只有30%,加政府消费不到50%,现在高了一点,但几乎是世界最低的,世界上很难找到国家消费率比我们更低。从长远来讲,我们这样的水平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均GDP比起发达国家人均GDP,我们现在只有17%,我们9600美元,美国5.6万美元,韩国80年代初就达到了这个水平,之后又有20年高增长,到了亚洲金融危机才结束。所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就是7%左右的增长也是高增长,但是如果我们再有十年二十年正常的高增长,我们的企业、国家将会登上更高的水平,我们确实要有信心,要看到这些潜力,要努力把这些潜力都发挥出来。

全球化仍然是不可逆的趋势
  现在不确定的因素就是外部环境,有积极的一面,就是发达国家最近的经济复苏确实比较强劲,美国有3%的增长,这在历史上也是高的,欧洲有2.6%的增长,这也是比较高的,能够拉动我们的出口增长,去年增长很快。美联储加息等也逐步在实现,今年还会逐步再加一次息,为了平衡各种货币之间的关系,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可能我们也要适当的加息,但是加息不等于是货币政策,这是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别看大家看到稍微加息了,央行就采取紧缩政策。
  美联储加息之后,我们也动过,但是同时又降了准备金率,这就是一个政策组合。为了跟美元之间取得某种平衡,我们加息又降准,使政策继续保持中性。当年很多人说中国因为外汇储备的增长,我们发了太多货币,但是央行又用准备金率这样的手段把货币又收了回去,所以我们要综合的看待货币政策的操作。
  然后就是特郎普效应,基础设施建设一万亿最近也会出台,现在一个非常大的风险,就是贸易战的问题,保护主义政策问题。前天对我们洗衣机和光伏产品增加了关税,后面还有什么措施,大家拭目以待。我们确实看到保护主义抬头,如果中美打贸易战,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韩国、日本也都有这个问题,这个事情上,特郎普做了一件好事,提醒世界各国政府我们要给企业减负,减少税收。
  苹果公司把2600多亿美元调回了国内,承诺3000多亿的投资,2600亿现金调回美国,美国的政策已经开始显现作用了。特朗普说的也很直白,他到中国来和我们关系也不错,他说了好几次“我不怪你们中国”,他的逻辑是:中国政府很对,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占其他国家的便宜很对,问题出在我们那,我们美国政府没有为了人民利益占其他国家的便宜,所以他回过头来要去占其他国家的便宜,他后面恐怕要在贸易问题上采取一些措施。
  这是不是意味着全球化就会受阻了?全球化就会倒退?我们要全面看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中国的利益问题了。全球化当年最开始的时候是由发达国家推动的,而发达国家又是发达国家的资本、发达国家的企业、跨国公司推动的,他们的政府代表跨国公司的利益、代表资本利益在全世界推行自由贸易,推行全球化。这个势力现在没有了吗?这个势力仍然存在,跨国公司仍然在全球布局、配置资源,他们的工人发现全球化对自己不利,他们工人出来反对全球化,但是推动全球化的力量,跨国公司并没有消失。
  二是过去十年中,新的两股力量在推动全球化,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十年前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是持保留态度,怕被跨国公司统治,失去增长机会,后来发现全球化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可以实现增长、实现增长。因此,现在新的推动全球化的力量就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中国现在处在非常特殊的位置,我们既想继续吸引外资,因为我们还落后,我们还要借助外资的投入来发展自己,来学习各种知识。与此同时,我们又到了走出去的地步,我们二十多年的高储蓄,我们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它不能投在国内,投在国内就是过剩产能了,因此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投到国际市场,在全球市场寻找增长点。
  我们的国家也有力量,现在开始搞一带一路,政府资本也要走出去。因此,我们现在是双重的,一方面继续在引进资本,最近中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鼓励外资进入,改善外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我们又到了走出去的阶段,我们在国际上配比资源。我们这样的情况叫:新兴中等强国,我们仍然是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我们又是中等收入国家,所以我们在推动全球化。
  达沃斯论坛,习近平总书记做了演讲,我们要争当推动全球化的旗手,所以全球化一定会继续发展,只不过会有一些曲折,会面对发达国家的一些利益群体的反对。因此,确实可能会出现一些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会出现一些全球化短期的倒退。下一阶段,特别是今年贸易战的问题确实提上了日程。

中国对创新宽容,出现问题之后再进行监管
  在这样的一个外部环境下,我们要更加重视我们国内的事情要做好,更加重视国内新的增长动能,应用好这些新的增长动能。

第一个增长动能是营商环境在改变,我们体制对于创新更加宽容,更加鼓励创新、鼓励创业,更加容忍创新中出现的问题。
  包括像共享汽车、滴滴打车,其他很多国家是不允许的,共享单车这样的事情很多国家也很难想象,乱七八糟自行车一堆一堆的很难想象,而我们真的是宽容的态度,先让它发生,出现问题我们再去监管。
  有时候作为学者,我们都觉得监管太慢了,比如P2P很多明显是骗局,但是迟迟没有人出来管,我们都感觉有点着急。但是反过来讲,这里面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当然早晚是要监管的,这就涉及到公众的利益,这不是简单的个人之间的借贷关系,这是对大量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这样的环境,我相信还是会持续下去,大家要抓住这个机遇。今后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这几年的创新创业,就是未来新的增长动能的基础,今后几年我们很大一部分增长将来自这一部分。

第二是金融体制也有更大的发展,特别是直接融资机制的发展。
  风投、PE、股权投资等发展,五年前、十年前我们还没有股权投资的机制。大家一说要搞企业了,一说要发展想的都是去借钱,银行借款难,而现在你就可以换一种思路了,你不要老想借款了,你要发展首先你想怎么融资,怎么找风投、PE,怎么用你的股权去换一些资金。所以,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创新创业发展,金融确实是一个基础,我们现在选择更多的走向直接融资,这样的一种金融条件,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
  这几年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我们的消费在增长,消费规模在扩大,消费质量在升级。我们到了这个阶段了,我们收入增长了,农民开始达到了可以旅游的收入水平了,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
  非常重要的一点,过去大家都说消费主体是80、90后年轻人,但是为什么过去消费水平比例这么低呢?当只有年轻人的时候,退休的人老年人没有什么消费,他们没有什么积蓄,而发达国家所有人都在消费,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都在消费,在花掉一生的积蓄的那些钱在支撑他们退休时期的高消费,而我们缺了这个。
  因为我们过去很穷,我们上一代很穷,因此很长时间里这一部分人没有什么消费。国外退休的人,还没有退休就计划周游世界,或者买个房车周游美国,而我们的老年人退休时候最多想想怎么带孙子,跳跳广场舞,现在这个情况在发生变化。有钱的一代开始退休了,过去老年人不消费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了,60岁退休的时候活蹦乱跳的,80岁才想养老,有钱有闲了,他们也开始有了消费。退休的消费,你想想他们有哪些需求,包括健身、旅游,包括生活质量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讲,结构在升级,消费规模在扩大。

另外一点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新动能。
  一国的制造业水平具有外部效应,一部分好的企业制造业质量的提高,会使得整个中国制造的形象在世界上发生变化,中国制造强国的地位已经比较巩固了,中国拿出去已经不再是低劣产品的象征了,大家越来越相信我们的质量,相信我们的内容。因此,制造业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要想制造业能够做得更好,我们的企业在产业发展中也需要做很多事情。
  关于产业发展:第一是各行业都有大的发展前途,但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大,但并不是产业不好,这个产业定单量还在提高,但是定单不到你那去,定单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几个好企业去。一个产业发展,不会是所有企业都能发展,它一定是不断重组国家中,优胜劣汰的过程中,大的更大,小的会被兼并、淘汰,这是一个规律。各个企业都要思考自己怎么被兼并,你寻找一个机会被兼并,也许是你的凤凰涅盘,你的产能、创造在新的条件下得到更大的发展,所有市场经济都是这么过来的。

以兼并重组应对产能过剩
  我们最近几年研究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研究了美国当年钢铁产能过剩的时候,我们的原因是建高楼建房子,他们是由于建铁路,他们建铁路都是私人的,我在这建铁路,另外一个人五公里之外又建一条铁路,互相争抢资源,最后死掉,最后导致钢铁产能过剩。最后,金融巨头摩根出来重组钢铁业,他找钢铁大王卡麦基,说我们重组钢铁业,最后一千多家里面,两三百家淘汰了,七百多家联合构成了美国钢铁产业,通过股份持有的方式,有些股份归摩根了,还有一半一半的,美国钢铁成为世界钢铁巨头,超过了英国,这就是兼并收购的过程。
  这个故事不仅我们去研究,美国还拍了一个纪录片,讲述那一段的故事,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周期的故事,请当代的商业精英评论,其中就请到了特朗普,当时他还不是总统。他说他就喜欢经济周期低谷,因为以前买不起东西,这时候可以收购了,其实就是这样的过程。很多企业发展起来之后,最后的结局是被收购,其实这是很好的事情,把成本收回来,你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所以,我第一点要讲的,不是我们怎么大发展,而是怎么兼并重组,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是这个问题。

第二是制造业仍然有大量的发展潜力,韩国80年代的时候考虑过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都搬到中国以后,我们是不是就衰退了,这也是今天有些人唱衰中国的原因。但是韩国也没有衰落,他向中端一步一步发展,几十年来追赶指数越来越高,他们把低端的转移到中国,他们自己向中端、高端发展,他们也没有什么大的品牌,但是物美价廉,他就比你高一档。所以,我们不要总想成本提高了,如果你继续向中端、高端发展,仍然有大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过程。

第三是都要应用新的技术,都要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是一个公用技术,是为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产业服务的,所以我们要对接新技术。

第四是最重要的都是专业、专注,不专业的什么都做不好。
  任何企业,任何产业都需要专注和专业,天底下没有不好的产业,否则你说说哪个产业是别人不要的?没有不好的产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为什么做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你过去这些年你没有专注专业的思考。任何一个企业要做的好,都需要长期的专注、坚持。所以,我们所谓的工匠精神,所谓中国制造的品质,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发展中长期专业专注去发展。
  (本文作者介绍: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0#
 牛涨 发表于: 2017-12-13 05:56:00|只看该作者

樊纲:经济会在谷底徘徊一段 新周期未到不要太乐观

源自:经济参考报
  经济会在谷底徘徊一段
  经济参考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出席“智联招聘2017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暨人力资源国际管理论坛”时表示,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新周期”,在完成触底后还要在低谷徘徊一段时间。在经济调整完成后,7%左右的经济增长还会持续若干年。
  有学者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发生了长期性、结构性变化,经济从此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对此,樊纲并不完全认同,“我不否定有一些长期性因素,但现在经济遇到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债务率高,特别是从产能过剩来看不是正常状态,这是典型的经济周期低迷时期的现象。现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过去十二年内两次经济过热的后遗症。当前正在经历经济周期下行的阶段。”
  对于当前有人提出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的问题,樊纲认为,不要经济稍微好一点就说新周期来了,新周期还远没有到,不要太乐观。“中国经济在2016年完成触底后不会马上反弹,还要在低谷徘徊一段时间。这种徘徊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的,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他举例说,还有很多过剩产能、僵尸企业、债务问题要解决。经济还在调整过程中,各产业内部的整合正在发生,调整的过程会很长。
  樊纲进一步表示,在低谷徘徊期,经济增速会有波动,今天高一点,明天低一点,维持在6%到7%之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稳定,基本是中性的,不紧不松。展望未来经济前景,樊纲认为,经过这段经济调整的过程后,中国经济的效率会更高,转向高质量的发展,7%左右的经济增长会持续若干年。(金辉)
29#
 红星 发表于: 2017-8-8 23:08:00|只看该作者

樊纲:应马上推房地产税 可采取双轨过渡制实行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房产税还能否推进?如何保障租购同权?樊纲这样回应

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中新经纬客户端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8日报道,关于如何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讨论由来已久,近期,多地开始试点租购同权。租购同权能否真的实现?租购同权后,房产税又该如何推进实行?在8月8日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上,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回应了上述问题。

各地应推出办法保障租购同权
  7月17日,广州发布《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首次明确了“租购同权”的概念,一时引发市场热议。7月20日,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选取广州、深圳等12个国内城市开展住房租赁试点工作。此后,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房屋租赁相关政策。
  租购同权究竟意味着什么?又能否真的实现?
  樊纲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租购同权的含义是,作为一个租赁者,和自有住房持有者在住房这一问题上是同权的。“现在许多人觉得租房不踏实,担心被房东赶出去,或者房东天天涨价。租赁者能否有法律的保障实现租者的权利,这是现在要解决的。”樊纲说。
  租购同权后,租房者的孩子能否也上学区房?
  在樊纲看来,学区房和社保等都是和户籍管理相关的,而和租售同权并无关系。他建议,各地应出台办法细则明确界定并保障租赁双方的利益,而且要有执法去保障,使租赁市场透明化,这样租赁市场才能发展起来。
  樊纲说,这次,租赁市场的发展有了新的契机,中国确实需要发展这一块,我们也特别欠缺这一块,中国的住房自有率是世界最高的,租住率几乎是世界最低的,这是很不正常的一个情况。

建议双轨过渡制实行房产税
  关于房产税推出的时机之争也历来是讨论的焦点话题。
  樊纲认为,应该马上推出房地产税。他建议,可以使用双轨过渡的办法来实行。
  “新房新办法,老房20年过渡。老房子的钱已经交过一轮了,交的税有20年的时间折现,大概都折现没了,20年之后再征房地产税,对那些老房子是合理的。”樊纲说。
  那么,在中国房地产税可操作的税率应该定在多少呢?
  樊纲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具体税率应视各地的情况而定,目前世界各国的房产税率大约在0.8%~2.8%这一区间内,我国的房地产税率可以取中间的一块。
  “我建议用累进的方式,豪宅占用的公共资源多,住房容积率低,就应该多交房产税,这样在公共服务上才平等。”樊纲说。

实施房地产税是否会引发房价暴跌?
  樊纲认为不会。他说,现在房地产市场在多种行政手段调控下,需求被严重抑制。一旦实行长效机制,合理的需求足以弥补挤掉的不合理需求,房地产仍然能平稳发展。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4 08:00,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