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天气晴好|查看: 1963|回复: 29
[2019年

特朗普对马克龙“北约脑死亡”言论非常恼火

 [复制链接]
20#
 戏网 发表于: 2019-11-27 10:53:00|只看该作者

“茶杯论”怼“北约脑死亡”:默克尔和马克龙为何对掐?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茶杯论”怼“北约脑死亡”:默克尔和马克龙为何对掐?

  二人的争吵的原因,或许就出在欧盟这“两大支柱”谁长谁短的问题上。

资料图
  11月26日,英国《每日快报》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不久前”当面顶撞了法国总统马克龙。
  按照这篇报道的说法,默克尔对马克龙表示,“我理解你对于颠覆性政治的渴望,但我厌倦了收拾残局。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打碎的杯子粘在一起,好让我们可以坐下来一起喝茶”。
  实际上这已是近期围绕默克尔和马克龙“掐起来”谣言的最新版本。

耐人寻味的“辟谣”和“续谣”
  当地时间11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独家披露,称11月10日,马克龙和默克尔两人共同出席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活动,并在出席一次晚宴的场合激烈争吵。
  当时默克尔公开指出,对马克龙早先有关“北约脑死亡”的言论感到“心情不快”,并说出了前述“茶杯论”。
  25日,默克尔的发言人对此进行了辟谣,称“根据默克尔的记忆,两人在那天晚上的那次会面中,并未发生任何相互抱怨、愤怒和争吵的情况”。
  然而这个“辟谣”明显“话里有话”:默克尔的发言人并未否认两人在11月10日那天“同框”,甚至也未否认两人当场发生了分歧。
  按照发言人的原话,两位领导人“谈及德法两国经常采用不同的政治手段来应对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彼此一直在寻找解决方案的事实”。
  按照两国媒体和评论家的解读,这实际上等于含蓄承认“两人间的确发生了争吵,只是没说报纸上那几句话”。
  时隔一天,《每日快报》旧话重提,这等于在说“默克尔和马克龙不但在11月10日的确‘掐了起来’,而且千真万确就说了那些激动的话”。

资料图

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论”和默克尔的反唇相讥
  两人近期争执的焦点,是马克龙所谓的“北约脑死亡论”。
  11月7日,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马克龙表示北约已处于“脑死亡”状态。
  在冗长的采访中,马克龙称,欧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脆弱”,表示“不是危言耸听,只是希望大家保持清醒”。
  他罗列了所谓“欧洲所面临的三大风险”,即“欧洲自我错位,忘记自己是一个实体,而日益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市场”、“美国对欧洲的政策”、“中国力量的崛起令欧洲明显边缘化”。
  马克龙称,北约成立70年来,欧洲“取得了一个小小的地缘政治、历史和文明奇迹,一个没有霸权的政治方程式,和平得以实现,但今天一系列问题令我们置身于悬崖之边”,英国脱欧“令整个欧洲筋疲力尽”。
  他着重批评了特朗普不征求盟友意见,擅自从叙利亚撤军的做法,并质疑《大西洋条约》第五条(对北约任何成员国的攻击视作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是否“仍然有意义”。
  马克龙的言论不止于北约和美国,而是涉及欧洲一体化的深层问题。
  对此,默克尔的“回怼”迅速而及时。
  就在马克龙“脑死亡论”发表的同一天,她在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表示,即便北约盟国间遭遇一些问题,但“团结一致仍然必须”。
  她还直言不讳地将马克龙的“脑死亡论”称作“不合时宜的判断”。
  很显然,“茶杯论”不论是否原话如此,都是“脑死亡论”的“续集”。

到底在争什么?
  德国和法国向来号称欧盟两大支柱。曾几何时,他们也曾在政治上“秀恩爱”,对美国在北约“防务义务分摊”等问题上的霸道,两人都一度表现得义愤填膺,也都说过不少狠话。
  在欧洲一体化、欧洲自主防务和欧盟团结等问题上,他们也曾像一对“亲密战友”那样彼此呼应。
  这次是怎么了?欧盟两大支柱的领导人又是“脑死亡”又是“茶杯”的,到底在争什么?
  问题就出在这“两大支柱”上──都是支柱,谁长谁短?
  传统上,德法两国在“支柱问题”上,都是谁资深谁挑头,从戴高乐-阿登纳时代至今,几乎从未例外过。
  然而马克龙似乎就是这个例外:他在北约问题、欧洲一体化问题、欧洲自主防务问题、欧美关系问题、欧盟-俄罗斯关系问题、欧盟-中国关系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俨然一副“领头羊”做派。
  对此,在整个欧洲范围内都是“老资格”的默克尔当然不能容忍--她并非纯粹反对马克龙讲话的内容(事实上马克龙的许多抱怨和主张她都说过),而是反对后者这副“欧洲代言人”的“不合时宜的姿态”。
  从“茶杯论”和近期各种传闻可知,这种对“欧盟杆位”的争夺,以及由此产生的德法领导人间的龃龉,非但未因时间流逝而逐渐淡化,反倒有深化、扩大化的势头。
  不论是默克尔或是马克龙,如今都在国内政坛遭遇重重困局,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在洲际、国际重大话题上示弱--尤其“欧洲代言人”这种高度敏感的话题更是如此。
  可以预见,类似“茶杯论”的花边新闻,未来还会隔三差五地传出。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狄宣亚 校对:危卓
19#
 处女座男 发表于: 2019-11-26 10:37:00|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马克龙称北约脑死亡后 默克尔当面对马克龙发飙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马克龙称北约脑死亡后,默克尔当面对马克龙发飙

  [文/观察者网 徐蕾]
  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论”近来引起不少争论,德国总理默克尔就是质疑者之一。
  11月10日晚,德国举行纪念柏林墙倒塌30周年庆祝活动晚宴。《纽约时报》11月23日的报道,描述了晚宴上默克尔见到马克龙的场景。
  报道称,默克尔对着马克龙“一反常态地发火”(uncharacteristically furious),她说:“我理解你对于破坏性政治的偏好,可是我厌倦了一次又一次收拾你打破的瓷器碎片,把它们粘合起来,以便下次再跟你坐在一起喝茶。“
  在当面受到默克尔指责后,马克龙为自己辩解称,鉴于北约目前的状况,特别是美国和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所作所为,他不可能若无其事地在12月初前往伦敦参加北约会议,他说,“我不能坐在那里,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这段话的背景就是《经济学人》6日刊登的马克龙采访,这位法国总统对记者直言不讳,表示美国正在“背弃我们”,“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北约的脑死亡”。他警告欧洲正站在“悬崖边上”,首先需要做的是,要从战略上把自己视为地缘政治大国;否则,欧洲将“不再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采访刊登的第二天(7日),默克尔就已经提出异议,她认为马克龙的“激烈言语”没有必要,“这不是我的观点。。。。……我认为,即使我们面临问题,即使我们需要更多协调和理解,这样一通狠批没有必要”。
  不过,德国《世界报》消息称,德国政府发言人赛贝特(Steffen Seibert)25日否认默克尔曾与马克龙因北约问题产生激烈争执:“在总理有关那天晚上所发生事情的记忆中,没有抱怨,没有愤怒。也没有争吵,两位领导人当天讨论了长期存在于德法两国的不同政治见解,以便共同面对问题和挑战,以及我们始终在共寻解决方案的事宜。”

2018年7月11日,北约峰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IC Photo
  此外,马克龙与默克尔的分歧不止于北约。10月,马克龙还否决了北马其顿加入欧盟的谈判,是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中的唯一一位。
  《纽约时报》分析称,默克尔与马克龙10日晚宴上的对话凸显了法德关系的紧张,也显示出即将于伦敦举行的北约会议的紧张气氛。这次会议已经从峰会降级为各国领导人庆祝北约成立70周年的聚会。
  德国国际安全事务研究所安全分析师克劳迪娅·梅杰(Claudia Major)表示:“我很久没有看到法德关系处于如此低点了。我很少看到这样的怨恨和误解。”
  她说,马克龙是一位雄心勃勃的法国总统,他急于提出长期的战略建议,但他对默克尔的实用主义、停滞的德国及其分裂联盟越发不耐烦。在德国,左倾的社会民主党阻止他的欧洲军事和安全建议,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阻止他建议的更多经济一体化、更高的支出和欧元区改革。
  一名法国高级官员说,马克龙误读了默克尔,他以为她在最后一个任期内会像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接受欧元那样,为欧洲创造一项历史遗产。但默克尔的谨慎,几乎让马克龙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梅杰说,这是对默克尔的误解,她“没有远大的愿景,非常务实,10年后也不会改变。”
  另外,热衷于“退群”,日常对北约不满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给本就矛盾升级的北约带来了更加不稳定的因素。报道称,法国有官员提出需要制定一个新的战略,毕竟目前的战略还是2010年制定的,已经严重过时。但是,大多数国家更想等到明年,看特朗普是否连任后再做决定。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8#
 爱车达人 发表于: 2019-11-21 10:55:27|只看该作者

马克龙刚说北约脑死亡 德外长就表示需要鲜活细胞

源自:观察者网
原文标题:马克龙刚说北约脑死亡,德国外长就表示需要鲜活细胞

  [编译/观察者网 李焕宇]
  本月初,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论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美、欧各方纷纷反驳,但也有不少欧洲高管私下对此表示赞同,而即将召开的北约峰会更是被美媒戏称为“葬礼”。
  重重阴霾之下,德国外长马斯呼吁注入“政治上的鲜活细胞”以从概念和政治上进一步拓展北约。英国《金融时报》认为,马斯的这番话,似乎是间接承认了马克龙做出的“脑死亡”诊断。

德国外长海科·马斯 @视觉中国
  据德新社11月20日报道,本周,下月北约峰会前的部长级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可这场会议的气氛并不轻松,从美国撤兵叙利亚到土耳其出兵,再加上马克龙的“脑死亡”论和特朗普从未放松过的增加军费论调,德国外长马斯称,北约在最近几个月经历了多场“压力测试”,他们希望成员们能对北约恢复信心,为北约的未来制定一个共同愿景。
  有鉴于此,他表示,过去70年里北约就相当于是欧洲的“人寿保险”(Lebensversicherung),为了让北约继续发挥“寿险”的作用,北约需要做出调整,欧洲国家必须在安全和国防政策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他认为,欧洲盟国需要为北约注入“政治上的鲜活细胞(politische Frischzellen)”,进一步拓展北约的概念和政治功能。还提议成立一个由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领导的专家小组,就北约面临的“核心政治和跨大西洋问题”展开讨论。
  据“德国之声”报道,马斯自信自己的建议“击中了要害”,北约内部已经就此展开讨论,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盟国也支持这项计划。
  而在《金融时报》看来,他计划的主旨是防止北约过于狭隘地专注于国防,并加强联盟的政治功能。而这就相当于间接承认了马克龙的北约“脑死亡”论,因为缺乏战略上的协调正是马克龙的论点之一,只是马斯在语气上要缓和一些。
  实际上,在马克龙的论点引爆舆论后,德国当时做出的反应也确实没有否认这一点。总理默克尔的回应是:“这不是我的观点。。。。……我认为,即使我们面临问题,即使我们需要更多协调和理解,这样一通狠批没有必要”。

马克龙提出北约“脑死亡”论
  如今,德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金融时报》援引总部设在伦敦的欧洲改革中心国防与安全专家索菲亚·贝施(Sophia Besch)的观点称,马斯的计划似乎很严肃,但一个专家小组并不能解决北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信誉危机、防务费分摊、缺乏共同威胁以及内部成员间的分歧。。。。。。。
  她说,比如各国在国防支出的分歧上面,北约盟国关心的是德国能否在2024年把国防支出提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但一个专家小组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一名研究员就表示,这是个典型的德国式建议──成立一个工作小组,然后发一份报告,聚焦于过程而非实质。
  12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到访英国出席北约峰会。白宫已经在本月15日的声明中表示,届时特朗普将继续要求欧洲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而在今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测算,德国要到2031年才能达到2%的军费占GDP比重目标。
17#
 蓝色的冰 发表于: 2019-11-21 04:03:33|只看该作者

北约真的在走向脑死亡吗?媒体:依然不可小觑

源自:中国青年报
原文标题:北约真的在走向死亡吗

  10月2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表示:“北约正在脑死亡。”11月7日,报道一经刊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美国、德国、加拿大、波兰等国和北约、欧盟等组织的高官纷纷发声力挺北约。
  不可否认,北约的确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个军事联盟是否成立,决定因素是其所面对的威胁是否存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于1949年8月,对手是华沙条约组织。然而,从1991年4月1日起,华沙条约被正式废除,北约的对手和北约盟国的威胁已不复存在。
  美国政府的单边主义和无视盟国利益、安全等因素也使北约内部出现了裂痕。特朗普上任以来,向包括北约盟国在内的贸易伙伴挥舞关税大棒,主要北约盟国和欧洲大国如德国、法国等都未能幸免。对此,相关盟国纷纷进行贸易反击。特朗普还催逼北约盟国将防务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2%以上,甚至要求达到4%的水平。对于特朗普要“从欧洲撤军”的威胁,欧洲国家的回应是“别忘了带走你的核武器”。
  美国执意退出《中导条约》,使得欧洲成为美俄军事博弈的潜在受害者。因为如果俄罗斯大量研发和部署中短程导 弹,欧洲国家势必成为美俄军事对峙的前沿。俄罗斯总统普京非常高明地宣布不会部署针对欧洲的中短程导 弹,成功减轻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警觉和敌意,这也使得美国的任性“退约”显得自私和无视欧洲国家安全。
  但是,要说北约正在“脑死亡”,还需要冷静观察。北约组织的主题框架、组织结构完好无损,日常运作也很正常。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由成员国外长组成,必要时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和政府首脑也可与会。北约理事会下设的常务机构有北约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现任为廷斯·斯托尔滕贝格,曾任挪威首相。北约盟军最高司令一般由美国欧洲司令部司令兼任,以体现美国在北约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当前,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改变。
  冷战结束后,北约不仅没有像对手华约那样解散,反而逆势扩张。可以说,北约内部的凝聚力依然强劲。马克龙关于“北约正在脑死亡”的言论一出,立即引发美国和其他北约盟国的强烈批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北约仍是欧洲安全的基石,任何试图让欧洲与美国脱钩的尝试,都将伤害欧洲自身。”
  可以判断,北约不会在短时间内消亡,不仅因为它们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更是因为美国、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地缘政治争夺依然存在,变化不过是博弈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博弈也有合作等新的特征而已。
  俄罗斯与美国和北约之间的军事博弈并没有停止。北约频繁举行针对俄罗斯的军事演习,俄罗斯也针锋相对,强化欧洲方向军事部署、展示先进武器装备,双方的战略博弈和军事对峙不断升级。
  据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透露,美军计划2020年春季在欧洲地区举行大规模演习,并计划在北约框架内进行25年来向欧洲大陆进行最大规模的兵力投送。此次军演代号为“捍卫者-2020”,参演兵力包括来自19个北约国家的3.7万名官兵,演习主要目的是提高北约国家军队的战备水平,有效威慑潜在作战对手。这个作战对手是谁不言而喻。
  马克龙提出“北约正在脑死亡”论断是有具体针对性的,直接原因就是特朗普背叛叙利亚库尔德盟友的决定和行为。特朗普在今年10月突然宣布从叙利亚东北部撤军,为土耳其军队入侵叙利亚打击库尔德武装“开绿灯”,被广泛认为是背弃盟友的可耻举动。马克龙所要表达的,包含着对美国种种不顾盟友利益做法的不满,也有增加法国在北约内部发言权的考虑。总的来说,欧洲国家单独面对威胁,远不及集体防御机制来得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北约存在的意义已经超出传统防御范围。北约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美国和欧洲国家的集体安全,目的是防御性的。但随着冷战结束、两极世界终结,北约的强敌消失了。1990年,北约盟国采取集体行动组成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是北约首次防区外作战,也使得北约的集体防御功能转变成防区外的进攻作战。此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也是如此,这使得北约的功能早已超出原有界定。基于美国的全球霸权需要,打造针对伊朗的海湾“护航联盟”这一“海湾版北约”,以及试图打造实行“印太战略”、针对中国的“印太版北约”的努力,正在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冒险的新动向。
  总的来说,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矛盾是浅层次和具体的,共同利益是深层次和整体的。那种认为美欧即将分手、北约即将离散的看法,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北约作为一个军事集团,其未来发展依然不可小觑,对此,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吴敏文

@ 联系方式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6#
 雅鲁藏布江 发表于: 2019-11-18 08:36:57|只看该作者

马克龙称北约正在"脑死亡" 欧盟外交官:分析正确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马克龙称北约正经历“脑死亡”,外媒爆料:获欧盟外交官私下支持

  [⊙ 温家越]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句“北约正经历脑死亡”的警告,虽在公开场合受到北约盟友的批评,但外媒17日爆料,不少欧盟外交官私下却对马克龙这一言论表示支持。

  俄卫星社援引美国“政客”新闻网报道称,许多欧洲官员和外交官私下里表示,马克龙对北约的不满大体上是正确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欧外交官说:“(马克龙)分析相当正确。(不过)措辞显然不对。”
  “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7日刊登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访,他警告欧洲国家,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显然“抛弃了我们”,站在“悬崖边上”的欧洲需要思考自己的战略问题,否则将“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对于马克龙这一发言,北约秘书长廷斯斯托尔滕贝格、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外长马斯等人都表示不认同。
  斯托尔滕贝格称北约依然牢固,“任何疏远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做法不仅有削弱跨大西洋纽带的风险,且可能分裂欧洲”,“欧洲团结不能代替大西洋两岸间的团结”。默克尔同样显现对北约的支持,说这一持续70年的军事联盟“不可或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符合我们的利益”。马斯则直接警告法国,不要破坏北约,有分析认为,这是柏林方面迄今为止对马克龙批评北约相关言论作出的最强烈回应。
15#
 豌豆人 发表于: 2019-11-12 13:55:23|只看该作者

马克龙发表脑死亡论后 北约峰会前将与特朗普会晤

源自:澎湃新闻
原文标题:马克龙总统发表“脑死亡”论后:北约峰会前将与特朗普会晤

马克龙与特朗普。视觉中国 资料
  法国总统马克龙11日表示,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通话,两人还约定在12月北约峰会前会面。
  马克龙11日在推特上写道:“今天晚上与特朗普总统进行了很棒的通话,谈了叙利亚、伊朗、北约问题。我们对许多问题看法一致,还将在伦敦北约峰会前会面。”
  今年的北约峰会将于12月3日至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
  此前,马克龙11月7日在接受《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称,由于欧美缺乏协调,以及土耳其在叙利亚的侵略行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处于“脑死亡”状态,同时警告欧洲国家不能再依赖美国来保护其盟友。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4#
 存在就合理 发表于: 2019-11-11 19:13:30|只看该作者

两国撕破脸一国敲锣边 "脑死亡"的北约又吵起来了

源自:北京日报
原文标题:两国撕破脸,一国敲锣边!“脑死亡”的北约又吵起来了

  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称北约正经历“脑死亡”,遭到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外长马斯的强烈驳斥,马斯甚至警告马克龙不要破坏北约。
  然而,美国不仅不买账,还提醒说:德国等盟国一直以来没交够防卫费,这很不正确。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即将迎来北约峰会,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计划会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继续讨论增加“保护费”一事。

力挺北约,美国不领情
  “北约走向破裂,是因为德国等国家没有支付公平份额的防卫费”。10日,白宫国安顾问奥布莱恩表示,德国等盟友没交够保护费,强烈损害了北约,甚至比土耳其进攻叙利亚造成的伤害更严重。
  奥布莱恩补充说,美国和北约8个盟国的纳税人将GDP中2%的资金用于支付防卫费,美国的支出甚至超过4%,但包括德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长期以来并未承担应有的份额。
  “让美国纳税人付钱,来保护这些根本都不想保护自己的国家,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奥布莱恩强调。

白宫国安顾问奥布莱恩
  知事注意到,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外长马斯近日接连力挺北约,甚至不惜与法国撕破脸。
  “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警告欧洲国家,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显然“抛弃了我们”,站在“悬崖边上”的欧洲需要思考自己的战略问题,否则将“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对此,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外长马斯先后对马克龙作出强烈批评。
  默克尔表示,北约是德国国防的中流砥柱,现在越来越清楚的是,欧洲人,北约里的欧盟国家,需要在未来承担更多的责任。
  马斯随后在德国《明镜》周刊发表文章写道,“削弱北约是个错误。没有美国,无论是德国或欧洲都没有办法有效地保护自己。”

保护费高,德国不想交
  “美国正在为保护欧洲买单,而在贸易上损失数十亿美元。”在保护费问题上,特朗普对北约盟友的不满由来已久。
  特朗普上台后,要求欧洲盟友年军费开支必须达到GDP的2%,并多次点名批评德国“亏欠北约巨额费用”。
  去年7月的一次演讲中,特朗普点名批评德国:“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国家,但是却仅仅掏出了1%,只有1%!”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尽管德国在口头上力挺北约,但在增加军费时还是十分谨慎。
  德国已连续五年增加国防预算,不过也仅占GDP的1.36%。
  默克尔7日表示,德国已大幅增加国防预算。但她坦言,到2024年德国的国防预算只能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到2031年才能达到北约确定的2%目标。

北约分裂,罪魁祸首是谁?
  今年是北约成立70周年,在4月的北约“生日会”上,原本应是北约29国领导人在华盛顿聚首,隆重庆祝一番,最后却降格为外长级会议,舆论指出,这是为了避免特朗普在会上攻击盟友。
  知事注意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与北约格格不入。
  他在竞选期间就表示“北约已经过时了”。上台之后的历次北约峰会中,他都指责欧洲对军费投入不足,总是搭美国防务的“便车”。

  最近,北约再掀批美热潮,原因是美国不与盟友商议,单方面决定从叙利亚撤军。盟友们认为,特朗普仅视他们为“商业对象”。
  下月即将在伦敦举行北约峰会,特朗普最关心的议题仍然是能不能收齐“保护费”。
  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计划在14日会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继续讨论增加防卫费一事,保障金额分摊“更公平”。
  “北约最大的问题是特朗普总统。”美国两位前驻北约大使伯恩斯和鲁特此前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称,北约走过70年,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联盟,但是这一组织正面临其历史上最大的挑战──缺乏一个强大的、有原则的美国领导人。
13#
 楼下的素白痴 发表于: 2019-11-11 17:36:55|只看该作者

波兰总理批马克龙关于北约“脑死亡”言论:不负责

源自:中国新闻网
原文标题:波兰总理批马克龙关于北约“脑死亡”言论:不负责任

  中新网11月11日消息,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日前称北约“脑死亡”,并对北约集体防御的承诺表示怀疑。对此,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指责马克龙不负责任。
  据报道,马克龙此前采访时说:“北约完全丧失了内部协调性,可以说是‘脑死亡’。”莫拉维茨基对此表示,马克龙对成员间是否可以彼此保护产生怀疑,这是“危险的”。
  莫拉维茨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为,马克龙对北约集体防御的怀疑,可能使北约成员认为,法国可能会在遵守方面产生问题。我希望,我们仍然可以寄希望于法国履行义务。”
  他还指出,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没有履行其对北约的义务,仅将不到2%的GDP用于防务。莫拉维茨基认为,这表明“许多欧洲盟国缺乏相互性”。莫拉维茨基认为,一些欧盟成员国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支持,也表现出欧洲国家凝聚力的不足。
  报道称,“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由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全资子公司Nord Stream 2 AG公司承建。“北溪2号”项目总造价95亿欧元,由俄气出资50%,即47.5亿欧元,法国ENGIE集团、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 Group)、荷兰皇家壳牌、德国Uniper公司和德国Wintershall公司各提供9.5亿欧元,即项目造价的10%的融资。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12#
 淡泊 发表于: 2019-11-11 08:16:55|只看该作者

马克龙称北约正经历“脑死亡” 德国外长警告

源自:环球网
原文标题:马克龙说北约正经历“脑死亡”,德外长警告法国不要破坏北约

  [⊙ 侯佳欣]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当地时间11月10日警告法国,不要破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路透社称,这是柏林方面迄今为止对马克龙批评北约相关言论作出的最强烈回应。马克龙日前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时称,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

(德国外长海科·马斯。图源:路透社)
  针对马克龙的言论,马斯在德国《明镜》周刊发表专栏文章写道:“如果我们削弱了北约,这可能是个错误。没有美国,无论是德国或欧洲都没有办法有效地保护自己。”

  不过,对于马克龙加强欧洲防御能力的呼吁,马斯表示支持。他在文章中写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与法国一起努力,建设一个在安全政策上更加紧密合作的欧洲的原因。”
  报道称,马斯再次呼吁建立一个欧洲安全理事会,英国也应该成为其中一员,尽管英国已经计划退出欧盟。马斯称,他正在与法国外长让-伊夫·勒德里昂开展密切合作,德国将在2020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提出这个理事会的框架。
  关于马克龙关于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的发言,除德国外长马斯之外,北约秘书长廷斯·斯托尔滕贝格、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人也不认同马克龙的观点。
  斯托尔滕贝格称北约依然牢固,“任何疏远欧洲与美国关系的做法不仅有削弱跨大西洋纽带的风险,且可能分裂欧洲”,“欧洲团结不能代替大西洋两岸间的团结”。默克尔同样显现对北约的支持,说这一持续70年的军事联盟“不可或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符合我们的利益”。
  “北约正在经历‘脑死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7日刊登对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专访,他警告欧洲国家,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显然“抛弃了我们”,站在“悬崖边上”的欧洲需要思考自己的战略问题,否则将“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11#
 starrain 发表于: 2019-11-10 23:16:31|只看该作者

马克龙突发惊人之语 北约真的“脑死亡”了吗?

源自:新京报
原文标题:北约真的“脑死亡”了吗

  在可见的未来,欧洲和北约之间以及大西洋两岸仍将保持“受不了、离不开、吵不停”的纠结联系。

北约总部。图/视觉中国
  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采访,在谈及北约问题时,抛出“北约已是脑死亡状态”的言论,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以及大西洋两岸的激烈批评。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访德期间仍强调北约的重要性,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是激烈驳斥这一说法“不负责任”。

北约“脑死亡”背后的美欧离心
  一向秉持自由主义和亲欧人设的马克龙突发惊人之语,不禁令人联想起特朗普上台之初的“北约过时论”。但马克龙在言辞激烈背后,却反映出欧洲人在激烈变化的外部环境下,谋求改变战略观念、调整大国关系,将自身打造为“全球一极”的迫切愿望。
  北约自二战以来即是美欧关系的安全基石,也是全球唯一的超大型军事同盟组织,在欧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军事硬实力毋庸置疑。马克龙的“脑死亡论”也并没有怀疑北约的肌肉硬度,话中之音却是在询问北约的精神和灵魂尚在何处。
  从目标来看,北约自冷战结束后就迷失于自身定位,从“无敌的寂寞”转变成西方阵营东扩的保护伞。此举打碎了俄罗斯与欧美之间的天平和互信,最终造就了俄罗斯与西方的冲突烈火与关系坚冰。在此期间,北约又打着反恐和“民主改造”的旗号,放任中东地区的混乱局面,令动荡和恐怖主义回流欧洲。
  而在精神层面,北约利矛坚盾背后的“欧美同心”理念和价值观情怀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朗普政府相继抛出的“北约过时论”“军费责任论”以及“天然气资敌论”,其背后反映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外政策中,国家利益至上和单边主义两大基因的膨胀,并将“维护自由世界”和“坚定支持欧洲”的细胞吞噬殆尽。欧洲自身的团结、稳定乃至安全,被前所未有地边缘化。
  北约内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离心与失序。
  正是这些颠覆性姿态,极大动摇了欧洲对美国的信赖与认同,也令马克龙不禁发出“集体防御条款还能否顶天立地”的无奈之问。

欧洲当前难实现防务独立
  因此,马克龙此番言论在震动大西洋两岸战略界的背后,也反映了法国与欧盟进一步坚定了不能“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的信念,并努力寻求动荡世界中安身立命之根的迫切愿望。
  马克龙自己也手捧“戴高乐主义”衣钵,自认重现欧盟的独立、强大与团结责无旁贷。欧盟也逐渐认清这一现实,开始向着自强方向不断努力。
  在顶层设计上,打造欧洲共同防务计划──“永久结构性合作”(PESCO)的政治意愿争不断强化。相关合作项目也在逐步落地,在更大层面上的“战略自主”受到战略界和政治家们更广泛认同。
  在运筹大国关系上,欧洲不甘于做俄西对抗的前沿阵地和马前卒,迫切希望与俄罗斯构建新的双边关系和欧洲安全架构,摆脱相互消耗、对抗双输的死局。同时,在经济、军事、科技领域,谋求建构鼎力于世界一极的实力,在大国互动间增强主导自己命运的力量。
  正如马克龙采访中高呼,若不调整对俄关系并取得“战略自主”,欧盟将“前途暗淡”。
  但是,马克龙和欧盟的种种规划虽然愿景美好,但在现实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从欧盟内部来看,PESCO从零开始构建军事一体化和军备联合自主开发保障,必然是久久为功的长征,短期内将欧盟各国资源整合出高效强大的军事力量几不可能。同时,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在安全上更加相信美国,对欧洲防务框架无心投入。
  而在外部层面看,美国从自身利益出发,既不会坐视欧洲真正自主,而战后长期以来在经济、政治、安全上的共性和相互依赖也使欧洲的“独立之路”必然会碰到“玻璃墙”;而欧俄间的地缘政治矛盾及意识形态偏见,也使得双方改善关系的互信基础严重缺失。
  在可见的未来,欧洲和北约之间以及大西洋两岸仍将保持“受不了、离不开、吵不停”的纠结联系。
⊙董一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6 07:19,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9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