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又亮又热|查看: 12170|回复: 39
[科学家

施一公:人才交流是科技发展根本力量

 [复制链接]
30#
 chiaki 发表于: 2018-7-27 08:06: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说"认知崩塌世界不存在"?本人回应:胡说八道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北京科技报

施一公说“认知崩塌,世界不存在”?本人回应:胡说八道,无可奈何!</p>  近日,以“认知崩塌、世界不存在”为标题的“施一公演讲”热传。施一公回应称:胡说八道,却也无奈!“标题党”网络热文如何出炉?

  施一公院士又语出惊人了?最近几篇标题颇为吸引眼球的“施一公演讲”在网络上热传,大概有《认知崩塌:科学家们开始同意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清华副校长施一公:我们的认知塌了──所谓“迷信”,可能是超级科学!》等几个版本。
施一公院士的“演讲”在网络上大量流传(图片来自网络)

施一公本人回应:胡说八道,断章取义!
  施一公真的这么说过吗?带着诸多疑惑,记者通过邮件联系了施一公院士本人,针对近期热传的几篇文章进行求证。
  施一公院士在回复给记者的邮件中写道:“这些网络和微信上流传的所谓我的演讲,大多经过了拼接和加工,不是我的原意。而这些标题更是胡说八道、断章取义!虽然我尽量通过有关渠道来交涉,但这类无聊的搏读者眼球的文章越来越多,实在是很无奈!”
  可见,这些热传的文章并不属实,也一直在困扰着施一公院士。

《生命科学认知极限》演讲被篡改
  经过信息查证,记者发现,施一公的确曾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过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但演讲时间是2016年1月17日,并非如网络文章中所说为2016年10月。施一公演讲全文最初于2016年1月18日“赛先生”微信公众号发表。
  可见,演讲确实存在,但这是一次一年多之前的演讲,并非施一公院士的最新言论。此次流传的系列文章均隐去篡改了演讲时间,并且将赛先生原文标题进行了篡改。而且,施一公演讲原文是4800多字,但网络上流传的这些文章都是字数或多或少,一篇以“认知崩塌、意识不存在”为噱头的文章仅有3900多字。
  下面,咱们再来分别探究这样的几篇文章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标题党”网络热文是如何出炉的?
1、添加

  向传播的上游追溯,我们找到了两篇源头文章,其一是于2017年9月29日自媒体“对话老板”在网易新闻自媒体号和微信公众号同时推送的“我们的认知塌了──所谓‘迷信’,可能是超级科学!”一文。
“对话老板”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截图,红框内的部分是自行添加的内容
  对比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将“赛先生”的文章导语进行了添加,出现了“迷信可能是超级科学”的说法,但随后引用的演讲全文并未进行修改。由于标题惊悚,这篇文章在网易自媒体号的文章跟帖达到了16353条。

2、裁剪
  第二篇是“水木然”微信公众号于2017年10月2日推送的文章《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深度)》。
微信公众号“水木然”推送的文章截图
  这篇文章在开头位置标注了转载整理,在标题上出现了“认知崩塌”、“世界不存在”的说法。
  在浏览全文之后,我们发现,这篇文章的演讲内容部分经过了裁剪和添加,与赛先生推送的演讲全文出现了不同。
  赛先生文章截图,在“打油诗”的后面是“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的小标题和内容,以具体解释三类疾病开头。
  但是在“水木然”推送的文章中,这部分具体解释三类疾病的内容则被直接删去。

3、移花接木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还自行添加了网络上的其他内容,而这些并非来自施一公院士的演讲。
  “水木然”的文章中标注了“本部分转自网络”,而在后续的传播中,这几个字也被删去了,“全文都变成了施一公院士的演讲”。
  我们继续以“水木然”文章中加上的“搅乱了世界的3项科学成果”为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发现了下面这篇文章《所谓“迷信”可能是超级科学》。
  通过截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由“中国内地房地产投融资俱乐部mp”自媒体号转发的一篇文章,版权来源“雕弓神剑(diaogongshenjian)”,发表于2017年4月23日。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记者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到了“雕弓神剑”,但却并没有搜索到其发表过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很长,除了“搅乱世界”方面,还涉及到“善恶有报”等其他话题,真假难辨。通过比对可以发现“水木然”文章的后半部分正是从这篇文章而来。由此可以看出,“水木然”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是由两篇文章嫁接而成的。虽然标注出了后面的部分“转载自网络”,但在其他自媒体的转发中,这句话却消失了,自此两篇本不相关的文章“合二为一”。

网络科普传播要警惕“鬼神”
  至此,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大概的脉络了:施一公院士的演讲确实是存在的,时间为2016年1月17日;在今年9月底至10月初期间,出现了两种在施一公院士演讲原文基础上加工的“热文”,其一是篡改了标题和导语,流传时间较早;其二是将演讲内容也进行了裁剪与添加,从标题乃至内文都变成了一篇“全新”的文章。在这样的篡改和嫁接中,施一公的演讲被添上了“认知崩塌”、“世界不存在”、“迷信是超级科学”等说法,并作为标题传播。
  而通过阅读赛先生推送的演讲全文,我们可以发现,施一公院士在谈到量子纠缠时,所要表达的观点是对于生命认知的进一步探索:“我认为要解释意识,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其阐述量子纠缠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生命认知的极限,这是借用了量子力学研究所展示出的“新窗口”,但通篇文章均没有出现“世界可能不存在”“崩塌认知”“鬼神也可以存在”等说法。
  而相关的自媒体作者,将网络上不明来源的文章内容作为假结尾自行添加到了施一公院士演讲内容的后面,与正文混为一谈,并且借用耸人听闻的字眼吸引关注与转发,造就出了这样一篇“似是而非”的谣言文章。
  我们确实需要探索未知,但科学没有似是而非,更没有论证出“鬼神”的存在,相反,这种“借葫芦卖假药”的网络“鬼神”更值得我们警惕。

施一公演讲屡次被篡改
  其实,有关施一公院士的演讲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大范围传播了,前段时间就有另一篇自媒体文章《施一公:我们的论文给谁看?实际上都在免费为西方打工!》,跟帖高达24999条。而施一公院士本人2016年6月17日已在个人博客发表声明,指出2016年6月15日网易新闻刊登的一篇文章中部分内容子虚乌有,“本人从未在任何场合发表”,施一公当时所指正是日前流传的这篇文章。
  2017年9月24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原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颜宁也在微博帮施一公辟谣,并称“请网易新闻等媒体恪守职业规范。”

附:施一公在2016年1月17日“未来论坛”年会上的演讲原文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2016年1月17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与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他从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开始,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来接受生命挑战。但最终,人对生命认知的极限问题将他的科学思索,由生物医学带向量子力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

  以下是演讲全文:

  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还没有着床。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个细胞,这时它快要找到着床地点了。着床之后,继续发育。

  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慢慢地,神经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细胞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到四五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在母亲肚子里踢腾。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形成。然而不要忘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生命开始之后,生命的历程很漫长,这里面有很多苦恼。我记得我看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0岁闪亮登场,10岁茁壮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拼命打闯,40岁基本定向,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

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
  我们生命的历程饱受挑战,有很多来自于疾病,其中三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杀手,仅在中国每年就有303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32%。第二种疾病也很可怕,就是癌症,我们身边的人常常被癌症夺去生命,中国每年有265万人死于癌症,占28%。第三类疾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对人的困扰很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多位世界名人都曾受这类疾病的折磨。此外还有34%的人死于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是传染病,一小部分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

  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如何运用科学去接受生命的挑战。

  在古代,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比如说当代的屠呦呦为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就是看了古典药学得到灵感,导致了青蒿素的发现。后来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已经是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探索。1985年以后,由于戈尔茨坦和布朗发现了低密度脂肪颗粒的受体(LDL受体),开启了真正的征服心血管疾病的历程。人类始终用科学在应对挑战,从简单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到最后通过基础研究驱使药物的发现。我有三个例子在此分享。

  第一个例子就是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导致心血管形成斑块的低密度脂蛋白和受体结合以后会被细胞内吞,内吞以后低密度脂肪的颗粒会被降解,而受体会回到细胞表面,可以重生,再去把新的低密度脂蛋白拉到细胞内去,从而减少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1985年,戈尔茨坦和布朗两位科学家,(也是在座的王晓东的博士后导师),就是因为发现了低密度脂蛋白的受体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在戈尔茨坦、布朗和日本科学家Endo Akira等一大批人的努力下,很多降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问世了,包括1987年问世的第一个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迄今为止,最有名的他汀类药物立普妥(阿托伐他汀)已经过了专利保护期,在座的就应该有人服用过这种药。在它于2011年专利过期之前,全球销售额高达160亿美元,堪称药神。

  我们一直在用基础研究去探索最前沿的和疾病做斗争的方式,我们虽然有很多他汀类药物,但是很多高血脂的人仅仅靠吃他汀类药物,并不能阻止心血管软斑块和硬斑块的形成。为什么呢?科学家发现,是因为这些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逐渐被降解得找不到了,如何把他们的受体的数量恢复出来,就是问题的核心。

  几年之前,科学家找到了PCSK9蛋白,它可以结合低密度脂肪蛋白的受体。结合到受体以后,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被受体一起拉到细胞内内吞了,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被细胞内吞的同时就牺牲了,也就不能再把流淌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降解掉,这样低密度脂蛋白大量堆积,就形成了软斑块和硬斑块,最后带来致命的心血管疾病。这个过程是基础研究发现的,而发现这个过程的著名科学家海伦,是一位女性,获得了2015年的生命科学的突破奖。

  第二个例子我们讲讲治疗癌症的新的曙光,也就是大家听过很多次的“免疫疗法”。这个免疫疗法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2015年8月20日,美国前总统卡特向所有世界上关心他的人宣布,自己得了晚期黑色素瘤,而且当时已经有4个2毫米大的肿瘤在脑子里,已经扩散了,他认为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然而短短3个月以后,2015年12月6日,他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告诉人们,通过分子疗法,他脑子里的4个肿瘤已经完全找不到了。

  他的分子疗法就包括一个很有名的免疫疗法,就是针对PD-1表面受体的单克隆疗法。免疫疗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疾病的斗争方式。这种疗法的创始人,也是这一概念的发现者James Allison同样获得了生命科学突破奖。对这一过程也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中,还包括一位中国人,就是陈列平博士。

  第三个例子是神经退行性疾病。非常遗憾,至今人类根本不知道病因,尽管我可以告诉大家很多的理论、数据和实践,但我们只是大概知道这个病是怎么回事。现在世界上有4700万人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预计2050年时,每3秒钟就有一个新的病人出现,我们会有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受它的困扰。

  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最有名的就是老年痴呆症症,也叫阿尔茨海默综合症。得这个病的病人很痛苦,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痴呆晚期的患者大脑里面有一个个很可怕的洞,大脑被吞噬掉了。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老年痴呆症,但是大家公认,如果从分子水平上认识老年痴呆症,也许会为治疗带来曙光。

  我自己的实验室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去年在原子分辨率上首次报道了与老年痴呆有直接关系的人源γ分泌酶的结构,这个人源γ分泌酶被认为是导致老年痴呆症必不可少的一个致病蛋白,所以也许通过后续的深化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办法。

认知生命有极限
  我举了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的例子,最后过渡到大脑。不要说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不清楚,对大脑这样一个神秘的器官我们也知之甚少,我们基本上可以说什么都不知道。尽管我们有很好的学习记忆的模型,我们可以模拟出学习记忆的过程,但究竟是不是这样?我们真的不知道。

  我甚至认为包括我们的电信号记录的神经冲动电位,只是一个表象,不一定是学习记忆的本质。为什么?因为我们确实是这样一个生物人,是一堆原子构成的人在理解生命。

  我们在用我们的五官,就是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理解这个世界。这个过程是不是客观的呢,肯定不是客观的。我们的五官感受世界以后,把信息全部集中到大脑,但是我们不知道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能叫客观。

  我们人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想一想,人是怎么样处理信息的呢?我们先来对信息也就是物质做一个定义。我们有三个层面的物质:第一个物质是宏观的,就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直觉可以看到的东西,比如人是一个物质,房子也是一个物质,天安门、故宫都是物质。第二个层面是微观的,包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也叫微观,我们可以借助仪器感知到、测量到,从直觉上认为它存在,比如说原子、分子、蛋白,比如说很远的一百亿光年以外的星球。第三个层面,就是超微观的物质。对这一类,我们只能理论推测,用实验验证,但是从来不知道它是什么,包括量子,包括光子。尽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级、能量,但是我们真的很难通过直觉理解,这就是超微观世界。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想一想,这个世界是超微观世界决定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决定宏观世界。我们人是什么?人就是宏观世界里的一个个体,所以我们的本质一定是由微观世界决定,再由超微观世界决定。我毫不怀疑我就是一个薛定谔方程、一个生命形式、一个能量形式,但不知道怎么解这个方程,不知道思维是怎么产生的,仅此而已。我相信,你也应该相信,我们每个人不仅是一堆原子,而是一堆粒子构成的。

  所以,我们真的就是一堆由粒子构成的原子,如此之简单。我们有多少原子?大约有6×10^27个原子,形成大约60种不同的元素,但真正的比较多的元素,不过区区11种。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分子聚在一起形成分子聚集体,然后形成小的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但是你会觉得,不管你怎么做研究,都无法解释人的意识,这超越了我们能说出和能感知的层面。我认为要解释意识,一定得超出前两个层次,到量子力学层面去考察。我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量子纠缠是可以进化的现象吗?

  所以我想班门弄斧讲一讲量子纠缠。1935年,当爱因斯坦(Einstein)和波多尔斯基(Podolsky)以及罗森(Rosen)一起,写出了著名的EPR佯谬之后,提出了量子纠缠。实际上“量子纠缠”这个词并不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而是薛定谔提出来的,当时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

  量子纠缠的意思是说,两个纠缠的量子不管相距多远,它们都不是独立事件。当你对一个量子进行测量的时候,另外一个相距很远的量子居然也可以被人知道它的状态,可以被关联地测量,很不可思议。但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既然存在于客观世界,我相信它会无处不在,包括存在于我们的人体里。是不是这样呢?当然是这样。量子纠缠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命,其实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不是我们可以用直觉去感受的。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Matthew Fisher就笃信,人的意识、记忆和思维是量子纠缠的,要用量子理论来解释。那怎么证明呢?他说我一定要在实物上证明,要寻找量子纠缠的实体。很多科学家找了很长时间,发现神经细胞里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纠缠,但是微管的时间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远远小于人的记忆和意识的形成时间。但是他通过理论的实践,以模拟的方式找到了,他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比如把磷和钙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钙,当磷酸钙以波斯纳分子集群(Posner molecule or cluster)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量子纠缠时间可以长达105秒!能把这样一个极其脆弱的,对声、光、电、热都极其敏感的量子纠缠现象的持续时间提高15个数量级,那么如果再提高5个数量级,就可以达到年的水平,以年为单位来保存量子纠缠现象。那么依此类推,你们觉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人类会发现量子纠缠也是一个可以进化的现象,它可以保存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也就是说,量子纠缠,它在远古的时候就存在了,在进化过程中被保存了下来。

  我要问你们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们相信有第六感官吗?很多人会说不相信。第二个问题,有没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你会说也许,不会像第一个问题那样肯定地说不信。第三个问题,量子纠缠是否存在于人类的认知世界里面?存在于大脑里?我相信听了我的讲座,你会觉得很有可能。第四个问题,量子纠缠是不是适用于地球上的物质呢?你一定会说一定适用,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但其实简单讲,这四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问题,倒推回去就说明一定有第六感官,只是我们无法感受,所以叫“第六感官”。

  那么我们人究竟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由一个细胞走过来的,就是受精卵,所有受精卵在35亿年以前,都来自于同一个细胞,同一团物质,一个处于复杂的量子纠缠的体系,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但是我相信它。我每呼吸一次会摄入10^22次方的氧原子进入我的身体,进入共价结构。这一口呼吸至少有10^4次方以上的氧原子,被处在世界上一个很遥远角落里的,我没有见过的人呼吸过至少一次,这在一个月内就会做到,人一辈子一直在这么做。而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一天可以有63克的氧气在彼此的肺当中交换。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的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真实存在,而且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们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们希望隔着两个世界去看超微观世界。那是一个最美好的、极其美妙的世界。谢谢大家!

29#
 dilei110 发表于: 2018-7-15 07:46: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施一公在南方科技大学演讲:西湖大学是为梦想而生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

  施一公
  西湖大学校长
  西湖教育基金会筹款委员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院士
  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举行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受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之邀,为南科大2018届毕业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逐梦》
  ──在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1
  “要想做一个能让大家记住哪怕一句话的演讲,对我而言,难度不亚于发表一篇货真价实的《科学》论文。”
  亲爱的同学们、家长们、老师们、来宾们
  首先,我衷心祝贺大家!
  祝贺同学们,今天标志着你们跨越了人生马拉松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即将开启人生新的一页;
  祝贺家长们,您的孩子终于长大、而且马上就要独当一面,此时一定是您最为欣慰又五味杂陈的一刻;
  祝贺老师们,同为园丁,我知道每送走一届毕业生时候的眷恋心情,每一位学生既是我们的牵挂,也是我们的骄傲,对他们的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特别感谢陈十一校长给我的这份殊荣,今天是我第一次在一所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致辞,而这所优秀的大学又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尤其是过去几年的发展令世界瞩目。所以,接到陈十一校长邀请的时候,我欣然接受;但细思之后,心里暗暗叫苦,因为要做一个能及格的毕业演讲实在太难了!如果谈大道哲理我们不如去求助书籍中的古圣先贤;如果论人生感悟则有Steve Jobs“Stay hungry,Stay foolish”这样的演讲珠玉在前。就在过去的两周,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在清华生命学院讲《基因和价值》、量子物理学家潘建伟教授则在清华经管学院谈《科学的价值》,这两篇演讲在我的朋友圈刷屏数日、引人深思。在名言警句层出不穷、信息轰炸全覆盖的多媒体时代,要想做一个能让大家记住哪怕一句话的演讲,对我而言,难度不亚于发表一篇货真价实的《科学》论文。

2
  “你们一定想不到,自从接到十一校长的邀请,我已经五易其稿,而且每次都是从头写起。”
  曾经想和同学们谈谈担当与放下,又希望和大家聊聊让我感怀的电影《无问西东》,一会儿想讲讲我们实验室剪接体结构解析的幕后故事,一会儿又想说说在当今大千社会更需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随波逐流的道理。
  但是,我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些内容。因为,毕业典礼并非传道授业的场合。试想,如果一个学生的主要收获居然是来自聆听毕业典礼一位嘉宾的演讲,那岂不是要反思过去几年在校教育的方式和效果?甚至,岂不意味着过去几年教育的失败?
  所以,过去两周,五易其稿之后,我逐渐清晰了自己的定位──今天这个演讲就是给毕业生同学们助兴的。既然这是我作为西湖大学校长的第一次毕业典礼致辞,又是在我视为兄弟的南方科技大学,那我就给大家讲讲两校师生或许都感兴趣的故事吧,这就是西湖大学诞生过程中的二三事。

3
  “西湖大学是为梦想而生。”
  这个梦想,就是让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曾经引领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中华民族,重新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引领世界。这个梦想承载了几代国人的希冀,百余年来薪火相传!
  十四世纪以来,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世界的科学技术中心先后转移到了欧洲和北美。在鸦 片战争之后的一百多年,落后的中国饱受欺辱、苦难深重,但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从未放弃科教救亡的梦想。十九世纪后半叶,容闳倾尽其毕生精力推动留美幼童计划;首批留美幼童之一的蔡绍基在1895年出任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的校长;随后二十年,包括今日北大、清华前身在内的一批现代化高等学府在中国大地创建,科教救亡曙光初现。二十世纪,即便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刻,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无问西东、发奋图强,走出了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这样一批民族精英和科技栋梁,在我国近代科技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中国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也在科技和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中国的持续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核心技术,总体水平仍然显著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最近的中兴事件、中美贸易摩擦都是对当前形势的注解。尖端科技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而支撑尖端科技的是人才和教育!相对于近14亿人口,我国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是少的可怜;而目前教育多样化的程度还远远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包括你们的十一校长在内,有这样一批从海外归来、熟悉中外教育的科学家,中国出生,中国长大,深受父老乡亲恩泽,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声声事事聚心中。在我们每个人的科研教学之外,我们几年前达成共识,做一件既能回馈父老乡亲,又能担当国家科技教育未来的大事!那就是共同创办一所社会力量资助、剑指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就是承载着这样的希望、决心、和梦想,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扬帆起航!
  西湖大学今年2月正式被教育部批准设立,将在今年10月于杭州举行成立典礼。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一个小而温馨的校园,如梦一般的云谷校园已经开工建设,64位卓越学者已经签约西湖大学,西湖一期的19位博士生已经开始科学研究并准备欢迎西湖二期的近130位师弟师妹。
  是的,西湖大学来了!我们紧随着千里之外的大哥、高等教育改革先驱之一的南方科技大学,踏上了征程。从此,这两所办学模式各有特色、但心心相通的兄弟将守望相助,共创辉煌!

4
  “西湖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质的研究型大学,其办学经费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西湖教育基金会。”
  西湖大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的非营利性质的研究型大学,其办学经费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西湖教育基金会。在短短三年的大学创建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太多的厚爱,一次又一次的被深深感动。迄今,基金会募得的捐赠已经超过预期,而这中间更是有说不完的故事。
  先说说我的远近同道、我很少谋面的兄弟姐妹-留学归国的千人计划专家们。2016年1月9日,在南科大和十一校长的支持下,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大会在深圳召开,我向出席会议的同道介绍了西湖大学的筹备情况并道出了我们的难处:没钱!会议现场,在《我的中国梦》的悠扬旋律中,89位情绪激动的海归专家们竟然排起了长队、踊跃捐赠,这笔两千多万的捐款立即解决了西湖大学2016年整年的筹备经费。说实在的,这些专家绝大多数都刚刚创业或在国内大学工作不久,并非富豪,他们捐出来的是自己在单位的税后工资。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经费,更是给予我们勇气的同行者!
  再说说我的河南老乡。一年多之前,我认识了来自家乡的企业家邓营候屈平夫妇。他们的企业规模不大,营利不多;但没有高学历的他们特别希望为中国的创新教育和科技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情,最后夫妻俩毅然决定给西湖大学捐赠一亿元;做出决定的当天晚上,两人去征求当时在郑州市第一中学备战高考的儿子的意见:“孩子,爸爸妈妈原想给你留一笔钱,但现在把这些钱都捐给了西湖大学,你不会怪罪爸妈吧?”儿子毫不犹豫:“我本来就能自食其力,真的不需要你们给钱。捐给西湖大学太好了,这样你们今后挣钱就更有动力了!”听到孩子的回答,母亲泪目!后来,同样慷慨捐赠的浙江企业家、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徐益明告诉我:“一公教授,你知道吗?他们夫妇真的没多少钱,为了给西湖大学捐赠,把手里的房产都要卖掉了。”收到他们沉甸甸的信任,我更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其实,不止是企业家们在通过支持西湖大学诠释他们对创新教育的伟大情怀,我们更是收到了社会大众的支持与厚爱。来自北京大学的一位博士生俞同学给西湖大学捐赠了一个月的饭费,他留言“希望用微薄之力支持西湖大学高贵的灵魂,研究不受体制羁绊,不为制造论文所累。而能够为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创造真正的思想作品,赢得世界的尊重”。
  来自杭州的一位普通公司职员陈先生在今年4月17日女儿十周岁生日的那天以女儿名义给西湖大学捐赠10417元作为纪念,也作为送给女儿的生日礼物,因为他希望将来告诉女儿,西湖大学有你的一份贡献,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杭州市西湖区的一位公务员在听完西湖大学情况介绍之后表态:我在职期间一定全力以赴支持西湖大学,退休之后也要动员我的同事不遗余力地支持西湖大学。
  西湖大学创办的新闻随着网络和微信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帮助,也得到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支持。老家浙江温州、常年生活在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周先生,发动了当地30多位华人向西湖大学捐赠,他动情地说:“我们是生活在亚马逊原始森林大西洋畔,离天最近、离祖国最远的华夏炎黄子孙。”

5
  “在回忆上面这几个故事的时候,我依然忍不住地感动。这样的例子讲不完,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更新……”
  这些朴实可敬的支持者们让我们在创办西湖大学的每一天,都感动、奋进、充满力量。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从骨子里理解“得道多助”。感谢你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决不会辜负你们的期待!
  我们下定决心,鞠躬尽瘁。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浙江杭州,一定会有一所在世界上备受尊崇的新型高等学府,西湖大学。这里,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一批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做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我们希望利用她小而精的特点探索出一条与公立大学互为补充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并且可以将这种模式拓展到更多省市,进行前沿科学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知道这条路道阻且长,但是,有南科大这样的同行者,有我们背后社会各界强大的支持,我们既不寂寞,更无所畏惧!

6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同学们,对不起,我一不小心就讲多了。最后,我还想提醒你们:你们作为南科大2018届毕业生,是否意识到你们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2018年,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南科大,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验田。
  改革、创新、逐梦,就是你们的母校在此时此地留给你们这届毕业生与众不同的印记!你们的与众不同源于你们四年前的选择!有品位的你们,放弃其他名校,选择了年轻的南科大一路探索前行,追随自己的心中梦想,你们是何其的勇敢!
  同学们,我真心为你们骄傲!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道路都不可能总是平坦,每个人一辈子都要经受各种历练、甚至磨难。作为老师,我特别想告诉我的每一位学生: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你真实的内心、你的梦想,远远重于外界和他人对你的看法,重于层出不穷的热点潮流和社会舆论。遇上冷风雨,何妨吟啸且徐行。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同学们,我相信,不论你未来遇到何种挑战,只要你始终保持着当初选择南科大时候的初心与勇气,你终将能够战胜困难、笑容灿烂!
  祝福你们追随心中梦想,尽情感受生命!谢谢大家!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8#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5-29 09:42:03|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谈西湖大学使命与愿景:从清华实践到西湖实验

源自:新浪科技综合
源自: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

  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于2018年5月26日上午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政府主办。中国科协副主席、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在第二十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作报告,以下为全文:
  首先特别感谢中国科协和浙江省政府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跟大家分享我过去求学工作的经历和一些感受。我对杭州有特殊的感情,杭州不仅是我父亲的出生地,也正在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所以在这儿特别亲切。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主要有五个方面,先介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当然这个话题可以用上一个小时,我只用短短的几张幻灯片告诉大家。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众所周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积极巨大的进步,我们从建国初期的文盲率高于90%到今天高等教育高度普及,在世界上创造了一个奇迹。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中国都已经是高等教育的大国,而且正在稳步迈向强国。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2700万,今年高考人数创历史新高,预计达到975万,高校计划招生大约750万。
  当然中国高校的进步可以从一系列的数字看到,在这儿给大家看是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包括香港、台湾在内,中国一共有10所大学进入世界百强。其中来自内地的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进入百强,清华和北大进入前20名。同样是去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把来自中国一共12所高校纳入了百强,其中大陆有6所进入百强,清华、北大进入前40。这是历史的一个新高,我相信明年、后年这个数字会继续扩大。尽管社会各界对排名指标、排名结果有各种热议,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相信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确在从大变强。
  我以我过去十年在清华的工作做例子,来告诉大家在我眼中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何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其实我从事的是生命科学,从我上学开始,过去40多年来没有离开过学校,而过去10年在清华的经历刻骨铭心,生命学科也叫生命科学,是一个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科,这里面包括大家熟知的传统生物学,像植物、动物、海洋、生态、环境等等。也包括一大批现代微观生物学,这里面有上百个学科,生物化学、生物遗传工程等等。包括现代分子制药,也包括现代医学,这都是宏观范畴的生命科学。
  仅仅以微观生命科学来看,我们有上百个分支学科,当然我无法一一去解释。我希望告诉大家的是,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和应用学科之一。在美国60%的政府科研投入是在大生命学科,而美国民间投资最活跃的也是现代生物制药业,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在美国科学院2000多位院士当中一半左右在生命学科。
  在11年前我回到清华大学的时候,清华大学已经把发展生命科学作为清华的百年大计,在那时候清华已经度过了恢复重建期和稳定发展期两个时期,我赶上了好日子。在清华大学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从2007年开始,我们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在多个学科引领亚洲,力争世界一流。靠什么建设大学呢?当然,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是在大师之大,一定是一流的师资,只有一流的师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合一流师资发挥作用的软环境、软机制。所以我们希望在清华以国际化的做法引进最优秀的学者,在过去11年我们通过国际化的个人待遇、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在生命学院、医学院和药学院引进了多达140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就是大家熟知的博导。这些学术人才极大的充实了清华的生命学科三大学院。可以这样说,在过去11年,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在生命学科增长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以一个数字为例,2009年之前的25年里清华生命学科在《科学》和《自然》,一共发表了一篇文章,在2009年之后的八九年间,我们已经发表了70多篇文献,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均来自清华大学,这当然是一个奇迹。当然在人才引进、大力进行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不断地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我们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以国际化的Tenure-track聘任制度为主体,充分体现国际化和竞争性,同时进行了行政管理制度的尝试,也是一种改革。我们遵循行政治院、教授治学、学术导向决定行政服务这样一个大方针,使得教授可以心无旁鹜的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
  清华是我国公立大学的一个缩影,总体来讲我们的公立大学一枝独秀,我们看一看中国民办教育兴起和发展的现状。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50年代初逐渐都转为公立学校,此后30年没有民办高等教育。从80年代初开始,民办高等教育逐渐恢复,近年来显著发展,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但是大家也应该可以看到,比起同期,公立高等教育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仍然处在规模较小、发展不足的初期阶段,多为职业技术型偏重于就业,相当一批民办高校是营利性的。这与世界的趋势也呈一个鲜明对比,我们以美国为例,美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200年当中形成一个鲜明特点,公立大学保证公平,私立大学追求卓越,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公立大学不追求卓越,但是是保证公平为先。美国也产生出一大批诸如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洛克菲勒、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这样的著名的私立的研究型大学。我举三个很简短的例子。洛克菲勒大学,成立于1901年,在过去117年的历史上,产生过25位诺奖获得者,从来没有超过100位教师,现在的规模稳定在75位左右,其实主要以生物医药为主。加州理工成于1891年,建校以来如果包括它的科研人员和在学校呆过所有的职员有6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里也包括我们熟知的钱学森先生来自加州理工。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91年和加州理工一样,我们常常觉得不到3000教师不是一所大学的感觉。斯坦福大学有1500位教师,建校以来一共过67位诺贝尔奖得主。大家对私立大学,尤其是美国的私立大学有一种误解,我尤其希望澄清两点,第一是在美国的私立大学是和美国公立大学在公益性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是全方位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当然也服务于社会、世界和全人类,唯一的区别是美国的公立大学更加注重当地利益。第二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得到政府支持,运行经费绝大部分来自于联邦政府。我在一月份和霍普金斯大学校长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我们看看霍普金斯去年的预算,居然绝大部分预算来自联邦政府,是以项目经费、科研经费的形式等等拨付的。当然他也讲,其实我们比美国大部分公立大学得到的政府支持要多得多,我们对美国社会的贡献也比公立大学多得多,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其实是值得大家思考的。
  在中国我们的民办教育经过初期阶段发展之后,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家在2016年11月7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也根据这个《决定》出台了更新版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根据决定第46、47、51条,政府对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尤其是对非营利性的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同等待遇,给予了大力支持,给予了法律保障。为了更好的执行,在2017年1月18号国务院又发布了简称国务院30条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等等,也是注重于分类管理、公益导向。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家可以理解,西湖大学应运而生,其实西湖大学的创办应该说确实是这个新时代的产物,它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便利,天时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教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和百姓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渴求,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都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创办提供了前提条件。地利就是我们浙江杭州,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开放的心态,非常包容的百姓社会政府,特别适合新型大学的诞生和健康发展。而人和则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在海外储备了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和一大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为创办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了巨大的人才后备。同时海外的高端人才也具有强烈的回国报效祖国的愿望。在这个前提下,这样一所非营利性的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西湖大学应运而生,西湖大学不同于许多已有的大学,它是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公助民办。
  因为西湖大学初创,我们对西湖大学的定位是三点:高起点、小而精、有限学科,我们不希望西湖大学“大”,希望在十年之后西湖大学有300位教师,基本达到加州理工的规模。我们希望西湖大学建校之初以培养博士生为主,聚焦科学技术,发挥世界级教授的作用,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希望在五到十年之后,一大批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可以在西湖大学产生,一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会在西湖大学诞生。因为小,我们只能聚焦有限的学科,聚焦科学技术,西湖大学初期在成立的前十年内只设理学院、工学院、生命学院三个学院,今后视情况再发展人文社科等其他学科。为了创办西湖大学,我们已经在2016年12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和西湖区三级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它就作为西湖大学的筹建依托主体,同时我们在2015年成立了西湖教育基金会,为西湖大学的创办筹集善款。
  其实西湖大学的创建已经走过了重要的几步,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想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大学创办已经在今年年初得到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西湖大学将在今年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成立盛典。办一个大学需要空间,我们的云栖校园在2017年投入使用,占地66亩,拥有7栋大楼,106000平米,可以让2500位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学习、工作、科研,包括1000位左右的博士生可以住宿。我们的云谷校园规划设计已经完成,一期占地1400多亩,首期校园将在2021年底交付使用,可容纳300位教师和5000位学生。
  有了大楼一定要有大师,我们面向全球目前已经接到将近4000位申请人,有博士学位、博士后经历,从中选择将近200位在杭州面试,给出了80个教职,目前已经签约50位教师,已经有30位左右的教师在西湖大学入职开始他们的独立学术生涯。有了校园,有了大师,还需要有学生,我们的首批19位博士生已经在去年9月入学,我们管他们叫“西湖一期”,“西湖二期”一共有130位博士生将在今年9月入学。当然办学经费我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重点支持,包括国家、省、市、区三级政府,也包括西湖教育基金会。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看几张照片,这是我们云栖校园一览,就是66亩地的西湖大学校园。这是规划设计建设中的西湖大学云谷校园,就在杭州的绕城高速和杭上高速的交汇点,交通便利。当然西湖大学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举办,尤其是大学创建之初得到了“千人计划”联谊会和“千人计划”专家的慷慨捐赠,可以说没有千人专家的捐赠就不会有西湖大学的第一步初创。同样没有我们的创始捐赠人,没有社会力量的投入,就不会有西湖大学的今天。我们从创办初期截止到5月中旬,西湖大学已经有28位创始捐赠人,他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对教育的伟大情怀。这里不一一读名字,但是他们的照片和名字在这里展示,其实我很感动。这里不仅有7位来自浙江的企业家,大家知道我是河南人,来自河南,也有9位我的家乡父老乡亲成为我的创始捐赠人,在支持西湖大学的创建,还有12位不是浙江,也不是河南的企业家在对西湖大学慷慨捐赠,我很感谢他们。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做总结。西湖大学它的使命和愿景。西湖大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我们带着全社会、国家、政府、全体师生的重托,我们一定会遵循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我们将聚焦全球最优秀的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服务于国家建设,服务于世界文明。我们也希望若干年后,希望中国拥有若干所世界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他们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众多优秀的公立大学一起支撑起中华民族的未来,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原文标题:施一公:从清华实践到西湖实验)
27#
 丢不下 发表于: 2018-4-3 11:54:00|只看该作者

教育部:西湖大学代校长为施一公 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

源自:澎湃新闻
  4月2日,澎湃新闻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西湖大学的函。文件指出,西湖大学系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为非营利法人,由浙江省统筹管理和指导。学校从举办研究生教育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
  教育部文件显示,西湖大学(代)校长为施一公。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现年51岁的施一公于今年1月初正式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西湖大学的缘起可追溯至2015年3月,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和王坚七位倡议人提交了《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获得国家支持。
  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办学定位“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
  高起点,指西湖大学将努力集聚国际一流师资,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未来学校总规模不超过5000人。
  小而精,体现在学科设置和师资选聘。学校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等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类。在师资选聘方面,西湖大学面向全球选聘具有优秀学术造诣或学术潜力的教师,目前已完成6次全球招聘,拟聘任学术人才58人,其中,前期入职的教师已有7人入选第十四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
  研究型,则是西湖大学的高校定位。其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聚焦基础学术研究和科技转化应用,致力于创造影响世界、造福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发展。同样,西湖大学也将坚持致力于在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贡献。
  西湖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西湖教育基金会募集捐赠、办学收入和政府资助,同时争取相关教育科研竞争性经费。学校校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现址云栖校区位于西湖区云栖小镇石龙山街18 号,主校区云谷校区位于西湖区双桥区块,云谷校区建设工程即将在4月初全面启动。

附:《教育部关于同意设立西湖大学的函》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商请设立西湖大学的函》(浙政函〔2017〕95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报送西湖大学考察意见建议研究情况的函》(浙政函〔2018〕16号)收悉。
  根据《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和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研究,同意设立西湖大学,学校标识码为4133014626。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西湖大学系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为非营利法人,由你省统筹管理和指导。
  二、学校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公益办学导向。
  三、学校定位于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四、学校从举办研究生教育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
  五、学校要坚持发展有限学科,学科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六、我部将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根据评估检查结果研究其开展本科生教育问题。
  望你省切实落实责任,加大对西湖大学的指导和支持力度,督促其进一步完善治理体系,健全办学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集聚一流师资,打造一流学科,培育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积极贡献。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6#
 我很牛 发表于: 2018-3-8 20:48: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直言“垃圾论文”:“评价体系”需要改改了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施一公直言“垃圾论文”,“评价体系”需要改改了 |新京报两会快评

  数量出职称,数量出院士,数量出优秀,这肯定是误区。
施一公 图片来源:新京报
  文 | 任孟山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施一公在参与讨论时坦言:“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但是,“有些文章,通俗点叫‘垃圾文章’,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
  在学界,没有共识的地方很多,但是,“垃圾论文”多,不管在哪个学科,都差不多是共识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数量化、工分化,自然就会催生论文的大量生产。这个现象在各个学科几乎都存在,有的学校甚至要签责任状,即每年完成几篇论文,完成一篇论文算多少分,年底一分算多少钱;完不成要扣钱、不能评优、甚至影响职称晋升;职称晋升也是先要数数,论文数量不够不能晋级。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不产生“垃圾论文”。一些“垃圾论文”制造者身处其中,同样苦不堪言──没有办法不制造,不制造没法儿活。
  搞研究,发表论文是必须的,没有论文,别人不知道你的水平,没法给出评价。西方学界的谚语是“Publish or Perish”,意思是“发表或死亡”。况且,没有论文发表,学术成果就无法共享,也影响着理论的进展,甚至学科发展。
  但是,相较于数量来说,论文质量才是学者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一点上,发达国家的职称评审相对而言,更看重后者。在顶级期刊发表一两篇文章,就足以晋升上一级职称了,而不是数鸭子似的,要求十篇甚至更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在每一个学科,谁的水平怎么样,大家基本上心中有杆秤,即使是文科这种看上去评价标准不如理工科客观的领域,哪篇文章有水平,哪篇文章是水货,也是基本准确的。这就是很多国家都推行的“同行评议”。
  当然,如何防范“同行作弊”、防止学科共同体内“一团和气”也需要相关制度的配套。但总体来说,这种“同行评议”比起跨界的“大评委”来说,要更加专业、客观。
  与论文数量相关的是“论文引用率”,相对来讲,发达国家的学界引用,人情关系不大,也很少专门制造看上去漂亮的引用率,就像施一公说的“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参考国际最顶尖专家的观点”,也就是说,不是关系引用,制造引用,频繁自我引用,而是引用参考的都应该是最顶尖专家的观点。从绝对意义上说,谁是最顶尖的,因为研究方向、价值观念甚至其他因素,个人或许有所偏爱,但基本上不会差别很大,大约都在一个圈子内。
  取消论文发表,不看论文发表,都是极端言论,没有论文就没有学术,更没有学术共同体。可是,不能只看论文的数量,数量出职称,数量出院士,数量出优秀,这肯定是误区,是评价体系出了问题,应该加以调整。
  这种改变非一日之功,但也不可畏难而退。
  可揆诸当下,在有些地方,这类做法已做到了极致,如部分学校要求硕士毕业必须有学术论文公开发表。这种评价体系想不制造“垃圾论文”,都难。
  但越是这样,越应尽早改变。说到底,改变相关评价标准,箭在弦上,不可不发。
25#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8-3-8 08:42:00|只看该作者

中国论文数量超过美国 施一公:垃圾文章太多

源自: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报道,“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
  说起这项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并未透露出骄傲,反倒是一脸担忧,语调沉重。这是为什么?
  “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我很担心。”5分钟左右的发言,施一公说了3次“很担心”,让他感到担心的,是科研评价的问题。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施一公在参与讨论《政府 工作报告》时发现,过去5年里,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了两倍,技术交易额翻了一番。“如果较真一点,假设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从100增加到300,技术交易额从100变成了200,那么单个专利交易额其实是不增反降了,是5年前的66%。”施一公算了一笔账。
  这一数据折射出来的,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施一公称,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
  “但这几个核心的科技评价指标──文章数量、论文引用率、杂志的影响因子──都可以人为地提高。我想大家知道我这句话的意思。”
  他表示,各个学校、单位都办了杂志,想要提高影响因子,互相引用就可以,引用多了,‘影响因子’自然也就高了。“中国这样的国家,想要把这3个指标做上去,我认为是易如反掌。”在他看来,论文不足以说明科技实力,美国没有这样的评价方式,科技实力却依然领先。“因此,论文和科技实力是两回事,大家千万要分开。”
  不过他也承认,数字指标在各个单位都很重要,影响到评奖、评优、评先:“这是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如果没有这些标准,如何反映科研的质量,但有了这些标准,大家拼命‘做’这个数字怎么办?”
  “有些文章,通俗点叫‘垃圾文章’,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谈到业内和社会各界出现的“论文无用”论,施一公表示“坚决反对”。“没有论文,怎么能有科学技术?但在追求论文的导向如此之强的时候,评价立场如此鲜明的时候,造成的负面影响其实非常大。”
  如何改变现状?“说实话,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如果要提建议,就是应该进一步改进科学评价体系,这需要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施一公介绍,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参考国际最顶尖专家的观点:“这是一种‘唯专家论’的方式,我不评价这种做法的利弊,但至少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如果是将本领域所有专家聚在一起,通过抽签确定评价委员会,在科学上,这样的民主是不能带领科学健康向前发展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4#
 一眼 发表于: 2018-1-10 07:48: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 将全职执掌西湖大学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施一公近日请辞清华大学副校长,将全职执掌西湖大学

施一公 清华新闻网 图
  钱炜
  经多方渠道证实,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已于近日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证实,但他表示,在辞去副校长之后,他将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他同时表示,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饶毅、潘建伟、钱颖一等10人于2015年发起,是西湖大学的前身与筹建依托主体,由施一公担任院长。2017年3月,西湖高研院完成第一批博士生的招生工作,8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复成立西湖大学(筹)。
  2017年12月7日,根据施一公在《浙商》年会上的发言,西湖大学将于2018年正式成立,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和研究型、有限学科:聚焦科学技术”。目前,位于杭州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已进入快车道,首期约30万平方米的校舍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西湖大学将于今年进行公示。
  施一公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既是对母校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他为西湖大学的教职团队做出榜样。同时,他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多年以来对他的培养、支持与关怀。
  2008年,施一公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的工作,全职回到国内,2009~2016年期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至今。在他的治下,清华生科院有了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回国以来,施一公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批评了中国科研文化的弊端;2011年,在第一次参选中科院院士时,施一公的落选引起社会上的种种议论;2013年,他再次申报中科院院士并于当年12月当选。
  施一公于1967年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1987年保送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2015年12月11日,施一公当选为《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5年度科技人物,并出席了当天的颁奖典礼。很少公开发表谈话的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觉得从海外回来水土不服是正常现象,这也是融入的过程,既是我适应国内,也是我参与改良国内学术生态的过程。回国8年了,我已经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清华大学是中国顶尖的高等院校,在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2017年9月公布的2018年“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居第30名,是排名仅次于北京大学的中国高校。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发布的最新《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清华大学的年度科技经费高达50.79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施一公从清华辞职转而全身投入西湖大学的运作,他的这一选择,必然考量了自己回国十年来的经历,以及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有分析人士认为,对施一公离开体制不必过度解读,这是人才的正常流动。对于施一公而言,体制内也许未必是大展手脚,施展抱负的最好平台。另一方面,美国的一流大学如哈佛、耶鲁与普林斯顿等都是私立大学,从中国目前新时代的改革大潮和长远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本土也应该生长出优质、顶尖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
源自:微信公号“中国新闻周刊”

</p>
23#
 上官123 发表于: 2017-10-31 09:35:01|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科学很酷,做基础研究可以改变世界

源自:上观新闻
  少有地带着家人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发表获奖感言时更是几度哽咽
坚韧,低调,有情怀,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给人的一贯印象。昨天晚上,他获颁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少有地带着家人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发表获奖感言时更是几度哽咽,心情颇不平静。
  “我想为这个大时代尽一点力”
  2017年对于施一公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今年他正好50岁,人过半百知天命。今年也是他亲爱的父亲去世30周年,是他结婚25周年,从美国回到清华工作10周年。似乎,有一根线,把他人生中的大事都串了起来。
  他感谢了家人。没有妻子孩子的爱和支持,不可能有今天。两个孩子平时很少有机会和爸爸在一起,因为他要么穿梭在不同的城市,要么就在实验室。施一公的母亲在郑州,已经不习惯坐飞机和火车,但她一直牵挂着自己的孩子。施一公的爷爷还有两天就106周岁了,当年施一公选择从美国回来,最支持他的人就是爷爷,“你在美国那么久,早该回来了。”
  他感谢了清华大学,“这些成绩都是在清华大学做出来的。”他回国没多久,清华大学就购买了当时亚洲第一台冷冻电镜,为他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他清晰而又准确地说出了课题组里每一个人的名字,感谢他们的付出。刚回国时,他还有点担心是否能建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后来发现是他多虑了。即使在条件最艰苦的时候,这个团队总是斗志昂扬。
  他不仅感谢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老师和同事,还感念了小学中学的老师。“像我这样一个从小在河南驻马店长大的孩子,9岁时的愿望是每天可以吃一个苹果,能够有一天成为一名科学家,因为一路走来都有人在为我鼓劲。”
  他感谢了这个大时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有500多万人出国留学,已经回来的达300多万人。“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想为这个大时代尽一点力。”
  不负自然给予的智力和能力
  未来科学大奖表彰的是施一公在“解析真核细胞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结构”的杰出贡献。
  施一公对于自己的工作,曾经有过一个比喻:如果说生命活动是一部电影,那么DNA是一部用密码写成的脚本,蛋白质就是演员和道具。但从脚本到最终的影片,还需要解码和剪接,这就是信使RNA要做的事情。
  人类的遗传疾病,大约有35%是因为剪接异常造成的,包括癌症、重症肌无力等。“我想通过我的努力,总能做出一点贡献,不负自然给予我的智力和能力。”在2015年之前,人们知道的剪接体结构信息,都是片断,就像是一个立体拼图的一部分,从来没有把这个拼图放在一起看过。2015年5月,施一公的实验室第一次把来自酵母的一个内源剪接体的空间三维结构解析到了接近原子分辨率的3.6埃,这是人类第一次完成这个拼图。如今,施一公实验室一共捕获到了5个酵母剪接体的高分辨率结构。
  相比于低等的酵母,人类中的剪接体更大更复杂。人类剪接体高分辨率结构解析的第一个突破也是由施一公实验室做出的,就在今年5月。
  “我还会往前走,告诉自己要尽全力”
  施一公小时候看见父亲在给表哥表姐推演“看不懂”的方程组,觉得这些东西很酷。“科学很酷,做基础研究可以改变世界。”这是施一公最早从父亲那里感受到的。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与媒体见面会上,施一公即兴背诵了叶剑英元帅写的这首诗。这首诗这么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他。施一公对自己的要求特别严格,每天的工作强度都非常高。为了更好地工作,他一直坚持跑步。“如果能够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这是最让我内心得到平静和满足的一份职业。”施一公会在空闲的时候,给他的父亲写几句话,告诉他自己在学术上取得了什么成就,对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价值。
  “我还会往前走,我的不安全感永远存在,一直推着我往前走,我告诉自己要尽全力。”除了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施一公还有一个身份──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希望将来不仅有清华北大,也有一批卓越的民办大学,彼此交相辉映。”
  题图来源:新华社栏目主编:黄海华图片编辑:苏唯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2#
 红英 发表于: 2017-10-30 15:35:01|只看该作者

人类35%遗传病由它导致 施一公说年内要完成攻关

施一公
  10月29日晚间消息,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于10月28-29日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发表主题演讲。
  对于此次因对”RNA剪接体的结构及机制“的研究而获奖,施一公表示,其实从二十年前拿到普林斯顿助理教授开始就很想做剪接体的研究,而在十年前回到清华后,2007年开始在实验室布局做剪接体,通过清华大学设施购置了亚洲第一台能够工作的300千伏的电镜。
  “这个不是一个意外,我和我的同事通过事先的判断意识到冷冻电镜的革命即将开始,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赌博,我们赌对了,所以当冷冻电镜产生革命的时候,清华也马上成为整个世界冷冻电镜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心”,施一公介绍称,实验室利用这个平台解析了来自于酵母的第一个剪接体的结构,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剪接体如何工作。“其实剪接体就是一个蛋白质介导的金属RNA酶,这是第一次向人类证明这一点。”
  而在酵母之后,人类剪接体成了实验室的另外一个目标,施一公团队已经开始下一步的攻关过程,“三个月之前进行的人源的第一个剪接体的结构,目前我们对整个剪接体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我相信一年之内可以对整个人源剪接体完全搞清楚。”
  解析剪接体的结构和机制的意义是什么?
  施一公表示,目前人类35%的遗传疾病或由选在择性剪接异常所导致,比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在将人源剪接体的结构和机制研究清楚后,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与药物研发均有重大意义。
  “去年12月,美国食品药品检验据批准的第一个针对剪接体从现象到机理到药物研发的药,这是专门针对刚才我所说的非常严重的剪接体疾病叫做SMA(脊髓性肌萎缩症),这个药非常昂贵,第一年要75万美元一个病人,从那以后每年有37万五千美元才能够把这个病控制住”,施一公说,但非常可喜的是这个药用到病人身上非常有效,病人可以到现在为止都活得比较健康。(张俊)

以下为施一公演讲全文
  施一公:谢谢王晓东的介绍,很高兴有今天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实验室最近的工作。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下面三十分钟左右是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过去十年,我们实验室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真核信使RNA方面的内容,我分四个方面介绍,先介绍X射线晶体技术的诞生和它的应用。我是一个结构生物学家,我想大家不会不熟悉从宇宙大成的结构到我们身体内每一个细胞的微观结构,都是结构,我们最终理解世界,必须理解这些机构,我们叫做眼见为实,如果一声不了解,疾病,器官的结构,最后不可能下药,不可能决定手术方案,同样一个道理,我这样一个结构生物学家不了解细胞被每一个蛋白,每一个分子的空间三维结构,每一个原子在空间的定位,我一定也不会理解细胞内的生命过程是如何发生的。我就是这样来做结构,做结构生物学。
  所谓结构就是通过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来了解生命,然后对生命的问题进行干预,比如说对于疾病的治疗,药物的发现产生深远影响。目前结构生物学最主要的手段有三个,一个是X射线,晶体衍射学,冷冻电子显微学和核磁共振,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前两个。
  由于这三项技术的出现,目前在我们的丹麦结构库一直到最近为止,有138840个结构,这其中80%以上都来自于X射线晶体衍射学,这些结构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的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从根本上促进了人类对药物的发现和对健康的进一步的好转。第一部分,X射线晶体学技术的诞生,大家知道1895年荷兰化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这个照片的右边是著名的伦琴夫人婚介手指的照片,伦琴发现了X射线的穿透能力,被用到了今天的医药检测,但是没有发现对规则蛋白质和小分子晶体具有衍射能力。对于我来讲,对于像我这样的结构科学家来讲,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是把蛋白质高度乘化以后进行结晶,大家看到结晶后的蛋白质在偏光下呈现出五颜六色,包括右边的都是自然成长的蛋白晶体,和规整排列的艺术图案是一样的,微观情况下这些打败之排列的整齐,使他们对X射线具有强大的衍射能力。蛋白的衍射能力,尤其是一开始,小的离子晶体,比如说氯化钠晶体演示能力,被德国科学家发现的。伦琴发现了X射线,1961年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而1914年又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右侧是典型的蛋白的衍射图谱,显然包含了结构信息,如果找到一种办法把结构信息凸显在图谱中能够找到,能够解析出来,那么人类观测微观世界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个规律是由一对英国父子科学家布拉格,有他们父子发现的,他们发现的规律是简称为布格拉公式,这个布拉格公式非常强大,不仅可以解析晶体衍射,也可以解析很多个电磁波相关的结构成像原理,根据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N波的波长这样的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非常复杂X射线,通过蛋白晶体以后衍射成像的原理,以及从成像之后的图像解析结构。这是一个示意图,大家可以看到的六棱度晶体通过X射线以后会衍射出不同的光板,然后通过计算机经过分析以后告诉你什么呢,电子云密度图,每一个原子周围的电子云的形状和大小,根据形状和大小可以分子建模,把每一个原子搬到电子云里面去,大家最后看到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蛋白质,这个过程让我们了解到了蛋白的精细结构,了解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因为结构生物学的出现和X射线的发展,我们对证明过程有了质的飞跃,整个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DNA双螺旋的发现,通过DNA纤维的X射线的衍射来发现的,这张图上的右边是著名的科学家(肉四福莱科林 音)和左侧的(杰克斯毛森 音)一起解析了第一个,或者是说推测出了第一个DNA双螺旋的结构,一出现从根本上解释了人类的遗传,是一对通过非共价键的链,分开以后成为一条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两条链,一到二,二到四,父母到子女,遗传信息可以不断的延续下去。
  60年代,这张图上左侧的(迈可森路子 音)又一起解析了个非常重要的蛋白结构,分别是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而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结构震惊了当时世界科学界,大家没有想到蛋白是不对称的,每个蛋白都有自己独特的分子功能,蛋白结构出现开始,我们整个人类所知道的生化过程开始得到一步一步的解释,现在在座的任意一位翻一本生化书会知道一半的插图来自于蛋白结构,当然蛋白结构和大分子结构,以及一些伟大的发现,诺贝尔奖在历史上对结构生物学特别的亲睐。右边那张图实际上是诺贝尔奖的计划树,大家可以看到两个分支,一个来自英国,一个是来自于美国,分别产生出十几个,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仅仅在结构生物学这样一个非常小的领域里。
  第二个我简单介绍一下冷冻电镜技术的浴火重生,因为它的产生落后于X射线学,他并没有对生命的解析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过去十年左右突飞猛进,所以我管它叫做浴火重生。冷冻电镜,第一台出现在1933年,大家看到的这位老先生也是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无论得奖的时间还是冷冻电镜的出现,还是生命科学的探索都远远晚于X射线晶体衍射学,它怎么看物质世界呢?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X射线投射电镜直接穿透左边可以获得二位投影,可以想到积木投在不同的图片上有不同的数字,最后把三个不同的投影三维重建积木来,同样的道理,右侧可以想象,各个蛋白分子角度都有投影的话,一个二位的投影重构成三维图像,这样一个重构过程,就是冷冻电镜的结构解析的过程。
  这张图显示的冷冻电镜的整个解析过程的一个基本的示意图。账面过来的是电子束,穿过样品以后投影到下面,二维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分类,把一个一个打败颗粒挑选出来,再把颗粒分类,这些颗粒分类,每一种不同的类型有一个投影,把投影放在一起合成三维图像这样一个过程。
  大家可以想像这样一个投影过程很复杂,而因为电子的能量很高,在以前传统的相机,因为电子能量太高,可能会烧坏下面的(英文),不得不把电子能量进行衰减,最后才能够打到(英文)上面。这样一个衰减过程,同样是一个电子,它的电子入射打出来的图像变成了模糊的过程。所以以前的整个的电子显微镜,冷冻电子显微镜分辨率很低,常常是几纳米或者是几十安,看不到子的细节,所以我们经常说这个时候看到的图像我们叫做雪人模型,模模糊糊的,可以看到大的特征,大是看不清楚细节,2012年年底,五年前,科学家通过了工程、物理、材料等合作,创造出一个新型的监测器,在右侧,电可以直接打到检测器上,就是职业电子检测装置,这样一个装置可以让我们来一个一个的数电子打到哪,可以非常精准的把这样一个二位投影图像记录下来。这样一个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使得我们的分辨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所以说这样一个方法,冷冻电镜的革命也成为2015年的(英文),这是被自然方法评选出来的。因为这个方法的突破使得现在我们对于物质结构,比如说蛋白质和生物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突飞猛进,从以前的几十安,几纳米,突破到现在两个单位,我豪不怀疑,五年内我们会突破一个,也许十几二十年之内我们会凸显零点几个单位,我相信材料科学和物理科学的科学家在一起合作,一定会创造一个又一个大家想象不到的奇迹。
  同样,非常有意思,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冷冻电镜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当然除了这三位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科学家,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对整个冷冻电镜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做出过,应该说是划时代的贡献,他们应该真的是叫实至名归的贡献,2017年。
  下面我会用几分钟时间介绍一下我们从事剪接体的工作,剪接体的结构用最精细的电镜技术的产生的,大家看到左侧第一个图像是用很古老的电镜整整40年之前,1977年,一个是来自麻省理工的教授,一个是来自当前(冷全搞 音)的教授分别看到的一幅图像,说什么呢,当一个DNA病毒的单链的DNA序列和成熟的mRNA进行互补之后,发现了单链DNA会有一个一个环状的东西会出去。这样的环状DNA显然是不需要的在最后的mRNA中,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需要间接条,这些现象的发现使得他们在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发现应该说从根本上完成了大家所熟知的中心法则,什么是中心法则呢?就是我们所有生物共同遵循的信息传递法则,什么信息传递呢?大家可以想一下,我们最根本的信息是我们的遗传信息,从父母可以到子女,传宗接代,任何一种生物都是如此,你可以想象任何一个高等生物,成体的发育来自于受精卵,只有一套DNA,那么这一套DNA,一定最后会被发育成一个成体,中间的信息会不停的得到传递和复制,所以说DNA的复制是信息的一部分,就是第一个。第二个是从DNA变成执行生命功能的蛋白质,必须经过两步,其中一步叫转录,也就是把DNA成RNA,第二步从RNA翻译成蛋白质才可以执行功能,这里我能够讲话,能够运动,能够跟大家交流,能够表达思想,都是因为蛋白质在做这些活动。仅此而已。
  但是,这样一个中心法则适用的范围,虽然适用于所有的生物,但是任何生物中必须得到一步重要的修整,不经过修整的法则只适用于非常低等的生物,仅止于细菌为止,这个修正的法则,来自于任何分子的DNA,经过转路之后不能把转路之后的RNA直接翻译成蛋白质,而且转录后的RNA在每两端能够具备蛋白信息的外显子之间都有一个内涵子不具备蛋白信息。需要被剪切掉,所以这个时候的RNA我们管它叫做Pre-mRNA,经过剪接才可以翻译成蛋白的MRNA,所以我们的法则,从高等生物,什么是高等生物,酿酒酵母以上的细胞都是高等生物,有细毛核的生物都是高等生物,遵循这样的法则,遗传物质从转路到前提显示,也是叫做RNA,Pre-mRNA,经过剪接成为成熟的RNA,然后经过翻译变成蛋白质。这个过程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左边,大家可以看这是很形象的。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三步里边第一步和第三步都是比较简单的,你可以这样想,为什么比较简单呢?第一步从DNA到Pre-mRNA是一部线性一步完成,每一个DNA碱基对应一个RNA碱基只要能够很顺利的转路出来就是一对一的关系,而第三步,蛋白质的翻译就是从成熟的mRNA到蛋白质也是线性关系,你只需要把每三个甲基对连续的碱基变成一个氨基酸连在一起就可以了。中间你可要不出错,蛋白质自身含有的折叠信息就可以折叠成一个正常蛋白,但是中间这一步剪接非常复杂,你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因为每一个复杂的,比较长的Pre-mRNA会有很多的外显子,每两个外显子之间都有一个黑色的内含子,这些内含子都要被准确的识别然后剪接掉,很遗憾,这些内含子的序列非常不相同,尤其是人体中间,我们的内含子经常每两个之间只有几个核苷酸的相似度,或者是十个左右的核苷酸的相似度,你要找到,再准确的剪接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剪接体来执行,剪接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大家看黑体字是左边的开始,到B一直到上面,一共有七个不同的剪接体,每两个剪接体之间的组分不一样,构像不一样,整个功能也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就是为了有这么多不同的剪接体才能够保证剪接过程正常进行,能够把每两个外显子之间的内含子准确的进行剪接掉,这些细节我在这里不具体讲了。
  大家可以想像因为剪接过程如此之复杂,你需要七个不同的剪接体,准确的识别内含子,把外显子拼在一起,这个过程很容易出错。以至于目前为止我们认为人类已知的遗传疾病里,大约35%来自于剪接遗传,我顺便说一句,我们人的基因里面,人体整个的遗传物质里面,大约每个细胞里我们都有这套遗传物质,大约两万个可以翻译成蛋白的基因。但是实际说我们人体的蛋白,不少于八万个不同的蛋白,这八万个蛋白的序列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可以两万个基因,八万个蛋白呢,因为对于很多基因来讲,我们叫做不同的剪接拼接体,我们可以把外显子去掉,也可以把另外的一些外显子,不在一起的外显子拼接在一起,显示不同的蛋白,这个过程一旦出错以后会有很严重的遗传病,比如说中间这个脊髓性肌肉萎缩症,从婴儿出生开始就非常的艰难,婴儿很难活过两岁,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救治的话,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遗传病。
  这个剪接体的工作,其实从整整二十年之前,我拿到了普林斯顿助理教授开始就很想做,今天就不给大家讲这段故事了,真正开始做是十年之前,是回到清华以后,2007年开始在实验室布局做剪接体,这个过程中我们非常幸运,通过清华大学,通过国家的医学设施购置了亚洲第一台能够工作的300千伏的电镜,这个不是一个意外,完全是我们自己的设计,因为在清华,我和我的同事通过事先的判断意识到冷冻电镜的革命即将开始,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赌博,我们赌对了,所以当冷冻电镜产生革命的时候,清华也马上成为整个世界冷冻电镜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心,我们实验室利用这样一个空间技术的平台解析了来自于酵母的第一个剪接体的结构,这三位同学,一位是实验室的博士后,就是第一个解析剪接体团队的非常优秀的攻关小组。中间的照片是37个蛋白和四个RNA分子在一起,经过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组装之后的大分子机器,这样一个大分子机器的出现让我们人类第一次看到了剪接体如何工作。就是这个机器代表了最后一个剪接体的状态,我们叫做(英文)。具体看到了什么呢?我告诉大家具体东西之前,希望大家看一下我们所谓的冷冻电镜密度图,它有多好,大家看到的,正在旋转的是总体的示意图,大家可以看它的情状是千奇百怪,像一个站着的人,像间接体的空间结构,右边这张图显示的是密度图,就是你能看到螺旋周围出现的侧链,能够被我们精准的构建进去。
  通过冷冻电镜结构的解析,我们第一次看到了活性中间的三条小RNA如何排布,以及四个金属离子,两个用于综合RNA带负电的集团的折叠,两个用于催化反应,这个非常保守的反应中心。
  随后,这是一个总结,刚才我讲了总结,随后我们根据总结意识到,其实剪接体就是一个蛋白结导的金属RNA酶,这是第一次向人类证明这一点,最后我们快马加鞭产生了,又解析了,这是剪接体的过程中形成了非常大的结构,以及我们叫做(英文),第一个剪接体组装以后的被激活剪接体的结构,以及第一个反应以后的(英文)结构,以及第一步反映之后做了调整,做了第二步反应之前的(英文)结构,然后第二个反应之后的结构,这些结构放在一起让我们对整个剪接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们完全复原了剪接的两步,大家看到我们所谓的电子显微镜的密度图,想告诉大家这些密度图足以告诉你金属粒子在哪,应该说原子分辨率的结构,可以看到有一些氧原子从磷上出来的状态。
  这个视频是根据我们结构的解析综合之后的途径,通过动画把RNA如何执行剪接解释得清楚,大家看到第一步反应把无撇RNA送进去,然后通过第一步反应把无撇的(英文)截断,形成一个(英文)。经过结构的变化,把三撇的(英文)送进去,然后两边的外含子,外显子,联结在一起,然后从里面再出来,这个过程是由蛋白催化的,我再让大家看最后一个。这个过程根据刚才我介绍的七个原子结构,可以很精准的把每一步搞得清清楚楚,像这种情况下,像RPR2,可以看到的是能够拉RNA的一个酶。它拉了RNA之后把蛋白拉掉,然后通过序列会把RNA再放进去进行第一步第二步反应,这是第一步反应的准备,然后第一步反应需要一些小分子进去,需要小蛋白进去,稳定活性反应中心。这是第一步反应之后形成套缩结构和无撇外显子,下面进行第二步反应。用另外一个RNA霉,RNA解旋霉,通过CNA把蛋白解旋下来,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第二步反应准备。这个时候第二步反应已经准备好了。大家看进去的话,第二步反应马上进行。两个外显子,无撇和三撇,红色的,马上进行拼接,紫色的内含子套锁会被解放出来。最后一个RNA解旋霉会把这个(英文)拉出来,最后整个最后我介绍一下人员的剪接体,前面我们了解了木剪接体的整个过程,人类剪接体是另外一个目标,我们实验室的同学已经开始下一步的攻关过程,三个月之前进行的人猿的第一个剪接体的结构,目前我们对整个剪接体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我相信一年之内可以对整个人猿剪接体完全搞清楚,下一步面临的是在人猿剪接体搞清楚以后的机制,再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相关的疾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做清楚,我特别想说的是剪接体的研究和药物的研发和疾病的改善有很大的关系,去年12月,美国的食品药品检验据批准的第一个针对剪接从现象到机理到药物研发的药,这是专门针对刚才我所说的非常严重的剪接体疾病叫做SMA,这个药非常昂贵,第一年要75万美元一个病人,从那以后每年有37万五千美元才能够把这个病控制住,非常可喜的是这个药一旦用到病人身上非常有效,病人可以到现在为止,从临床试验一期用药病人,还是活得比较健康的。我在想,有一天我们对人猿剪接体的解析一定会通过这样一个过程理解机理以后用于人类的制药,改善人类的健康,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我今天有一点超时,这是我整个的团队,战斗在剪接体工作的第一线,感谢大家。
21#
 谁说的等待 发表于: 2017-10-29 22:42: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感谢大时代让我们有追求梦想的机遇

  北京时间10月29日晚间消息,今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在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上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
施一公
  施一公表示首先感谢提名我为未来大奖的提名人,感谢评委会的全体科学家成员,感谢捐赠未来大奖的全体捐赠人,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当然不会有今天获奖这一刻,站在这里他特别想感谢他的家庭,他的妻子任兵,他的两个孩子,没有他们的爱,没有他们的支持,他不可能有今天。
施一公和家人
  该奖项由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高瓴资本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丁健等捐赠。
  以下为获奖感言实录:
  施一公:非常高兴,非常荣幸,也很激动能成为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获奖人,2017年对我来讲是非常不平常的一年,我出生于1967年,所以今年我50岁了,人过半百知天命。今年是1977年恢复高考40周年,我有很多1977年的回忆。今年也是我亲爱的父亲去世整整30周年,今年又是我结婚25周年。今年,也是我回国到清华全职工作整整10周年。所以站在这里心情挺不平静的,有很多的话想说,也有很多人想感谢。我想首先感谢提名我为未来大奖的提名人,感谢评委会的全体科学家成员,感谢捐赠未来大奖的全体捐赠人,感谢你们,没有你们我当然不会有今天获奖这一刻,站在这里我特别想感谢我的家庭,我的妻子任兵,我的两个孩子洋洋、雪儿,施穆华,施清华,没有他们的爱,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我在普林斯顿拥有独立纸烟是20年,在清华十年,没有任兵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在学术上有任何的建树,过去十年,洋洋和雪儿,很多时候没有机会和爸爸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因为我在实验室,因为我穿梭在不同的岗位上,在尽全力,尽刚才电视片里我说的把我人生再往前走一步,一会儿我会讲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很想说谢谢你任冰,谢谢你洋洋、雪儿。
  我也用这个机会,很想感谢一下我的母亲,远在郑州,一天天老去,已经不习惯坐飞机坐火车,还非常关心我。感谢我的哥哥姐姐,这一刻都在郑州感谢我106岁高龄的爷爷,还有两天106周岁。他是我在十一年之前回国决定做出以后打电话,我所有亲人中最坚定支持我的,他对我说你在美国待那么久了,早该回来了,赶快回来吧。
  在此,我也特别想感谢我的实验室团队,这个未来大奖所有的成绩都是在清华做出来的,我在回国之初很担心在清华能否有一支像我在普林斯敦大学实验室那样腾站得稳的团队看来我是多虑了,我有非常优秀的学生,我相信他们有些在座,尤其是剪接体这个团队,严创业,万维雪,杭航净,白蕊,张小风,战谢超,王林,高兴,高新宇(音)。感谢你们,感谢你们非常辛勤的工作,让我们有这刻可以享受一点点短暂胜利后的喜悦,我也感谢我在清华实验室的其他全体成员,我知道你们在那默默的奋斗,全力以赴,不仅为自己,也在为清华,为中国在尽一份力。我在此也特别想感谢清华大学,我回来十年了,清华大学在我回国最困难的时候,不止在实验室,不不止是科研经费,在我处在舆论漩涡,我处在网上有争议的时候一无反顾的支持我,我特别感谢清华大学我的同事,清华大学我的领导。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不可能站在这,感谢你清华大学,感谢我的校友义无反顾的支持。
  我觉得像我这样一个在驻马店长大,在九岁,十岁的时候天天想着长大要每天能吃一个苹果的孩子能有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我从来没有想过这辈子自己会有可能去开汽车,去坐汽车,有自己的房子,从来没有想过。所以我感谢一路走来教给我知识和力量的老师,从驻马店九小,十小,从刘会琴老师,岑贵英(音)老师,从这些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师,直到我回到河南实验中学,我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图西明(音),一大批老师对我的培养,直到我上大学关心爱护我的,曲长志老师是我的本科导师,孙志容我们的班主任,张单明老师等给我培养自信,增长知识,我在美国读博士期间,我的博士生导师,我的博士后导师,他们一路走来对我有非常大的影响,我感谢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感谢我在美国和中国的同事,尤其是招聘我去普林斯顿的同事们,感谢我在美国的很多非常支持我的同事,感谢专程从斯坦福大学赶来的同事,我们2012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感谢我在国内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鼓劲打气,告诉我一公没关系,前途无限光明,挺住,我国内的众多同事,没有你们,我不可能有今天,我也不可能支撑到今天。我常常想我小时候,初中、高中学过的一句话,真的成了在中国奋斗的,鼓励我的一句话,就是友情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了你的灵魂,照亮了世界,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真的是这样。
  在此,我也特别想感谢那些在各处,在背地里偷偷的,默默的支持我,爱护我,关心我的国内各界的朋友,我知道你们很多人在给我鼓劲,真的我很感谢,感谢大家。
  最后,但不是最次要的,我特别想感谢这个大时代,不要忘了,今年我50了,我在10岁的时候,在驻马店的时候,受父老乡亲的关爱,我能有今天。我很想念他们,我曾经对他们说,我取得的每一步成绩都跟你们有关,其实可能你们不知道,我经常在奋斗过程中,甚至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说,对自己说,说尽管你们不知道,父老乡亲,我不会给你们丢脸。我还会往前走,没想到,我遇到的一个大时代,一个新时代,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我在驻马店看电视的时候,知道了1979年1月1号中美建交,恢复外交关系,四周之后邓小平去美国访问,打开开放之门,同年50位中国学者走出国门,开启了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之路,至今,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多达五百多万人跨出国门,造成了世界历史上最大一拨留学潮,五百多万人有三百多万人回到了中国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建设和科学进步的前进,我是三百多万人中的一位,我非常感谢这个大时代,让我遇到了这个精彩的大时代,我也很想在这个时代中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所以我会对自己说,我会尽全力在清华大学培养人才,帮助清华大学在生命学科往前再跨一大步,我也非常感谢我有在台上的建伟,晓东,饶毅,台下的很多朋友的支持,我们在一起也参与创建西湖大学,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民办的研究型的建制世界一流的大学,我觉得这个大学承载的一代人的梦想,不仅仅是我们几位,几十位,几百位,三百万归国的留学生,五百万出国的留学生,是我们这一代人富国强民,若中国人将来永远不再受欺负,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以科学技术强大站立起来的梦想,我相信几年,几十年以后作为世界经济最大的中国不仅有清华北大这样非常强大的公立大学,也应该有一批卓越的,优秀的私立大学和这些公立大学交相辉映。
  我非常感谢这个时代让我有这样一个,让我们这批人,这代人有这样一个追求梦想的机遇。我可能占时间太多了,这都是我在获得未来大奖之后的发自内心的感言,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把这些话说出来,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7 14:58, Processed in 0.124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