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板块主题的 前一篇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开启左侧
 楼主: 大卫|查看: 4221|回复: 20
[名人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怀念安思远

 [复制链接]
11#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27 09:31:01|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刷新4项世界拍卖纪录

源自:上海金融报
  纽约佳士得2015春季亚洲艺术周“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日前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落槌。据悉,在激烈竞投之后,有57件拍品被买家拿下,成交额为6110.75万美元,成交率达100%,并刷新了4项世界拍卖纪录。中国买家刘益谦以486.9万美元,竞得了“西藏铜瑜伽士坐像”。
  据了解,此次拍卖夜场被安排在佳士得的大厅内,500多个座位全部坐满。本场拍卖以安思远心爱的“小熊”打头阵,这件“西汉鎏金铜熊形摆件”只有7.6厘米高,估价仅20万至30万美元,但最终以240万美元落槌。
  在此次拍卖中,备受关注的拍品无疑是刘益谦所中意的“西藏铜瑜伽士坐像”。据悉,刘益谦在预展时看过这件作品,还曾以类似该坐像的姿势拍了一张照片,以示对这件拍品的喜爱。最终,这件“西藏铜瑜伽士坐像”以486.9万美元被他收入囊中。
  据了解,整场拍卖夜场还创造了4个世界拍卖纪录,即“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以968.5万美元成交,创了黄花梨家具拍卖纪录;“西藏铜瑜伽士坐像”创了西藏雕塑拍卖纪录;“尼泊尔十三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以822.9万美元成交,创了尼泊尔雕塑拍卖纪录;“印度朱罗王朝九世纪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以285.3万美元成交,创了印度青铜器拍卖纪录。
  (仁则)
10#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25 14:31:01|只看该作者
▲温馨提示:图片的宽度最好1800 像素,目前最佳显示是 900 像素,请勿小于 900 像素▲

安思远私藏大热 中国买家被过度依赖


  西汉鎏金铜坐熊摆件

  宋/金木雕彩绘菩萨坐像
  朱洁树 陆斯嘉
  犹太古董商人安思远近期成为艺术市场的热门,原因当然在于纽约佳士得2015春季亚洲艺术周“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其中重要艺术品拍卖3月21日在纽约落下帷幕(网上拍卖还将延续到3月27日)。
  安思远六场重要收藏拍卖成交超过1.3166亿美元。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安思远收藏的拍卖中,中国买家被过度依赖,而这并不表明艺术品市场走出调整。
  2014年8月3日辞世的安思远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独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3月17日晚间举行的首场拍卖总共呈现57件安思远珍藏,包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工艺精品,以及中国与日本工艺精品。当晚的拍卖被安排在佳士得纽约洛克菲勒中心最大的厅内举行,500个座位座无虚席,其中来自中国的收藏家更是表现活跃。
  经过2个多小时的竞投,57件拍品总共取得6110.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1亿元)的成绩,成交率100%,并刷新了四项世界拍卖纪录。在此后的另两个日场也取得3914万美元和819万美元的拍卖成绩。
  一位鉴藏家在观摩了拍卖现场后表示,这届亚洲艺术周是历届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有相当多的是在拍场从未见过的生面孔。几大拍行无论预展及拍卖现场都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这是近几年来不多见的。亚洲艺术周因为安思远的专场而异常火爆,应该说名人效应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由安思远带动的本届纽约亚洲艺术周虽然迎来了历史性成绩,但在一些精明的古董商看来,目前“可买到的东西已经少了很多。因为货源紧缺,一些艺术品的价格也被估高”。此外,中国买家也在成为这个市场的主要购买力量,从公布的三个专场数据看来,虽然有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人参与竞标,但真正买到手的以华人居多。前十位拍品中亚洲买家差不多占八成。在纽约亚洲艺术周主席康诺弗看来:“大量的艺术精品迅速流往中国这似乎是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近来都过于依赖中国客人了!”
  安思远拍卖专场中,“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以850万美元落槌,成交价968.5万美元,超最低估价12倍,被场中一位中国藏家竞得,该价格也刷新了黄花梨家具同类品种的世界拍卖纪录。“尼泊尔十三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以720万美元落槌,成交价822.9万美元,超最低估价4倍,被一位亚洲商人收于囊中,该价格同样刷新了尼泊尔雕塑的世界拍卖纪录。
  “西藏十一/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以420万美元落槌,成交价486.9万美元,超最低估价近5倍,由蔡金青委托竞得,据传买家为刘益谦,486.9万美元也是西藏雕塑的最高纪录。另外一件“印度朱罗王朝九世纪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以285.3万美元被欧美的私人藏家收入囊中,成交价同样刷新了印度青铜器的拍卖纪录。
  安思远曾经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收藏名言:“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它。”这句有关收藏的金玉良言,无疑为此次专场拍卖打出了绝佳广告,而“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如此广受欢迎,一方面和日渐复苏的市场气氛有关,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附加因素。
  例如,首场拍卖第一件拍品“西汉鎏金铜坐熊摆件”估价仅为20万到30万美元,最终被英国收藏家艾斯肯拉尼以285.3万美元的超高价格收入囊中,成交价超最低估价12倍。现场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这件藏品最终落入国际顶级收藏家艾斯肯拉尼之手,或许是一个最完美的结局,老一代的传奇藏家完美谢幕,而当今世界古董商中的No.1接过他的接力棒,这样的传承已和价格没有关系,这段传奇的延续本身或许就是无价的。
  最后一件拍品“宋/金木雕彩绘菩萨坐像”曾经长期安放在安思远的客厅里,也是本场拍卖的焦点之一。然而,在拍卖当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其“手臂”突然断落,全场陷入尴尬之中,主持的拍卖师急中生智,说道:“bidding(成交)!”会场爆发出笑声,随后气氛重新热烈起来。工作人员随即将佛手安了回去。这一小小的意外并未影响藏品拍卖,最终,这件坐像以140万美元收槌。而手臂掉落的场面也被业内人士广为传播。
  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艺术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从技术上说,佛手掉落对于此件藏品的价值或许没有影响,但如果小小插曲影响到了它最终的成交价,那么应该恭喜这位买家,毕竟类似的宋代木雕菩萨留存至今的实在太过稀少。它将作为安思远夜场的最后一件拍品载入史册,而若干年后,这段小小的插曲或许将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成为这件藏品的附加值所在。”
  众所周知,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12年起就开始进入调整期,至今未能走出阴影。纽约亚洲艺术周的火爆不禁让人发问:艺术周以及安思远藏品成功的拍卖是否能够带动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走出阴霾?观点有些不一致。大陆的藏家周先生就非常看好未来市场:“如果你研究一下近几十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史,每当遇到难关的时候,推出一位顶级藏家的顶级精品都有助于拉动市场。而且从今年的整体情况看,我认为会往好的方向走。”但是大部分业内人士没有那么乐观,尤其来自大陆的藏家。他们认同海外拍卖好过大陆的事实,也相信安思远效应可能对中国市场带来一些利好。但他们仍然认为,安思远个人的魅力强化了“名人收藏过的东西一定贵”的艺术市场铁律。大部分人认为,利好的影响微乎其微,他们预计大陆艺术市场的调整期还要持续到2016年。
源自: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9#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21 10:31:02|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拍卖会:大陆藏家刷新2纪录


  刘益谦与标得的“西藏铜瑜伽士坐像”合影。(取自《京华时报》,小小供图)
  记者李侑珊/综合报导
  素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的美国收藏家和古董商安思远,2014年8月辞世,他生前拥有的珍藏17日晚间在纽约拍卖。有“任性哥”之称的大陆知名藏 家刘益谦亲自赴拍卖会场抢标,最后以约1.5亿新台币拿下西藏铜瑜伽士坐像,刷新西藏雕塑的世界拍卖金额纪录。另有一位大陆藏家也以天价买下明朝黄花朵圈 椅,同样刷新同类藏品的拍卖新纪录。
  据澎湃新闻报导,此次拍卖会共创下4项世界拍卖纪录,除了西藏铜瑜伽士坐像以486.9万美元成交 外,1套4张的明朝黄花朵圈椅也被一位大陆藏家以850万美元(约2.67亿新台币)得标,此价格不只超出最低估价的12倍,也刷新同类藏品的拍卖纪录;此外,尼泊尔鎏金铜观音像则以822.9万美元成交,约2.59亿新台币,刷新尼泊尔雕塑的拍卖纪录;印度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以285.3万美元(约 8900万新台币)被欧美藏家收入囊中,成交价刷新印度青铜器的拍卖纪录。
  安思远是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泰斗,眼光精准,此次拍卖会事前就备受瞩目,业界也预料手头阔绰的大陆藏家将不会放过这次的好机会。17日拍卖会当天人气高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家与会,而且竞标热烈,拍卖会上展示的57件安思远珍藏品全数售出,成交率100%,拍卖总金额高达6110.75万美元。
  来 自上海的收藏家陆一征表示,在拍卖会上看到一块在大陆出土的圆柱形玉琮,是公元前6世纪的文物,为了确认玉琮的质量,陆一征与几位好友在现场企图透过小型 手电筒的照明来检查是否有瑕疵,但经过反覆检视之后,陆一征大叹:“尺寸和质量都很好,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玉”。另外一位来自天津的藏家靳昭说,他特地从天津飞往纽约,就是希望可以竞得一到两件藏品。此次大陆藏家的收获不错,至少有2人以世界纪录的天价拿下2件珍品。
源自:中時電子報
8#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20 15:31:00|只看该作者

2015纽约亚洲艺术周观察之三:安思远是怎样炼成的

安思远的书房

佳士得预展现场 再现其书房

  编者语:今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不同凡响之处是因为佳士得推出了1400多件安思远生前珍藏。安思远先生被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为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他从小就对收集物品感兴趣,从收集第一枚中国邮票开始,逐渐走上了经营古董之路,并一跃成为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在他逝世之后,其毕生的珍贵藏品就备受关注,当佳士得即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推出安思远私人珍藏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并成为本届艺术周最大的看点。

  王歌
  2015年3月17日纽约时间晚6点,经过佳士得精心挑选和精心策划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终于隆重开拍。最终首次呈现的57件拍品共获得6110.7万美元,有四项拍品刷新了世界拍卖纪录,其中一件鎏金铜熊摆件以285.3万美元成交,一套四件的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以968.5万美元成交。毫无疑问,中国藏家以极高的热情参与了竞投,对他们来说,来此并不仅仅希望获得一件或数件安思远先生的藏品。不少安思远的生前好友以及敬仰他的古董商、收藏家也特地在此期间聚会,是希望表达崇敬之情。

安思远印象──非常感性、特立独行
  安思远是一个牙医和歌剧演员的儿子。他是如何成为一位能够影响时代审美的古董商?当下中国媒体有关安思远的报道零零碎碎,语焉不详。由于安思远在中国古董艺术品方面独特的造诣而被誉为“中国古董教父”,又由于他是为数不多的最早研究中国古典家具的西方人,也是第一个出版中国明式家具书籍并在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而被纽约时报冠以“明代之王”的称号。于是有很多篇幅热衷于梳理他在藏界的建树,甚至有点神化的意味。其实安思远就是一位古董商,只不过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卓越。
  此次佳士得针对安思远先生的营销受到广泛赞誉。前期从2000余件藏品中甄选出部分精品进行全球巡展,宣传方面非常成功。这次在预展现场再现了安思远生活的几个主要场景:例如他的书房、客厅,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佳士得副总裁Tinna Zonars介绍说:“这个房间完全再现了安思远的书房。”他指着中间的两张欧式书桌,“他永远是坐在桌子的那端,而拜访他的人坐在桌子的这边。如果你现在让我坐到那边我就会觉得特别别扭。所有这些东西之前都是摆在他的桌子上把玩的。”几个场景的再现,极大的强化了安思远的存在感,让人联想到安思远与他的艺术品是如何美好相处在这样的空间里。而随着几天拍卖的结束,这几个房间也都大半空了,让人唏嘘不已。
  “我首先是一个古董商,然后是一个收藏家。”这是安思远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对于安思远的友人来说,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友善、大度,甚至“大方”得有点儿夸张!据说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秉性──过于信任、出手阔绰,因此安思远也经常蒙受各种欺骗。行里的人还会经常用“导师”这个词来形容他,因为几乎所有跟安思远打过交道的人说他热情好客、不吝赐教。说起安思远购买艺术品的执着也是让人印象深刻。Tina告诉记者,安思远一向被激情所主导──喜欢了就一定要买到!Tina指着安思远书桌上的那件鎏金铜熊告诉记者:“2007年他来参观佳士得的预展,一眼看上了鎏金铜熊小摆件,马上变得异常兴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就对我说‘我要买这一件,有消息请给我打电话。’后来我沟通了他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帮他出价。他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极大的信心和勇气来买这件杰作。最终我们给出了最高价。”安思远买东西的任性让人记忆犹新。也许他的任性还不仅仅体现在对喜欢的艺术品的执着上,他同样喜欢雪茄和酒精。和美国的一位记者聊起安思远,他曾在安思远生前采访过他。“整个采访过程,安思远一直没有放下手中的雪茄。对雪茄的依赖也是到了骨子里的,似乎并不亚于艺术品”。也或许正是因为此,安思远晚年身体不好,并且医生劝他戒除烟酒的话也从来没有听过,依然我行我素。所以安思远从头到脚都是一个非常感性、特立独行的人。
  85岁的安思远没有子女,最后陪伴他的是他的日本管家,也是他信赖和爱戴的人。安思远很早就立有遗嘱,并且时不时的会做些调整。他一直筹划着在生后将自己的东西拍卖出去,并且还经常告诉别人最后一件拍品肯定将是他手上戴的这个完美无瑕的翡翠戒指。但是最后,安思远的这枚翡翠戒指并未上拍,而是送给了这位日夜陪伴他的管家。

“安思远”是这样炼成的
  安思远的公寓位于纽约著名的奢侈品一条街第五大道上。公寓有20多个房间,据说是纽约地产中第三好的位置,仅次于大都会博物馆。在他去世后,人们给他这个房子的估价便超过了人民币4个亿。“我或许不是最伟大的亚洲艺术品商,但一定是最富有的。”安思远这样评说自己,除了富可敌国的藏品,更多的可能在强调他内心的富足。当人们走进他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公寓,踏上清代宫廷地毯,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在20多间空间里:墙壁上有明代文征明的书法和齐白石、傅抱石绘画,几案上摆放着商周青铜器、唐代金银器和三彩陶,中国石雕和古印度石雕、佛教造像或依墙而立,或陈列于壁炉和窗台上,宋元名瓷和明清官窑瓷随意摆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藏品丰厚的东方艺术博物馆,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的收藏。
  安思远父亲是牙医,母亲歌剧演员,他的富有并不是继承来的。进入古董行业按其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捡到了一个鼻烟壶而转手获取几十美元。他以犹太人敏感的商业眼光看到了这里面大有文章。但是他最初并没有经营中国古董,而是做英式家具。至今人们仍能在他的藏品中看到英式家具和装饰艺术。也许一位非常著名中国艺术品古董商庞耐的出现以及在耶鲁大学执教王方宇教授指导直接影响了安思远走上了亚洲艺术品收藏和经营之路。
  安思远是位眼光独到商人和头脑敏睿的藏家。他曾于1959年开设的古董店,虽然人们都知道他最大的买家是洛克菲勒三世,起初并没有很大的买家光顾他。翻阅他自己的文字记录,接触百万富翁是从1988年开始的。刚开始的很多客人是庞耐介绍的,因为当时庞耐的知名度远超过他,这让安思远感激了一生。如果没有庞耐,可能就没有今天安思远的传奇。后来他才开始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安思远形容自己的古董商工作“其实就是销售,营销自己,你要能吸引百万富翁们的注意。”“安思远虽然曾经开过古董店,但他最终没有选择再开商业性的画廊,就在自己的公寓里面做生意。因为他觉得这样少了几分‘商业气’的方式更适合自己。他会跟客人聊天,了解了客人的喜好之后,再开始推荐藏品。”哈弗大学教授,安思远的好友Robert告诉记者。后来“安思远”就成为了一种品牌,就好像今天富豪都会买LV或者香奈尔来彰显自己一样。安思远认为自己也达到了这样一种品牌效应,是成就他成为著名古董商的关键。
  安思远除了非常善于推销自己,很多人将它的成功归结为有非常好的艺术天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他来说,“很多艺术品其实并不是很了解,例如东南亚部分。但是对艺术的审美其实是相同的,所以他买起来也很大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张子宁博士这样评价安思远。这次安思远拍卖一经推出,很多人就感叹他的收藏范围涉猎之宽。也有人怀疑安思远怎么能懂这么多?其实道理没有那么复杂,对于造型等基本艺术概念的判断,其实是适用在任何文化领域的,一通则百通。另外,安思远在获得一定积累后,买卖的方式就变得十分讨巧。Robert和张子宁都反映,安思远的购买习惯是一下买断一个人的全部收藏,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留下,剩下的全部卖掉。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买断Humann先生的藏品。Humann是一位东南亚艺术品的大藏家,安思远今天的泛亚洲收藏体系就是在其私藏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他当年倾其所有毅然买下Humann的藏品,为他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雄厚基础。他曾表示,“当时非常困难,东西拿到之后,我抓紧挑了一部分拍卖掉,赚取的价钱就足够养剩下的那部分了!”除此之外,安思远还以同样的方式买断过很多重要收藏,这种购买方式让他直接站在了他人积淀的高度上。  安思远的成功有一部分是运气,比方遇到了庞耐和王方宇,另一个原因是身处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中国艺术品大量外流,并且时价不贵。但重要的还是来自他个人的天赋,具有一双艺术敏感度极高的眼睛。他善于把握商机,善于推销自己。一些外媒还评价安思远是“一生奉献给了东方艺术”。常常有将安思远与卢芹斋、TJ TAI、EDWARD CHOW(仇炎之)相提并论的,都认为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大古董商,尽管身处历史环境不同、成长方式不同、成功的路径也不同,但是最大的共通点,都是为了艺术而倾其一生。记者在问及ROBERT关于安思远的私生活的时候,试图找到一些其他答案。Robert显得有点儿为难,然后回答我:“这(指从事艺术品)就是他的私生活!我跟Bob(熟悉的朋友称安思远为Bob)每次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艺术品。他很喜欢向别人展示他的新近收藏,或者是前辈收藏大家、大古董商四十多年来没有谈过的其他话题。他也不打高尔夫,也不喜欢看歌剧或者电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真心喜爱,才会去投入。安思远的名言是:“如果你愿意天天和它(艺术品)生活在一起,才去买它。”偏偏这种专注成就了一代大师。
源自:雅昌艺术网专稿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7#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9 15:31:00|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私人珍藏推出:众多中国买家准备前往捧场

源自:和讯网
  乐梦融 史通
  佳士得拍卖行近日宣布,将于3月17日至21日“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展览空间举行“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系列拍卖,不少中国买家已订好机票准备亲临现场举牌。在专家看来,1400多件拍品势必引发声势浩大的竞价,对未来的中国古董收藏市场走势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是怎样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国买家去为这位已故的外国藏家“捧场”?
  杰出的美国学者、古董商及收藏家安思远(1929-2014)的眼光和品位是艺术界公认的。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的安思远,经营和收藏的门类颇多,几乎可以建立一家小型博物馆。他在明式家具收藏上颇有建树,因此也被称为“明朝之王”。1971年,安思远发行了《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一书,成为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的新标杆。佳士得将在正式拍卖前于纽约启动为期8天的公众预展,全面呈献其逾1400件私人珍藏拍品。佳士得将在展场内搭建出其曼哈顿公寓22间房间中为人所称道的经典布局,还原其东西艺术巧妙融合的典雅风格。佳士得方面称,此次专场拍卖总成交额预计逾3500万美元。
  安思远极富生活情趣,其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私人公寓内尽是珍罕的艺术品,房间各处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有收藏界人士表示,无缘得到安思远生前邀请,参观他的曼哈顿宅邸,此次佳士得拍卖行将原景再现,是一次可贵的机会。安思远先生耗费一生精力所收藏的大部分藏品此次均将放上拍卖台,而专场的设置基本上也是以安思远先生的收藏脉络为线索。
  安思远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收藏名言:“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它。”这句有关收藏的金玉良言,其实为此次专场拍卖打出了一个最好的广告—安思远先生的收藏理念意味着此次拍卖的大部分拍品都是他私藏的“生货”。新鲜面孔在中国市场上有着刚性需求,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能完全让买家放心。安思远过手的艺术品数以万计,而这千余件藏品就说明了他挑剔的鉴藏眼光,这意味着他的藏品日后将成为市场上的“硬通货”。
  此次拍卖耗时5天,分为六大部分1400件藏品,包括“中国与日本工艺精品”“中国家具、文玩及书画”“中国工艺精品—清代瓷器、料器及玉雕”“中国工艺精品金属器、雕塑及早期瓷器”“欧洲装饰艺术、地毯、古典大师绘画及亚洲工艺精品”“藏书”,可供中国藏家选择的余地较大。因此,中国有实力的藏家趋之若鹜,也就不足为怪了。
⊙记者:乐梦融 实习生:史通

源自:新民晚报
6# 青城山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3-6 09:31:00|只看该作者

专场规模前所未有:安思远成风向标

源自:扬子晚报
⊙作者:方翔

  3月17 至21日,佳士得拍卖行将在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举办为期五天的系列拍卖,以纪念美国历史上杰出的学者、古董商及藏家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先生。安思远的私人珍藏拍卖会将透过六场现场拍卖以及一系列网上拍卖推出超过1400 件珍宝,这在以往佳士得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中是非常少见的,特别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会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产生不小的影响。
  1993年,上海朵云轩艺术品拍卖公司举行首届中国书画拍卖会,这也是中国艺术拍卖市场的一个里程碑。经过1994与1995两年间迅猛发展,到1995年底,全国各地成立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已达100多家,并出现历史上第一次文物珍宝回流的热潮。然而,面对着市面上越来越多的拍品,如何进一步挖掘其中的内涵,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开始打破藏品的类别界限。早期的名家专场拍卖并不是很成功,嘉德在1995年秋拍推出“杨永德收藏齐白石专场拍卖”的时候,不少人都质疑藏家为什么要一下子抛出这么多藏品,认为这是一个大利空,这也成为引发当时齐白石作品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对于专场拍卖理解的日益深入,特别是2003年,“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的143件拍品,总计成交6300余万元,成交比率100%,诞生了若干世界记录。
  相比内地市场,海外专场拍卖早已成为了藏家关注的重点。就拿中国香港的拍卖市场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仇焱之、戴福保、胡惠春、赵从衍收藏的专场拍卖,推动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从市场反映来看,名家旧藏的专场推出,一方面解决了拍卖公司对于征集“市场生货”新鲜面孔的刚性需求,保证拍品最为关键的真实性的拍品考量,而这种名家藏名家的传承脉络,也让拍品本身增加了更多生动的故事性。中国嘉德在1995年推出的“清水山房藏明清家具专场”、北京翰海和上海朵云轩相继推出的陈之初“香雪庄”书画专场拍卖,都因为藏家自身在业界的影响力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著名家珍藏纷纷露面,给投资者带来“真、精、新”藏品的同时,更要警惕“挤出效应”的出现。所谓“挤出效应”,是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另一方面,藏品的实际价值是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并非靠名人给藏品镀上一层金,就可以鸡犬升天了。在拍卖市场上,名人效应确实能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增加拍品的附加值。但是如果离开了名人专场这个平台而再次拍卖的时候,价值与价格的背离的情况会变得日益明显,由此产生大量新的泡沫,会让一些普通的藏品价格变得高不可攀。因此,只有藏品本身的价值过硬,藏家所付的“真金白银”才真正物有所值,名人对藏品价值的提升才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方翔(上海)资深媒体人,艺术品市场观察者,艺术品专栏作者。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5# 华蓥山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5-2-13 16:31:00|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珍藏将于3月登陆纽约佳士得


  “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它。”  —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

  据悉,【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拍卖将于3月17日至21日于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佳士得展览空间举行,呈献为期五天的系列拍卖以纪念美国历史上杰出的学者、古董商及藏家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先生。继去年秋季先后于香港、上海、北京,东京以及伦敦举办巡回展览并大获成功,佳士得将在正式拍卖前于纽约启动为期8天的公众预展,全面呈献逾1,400件私人珍藏拍品。为纪念这位被艺术收藏圈内称作“明代之王”的伟大藏家所留下的浩瀚集珍,佳士得将于展场内重新搭建出其曼哈顿公寓为人所称道的22间房间中的经典布局,以及室内东西艺术巧妙融合的典雅风格,并还原其与亚洲艺术珍玩朝夕相处的生活场景。是次拍卖被广泛视作迄今为止现身市场的最为重要之亚洲艺术私人珍藏,总成交额预计逾3,500万美元。
  安思远先生(1929-2014)为著名学者、古董商人及藏家,生前因其于亚洲艺术研究及鉴藏方面所做之开创性贡献而在亚洲及美洲地区广受敬仰。作为杰出的鉴藏家,他协助西方受众拓展收藏视野。作为成功的艺术品交易商人,他将艺术之美泽及同时代的藏家同好。在其职业生涯当中,安思远交游广阔:约翰·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布鲁克·阿斯特(Brooke Astor)以及著名演员克劳黛·考尔白(Claudette Colbert)均为其亲密伙伴及挚友。安思远位于纽约的公寓也成为宾客云集之所、艺术及社交的中心,他经常在此款待学者及朋友,其公寓东西合璧的装饰风格也因此影响了很多同辈藏家。
  安思远先生于亚洲艺术所做之卓越贡献之一在于他对近现代中国书画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评估。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艺术曾长期被学术界及评论家所忽略。安思远将其数十年潜心研究的成果融汇于他当年发表的多卷著作《中国近代书画1800-1950》,重现一段完整的艺术史时期,为一批曾经被学术及藏家忽视的作品注入新思维。此外,其慷慨捐赠约471件中国书画作品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体现其一直秉持信念,其珍藏应飨于大众。更多有关安思远先生的背景信息,请
  佳士得特为此次珍罕收藏于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呈献公众预展,并举办为期共五天的现场及网上拍卖。

珍品巡礼
  安思远先生品味典雅,极富生活情趣,其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私人公寓内尽被珍罕艺术品围绕。在其巨大宅邸的每个转角都可与其穷尽一生收藏而得的古董珍玩相遇。步入其书房内首先便可看出安思远对于东西艺术的尊崇。整个房间各处将英式家具装饰与精美亚洲铜像巧妙结合,艺术之美无处不在。是次晚间拍卖的首件拍品正是安思远先生最为珍视的藏品之一:一件西汉时期鎏金铜熊形摆件,(估价:200,000-300,000美元)。该件三英尺高的熊形摆件就被放置于其乔治二世时期红木几案(估价:8,000-12,000 美元)之上。
  除其书桌的个人摆设极富吸引之外,其书桌右侧边处所摆放的东南亚造像同样令人过目难忘,其中包括一尊八世纪来自泰国的青铜菩萨像(估价:300,000-500,000美元),以及同样一尊八世纪来自泰国的青铜佛造像(估价:250,000-350,000美元)。
  安思远先生寓所的前厅一隅亦展露其顶级典藏趣味,当中悬挂中国现代绘画大师潘天寿(1897-1971)一幅《满堂清芳》(估价:700,000-900,000美元),旁边点缀一对乔治一世时期镀金桃木两烛烛台(估价5,000-8,000美元),下方摆放明末/清十八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对(估价:300,000-500,000美元)。他还将一件日本大正时期竹制花篮(估价:6,000-8,000美元)放置于一尊铜鼓(估价:6,000-8,000美元)之上,并连同一件宁夏织毯(估价:10,000-15,000美元),一同放置于前厅进门处。
  安思远于年少时首次购入的艺术品中包括一尊宋/金时期木雕彩绘菩萨坐像(估价:200,000-300,000美元),他后将其置于起居室显著处。《Orientations》杂志曾在1991年发表的《恕不出售:安思远钟爱收藏集粹》一文中特别提到,若家中发生火灾,安思远第一件欲抢救的物品就是此件菩萨。
  1971年,安思远先生发行了《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一书,为中国古典家具研究设立新的标杆。他的公寓起居室内便存有古典家具的范例,其中一些还曾被其引用在著作当中,包括一套四张明代黄花梨圈椅(估价:800,000-1,200,000美元),以及一张非常罕有的明代黄花梨束腰活面棋桌(估价:500,000-700,000美元),以及一件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式官帽椅(估价:300,000-500,000美元)
  他的起居室内还特别装饰一对由佚名绘制的江户时代之六折屏风《马厩》(估价:200,000-250,000美元)以及其“泛亚洲珍藏”中的铜像作品。安思远先生的泛亚洲全景式收藏展示了他对于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艺术方面的独特审美眼光。当中涵括一件十三世纪尼泊尔鎏金铜观音立像(估价:2,000,000-3,000,000美元)、一件九世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朱罗王朝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估价:2,000,000-3,000,000美元),以及一件十四/十五世纪泰素可泰王国鎏金铜佛头像(估价:80,000-120,000美元)。
  作为一名热情的主人,安思远先生亦乐于在其家中款待学者、藏家、名人及同行。他的餐厅便是另一处体现其独到审美眼光的所在,其中中国家具、亚洲雕塑与英式银器及欧洲绘画巧妙结合。房间内一对明代黄花梨灯台(估价:60,000-80,000美元)、一尊八世纪泰国铜佛立像(估价:200,000-300,000美元)、一对约1815年谢菲尔德摄政时期的镀金醒酒器(估价:5,000-8,000美元),以及一幅画作Madame Dupleix de Bacquencourt,née Jeanne-Henriette de Lalleu,attributed to Jean-Marc Nattier(估价:20,000-30,000美元),均尤为别致。
  而置于起卧室床头之上的则是一尊十一/十二世纪西藏铜瑜伽士坐像,可能为帕当巴桑结尊者(估价:1,000,000-1,500,000美元),也是其泛亚洲珍藏中的一件精品。这件作品在安思远居所中的珍贵之处还因为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被送往洛杉矶博物馆做状况检查,家中管家心爱此物至极,当发现其不见时,曾要求对方立即归还,否则离职。这尊造像作为早期西藏艺术的杰作,很可能刻画的正是藏传佛教中最知名的帕当巴桑结尊者。此尊造像被广泛认作西藏艺术杰作,此等宏伟且具标志性作品此前很少现身市场。
4# 金佛山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4-12-18 08:31:00|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中国主题收藏的最后传奇

源自:华夏时报
⊙记者:严葭淇 北京报道

  有“中国古董教父”之誉的安思远,是美国及整个西方艺术界公认的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其对亚洲艺术所做的开创性研究和不凡眼光,在亚洲及美国广受敬仰,并为西方受众拓展了全新收藏视野。
  2015年3月,安思远逾2000件珍贵收藏将亮相纽约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持续5天的拍卖,将呈献亚洲艺术史上最大规模的私人珍藏。目前,佳士得已启动全球预展。12月15日,北京巡展及媒体沙龙在其位于菖蒲河畔的北京艺术空间举行。

“它们都是我的宠物”
  安思远1929年7月13日出生于美国。从小便有“淘宝”爱好,4岁时,他收藏了一张漂亮的中国邮票,从此开启了毕生漫长而丰富的收藏之旅。
  “他像猎人一样去找东西,并且知道什么才是高质量的东西。”据佳士得瓷器与工艺部主管罗拉介绍,安思远靠着收藏中国和亚洲艺术品,短期内便形成相当规模,转手后获利丰厚,19岁时便将自己收藏的鼻烟壶卖给蒙特利尔美术馆。
  安思远的父亲是一位牙医,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很多周末都在父亲的诊所度过,他从清洁牙具中探索出一套日后派上大用场的古董清理方法。
  上世纪60年代,安思远和古董商詹姆斯高德联手开办了安思远高德画廊,经营英国家具、工艺品以及亚洲艺术。1981年,安思远大胆购藏了1500件印度艺术品,其中半数很快售出,他也因此成为纽约最具权威的国际亚洲艺术古董商。
  整个1960年代,安思远不断扩充自己的私人收藏,成为西方世界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泰斗,人称“中国古董教父”。在安思远收藏的中国艺术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碑帖和明清家具,其建树被藏界誉为“明朝之王”。1987年,安思远将多年的潜心研究,融汇于他撰写的《中国近代书画1800-1950》中。该著作不仅重现了一段艺术史,更为一批被学术及藏家忽视的作品注入新思维。
  在安思远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私人公寓中,22个装饰华美的房间,错落有致地陈列着他的数十年的珍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艺术品,和典雅的室内装饰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罗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次去安思远的传奇公寓。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满室的艺术品,而是室内的陈设风格,“安思远先生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他对亚洲艺术尤其非常感兴趣,藏品中包括了很多中国、印度、日本等古董珍件,他对英国家具和椅具也非常感兴趣,很多英式书画和亚洲瓷器等艺术品,被有序陈列在一起,我觉得是安思远整体的品位,把他的公寓打造得非常不同凡响”。
  其实,该公寓不仅是安思远的住所,还是他的博物馆,同时是客户、学者及名流的聚会场所。而安思远也在此迎来送往,达成一笔笔交易。他的这种做派来源于其导师、大古董商Alice Boney,Alice经常身着丝质睡袍、佩戴古董玉器和珠宝,在公园大道的公寓中笑迎四方来客。
  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艺术投资”栏目制片人项立平,是最后一位采访到安思远本人的亚洲记者。2011年,他和采访团队进入到安思远那摆满珍品的公寓。
  “电梯都是老的,嘎吱嘎吱响,当你进入他的家,整体感觉有一种曲折的乐趣。那么多房间,就只有一个日本管家引领我们穿越一个个房间。”项立平说,他们走路都小心翼翼的,因为“铺的地毯都是以前故宫的地毯,我们最后在房间的尽头见到了安思远先生”。
  “如果你无意与这件作品朝夕相对,那就千万不要收藏这件作品。”这是安思远的收藏名句。他一生经手无数古董珍玩,最后留驻于这22个房间的,都是他精挑细选淘洗下的珍品。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更享受与它们的朝夕相处。
  项立平至今仍难忘当年的一个细节。当时安思远身体已很衰弱,说话也断断续续,但“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他就干了两件事,一手夹着雪茄烟,这是他标志性的动作,另一只手一刻不停地抚摸着桌上的古董。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桌上有一个玉貔貅,他像摸一只小狗小猫一样不停抚摸着,嘴里念叨着:它们都是我的宠物”。
  如今,这些被这位大藏家视为宠物的藏品,囊括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的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其中不少是中国古董和字画,在其离世后被佳士得汇集,成为2015年3月于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推出的“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拍卖中2000件多件上拍藏品。
  据佳士得美洲区主席Marc Porter介绍,为将艺术之美分享藏家同好,安思远特意在遗嘱中表示,希望藏品上拍时不设估价,“他希望那些对自己所藏艺术品感兴趣的人们,都有机会得到其中藏品”。拍卖采取现场竞拍和网上竞买方式进行。
  每年的纽约亚洲艺术周,都是华人藏家竞相举牌的时刻。在得知安思远专场拍卖信息后,项立平身边不少藏家朋友纷纷表示“必须去啊”。
  安思远没有妻儿继承自己的巨量珍藏,他也没有像许多大藏家那样,将自己的所藏归于某个机构,然后在门楣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也许是一生见证了无数珍宝的辗转流离,他最终选择了“散落四方”作为自己珍藏的归宿。
  “我想他这一辈子经历的东西太多了,他有一个专号叫‘暂得楼’,一个藏家拥有古董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他认为自己只是暂时得到它的有缘人。”项立平说。除上拍藏品外,安思远将其余藏品捐赠大英博物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及大都会博物馆等艺术机构馆藏。

西方中国收藏时代终结
  在艺术品交易史上,每个发展阶段都由一两个古董商界定。对于西方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安思远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数一数二的古董收藏及鉴赏大家。今年8月3日,85岁的安思远辞世,这意味着西方收藏中国艺术品时代的终结。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艺术品古董商或大藏家,安思远可能是最后一个代表。”项立平表示,随着大维德爵士、安思远等一批热衷收藏中国艺术品大藏家的离去,这种大量收藏中国顶尖艺术品的机会将无法复制。
  “这批西方收藏家也是因为中国战乱,很多中国好东西散播海外,使他们能以非常便宜的价格购藏。而安思远与生俱来的艺术灵感和犹太人特有的商业敏感,使他抓住了这个机会。今天即便有人有他这样的特质,这种机会也没有了。”
  在罗拉看来,安思远不仅是终其一生致力于亚洲艺术品收藏的大家,还是注重艺术教育的“品位的缔造者”,因此影响了西方藏家对中国艺术品的审美潮流。
  1960年代,西方人对中国艺术品认知甚少,安思远却前瞻性地进入了该领域。“他帮西方人欣赏中国古代艺术,将中国明清家具带到西方,并将中国近现代绘画,比如傅抱石、齐白石和石鲁等艺术家作品,带到此前未曾听闻的西方人跟前。”1985年,安思远将超过400件中国书画作品捐赠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促成其首度永久馆藏。
  有意思的是,安思远虽然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却并不认识中文,但这并不影响他欣赏这些汉字的美,且品鉴出一部书法作品的优劣。
  而早在1971年,安思远便出版了专著《中国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比著名藏家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早了14年,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认知,甚至引发了西方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潮。
  安思远的藏品涉及青铜器、陶瓷、石雕造像、碑拓、玉器、书画等多个领域,且各领域都拥有一定话语权,除其自身拥有的天赋外,也得益于他的各位“高参”:吴尔鹿、伊藤庆太、卡隆·史密斯、简·施密特等,正是这些名家的指点,成就了安思远在藏界的地位。
  安思远被中国公众熟悉,是2003年他将珍藏的北宋拓本《淳化阁帖》四、六、七、八卷,以450万美元转让给上海博物馆。其时入行不久的佳士得中国书画部专家谢飞,也因为这一轰动事件开始关注安思远。谢飞表示,当时比利时博物馆、日本藏家都想购买《淳化阁帖》,“日本的藏家出价最高,但安思远有意开出1000万美元的天价,让对方知难而退”。因为他认为,《淳化阁帖》“属于中国,就应该回到中国”。
  安思远原本对中国拓本没什么概念,他之所以购藏《淳化阁帖》,和他当时的助手、知名藏家吴尔鹿的建议有关。1994年,《淳化阁帖》第四卷在佳士得拍卖。安思远问吴尔鹿该拍品如何,吴尔鹿告诉他,德国政府曾以300万美元购进有古登堡插图的《圣经》,《淳化阁帖》可与此类比。一年后,安思远又拍得《淳化阁帖》第六、七、八卷。
  安思远作为一位大古董商,深谙以藏养藏的秘诀,并乐意与其他藏家分享自己的独特经验:如果你要购买一个人的藏品,就要把他的藏品全部买来,挑其中最好的1/3留下,剩下2/3卖掉;第二,自己手上要留有现金,这样才能吸引其他古董交易商把最好的东西先拿来。
  安思远喜欢大气蓬勃的作品。“我在他房间里看到最多的画就是石鲁的,他提到最多的人也是石鲁。他说有两个人对他非常重要,一个是傅抱石、一个是石鲁。”项立平说,“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老拿齐白石做比方,却对齐白石并不怎么看重。”
  据谢飞介绍,安思远对于中国近代书画的关注,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他老师庞耐带他入行的。庞耐40年代就开始喜欢齐白石,而安思远却没有走老师的路,他在80年代来到中国大量购进石鲁作品,其独特眼光令自己的书画收藏体系趋于完美。
  说到眼光,项立平还讲了一个小故事。在拍摄安思远专题片时,还采访到香港古董商翟健民。那时,翟健民还在古董行当伙计。大概1990年,安思远去他店里,翟健民拿了一堆明清瓷器给他看。安思远没有看中瓷器,却挑了一件包瓷器的包袱皮。翟健民想,这么破的一块布,就给他吧。结果安思远一开价就5万美元。翟健民和物主都乐坏了,这可是一个清代珐琅彩瓷器的价呀。可后来他们听说,安思远一回到美国,就以30万美元将包袱皮卖给大都会博物馆。原来,那包袱皮是一块精美的唐代织绣,安思远稍微清理一下,就赚了25万美元。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3# 峨眉山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4-12-15 09:31:00|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带来的启示

源自:上海证券报
⊙方翔

  近日,佳士得拍卖行在上海的艺术空间,举行了“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预展,虽然只有五件展品,但件件都有故事。而据佳士得透露,此次安思远专场拍卖的拍品超过2000件,囊括中国、日本、印度、喜马拉雅及东南亚雕塑、绘画、家具及工艺品的收藏,这也是亚洲艺术拍场上最大规模的私人收藏。
  对于安思远这个名字,许多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卖给上海博物馆的《淳化阁帖》。但作为一名西方收藏家,他为何会对于碑帖的价值有如此准确的判断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在古董交易上的敏锐嗅觉。据佳士得书画专家谢飞介绍,当时安思远有一个中国助手吴尔鹿,其曾经和安思远说过,在民国时候,罗振玉卖出北宋拓本时价格是两千大洋,而当时明四家的书画作品才卖两百大洋,安思远一下子就明白了。
  在此次上海的预展中,安思远藏品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石鲁的画作。据谢飞介绍,安思远对于近代画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的老师庞耐也是带他入行的一个资深的藏家,他是在四十年代的时候很喜欢齐白石,可能安思远通过他来认识齐白石,才认识了近代中国画。但有意思的是,安思远并没有以齐白石作为自己的收藏重点,反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来中国大量的购买石鲁作品,他现在收藏的石鲁作品有很多都是直接从石鲁家属手里买到的。
  其实,在安思远长期的古玩经营过程中,独辟蹊径是其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当时的古玩界普遍认为,家具只是生活用具,是工艺品不是艺术品,但是安思远意识到,这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一个空白点,于是他开始精心研究明清硬木家具,并择机购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安思远开始系统地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大大推动了西方人对于中国古代家具的认识,甚至直接引发了一股收藏热潮。安思远因而也被业界称为“明朝之王”。
  事实上,作为一名古董商人,安思远的藏品无所不包,青铜器、陶瓷、石雕造像、碑拓、玉器、书画等等。仅仅凭借一个人的眼力,他是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有像现在这样的成就,关键就是在于他拥有一大批“高参”,比如:吴尔鹿、伊藤庆太、卡隆·史密斯(Caron Smith),简·施密特(Jean Schmitt)等。正是由于这些名家的指点,加上其犹太血统中独特的商业敏锐,使得其在很多领域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最终成就了其在中国古董界的地位。
  在目前许多艺术品价格较安思远时代翻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情况下,要重现安思远的商业奇迹似乎有点困难,但安思远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目前在艺术品市场投资的藏家来说,依然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如何在收藏上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能让别人跟随其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如果安思远与他的老师庞耐一样,以齐白石作为自己的收藏重点,很有可能他的近现代书画收藏也不会如此引人注目。事实上,以安思远的商业思维,当时的齐白石价格已经非常贵了,而与其几乎在一个水准的石鲁,其作品的价格是非常低的,正式通过了这种比较才让其最终选择了石鲁,并成就了安思远的书画收藏体系。而碑帖的收藏也是安思远通过不同时期价格的比较而发现价值的。
  对于现在的藏家来说,不少已经有了自己的高参,但缺少的就是独立的思考精神,这就导致了一旦有人对于他们的收藏“说三道四”,就很容易动摇自己的收藏。记得1995年的时候,中国嘉德举行过“杨永德收藏齐白石专场拍卖”。据说当时这位藏家就是听说他收藏的齐白石作品中有很多值得怀疑的作品,因而决定出售,但后来的情况却说明很多他的收藏都是精品力作。这样的情况其实非常普遍,许多藏家一旦看到市场出现了调整,或者自己的同类拍品出现了下跌,就会担心自己的藏品是否会贬值。但从安思远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在艺术品市场中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的眼光和立场,并要能形成自己的收藏体系,这样才能让市场了解你以及你的藏品,并增加他们的附加值。
2# 四姑娘山
 楼主|大卫 发表于: 2014-12-9 09:31:01|只看该作者

安思远:将最重要的藏品放入最好的展览

源自:第一财经日报
  孙行之
  与安思远相识15年的佳士得高级副总裁罗拉于去年出版了第一本卢芹斋的传记《卢芹斋传》。该书先于法国出版,后又在中国香港出版繁体中文版。据《ARTnews》报道,创作此书过程中,罗拉耗时七年穿梭往来于卢芹斋曾居住的巴黎、纽约和浙江湖州,追踪其一生线索。同时,身为拍卖从业人士,她也在工作中大量接触卢芹斋经手的文物。由此,才得以积攒足够资料,书写了20世纪中国最大古董商的一生。
  1949年前,自卢芹斋手中流入海外的文物数不胜数,他得到当时国民党大佬张静江的支持,在北京、上海、巴黎和纽约形成了一个进货、推广和销售的链条。在美国和法国,几乎所有藏有中国艺术品的重要博物馆都与卢芹斋有联系,他一度引领着西方人对中国青铜器、雕塑、陶俑、玉器的欣赏潮流。而在中国,因其大量卖出古董,在很长时期内都被称作“卖国贼”。
  从某种程度上说,卢芹斋与安思远远隔半世纪,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照:大量艺术品经中国人卢芹斋之手流入海外,美国人安思远同样从中国大陆与香港买走大量艺术品,只是其中有一部分在他的后半生又借由他之手回到了中国。在罗拉看来,这两位古董商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同样注重艺术教育,也都是“品位的缔造者”(taste maker)。
  第一财经日报:安思远如何影响了美国收藏者对中国艺术品的审美潮流?
  罗拉:他帮助西方人欣赏早期艺术,玉器、银器等等,将中国明清家具也带到了西方,让人们能够欣赏明清家具。还有中国现代绘画,比如傅抱石、齐白石和石鲁这些人,之前,西方人都是没有听说过的。
  日报:他具体通过哪些方式做到了这一点?
  罗拉:他和艺术品生活在一起,他在公寓当中展示并促成艺术品的交易和买卖。我觉得,他总能够将重要的藏品引荐给最好的机构、放入最好的展览,这是他最为重要的推广方式。
  日报:在器物方面,他欣赏中国古代的玉器、瓷器;但在绘画上,他所力推的画家却不是集中于近现代。你认为,他这样的做法是单纯出于审美眼光还是商业考虑?
  罗拉:每一个时期的艺术品都会对他构成吸引。他选择现代绘画是因为他尤其能够欣赏这一时期画作的美。比如张大千、傅抱石等等。他曾将400件重要的现代画家的画作带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促成了大都会博物馆将之作为永久性馆藏。而这也是大都会第一次收藏近现代绘画作品。这400多件画作中囊括了一大批中国重要近现代画家,我说的这几位只是其中最为知名的。对于海外对这些画家的接受度上,安思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日报:你深有研究的卢芹斋与安思远同样是经营中国古董的重要商人,你对他们的异同点有何评价?
  罗拉: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但却同样勤奋、博学,又有着敏锐的眼光,他们也都非常幸运,能够有机会看到最好的艺术品,并且当机立断买下。他们对中国文化都很有研究,也有将中国文物输入海外的强烈愿望。所以,他们总能够将最好的东西带到最好的收藏机构,让它们能够流传下去。在经营上,他们对周围的人进行艺术教育,刺激人们的需求,这是他们最为重要的手段。
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见页底)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2002-2024, 蜀ICP备12031014号, Powered by 5Panda
GMT+8, 2024-6-17 02:40, Processed in 0.109201 second(s), 7 queries, Gzip On, MemCache On
同板块主题的 后一篇 !last_threa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