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泡泡老忍者|查看: 4396|回复: 29
[纪实·新闻

5名驴友在四川黑竹沟探险续:父亲徒步3天带儿子遗体回家

 [复制链接]
25#
 壳子 发表于: 2014-9-12 06:24:00|只看该作者
初夏飘起大雪
  在宿营二号营地,突降暴雨,回锅肉被雨浇成了水煮肉片。
  5月9日凌晨5点多,雨停了,山上飘起鹅毛大雪,帐篷被大雪覆盖,温度急剧下降。我们必须赶在暴雪封山前下山。暴风雪让人难以睁开眼睛,队伍行进非常艰难。
  大家的衣服、裤子很快被打湿,都冷得瑟瑟发抖。随后原地休息,向导去探路和确定方向后再走。“于是我们站在雪地上静静等待,没有人说话,空气中弥漫着紧张气氛。”

暴风雪中两次迷路
  老向导是土生土长的峨边本地人,探路竟然迷路了,最后由武警鸣枪发信号才回来。
  有走了40多分钟,我们再次迷路,双脚双手冻僵了,大家开始轮流喝白酒御寒。
  “最后决定走一步险棋,让向导凭经验和感觉突围。”在陡峭的山崖上,向导用砍刀斩断丛林后,开凿了一串能放脚的小坑。下午6点,10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终于突出重围,回到了沟口的大本营。
  5月11日,探险科考队再次向第二条路线进军,5月12日,向导带着队伍爬上了挖黑罗豁的最高峰。但专家吴天昊拿出罗盘进行方位确定时,结果令大家瞠目结舌:罗盘在这里意外失灵,偏移了几十度!
24#
 壳子 发表于: 2014-9-12 06:24: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目击黑竹沟之险:罗盘失灵,向导迷路
  华西都市报记者2008年曾随科考队穿越“死亡之谷”黑竹沟
  黑竹沟被称为“中国百慕大”,与“魔鬼三角洲”、埃及的金字塔等一些神秘地带几乎处于同一纬度,它独有的绮丽风光和美丽传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驴友纷至沓来。
  2008年,华西都市报记者庞山岚曾随由地质、园林、植物等专家和武警、公安、医护人员等组成的探险科考队,徒步穿越黑竹沟,全程体验和见证了穿越途中的重重危机。这里摘录几段他当年写下的文字。

沟壑里云雾缭绕
  5月7日上午7点,黑竹沟里飘起毛毛细雨,探险队36人背上各自的行囊,拉开了徒步穿越黑竹沟的序幕。
  沟壑里云雾缭绕,能见度低。山路很窄,植被茂密,路面湿滑。1小时后,前路由于滑坡被阻断,两名向导冒着生命危险,在滑坡体上用镰刀刨出几个能放脚的小坑。随后,大家在向导的牵引下一个个爬过去。
  “我吸了一口气,紧紧抓住向导的手,脸朝里不敢看脚下的万丈深渊……一步、两步、三步……十一步,终于走过去了,那是我人生记忆中最艰难的十一步。”

走一步呼吸都困难
  海拔高度不断增加,山路愈加艰难,体力渐渐不支,每走一步都感觉呼吸困难,但必须要赶在天黑前赶到二号营地。
  傍晚7点,天色渐暗,山谷又飘起小雨,恐惧再次来袭,浑身充满凉意,双脚疼痛难忍,呼吸急促。大家在积雪冰封的地上滚摸,荆棘划伤手指鲜血直流。晚上9点,终于穿过杜鹃林抵达阴阳界。
  “我一下子瘫睡在冰冷的地上,双腿抽筋,疼得打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3#
 壳子 发表于: 2014-9-12 06:24:00|只看该作者
两轮百余人搜救:
  “9月3日是我向警方报的警。”失联驴友阿武的堂哥蔡先生说,兄弟俩平时联系得比较勤,但那几天阿武电话打不通。“我进他QQ空间一看,才知道他进了黑竹沟。”得知此行充满危险后,蔡先生立即在网上寻找阿武的行踪,最终在“黑竹沟贴吧”里看到招募帖。确认阿武是3名失联者之一后,蔡先生慌忙报警。
  接到报警后,峨边县随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成立搜救指挥部。9月6日,30余名搜救队员分成4组,沿4条线路进沟展开第一轮搜寻,但3天下来并无实质性进展。9月10日,县里再次组织60余人,分成3组展开第二轮搜救。为及时通报进展和处置应急情况,每个组都携带了海事卫星电话和随队医生。
  昨天中午12时许,第一组在搜寻至海拔约3400米的狐狸坪山下时,沿途发现了帐篷、水壶、压缩饼干包装袋、巧克力包装袋等物。“看起来很新鲜。”随队的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乐山支队队长王麒说,搜救人员拍下这些物品后传给小李辨认,“基本证实,就是3名失联驴友留下的。”

两失踪者亲人:
“没听说儿子有探险特长”

  听说发现遗弃物品后,在黑竹沟镇上的一间小旅店内,来自福建的蔡成和与来自山东的李春发有些激动。“9月5日上午就赶到这里,今天终于听到了进展。”阿武的父亲蔡成和说,阿武真名蔡金国,还有两个多月才满25岁,家中有一个3岁的大儿子、一个4个月的小儿子。
  阿武曾在黑龙江一家医院做后勤,小儿子出世前辞职回了福建老家照顾妻子。小儿子满月后不久,阿武便跑到成都,先骑游到了拉萨,不久又加入了这次黑竹沟探险。“他以前从没探过险。”在蔡成和的印象中,阿武虽然喜欢旅游,但去的都是成熟景区。
  与蔡成和一样,失联驴友伟哥的父亲李春发也“没听说儿子有探险的特长”。58岁的李春发是接到儿子同学通知后,于9月7日赶到黑竹沟镇的。33岁的伟哥真名叫李政伟,在当地一家企业打工,主要从事电脑维修和监控设备的销售安装,家里还有一个13岁的妹妹。
  伟哥也喜欢四处旅游,去过辽宁、河北等地,回来后总要给父亲讲沿途的新鲜事。这次出来旅游,他只给父亲说去峨眉山。
  3名失联者中,队长李静的家人尚未赶到峨边。“我们和他的母亲联系上了。”峨边县政府新闻办负责人说,但李静的母亲正生病住院来不了。文/图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
22#
 壳子 发表于: 2014-9-12 06:24:00|只看该作者
报警是否太晚?
警方:家属3日才正式报警

  小李记得,报警时间是8月26日。“最初计划探险8至15天,每个人带了10天左右的干粮。”小李解释说,和队友走散的前几天,他们并未有过多担心,“以为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走出来”。于是,想着干粮还够吃,暂时不会有太大危险,所以并没有报警。8月26日回到合肥后,3人依然联系不上,如果他们仍未出沟,此时应该没有粮食了。
  小李提供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当天他给黑竹沟派出所打了两次电话,第一次是上午9点44分,通话时长4分12秒,第二次是9点53分,通话时间是8分25秒。此后的8月31日下午4点43分,小李再次和派出所通话2分7秒,“接电话的人问得比较详细,3名队友的姓名、年龄、手机号和走失经过都问了。”
  但峨边县政府新闻办表示,警方接到报警的时间是9月3日。当地警方相关工作人员解释说,8月26日和31日确实接到小李电话,但小李当时只说有几个驴友电话打不通,希望警方帮忙联系一下。而在黑竹沟,电话不畅的情况常有,一般都要先与当事人家属核实,而驴友们又是在网上认识的,小李并不清楚3人的真实情况。直到9月3日,警方与家属取得联系后,家属才正式报警。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21#
 壳子 发表于: 2014-9-12 06:24:00|只看该作者

黑竹沟发现疑似失踪驴友水壶 重点搜寻狐狸坪

源自:华西都市报
丢弃的帐篷。
抽完的烟盒。
另外4名驴友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阿武、小李、伟哥、老吴。(小李供图)

  9月11日,是3名外地驴友在峨边县黑竹沟失联的第22天,也是第二轮搜救行动的第2天。中午12时许,在海拔约3400米的狐狸坪山下,第一组救援队发现了帐篷、水壶、压缩饼干包装袋等物品。经分析和辨认,这些物品极有可能与失踪3人有关。但遗憾的是,搜救人员并未发现他们的踪迹。

  按照原计划,第二轮搜救行动今天将进入尾声。但由于发现了疑似失联驴友的物品,指挥部决定调集第三组救援队,紧急赶往这一区域增援,两组队员一起重点搜救。同时,从外面派一组人员进沟,为这两组队员送去3天的物资,保证他们持续搜救能力延长至6天。

一同探险的小李:

走散后,我们曾等了半小时

  “最深度、最原始、最疯狂、最恐怖的探险,你敢去吗?”7月20日,湖南网友“埋骨人”在他建立的“宇宙禁区探险”QQ群发出公告,邀约群内网友报名参与黑竹沟探险。经过几轮讨论,来自安徽的小李、湖南的李静、山东的伟哥、福建的阿武、上海的老吴等5人报了名。由于李静是群主,大家选他为这次探险的队长。

  对于这次探险,网名为“二大爷”的小李昨天再次向华西都市报记者讲述了整个过程。8月15日,5人在成都集合,并于当晚抵达峨边县城入住。8月16日上午,5人租车前往黑竹沟。当天下午,他们从川南林业局611林场进沟,按预定线路向石门关方向前进。20日下午,在穿越一片箭竹林时,老吴和小李在前面开路,另外3人则在后面跟随。

  “走了大约半小时,发现他们没有跟上来。”小李和老吴等了半小时,也没有见到3名同伴的踪影。由于手机没有信号,两人只好顺着河谷往山下走。8月22日,小李和老吴走出了黑竹沟,但依然联系不上李静等3人。又过了几天,3人还是没有消息,小李便向黑竹沟派出所报了警。
20#
 染姐 发表于: 2014-9-11 22:24:00|只看该作者

四川黑竹沟3驴友失联21天 搜救队发现其物品

源自:四川新闻网
帐篷支架
压缩饼干袋
水壶
  四川新闻网成都9月11日消息(记者:杜玉全)今日下午,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峨边县宣传部和黑竹沟景区管委会及黑竹沟派出所等方面获悉,经过联合搜救队的搜索,今日中午,川南林业局所在的第一组搜救队员在峨边黑竹沟景区“狐狸坪”山下发现疑似失联驴友遗留的帐蓬、水壶、压缩饼干包装袋等物品。
  8月16日,5名外地驴友从各地抵达号称“中国百慕大”的乐山峨边黑竹沟,开始他们的徒步探险穿越活动。然而,期间5人走散,仅小李(安徽人)和老吴(上海人)2名驴友成功脱险,另外3名驴友(李晋、伟哥、阿武)则下落不明。在接到报警后,当地迅速成立了4支联合搜救队,分成4条线路进山搜寻。
  今日中午,搜索有了重大进展,川南林业局所在的第一组搜救队员在峨边黑竹沟景区“狐狸坪”山下发现疑似失联驴友遗留的帐蓬、水壶、压缩饼干包装袋等物品。经搜救指挥部初步确认,这些遗留物与3名失联驴友有一定关联,将对这些遗留物进一步确认。同时,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所有搜救队员将循着这些痕迹进一步加大搜寻力度。
  今日下午,四川新闻网记者将搜救现场发现的物品图片交给此前已脱险的小李鉴认。据小李称,救援队发现的物品正是当时李晋等失联队友的物品。
  (图片由搜救队队员王麒提供)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9#
 西蜀教师 发表于: 2014-9-11 18:27:01|只看该作者

四川搜救队发现疑似黑竹沟失联驴友遗留物品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9月11日电(记者:吴光于)记者从四川峨边黑竹沟失联驴友搜救指挥部获悉,11日12时许,黑竹沟失联驴友搜救队第一组在海拔3400米左右的狐狸坪山下,发现疑似失联驴友遗留的帐篷、水壶、压缩饼干包装袋等物品。
  经搜救指挥部初步确认,这些遗留物与3名失联驴友有一定关联,搜救指挥部将对这些遗留物进一步确认,并加大搜寻力度。
  8月16日,5位通过网络相约的“驴友”集体前往乐山市峨边县黑竹沟探险,后在景区里迷路。8月20日,其中2人与另外3名队友走散,后成功脱险,而另外3名驴友至今下落不明,目前已经失联21天。
18#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9-11 01:27:00|只看该作者

四川黑竹沟3名驴友失联20天 被称东方百慕大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9月10日新媒体专电 题:3名“驴友”四川黑竹沟失联20天 探险游咋成“冒险游”?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吴光于
  今年8月,5名通过QQ相约、之前素未谋面的“驴友”一起走进了具有“东方百慕大”之称的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黑竹沟。出发后,其中2人与其他3人走散后走出了黑竹沟,走散的3名队友至今踪迹全无,已经失联20天。
  屡屡发生的“驴友”失踪事件为逐年升温的自助探险游热频频敲响警钟。如何提高安全意识?如何做一个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旅行者?这些问题值得反思。

网络相约探险 3名“驴友”失联20天
  “最深度,最原始,最疯狂,最恐怖的探险,你敢去吗?深度探险8至15天!期待勇者报名!”7月20日,湖南网友“埋骨人”在他建立的“宇宙禁区探险”的QQ群中发出这样的一则公告。很快,这则“英雄帖”便得到4名网友的响应,他们分别来自安徽、山东、福建和上海。
  来自安徽、网名为“二大爷”的22岁网友小李告诉记者,看到这则公告后,觉得很有兴趣,很快就报了名。“这是我第一次去原始森林探险,应该是出于好奇心吧,其他人有没有经验不知道。”他在QQ上告诉记者。
  8月16日,5个年轻人从距离黑竹沟口约60公里远的611林场进入了黑竹沟,开始了“探险之旅”。作为群主和活动发起人的网友“埋骨人”,自然而然地成了这次活动的队长。
  8月16日晚上7点零7分,网友“埋骨人”在群里对网友们说完“回来再聊”后,便下了线。
  小李告诉记者,这次探险,他们的装备中没有GPS,也没有卫星电话。“队长说不用带,这次活动前我们谁都没有见过谁,队长经验比较足,据他说他去过不少地方。”
  小李说,队伍没走散前,大家相处得非常好。黑竹沟里风光秀美,山中雾气很大。20日下午,当他和同伴老吴在前开路,走了半个小时后,他们发现其他3名同伴没有跟上来。等待再三后,始终没有等来其他人,由于没有手机信号,也无法辨别其他人的方位,对这片原始森林心中没底的小李和老吴决定顺着河谷向山下走。在途中,他们遇到了另一支徒步队伍,两人便与队伍中想放弃探险、决定出山的人一起走了出来。
  22日,小李和老吴一起走出了黑竹沟。出沟后,他们多次拨打队友的电话。“宇宙禁区探险”群内的聊天记录显示,起初网友“埋骨人”的电话还能够接通,但无人接听,后来便再也无法拨通。
  “里面没有信号,也没电。”小李说,“我们觉得队长经验很丰富,不会有事,其他人又和队长在一起,没有往坏的方面想。”
  直到26日,当他意识到已经超过了原定行程的时间,队友们仍旧没有联系上,才意识到“他们可能出事了。”
  截至目前,网友“埋骨人”一行已经失联20天。

当地政府积极搜救“东方百慕大”曾多次发生人员失踪
  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夏松清告诉记者,当地公安机关于9月3日接到报警。6日凌晨,当地组织了4支搜救队伍兵分4路搜寻失联“驴友”,经过3天搜索后,至今还没有任何结果。
  夏松清说,目前峨边县已经成立了搜救行动领导小组,组织了公安、武警、消防、卫生的相关人员,准备开展第二轮搜救,当地还专门派出工作人员对赶来的失踪人员家属进行安抚照顾。
  据了解,黑竹沟面积575平方公里,目前面向游人开放的景区面积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的状态,沟内山高无路,沟壑纵横,气候变化莫测,特有的地磁现象往往导致指南针失灵。
  然而,夏松清表示,对于进入黑竹沟探险景区管委会有严格的规定。“景区在路口都设置了警示牌,不让游客擅自进入未开放地区。如果要进入未开放地区探险,必须向管委会申报备案,并聘请专业向导。”他说。
  但是,按照规定报备的人寥寥无几,夏松清表示,去年该县还出动上百人寻找两名在黑竹沟内失踪的山东“驴友”。

对人对己负责 旅游探险不可盲目跟风
  近年来,随着自助旅行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驴友”选择“不走寻常路”,以“另辟蹊径”为乐。近年来“驴友”失联事件屡见不鲜。有关专家和资深“老驴”表示,盲目地跟风会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置于危险的境地。
  截至记者发稿时,“宇宙禁区探险”群内,仍有网友提议要组织群内人员前往黑竹沟寻找失踪的群主。
  “当一只成熟的‘驴’,首先需要强健的体魄,二是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三是需要精良的装备保障。这群网友贸然进入黑竹沟,对自己对他人生命安全极不负责任,是在盲目冒险。”一名网友评价道。
  “人一旦进入纯自然的环境,要面临的不光是湖光山色的宁静浪漫,还有丛林法则的残酷。”有着“川大第一耍家”称号的资深“老驴”、四川大学体育工作委员会教师姚曦对记者说。
  “目前许多‘驴友’漠视相关法律、法规,擅自前往一些未向游人开放的地区,一旦出问题,需要调集大量的社会资源进行搜救,实际上是一种对人对己都不负责的行为。”他说。
  姚曦还表示,在户外探险活动中,对同伴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仅依靠互联网的联络就贸然相约,进行徒步探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7#
 天朝明志 发表于: 2014-9-10 15:47:00|只看该作者

四川黑竹沟失联驴友第二轮大规模集中搜救展开

源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9月10日电(记者:刘忠俊)记者10日从四川峨边失联驴友搜救指挥部获悉,为加快对3名黑竹沟失联驴友的搜救,指挥部展开了为期3天的第二轮集中搜寻,此次搜寻范围扩大到250平方公里。
  10日清晨7时许,由公安、林业警察、武警、消防、卫生、川南林业局等单位及民兵应急分队80余人组成的搜救队,分成3个组进山。一组沿611林场、神涛林、狐狸山、杜鹃含玉、野人谷返回611林场;二组从611林场、涡罗挖曲、罗索依达、神涛林、二号营、荣宏得至黑竹沟沟口;三组从黑竹沟沟口出发,经荣宏得、罗索依达、神涛林右侧、二号营地、三岔河、石门关至黑竹沟沟口;四组为搜救预备队,在黑竹沟沟口待命。“每个搜救组都配备了卫生人员以及卫星电话。
  “我与高勇、刘谋贵、张统军一行四人,携带了专业绳降、攀岩工具,购置液化气、饮用水、干粮等物资,已连夜抵达峨边611林场与森林公安一道,挺进深山,搜救失联驴友。”乐山山地救援支队队长王麒称,两天前,失联驴友阿武(实名蔡金国)的表哥蔡金刚曾向其求助过。
  “黑竹沟腹地是深山丛林,气候多变,蚊叮虫咬,野兽出没,搜救难度很大。”一名参与搜救的工作人员称,搜救人员携带的卫星电话都打不通,站在山顶上信号也很差,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区,搜救人员完全靠向导带路,有些地方连向导都不敢进入。
  “80人进山搜救,也给后勤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峨边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搜救指挥部设在黑竹沟镇政府。
  据悉,3名驴友失联后,峨边县公安、旅游等部门已在景区腹地的多个路口安放了警示牌并派专人值守,严禁游人擅闯景区、徒步探险。 ●
原文标题:四川黑竹沟失联驴友第二轮大规模集中搜救展开)
16#
 壳子 发表于: 2014-9-10 07:24:01|只看该作者

3名驴友在四川黑竹沟失联20天 路边发现衣物帐篷

源自: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9月9日消息,记者:9日从四川黑竹沟景区管委会了解到,经过多天的搜救工作,进入黑竹沟景区后失踪的3名驴友在失联19天后仍下落不明,但搜救人员在林区路边找到部分疑似失联驴友的衣物和帐篷等生活用品。
  8月中,5位驴友在网上相约于成都见面后,集体前往黑竹沟景区探险,后在景区里迷路。其中两人与队友走散后成功脱险,而另外3名驴友至今下落不明,已经失联19天。
  事发后,当地警方及景区已经派出4支搜救队进山搜寻。据景区管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介绍,搜救人员在公路边上发现了一些疑似是失联驴友的衣物和帐篷,推测是他们在体力透支后,为减轻负重就把随身携带的一些生活用品丢弃了。而发现这些物品的搜救人员将依据该线索进一步扩大搜救范围。
  据了解,这5名驴友进入的是景区禁止进入的未开发区域,离景区已开发的地区还有六十公里的距离。同时,他们未在景区进行相关备案登记,加上该地区属于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很难确定失踪驴友的行进方向,搜救难度极大。
  据参与了此前数天搜救工作的峨边县勒乌派出所副所长沙玛马力介绍,整个黑竹沟是575平方公里的原始峡谷林带,地形复杂,带的干粮都吃完了,只能暂时撤出。而由景区管委会派出的新搜救队伍将于9日晚到达,继续进行搜救工作。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20 16:02,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