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生活|查看: 14561|回复: 19
[探讨研究

疫情中,“空巢青年”的焦虑和失落被放大,7700万份孤独何处安放?

 [复制链接]
11#
 台北人 发表于: 2017-12-8 09:26:00|只看该作者

5000万空巢青年撼中国经济版图:"单身消费"蓬勃发展

源自:参考消息
  韩媒称5000万空巢青年撼动中国经济版图:“单身消费”蓬勃发展

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
  韩媒称,“一人家庭”剧增的中国社会人口学变化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版图。据全球市场调查机构欧睿的数据显示,中国20-39岁未婚的“一人家庭”,即所谓的“空巢青年”人口达5000万,与韩国整体人口数相当。“一人家庭”市场正在撼动流通、旅行、家电、建设等中国的各经济领域,跃升成为全新的蓝海市场。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2月7日报道,中国“一人家庭”剧增的核心原因是婚姻文化的改变,初婚年龄不断攀升的晚婚潮势头迅猛。以上海为例,女性的平均结婚年龄2011年为27岁,2016年则提高至30岁。另一个原因是,为求职而背井离乡来到大都市的“移村向都”型人口迁移,其核心主体是为了寻求工作岗位和创业机会聚集到大城市离开家人独自生活的独居青年,他们也成为撼动整个中国消费市场的全新主体。独居青年数最多的四大城市分别是中国南方的IT中心深圳(307万名),首都北京(300万名),毗邻深圳的广州(289万名)以及金融中心上海。
  报道称,“一人家庭”与独居青年彻底改变了中国各经济领域的版图。首先,一人旅行正逐渐成为旅游业界的全新趋势,据中国最大的在线旅行社携程称,一人旅行在2014年占比为8.3%,2016年翻了近两倍达到15%。此外,面向单身消费者的迷你家电市场也迎来了全盛期,得益于此,中国小型家电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市场规模有望于2020年达到4608亿元。同时,建设行业也纷纷为希望拥有独立空间的独居青年推出了迷你公寓和单身公寓等。
  报道表示,最具代表性的蓬勃发展的产业是移动端外卖APP市场。据中国外卖APP企业美团点评称,通过APP点餐的消费者65%为独居青年,得益于这个忌讳独自外出就餐的消费群体,一部分外卖APP企业销售额在2016实现了44%的增长。

中国某餐厅独自就餐的客人。(韩国《朝鲜日报》网站)
10#
 妮爱 发表于: 2017-8-4 15:10: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走进“空巢青年”的孤独世界

  近期,“空巢青年”成为网络热点话题。这一相对于“空巢老人”衍生出的群体,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年轻人。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缺少家庭生活,独自在大城市奋斗打拼,而大城市的繁华和生存压力则让他们显得更加孤独。
  对于“空巢青年”这一话题,有人觉得道出了自己的生活现状;有人却认为这是个伪命题,每个人都有闯荡的“中空”年龄段,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
  中国青年报社就此问题对2000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4.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身边的“空巢青年”多,缺乏感情寄托(57.9%)和居住条件差(57.8%)被认为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55.1%的受访者认为“空巢青年”既是一种居住状态,也是一种心态。

一个人的世界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在知乎发起的“如何看待空巢青年”话题上,一个网友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北漂4年的程玲习惯了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从大学时连去卫生间都恨不得要人陪的“软妹子”,变身为爬梯子修灯、徒手修水管的全能“女汉子”,“天知道我都经历了什么”。
  刚到北京的第一年,程玲像只挣脱了铁笼的小鸟,租了一个北五环的一居室,开始了电视剧里令人向往的白领独居生活。一个月2500元的房租占了她工资的三分之二,但想到自由独立的人生,她还是狠心租下了。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程玲说,35平方米的开间让厨房、客厅、卧室都挤在了一个空间内,沙发变成了堆放衣服的地方,活动范围最多的地方就是床。偶像剧里的白领生活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独居的兴奋不到一个月便消耗殆尽,精心布置的新家也开始变得混乱。
  程玲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弄出一些声音,给家里增加点人气,在电视综艺节目的欢乐声中,孤独感却开始在她心里蔓延。她无聊时就会习惯性地看看淘宝,平均每月在网上买东西的订单超过30件,衣服、食物、生活用品甚至家用电器,都是通过网购解决,快递员天天见。虽然家中厨具俱全,但外卖依然是她的主要食物来源。
  第二年,程玲便搬进了一个三居的主卧,一直住到现在,而合租的室友已经换了4个。虽然居住多有不便,也会产生矛盾,但她感觉至少不再是一个人生活。虽然有了室友的陪伴,但程玲依然感觉对这个城市、这个临时的家没有归属感。
  互联网“码农”滕飞自从来到北京就选择了合租的居住方式,一是节省开支,二是生活上有个照应。15平方米的次卧就是他每天加班后的“栖息地”。因为上班时间的交错和相互之间的距离感,他只知道合住了近半年室友的姓名和微信,其他如来自何处、做什么工作、兴趣爱好等一无所知。“就算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也不约而同保持着距离,除了交房租水电的时候,也就碰面时打个招呼。”滕飞叹口气说。
  更多时候,滕飞都是一个人在房间里跟原来的高中同学相约一起打“魔兽世界”,那段时光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滕飞说:“玩游戏不单是为了玩,而是为了跟这些朋友聚在一起说说话,这样晚上就有事干,也不会感觉一个人,游戏就是我们相聚的一种方式。”
  有网友总结,一个典型的“空巢青年”可能是这样的:二三十岁,在一线城市有份体面工作,住在月租三四千元的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饮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每个夜晚刷朋友圈刷到头昏眼花,叫醒他们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快递员,作息时间失调,不出门不洗头……

“空巢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空巢青年’的出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蚁族概念的提出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廉思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空巢青年”不是中国特有的,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空巢青年”现象是客观存在并且不可避免的。
  造成“空巢青年”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中国上演,这不仅是人口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过程,也是由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过程。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也好,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能离家外出打拼。加之这些年轻人仍处于生活的过渡期,他们的父母也大多不愿意离开老家去大城市生活,也就造成了这些青年的“空巢”状态。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总户数比例达12.45%,而在2000年,这一比例仅是8.3%。新华网的报道援引的一项数据也显示,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已接近2000万人。
  事实上,“空巢”也意味着青年的个性发展、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自由的扩展。这些年轻人能忍受生活中的寂寞,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远大的目标,愿意放弃原本舒适安逸的生活,选择奋斗打拼。
  但不可回避的是,对于大多数“空巢青年”来说,城市的繁华、高房价的叠加效应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空巢青年”需要社会的关注
  无论“空巢青年”是否是伪命题,这2000万人的生活状态都不应被忽视。
  大多数“空巢青年”认为,缺乏感情寄托和居住条件差是他们面临的两大困境。对此,廉思表示,人际交往的缺乏,是导致该群体缺乏感情寄托的重要因素。在此前对北京婚恋青年的调查中,他发现年轻人的人际交往圈子很窄,加之交通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导致没有多余精力交往,“宅”成了主旋律。
  他建议,相关社会团体可以做一些拓展社会网络的项目和活动,让青年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空巢青年”自己也要主动参与社交,多交朋友,化解人际隔膜,扩大自己的交际圈。通过多种平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互相交流,或者多读书来丰富自己,让内心充实,摆脱寂寞感,才能走出“空巢”。
  针对“空巢青年”面临的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顾严则建议,在住房方面,要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以高校毕业生和进城时间较长的农民工为重点,向他们提供负担得起的稳定住所。将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的重点人群,从本地户籍居民家庭的20%以上调整为常住居民家庭的20%以上,放宽租赁型保障房申请的户籍限制;根据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多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勤比较便捷的位置选址建设保障房;针对家庭成员共同居住的需求,调增两居室、两室一厅等户型的比例。
  廉思也表示,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平衡区域发展,同时多兴建一些适合年轻人居住的青年公寓、小户型住房等,帮助“空巢青年”改善生活状态,减少生存压力,提升生活品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宛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年03月02日 01 版)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巴哥 发表于: 2017-5-3 16:51:00|只看该作者

半亿人跻身“空巢青年” 但重庆青年却很会谈恋爱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在城市中游走……“80后”的他们被叫做“蚁族”,“90后”的他们被唤做“空巢青年”,不论称呼怎么变,“孤独、寂寞”这些词似乎成了他们的“标配”,但真的是这样么?
  5月3日,淘宝发布《中国空巢青年图鉴》,用大数据还原了5000万在异地生活工作、年龄介于20到39岁的“空巢青年”,并从地理位置、消费行为等方面做了深度揭秘。

半亿人跻身“空巢青年”
  《图鉴》揭示,如今中国的“空巢青年”群体已经超过半亿。而在中国,这样人口数超过5000万的省市也仅有10个,如果把“空巢青年”人口加在一起,这就是中国第11大省市规模。在这一群体中,男性青年(占比64%)约为女性青年的2倍,而90后人数也达到61%,毫无争议地成为“空巢青年”代言人。
  从地域分布来看,深圳一举超越北京、上海,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盘踞之地,而像产业密集型城市苏州、郑州、东莞等城市也纷纷挤进前十。最终,“生活在深圳的90后男生”一跃成为“中国最庞大的空巢人群”,人数高达113万。
  而重庆的数据还比较喜人,在全国空巢城市排名中,只排21位,说明重庆青年异性缘不错,都很会谈恋爱,只有50多万的单身青年,这一数据,远少于第一名期深圳300多万的数据,。而与重庆相邻的成都却成空巢高比例城市,居全国第5位。

有普遍定期购买零食习惯
  空巢青年如何解决空虚?这世上没有“吃”解决不了的问题。阿里数据显示,空巢青年普遍有定期购买零食的习惯,而“零食”也成他们最爱网购的五大商品之一。出人意料,除了零食、3C、服饰外,“空巢青年”还经常翻“到家服务”的牌子,他们经常下单上门保洁、果蔬购买、按摩推拿等服务。
  他们的消费力又如何?以90后为主体的“空巢青年”大多初入职场,要承受城市不低廉的房租和生活开销。过去1年,有8成“空巢青年”的淘宝月度花销在5000元左右,几乎是一个月全部工资,简直是土生土长的“网络原住民”。

超8成“空巢青年”爱分享技能
  谁说“空巢青年”不喜欢与他人社交、一直很孤独?据阿里数据显示,在闲鱼的技能分享类目中,有超过80%的技能分享来自于“空巢青年”,贡献将近150万个技能分享帖子。
  “空巢青年”们最爱分享的技能有家教服务、IT技能(修电脑)、游戏代练、跑腿代练等。这些技能分享在一些兴趣鱼塘、高校鱼塘中表现尤为抢眼,例如“PS修图PPT制作”鱼塘、“软件编程开发极客”鱼塘等。
  在“单打独斗”的日子里,“空巢青年”们比已婚或恋爱中的人更愿意接触社会,他们有表达自我的强烈欲望,也更注重自我感受,并且乐于结识新朋友、加入新社群,甚至对有些人来说,“独居”不仅是一种生活选择,也是社会新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10个空巢8个文艺,《成都》成年度“空巢之歌”
  在音乐表现一项,“空巢青年”在虾米上的听歌偏好出卖了他们。
  五月天,一举成为“空巢青年”最常听的歌手,而陈奕迅、林宥嘉、田馥甄则紧随其后。在国外歌手表现方面,以90后为主体的“空巢青年”在韩国组合EXO和少女时代队长太妍之间左右徘徊,最终偶像团体EXO以微弱优势胜出,成为“空巢青年”最爱的外国爱豆,一举横扫“霉霉”泰勒 斯威夫特与阿黛尔。
  在单曲表现方面,赵雷的《成都》继续井喷的火热力度,成为年度“空巢之歌”。
  除了《成都》外,“空巢青年”的其他听歌偏好也透露出他们期待爱情、总为感情神伤的一面,《小幸运》、《你就不要想起我》、《突然好想你》等一系列苦情歌收听量纷纷跻身top10。

4ARS-fyeuirh0563538.jpg

XBxi-fyetwtu0120951.jpg

5xIK-fyetwtu0120953.jpg

4N5j-fyetwtu0120978.jpg

nB4R-fyetwsm1930013.jpg

5V2t-fyeuirh0563561.jpg
8#
 我很牛 发表于: 2017-4-10 07:28:03|只看该作者

中国空巢青年达2千万 单身人群聚集一线城市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中国空巢青年达2000万 一线城市成单身人群聚集地

  央广网北京4月8日消息(记者:王晶 王晓蕾 高艺宁)这几天,临近毕业季,“空巢青年”这个词突然间又火了起来。
  有人质疑,对年轻人来说,“空巢”的状态是普遍而正常的,不应该打上标签,太多的悲情或许只是“自怜;也有人反击,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到饱受着孤独煎熬和失落折磨的滋味,享受不到亲情,没有老友,缺乏关心和安慰,成为繁华都市里的孤独者。
  目前,超过5800万人在中国过着“一个人的生活”,其中,独居青年(20~39岁)已达到2000万。微博上的有网友“甩”出这样一句话:与其强行安利英雄主义,不如为满身风雨赶路的人多送去一些温暖,至少收起我们的冷言冷语。
  或许,屏幕外的你,并不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
  或许,在繁华都市里,你也一样,形单影只……
  从单位到合租房之间有3趟可到达的公交,会经过5站、历时30分钟、播放7首音乐、看完2篇公号长文。
  下班后,我会浏览购物网站,或是与同事聊天、吃外卖,等待夜幕来临。
  19点20分是到达公交站等车的最佳时间,因为到家后打开电视,正好是最爱的电视剧主题曲响起的声音,放大声音,这样家里有些“人气”。
  这是我来北京的第一年,有时会因为别人的一点善意而心潮澎湃,有时又会因为一件小事,在欣喜和绝望中来来回回,孤独往返。
  那条967路公交线,我已经走过了几百遍。可是,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呢?
  2017年4月6日,周四,轻度霾。
  这是我第四次来口腔中心补牙,一个人,用力拉开那道沉重的门。
  其实,我害怕医院,害怕体检,害怕一个人拿着化验单,手心冒汗,在休息室的座椅上等待未知的结果。
  就在去年4月20日,我被查出疑似甲状腺结节,排队等待结果间隙,旁边的阿姨叹着气说:“你看,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懂照顾自己”。
  医院里的人来来往往,而我却只能习惯了一个人拍片、等候、跑上跑下。
  前几天,我又接到了绍兴老家母亲的电话。争吵、催婚,无休无止。
  但现在的我,却怀念那个烟雨江南,母亲在我生病时熬好米汤,她拍拍我的背,说一声,乖囡不怕。
  我来北京3年,却搬了7次家。
  一个行李箱、一个双肩包、两个纸箱子里面装着我所有家当,东西不多,正好是我可以勉强拿得动的重量。
  3年前,我刚到北京,如所有“北漂”的年轻人一样住在群租房的小隔间里,遇到黑心房东,晚上一个人被赶出来。那天冬夜凌晨1点的北京,我感受到了寒风中捧着手机、却不知道打给谁的绝望,现在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现在,合租房“新家”的面积变大了,有了私人空间,房租也从原来的850元涨到现在的2600元。但是,心里却总不踏实,也许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再次离开这个暂且容身的地方。
  茫茫人海,何处是家。
  公司外面的商场里有近50家饭店,几乎每一家我都去过,一个人。包括网络上评选孤独指数5颗星的“一个人的火锅”。
  “您几位?”“两个人”,每当服务员问我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这样说。因为我受不了服务员大声喊“这里一位”时,整个餐厅的目光。点完菜,放下菜单,拿起手机,插上耳机,头便不在抬起,一集电视剧就是我一餐的时间。
  这是我来北京的第6个月,用餐的座位旁,左边两个人在聊天、右边三个人在自拍,可是,谁会坐在我的对面?
  每次坐公交,我都好想把坐在前面、相互依靠的情侣拆开。这个念头,我偷偷动了有好几次。
  我的出租屋位于五道口华联商厦附近最繁华的那条街,夜幕降临,彩色霓虹灯箱闪得刺眼、夜店云集的酒吧街早已开始营业、最正宗的韩餐馆里人流密集。
  这是我每天下班回家必经之路,来来往往的人群已经很难分辨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是北京人亦或是外地人。
  但这一切,似乎与我无关。
  有时一个人休息在家,想对谁说句话,却又不知对着谁说,胸口有种莫名的情绪想要爆发。但在外打拼,并不想让家里知晓自己所处的境遇。有时忙起来,反倒家里人主动给我打电话嘘寒问暖。
  和室友上班时间相错。虽然同住,交流却微乎其微。我的微信通讯录里有800人,但隔着发亮的手机屏幕,非客户关系、常联系的也仅有3个而已。
  我喜欢拍人像特写,但却找不到人做模特,于是,相机内存里的风景,空无一人。
  我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空巢青年”吧,可是我并不觉得孤单,因为我还有个“它”。
  从2016年8月30日到现在,它已经陪伴了我220天。我看着它从孱弱的婴儿长成一个有些“壮硕”的小姑娘。
  下班后,它第一个扑到门口,举起爪子,摇着尾巴,手舞足蹈地迎接我;闲暇时,泡一杯茶,看一本书,性情活泼的它安静地趴在边上,“呼哧呼哧”地温热气息逐渐微弱,陪着我慢慢睡着……
  这个小小的生命,却让身为独生子女的我学会了牵挂,哪怕疯玩时,也总担心它是否饿了?它是否想我?
  照顾并不容易,但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却欣喜于有它的陪伴。
  不觉已是春天,回想第一次遇见北京,是在去年冬日的凌晨三点,陪伴我的是坏了一个轮子的行李箱,以及奶奶塞进箱子里的家乡特产。
  从来没有独自一人生活经历的我,开始了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坐公交,一个人做饭、洗衣服的生活。
  孤军奋斗在繁华的钢筋水泥中,生活从未将就。尽管眼前苟且,但心中却盛着诗和远方。
  空巢而不空虚,自救达到自愈。努力,昂扬,像一支拔节生长的草木,舒展成生命该有的模样。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茫然不知身是客,却道天暖好个春。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两句出自[浮生六记]《寄芸》
  根据国家民政局统计,2015年,我国单身的成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那么,在地域上我国单身人群的分布情况又如何呢?珍爱网报告显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重庆、西安、武汉、东莞、长沙成为全国单身人群最多的十个城市。由此可见,一线城市始终为单身人群聚集地,脱单需求远大于二三线城市。
  从单身男女人群划分来看,北京单身女性的占比最多,居全国之首,其次为深圳、上海、广州、成都和重庆;而单身男性则深圳最多,其次为北京、广州、上海、重庆和成都。全国大部分城市均存在单身男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而地域上的失衡,也正是导致单身人群数量增长的一大原因。

情感专家张莎莎:过度“空巢”你需要一个更勇敢的自己
  空巢青年,指的是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父母不在身边,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朋友不是很多,独居,单身。
  在城市居住房价、物价等各方面成本高,他们生活的压力大,在生活中孤单和寂寞感强烈,从外地来大城市,没有结婚、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总会觉得在这个城市的是个外来人,受到排斥,所以对城市的归属感不强。
  社交网络真的让这些年轻人得到真实的关怀么?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社交网络其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的精神关怀和精神支撑。虽然联系面不算很广,即使只有几个人,但是事实上这也是他们对外联系的渠道。但是,他们从社交网络上得到的精神满足是有限的,更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得到友情和爱情。
  现在,单身青年很大程度上都具备这一类人群的特征,这部分人普遍比较“宅”,更愿意把自己控制在一个小圈子里,而不去主动拓展圈子,建议要多主动走出去,在现实中结实新的朋友。
  其实,年轻人从走向社会到结婚,肯定会一定的空档期,这个时期生活的重心会有不同。“空巢”也可能只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但是如果持续保持这个状态就会出现问题了。
  对于“空巢”,年轻人要自我提升学习,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给自己一个更勇敢的自己。
源自:央广网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7-2-24 00:48:00|只看该作者

中国式寂寞:2000万“空巢青年”一个人生活

源自:央视
  独自居住的“空巢老人”经常被我们反复提及,而“空巢青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中国有这么一类人,正在城市蔓延。他们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中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他们大多20岁至39岁,他们的同类人竟有2000万人。调查显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觉更孤独,但是也有人认为,他们比普通人自由。另外,一份报告显示,“空巢青年”除工作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里上网、玩手机和一个人吃饭。他们更愿意在美食、服饰、数码产品等方面上花钱,追求高品质。21%的“空巢青年”有“月光”现象或轻度负债。看完这些,是不是恍然大悟找到了同类,而更恍然大悟的终于找到了自己“剁手”的根源所在。

“空巢青年”很少做饭 也会孤独寂寞冷
  新华网的报道援引的一项数据显示,国内20岁至39岁的独居者数量目前已经接近2000万人。今年开始,空巢青年这个人群越来越多的得到关注,有调查显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觉更孤独,但是也有人认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更多的是选择了自由。那么,“空巢青年”们的生活现状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呢?一起到青岛去看看。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张豪杰从青岛李沧区回到家中。这套九十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是他去年贷款买下来的,目前一个人住。家里布置简单,连电视都没有。
  公司职员 张豪杰:大多数时候是自己做饭的,一个星期能做几次,不一定,差不多的话,也就两三次吧,因为在家吃的时候很少,一般在外面吃的比较多。
  一个人住,通常一个菜、一碗面,就可以解决晚餐。27岁的张豪杰,2013年开始在青岛一家二手房交易网站工作至今,收入还不错。
  业余爱好不多的张豪杰,平时在家主要是看看书、和朋友喝喝小酒。对比买房前与人合租的日子,张豪杰说,虽然独居没什么不适应,可也有孤独寂寞冷的时候,新家更像是一个旅馆,即使是休息日,他也更喜欢去办公室。
  公司职员 张豪杰:我只是觉得这份工作挺开心的,我宁愿在公司里面待着,有那个氛围,在家也不能说是没事做,一个人就觉得挺没意思的。
  相比没事就往公司跑的张豪杰,24岁的王振霖则更享受当下的独居生活。
  青岛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振霖:在独居的环境中,自己可以寻找自己的快乐,比如健身,和朋友出去吃饭聊天,再就是看看书看看电视。
  王振霖是烟台人,大学毕业后来到青岛一家律所工作。眼下,他自己租一了套两居室,月租两千多元。在他看来,独居有利有弊,从他自己的生活来说,利占90%,弊占10%,那么这10%的弊,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青岛某律师事务所律师 王振霖:大学的时候有舍友,有事情需要帮助的时候,比如自己病了,很不舒服的时候 或许会有人帮帮你 这可能是大家在独居的时候 产生的一个共同的想法和感觉吧。

专家:别让生活“空巢”变精神“空巢”
  独自居住的空巢青年,在消费上也会与普通青年有些差别。比如叫外卖比自己做饭的人更多,在服饰、数码产品等方面的消费也更高,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人食”,很多就是针对独居青年的生活特点而制作的。
  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空巢”生活,也引发了一些关注和焦虑。那么,这真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吗?
  青岛市民:和别人合租吧,热闹点,一个人的话,有点无聊。
  青岛市民:我肯定是和朋友合租,一个人住太无聊了,真的。
  从记者的随机采访来看,很多人认为,独居对于年轻人的最大挑战,在于孤单;而最大吸引力,则是自由。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业内人士则认为,这个群体的扩大,其实是一个积极的社会信号。
  心理咨询师 王竹君:空巢独居青年,也有积极的一面,说明他们生活能够自理,没有太强的依赖感,另外有一些青年还是非常有梦想的,能够放弃一些舒适的生活,能够独立完成心中的目标和梦想。
  业内人士说,内心世界强大,不易受外界观念左右,在事业上能找到价值感的青年,独居生活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反之,自制力和自律性差的人,则容易出现问题。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应给与独居青年更多的理解,不要刻意打上“剩女”、“光棍”等标签。
  另外,独居青年也要多走出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社交圈,别因生活的“空巢”造成精神的“空巢”。

“空巢青年”也是一种成长历练
  其实,相对于很多人认为的悲情,很多年轻人觉得,空巢青年这个说法更多的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一种调侃。毕竟,在建立起自己的家庭前,很多人都要经历这样的“中空”状态,在历练中积累生存技能、锻炼自理能力。只要合理调整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所谓的空巢,只是实现人生梦想路上的一个驿站而已。
6# 青城山
 贡嘎主峰 发表于: 2013-3-31 09:58:24|只看该作者

媒体评论

  有评论指出,“空巢青年”是伪命题,它或许是对英雄主义的最好诠释。有些到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主要是为了追逐梦想,不太考虑现实因素,但在大多数“北漂”青年,并不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什么英雄主义的幻想,更不会觉得自己是在完成什么神圣使命,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为小城市不再是安乐的故乡,很多年轻人在故乡缺乏有利的家庭背景和人脉圈子,不得不逃离小城市,去相对公平、自由的一线城市寻求突破。因而,很多“空巢青年”漂泊在大城市,不只是想这样,更是不得不这样。(中国青年报评)

  基于对“空巢老人”的理解,“空巢青年”的提出不免略带几分嘲讽、自诩的色彩,“独居青年”的彷徨、无奈、漂泊以及牵挂等情感都浮现其中。“空巢青年”和“独居青年”是当前80后、90后这两代人的经典写照和最为真实的集体心态,可以认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话题。(萧子扬,《中国青年》)

  青年这个群体的意义不仅仅之于国家,社会、家庭,更关系着整个历史的走向,经济、政治的发展,这个群体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多时候我们会说少年强则国强,会将目光投向毕业季、就业率,会将目光转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却往往在情感方面鲜有关注青年这个群体。空巢青年“的出现并非危言耸听,是可圈可点可触摸的存在,这个群体也需全社会的关注、理解和关怀,不仅要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孤独感,更要让他们走出”空巢“的心理,这是国家社稷、经济发展之必须,更是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之体现。(荆楚网评)

  网络时代,绝大多数”空巢青年“只是”巢空“而非”心空“。便捷高效的网络,使独居的他们能随时随地和外界联络互动,维系亲情、友情乃至于爱情。”空巢“也并不意味着抗拒社交,抗拒文娱活动,导致社交圈狭窄、孤独感强。相反,不少”空巢青年“常跟同事聚餐、逛街、看电影,假期也会出游。如果确有”空巢青年“感觉孤独苦闷,完全可以从”空巢“走向”众巢“。(工人日报评)

  独居群体数量日益庞大,单身社会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认为,单身社会的膨胀,绝非是一时的潮流走向,事实上,它代表着重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正在学习单身,并由此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所以空巢青年不妨调整心态,正视之。独居不是个人生活的失败,更不是羞耻的事情。
  ”宅男“”宅女“”剩男“”剩女“,现在社会只要和这些群体扯上关系,必定能引发一波舆论讨论。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宅“或是”剩“,只是年轻人的个人选择,而且只是暂时现象。”空巢青年“只要内心充实,心态积极健康就已经不再”空巢“。(陕西日报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赤水河 发表于: 2013-3-30 09:24:05|只看该作者

群体状况

一:网友自述
  一个人上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从大学时连去卫生间都恨不得要人陪的“软妹子”,变身为爬梯子修灯、徒手修水管的全能“女汉子”。(中国青年报)
  平时都是一个人上下班,吃饭主要靠叫外卖,有空就和朋友们微信聊聊天、玩玩游戏。虽然常常也会感到孤独,但却很少会约着一起逛街、看电影。(陕西日报)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孤独得像条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依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中国青年报)
  二三十岁,在一线城市有份体面工作,住在月租三四千元的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间,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厨房有全套餐具但饮食主要靠便利店和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每个夜晚刷朋友圈刷到头昏眼花,叫醒他们的往往不是闹钟,而是快递员,作息时间失调,不出门不洗头……(中国青年报)

二:专家建议
  主动融入他人和社会,工作之余多参加社会性的组织或公益服务项目,以公民的身份融入我们生活的城市和社会。
  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和困境不能随遇而安,主动迎接挑战才能完成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在金钱方面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理财观念,克服“月光”和过度提前消费,财务独立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
4# 金佛山
 璀璨夕阳 发表于: 2013-3-30 09:21:52|只看该作者

数据统计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独居青年越来越多。或主动或被动,独居正在成为青年人一种普遍的生活选择。根据市场研究,全球独居生活人数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上升到2011年的2.77亿──15年里上升了55%,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新增4800万独居家庭。
  中国的独居人数也经历了一个持续的上升期,从1990年独居人数占到全国人口的6%上升到2010年的14%。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3年,独居人数达到了14.6%。上海,则是全国独居比例最高的城市,每4户中就有1户是只有一位家庭成员的,北京的比例则是1/5,但这还仅仅是在籍人口的统计数据。
  放眼全球,独居人口的数量已经从1996年的1.53亿增长到了2006年的2.02亿,在10年间增长了33%。中国和印度、巴西成为独居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超5800万人独居,占全国总家庭数14%,其中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在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及丹麦,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日本32.5%的住户是独居者。在韩国5170万总人口中,有520.3万人独居。在美国,差不多每七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独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黑河 发表于: 2013-3-30 09:20:23|只看该作者

出现原因

  “空巢青年”与“蚁族”“蜗居”等名词的出现一样,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人口迁移而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能离家外出打拼。年轻人仍处于生活的过渡期,且其父母也大多不愿意离开老家去大城市生活,由此造成了这些青年的“空巢”状态。
  对于大多数“空巢青年”来说,城市的繁华、高房价的叠加效应和生存压力,让他们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艰辛。
2# 四姑娘山
 wuchongyis 发表于: 2013-3-28 08:32:40|只看该作者

词语来源

  “空巢老人”,这样一个缺乏陪伴的群体总是让人们唏嘘。可是最近另外一个流行起来的词却让人觉得更加悲凉──“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的来源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来自于一家电影公司的宣传人员在做一部电影策划的时候所想到的词语。工作人员在知乎发出关于“空巢青年”的帖子,电影下映后,这个词却被许多报纸杂志引用。
  除了离异、丧偶,以及基数很大的空巢老人之外,在大城市的独居者中有一群年轻人,他们被称为“空巢青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15 03:56, Processed in 0.109200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