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又亮又热|查看: 12169|回复: 39
[科学家

施一公:人才交流是科技发展根本力量

 [复制链接]
9#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12-9 21:28: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等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施一公等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中新社上海12月8日电(记者:韦柳)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8日在上海揭晓。包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内的5位中国科学家获此殊荣。
  今年,《自然》杰出导师奖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各设立一个事业中期奖与一个终身成就奖。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奖。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洪渊获得中国南方终身成就奖。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获得中国北方事业中期奖。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兼科研与研究生副校长舒红兵,获得中国南方事业中期奖。
  创立于2005年的《自然》杰出导师奖,由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所属的自然出版集团举办,每年专注于一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目的是为了嘉奖优秀科学领域的导师,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当天,在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等共同主办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自然》杂志总编菲利普·坎贝尔(Phillip Campbell)爵士表示:“我们处在一个实验室面临巨大竞争压力的时代,科研人员在鼓励创造力的同时,还要保证产出的科研成果在技术细节上的可靠性,以及在科研伦理上的严谨性。这也是为何对于年轻科学家的指导十分重要。然而,成为一个实验室的‘老板’,并不自动意味着就能给他或她的学生提供优秀的指 导。” ●
8#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9-15 11:08: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施一公正式获任清华副校长 曾任校长助理

源自: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许路阳)施一公已正式获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新京报(微信公号ID:bjnews_xjb)记者9月15日从清华大学获悉。
  清华大学新闻网发布消息称,姜胜耀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一兵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尤政、施一公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姜胜耀此前已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此次成为清华党委副书记,使清华党委副书记人数增至4人,而之前担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李一兵,则接替韩景阳,出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清华副校长队伍则是“退一进二”,其中,谢维和卸任副校长,而两名院士校长助理施一公、尤政升任副校长后,使得清华拥有3名院士副校长。
  目前,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一职,暂时空缺。
  此前,在回应如何担任副校长后如何平衡科研和行政工作时,施一公曾表示,“我有一个对自己的承诺,过去我已经挺忙了,但教学和科研是不会丢掉的。”
  施一公说,自己每年在清华要教约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不是副校长,我相信我的课一节课不会减,只会增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5-8-25 03:58: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回应“诺奖级”研究:不为获奖做课题

源自:新京报

  施一公团队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清华大学新闻中心供图
  (记者:许路阳)清华大学23日举行施一公研究团队“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核糖核酸)剪接的分子基础”成果发布会。有学者认为,施一公团队的这一科研成果,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发表两篇“里程碑式”论文
  8月21日,施一公作为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闫创业、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婧和万蕊雪,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同时发表两篇“背靠背”论文。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教授丁绍·帕特尔用“里程碑式”一词形容。
  他们的成果之一还包括,在世界上首次捕获了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
  施一公分析他的团队超前于世界其他研究团队的原因时表示,除了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与3位“85后”弟子的成长也分不开。

分子生物学法则中“最后一个待解结构”
  “我能站立、行走的大部分作用来自蛋白质,但蛋白质不会凭空产生,源头是遗传物质DNA,而描述DNA到蛋白质这一过程的规律叫做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施一公说。
  多个诺贝尔奖围绕这一“法则”产生,其中,RNA聚合酶的结构解析获得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而核糖体的结构解析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被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而这一等待实在已经太久了。”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如此评价。
  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评价说,“我个人相信,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对此,施一公回应,在研究一线确实不可能因为诺贝尔奖去做课题,他表示:“从来不想或想不到也不可能,但从来没认真去想什么时候会得诺贝尔奖。”
  他认为,目前国内媒体太关注诺贝尔奖,其实可以淡化下,“大家应该关注什么难题没有解决,什么是更重要的课题,而不去想什么奖,历史会自然做出解答。”

35%的遗传紊乱与剪接体直接相关
  成果的核心内容就是“剪接体”,清华校方提供材料显示,许多人类疾病都归咎于基因的错误剪接,或是针对剪接体的调控错误。
  “35%的遗传紊乱与剪接体直接相关。”施一公介绍,其中就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丁绍·帕特尔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将对我们理解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发展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长期影响。
  不过,施一公强调,目前只是基础研究,与治疗应用仍有相当距离,下一步,他们的目标是还原整个剪接过程。

“剪接体”是什么?
  施一公团队的杭婧形容:遗传信息就像一个总统府,藏有许多文件需要交给下面的蛋白质去执行,但文件本身又比较冗杂,既有有用信息,又有无用信息,而剪接体的作用就是,“把没用的信息去除掉,把有用的信息拼接起来。”

■ 回应
拟任副校长是否会耽误科研?
“有过承诺,教学科研都不会丢掉”

  根据教育部相关任职公示,施一公拟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如公示通过,今后将如何平衡科研和行政工作?
  “我还不是副校长,但我有一个对自己的承诺,过去已经挺忙了,但教学和科研是不会丢掉的。”施一公说,自己每年在清华要教约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不是副校长,我相信我的课一节都不会减,只会增加。”
  他也坦言,如今投入科研的时间已不如刚回国时,不过也有约一半时间会“老老实实制作研究”。
  尤其是在一些重大课题中,施一公回忆,从今年3月开始有突破到如今的5个月时间内,他至少有两个半月都在参与,“文章里面的图,甚至有一半都是我自己做的。”他表示,科研过程中得到突破的喜悦感,“是很难用得奖或者中彩票来描述的,完全不同。”
6# 青城山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5-8-24 02:48:03|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将升任清华副校长 称教学科研都不会丢

源自:京华时报

  施一公团队一起进行科学研究。清华大学新闻中心供图

  施一公介绍研究组关于RNA剪接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苑洁摄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同行称为“RNA剪接领域的里 程碑式突破”,有国外同行评价称:“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发布会上,施一公对即将升任清华副校长一事作出回应。他说,无论做副校长还是别的什么,教学和科研都绝对不能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京华时报记者张晓鸽

公布成果
带领三名“85后”年轻人完成

  北京时间8月21日,美国《科学》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两篇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两篇文章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带领三名“85后”年轻人完成。
  第一篇论文中,施一公研究组利用冷冻电镜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方法,获得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这是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捕获真核细胞剪接体 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第二篇论文对剪接体的RNA组分进行了细致的结构分析,搭建了前体信使RNA被剪切、连接的原子模型,阐述了剪接反应进行 的分子机制。
  施一公介绍,受制于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人类曾经对基因剪接体的认识精度只能达到29个埃米。但是,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上取得的巨 大突破,使得他的团队得到的结果不仅逐步将分辨率由11埃提高到5.9埃,再提高到3.6埃,且其解析对象是真正的剪接体,并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上看到了 剪接体的细节。
  据了解,人类约35%的遗传紊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单个基因可变剪接引起的。而施一公团队的最新成果解析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阐述了RNA(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生命、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谈及科研
取得突破的喜悦胜过中彩票

  在发布会举行的同时,施一公即将升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消息也正在清华校内信息网公示。
  问及升任副校长后,该如何平衡教学、科研和行政,施一公说,他有一个对自己的承诺:无论多忙,教学和科研都是不能丢掉的。
  “我每年在清华大约有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做副校长还是什么,一节课都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因为我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坦 言,现在,他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已经不如自己2008年刚回国的时候多了,但是也大约有一半时间在老老实实做研究,在实验室与学生一起讨论课题、写文章、看文献等。
  “从今年3月到现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用在了RNA剪接体的研究中,课题里面有大约一半的图是我自己做的。”施一公说,“做科研的都知道,哪怕是中200万甚至2000万的彩票,也赶不上在实验室做研究取得突破时的喜悦,那种喜悦完全不同”。

没认真想过是否能拿“诺奖”
  据介绍,自1993年RNA剪接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分子奥秘,期待早日揭示这个复杂过程的分子机 理。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表示,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这两篇论文为理解剪接 体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带来了巨大突破。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付向东表示,通过对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解决了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RNA剪接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的最大贡献”。
  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说,“我相信这一发现将作为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而彰显于世,因为它解决了无数科学家都向往解决的生物学基础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不过,对于是否能得“诺奖”,施一公表示并“没有认真想过”。
  他说,因为现在的媒体环境,如果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也不可能,但从来不可能认真去想什么时候能得诺贝尔奖。
  “其实我们在研究一线,不可能为了得诺贝尔奖做课题。国内对于诺贝尔奖太关注了,其实可以淡化一点,多关注一下基础领域还有哪些难题没有解决。”施一公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8-22 22:58: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团队成功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发病机理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任卫东 张漫子)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研究组近日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成功解析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并阐述其工作机理,成果于2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业内称此“至关重要”的突破为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重要的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首次获得高分辨率剪接体三维结构并揭示其工作机理
  成果发布后,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在清华园甲所见到了刚完成北京高精尖特批项目评审工作、风尘仆仆骑车赶回的施一公。
  施一公介绍,在所有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分三步进行,在第一步转录中,储存在DNA中的遗传信息经RNA聚合酶的作用转变为前体信使RNA;由多个内含子与外显子间隔形成的前体信使RNA必须经过剪接体的作用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后才转化为成熟的信使RNA,此过程为剪接;最后,信使RNA经核糖体转化为蛋白质。
  据同行介绍,第一步与第三步中的关键催化机器RNA聚合酶与核糖体的结构解析已分别被授予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然而基因表达第二步中的关键分子机器剪接体的原子结构解析因其复杂性难度巨大,20年来全世界许多一流实验室都在攻坚,却无突破。
  “描述这一过程的规律被称为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其在生命科学领域具有核心重要性。”施一公对新华社记者说。据介绍,人类约35%的遗传紊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单个基因可变剪接引起的。而施一公团队的最新成果解析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阐述了RNA(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生命、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沉得住气 胆大心细 要有实力 我不信运气”
  作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曾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最年轻正教授、讲席教授的施一公于2008年回国,2013年12月19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院长。
  回国后的施一公潜心科研,带领团队在多个领域攻关克难。就在《科学》在线发文的4天前,施一公实验室还在《自然》发表研究长文,报道在老年痴呆症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Gamma分泌酶原子分辨率复合物结构解析。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剪接体的研究从着手到完成,仅用了五年时间。施一公同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宏伟介绍,施一公在最短时间内领导团队掌握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应用于剪接体研究。实验室成员从从未接触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到完全掌握这项技术,并应用技术进行准备样品、收集数据及后期计算、结构解析,不到一年。“他们每天平均工作时间在12小时到16小时之间,可以说超负荷工作。”
  当提及兼顾教课和科研的生活如何度过的时候,施一公说:“科学就是这样。”论文寄出前的攻关期,整个团队都处于通宵战备状态,学生凌晨5点离开了,他早晨6点才到家。
  当问及这样重大成果何以在短期内奇迹般取得突破时,施一公总结了三条秘籍:沉得住气,胆大心细,还要有实力。“听起来有点老掉牙了,但确实如此。我从不相信运气。”施一公说。
  超越世界最顶尖实验室 诺奖获得者称其成果“至关重要”
  曾经,人类对基因剪接体的认识精度只能达到29个埃米。
  施一公团队得到的结果不仅逐步将分辨率由11埃提高到5.9埃,再提高到3.6埃,且其解析对象是真正的剪接体,并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上看到了剪接体的细节。
  对此,业内权威人士称此成果为“诺奖级成果”。
  2009年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说:“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其结构等待被解析的超大复合体。施一公教授的这一成果至关重要,为理解剪接体结果和工作机制带来巨大突破。”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和分子医学系教授傅向东认为:“通过对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解决了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RNA剪接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的最大贡献。”
  作为结构生物学诞生地,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LMB)是目前全球最领先的生物学实验室,曾出过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一直是施一公团队学习和追赶的对象。当剪接体相关成果论文寄出后,得到内部消息的一位LMB博士后研究人员专门致电施一公的学生,对他们率先得到剪接体结构解析表示惊叹。
  “近年来,我们的研究成果不论质量还是数量,已与剑桥不分伯仲,但我们的历史积淀、人员国际知名度、仪器分析方法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科学界的影响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我相信,在政府和清华大学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我们完全可以引领世界,让中国人为人类科学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施一公说。
4# 金佛山
 泡泡老忍者 发表于: 2015-8-22 15:22:01|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在《科学》发突破性成果 拟任清华副校长

源自:京华时报
  (记者:张晓鸽)京华时报记者昨天从清华大学获悉,“施一公院士拟出任副校长”的消息正在清华校内信息网公示。同样是在昨天,施一公的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里程碑式的研究长文,可谓行政学术“双丰收”。
  施一公1967年5月生于河南,无党派,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毕业,中科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研 究院院长。经教育部党组研究,拟任命施一公同志为清华大学副校长。同时公示的任命还有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一兵和现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精密仪器系主任尤政,两人拟担任的职务分别是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和清华大学副校长。
  近期,施一公在学术领域也取得了丰收。8月21日,他的研究组在《科学》(Science)上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报道剪接体的三维结构并阐述RNA 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8月18日,该团队还在《自然》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γ-分泌酶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的文章,为理解老年痴呆症发病机理提供重要基础。论文发表后,施一公表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很可能超过了我过去25年科研生涯中所有研究成果的总和。”
  去年7月3日,施一公召开生平首个新闻发布会,宣布其团队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症“元凶”的清晰样貌,该成果被称为“世界级突破”。


☆ 相关资讯
曾与饶毅联合发文批科研经费分配

  施一公36岁被聘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40岁成为该校终身讲席教授。2008年,他放弃普林斯顿终身讲席教授职位回国,成为“千人计划”首批成员。与他同时回国的还有北大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
  归国后,饶、施二人曾联合在美国《科学》杂志刊出社论,批评中国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文章指出,中国研究经费持续20%的增长没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现行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2011年,施一公和饶毅双双落选中科院院士。饶毅随即宣称“永不参选”。2013年12月,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终于出现了施一公的名字。之前,施一公已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
  施一公目前担任多项行政职务,他表示,花时间在繁重的行政职务上是值得的,“希望能改变清华生命科学研究的软机制,为国内其他机构所借鉴”。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3-9 01:47:00|只看该作者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很多教授忙于应酬没空做科研

源自:北京晨报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
  新闻当事人如是说
  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
  中央决定这么做是对的,我是拥护的,已经带头把工资降下来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董事长刘振亚谈央企高管调薪,称自己过去年薪含税一百二三十万元,“现在我是公司降得最多的”。
  很多教授忙于应酬,没空做科研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痛批科研机构、大学教授忙于应付一顿顿请客,改变这个现象,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科技体制和评定体制。
  用这种方式来描述抗日战争,我觉得是不妥的
  ──国内电视荧屏上有一些抗日神剧,甚至出现手撕鬼子等画面,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认为,应该以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这段历史。
  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需求将是2015年住房政策的重要导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闻发言人倪虹8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六个方面作为消费新的增长点,其中一个就是稳定住房消费。
  一位韩国教授曾经对我说,“我在书上了解到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但是为何在你们的城市里看不到呢?”
  ──在新闻出版界联组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如是说。
  本报综合报道
2# 四姑娘山
 远方的雁 发表于: 2015-3-7 05:07: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在河南办民办大学 肯定能办到全国前五

源自:大河报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
  特派记者王磊朱琨王迎节刘江浩文平伟摄影
  导语
  昨天,在河南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说,河南可以建“小而美”的世界一流大学。老家是驻马店的施一公,对河南有种特殊的感情。

“为啥中国没有一个一流大学呢?”
  “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句话,‘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施一公代表说,“这句话,非常关键。”
  “我国目前尚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但是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全方位推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施一公说,“如果中国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科技会落后吗?创新驱动发展会没有坚强后盾吗?”
  “为啥中国没有一个一流大学呢?这个问题我也非常奇怪。”小组讨论现场,李柏拴代表插话。
  “现在中国应该是有相当多的优秀学者,但是现有大学由于种种历史包袱的制约和机制的束缚,要建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尚需时日。反而可以创办不止一所小型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施一公代表回答。
  “搞个实验不就行了?”李柏拴代表说。
  “您这个说到点子上了。”施一公代表说,“如果国家在民办(合资办)大学的政策上再放开一点,大力支持民办(合资办)研究型大学,我相信,用10年左右的时间,可以办成几所小型的有特色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三大省,至今没有一所985大学!我觉得在河南办一所民办的大学,肯定能办到全国前五。为啥?因为河南出来的专家、学者太多了,大家盼着为故乡出力。”
  他建议,如果河南每年能保证15亿运行经费的投入,肯定能办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小型的、研究型的大学,就像小而美的加州理工学院。“河南错失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是我坚信今后一定能办出好的大学。”

施一公的教育观:鼓励学生唱反调
  施一公说,有个性的学生做研究的潜力较大,而八面玲珑的学生尽管讨人喜欢却常常在研究上坚持不下去。多年来,他一直鼓励大学、中小学教育不要刻意去磨平学生的棱角,而是希望学生发挥个性的优势。
  “回到清华之后,在研究上我也同样喜欢有个性的学生。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课堂上,我总是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希望学生挑战我的推理,鼓励学生与我争论,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的迷信;每次学生跟我有不同意见时,我更会刻意表扬学生!很简单,做创新性的科学研究需要批判性的分析思维(criticalanaly-sis),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必须要去除墨守陈规的思想。”
  他说,多少年来,他一直为他教育学生的方式自豪。我们现在开始在大学中大力提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他看来,如果不从基础上改变鼓励“乖孩子”的教育习惯,就很难持续大规模地培养出拔尖创新的人才。
原文标题:施一公:河南可以建“小而美”的世界一流大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 贡嘎山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4-7-23 17:07:00|只看该作者

施一公:不回国我会觉得欠了无穷的债

源自:《环球》杂志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能代表海外一批人的心声:我们这些人,至少欠中国全职工作15年。
⊙记者:郝薇薇

  《环球》杂志实习记者/郑俊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拥有4400多万的庞大患者群,世界每年用于该病患者的护理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1%。
  2014年7月3日,不喜抛头露面的明星海归学者施一公在清华园召开了他平生第一个新闻发布会。他的团队不久前发现了阿尔茨海默症“元凶”的清晰样貌,这项世界级的突破促使内敛的他打破了回国后为自己定下的“低调”戒律。

我没有美国梦,我心里有的是中国梦
  《环球》杂志:你在2003年就获得了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2007年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有人说,你实现了一个灿烂的美国梦。你为什么会放弃这些,回国全职工作呢?
  施一公:首先,需要讲一句,尽管别人会这样来看我,但我自己的心里从来没有美国梦。相比之下,我内心一直有一个盼望祖国强盛的中国梦。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能代表海外一批人的心声:我们这些人,至少欠中国全职工作15年。
  早在1995年,我就挺想回来,但我觉得那时回来可能学无所用。2000年后,算是学有所成的时候,我觉得该回来了。如果不回国,在美国工作生活一辈子的话,我到晚年会极其痛苦,会非常抑郁,会觉得这辈子欠了无穷无尽的债,还不了。回来以后至少这种感觉没有了。
  《环球》杂志:在实现回国工作这个愿望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阻力?什么契机直接促使你回国?
  施一公:2006年5月,我回国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当时在清华见到学校党委书记陈希老师。他很正式地告诉我,希望我能够全职回清华,帮助清华的生命科学再往前走一走。我挺激动的,因为说心里话,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机会。第二天一大早,见了陈希老师我就说,“我考虑好了,我愿意全职回清华。”
  当时是有很多人反对的,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前系主任罗伯特·奥斯汀跟我说:“你给我一些时间,我去说服我们的校长雪莉·蒂尔曼,我让校长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一定要留在普林斯顿。”甚至我有一个亲戚说,“小公啊,你脑子进水了!”
  但我还是回来了。
  《环球》杂志:你觉得回来值吗?
  施一公:如果没有1955年钱学森辗转从加州理工回到国内,也许我们的“两弹一星”的出现会迟缓很多。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外派留学生,在海外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的中华儿女,很多人已经掌握了核心的、前沿的、高精尖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这些掌握了最新技术的海外华人,有1/10能全职回国,中国的国力会有质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实力会昼夜之间赶上美国。
  我全职回国已经整整6年半了,就我自己而言,我已经在多年追寻我的“中国梦”。

科学生涯里最重要的成果
  《环球》杂志:最近你的团队在攻克阿尔茨海默症的道路上取得了一次重大的突破,而且是世界级的。
  施一公: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增长,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人数将越来越多。二十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就知道了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是其致病蛋白,但从未有人看清它到底“长成什么样”。
  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人类首次看到了这个蛋白质的真实形状、组成和几乎所有的二级结构。世界上有数十个实验室在进行科研攻关,十几年来都没有很好的收获,但我们这一次,获得了分辨率达到4.5埃的γ-分泌酶复合物的三维结构。
  《环球》杂志:具体是一个什么概念?对治疗阿尔兹海默症具体的推动作用是什么?
  施一公:1埃是1/10纳米,以前的最高分辨率是12埃,而这次是4.5埃,这是站在100米外看一个馒头和站在5米外看一个馒头的差距。
  我们都知道,阿尔兹海默症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像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都罹患这种病。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γ-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可长期以来的结构研究却屡屡碰壁,在结构决定功能的科学世界里,如果连这个蛋白长什么样都看不见,就很难解释它的发病机理,更别提药物研究了。
  《环球》杂志:你自己对这次研究成果的评价也非常高,在发布会上你说这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突破,为什么?
  施一公:是的,这是我科学生涯里最重要的成果。首先,这是一次重大突破,会给我们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方面提供很大帮助。其次,在全球生命科学的激烈赛跑中,这一次我们起跑领先了,团队的下一步工作是获得更高分辨率的γ-分泌酶复合物的结构,将来终点是否领先很可能取决于此。
  当然,还可能是因为以前都是杂志选我们,而这次终于是我们来选杂志,我们选择了《自然》杂志。
  《环球》杂志: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施一公:这个领域,很多做结构的人都想去碰一碰。就像买彩票,明明知道有个大奖放在那儿,口袋里有点钱的人都想试试。2004年我就把目标锁定在这儿了,但是人源γ-分泌酶很难获得,只能在果蝇、线虫等类似物结构中做,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这让我们觉得非常痛苦。我把组里的8个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周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在实验室里刻苦攻关,从细菌、酵母、昆虫细胞等多个表达系统中寻求突破,并最终选择了哺乳动物表达系统。
  今年春节的时候,组里一对新婚夫妇请了三天假回家见父母,这已经是很特殊的照顾了。那个节点,我也严厉了好多。但是真的得玩命。

回来是为了育人
  《环球》杂志: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将近5年,你有什么感悟?
  施一公:首先,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育人在育心。中国习惯讲究师道尊严、论资排辈,这些有时候会阻碍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对于年轻的独立研究员来说,很多人面临着严峻的科研起步环境:在资源上不仅要与自己的同龄人竞争,还要和比自己出道早几年、十几年的前辈竞争。
  我们对年轻人不能求全,而主要是看学术能力,宽容一些无关原则的方面。比如特别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容易有脾气、甚至顶撞行政上级,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需要宽容对待。
  《环球》杂志: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并关注你及你的研究。你怎么看待自己带给别人的改变?
  施一公: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年轻人关注我们的研究,也非常希望我们的工作能给中国下一代带去对科学的向往和投身于此的动力。做科学需要踏实地在实验室里做,而不是出去张扬,花很多时间宣讲。我非常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去关注科学、关注创新,而不是关注我本人。我一直相信,关注科学、关注创新将会把中国带入下一个腾飞时代。
源自:2014年7月23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5-7 14:47,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8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