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查看: 6004|回复: 12
1# 贡嘎山
跳转到指定楼层
 蒋蓝 发表于: 2004-9-10 21:56:44|只看该作者回帖奖励|倒序浏览|阅读模式

[纪实·新闻《读者》王朝与媒体消费主义

 [复制链接]
  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读者》将在今年9月正式推出原创作品版,这是继《读者》(乡村版)、《读者欣赏》等系列杂志之后,《读者》家族又添新成员。也许随着原创版的加盟,已经搭建起来的《读者》王朝,随着《读者人文读本》中学生版、大学生版的“雪球效应”,不但将把“《读者》神话”推向每一个角落,而且还将在思想的天桥上,走出它特有的缥缈猫步。因此,《读者》那“人文关怀+贴近生活”的理念,就将获得“与时俱进”的容光焕发,正如为金子镀金。
  准确地说,原创版其实就是文学版,就是文坛那几十号浮在媒体表层的明星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谈不上畅销,即便在文学杂志上连篇累牍,关注者也往往是文学的管理机器和评奖机构。但是,一当把他们招集于《读者》的麾下,原创版首印就是50万册,这不能不归功于《读者》具有新瓶装旧酒的魔术。可见,“神话”不是吹出来的,神话具有移形换位的技术,能够使大学生和小商贩都可以从同一本杂志里尽情获取自己的想像空间,大学生幻想自己很快可以成为比尔·盖茨的哥们儿,小商贩幻想自己的公司有望在美国上市,于是,他们脸上呈现出来的读后感,愉悦地团结在一片钢蓝色的天幕下。这份能耐,即使美国的《读者文摘》也未必能够做到啊。
  这就使我们发现,仅仅通过文字就能将一个人的神经予以重新编排,不但可以使“有了快感你就喊”,还能让你没有快感也要叫,这些叫喊汇集成的滔天语流,使得《读者》以诺亚方舟的惟一身份横渡于消费主义的时代。这无非是再次验证了一个古老的定理:文字就是意识形态。
  而《读者》通过20年的努力,不但形成了自己的话语权力,而且正在拥有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作为媒体消费主义的执牛耳者,《读者》的话语系统从一开始就卓尔不群,体现了某种前瞻性的能力。杂志将自己的读者定位为一群刚刚浮出生活水面但暂时找不到码头靠岸的人群身上。一方面是抢占市场,为利益所驱动,但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最广大阶层在文化方面的欲求获得了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阅读合法性。
  《读者》杂志在中国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现象,它还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读者》文化现象。这种文化为了区别于普通的通俗或精英文化,那些刊物是喋喋不休地强调所谓的品位和情调来标榜自己。但《读者》大打人文精神牌,但开设的却是心灵鸡汤的流水宴,让愤世嫉俗者化淤顺气,让得意者更上层楼,让失意者找到重新开始的勇气,并让道德家欣然释怀。实际上,《读者》是以低价位的物质消费来换取自己在读者精神层面上的大面积占领。在这个基础上,它宣告了一个事实:只要是在消费时代,以不变应万变,《读者》就是不沉的航空母舰。看来,与低俗相对的,除却超然,还有对人生、人性的真切关怀。这种关怀散发着一种绵绵磁力,吸引着寻求温暖的灵魂。
  曾有一位北京的读者在信中说,看《读者》的文章,“无论结局是喜是悲,主人公们的生活激情、博爱和自我鞭策令人回味无穷,这感受使我像久置的蜡烛,一下被点燃了灯芯,猛烈燃烧起来;……这里有一种力量,把人向上扶起,继续向前!”
  于是,《读者》的道德指向就显示出来了,不但指引了方向,还起到了稳定社会的巨大作用。我偶然浏览到一期《读者》的目录:《感恩的心》《起死回生的一骂》《一次难忘的偷拍》《奶奶的初恋》《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标题是告诉我,这些东西由“文学化故事”、“哲思随笔”、“人生笔记”、“社会调查”等等文体组成的,由经历到经验,从具体到抽象,文章的最后往往有结论式的道德感悟,并刻意成为中学生喜欢抄写在带锁本子上的名言警句。这样的文体似曾相识,觉得我的学生时代作文老师就是这样要求的。照我看来,这些充斥于版面上的大量所谓“哲思随笔”、“人生笔记”,无非就是1%的思想加上99%的糖精水勾兑而成的大众精神饮料。这不一定是作者水平的真实反映,而是《读者》的流水线只生产质检部门认可的产品。思想繁复一定是不适合大众阅读的,也是一定不会畅销的。因此,这个《读者》的鸡尾酒的配方,就犹如可口可乐的秘方一般。
  《读者》给人的感觉是文体清浅,思想的色素只能有那么一点,恰好使你的刚刚不能透视到色素以外的区域。这既可以使拥有初中识字能力的读者大饱眼福,也可以让小资们暗心窃喜:他们明白什么是人生哲理和思辨了。因此,《读者》的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欣赏中对它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者》一种能动的再认识。对刊物来说,它会根据来自政治指令来默化为自己的思想,并恰当选择从大量文本中抽象出来的某种文体模式(具体包含体裁的特征、功能、作法、要求等)建构自己的文体模式,以实现在读者那里既定的理解意图和审美理想。《读者》以这种文体模式为坐标和参照系,在消费主义的时代确立了自己的运行程式,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对读者而言,他们只会按照文本所提供的内容,运用头脑中先于阅读的某种体裁类型,去解读、接受文本所携带的某种语言的、思想的或审美的信息,同时,又在它的未定空白处,赋予潜移默化的新义。
  面对《读者》花哨的文体,强大而隐秘的煽情技术,魏明伦撰文赞扬道:“它不靠枕头,也不靠拳头,却能够保持在月发行量400万的首位,是适应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兼顾了各阶段多元的审美需求,此杂志有容乃大,所以才会赢得里里外外、方方面面的人的共同赏识,而个别人对它说不,那么我们作为读者也可以对他说不。”这个“说不”的口气听起来就不像“大文化人”的气魄了,也不符合《读者》的包容性。既然你可以赞扬《读者》为天上美文,别人发表一点异议怎么就不行了呢?读者只是希望《读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读者》面对的主体,其实是陷入幻想和现实的尴尬境地而迫切希望成为致富能手的大众,但鉴于生活却依然平淡和毫无起色,《读者》的文字幻象功能粉饰了社会的真实面目,化解了心理矛盾,成为了大众奔向富裕的一个温暖驿站,一些人甚至希望驿站里出现羊脂球。《读者》所制造的欲望冲动充斥于社会的每一角落,甚至,它的物化倾向改变了大众的生活观念和整个社会的思想体系,它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将杂志提供的文字生活方式误以为是惟一的、唾手可得的生活秘术,正是大众被误导、被塑造成精神上的单面人的一大原因。
  但是,绝大多数读者评论可以解除以上分析的担心,甚至证明我的分析是杞人忧天。这些铁杆读者说,《读者》在庄严的布道中带着难言的亲切感,它的旋律纯正而轻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使灵魂蒙上灰尘,而此时它则提供一种精神沐浴。既然如此,那就沐浴下去吧,直到木头上可以长出菌子!《读者》长期在国外发行只是姿态性的,如今,《读者》终于开始进入北美市场。刊物主编彭长城指出,《读者》在北美市场的定价为2.5美元,他们希望美国大路文化公司第一年每期发行《读者》5000册,以后每年增加5000册,5年后总发行量累计达到75000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年75000册,按每年24期每期2.5美元计算,总销售额将达到450万美元册,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啊。”
  我们期待着《读者》赢得更多的读者,也希望其“越保守越有力量”的理念得到检验。如果能够做到全球人手一册,那就更好了。

〓 相关链接
『 巴蜀网 』提醒,在使用本论坛之前您必须仔细阅读并同意下列条款:
  1.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并遵守您在会员注册时已同意的《『 巴蜀网 』管理办法》;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
  3. 本帖子由 蒋蓝 发表,享有版权和著作权(转帖除外),如需转载或引用本帖子中的图片和文字等内容时,必须事前征得 蒋蓝 的书面同意;
  4. 本帖子由 蒋蓝 发表,仅代表用户本人所为和观点,与『 巴蜀网 』的立场无关,蒋蓝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 本帖子由 蒋蓝 发表,帖子内容(可能)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 巴蜀网 』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本帖子由 蒋蓝 发表,如违规、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举报,本论坛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7. 『 巴蜀网 』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帖者而删除其所发的帖子。
推荐一个代表着中国小说一线水准的网络论坛 有关钱的气味谱系学
2# 四姑娘山
 leikang 发表于: 2004-9-10 22:08:16|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欢迎新版主带来的好文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朱晓剑 发表于: 2004-9-10 22:18:38|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文章
4# 金佛山
 罗晖 发表于: 2004-9-11 03:22:19|只看该作者
据说《读者》现在每期发行量达到了惊人的800万册??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且一可 发表于: 2004-9-11 12:00:34|只看该作者
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一些文章里躲藏着快餐式的哲思,让读者在阅读中找到各自内心的相契点,在自以为是的快感中瞬间得到思想的上升.并为自己能拥有一定的哲思与顿悟而自喜.

我想这是卖的很火的一个理由.
6# 青城山
 周进 发表于: 2004-9-11 21:39:56|只看该作者
从《读者文摘》到《读者》,销量大增,喜爱不减.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9-14 19:23:37|只看该作者
一份老少咸宜的杂志。
8#
 罗松涛 发表于: 2004-9-14 19:24:50|只看该作者
也奇怪,国家最畅销的杂志并不出现在北京或者上海?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蒋蓝 发表于: 2004-9-16 23:34:22|只看该作者
正因为在权力的视域之外,才能成就这么一个东东。现在成为后集权时代文化的业绩最佳的推销员,怎能不让庙堂喜上眉梢。
10#
 舒雍 发表于: 2004-10-6 17:54:56|只看该作者
我爱《读者》,读者原创版稿费标准500元/千字!但大多数是名家在写啊,新写手很难在上面发表文章。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4-19 19:44, Processed in 0.280800 second(s), 11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